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法碩士論文_第1頁
論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法碩士論文_第2頁
論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法碩士論文_第3頁
論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法碩士論文_第4頁
論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法碩士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論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法前 言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英語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有關(guān)事實表明,在我國的中學英語教學中,英語詞匯教學依然是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比如,我國大城市里的高中生雖然學了八九年英語,但他們掌握的英語詞匯量一般未能達到要求,聽、說、讀、寫、譯的技能比較差。顯然,中學英語詞匯教學耗時多,效率低。主要原因是廣大師生對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仍然習慣于不切實際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教師在很大程度上依然采用“填鴨式”教學法,學生很少有機會運用所學過的英語詞語進行交際。鑒于英語詞匯教學這種現(xiàn)狀,我們認為,探討并優(yōu)化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法絕對必要,非常重要。本文第一章首先概述國內(nèi)外出版的關(guān)于英語

2、詞匯和英語詞匯教學法的研究論著,然后闡述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在第二章里,作者聯(lián)系江蘇省中學英語教學實際情況,對目前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指出中學英語詞匯教學存在耗時多、效率低這個主要問題,繼而陳述其主要原因,最后強調(diào)選題的必要性。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文章的主體。在第三章中,作者主要從語言學、認知學、教育學等多學科的視角詳細地論證十幾種英語詞匯教學法,其中主要有:利用構(gòu)詞法教詞匯;聯(lián)系習語的起源教詞語;從文化角度講解詞匯;通過修辭法教詞匯;采用比較法教詞匯;利用分類法教詞匯;聯(lián)系語境教詞匯;創(chuàng)造交際情景教詞匯;通過多媒體、使用圖片等直觀法教詞匯。第四章記錄教學實驗。作者描述了教學實驗的

3、全過程,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證實了第三章討論的英語詞匯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文章末尾為結(jié)束語。本文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我們認為,該研究成果可充實英語詞匯教學理論、豐富英語詞匯教學方法,指導英語詞匯教學實踐,有助于廣大師生在英語詞匯教學方面卓有成效,特別是有助于中學生有效地擴大英語詞匯量,從而有助于他們顯著地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和英語能力。Introduction English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language in the world.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EVTL) form

4、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Relevant data show that EVTL is inefficient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For exampl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major Chinese cities have learned English for about nine years, but they have not yet grasped the number of English

5、words and expressions stipulated by the National English Syllabus, and they are rather poor in the five skill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ng. Obviously, EVTL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is both time-consuming and rather inefficient. Why?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eachers and st

6、udents in middle schools have not become well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EVTL, and they are still accustomed to impractical traditional methods. English teachers still employ the “duck-filling” method to instill knowledge into the minds of their students, who have few communication opportunities to

7、practic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aking the present reality of EVTL into account, we consider it absolutely essential and very important to discuss and optimiz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EVTL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thesis briefly summarizes the known research results ab

8、out English lexicon and EVTL methods published at home and abroad before it elabo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EVTL. In the Second Chapter, on the basis of the actual status quo with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ome Jiangsu middle schools, the author presents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reality of and

9、 the inefficiency problem with EVTL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before it discusses the main reasons and highlights the necessity of the selected topic of this thesis. Chapter Three and Chapter Four are the main body of the thesis. In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inguistics, cog

10、nitive science and pedagogy, the writer expounds and illustrates over a dozen of methods or techniques suitable for EVTL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Some of them are listed as follows: teaching & learning English words by making use of morphology;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idioms by associati

11、ng them with their origins; teaching and learn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by expounding cultural elements involved; by explaining their figurative meanings; b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comparison; teaching & learning words by using classification; teaching & learn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by ana

12、lyzing the context; by creating and utilizing communicative situations; by making effective use of available multi-media; by drawing upon pictures, slides, etc. The Fourth Chapter records a teaching and learning experiment conducted by flexibly employing the discussed methods or techniques. The writ

13、er describes the whole process, makes both qualitative & quantitative analyses and succeeds in 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s or techniques for EVTL discussed in Chapter Three. The thesis ends in a conclusion drawn by the author.This thesis is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

14、e and practical value. We believe that this research will supplement the EVTL theory, enrich the EVTL methodology, and serve as a guide to EVTL practice. Accordingly, we hope that this study will help teachers and students achieve success in EVTL, and that it will particularly help middle school stu

