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英語翻譯中的文化差異與轉(zhuǎn)向_圖文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0/afe4dd01-dce5-4161-ba39-5bff3d4d9045/afe4dd01-dce5-4161-ba39-5bff3d4d90451.gif)
![商務英語翻譯中的文化差異與轉(zhuǎn)向_圖文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0/afe4dd01-dce5-4161-ba39-5bff3d4d9045/afe4dd01-dce5-4161-ba39-5bff3d4d90452.gif)
![商務英語翻譯中的文化差異與轉(zhuǎn)向_圖文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0/afe4dd01-dce5-4161-ba39-5bff3d4d9045/afe4dd01-dce5-4161-ba39-5bff3d4d90453.gif)
![商務英語翻譯中的文化差異與轉(zhuǎn)向_圖文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0/afe4dd01-dce5-4161-ba39-5bff3d4d9045/afe4dd01-dce5-4161-ba39-5bff3d4d90454.gif)
![商務英語翻譯中的文化差異與轉(zhuǎn)向_圖文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0/afe4dd01-dce5-4161-ba39-5bff3d4d9045/afe4dd01-dce5-4161-ba39-5bff3d4d9045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商務英語翻譯中的文化差異與轉(zhuǎn)向王旭忠(河南南陽商務管理學校,河南南陽473057摘要: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世界各國之聞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日趨頻繁。商務英語翻譯作為交流手段和媒介在這一過程中發(fā)揮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商務英語翻譯中的誤譯實例,認為導致這些誤譯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忽視了文化差異及文化轉(zhuǎn)向。筆者認為要提高商務英語翻譯效果就要重視文化差異。重視文化轉(zhuǎn)向。關(guān)奠餌:文化差異文化轉(zhuǎn)向商務英語翻譯在商務英語翻譯過程中出現(xiàn)誤譯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對誤譯進行剖析以期少犯錯誤是大有必要的。本文作者借鑒有關(guān)國內(nèi)外有關(guān)專家的理論,分析認為出現(xiàn)誤譯是因為沒有注意到文化差異。本論文結(jié)合翻譯學的研究成果和商務文化
2、的實例進行對比研究,來探索一條商務翻譯中重視文化差異、成功實現(xiàn)文化轉(zhuǎn)向最終達到提高商務英語翻譯效果的新途徑。0引言在日益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國際交往愈發(fā)頻繁,翻譯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中等職業(yè)學校商務英語專業(yè)開設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既順應了時代潮流的變遷,又適應了市場需求的變化,更切合了教育部的培養(yǎng)出具有“一定的相關(guān)專業(yè)知識、較強的能力和較高的素質(zhì)”的商務英語中初級專業(yè)人才的要求。一般認為,狹義的商務英語是指在國際交往中使用的、具有行業(yè)特征的、屬于莊重文體(frozen style性質(zhì)的英語。筆者認為,更為廣義的商務英語是指任何涉及經(jīng)濟學、管理學及其下屬所有學科的英語。誤譯是指對原著錯誤的翻譯,在
3、思想意義上或在文字上背離了原文。通常是由理解或表達不當造成的。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忽視了中英兩種文字背后的文化差異。下面,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翻譯教學和實踐。從中抽取商務英語誤譯的例子,從理解和表達兩個方面進行剖析。例:Traditionally。business simply meant exchangeor砌e for things wanted orneeded,but today it has a more technical definition, which is the production,distribution,and sale of goods andrvice for apr
