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與接線工程PPP模式融資和部分路段鉆孔灌注樁專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_第1頁
大橋與接線工程PPP模式融資和部分路段鉆孔灌注樁專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_第2頁
大橋與接線工程PPP模式融資和部分路段鉆孔灌注樁專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_第3頁
大橋與接線工程PPP模式融資和部分路段鉆孔灌注樁專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_第4頁
大橋與接線工程PPP模式融資和部分路段鉆孔灌注樁專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 . . 大橋與接線工程PPP模式融資和部分路段鉆孔灌注樁專項施工方案31 / 34目錄一、編制目的、依據與原則11.1 編制目的11.2 編制依據11.3編制原則1二、工程簡介12.1 工程概況12.2 自然條件3三、施工部署43.1 分部管理機構43.2 資源準備5四、樁基進度計劃安排7五、樁基施工方案95.1 施工工藝流程95.2 施工質量控制要點與控制方法95.3 各工序施工做法與技術質量控制標準105.4 旋挖鉆機成孔125.5 沖擊鉆機成孔135.6 回旋鉆機成孔155.7 成孔質量驗收165.8 鋼筋籠的制作與安裝175.9 混凝土灌注19六、施工質量控制226.1質量目標

2、226.2質量保證體系226.3質量保證措施24七、 安全保證措施267.1風險源的分析267.2防措施277.3鉆進過程安全規(guī)定287.4吊車安全管理規(guī)定28八、文明施工與環(huán)境保護298.1現(xiàn)場文明施工保證措施298.2環(huán)境保護29一、編制圍、依據與原則1.1 編制目的根據目前設計圖紙與相關地質報告、水文條件、總進度計劃安排和施工組織設計編制本工程樁基施工方案,用以指導本合同段除健跳港特大橋的其他橋梁樁基工程施工,安全、質量以與成本控制。1.2 編制依據(1)省某大橋與接線工程第1標段兩階段施工圖設計(2)省某大橋與接線工程第1標段施工組織設計(3)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JTG/T F50-20

3、1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標準 JTGF190-2015(5)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12(6)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JTG D60-2004(7)工程測量規(guī)(GB 50026-2007)(8)鋼筋焊接與驗收規(guī)程(JGJ 18-2003)(9)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GB50204-2011)(10)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12)(11)公路鋼筋混凝土與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JTG D62-2004(12)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13)公路工程基樁動測技術規(guī)程JTG/TF81-01-2004(14)省高速公路標準化實施細則(15

4、)其它相關應遵循的法律法規(guī)條例標準1.3編制原則(1)按圖施工,施工工藝科學合理,安全可靠。(2)質量目標明確,保證體系健全,保證措施完善,滿足結構質量要求。(3)安全目標明確,安全措施可靠,確保施工安全與人身設備安全。(4)工期目標明確,計劃安排合理,保證工期措施得力,確保工程工期。(5)保護環(huán)境,文明施工,少占農田,節(jié)約用地。優(yōu)化方案,控制工程造價。二、工程簡介2.1 工程概況某大橋與接線工程第一合同段(K99+000K131+100)起于省三門縣六敖鎮(zhèn),止于三門縣浦壩港鎮(zhèn),設計樁號K99+000K131+100,施工總承包路段總長32.1公里。設計為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km

5、/h,路基寬度采用33.5m,橋涵設計荷載為公路-級。計劃開工日期2016年4月1日,計劃竣工日期2018年12月15日,建設工期32.5個月。本標段共有35座大小橋梁,其中健跳港特大橋為全線控制性工程,單獨編制施工方案,本方案不予考慮。除健跳港大橋外,其余橋梁設計樁徑均為100cm、120cm、130cm、150cm等四種規(guī)格,設計長度由13m至63m不等。共計樁基1747根。各橋梁樁基具體結構見表2.1-1所示。為加強現(xiàn)場管理,本標段共設立4個分部,其中一分部負責施工K99+000K103+200里程圍的橋梁,二分部負責施工K103+200K106+500里程圍的橋梁,三分部負責施工K10

6、6+500K111+900里程圍的橋梁,四分部負責施工K111+900K119+500里程圍的橋梁工程施工。表2.1-1 樁基工程量表分部名稱根數(shù)樁長(m)樁徑(cm)100120130150合計一分部(K99+000K103+200)大沙灣中橋24/12/362332繁榮1號橋28/14/424252繁榮2號橋36/9/454252繁榮3號橋28/14/424252塘墩大橋/12/2222341363A匝道1號橋/30/36664560A匝道2號橋/12/124354C匝道橋8/6/143947D匝道橋8/4/124049六橫分離立交/24/2012254361二分部(K103+200K10