15、dents enlarge their English vocabular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raise their English competence and communicative ability dramatically.第一章 國內(nèi)外相關(guān)的研究現(xiàn)狀及詞匯教學的重要性本章首先論述國內(nèi)學者關(guān)于詞匯和詞匯教學的研究現(xiàn)狀,然后探討國外學者研究英語詞匯的概況,最后討論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1.1國內(nèi)相關(guān)研究現(xiàn)狀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90年代以來,我國的語言學研究出現(xiàn)了一個嶄新的局面,詞匯學研究更是獨領(lǐng)風騷

16、,詞匯學論著數(shù)量在世界上居領(lǐng)先地位。關(guān)于英語詞匯學研究的著作就為數(shù)不少,例如,陸國強的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1983;1999),林福美的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1985),張韻斐和周錫卿的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概論(1986),林承章的英語詞匯學引論(修訂版1997),曹務堂的簡明英語詞匯學(1992),楊良生和秦大維的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導論(1991),張維友的英語詞匯學教程(1997),英語詞匯學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材(1997)和陳建生的英語詞匯研究史綱(2001)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研究英語詞匯學的大家當屬汪榕培先生。他先后編著或合著了多本關(guān)于英語詞匯學的著作,如實用英語詞匯學(1983)、實用英語詞匯

17、學練習集(1987)、英語詞匯教程(1997)、英語詞匯學教程教學參考用書(1998)、英語詞匯探勝(1999)、英語詞匯學研究(2000)等。他還撰寫了一些研究英語詞匯發(fā)展的論文。上述英語詞匯學著作的論述范圍都包括英語詞匯來源、構(gòu)詞法、詞義分析、詞義關(guān)系、詞義變化、詞匯的國別差異、英語習語、英語詞典等內(nèi)容。其中少數(shù)著作還分別談到了詞匯學的研究方法、詞匯的學習和應用等內(nèi)容。自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得以認可以來,國內(nèi)教育界對于英語詞匯教學這一課題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從中國學術(shù)期刊收錄的1997年到2005年間已發(fā)表的有關(guān)詞匯教學的研究文章就有324篇。例如:英語詞匯教學不可偏廢(周振升,2

18、003);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探析(黃穎,2003);英語詞匯教學對策研究(劉立群,2004);聯(lián)系是英語詞匯教學之本(張家庭,2003);英語的詞匯教學與詞語學習策略(孫元旭,2004);情境語境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章彩云,2004);從認知角度論英語詞匯教學(楊春紅,2004);論文化因素對外語教學和交際的影響與對策(井蘭柱,2004);跨文化交際與英語教學(羅承芳,2004);英語詞匯教學探討(劉春燕,2005)等等。這充分說明了該課題研究的巨大價值。從學術(shù)期刊收集的有關(guān)詞匯學的文章來看,研究者們從理論和實踐上探索了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方面面,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

19、;教學生如何記憶單詞;詞匯與文化導入;英語詞匯教學的問題與對策;英語詞匯教學實施的策略等等。從已發(fā)表的論文所覆蓋的幾個方面來看,研究者們關(guān)注較多的是英語詞匯教學的各種方法、技巧和策略。這些方面的研究與英語詞匯教學效果息息相關(guān),因為詞匯教學的關(guān)鍵就在于教學的方法是否得當,能否引起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能否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使學生能真正從死背英語詞匯的苦海里解脫出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做學習的主人。但不足的是詞匯教學的方法技巧也只是泛泛而淡,對于英語詞匯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缺乏比較深入的專題研究,1.2 國外相關(guān)研究現(xiàn)狀 在中國和西方的語文學研究中,“詞”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內(nèi)

20、容;英語的lexicology(詞匯學)這個名稱是Noah Webster于1828年創(chuàng)造的。20世紀初在西方現(xiàn)代語言學中,結(jié)構(gòu)主義語言學能夠比較容易地闡明語音系統(tǒng)和語法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但無力闡明詞匯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也就是說,語言的語音系統(tǒng)和語法系統(tǒng)是主要的研究對象,詞匯系統(tǒng)卻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正如二十世紀七十年代Wilkins 所寫的那樣:“Linguists have had remarkably little to say about vocabulary and one can find very few studies which could be of any practical

21、 interest for language teachers”(Hedge & Tricia,1972:110). “Modern linguistic theories have placed little emphasis on vocabulary, focusing more on structures, functions, notions, and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Dubin et al, 2002:112). 在確立詞匯學在語言學中的地位方面,前蘇聯(lián)的語言學家起了開先河的作用。20世紀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來,詞匯學作為一門相對獨立