4、ofit.原譯:傳統(tǒng)上,商務僅指人們所需要的物品的交換或貿(mào)易。但是,今天商務有更為科學的定義,它是指為了利潤而進行貨物和勞務的生產(chǎn)、配送和銷售的一種活動。在商務語境下,原譯文存在以下誤譯:(Jexchange or tnlde和wanted or needed均為近義詞疊用,這是商務英語常見的一種措辭方式,比如profit or economic surplus就是指“利潤”這一個概念,后者是對前者的解釋說明。這種情況在商務合同中更為常見;exchange or trade for thingswanted or needed譯為“人們所需要的物品的交換或貿(mào)易”不合原意;service在現(xiàn)代商
5、務語境里面的范圍不僅僅局限于勞務,系泛指一切贏利性的服務業(yè)務。而且就目前的語言現(xiàn)狀來看,服務尚不宜被“生產(chǎn)、配送和銷售”。改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商務是指為了獲得人們所需要的物品而進行的交易活動。但是現(xiàn)在商務有了更為科學的定義:商務是為了獲取利潤而進行的商品的生產(chǎn)、配送和銷售活動以及提供的服務業(yè)務。1中西文化的差異簡單地說,造成上述例子誤譯的原因就是忽視了中英兩種文字背后所蘊藏的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一般來說,導致文化差異有以下幾個因素:1.1對事物認識的文化差異158側(cè)如,在西方神話傳說中,dragon(龍1不是中國人心中的吉祥動物,而是表示邪惡的怪物。在中世紀,dragon是罪惡的象征,圣經(jīng)故事中
6、惡魔撒g(SaLan就被認為是the great dragon,由此可知, dra靴在英語國家人中所引起的聯(lián)想與中國人的“龍”完全不同,所以,翻譯時就要特別小心。東亞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四個經(jīng)濟較為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被西方人稱為“亞洲四小龍”,將其翻譯成英語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當。有人建議翻譯成Four As婦m Tigers,這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文化信息的對等,因為tiger(老虎在茜方人心中是一種強悍的動物,至少不會讓人聯(lián)想到某種可怕的動物。所以說,將“亞洲四小龍”翻譯成Four Asian Tigem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達到了對等。再如,我國著名的“白象
7、”牌電池,翻譯成英語White Ele_ phant,語義信息對等雖然不錯,但從文化信息對等來看卻是糟糕的翻譯,因為white elephant在西方國家中意思是“沒有用反而累贅的東西”。由此町知,英語國家的人恐怕不會買牌子為“White Elephant的電池”。那么。“白象”牌電池應該怎樣翻譯呢?我們可以考慮用一種西方人心中象征著強大、有力量的動物lion來代替,將“白象”譯成Brown Lion。如果買來的電池威力無比,顧客何樂而不為呢?1.2顏色的文化差異不同文化的人對顏色的認識盡管有相似之處,但他們對各種顏色的感覺有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其原因在于國家所處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背景和
8、風俗習慣不同。例如,藍色在英語國家有憂郁的含義。美國有“藍色星期一”(blue Monday,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在英語中意思是“沒有價值”,所以,把“藍天”牌臺燈翻譯成Blue skyLamp,意思便是“沒有用的臺燈”,這樣的臺燈怎能銷得出去呢?盡管如此,世界知名品牌“藍鳥”汽車并不是“傷心的鳥”的汽車,否則怎么會用Blue Bird作為汽車商標呢? bluebird是產(chǎn)于北美的藍色鳴鳥,其文化含義是“幸福”,所以,英語國家人駕駛Blue Bird牌的汽車。心中的文化取向是“幸福”。但是,駕駛Blue Bird牌汽車的中國人恐怕不知道身在“福”中,而只感到駕駛世界名牌汽車是一
