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巖石講解學習教案_第1頁
礦物巖石講解學習教案_第2頁
礦物巖石講解學習教案_第3頁
礦物巖石講解學習教案_第4頁
礦物巖石講解學習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會計學1礦物巖石礦物巖石(ynsh)講解講解第一頁,共44頁。地層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為界限,把地球內(nèi)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個圈層。地殼平均厚度千米(qinm),大陸部分平均厚度千米(qinm)第1頁/共44頁第二頁,共44頁。地核的半徑約千米。分內(nèi)核和外核兩部分。外核厚約千米,是液態(tài)的;內(nèi)核是一個溫度很高、密度很大、由鐵鎳構成(guchng)的金屬核。地幔(dmn)是地殼和地核之間的中間層,主要成分是鐵鎂硅酸鹽類,呈固態(tài)。當壓減低到某種程度就會液化,形成流動的巖漿,當它噴出地表時,便是火山爆發(fā)。地幔(dmn)又分為上地幔(dmn)(從-千米)和下地幔(dmn)(從-千米)。 第2頁/

2、共44頁第三頁,共44頁。1.1 常見常見(chn jin)的造巖礦物的造巖礦物一、礦物:地殼中天然產(chǎn)出的自然元素的單質(zhì)和化一、礦物:地殼中天然產(chǎn)出的自然元素的單質(zhì)和化合物。合物。已發(fā)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fxin)的礦物:多種的礦物:多種主要造巖礦物多種,常見的余種。主要造巖礦物多種,常見的余種。第3頁/共44頁第四頁,共44頁。二、礦物的特征(如何二、礦物的特征(如何(rh)鑒定礦物)鑒定礦物)、形態(tài):礦物的形態(tài)是指礦物的單體及同種礦物集合體的形狀。、形態(tài):礦物的形態(tài)是指礦物的單體及同種礦物集合體的形狀。在自然界,礦物多數(shù)成集合體出現(xiàn)在自然界,礦物多數(shù)成集合體出現(xiàn)(chxin),但是也出現(xiàn),但是也出現(xiàn)

3、(chxin)具有集合多面體形態(tài)的單晶體。礦物的形態(tài)有單體形態(tài)和具有集合多面體形態(tài)的單晶體。礦物的形態(tài)有單體形態(tài)和集合體形態(tài)。集合體形態(tài)。 第4頁/共44頁第五頁,共44頁。(1)礦物單體形態(tài))礦物單體形態(tài)(xngti):礦物單體形態(tài)礦物單體形態(tài)(xngti)就是指礦物單晶體的形態(tài)就是指礦物單晶體的形態(tài)(xngti)。只有晶質(zhì)礦物才能呈現(xiàn)單體。單體晶體習性有:。只有晶質(zhì)礦物才能呈現(xiàn)單體。單體晶體習性有:一向延長:單體在三維空間只有一個(y )方向特別發(fā)育。呈柱狀、針狀。如:電氣石第5頁/共44頁第六頁,共44頁。二向延長:單體在三維空間(snwikngjin)的發(fā)育有二個方向特別發(fā)育。呈片狀、

4、板狀。 如:白云母三向等長:單體(dn t)在三維空間的發(fā)育程度基本相同。呈粒狀。 如:黃鐵礦 第6頁/共44頁第七頁,共44頁。(2)礦物集合體形態(tài):同種(tn zhn)礦物多個單體聚集在一起的整體叫礦物集合體。大多數(shù)礦物是以集合體形式出現(xiàn)的。礦物集合體形態(tài)取決于單體的形態(tài)和它們的集合方式。集合體形態(tài):粒狀、片狀、板狀、針狀、毛發(fā)狀、柱狀、放射狀、纖維狀、晶簇狀等集合體。第7頁/共44頁第八頁,共44頁。隱晶和膠狀集合體:葡萄(p to)狀、結核體、腎狀、鮞狀、豆狀、晶腺狀、鐘乳狀, 樹枝狀、皮殼狀、塊狀等集合體。第8頁/共44頁第九頁,共44頁。、礦物的物理性質(zhì):(1)礦物的光學性質(zhì): 顏

5、色(yns):是對可見光選擇吸收是物體呈現(xiàn)顏色(yns)的主要原因。光的反射、干涉等物理因素能引起礦物呈色,如暈色、錆色,變 。 第9頁/共44頁第十頁,共44頁。條痕:質(zhì)礦物(kungw)粉末的顏色雌黃(chung)(金黃色)赤鐵礦(紅棕色)黃銅礦(黑色) 第10頁/共44頁第十一頁,共44頁。透明度:是指礦物可以(ky)透過可見光的程度。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之分。 透明(tumng)半透明不透明(tumng)第11頁/共44頁第十二頁,共44頁。光澤(gungz):是指礦物表面對光的反射能力。光澤(gungz)有四級:金屬光澤(gungz)、半金屬光澤(gungz)、金剛光澤(gungz