22、的交叉學科在西方已經(jīng)逐漸得到重視,西方語言學家開始承認詞匯學在現(xiàn)代語言學中的合法地位,并陸續(xù)有專著問世。西方出版的以“詞匯學”為標題或副標題的專著并不多,目前見到的只有屈指可數(shù)的幾本:Witold Doroszewski于1973年由Mouton 出版社出版的詞匯學和符號學基礎(Elements of Lexicology);L.Lepka撰寫的英語詞匯學綱要:詞匯結(jié)構(gòu)、詞匯語義學和構(gòu)詞法(An Outline of English Lexicology: Lexical Structure,Word Semantics and Word Formation)(1990)和法國的英語詞匯學家J

23、ean Tournier用法語編寫的英語詞匯學概論(Précis de Lexicologie Anglais)(1993)等。Howard Jackson和Etienne Zé Amvela編著的詞、意義和詞匯:現(xiàn)代英語詞匯學引論(Words,Meaning and Vocabulary: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Lexicology)則是千禧年剛剛出版問世的一本專著。90年代以來幾本詞匯學專著的問世和詞匯學(Lexicology)雜志的創(chuàng)刊足以說明“詞匯學”在現(xiàn)代語言學中已經(jīng)取得一席之地。就拿英語詞匯學概論(Préci

24、s de Lexicologie Anglais)來說,此書似乎以構(gòu)詞法為中心,卻包括了英語詞匯學的主要內(nèi)容,尤其是以形態(tài)和語義相結(jié)合地闡述構(gòu)詞法為線索,而以前研究的基本格局是剖析分詞的內(nèi)部構(gòu)造以找出構(gòu)詞的方式和從歷時語言學的角度來分析詞匯的演變。上述國外的這些研究成果對我國的英語詞匯學研究有一定的啟發(fā)。由此可見,我國學者對英語詞匯的研究并不是孤軍作戰(zhàn),而是與國際接軌、符合研究潮流的,并且可以說是名列前茅的(汪榕培,2002: 1-5)。1.3詞匯教學的重要性詞匯學習是英語學習的關(guān)鍵?!叭绻f結(jié)構(gòu)是語言的骨骼,詞匯就是最重要的器官和血肉”(Harmer,1991:153)。著名語言學家D.A.

25、Wilkins (威爾金斯)(Wilkins,1972:111)指出:“沒有語法,表達甚微,沒有詞匯,表達為零(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痹缭?0年代初期,Meara(1980:Abstracts)就曾強調(diào):“詞匯的學習、獲取和掌握是外語學習初級階段之后學習能否成功的關(guān)鍵!”因為擁有堅實可觀的詞匯量是外語學習繼續(xù)深入和成功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就很難得到可理解的、有趣的、貼切的語言信息;沒有這個基礎,也就談不上語言的流利。從語言交際的角度來講

26、,詞匯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Gass(1988:9)認為:“當我們把交際作為外語學習的第一目標時,當我們又對這種新的語言無法自由支配時,詞匯的作用將是決定性的。因為,單詞能使人們進行最基本的交際。” 著名語言學家里弗(River)也認為,掌握足夠的詞匯量是成功運用外語的關(guān)鍵,沒有詞匯就沒有能運用所學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意念。David Crystal在給Jean Tournier 寫的序言中反復強調(diào)說:“因為詞匯學使學生接觸語言應用的現(xiàn)實,這是語言學的其他任何課題都無法做到的”(轉(zhuǎn)引自汪榕培, 2002:38)。Michael Wallace 曾指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一門外語主要是學

27、它的詞匯。在說外語時找不到表達思想所需的單詞是最令人沮喪的感受”(Wallace, 1982:9)。Laufer(1990:28)曾說:“學生口袋里揣的是詞典,不是語法書”。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詞匯量的大小從一個側(cè)面決定了聽力和閱讀理解的程度。在做聽力理解時,一句話或一篇短文中,只要有幾個生詞可能就會影響一句話或整篇文章的理解。做閱讀理解題也是如此。詞匯量小不僅影響閱讀的速度和質(zhì)量,而且還影響閱讀的信心。反之,詞匯量越大,閱讀面越廣,視野就越開闊,閱讀理解的準確度就越高,閱讀興趣也就越大(吳長安,2004:45)。越來越多的語言學家和外語教師意識到: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英語最大的困難和第一需