9、種身價的體現(xiàn)和財富的象征。英語國家視“紅色”為殘暴、不吉利,紅色意味著流血。在中國紅色預示著喜慶,中國人結(jié)婚習慣穿紅色衣服。經(jīng)商時,商人希望“開門紅”。經(jīng)營賺錢了,大家都來分“紅利”。某員工工作出色,老板發(fā)給他“紅包”。西方人視白色為純潔、美好的象征,在中國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義。1.3數(shù)字的文化差異眾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數(shù)字,其原因就是與圣經(jīng)故事中耶穌被他的第十三個門徒猶大出賣有關(guān)。所以。在西方國家,人們通常避免使用“十三”這個數(shù)字。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數(shù)字“十三”沒有這種文化含義,但隨著西方文化的影響,近來這種蘊涵也被國人所接受。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九”因為與“久”同
10、音,所以“九”經(jīng)常用來表示“長久”的意思。例如,我國歷史中,皇帝都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長治久安。因此,我國便有“999”藥品。英語中的nine沒有這種含義。但不要把用“666”作商標的商品出口到英國,因為“666”在圣經(jīng)里象征魔鬼。“七”在歐美國家有積極的意義。所以,商標為“7一up”的飲料翻譯或漢語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語固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當于中國人的“八”?!捌摺睂τ⒄Z國家人是個大吉大利的數(shù)字,投擲中以“七”為勝利。商標還有Mild Seven、7-Eleven(連鎖店。但在我國,“七”是個普通的數(shù)字。上海生產(chǎn)的“三槍”牌內(nèi)農(nóng),是名牌產(chǎn)品.翻譯成英語ThreeGuns。如果
11、將萬方數(shù)據(jù)ThreeGuns牌內(nèi)衣出口到日本、哥倫比亞及北非地區(qū),會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因為“三”在這些國家表示“積極”的意思。但是,在乍得、貝寧等地,則不能將“三槍”翻譯成ThreeGuns,因為在乍得像“三”這樣的奇數(shù)表示“消極”的意思,在貝寧“三”含有“巫術(shù)”的意思。文化差異還受地理位置、社會制度、歷史等的不同因素的影響。文化差異會引起幾種不對應的情況:原語中的指稱對象在譯入語文化中根本不存在、罕見或被忽視;原語文化在概念上有明確的實體,而譯入語文化不加以區(qū)分或恰恰相反;和譯入語中同個指稱對象可能由字面意義不同的詞語加以指稱。2文化轉(zhuǎn)向的策略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
12、風俗習慣、風土人情、文化傳統(tǒng),因此,從事國際商務的翻譯人員必須了解掌握本國與異國的民族文化差異,并設法使這些差異在翻譯過程中轉(zhuǎn)化,即在譯人語中找到準確的詞語,使異國文化在譯人語中再現(xiàn)。這里的轉(zhuǎn)化可以有以下策略:2.1變通或直譯如果在形式上貼近的譯文對所指意義可能產(chǎn)生誤解的話。必須對譯文文字作某些變通;可以保留直譯,但必須加上腳注來解釋可能產(chǎn)生的誤解。前文例子中的d1.1獅ll和white Elephant就是最好的例證2.2詞匯調(diào)整如果在形式上貼近的譯文,有可能導致對原文聯(lián)想意義的誤解,或者對正確理解原文的風格造成重大的損失,那么對譯文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來反映原文的聯(lián)想價值就十分重要。例如,將中國
13、名酒“杜康”翻譯成英語一般按發(fā)音譯為Dukang,英語國家讀者看到英語商標Dukang時,只會把它與酒聯(lián)系起來,而不會想到中國歷史上釀酒的高手“杜康”,也不會像中國人那樣把“杜康”uIm畝與“好酒”聯(lián)系起來。所以,“杜康”作為商標,文化信息沒有完全對等。不過,我們不妨可以用希臘酒神的名字Bacchus作“杜康”酒的英語商標,這樣,文化信息的對等無疑比“杜康”要好得多,因為Bacchus會使西方人產(chǎn)生更多有關(guān)的聯(lián)想。2.3語篇等的調(diào)整一篇原文的翻譯,必須產(chǎn)生與之相伴隨的語碼,這就常常要求在音位、詞匯、句法及語篇等各個層面作一系列的調(diào)整。例如。Nike作為商標能使英語國家人士聯(lián)想到勝利,吉祥,Ni
