《高一化學乙醇和酯》ppt課件_第1頁
《高一化學乙醇和酯》ppt課件_第2頁
《高一化學乙醇和酯》ppt課件_第3頁
《高一化學乙醇和酯》ppt課件_第4頁
《高一化學乙醇和酯》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例例1 1】可以說明可以說明CHCH3 3COOHCOOH是弱酸的事實是是弱酸的事實是A.CHA.CH3 3COOHCOOH與水能以任意比混溶與水能以任意比混溶B.CHB.CH3 3COOHCOOH能與能與NaNa2 2COCO3 3溶液反應,產生溶液反應,產生COCO2 2氣體氣體C.1 mol/LC.1 mol/L的的CHCH3 3COOHCOOH溶液的溶液的c(Hc(H+ +) )比比1 mol/L1 mol/L的鹽酸溶液的鹽酸溶液的的c(Hc(H+ +) )小小D.1 mol/LD.1 mol/L的的CHCH3 3COOHCOOH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2、【規(guī)范解答規(guī)范解答】選選C C。A A項,溶解性大小與電解質強弱無必項,溶解性大小與電解質強弱無必然聯(lián)系;然聯(lián)系;B B項,說明項,說明CHCH3 3COOHCOOH酸性比酸性比H H2 2COCO3 3強;強;C C項,說明項,說明CHCH3 3COOHCOOH不完全電離,即不完全電離,即CHCH3 3COOHCOOH是弱電解質;是弱電解質;D D項,由于項,由于CHCH3 3COOHCOOH具有酸的通性,故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具有酸的通性,故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咀兪接柧氉兪接柧殹肯铝嘘P于乙酸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下列關于乙酸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A.乙酸分子式是乙酸分子式是C

3、 C2 2H H4 4O O2 2,有,有4 4個氫原子,不是一元酸個氫原子,不是一元酸B.B.乙酸是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液體乙酸是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液體C.C.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D.D.鑒別乙酸和乙醇的試劑可以是碳酸氫鈉溶液鑒別乙酸和乙醇的試劑可以是碳酸氫鈉溶液【解析解析】選選A A。乙酸分子中只有一個羧基,故乙酸是一。乙酸分子中只有一個羧基,故乙酸是一元酸,元酸,A A項不正確;由乙酸的物理性質知項不正確;由乙酸的物理性質知B B和和C C正確;乙正確;乙酸和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產生酸和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產生COCO2 2氣體,而乙醇和碳酸氫氣體,而乙醇和碳酸氫鈉溶液不反應,

4、鈉溶液不反應,D D項正確。項正確。【例例2 2】已知已知 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當當 與與CHCH3 3CHCH2 2OHOH酯化時,不可能生成的是酯化時,不可能生成的是C.HC.H1818OHOHD.HD.H2 2O O【自主解答自主解答】選選A A。需明確酯化反應的實質是。需明確酯化反應的實質是“羧酸脫羧酸脫羥基醇脫氫羥基醇脫氫”。【變式訓練變式訓練】向酯化反應:向酯化反應:CHCH3 3COOH+CCOOH+C2 2H H5 5OHOHCHCH3 3COOCCOOC2 2H H5 5+H+H2 2O O的平衡體系中加入的平衡體系中加入H H2 21818O,O,過一段

5、時間后過一段時間后1818O O原子存在于(原子存在于( )A.A.只存在于乙酸和只存在于乙酸和H H2 2O O分子中分子中B.B.只存在于乙醇和只存在于乙醇和H H2 2O O分子中分子中C.C.只存在于乙酸、只存在于乙酸、H H2 2O O和乙酸乙酯分子中和乙酸乙酯分子中D.D.只存在于乙醇、只存在于乙醇、H H2 2O O和乙酸乙酯分子中和乙酸乙酯分子中濃硫酸濃硫酸【解析解析】選選A A。反應達平衡時,反應并沒停止,正反應、。反應達平衡時,反應并沒停止,正反應、逆反應仍在進行,只不過逆反應仍在進行,只不過v v(正)(正)v v(逆),再(逆),再根據酯化反應的實質和酯水解的實質,推知

6、水分子中根據酯化反應的實質和酯水解的實質,推知水分子中含含1818O O的羥基結合酯分子斷鍵后的的羥基結合酯分子斷鍵后的 , ,形成形成 , ,因此因此1818O O應存在于乙酸和應存在于乙酸和H H2 2O O分子中。分子中?!纠? 3】某課外小組設計的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某課外小組設計的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如圖所示,如圖所示,A A中放有濃硫酸,中放有濃硫酸,B B中放有乙醇、無水醋酸中放有乙醇、無水醋酸鈉鈉,D,D中放有飽和碳酸鈉溶液。中放有飽和碳酸鈉溶液。請回答:請回答:(1 1)濃硫酸的作用是)濃硫酸的作用是_。若用同位素若用同位素1818O O示蹤法確定反應產物水分子中氧

