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伶官傳序基礎知識練習答案文學常識1、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時期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他的六一詩話是我國第一部詩話作品。代表作有醉翁亭記秋聲賦等。2、伶官傳序是歐陽修為新五代史伶官傳作的短序,伶官傳記敘了五代時期后唐莊宗存勖寵幸的伶官景進、史彥瓊、郭從謙等人亂政誤國的史實。是為了告誡北宋王朝的執(zhí)政者,以莊宗寵幸伶人,身死國滅的歷史事實為教訓,居安思危,防微杜漸,并闡明了國家盛衰成敗由于人事的深刻道理。文言基礎整理一、古今異義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古義:人為之事;今義:錄用管理人員的工作2、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古義:官名,泛指官員;今
2、義:做某種工作3、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古義:往前走;今義:前導,先驅者4、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古義:以至于;今義:表另提一事二、詞類活用1、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名作動2、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訂立盟約,名作動3、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子裝,名作動4、抑本其成敗之跡探求、考察,名作動5、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在前面,名作狀6、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在夜里,名作狀7、倉皇東出向東,名作狀8、而告以成功成功的消息,動詞作名詞9、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使興盛;使滅亡,使動用法10、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細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謀的人物,形容詞作名詞三、一詞多義1、負(1)盛以錦囊,負而前驅(伶官傳序)
3、背(2)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廉頗)辜負(3)相如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廉頗)背棄(4)均之二策,寧許以負曲(廉頗)使承擔(5)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廉頗)倚仗(6)勝負之數(shù),或未易量(六國論)失敗(7)蒼山負雪,明燭天南(登泰山記)覆蓋2、告(1)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伶官傳序)告知(2)則遣一從事以一少牢告廟(伶官傳序)祭告(3)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傳序)稟告3、顧(1)君臣相顧,不知所歸(伶官傳序)面面相覷(2)贏得倉皇北顧(京口北固亭懷古)回頭3)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拜訪4)三歲貫女,莫我肯顧(碩鼠)顧念、顧惜5)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五人墓)顧及6)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促
4、織)但是(7)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考慮(8)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難道4、歸(1)而皆背晉以歸梁(伶官傳序)歸附,歸依(2)君臣相顧,不知所歸(伶官傳序)歸往,奔向(3)微斯人,吾誰與歸(樓)歸向、歸屬(4)云歸而巖穴暝(醉翁亭)歸聚,匯聚(5)城不入,臣請完璧歸(廉頗)歸還(6)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廉頗)使回去(7)后五年,吾妻來歸(項)舊稱女子出嫁(8)夜則以兵圍所寓舍,而予不得歸矣(指南錄)返回,回來5、患(1)夫禍患常積于忽微(伶官傳序)禍患,災禍(2)欲勿予,即患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憂慮,擔心(3)今君不以謫為患(快哉亭記)憂愁(4)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
5、戰(zhàn)諱忌6、困(1)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伶官傳序)圍困(2)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困,困?。?)牛困人饑日已高(賣炭翁)困倦、疲乏(4)子習其家風,今多窮困(訓儉示康)貧困,貧乏(5)無亡矢遺鏃之費,天下諸侯已困矣(過論)困窘、困難7、驅1)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伶官傳序)驅馳2)由是感激遂許先帝驅馳(后出師表)奔走效力3)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赤壁)驅趕4)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孔雀)驅使5)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孔雀)驅逐6)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狼)追趕8、盛(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其非人事哉(伶官傳序)強盛、興盛(2)請其矢,盛以錦囊(伶官傳序)裝(3)
