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中考真題集錦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a4b470b7-23a7-4c8f-b9a3-d42d447dc12b/a4b470b7-23a7-4c8f-b9a3-d42d447dc12b1.gif)
![《桃花源記》中考真題集錦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a4b470b7-23a7-4c8f-b9a3-d42d447dc12b/a4b470b7-23a7-4c8f-b9a3-d42d447dc12b2.gif)
![《桃花源記》中考真題集錦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a4b470b7-23a7-4c8f-b9a3-d42d447dc12b/a4b470b7-23a7-4c8f-b9a3-d42d447dc12b3.gif)
![《桃花源記》中考真題集錦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a4b470b7-23a7-4c8f-b9a3-d42d447dc12b/a4b470b7-23a7-4c8f-b9a3-d42d447dc12b4.gif)
![《桃花源記》中考真題集錦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8/a4b470b7-23a7-4c8f-b9a3-d42d447dc12b/a4b470b7-23a7-4c8f-b9a3-d42d447dc12b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桃花源記中考真題集錦一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令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B遂與外人間隔
2、160;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C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D停數(shù)日,辭去 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2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聽了漁人的話后,雖“嘆惋”但仍想繼續(xù)在桃
3、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話是_。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
4、#160;二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解釋下面句中加點字詞的的含義。(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5、; ) (2)悉如外人 ( ) (3)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 ) 2下面加點詞的意思和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
6、項是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雞犬相聞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D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譯文:_
7、0; (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譯文:_
8、; 4“便要還
9、家,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表現(xiàn)了桃花源中人們_的特點;他們在送漁人離開時囑咐他“不足為外人道也”是因為_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淵明怎樣的社會理想?
10、 三(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乙 )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xiāng)鄰之所貴。嘗著五 柳先生傳曰:“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時
11、人謂之實錄。甚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融然。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節(jié)選自晉書)注適:滿足。融然:和悅快樂的樣子。畜:同“蓄”。弦徽:琴弦與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標志。1.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詞(2分)漁人甚異之( ) 阡陌交通(
12、60; )穎脫不羈 ( ) 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 ( )2.請從乙文中摘錄出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所表現(xiàn)的理想生活形成強烈反差的句子。(1分)
13、 3. 從乙文看,陶淵明的琴沒有琴弦,他本人也不會撫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卻“撫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撫琴嗎?結合全文看,這反映了他怎樣的性格?(3分) 4.翻譯下列句子。(4分)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譯文:_
14、160; 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譯文:_
15、0; 四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16、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灑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
17、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1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18、; (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19、60;
20、60; 2本文的線索是什么?圍繞這一線索,作者寫了哪幾件事?(4分) 3用原文語句作答:(3分)(1)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 _ (2)文中描寫桃花源中人精神狀態(tài)的句子是:_
21、;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_ &
22、#160; 4文中哪些話表明桃源人聽了漁人的話之后,仍想繼續(xù)在桃花源中生活?他們?yōu)槭裁床辉鸽x開?(3分) 5陶淵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戰(zhàn)亂頻繁、民不聊生的時代。他筆下的“桃花源“其實并不存在。那么,陶淵明描寫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五(甲)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0分)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
23、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1本文作者陶淵明是東晉時期著名詩人,
24、160; 是他的著名詩作之一。(1分)2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1)阡陌交通( ) (2)便要還家( )3陶淵明在桃花源詩中有“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的詩句,文中哪句話與其表達的意思相近?(2分)
25、
26、 4作者生活的時代,賦役繁重,戰(zhàn)亂紛起,但文中描繪的卻是另外一番圖景,這寄寓了他什么樣的愿望?(2分) 5本文是一篇流傳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簡練的文字寫出了桃花林的絕美景色。請你用自己的語言形象地將桃花林的美景描繪出來。(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3分) (乙)閱讀下文,回答問題。(5分) &
27、#160; 江天一傳(節(jié)選)
28、; 汪琬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縣人。少喪父,事其母及撫弟天表,具有至性。嘗語人曰:“士不立品者,必無文章?!鼻懊鞒绲濋g,縣令傅巖奇其才,每試輒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補諸生。家貧屋敗,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則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張敝蓋自蔽。家人且怨且嘆,而天一挾書吟誦自若也。6文中“嘗語人曰”中“語”的意思是:_(1分)7請用自己的語言寫出本文是如何表現(xiàn)江天一酷愛讀書的。(2分) 8請結合陶淵明其人和你讀過的他的詩文,談談對“士不立品者,必無文章”這兩句話的理解。
29、(2分) 六甲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乙房玄齡奏:“閱府庫甲兵,遠勝隋世?!鄙显唬骸凹妆鋫洌\不可缺;然煬帝甲兵豈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盡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160; (選自資治通鑒)注房玄齡:唐太宗時任宰相。閱:查看。上:指唐太宗。煬帝:指隋煬帝。乂(ì):安定。1用自己的語言回
30、答:甲文村中人來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_;乙文唐太宗論述治國更需重視民生時舉的事例是_。(2分)2解釋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1)便要還家 要:_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絕境:_ (3)誠不可缺 誠:_ (4)卒亡天下 卒:_ 3用
31、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譯文:_ (2)若公等盡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譯文:_
32、60; 4甲乙兩文都傳達著使百姓安居樂業(yè)的愿望。如何實現(xiàn)這一愿望呢?選一個角度具體說說你從古文學習中獲得的啟示。(3分)幫幫你可回憶治水必躬親、捕蛇者說、岳陽
33、樓記、鄒忌諷齊王納諫、陳涉世家等文章內容。 七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炯住繌托袛?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隔絕。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乙】
34、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然白發(fā),頹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3分)(1)悉如外人 悉:_(2)無論魏晉 無論:_ (3)臨溪而漁