7、原子的提示蹤法確定反應產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寫出能表示供者,寫出能表示1818O O位置的化學方程式:位置的化學方程式:_。(2 2)球形干燥管)球形干燥管C C的作用是的作用是_,若反應前向,若反應前向D D中加入幾滴酚酞,溶液呈紅色,反應結束后中加入幾滴酚酞,溶液呈紅色,反應結束后D D中的現象中的現象是是_。(3 3)現擬分離含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的粗產品,下)現擬分離含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的粗產品,下圖是分離操作步驟流程圖。請在圖中圓括號內填入適當圖是分離操作步驟流程圖。請在圖中圓括號內填入適當的試劑,在方括號內填入適當的分離方法。的試劑,在方括號內填入適當的分離方法。試劑試劑a

8、 a是是_,試劑,試劑b b是是_;分離方法;分離方法是是_,分離方法是,分離方法是_,分離方,分離方法是法是_。【思路點撥思路點撥】解答本題需注意以下兩點解答本題需注意以下兩點:【自主解答自主解答】(1 1)濃硫酸可與無水醋酸鈉反應生成醋酸,)濃硫酸可與無水醋酸鈉反應生成醋酸,在乙酸乙酯制備的反應中,濃硫酸又作為催化劑和吸水在乙酸乙酯制備的反應中,濃硫酸又作為催化劑和吸水劑。劑。(2 2)用)用NaNa2 2COCO3 3溶液吸收產物時注意防止倒吸。開始反應溶液吸收產物時注意防止倒吸。開始反應前前NaNa2 2COCO3 3溶液呈堿性,所以滴入酚酞溶液呈紅色,而反應溶液呈堿性,所以滴入酚酞溶

9、液呈紅色,而反應結束后產物中除乙酸乙酯外,還有伴隨蒸出的乙醇和乙結束后產物中除乙酸乙酯外,還有伴隨蒸出的乙醇和乙酸,少量的乙酸中和掉酸,少量的乙酸中和掉D D中的中的NaNa2 2COCO3 3,從而使紅色退去,從而使紅色退去,并且生成的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所以出現分層現象。并且生成的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所以出現分層現象。對于第(對于第(3 3)小題,可從分析粗產品的成分入手。粗產)小題,可從分析粗產品的成分入手。粗產品中有乙酸乙酯、乙酸、乙醇三種物質,用飽和碳酸鈉品中有乙酸乙酯、乙酸、乙醇三種物質,用飽和碳酸鈉溶液進行萃取、分液可把混合物分離成兩種半成品,其溶液進行萃取、分液可把混合物分離成兩種

10、半成品,其中一份是乙酸乙酯(即中一份是乙酸乙酯(即A A)、另一份是乙酸鈉和乙醇的)、另一份是乙酸鈉和乙醇的水溶液(即水溶液(即B B)。蒸餾)。蒸餾B B可得到乙醇(即可得到乙醇(即E E),留下殘液),留下殘液是乙酸鈉溶液(即是乙酸鈉溶液(即C C)。再在)。再在C C中加稀硫酸,經蒸餾可得中加稀硫酸,經蒸餾可得到乙酸溶液。到乙酸溶液。答案:答案:(1 1)作催化劑和吸水劑,另外與醋酸鈉反應生)作催化劑和吸水劑,另外與醋酸鈉反應生成醋酸成醋酸(2 2)冷凝和防止倒吸)冷凝和防止倒吸 紅色退去,出現分層現象紅色退去,出現分層現象(3 3)飽和碳酸鈉溶液)飽和碳酸鈉溶液 稀硫酸稀硫酸 萃取分液

11、萃取分液 蒸餾蒸餾 蒸餾蒸餾【變式訓練變式訓練】如圖為實驗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裝置圖。如圖為實驗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裝置圖。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A.向向a a試管中先加入濃硫酸,然后邊搖動試管邊慢慢加試管中先加入濃硫酸,然后邊搖動試管邊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入乙醇,再加冰醋酸B.B.試管試管b b中導氣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中導氣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實驗過程中產生倒吸現象實驗過程中產生倒吸現象C.C.當反應發(fā)生后,振蕩盛有飽和當反應發(fā)生后,振蕩盛有飽和NaNa2 2COCO3 3溶液的試管會有溶液的試管會有