6、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伶官傳序)盛大,雄壯(4)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職位高(5)太后盛氣而揖之(觸詟說太后)怒氣(6)今又盛寒,馬無藁草(赤壁)非常(7)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采草藥)茂盛(8)勝地不常,盛筵難再(滕王閣序)豐盛9、微1)夫禍患常積于忽微(伶官傳序)細小的事情(2)微斯人,吾誰與歸(樓記)沒有(3)微風鼓浪,水石相搏(石鐘山記)輕微(4)至微至陋,過蒙拔擢(情表)地位低微,卑賤(5)從數(shù)騎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隱蔽身份(6)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墻而坐(左忠毅公逸事)暗暗地(7)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歸去來兮辭)微弱(8)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
7、屈原列傳)含蓄、深奧(9)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賣油翁稍微,略微10、知(1)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知道(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知識(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懂得,了解(4)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馬說)識別(5)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送東陽馬生序)感覺,覺得(6)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通“智”,智慧(7)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勾踐滅吳)主持四、文言虛詞1、而(1)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連詞,表遞進,并且(2)而皆背晉以歸梁連詞,表轉折,但是(3)凱旋而納之連詞,表承接,接著(4)數(shù)
8、十伶人困之,身死國滅連詞,表原因,因而2、其(1)其后用兵代詞,那(2)爾其無忘乃父之志副詞,表祈使,一定(3)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代詞,他3、以(1)盛以錦囊介詞,用(2)以三矢賜莊宗介詞,把(3)而皆背晉以歸梁連詞,表承接,而(4)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助詞,的原因4、與(1) 與爾三矢動詞,給(2) 與其所以失之者介詞,跟(3) 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通“歟”,助詞,嗎5、于(1) 而皆自于人歟介詞,由于(2) 禍患常積于忽微介詞,在(3) 智勇多困于所溺介詞,被6、之(1) 及凱旋而納之代詞,代箭(2)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4) 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代詞,代天下(5) 舉天下豪
9、杰莫能與之爭代詞,代莊宗六、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梁,吾仇也判斷句2、此三者,吾遺恨也判斷句3、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動句4、身死國滅,為天下笑被動句5、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被動句6、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賓語前置7、方其系燕父子以組狀語后置8、夫禍患常常積于忽微狀語后置9、莊宗受而藏之于廟狀語后置10、以三矢賜(于)宗,而告之曰省略句11、(莊宗)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于)廟省略句12、還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狀語后置省略句13、請其矢,盛(之)以錦囊狀語后置省略句14、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固定句式,表反問,難道嗎15、豈獨伶人也哉固定句式,表反問,難道嗎16、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固定句式,表
10、感嘆,多么走近文本嗚呼!盛(興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探究、推究)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燕王,吾所立(擁立),契丹與吾約(訂立盟約)為兄弟,而皆背(背叛)晉以歸(歸順)梁。此三者,吾遺恨(遺憾)也。與爾三矢,爾其無(毋,不要)忘乃父之志(心愿)!”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祭告)廟,請(請出,取出)其矢,盛以錦囊,負(背著)面前驅(沖鋒),及凱旋而納(收藏)之。方(當)其系(捆綁)燕父子以組(繩子),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
11、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匆忙)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覷),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眼淚)下沾襟,何其(多么)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還是)本(考察)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使興盛)國,逸豫可以亡(使敗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全部的)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困擾)于所溺,豈獨(僅僅)伶人也哉?1、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C)A、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B、函梁君臣之首C、一夫夜呼,亂者四應D、抑本其成敗之跡【解析】A、探究,名作