28、要就是擴大他們的詞匯量。Horwitz 曾經(jīng)說道:“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mostly a matter of learning a lot of new words” (Gardner et al,2002:46).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詞匯量是制約英語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是不可忽視的?,F(xiàn)在國外很多學校和教師都把外語的詞匯研究和教學擺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我國雖然在外語教學領(lǐng)域,對于詞匯教學的研究起步較晚,但是隨著國際交流的發(fā)展,愈來愈多的人,特別是廣大學生,開始意識到有效地學習外語詞匯、擴大詞匯量的重要性。然而,英語詞匯的學習和掌握

29、成了廣大學生的“攔路虎”,成了他們學習英語的最大障礙,如何克服這個障礙,是廣大的一線老師必須面臨的一個挑戰(zhàn)。因此,筆者認為,進一步探討英語詞匯教學方法,富有成效地搞好英語詞匯教學,這是一個極具價值的研究課題。第二章 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歷來是一個難點。詞匯教學方法陳舊,效率很低。本章首先談談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現(xiàn)狀,然后論述存在的問題,最后指出并分析其原因。2.1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教學法一直在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占支配地位。上課總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是被動的授課對象。教師采用“填鴨式”教學法,向?qū)W生呆板枯燥地灌輸詞匯知識,要求學生

30、朗讀生詞表、拼出生詞、提供對應(或相近)的漢語釋義,繼而進行繁瑣的講解。這種教法讓教師的講解占用了過多時間,不僅導致學生錯誤地認為英漢詞語存在一對一的對應關(guān)系,而且將詞匯教學獨立于語境之外,致使學生接受的是支離破碎的語言知識。語境發(fā)生變化,詞義和句義便隨之變化,學生難以理解。傳統(tǒng)教學法致使師生花費了很多時間教學英語詞匯,但學生學習效率很低,而且學了詞語不會運用,英語交際能力差,總是沒有明顯的進步。顯然,傳統(tǒng)英語詞匯教學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從九十年代末開始,中學英語教學開始從一本教材,逐步向多版本教材的方向發(fā)展,先后從人教版過渡到譯林版,而后又從譯林版過渡到在一些實驗中學試驗使用牛津英語和新視野英

31、語兩種新教材。江蘇省從2005年9月又實行新的課程改革,高中也開始使用牛津新教材。與人教版的教材相比較,牛津新教材的詞匯量成倍增長,比如高中牛津新教材共分11個模塊,每個模塊三個單元,共33個單元。高一每學期教兩個模塊。所謂模塊,實際上就是一個單元的課程內(nèi)容。模塊有自己的起點和終點,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一個模塊可以在十周之內(nèi)而不是一個學期或一年完成。學生完成模塊6到模塊8的學習,可以達到新課標八級目標要求,學生完成模塊9到模塊11的學習,可以達到新課標九級目標要求。其中七級是高中階段必須達到的級別要求。不同的級別要求學會不同的詞匯量。5級:學會使用1500-1600個左右的單詞;200

32、-300習慣用語/固定搭配;7級:學會使用2400-2500個左右的單詞和300-400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8級:學會使用3300個左右的單詞;400-500習慣用語/固定搭配;9級:學會使用4500個左右的單詞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4-17)。而高中人教版教材每個單元的生詞只有二十個左右,雖然人教版教材每冊課本有十幾個單元,但詞匯總量只不過是牛津教材的一半左右。龐大的詞匯量讓使用新教材的教師們感到壓力重重。有的老師改變了以前那種為了考試拼命灌輸詞匯的做法,甚至省掉了學習詞匯這一關(guān),只是讓學生在早讀課時跟著磁帶讀一讀。有些教師上英語課時,不把詞語教學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只是匆

33、匆忙忙地讓學生將有關(guān)詞語讀讀念念聽聽寫寫罷了。至于優(yōu)化詞匯教學方法,反復訓練學過的詞語,創(chuàng)造適當?shù)膶W習語境,則更是無從談起了。上述英語詞匯教學現(xiàn)狀導致外語詞匯學習的盲目性和無序性,致使詞匯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學生們不但記得少,而且忘得快,無法真正掌握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詞匯量,或者雖然能認識規(guī)定要學的詞語,但遠遠不能達到熟練運用的程度。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許多學生都“過不了詞匯關(guān)”。例如,第一個單元的內(nèi)容學完后,老師都會對這一單元的詞匯進行檢測,以便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第二單元的試卷里有第一單元學過的詞語,第三單元的試卷里有第一第二單元學過的詞語。每個單元列出100個詞語,在單元結(jié)束的第二天進行測試