12、氣泡產生氣泡產生D.D.試管試管b b中飽和中飽和NaNa2 2COCO3 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隨乙酸乙酯蒸出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隨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的少量乙酸和乙醇【解析解析】選選A A。由于濃。由于濃H H2 2SOSO4 4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因此,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因此,該實驗在混合三種液體時,應先加入乙醇和乙酸的混合該實驗在混合三種液體時,應先加入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再慢慢加入濃硫酸,并邊加邊搖動,故液,再慢慢加入濃硫酸,并邊加邊搖動,故A A項錯誤;項錯誤;導管口不能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防止倒吸,故導管口不能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防止倒吸,故B B項正項正確;因為加熱過程中有少

13、量乙酸被蒸出,它可以與確;因為加熱過程中有少量乙酸被蒸出,它可以與NaNa2 2COCO3 3反應產生反應產生COCO2 2,故,故C C項正確;飽和項正確;飽和NaNa2 2COCO3 3溶液的作用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故是:吸收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故D D項項正確。正確。1.1.如圖是某有機分子的填充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如圖是某有機分子的填充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氫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色的是氫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該物質不具有的性質是(該物質不具有的性質是( )A.A.與氫氧化鈉反應與氫氧化鈉反應B.B.與稀硫酸反應與稀硫酸反應C.

14、C.發(fā)生酯化反應發(fā)生酯化反應D.D.使紫色石蕊變紅使紫色石蕊變紅【解析解析】選選B B。由填充模型知,該物質為。由填充模型知,該物質為CHCH3 3COOHCOOH,顯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能與性,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能與NaOHNaOH反應,能與醇發(fā)生酯反應,能與醇發(fā)生酯化反應,故選化反應,故選B B項。項。2.2.若乙酸分子中的若乙酸分子中的O O都是都是1818O O,乙醇分子中的,乙醇分子中的O O都是都是1616O O,當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物中水的相對分子質量當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物中水的相對分子質量為(為( )A.16 B.18 C.20 D.22A.16 B.

15、18 C.20 D.22【解析解析】選選C C。乙酸與乙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乙酸與乙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所以生成的水為所以生成的水為H H2 21818O,O,故水的相對分子質量為故水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020。3.3.有機物甲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兩種有機有機物甲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兩種有機物,乙中是標出的該有機物分子中不同的化學鍵,物,乙中是標出的該有機物分子中不同的化學鍵,在水解時,斷裂的鍵是(在水解時,斷裂的鍵是( )A.A. B. B. C. C. D. D.【解析解析】選選B B。酯化反應中有機羧酸脫去羥基(。酯化反應中有機羧酸脫去羥基(OH)OH),與,與醇

16、中羥基上的氫原子結合生成水,形成新化學鍵醇中羥基上的氫原子結合生成水,形成新化學鍵 。酯水解時,同樣在。酯水解時,同樣在鍵處斷裂,即上鍵處斷裂,即上述有機物水解時,斷裂的鍵應是。述有機物水解時,斷裂的鍵應是。4.4.實驗室制乙酸乙酯實驗室制乙酸乙酯1 mL1 mL后,沿器壁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沿器壁加入紫色石蕊溶液0.5 mL0.5 mL,這時石蕊溶液將存在于飽和碳酸鈉溶液層與乙,這時石蕊溶液將存在于飽和碳酸鈉溶液層與乙酸乙酯層之間(整個過程不振蕩)。對可能出現的現象,酸乙酯層之間(整個過程不振蕩)。對可能出現的現象,敘述正確的是(敘述正確的是( )A.A.石蕊層仍為紫色,有機層無色石蕊層仍為

17、紫色,有機層無色B.B.石蕊層為石蕊層為3 3層環(huán),由上而下呈紅、紫、藍層環(huán),由上而下呈紅、紫、藍3 3種顏色種顏色C.C.石蕊層有兩層,上層為紫色,下層為藍色石蕊層有兩層,上層為紫色,下層為藍色D.D.石蕊層為石蕊層為3 3層環(huán),由上而下呈藍、紫、紅層環(huán),由上而下呈藍、紫、紅3 3種顏色種顏色【解析解析】選選B B。石蕊試液處于飽和碳酸鈉溶液層與乙酸。石蕊試液處于飽和碳酸鈉溶液層與乙酸乙酯層之間,石蕊與飽和乙酯層之間,石蕊與飽和NaNa2 2COCO3 3溶液接觸的部分顯藍色,溶液接觸的部分顯藍色,石蕊與乙酸乙酯層接觸的部分,由于乙酸乙酯中含有雜石蕊與乙酸乙酯層接觸的部分,由于乙酸乙酯中含有