7、6+500)西港中橋24/12/362336南新中橋24/12/365053三分部(106+500K111+900)大宅中橋24/12/363542肖灣1號中橋24/12/363550肖灣2號中橋24/12/361316小宅中橋12/12/242036岙口塘1#中橋24/24/482433岙口塘2#中橋24/24/482433岙口塘3#中橋12/24/363038里加畔中橋12/24/363036麻加中橋12/24/361824四分部(K111+900K119+500)S74一號分離立交/24/841082158西里中橋24/12/362158S74二號分離立交/26/43692158下莊中橋

8、28/14/422158A匝道橋/24/33572158B匝道橋8/4/122158下港一號中橋28/7/352158下港二號中橋24/30/542158西灣大橋24/18/422158龍坑一號中橋24/12/362158龍坑二號中橋12/12/242158龍坑大橋/2430/542158小灣中橋24/18/422158項目合計/54416442061917471363本方案針對施工主要工作容為:根據施工圖紙組織相關人員、機械設備進場,完成人員、機械調配,樁基施工機械設備的安拆、移位、鋼護筒制作與打拔,鉆機成孔、制作拆除泥漿循環(huán)系統(tǒng)并制漿護壁、清孔出渣(包括二次清孔)、鋼筋籠的制作安裝、聲測管

9、安裝、導管安拆、樁基砼澆筑與配合樁基的檢測。2.2 自然條件2.2.1 氣象條件項目所在地處于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qū),氣候溫暖濕潤、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季降水豐富且降水過程長;初夏因冷熱高氣壓對峙,造成連綿不斷的“黃梅雨”;盛夏受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控制,以東南風為主;秋季受蒙古高氣壓影響,天氣干燥;冬季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出現(xiàn)晴冷天氣,以西北風為主。年平均氣溫17.3,極端最高氣溫37.0,極端最低氣溫-6.6;多年平均降雨量1649.6mm,最大降雨量2804.3mm,最小年平均降雨量902.5mm,每年平均降雨天數(shù)169.2天,雨季主要集中在34月春雨期和56月梅雨期。測區(qū)受

10、臺風影響頻繁,常遇臺風在鄰近沿海登陸,出現(xiàn)狂風暴雨,水位猛漲,一般僅釀成洪澇災害,未見因暴雨而誘發(fā)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發(fā)生。2.2.2 水文地質條件(1)地表水項目區(qū)河發(fā)育,河網密集,沿線經過的主要水系有兩條:健跳港和浦壩港。河一般呈獨枝狀,流量受降雨量控制,隨季節(jié)變化明顯,水流逕流短、流量較小、流程短、排泄快,降雨數(shù)天即可注入東海。(2)地下水區(qū)域地下水主要類型為松散巖類孔隙水、紅層孔隙裂隙水、基巖裂隙水。松散巖類孔隙潛水含水層為全新統(tǒng)海積、沖海積的粉細砂、中細砂以與亞粘土夾薄層粉細砂;全新統(tǒng)、上更新統(tǒng)的沖積、沖洪積以與坡洪積的砂礫石和含粘性土砂礫石層。主要受大氣降水和地表河水的補

11、給,松散巖類孔隙承壓水含水層為上更新統(tǒng)沖積、沖洪積砂礫石含粘性土含水層,主要賦存于測區(qū)的濱海與河口、海灣平原深部。基巖裂隙水分布于工作區(qū)的丘陵區(qū),其含水巖層由巨厚的晚侏羅系火山巖、次火山巖與燕山晚期侵入巖組成,主要分為構造裂隙水、風化帶網狀裂隙水。(3)地表水與地下水腐蝕性判定根據地勘報告,地表水與地下水對長期浸水的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性,對處于干濕交替處的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強腐蝕性。2.2.3 場地地震效應根據國家地震局出版的中國地震烈度區(qū)劃圖(1990),擬建工程座落于地震烈度小于度的區(qū)域。測區(qū)設計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小于0.05g,地震基本烈度屬小于度區(qū)。測區(qū)歷史上沒有發(fā)生強烈