34、,規(guī)定學生在40分鐘內(nèi)完成。結(jié)果如下表: (表1)(Table One)。單元優(yōu)分率(90分以上)及格率(60分以上)不及格率(60分以下)Unit 127.8%57.7%42.3%Unit 223.1%46.2%53.8%Unit 315.4%26.9%73.1%從上表可以看出,學生的優(yōu)分率和及格率都在不斷下降,而不及格率卻在猛增。這是因為隨著學習內(nèi)容的不斷增多,要求掌握的詞匯量也隨之增長,但是學生學習詞匯的效率很低,忘卻率很高,學習效果較差。2.2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效率低的原因分析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效率相當?shù)停蚝卧谀??歸納起來,主要原因無非是思想認識問題,詞匯知識問題和詞匯教學法問題。2.

35、2.1 認識問題 關(guān)于詞匯教學的重要性,師生們都有一些模糊認識。有些教師認為,學生在進行語法演練和閱讀時,也在間接地獲取詞匯,無需教師對詞匯進行明晰地講解;也就是說,外語詞匯學習被視為一種自動的、下意識的行為。還有些教師認為,詞匯學習主要靠學生自己勤奮努力,教師沒有必要在詞匯訓練上下大工夫,花大氣力。教師們把英語教學重點集中在語法、語用、語篇、交際能力、交際策略等方面,而對構(gòu)成語言三大要素之一的詞匯的教學不予重視,其地位日趨下降。廣大學生對英語詞匯學習的重要性也認識不足,認為懂得英語單詞的讀音、知道其拼寫形式,了解與之相對應的漢語意思就可以了。不是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來學習、訓練英語詞語,極少將詞

36、語學習與日常生活交際聯(lián)系起來??傊袑W生對英語詞語學習采取被動學習的態(tài)度不言而喻,對詞匯教學的重要性缺乏正確的認識是導致詞匯教學沒有明顯效果的直接原因之一。2.2.2 缺乏詞匯知識和文化知識培養(yǎng) 許多教師在教詞語時,不講解或很少傳授英語詞法知識,如復合構(gòu)詞法、派生構(gòu)詞法、轉(zhuǎn)類法等基本的英語詞匯構(gòu)詞法知識。在講解課文單詞時很少傳授相關(guān)的語義學知識,如詞的本義 (sense) 和所指意義(reference),詞的各種意義關(guān)系(such as synonymy, polysemy, homonymy, hyponymy and antonymy),也很少聯(lián)系語篇實際講解詞語的語境意義,因此學生缺

37、乏詞匯知識,不懂得構(gòu)詞規(guī)則,對詞義理解不透,直接影響單詞的有效記憶和正確運用。詞匯與文化密不可分。有些教師在講解詞語,特別是在講解習語時,忽略詞語的文化來源或文化意義,致使學生對詞語的確切意義摸不透,一知半解。限于篇幅,只談兩點。2.2.2.1 缺乏對詞的內(nèi)涵的理解詞語的意義是復雜的,它不僅有字面上的意義(denotation),即基本的或明顯的意義,而且往往還有內(nèi)涵義(connotation),即單詞所隱含的附加的聯(lián)想義或帶有感情色彩的褒貶義。詞的內(nèi)涵義(connotation)因語言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一般地說,越是常用的詞,歷史的積淀層就越厚,聯(lián)想就越復雜,其內(nèi)涵義

38、也就越豐富。因此,對于學外語的學生來說,不僅要掌握詞的字面意義,而且要知道詞的涵義。不了解詞語涵義,會在語言上犯嚴重錯誤??聪旅孢@句話中的politician該如何理解呢? You need to be a bit of a politician to succeed in this company. 在這個句子中politician能理解為“政治家”嗎?回答是否定的。 politician這個詞在美國英語中,往往有很強烈的貶義色彩,引起別人的蔑視。它指為謀取個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這個詞還有"精明圓滑的人"(smooth-operator)之義。指一個人做事和說話時

39、,信心十足,非常老練。反過來說,漢語中的“政治家”這個詞應該怎樣譯成英語呢?有些略懂英語的學生譯作 politician,這是不合適的。漢語"政治家"這個詞應譯為statesman,在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當中都很貼切,statesman主要表示善于管理國家的明智之士;人們通常把有威望的高級政府官員稱為statesman. 根據(jù)以上分析,上面這個句子應理解為“要想在這家公司步步登高,就需要耍點手腕”。因此,學生如果未能理解詞的內(nèi)涵就會經(jīng)常犯交際錯誤(鄧炎昌,劉潤清,2003:163-164)。2.2.2.2 缺乏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有人把語言比作樹,把文化比作森