18、雜質乙酸顯紅色,石蕊中間層顯紫色。質乙酸顯紅色,石蕊中間層顯紫色。5.5.在醋酸鈉晶體中,加入濃硫酸加熱,現象為在醋酸鈉晶體中,加入濃硫酸加熱,現象為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在滴有;在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乙酸至過量,現象為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乙酸至過量,現象為_ _,反應的離子方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式為_;在碳酸鈉溶液中,加入乙酸;在碳酸鈉溶液中,加入乙酸后,有后,有_放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放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將冰醋酸和乙醇混合后再慢慢滴入濃;將冰醋酸和乙醇混合后再慢慢滴入濃H H2 2SOSO4 4,加熱,加熱,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發(fā)生

19、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屬于屬于_反應;將生成物倒入飽和反應;將生成物倒入飽和NaNa2 2COCO3 3溶液后分離,溶液后分離,得到的上層液體分在兩支試管中,一支加稀硫酸,另一得到的上層液體分在兩支試管中,一支加稀硫酸,另一支加入支加入NaOHNaOH溶液,都放在盛熱水的燒杯中,發(fā)生反應的溶液,都放在盛熱水的燒杯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化學方程式分別為_,屬于,屬于_反應。反應?!窘馕鼋馕觥看姿徕c與濃硫酸加熱,屬于強酸制弱酸,生成醋酸鈉與濃硫酸加熱,屬于強酸制弱酸,生成鹽和酸;當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乙酸時,發(fā)生了酸堿鹽和酸;當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乙酸時,發(fā)生了酸堿中和反應;同時,由于醋酸

20、的酸性比碳酸強,所以其與中和反應;同時,由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強,所以其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了碳酸鈉反應生成了COCO2 2,酸與醇會發(fā)生酯化(取代)反,酸與醇會發(fā)生酯化(取代)反應,生成的酯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均會發(fā)生水解(取代)應,生成的酯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均會發(fā)生水解(取代)反應。反應。答案:答案: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放出2CH2CH3 3COONa+HCOONa+H2 2SOSO4 4(濃)(濃) NaNa2 2SOSO4 4+2CH+2CH3 3COOHCOOH紅色變淺,最后消失紅色變淺,最后消失OHOH- -+CH+CH3 3COOH CHCOOH CH3 3COOCO

21、O- -+H+H2 2O O無色氣體無色氣體COCO3 32-2-+2CH+2CH3 3COOH COCOOH CO2 2+2CH+2CH3 3COOCOO- -+H+H2 2O OCHCH3 3COOH+CHCOOH+CH3 3CHCH2 2OH CHOH CH3 3COOCHCOOCH2 2CHCH3 3+H+H2 2O O酯化(或取代)酯化(或取代)濃濃H H2 2SOSO4 4CHCH3 3COOCHCOOCH2 2CHCH3 3+H+H2 2O CHO CH3 3COOH+CHCOOH+CH3 3CHCH2 2OHOH,CHCH3 3COOCHCOOCH2 2CHCH3 3+NaOH

22、 CH+NaOH CH3 3COONa+CHCOONa+CH3 3CHCH2 2OHOH水解(或取代)水解(或取代)H H+ + A A 組組 (3030分鐘分鐘 5050分)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一、選擇題(本題包括4 4小題,每小題小題,每小題6 6分,共分,共2424分)分)1.1.(20102010桂林高一檢測)從植物的果實和花里提取低桂林高一檢測)從植物的果實和花里提取低級酯應采用的方法是(級酯應采用的方法是( )A.A.加氫氧化鈉溶液溶解后分液加氫氧化鈉溶液溶解后分液B.B.加水溶解后分液加水溶解后分液C.C.加酸溶解后蒸餾加酸溶解后蒸餾D.D.加有機溶劑溶解后分餾加有機溶劑溶解

23、后分餾【解析解析】選選D D。由于酯可以在堿或酸中水解,故。由于酯可以在堿或酸中水解,故A A、C C項項不正確;又由于酯不溶解在水里,故不正確;又由于酯不溶解在水里,故B B不正確;可利用不正確;可利用酯在有機溶劑里溶解度大的性質用有機溶劑溶解再分餾。酯在有機溶劑里溶解度大的性質用有機溶劑溶解再分餾。故故D D正確。正確。2.2.(20102010錦州高一檢測)某有機物的結構如圖所示,錦州高一檢測)某有機物的結構如圖所示,這種有機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質是(這種有機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質是( )可以燃燒;能使酸性可以燃燒;能使酸性KMnOKMnO4 4溶溶液退色;能跟液退色;能跟NaOHNaOH溶液反