12、動。B、用木盒裝,名作動。C、在夜里,名作狀。D、探求,名作動。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A、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與爾三矢B、與其所以失之者/爾其無忘乃父之志C、以三矢賜莊宗/而皆背晉以歸梁D、舉全吳之地受制于人/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解析】A、介詞,跟;動詞,給。B、代詞,他;副詞,還是。C、介詞,把;連詞,并且。D、介詞,表被動。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譯文:興盛和衰敗的原因,雖然說是上天決定的,難道不也是人為造成的嗎!推究莊宗得天下的原因,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可以知道這個道理了。(2
13、)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譯文:莊宗請出那三枝箭,用錦囊裝了,背著(劍)一馬為先,等到得勝回來時,再把箭放回原處。背著它走在隊伍前面,等到凱旋再把箭送回太廟。(3)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睉n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譯文:難道是得天下困難而失掉天下容易呢?還是推究那導致成功和失敗的原因都是由于人為造成的呢?憂慮和勤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逸和享樂可以使自己喪命,這是很自然的道理。(4)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譯文:禍患災難常常是從極細微的事情上發(fā)展起來的,一個人的聰明勇敢往往會被自己所溺愛的
14、事物困擾。4、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一個國家的盛衰成敗是由于人事(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作者是從唐莊宗得天下和唐莊宗失天下兩個方面來論證中心論點的。作者認為唐莊宗“盛”是由于憂勞可以興國,而衰是由于逸豫可以亡身。(用課文中的話回答)5、寫史論一般都要使用例證法,以論帶史,以史證論。第二、第三兩段運用了哪些史實來論證莊宗得天下與失天下的原因?答:運用了以下幾則史實:(1)晉王臨終遺訓:“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2)莊宗受三矢,秉承遺命,志在復仇。(3)滅燕。(4)滅梁。(5)后唐亡,“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史論作品常采用借古諷今的寫法,第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1)引
15、出歷史教訓,作者強調使人逸豫亡身的不僅局限于溺愛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聲色犬馬,忘記憂勞興國的至理,同樣會導致身死國滅的下場。(2)借古諷今,告誡北宋統(tǒng)治階級要以史為鑒,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以免重蹈“得之難而失之易”的覆轍。拓展練習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問題。(歐陽)公諱潁,字孝叔。成平三年,舉進士中第,初任峽州軍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書省著作佐郎、知建寧縣。未半歲,峽路轉運使薛顏巡部至萬州,逐其守之不治者,以謂繼不治非尤善治者不能,因奏自建寧縣往代之。以治聞。由萬州相次九顱州而治之。一再至日。二辭不行:初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最后嘉州,以老告,不行。實治七州,州大
16、者繁廣,小者俗惡而奸,皆世指為難治者。其尤甚日歙州,民習律令,性喜訟,家家自為簿書,凡聞人之陰私毫發(fā)、坐起語言,日時皆記之,有訟則取以證。其視入狴牢就桎梏,猶冠帶偃簀,恬如也。盜有殺其民董氏于市,三年捕不獲,府君至,則得之以抵法。又富家有盜夜入啟其藏者,有司百計捕之甚急,且又大購之,皆不獲,有司苦之。公日勿捕與購,獨召富家二子,械付獄,鞫之。州之吏民皆日“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諫。公堅不回,鞫愈急,二子服。然吏民猶疑其不勝而自誣,及取其所盜某物于萊所,皆是,然后歡日:“公,神明也。”其治尤難者若是,其易可知也。公剛果有氣,外嚴明,不可犯,以是施于政,亦以是持其身。初,皇考侍郎為許田令,時丁
17、晉公尚少,客其縣?;士甲R之,曰貴人也,使與之游,待之極厚。及公佐峽州,晉公薦之,遂拜著作。其后,晉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榮顯,而公屏不與之接。故其仕也,自著作佐郎、秘書丞、太常博士、尚書屯田、都官、職方三員外郎、郎中,皆以歲月考課,次第升,知萬、峽、鄂、歙、岳、閬、饒、嘉州,皆所當?shù)?。及晉公敗,士多不免,惟公不及。明道二年,以老乞分司,有田荊南,遞歸焉。以景祜元年正月二十六日終于家,年七十有三。(選自歐陽修全集,中華書局2001年版。有刪節(jié))【注】狴(bi):監(jiān)獄?;桑▃G):竹席。鞫(ja):審訊。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含義。(1)皆世指為難治者(指稱)(2)公堅不回(改變)
18、(3)亦以是持其身(約束)(4)而公屏不與之接(退避)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C)A、因奏自建寧縣往代之B、初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C、又富家有盜夜入啟其藏者D、使與之游,待之極厚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夜則以兵圍其寓舍夫六國與皆諸侯,其勢弱于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解析】A、連詞,“于是”,介詞,“趁機”。B介詞,“因為”,介詞,用。C、代詞,“那”,“意義和用法相同”D、介詞,“與”;連詞,“和”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且又大購之,皆不獲,有司苦之。譯文:并且又大力懸賞(緝捕)盜賊,都不能捕獲,主管官吏對這件事情感到苦惱。(2)然吏民猶疑其不勝而自誣。譯