14、ke作為體育用品商標,我們可以把它音譯為“耐克”,暗示Nike牌體育用品經(jīng)久、耐用,使用Nike牌體育用品能在比賽中克敵?!澳涂恕笨梢哉f是較好的翻譯,不過,英語單詞Nike所蘊涵的文化信息對中國人來說,不可能像英語國家人那樣想起Nike女神。翻譯中文化信息被丟失。各民族有著其獨特的文化。東西方人有不同的哲學、文化傳統(tǒng),所以,文化差異就必然存在。此外,差異的原因還在于東西方民族地理、歷史、風土人情等的不同。正是這些文化差異的存在使得文化翻譯的可譯性受到限制。進行國際商務英語翻譯時必須特別注意這些差異,必須在外國文化和本國文化中找到一個切合點。如果這個切合點是兩種文化的交融,那就是最理想的了。但是
15、,往往由于文化差異。有時很難找到切合點,這時,譯者就必須就自己的能力讓這兩種文化盡可能接近,按照4Es標準和奈達先生的翻譯原則,做出適當?shù)恼{(diào)整,使帶異國情調(diào)的東西在譯入語中得以再現(xiàn)。3結(jié)束語商務英語翻譯是一種跨文化的語際交流,它要求譯者具備熟練的語言知識,熟悉多種文化,掌握翻譯技巧,從而完成具有一定目的的商務文化交流。只有在充分重視文化差異、靈活運用文化轉(zhuǎn)向策略的基礎(chǔ)上才能進一步提高商務英語翻譯的效果。參考文獻:【1】t瑞明.跨文化交際翻譯中的差異與融合【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6,(3.【2】陳宏藿、李亞丹.新編漢英翻譯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3l揚真洪.英漢翻
16、譯研究中的語言對比與文化對比【J】.西安理工大學學報2003,(1.【4】王愚科.。文化轉(zhuǎn)向”:視角轉(zhuǎn)換還是視角拓展【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5.+卜叫-卜_卜一.-.-.一.P_._.一.-_.-+_卜卜唯卜+_.呻-+-+-卜_卜.-一(上接185頁平普遍低是高一寫作教學中的主要問題,高中寫作在字數(shù)以及寫作的難度上都有所加大。在寫作這方面,貴在平時堅持訓練。開始時要求學生盡饋把單詞拼寫準確,把要點寫全,用準時態(tài),把意思表達清楚,再慢慢地,鼓勵學生朝著使用高級詞匯、使用復雜句子結(jié)構(gòu)和多使用關(guān)聯(lián)詞語的方向過渡。另外對典型的問題要集中點評,例如有的學生寫“我非常想念你”
17、這句話時這樣寫道:”l very much like you,應該改為:I likeyou very much 這樣的問題多說,學生就不會再犯了,以此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2.4講明教法。指導學法。做好銜接指導學法,做好銜接。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教授學習方法時,要著重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教會學生從機械記憶中解放出來,掌握記憶的技巧;二是教會學生運用思維方法。要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總之,高一起始階段的教學需要耐心和恒心,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是個大問題,如果解決得很好,對學
18、生盡快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順利完成高中學業(yè)以及今后從事工作都將大有裨益。參考文獻:【2】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b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卜卜卜卜_卜卜卜_卜_卜_卜卜_卜+.-+I.葉-卜卜卜-卜-叫卜卜_卜_卜_憎+-(上接205頁宮產(chǎn)率均低于對照組。此法能減輕產(chǎn)婦焦慮。緊張。與有關(guān)文獻報道一致131。這些正是笑氣作為理想的分娩鎮(zhèn)痛藥物的藥理基礎(chǔ)。緊張,焦慮的減輕能改善待產(chǎn)過程中的緊張一焦慮一疼痛惡性循環(huán),增加待產(chǎn)過程中的舒適和滿意感。產(chǎn)婦對笑氣敏感性和耐受力有個體差異,個別產(chǎn)婦出現(xiàn)頭痛,乏力,嗜睡,反應遲鈍或不合作情況,說明已吸入過量,應及時減少次數(shù)和深度或停用,以確
19、保母兒安全。長時間吸入笑氣對已缺血的心肌可能有害,對脊髓增生有不良反應,所以對心肺功能不全,合并血液病,糖尿病等內(nèi)科疾病及妊娠期高血壓等并發(fā)癥的產(chǎn)婦慎用4t。總之,笑氣吸人鎮(zhèn)痛方法簡便,有效,安全?,F(xiàn)已廣泛被臨床應用。參考文獻:【4】邦曉霞,笑氣吸入用于元痛分娩的臨床研究【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 2005。19(1:35-36.159萬方數(shù)據(jù) 商務英語翻譯中的文化差異與轉(zhuǎn)向作者:王旭忠作者單位:河南南陽商務管理學校,河南,南陽,473057刊名:甘肅科技縱橫英文刊名:SCIENTIFIC &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GANSU年,卷(期:2009,38(3被引用次數(shù):