24、應;溶液反應;能發(fā)生酯化反應;能發(fā)生加能發(fā)生酯化反應;能發(fā)生加成反應;能發(fā)生水解反應成反應;能發(fā)生水解反應A.A. B. B.只有只有C.C.只有只有 D.D.【解析解析】選選B B。該有機物含。該有機物含 ,可使酸性,可使酸性KMnOKMnO4 4溶液退色,也能發(fā)生加成反應;含溶液退色,也能發(fā)生加成反應;含COOHCOOH,可發(fā)生酯化,可發(fā)生酯化反應,也能跟反應,也能跟NaOHNaOH溶液反應;有機物一般可以燃燒,故溶液反應;有機物一般可以燃燒,故不可能具有的性質是水解反應。不可能具有的性質是水解反應。3.3.下列有機物中,剛開始滴入下列有機物中,剛開始滴入NaOHNaOH溶液會出現分層現象

25、,溶液會出現分層現象,用水浴加熱后分層現象消失的是(用水浴加熱后分層現象消失的是( )A.A.乙酸乙酸 B.B.乙酸乙酯乙酸乙酯 C.C.甲苯甲苯 D.D.汽油汽油【解析解析】選選B B。滴入。滴入NaOHNaOH溶液出現分層現象,說明該物溶液出現分層現象,說明該物質不溶于水,常溫下也不與質不溶于水,常溫下也不與NaOHNaOH溶液反應生成可溶性物溶液反應生成可溶性物質。加熱后分層現象逐漸消失,說明加熱后物質溶解度質。加熱后分層現象逐漸消失,說明加熱后物質溶解度增大或反應生成可溶性物質,分析選項中的四種物質,增大或反應生成可溶性物質,分析選項中的四種物質,乙酸加入乙酸加入NaOHNaOH溶液就

26、發(fā)生反應,不會出現分層現象,甲溶液就發(fā)生反應,不會出現分層現象,甲苯、汽油加入苯、汽油加入NaOHNaOH溶液分層,加熱后仍然分層,乙酸乙溶液分層,加熱后仍然分層,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加入酯不溶于水,加入NaOHNaOH溶液分層,加熱后發(fā)生水解反應,溶液分層,加熱后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的乙酸鈉和乙醇都溶于水,分層現象消失。生成的乙酸鈉和乙醇都溶于水,分層現象消失。4.4.一定質量的某有機物和足量的金屬鈉反應可得到氣體一定質量的某有機物和足量的金屬鈉反應可得到氣體V V1 1 L, L,等質量的該有機物與足量的純堿溶液反應,可得等質量的該有機物與足量的純堿溶液反應,可得到氣體到氣體V V2 2 L

27、L(V V2 200)。若在同溫同壓下)。若在同溫同壓下V V1 1V V2 2,那么該,那么該有機物可能是下列的(有機物可能是下列的( )A.CHA.CH3 3CHCH2 2OHOHB.HO(CHB.HO(CH2 2) )3 3COOHCOOHC.HCOOCOOHC.HCOOCOOHD.CHD.CH3 3COOHCOOH【解析解析】選選B B。OHOH、COOHCOOH都能與金屬鈉反應生成都能與金屬鈉反應生成H H2 2, ,1 mol OH1 mol OH或或1 mol 1 mol COOHCOOH與鈉反應可產生與鈉反應可產生0.5 mol H0.5 mol H2 2; ;僅僅COOHCO

28、OH與與NaNa2 2COCO3 3溶液反應生成溶液反應生成COCO2 2,1 mol ,1 mol COOHCOOH與足與足量的量的NaNa2 2COCO3 3溶液反應可產生溶液反應可產生0.5 mol CO0.5 mol CO2 2。題設有機物與。題設有機物與金屬鈉反應產生的氣體的體積大于與純堿溶液反應產生金屬鈉反應產生的氣體的體積大于與純堿溶液反應產生的氣體的體積,且的氣體的體積,且V V2 20,0,則有機物結構中既有則有機物結構中既有COOH,COOH,又有又有OHOH。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2 2小題,共小題,共2626分)分)5.(125.(12分分) )(