6、)和玻璃光澤(gungz),后三者統(tǒng)稱為非金屬光澤(gungz)。 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金剛(jngng)光澤玻璃(b l)光澤第12頁/共44頁第十三頁,共44頁。極完全(wnqun)解理 完全(wnqun)解理 中等解理不完全(wnqun)解理極不完全(wnqun)解理第13頁/共44頁第十四頁,共44頁。(2)礦物的力學性質(zhì):礦物在外力作用下表)礦物的力學性質(zhì):礦物在外力作用下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F(xiàn)出來的性質(zhì)。礦物的解理與斷口:礦物受外力作用后,沿礦物的解理與斷口:礦物受外力作用后,沿著一定的結晶著一定的結晶(jijng)方向發(fā)生破裂,并能裂方向發(fā)生破裂,并能裂出光滑平面的性質(zhì)稱解理。這些平面

7、稱解理出光滑平面的性質(zhì)稱解理。這些平面稱解理面。如果礦物受外力作用,在任意方向破裂面。如果礦物受外力作用,在任意方向破裂并呈各種凹凸不平的斷面(如貝殼狀、鋸齒并呈各種凹凸不平的斷面(如貝殼狀、鋸齒狀)則這樣的斷面稱為斷口。狀)則這樣的斷面稱為斷口。解理分有:極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解理分有:極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極不完全解理。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極不完全解理。 第14頁/共44頁第十五頁,共44頁。斷口(dunku):貝殼狀、鋸齒狀、參差狀、土狀 貝殼狀貝殼狀 鋸齒狀鋸齒狀 參差參差(cn c)狀狀 土狀土狀第15頁/共44頁第十六頁,共44頁。礦物的硬度:指礦物抵抗(d

8、kng)外來刻畫、壓入或研磨等機械作用的能力。礦物硬度以H表示。常用刻畫法來測定礦物硬度。 第16頁/共44頁第十七頁,共44頁。(3)礦物的其他物理性質(zhì)礦物的磁性:指礦物能被永久磁鐵或磁鐵吸引或排斥的性質(zhì)。 礦物的電學性質(zhì):導電性:是礦物對電流的導電能力。根據(jù)導電能力可分為絕緣體、良導體和半導體。壓電性:指某些(mu xi)礦物晶體,在機械作用的壓力或張力影響下,因變形效應而呈現(xiàn)的荷電性質(zhì)。焦電性:指當?shù)V物溫度變化時,在 晶體的某些(mu xi)方向產(chǎn)生荷電的性質(zhì)。 第17頁/共44頁第十八頁,共44頁。第18頁/共44頁第十九頁,共44頁。1.2 巖石的類型巖石的類型(lixng)及其工程

9、地質(zhì)特及其工程地質(zhì)特性性一、巖石:巖石是在各種地質(zhì)作用(巖漿作用、沉積作用、變質(zhì)作用)下所產(chǎn)生的、由一種或多種造巖礦物(少數(shù)由天然玻璃質(zhì)或生物遺骸(y hi))有規(guī)律組合而成的礦物集體。第19頁/共44頁第二十頁,共44頁。二二.巖石的分類巖石的分類巖石是組成地殼的主要物質(zhì)。它是研究各種巖石是組成地殼的主要物質(zhì)。它是研究各種地質(zhì)構造和地貌的物質(zhì)基礎,是探討地殼發(fā)地質(zhì)構造和地貌的物質(zhì)基礎,是探討地殼發(fā)展史、恢復古地理面貌的主要的客觀依據(jù)。展史、恢復古地理面貌的主要的客觀依據(jù)。根據(jù)巖石的成因根據(jù)巖石的成因(chngyn),可分為,可分為巖漿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三大類。巖漿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三大類。第

10、20頁/共44頁第二十一頁,共44頁。二、巖漿巖:由炙熱巖漿在地球不同層圈冷二、巖漿巖:由炙熱巖漿在地球不同層圈冷凝結晶或固結凝結晶或固結( ji)形成的巖石稱為火成巖形成的巖石稱為火成巖或巖漿巖,是巖漿作用的最終產(chǎn)物?;驇r漿巖,是巖漿作用的最終產(chǎn)物。 、巖漿巖的產(chǎn)狀、巖漿巖的產(chǎn)狀第21頁/共44頁第二十二頁,共44頁。、巖漿巖的結構:主要指巖石、巖漿巖的結構:主要指巖石(ynsh)中礦物顆粒本身中礦物顆粒本身的特點及顆粒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特點及顆粒之間的相互關系。()按結晶()按結晶(jijng)程度分類程度分類全晶質(zhì)結構全晶質(zhì)結構(jigu) 半晶質(zhì)結構半晶質(zhì)結構(jigu) 玻璃質(zhì)結構玻