20、0次參考文獻(4條1.曹瑞明跨文化交際翻譯中的差異與融合 2006(033.楊真洪英漢翻譯研究中的語言對比與文化對比期刊論文-西安理工大學學報 2003(014.王恩科文化轉(zhuǎn)向:視角轉(zhuǎn)換還是視角拓展期刊論文-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5相似文獻(10條1.學位論文宋丹丹圍城英譯本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譯補償研究2010翻譯不僅是一種語際行為,更主要的是一種跨文化交際行為。國際間交流的日益頻繁加強了文化差異研究的必要性,而文化差異也是翻譯研究中的最大難點。作為文學文本中的常見現(xiàn)象,這種情形稱作文化缺省,它指的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際過程中被雙方作為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識的省略。因此,對于
21、源語讀者透明的文化缺省卻成為目的語讀者的障礙,包括譯員在內(nèi)。為了對文化缺省翻譯提出恰當?shù)难a償策略,譯員對源語文化和作者的意圖都應該有良好的掌握。本文以文化圖示理論為理論支架,探討了對錢鐘書先生圍城英譯本中文化缺省的翻譯補償。作為二十世紀的偉大作品之一,圍城通常被視為一部學者型的小說,因為它包含了大量的中國和西方文化信息。該論文試圖研究文化缺省的翻譯補償,并指出文化不可譯具有轉(zhuǎn)化為可譯性的潛力。與此同時,通過對文化缺省補償?shù)某晒?該論文探討了翻譯補償?shù)暮侠硇院涂尚行?并為翻譯實踐提供了一套新的方法,也為今后的補償研究提供了實踐支持。本文還討論了文化缺省可以通過補償翻譯成目的語言文化中,并最大
22、限度地保留原文風格。同時,譯者也應該充分考慮源語的語言和文化因素,靈活使用補償策略。2.學位論文陳習芝翻譯中歸化、異化之時代內(nèi)涵的實證分析2004在翻譯實踐中,譯者采取何種翻譯策略來處理文化差異?譯者對翻譯策略的選擇及運用又是由什么因素決定的?該文從這兩個問題出發(fā),運用美國解構(gòu)主義翻譯理論家韋努蒂關(guān)于歸化和異化的理論以及勒弗維爾關(guān)于意識形態(tài)和詩學的理論假說,從文化的角度對翻譯展開研究.具體地說,該文從共時(在19和20世紀之交和歷時(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后期的角度,以意識形態(tài)為切入點,以對國內(nèi)外譯著進行個案研究的方式,對譯者所使用的歸化或異化策略進行比較分析,旨在探討作為文化轉(zhuǎn)向產(chǎn)物的歸化和
23、異化在特定歷史時期的文化內(nèi)涵.通過實證分析,該文認為,歸化和異化和內(nèi)涵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并且經(jīng)歷了一個演變的過程:第一階段,在后殖民主義時期,歸化在翻譯實踐中占據(jù)主導地位,其內(nèi)涵為民族中心主義;第二階段,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歸化翻譯退居次要地位,異化翻譯漸漸取得主導地位,相應地,歸化的民族中心主義變?nèi)?而異化的平等主義加強;第三階段,作為文化全球化的結(jié)果,歸化的內(nèi)涵演變將呈現(xiàn)平等主義的趨勢,這時,歸化和異化的內(nèi)涵變得一致.該文對歸化和異化的內(nèi)涵演變提出自己的見解,以期引起關(guān)注和討論.另外,該文也揭示了意識形態(tài)對翻譯的影響,希望有助于翻譯與文化這個課題的深入研究.3.學位論文凌萍文化專有項的翻
24、譯魯迅吶喊楊譯本的個案研究2008由于生活環(huán)境、宗教信仰、社會習俗、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世界各民族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性。文化差異給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時常造成跨文化交流的障礙。隨著文化交流的快速發(fā)展,如何將文化信息特別是文化專有項通過翻譯的方式忠實地在外語中傳達,日益成為翻譯研究的一個熱點和難點。本論文的立意即在于此。本文在理論闡述部分,以翻譯研究中的文化轉(zhuǎn)向理論為基礎(chǔ),從跨文化的角度出發(fā),分析了語言、文化和翻譯之間的關(guān)系,即:語言反映文化,又受到文化的制約;文化通過語言的翻譯活動實現(xiàn)跨文化交流。因此,在翻譯中必須重視文化因素。文化專有項本身所承載的文化特殊性引發(fā)了翻