29、1 1)某化合物的結構簡式為)某化合物的結構簡式為HOCHHOCH2 2CHCHCHCOOHCHCOOH寫出該物質中所含的能與鈉反應的原子團的名稱寫出該物質中所含的能與鈉反應的原子團的名稱_,_。1 mol 1 mol 該物質與足量金屬鈉反應,可產生標準狀況下該物質與足量金屬鈉反應,可產生標準狀況下氫氣的體積為氫氣的體積為_L_L。51 g51 g該物質與足量該物質與足量NaHCONaHCO3 3溶液反應,可以產生標準狀溶液反應,可以產生標準狀況下的況下的COCO2 2體積為體積為_ L_ L。(2 2)下列有機物中,既能發(fā)生加成、酯化反應,又能)下列有機物中,既能發(fā)生加成、酯化反應,又能發(fā)生

30、氧化反應的是發(fā)生氧化反應的是_。CHCH3 3CHCH2 2CHCH2 2OH OH CHCH2 2CHCHCHCH2 2OHOHCHCH2 2CHCOOCHCHCOOCH3 3 CHCH2 2CHCOOHCHCOOH【解析解析】(1 1)由該物質的結構簡式可知,含有的羥)由該物質的結構簡式可知,含有的羥基和羧基均能與鈉反應?;汪然芘c鈉反應。1 mol1 mol該物質可與該物質可與2 mol Na2 mol Na反應,產生反應,產生1 mol H1 mol H2 2。羥基不與羥基不與NaHCONaHCO3 3反應,只有羧基與反應,只有羧基與NaHCONaHCO3 3反應產生反應產生COC

31、O2 2氣體,氣體,51 g51 g該物質的物質的量為該物質的物質的量為0.5 mol0.5 mol,故可以與,故可以與NaHCONaHCO3 3反應生成反應生成COCO2 2 0.5 mol 0.5 mol。(2 2)不能發(fā)生加成反應,不能發(fā)生酯化反應。)不能發(fā)生加成反應,不能發(fā)生酯化反應。答案:答案:(1 1)羥基)羥基 羧基羧基 22.4 22.4 11.2 11.2 (2 2)6.(146.(14分分) )如圖所示,乙酸跟乙醇在濃硫酸存在并加熱的如圖所示,乙酸跟乙醇在濃硫酸存在并加熱的條件下發(fā)生酯化反應(反應條件下發(fā)生酯化反應(反應A A),其逆反應是水解反應),其逆反應是水解反應(反

32、應(反應B B)。反應可能經歷了生成中間體這一步:)。反應可能經歷了生成中間體這一步:(1 1)如果將反應分類,則)如果將反應分類,則A AF F六個反應中(將字母代六個反應中(將字母代號填入下列橫線上),屬于取代反應的是號填入下列橫線上),屬于取代反應的是_,屬于,屬于加成反應的是加成反應的是_。(2 2)若用)若用CHCH3 3CHCH2 21818O OH H進行該實驗,一段時間后,進行該實驗,一段時間后,1818O O可能存在于可能存在于_。A.A.乙酸乙酸 B.B.乙醇乙醇 C.C.乙酸乙酯乙酸乙酯 D.D.水水(3 3)若用)若用 進行該實驗,一段時間后,進行該實驗,一段時間后,1

33、818O O可能存在于可能存在于_。A.A.乙酸乙酸 B.B.乙醇乙醇 C.C.乙酸乙酯乙酸乙酯 D.D.水水【解析解析】(1 1)取代反應的特征是,有機物分子中斷開一)取代反應的特征是,有機物分子中斷開一個基團的同時,連上一個新基團,反應個基團的同時,連上一個新基團,反應A A、B B具有此特征;具有此特征;加成反應的特征是,斷開不飽和鍵,相應的兩個不飽和原加成反應的特征是,斷開不飽和鍵,相應的兩個不飽和原子上同時連上一個新基團,反應子上同時連上一個新基團,反應C C、F F具有此特征。具有此特征。(2 2)因為反應過程中乙氧基()因為反應過程中乙氧基(OCOC2 2H H5 5) )是保留

34、的。若用是保留的。若用CHCH3 3CHCH2 21818O OH H進行該實驗,形成中間體時,進行該實驗,形成中間體時,1818O O在乙氧在乙氧基(基(OCOC2 2H H5 5) )中,由中間體消去水形成乙酸乙酯時,乙氧中,由中間體消去水形成乙酸乙酯時,乙氧基 到 了 乙 酸 乙 酯 中 , 又 由 于 該 反 應 為 可 逆 反 應 ,基 到 了 乙 酸 乙 酯 中 , 又 由 于 該 反 應 為 可 逆 反 應 ,CHCH3 3CHCH2 21818O OH H不可能完全反應,因此,在乙酸乙酯和不可能完全反應,因此,在乙酸乙酯和乙醇中可能會存在乙醇中可能會存在1818O O。(3 3