11、璃質(zhì)結構(jigu)第22頁/共44頁第二十三頁,共44頁。斑狀結構(jigu)()按礦物顆粒絕對(judu)大小分類顯晶質(zhì)結構、隱晶質(zhì)結構()按礦物顆粒相對大小分類(fnli)等粒結構、不等粒結構、斑狀結構第23頁/共44頁第二十四頁,共44頁。3、巖漿巖的構造:指巖石中礦物的空間排列和充填(chn tin)方式。(1)塊狀構造:礦物均勻分布,無定向排列,結構均一。(2)流紋構造: (3)氣孔狀構造: 第24頁/共44頁第二十五頁,共44頁。(5)繩狀構造(guzo)(4)杏仁)杏仁(xngrn)狀構造狀構造第25頁/共44頁第二十六頁,共44頁。玄武巖安山巖粗面巖花崗斑巖流紋巖第26頁/共

12、44頁第二十七頁,共44頁。第27頁/共44頁第二十八頁,共44頁。輝綠巖輝綠巖閃長巖閃長巖正長巖正長巖花崗巖花崗巖第28頁/共44頁第二十九頁,共44頁。橄欖巖橄欖巖輝長巖輝長巖第29頁/共44頁第三十頁,共44頁。三、沉積巖三、沉積巖1 1、沉、沉積積巖的物巖的物質(zhì)質(zhì)(wzh)(wzh)來來源:源:巖石巖石(ynsh)的風化的風化生物生物(shngw)遺體遺體 火山灰火山灰地下水的溶解物地下水的溶解物第30頁/共44頁第三十一頁,共44頁。2、沉積物的搬運(bnyn)與沉積風風冰川冰川(bngchun)地表水搬運地表水搬運(bnyn)第31頁/共44頁第三十二頁,共44頁。3、沉積巖的結構

13、:指沉積巖的物質(zhì)組成、沉積巖的結構:指沉積巖的物質(zhì)組成(z chn)、顆粒大小、顆粒大小、形狀、結晶程度。形狀、結晶程度。碎屑結構,泥質(zhì)結構,化學(huxu)結構,生物結構碎屑結構碎屑結構(jigu)三葉蟲化石三葉蟲化石化學結構化學結構第32頁/共44頁第三十三頁,共44頁。4、沉積巖的構造(guzo):層理構造:水平(shupng)層理、波狀層理、單斜層理、交錯層理層面構造:波痕(b hn)、泥裂、雨痕層中構造:化石、結核沉積巖的構造是組成物質(zhì)的空間分布和排列方式。第33頁/共44頁第三十四頁,共44頁。5 5、沉、沉積積巖的分巖的分類類(fn li)(fn li)第34頁/共44頁第三十五

14、頁,共44頁。6 6、常、常見見(chn(chn jin) jin)的沉的沉積積巖巖第35頁/共44頁第三十六頁,共44頁。砂巖砂巖(sh yn)頁巖頁巖(y yn)泥巖泥巖(n yn)竹葉狀石灰?guī)r竹葉狀石灰?guī)r第36頁/共44頁第三十七頁,共44頁。7、沉積巖對建筑物的影響(yngxing)()頁巖、泥巖:強度低、軟弱層。是地下水的隔水層。()層理構造:力學強度呈各向異性,層理面往往成為(chngwi)軟弱面。()巖石具有可溶性:碳酸鹽巖類、硫酸鹽巖類。第37頁/共44頁第三十八頁,共44頁。四、變質(zhì)巖四、變質(zhì)巖:是一種轉(zhuǎn)化的巖石。地殼中已經(jīng)存在的巖石(可以是沉積巖,火成巖,乃至早先已形成的變

15、質(zhì)巖),因溫度、壓力及介質(zhì)條件的變化,在沒有顯著熔融(rngrng)和溶解的固體狀態(tài)下而形成的一種新的巖石。第38頁/共44頁第三十九頁,共44頁。、變質(zhì)巖的結構:巖石中礦物的粒度、形態(tài)、變質(zhì)巖的結構:巖石中礦物的粒度、形態(tài)(xngti)和晶體之間的相互和晶體之間的相互關系等特征,稱之為結構。關系等特征,稱之為結構。 變余結構變余結構(jigu)變晶結構變晶結構(jigu)碎裂結碎裂結構構第39頁/共44頁第四十頁,共44頁。、變質(zhì)變質(zhì)巖的巖的構構造:是指巖石造:是指巖石組組分在空分在空間間上的排列和分布所反映的巖石上的排列和分布所反映的巖石構構成方成方式,著重于式,著重于礦礦物物(kungw)(kungw)集合體的空集合體的空間間分布特征。分布特征。 板狀構造板狀構造(guzo)片狀構造片狀構造(guzo)片麻狀構造片麻狀構造(guzo)塊狀構造塊狀構造第40頁/共44頁第四十一頁,共44頁。、變質(zhì)巖的分類、變質(zhì)巖的分類(fn li):()變余結構()變余結構(jigu):板巖(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