25、譯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也促使不少學者提出了不同理論、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對其進行處理。本文對有關(guān)主要觀點進行了總結(jié)。魯迅短篇小說集吶喊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中國特有或者說異于西方的文化成分,反映了中國當時社會的文化風貌。如要將作品中的中國文化成分介紹給外國讀者,其中的文化專有項部分的翻譯是本書翻譯的一大關(guān)鍵和難點,可以說是譯者功力的試金石。在這方面,楊憲益和戴乃迭夫婦的譯本堪稱成功范例。基于奈達的跨文化交際五種次文化分類理論、紐馬克文化分類理論以及筆者所補充的第六種文化類別,本文對楊譯吶喊中的文化專有項進行了詳細分析,對其翻譯策略進行了分類統(tǒng)計和總結(jié),以期為對文化專有項的翻譯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參考。4.學位
26、論文湯文利論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20035.學位論文侯敏翻譯中文化轉(zhuǎn)向的例證分析2006在全球文化語境下,翻譯無疑是一種跨語言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把握“民族”與“世界”之間的關(guān)系。因為翻譯是一種復雜的文化行為,所以在研究時亦應從文化上進行重新調(diào)整,在這種意義下,翻譯就意味著要沖破和克服文化偏見,并給先前的想象和譯人語讀者的期待造成一種沖擊,與此同時也就增添了譯人語系統(tǒng)在文體修辭和文化諸方面的生機。翻譯和文化是息息相關(guān),緊密聯(lián)系的。近年來許多學者都開始從宏觀的文化角度來研究翻譯。例如:哈蒂姆和梅森在其著作DiscourseandTranslator中將翻譯界定為“一定社會語境下發(fā)生的交際過
27、程”因而要求譯者“不僅具有雙語能力,而且要具有雙文化視角”美國翻譯家奈達認為“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來說,雙文化能力甚至要比雙語能力更為重要”。在現(xiàn)代翻譯研究中最大的突破就在于把翻譯放到一個宏大的文化語境中去仔細研究。譯者已經(jīng)開始關(guān)注除翻譯本身以外的其他學科的因素,開始注重在跨文化交際中存在于文本中的一系列文化問題?!胺g不再被看作是一個簡單的兩種語言之間的轉(zhuǎn)化行為,而是譯入語社會的一種獨特的政治行為,文化行為,文學行為?!庇捎谟形幕畔⒑笠庾R形態(tài)的存在,在翻譯中面臨被“文化殖民”的危險。面對這種跨文化交際中不平等的起點和現(xiàn)狀,應通過大量的交流來加強相互理解,以逐步向平等的目標過渡,而不是期待強勢
28、文化能主動與弱勢文化平等對話。應“以積極的態(tài)勢向世界傳播我們的文化”倡導雙向的交流,即從源語文本到目標語文化系統(tǒng)的交流和從目標語系統(tǒng)再回到源語文化的交流。這種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可以幫助認識翻譯的本質(zhì)和建構(gòu)適當?shù)姆g理論體系。同時,這種辯證的文化視角,使對原先的模糊理解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并且成為構(gòu)建翻譯理論的基礎(chǔ)。在認知概念的基礎(chǔ)上,也很有必要再次對翻譯從原理,過程和方法上作一番探索。尤其是運用認知語言學的方法來探究翻譯的過程。在翻譯方法的選擇上,無論是歸化還是異化方法的選擇,其主要原因在于語言中存在著文化差異,兩種翻譯方法的選擇并不矛盾,只是對同一問題采取了不同的文化態(tài)度。6.學位論文孫建昌論
29、比較文學研究中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20037.學位論文賀啟靜從文化轉(zhuǎn)向的角度談辛普森一家的典故字幕翻譯2008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影視翻譯作為不同文化之間交流工具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現(xiàn)。特別是在大量引進國外優(yōu)秀電影電視節(jié)目的中國,字幕翻譯作為影視翻譯的一種重要翻譯形式,被應用在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中,不僅促使中國人去更好的理解國外文化,還為學習外語提供了一條絕佳的途徑。國內(nèi)外學者大都限于從語言學角度開展對字幕翻譯的研究,而在文化轉(zhuǎn)向成為翻譯領(lǐng)域的新趨勢后,影視作品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傳播者,似乎更需要從文化的角度來探討其字幕翻譯的研究。美國經(jīng)典動畫片劇集辛普森一家被認為是一部美國文化的百科全書,它蘊涵了大