35、)若用)若用 進行該實驗,形成中間體時,進行該實驗,形成中間體時,1818O O在其中一個羥基上,而中間體在消去一個水分子時,在其中一個羥基上,而中間體在消去一個水分子時,有兩種可能,因而有兩種可能,因而1818O O可能到了乙酸乙酯中,也可能到了可能到了乙酸乙酯中,也可能到了水中。從宏觀上說,乙酸、乙酸乙酯、水三種物質中都水中。從宏觀上說,乙酸、乙酸乙酯、水三種物質中都會含有會含有1818O O。答案:答案:(1 1)A A、B CB C、F F (2 2)B B、C C (3 3)A A、C C、D D B B 組組1.1.實驗室用乙酸、乙醇、濃實驗室用乙酸、乙醇、濃H H2 2SOSO4

36、 4制取乙酸乙酯,加熱蒸制取乙酸乙酯,加熱蒸餾后,在飽和餾后,在飽和NaNa2 2COCO3 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無色油狀液體,溶液的液面上得到無色油狀液體,當振蕩混合物時,有氣泡產生,主要原因可能是(當振蕩混合物時,有氣泡產生,主要原因可能是( )A.A.有部分有部分H H2 2SOSO4 4被蒸餾出來了被蒸餾出來了B.B.有部分未反應的乙醇被蒸餾出來了有部分未反應的乙醇被蒸餾出來了C.C.有部分未反應的乙酸被蒸餾出來了有部分未反應的乙酸被蒸餾出來了D.D.有部分乙酸乙酯與碳酸鈉反應了有部分乙酸乙酯與碳酸鈉反應了【解析解析】選選C C。乙酸、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時,飽和。乙酸、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時,

37、飽和NaNa2 2COCO3 3溶液的作用除了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外,還吸收揮發(fā)溶液的作用除了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外,還吸收揮發(fā)出的乙酸與乙醇,振蕩混合物時,有氣泡產生,說明有出的乙酸與乙醇,振蕩混合物時,有氣泡產生,說明有未反應的乙酸被蒸餾出來了,故答案為未反應的乙酸被蒸餾出來了,故答案為C C。2.2.(20102010福州高一檢測)以乙烯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福州高一檢測)以乙烯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的流程如下:的流程如下: 試回答下列問題:試回答下列問題:(1 1)有機物)有機物B B的名稱為的名稱為_,結構簡式為,結構簡式為_。決。決定有機物定有機物A A、C C化學特征的原子團的名稱分別是

38、化學特征的原子團的名稱分別是_。(2 2)寫出圖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寫出圖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指明反應類型:指明反應類型:_。_。_。_?!窘馕鼋馕觥坑梢蚁┡c水反應生成由乙烯與水反應生成A A知,知,A A為為CHCH3 3CHCH2 2OH,OH,CHCH3 3CHCH2 2OHOH與與O O2 2在在CuCu的催化作用下加熱生成的催化作用下加熱生成B B,則,則B B為為CHCH3 3CHO,CCHO,C為為CHCH3 3COOHCOOH,A A與與C C發(fā)生酯化(取代)反應生成發(fā)生酯化(取代)反應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在酸性條件下可水解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在酸性條件下可水解生

39、成CHCH3 3COOHCOOH和和CHCH3 3CHCH2 2OHOH。答案:答案:(1 1)乙醛)乙醛 CHCH3 3CHO CHO 羥基、羧基羥基、羧基(2 2)CHCH2 2CHCH2 2+H+H2 2O CHO CH3 3CHOHCHOH,加成反應,加成反應2CH2CH3 3CHCH2 2OH+OOH+O2 2 2CH2CH3 3CHO+2HCHO+2H2 2O O,氧化反應,氧化反應CHCH3 3COOH+CHCOOH+CH3 3CHCH2 2OH CHOH CH3 3COOCHCOOCH2 2CHCH3 3+H+H2 2O O,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CHCH

40、3 3COOCHCOOCH2 2CHCH3 3+H+H2 2O CHO CH3 3COOH+CHCOOH+CH3 3CHCH2 2OHOH,水解,水解反應(或取代反應)反應(或取代反應)CuCu濃濃H H2 2SOSO4 4催化劑催化劑高溫、高壓高溫、高壓稀稀H H2 2SOSO4 4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學制取乙酸乙酯的過程,請你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學制取乙酸乙酯的過程,請你參與并協(xié)助他們完成相關實驗任務。參與并協(xié)助他們完成相關實驗任務?!緦嶒災康膶嶒災康摹恐迫∫宜嵋阴ブ迫∫宜嵋阴ァ緦嶒炘韺嶒炘怼考住⒁?、丙三位同學均采取乙醇、乙酸與甲、乙、丙三位同學均采取乙醇、乙酸與濃硫酸混合共熱的方