40、林,如果只顧語言,不了解所學語言賴以存在的文化,等于見樹不見林,就很難完全理解或正確得體地使用所學語言。這是因為習俗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文化則是語言的深層基礎。在英語教學中,文化主要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shù)、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等。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利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利于培養(yǎng)世界意識,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法通常只注重語言形式(Language form),忽視語言運用(Language use)。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只是培養(yǎng)“純語言能力”,亦即具備“造出一些意義正確,合乎語法規(guī)則的句子的

41、技能”。然而大量事實證明,僅有這種能力遠不足以保證交際的順利進行。必須培養(yǎng)學生具有語言的得體性的認識。例如目前在習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不講授習語的文化背景,不講解習語的起源,不會拓展,不會融合,單純傳授書本知識,因此,學生對一些習語只是一知半解,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因為很多英語習語的形成有著宗教、政治和文化歷史的淵源,不能望文生義。例如:salt of the earth, fat cat, see eye to eye,分別指“精英”、“大亨”、“意見一致”。再如中國學生常犯的錯誤“Dear Teacher Liu”。在漢語中“老師”不僅是稱呼語,還是尊稱?!袄?/p>

42、師”這一尊稱在中國已遠遠超出學校這個范圍。但是,在英語中“teacher”卻不可以作為稱呼語,“teacher”僅指一種職業(yè)。如同“worker”一樣。在英美等國家,小學生稱呼教師一般是在姓前(family name)加Mr.、Mrs.或Miss,有時也用Sir或 Madame表示尊稱。對于大學的教授,博士則在其姓前加“Professor”或“Dr”。再如:一位外籍教師經(jīng)過長途旅行剛回來,這時一位學生很關(guān)心地說:“You should have a good rest today. As an old man, you must be tired out after taking the lo

43、ng journey.”這位外籍教師聽后很不高興地說:“I don't think I'm that old. Please don't worry about it.”由于東西方文化形態(tài),心理因素的不同,人們對年齡的概念及表達方式有很大的差異。在中國,稱中年以上的人為“老”是尊敬的表示,如“老張”“老王”。而在西方“老”意味著風燭殘年,來日無多,人們都忌諱“老”字,所以用中國的表達方式對西方人表示關(guān)心,結(jié)果卻傷了對方的自尊心(譚云杰,2002:185-189)??梢赃@么說,引起這些錯誤的直接原因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少對學生進行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2.2.3 教法陳舊采用什

44、么樣的教學方法是影響外語詞匯學習成功的關(guān)鍵。到目前為止,大部分教師在詞匯教學方面,沒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沒有改變教法,還是使用幾十年前的灌輸法,對課文中生詞的教學方法還是與十幾年前相仿,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方法進行,整個教學過程大致分三個環(huán)節(jié)。首先是新單詞引入。新單詞的引入一般放在授新課之前進行,利用早讀時間聽讀幾遍。其次是詞語、句型課堂學習。教師會在講解課文的同時,或在講完課文之后,針對課文中的語言點對學生進行一次詞匯的教學。教學方法一般是老師造句示范學生接著模仿,以中英互譯或造句的形式進行。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是以聽和記筆記為主,被動地接受老師的灌輸。缺乏具體運用的過程,學習的知識

45、沒有被及時地消化掉。 最后是作業(yè)和檢查。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每天必備的作業(yè)就是抄單詞,包括抄中文、英文、音標等;或用所給的單詞造句或者翻譯等等。而檢查的手段也不外乎拼單詞、默寫單詞等等。如果檢查就放在詞匯教學之后的一、二天,那么可以發(fā)覺詞匯教學還是有一定的效果;但如果間隔稍長,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學得快,忘得更快。教學活動和練習形式也較少,而且偏重死記硬背的機械記憶方式,使很多學生產(chǎn)生畏難、厭學情緒。2.2.4教師孤立地教詞匯孤立地教詞匯,不注意單詞使用的語言環(huán)境,導致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癐t makes little sense to learn words out of context”(