35、; 漁:_ 2翻譯下面句子。(4分)(1)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2)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 3根據選段內容,在下面的空格處填入適當?shù)某烧Z。(4分)欲脫塵網,陶淵明志寄;,歐陽修情醉滁西瑯琊。4【甲】【乙】兩段文字都描寫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請說說它們所表現(xiàn)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處。(4分) 八(甲)閱讀桃花源記,回答問題。(10分)晉
36、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成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
37、“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1桃花源記的作者是_(朝代)著名詩人_。(1分)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芳草鮮美( ) 屋舍儼然( )便扶向路(&
38、#160; ) 尋病終( )3成語皆言簡意賅,許多成語都語出有典,如成語_,就是濃縮本文的故事而來,意思是_ 。(2分)4留白,是繪畫藝術的一種手法,文學創(chuàng)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給讀者留下了許多想象的空間,你認為本文何處運用了這種手法,試簡要分析。(2分)
39、160; 5漁人偶遇桃源,“處處志之”,最終卻“不復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思想?(3分) 九閱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選段,完成文后各題。(8分)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
40、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解釋文段中加點的詞語。(2分)(1)屋舍儼然: (2)便要還家:
41、;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6分)(1)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十閱讀桃花源記中的兩段文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
42、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哪兩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4分)A.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 行道之人弗受(孟子)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曾不能
43、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C.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更若役,復若賦(捕蛇者說)D.不足為外人道也。 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出師表)E遂與外人間隔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44、; 答_和_2.下面各句括號中是補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項不正確?( )(2分)A.此人一一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聞,(漁人)皆嘆惋 (桃花源記)B.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馬)也。 (馬說)C.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劌論戰(zhàn))D.旦日,客從外來,(鄒忌)與(客)坐談。 (鄒忌諷齊王納諫)
45、60;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林盡水源,便得一山”。(2分) 4.“黃發(fā)垂髫”分別指代什么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展現(xiàn)出一幅怎樣的生活圖景? 5.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其實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詩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寫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分)
46、0; 十一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13分)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灑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1從選段中理出“漁人”的行蹤,在括號處填入短語。(2分)發(fā)現(xiàn)桃花源( &
47、#160; )( )2在選段中找出與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詞。(2分)悉如外人( )便要還家(
48、;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4第一段中表現(xiàn)桃花源優(yōu)美環(huán)境的句子是_,_,_;表現(xiàn)村中人快樂生活的句子是_,_。(4分)5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十二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
49、,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4分)(1)屋舍儼然 (2)雞犬相聞(3)咸來問訊
50、0; (4)皆嘆惋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2分)( )A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奇山異水,天下獨絕B問今是何世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C不復出焉出則無敵國外患者D設酒殺雞作食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兩個句子。(4分)(1)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2)不足為外人道也。4下列詩(文)名句所表達的人生追求與本文明顯不同的一項是(2分)( )A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
51、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B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C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陸游游山西村)D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十三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灑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52、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灑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1.下列語句中朗讀節(jié)奏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53、0; B問/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D后遂無問/津者2.對下面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54、0; )(2分))A遂與外人間隔(隔斷,隔絕) B阡陌交通(互相通達)C乃不知有漢(副詞,竟,竟然) D不足為外人道也(介詞,對、向)3下面對所選文段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本文第一段著眼于“異”字,為下文描寫更令人驚異的桃花源作了鋪墊。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點,無
55、論是寫桃花源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還是寫人物的交談,都有一些生動可感的細節(jié),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人。C文中真實地描繪了桃花源中人們的生活場景,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一個人人勞作、生活安定、風氣淳樸的現(xiàn)實社會。D這篇文章記敘層次清楚,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一氣呵成,結構非常嚴謹。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文言語句的大意。(4分)(1)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5第一段中表現(xiàn)桃花源優(yōu)美環(huán)境的句子是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壬二酸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汽車減震元件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種植施肥機械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非熱殺菌先進設備合作協(xié)議書
- 人教版 八年級英語下冊 Unit 1 單元綜合測試卷(2025年春)
- 2025年產品來料加工協(xié)議(三篇)
- 2025年個人投資理財委托協(xié)議簡單版(2篇)
- 2025年二灰拌合場地租賃協(xié)議范文(2篇)
- 2025年九年級化學實驗室工作總結模版(二篇)
- 2025年產品外觀專用協(xié)議標準版本(2篇)
- 醫(yī)院消防安全培訓課件
- 質保管理制度
- 《00541語言學概論》自考復習題庫(含答案)
- 2025年機關工會個人工作計劃
- 2024年全國卷新課標1高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 華為經營管理-華為激勵機制(6版)
- 江蘇省南京市、鹽城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英語+ 含答案
- 2024護理不良事件分析
- 光伏項目的投資估算設計概算以及財務評價介紹
- 2024新版《藥品管理法》培訓課件
- (精心整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100道計算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