41、法制取乙酸乙酯,濃硫酸的作用是濃硫酸混合共熱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濃硫酸的作用是_、_?!狙b置設計裝置設計】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了下列三套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了下列三套實驗裝置:實驗裝置:請從甲、乙兩位同學設計的裝置中選擇一種作為實驗室請從甲、乙兩位同學設計的裝置中選擇一種作為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應選擇的裝置是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應選擇的裝置是_(填(填“甲甲”或或“乙乙”)。丙同學將甲裝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丙同學將甲裝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緦嶒灢襟E實驗步驟】(1 1)按選擇的裝置組裝儀器,

42、在試管中先加入)按選擇的裝置組裝儀器,在試管中先加入3 mL3 mL乙乙醇和醇和2 mL 2 mL 冰醋酸,并在搖動下緩緩加入冰醋酸,并在搖動下緩緩加入2 mL2 mL濃濃H H2 2SOSO4 4;(2 2)將試管固定在鐵架上;)將試管固定在鐵架上;(3 3)在試管中加入適量的飽和)在試管中加入適量的飽和NaNa2 2COCO3 3溶液;溶液;(4 4)用酒精燈對試管加熱;)用酒精燈對試管加熱;(5 5)當觀察到試管中有明顯現象時停止實驗。)當觀察到試管中有明顯現象時停止實驗?!締栴}討論問題討論】a.a.步驟(步驟(1 1)組裝好實驗裝置,加入樣品前還應檢查)組裝好實驗裝置,加入樣品前還應檢

43、查_。b.b.根據試管中觀察到的現象,可知乙酸乙酯的物理性根據試管中觀察到的現象,可知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質有質有_。c.c.試管中飽和試管中飽和NaNa2 2COCO3 3溶液的作用是溶液的作用是_、_、_。d.d.從試管中分離出乙酸乙酯的實驗操作是從試管中分離出乙酸乙酯的實驗操作是_?!窘馕鼋馕觥繉嶒炇矣靡掖?、乙酸在濃實驗室用乙醇、乙酸在濃H H2 2SOSO4 4的催化作用下發(fā)的催化作用下發(fā)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濃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濃H H2 2SOSO4 4的作用是催化和吸水。的作用是催化和吸水。由于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沸點都較低,加熱時都能由于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沸點都較低,

44、加熱時都能揮發(fā)出來,故加熱后在試管的上層為乙酸、乙醇、乙揮發(fā)出來,故加熱后在試管的上層為乙酸、乙醇、乙酸乙酯的混合液,用飽和酸乙酯的混合液,用飽和NaNa2 2COCO3 3溶液可以除去乙酸乙酯溶液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和乙酸。在上層得到乙酸乙酯油狀液體。經分中的乙醇和乙酸。在上層得到乙酸乙酯油狀液體。經分液漏斗分液即可。該實驗中由于酒精燈加熱可能使受熱液漏斗分液即可。該實驗中由于酒精燈加熱可能使受熱不均勻,若導管插入液面以下有可能發(fā)生倒吸現象,所不均勻,若導管插入液面以下有可能發(fā)生倒吸現象,所以裝置要能防止倒吸。以裝置要能防止倒吸。答案:答案:【實驗原理實驗原理】催化劑催化劑 吸水劑吸水劑

45、【裝置設計裝置設計】乙乙 防倒吸防倒吸【問題討論問題討論】a.a.裝置的氣密性裝置的氣密性 b.b.無色、不溶于水、無色、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等密度比水小等 c.c.溶解乙醇溶解乙醇 中和乙酸中和乙酸 降低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乙酯的溶解度 d.d.分液分液1.1.在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學平衡體系在乙酸乙酯、乙醇、乙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學平衡體系中加入含重氫的水,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后,可以發(fā)現,中加入含重氫的水,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后,可以發(fā)現,除水外體系中含有重氫的化合物是(除水外體系中含有重氫的化合物是( )A.A.只有乙醇只有乙醇 B.B.只有乙酸只有乙酸C.C.只有乙酸乙酯只有乙酸乙酯 D.D.乙醇、乙酸乙醇、乙酸【解析解析】選選D D。酯化反應是個可逆反應,加入含重氫的。酯化反應是個可逆反應,加入含重氫的水后,它的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