46、Hoey, M.,2000:240).老師在教單詞時,經(jīng)常是一個單詞一個意義講解,學生不知道英語單詞并非都與漢語單詞相對應,很多單詞在各種搭配或語境中有較多的不同意義與用法。Harmer said, “What is clear is that students and teachers need to be aware of the fact that form does not equal meaning and vice verse.” (2000:47).學習英語的中國學生由于受英漢詞典釋義的影響,往往對很多詞的使用范圍產(chǎn)生誤解。下面是學生經(jīng)常造出的錯誤句子: (1) She gave

47、 up learn English. (2) You had better to avoid to taking a walk alone in the forest.上面兩個句子顯然是錯句,因為搭配出現(xiàn)錯誤。再看下面這個句子。(3) He is a coffee after person. 該句從修辭上看好像不合適,怎么能用coffee after修飾 person呢? 要知道大多數(shù)英國人和美國人通常要在早上喝咖啡, 用coffee after修飾 person說明他已經(jīng)習慣早上起來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喝咖啡。句中沒有任何生詞,但若不把它放入具體的語境中是難以理解的。語境就好像一個特定的舞臺,

48、使話語的理解受到了特定場景的限制。因此,要想真正理解對方的意思,必須考慮語境因素。(4) His mother went last year. 這句話有兩種解釋“他母親去年去了某地”和“他母親去年死了”。如果語境明確,或者了解實情,這句話就很容易理解了。(5) 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在許多冬日里我都看見他,鼻子凍得發(fā)紫,站在飛雪和東風之中。) 上面這個句中的東風(east wind)應如何理解呢?在中國大陸,東風(east wind)是溫暖的,它使

49、草木萌芽,萬物復蘇,西風(west wind)是無生機的,甚至可能給人帶來災害。但是,在英國,東風(east wind)是寒冷的,西風(west wind)才是柔和的,值得贊美的。此句用在不同的國家,表達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必須把句子置入一定的語境才不會出現(xiàn)誤用現(xiàn)象。因而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重視不同語言的詞義范圍問題,不要輕易地為英漢詞典上的釋義所迷惑(王寅,2001:224)。所以有時雖然學生記住了一個單詞的某一個意義或用法,換了一個語境或上下文,又不知所措了。很多單詞好像學過,卻不知其義,因此詞匯學習成了學生學好英語的攔路虎。2.2.5 缺少詞語復現(xiàn)的過程江蘇高中牛津英語新教材的編排結(jié)構(gòu)仍

50、然屬于“線性”編排結(jié)構(gòu),盡管教材內(nèi)容取材廣泛,但詞匯與知識的復現(xiàn)性較差。由于每個單元都按照七個部分(Welcome、Reading、Word power、Grammar、Task、Project、Self-assessment)編排,每個單元都是一個獨立的話題,因此,在結(jié)構(gòu)上很難做到“循環(huán)往復”。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于學生來說,詞匯量不斷擴充;對于老師來說,教學任務加重。老師們的課時沒有增加,但是教學要求在不斷提高,容量在不斷擴大。比如,新版教材在每個單元中都增加了語言學習項目(Language study)。教材編者在教師教學用書中解釋說,這一部分包括詞匯學習(Word power)和語法(

51、Grammar)兩部分。詞匯學習中提供了每單元六個部分中出現(xiàn)的新單詞和習慣用語的有關(guān)練習(羅淼中,奉友強,2005:9)。面對這種課時緊、任務重的情況,老師們只能往前趕進度,因此對所學的知識就缺少復現(xiàn)的時間和過程,以致造成這樣一種情況: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除了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之外,沒有練習詞語的機會,復現(xiàn)率太少。就連作業(yè)有時也只是應付老師,沒有經(jīng)過大腦的再加工。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張大均,1999:115)告訴我們,若不把短時記憶變?yōu)殚L時記憶,學習或記憶的東西很容易就會被遺忘,學習英語詞匯也是如此。一個外語單詞的真正掌握,需要多次復現(xiàn)。光是一兩次學習就想真正學會單詞是不可能的。在課時緊任務

52、重的情況下,如何教好英語詞匯、有效地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從而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已成為擺在師生面前的一道難題。筆者認為,重視英語詞匯教學,改進英語詞匯教學方法,教會學生如何有效地學習英語詞匯,逐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章 論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方法眾所周知,詞匯是構(gòu)成語言的建筑材料。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英語詞匯量的不斷增大,面對龐大的詞匯量,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已不能適應新的教學要求。那么,怎樣才能開創(chuàng)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新局面,讓學生學得主動、愉快,卓有成效呢?依我之見,成功的關(guān)鍵在于轉(zhuǎn)變理念,改變教法,優(yōu)化英語詞匯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3.1