30、量極富社會背景和濃厚文化色彩的文化專屬詞語-典故,從而將翻譯過程中如何有效傳遞這些文化并處理文化差異的難題推到了譯者面前。為此,本文以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理論為指導,結(jié)合Leppihalme的典故翻譯研究,分析該劇其中一集的典故翻譯策略,探討全球化背景下字幕翻譯的趨勢,并希望從中對字幕翻譯中的難點一典故翻譯得到一點啟示。該篇論文主要由六個章節(jié)組成:第一章節(jié)導論,簡要介紹了影視翻譯在國內(nèi)外的發(fā)展,著重介紹了字幕翻譯的定義及其特點,并探討了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發(fā)展趨勢,總結(jié)出字幕翻譯已成為全球化、學習外語以及文化交流的一種手段。第二章主要探討翻譯研究中文化轉(zhuǎn)向的發(fā)展趨勢,歸納了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理論的
31、基本概念,并分析了其在字幕翻譯中的應用,強調(diào)應以文化的角度進行字幕翻譯。第三章探討典故和典故翻譯策略,主要分析Leppihalme在字幕翻譯中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對典故的定義和分類,特別是對其提出的翻譯策略進行了探討。第四章主要介紹對美國文化影響深遠的辛普森一家,指出劇集里面大量的典故是創(chuàng)造該劇幽默的主要手段,也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并對其中的典故分成了兩大類,即口頭典故和非口頭典故。第五章以辛普森一家第五季中的第一集作為具體例證,對其中的所有典故翻譯策略進行了分析,總結(jié)出譯者主要采取的是異化策略,譯者所扮演的是文化中介者角色以及觀眾在接受他國文化時也扮演著主動角色。最后一章為結(jié)論,即在全球化
32、的時代背景下,字幕中的典故翻譯實際是文化內(nèi)涵的傳達,保存其文化特色是根本原則。從而推論出字幕翻譯的本質(zhì)是文化翻譯,異化是傳播文化的最佳手段。從文化角度進行字幕翻譯應受到重視。8.學位論文陳晶晶文學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從文化學派翻譯觀看林紓和龐德的翻譯2006古往今來,對翻譯的定義有無窮之多。翻譯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活動,涉及的因素很多。傳統(tǒng)上的翻譯活動一直被理所當然地視為兩種語言之間的轉(zhuǎn)換過程,因而翻譯研究一直以文本關(guān)照和語言分析為主要任務,其對忠實性原則的遵循使譯者總是處于“忠實”與“叛逆”兩難的境地。意大利古諺“翻譯者,反叛也”道出了文學翻譯的兩難境地:創(chuàng)造性與叛逆并存。文章較為全面地介紹了中外學
33、者對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研究,并指出了目前對此研究的廣泛性與其深刻意義所在?!皠?chuàng)造性叛逆”讓我們從更廣的層面思考翻譯的本質(zhì)和特征。在創(chuàng)造性叛逆中突出地體現(xiàn)出了源語文化和接受文化之間的差異、碰撞、互動、交流等。林紓和龐德是創(chuàng)造性叛逆現(xiàn)象的突出代表。他們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有語言方面的原因,更是文化差異的顯現(xiàn)。隨著“文化轉(zhuǎn)向”成為二十世紀末翻譯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進展,翻譯研究突破了傳統(tǒng)的美學或語言學的模式,上升為一種文化的反思。翻譯研究的文化學派跳出關(guān)注譯作與原作的“對等”的圈子,采用描寫性的研究方法對譯作產(chǎn)生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以及譯文對目的語文化的影響進行分析,從中揭示出不同文化交流時的差異、碰撞和扭曲等。本文以文化學派翻譯觀(主要是多元系統(tǒng)理論,重寫理論和操縱理論為理論支撐,通過將林紓和龐德的譯介活動置于各自社會文化之大系統(tǒng)中分析,試圖從多個角度去闡釋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的必然性及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