19、文:然而官吏百姓還是懷疑他們(是因為)經(jīng)受不?。▽徲嵵啵┒约撼姓J強加給他們的罪名。(3)其治尤難者若是,其易可知也。譯文:他治理最難治理的地方(都能)像這樣,那些容易的(就)可以知道了。(4)其后,晉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榮顯,而公屏不與之接。譯文:自這以后,丁晉公擔任非常顯赫的地位,掌握著國家的大權,天下的士人往往因為攀上丁晉公而得到榮顯的地位,但歐陽穎公卻退避不與丁晉公過多接觸。4、下列對原文有關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B)A、薛顏之所以推薦歐陽潁自建寧縣往萬州代職,是因為他認為萬州難治理,需任用非常善于治理的人的緣故。B、歙州民風不正,人們好打官司,不畏牢獄。入獄
20、之時,尚穿戴整齊,且自帶涼席,以便在牢中過得安然舒適。C、歐陽潁認為富家失盜是富家二子所為,將其抓獲,嚴加審問,二子供認不諱,后又起獲了贓物,百姓嘆服。D、歐陽潁初任峽州軍事判官,有才干,經(jīng)丁晉公推薦拜著作佐郎,其后多次任知州之職,景祜元年在家去世?!窘馕觥坎荒苷f民風不正。B項考查點實際上是對“其視入狴牢就桎梏,猶冠帶偃簀,恬如也”的理解,這里是言其入獄猶如穿戴整齊躺在竹席上一樣恬然自安,而非“入獄之時,尚穿戴整齊,且自帶涼席”的行為,關鍵要注意一個“視”字,是將之“看作”的意思。5、文中說“及晉公敗,士多不免,惟公不及”,請根據(jù)文章,說明“惟公不及”的原因。答:歐陽潁品行端正,持身謹嚴。丁晉
21、公居高位時,歐陽穎有意同他保持了距離。歐陽穎升遷主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政績,而不是丁晉公的提攜。6、(歐陽)公是怎樣為官與為人的?請簡要概括。答:果敢明斷,治才著然;品行端正,持身謹嚴。二、閱讀歐陽修的縱囚論,然后回答問題。信義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惡極,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寧以義死,不茍幸生,而視死如歸,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錄(審查)大辟囚三百余人,縱使還家,約其自歸以就(接受)死。是以君子之難能,期(要求)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最終)自歸無后者,是君子之所難.而小人之所易也。此豈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惡極,誠(確實)小人矣。及施恩德以臨之
22、,可使變而為君子,蓋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痹唬骸疤谥疄榇?,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希望)免.所以縱之乎?又安知夫被縱而去也.不意其自歸而必獲免.所以復來乎?夫意(料想)其必來而縱之,是上賊(揣摩)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復來,是下賊上之心也。吾見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茲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為極惡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此又不通之論也?!比粍t何為而可?曰:“縱而來歸,殺之無赦;而又縱之而又來,則可知為恩德之致爾。然此必無之事也。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可偶一為之爾;若屢為之,則殺人者皆不死,是可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堯、舜、三王之治,必本(根據(jù))于人情;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追求、謀求)譽?!薄咀ⅰ咳酰褐赶挠怼⑸虦?、周文周武。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A、意其必免而復來B、而刑戮施于小人C、約其自歸以就死D、然此必無之事也一之謂甚,其可再乎敏于事而慎于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兒渺然不知所往【解析】A、代詞,他們,指囚犯;副詞,難道。B、表并列。C、連詞,表目的,“來”;介詞,表原因,因為。D、表轉折,“然而”;助詞,的樣子。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代詞所指代的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口檢修合同范本
- 加工定制合同范本
- 雙橋區(qū)短途配送合同范本
- 勞動合同范本文
- 公司股權轉讓合同范本
- 勞務住宿合同范本
- 勞動合同范本老版
- 書購書合同范本
- 保潔解除協(xié)議合同范本
- 勞務派遣終止合同范本
- 大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訓練(第六版)課件 第二單元學習職業(yè)禮儀
- 路橋工程檢測技術 課件 1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管理
- 2025高中物理《課時作業(yè)》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1冊課時分層作業(yè)(八)
- 地震災害避險與自救手冊
- 三方資金轉換協(xié)議書范本
- 2024住院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護理與管理專家共識要點(全文)
- 火鍋店后廚培訓計劃
- CJJ6-2009 城鎮(zhèn)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guī)程
- JT-T-1253-2019道路運輸車輛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車輛終端檢測方法
- QCT1177-2022汽車空調用冷凝器
- 六年級下健康教案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