53、轉(zhuǎn)變理念,改變教法 傳統(tǒng)教學法偏重記憶,注重單個詞匯的講解分析,對于詞匯缺乏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的學習,沒有幫助學生根據(jù)上下文、語境及詞匯線索培養(yǎng)學生猜詞及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高中英語新課程提倡以下教學方法:(1)多數(shù)課堂活動以學生為主體,而不是以教師為主體;(2)多數(shù)時間,不是教師講解、學生傾聽的過程,而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過程;(3)教師不是直截了當?shù)匕阎R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知識;(4)學生不是機械地記憶知識,而是運用所學英語語言知識去做一些具體的事情;(5)學生不是整齊劃一地按教師的要求做同樣的事情,而是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需要、按自己的學習方式實現(xiàn)學習目標。所以,在

54、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要首先轉(zhuǎn)變教學理念,改變過去那種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書本知識的教學模式。要時刻牢記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組織者、幫助者、參與者和合作者。應該激勵學生全員、全程、積極地參加詞匯教學活動,教會學生使用詞典,讓學生學會自己動手,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通過學生參與的過程,讓學生不但學到詞匯知識,也逐步掌握學習方法?!笆谥隰~”,不如“授之于漁”。 如果老師能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使詞匯教學既生動又有趣,不僅學生愛學,而且能讓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能夠達到記得快又牢的效果,一方面可以節(jié)省學生許多寶貴的時間,另一方面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何樂

55、而不為呢? 第二,詞匯的獲得主要是通過在各種不同語境中的大量接觸和使用才能取得的,僅靠老師的講解是不可能熟練掌握的。記得有位語文老師在總結(jié)教學經(jīng)驗時提到,教師教過的并不等于學生學過,學生學過的也不等于學會,學生學會了也不等于學生會學。這樣的說法對我們外語詞匯教學非常有啟發(fā)。外語的真正掌握,事實上不是“學到”的,而是“用會”的,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是每位英語老師都知道的常識。但是目前的中學英語詞匯教學,大部分只滿足于“教過”或是 “學過”,要真正達到“學會”和“會學”,沒有大量的語言操練是無法達到的。此外,在詞匯教學中,有為數(shù)眾多的詞匯,可以分為積極詞匯和消極

56、詞匯。老師要有選擇地教詞匯(馬丁·韋德爾,1996:408),不要盲目追求面面俱到。高中英語的詞匯量大大增加以后,教師可以根據(jù)詞匯使用頻度進行選擇。教師的教學重點應該是最常用的3000個左右的單詞,在課堂中,通過教學盡力使學生達到“脫口而出”的程度,或者說是在認知時完全能自動反應。其余的詞語可以讓學生通過查詞典自己學習,教師只要抓好檢查反饋。 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進行英語詞匯教學,使學生真正有效地學好英語詞匯呢?毫無疑問,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各種各樣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學生認真配合、積極、主動地學習詞匯,勤奮地運用所學詞語,這是詞匯教學富有成效的關(guān)鍵。下面討論主要教法。3.2利用詞源 (e

57、tymology)教詞匯舉例來說,通過探索board一詞的發(fā)展演變過程,我們可以讓學生輕輕松松地多掌握許多有用的詞匯。board一詞原意為一塊平的長木板(a long  flat piece of wood),也即a plank。后來又用來指某種作專門用途的平木板(a flat piece of wood used for a special purpose),如 a chess-board(棋盤),a notice-board(告示牌),a bulletin board(公告牌),a signboard(燙衣板)a blackboard(黑板)等。這些板最初都是木質(zhì)的,后來也指用其

58、他材料制成的這類板了。同時,board 也用來指建筑用的任何平板材料(a flat piece of any material used for construction),如 a fibre-board(纖維板),a paste-board(硬紙板)。此外,board 又從一塊普通木板演變?yōu)橛米黠堊赖钠侥景澹╝ flat piece of wood used as a table for meals),即變成了“飯桌(dining-table)”。而后又從飯桌引申為飯桌上擺出的食物(food served on such a table),board and lodging(膳宿)。board 先從一塊普通木板演變到普通的桌子(a table),而后又從桌子演變到圍坐著委員會成員的桌子(a table around which members of a council sit),最后又演變成為控制或掌握某項事務或政府部門的一批人(a group of persons controlling a business or a government department),也即“委員會”,“理事會”,“董事會”。如board of directors(董事會),board of education(教育委員會),board of trade(貿(mào)易委員會)。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