12、地震的記載,按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 B02-01-2008)的規(guī)定,公路工程重要構筑物的抗震設計按度區(qū)設防。2.2.4 土層分布情況由地勘單位提供資料,在鉆探深度圍場區(qū)地層自上而下可分主要8層:雜填土、黏土、淤泥、淤泥質粉質粘土、礫砂、圓礫、粉質粘土、中風化凝灰?guī)r。三、施工部署3.1 分部管理機構根據省某大橋與接線工程第1標段(K99+000K131+100)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文件的統(tǒng)籌安排,本項目鉆孔灌注樁施工由一、二、三、四共計四個分部共同完成,各分部成立管理小組,對鉆孔灌注樁施工的質量、進度、安全等方面進行標準化管理,具體管理組織分工如下表所示:表3.1-1 各分部管理小組人

13、員與職責分工序號管理職務職責和權限一分部二分部三分部四分部1組長分部經理全面負責工程策劃、資源調配、安全生產等工作2副組長總工主要負責樁基方案編制、技術復核等技術質量管理工作3副組長生產經理負責現(xiàn)場資源調配、工期控制等生產管理工作4組員安全總監(jiān)負責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5組員質量總監(jiān)負責施工質量控制、技術指導、施工安全技術交底等工作6組員試驗負責人負責灌注樁施工試驗檢測工作、負責完成管樁第三方檢測7組員專業(yè)負責人負責工程的現(xiàn)場實施,負責人員、設備的組織和安排,負責管樁工程各個工序的施工安排等工作8組員專責安全員負責現(xiàn)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3.2 資源準備3.2.1 樁基施工勞動力組織計劃表3.2

14、-1 需用人員計劃表序號人員或工種人員安排工作容1單項工程負責人4全面管理2質檢員8工程質量檢查、監(jiān)督3現(xiàn)場安全員8現(xiàn)場安全巡查4測量員8施工放樣與控制5試驗工程師、試驗員12樁基材料,泥漿比重進行檢測6成孔隊240鉆孔施工7鋼筋籠制作安裝隊240鋼筋等材料焊接8砼灌注隊40混凝土施工9司機班40現(xiàn)場罐車、機械設備操控10修理工12施工設備的維修與保養(yǎng)11電工8施工現(xiàn)場用電的安裝與維修12普工40挖設護筒、現(xiàn)場清理等合計760人3.2.2 主要材料配置計劃表3.2-2 樁基主要材料計劃表序號分部名稱鋼筋(kg)C30水下砼(m³)聲測管(kg)1一分部左線大沙灣61804.91032

15、.63216.62繁榮1號橋101771.61889.610314.73繁榮2號橋106176.51808.510729.34繁榮3號橋101771.61889.610314.75唐墩大橋742593.718168.437340.96A匝道1號橋232239.95457.719699.37A匝道2號橋35060.4743.63032.98C匝道橋33112.96202373.79D匝道橋28337511.42796.810六橫立交840146.820921.93023211二分部西港中橋794739942825.712南新中橋108933.61778.49904.513三分部大宅中橋87309

16、1342.85744.814肖灣1號中橋88608.41545.48647.915肖灣2號中橋42078.4501.21391.916小宅中橋47776.4695.81894.4917岙口塘1#中橋98780.81482.23740.718岙口塘2#中橋99194.61557.63853.519岙口塘3#中橋79797.81171.43292.920里加畔中橋60380.411463228.421麻加中橋62447757.42132.922四分部S74一號分離立交342142.66418.917482.623西里中橋58691.2836.82491.624S74二號分離立交282645.652

17、96.815473.125下莊中橋78651.31200.23703.226A匝道橋228645.3418513835.327B匝道橋35642.2362990.228下港一號中橋178561.32376.64480.729下港二號中橋94276.51215.79079.630西灣大橋135634.72323.87239.831龍坑一號中橋78963.41185.83325.132龍坑二號中橋56348.2254.2670.233龍坑大橋136473.62374.86279.734小灣中橋87524.11847.49885.1合計2283015.353043.3130050.93.2.3 主要

18、施工機械設備表表3.2-3 樁基施工主要機械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規(guī)格數(shù)量國別產地制造年份額定功率1沖擊機CK1500302012752回旋鉆機GF300302014753旋挖鉆機TR240(280)42013240(265)4泥漿泵3PNL1002015205汽車吊25t162013/6空壓機Y250M1-6302014/7螺紋軋絲機XWD516201268鋼筋彎曲機CJ7-401620137.59鋼筋切斷機CJ5-40162012/10鋼筋籠滾焊機CJ3-4042013/11電焊機BX1-50010020127512發(fā)電機250KW82013250四、樁基進度計劃安排本工程計劃投入4臺旋挖

19、鉆機、30臺沖擊鉆機、30臺回旋鉆機進行鉆孔灌注樁基的施工,考慮工序銜接與一些不可預見因素影響,成孔、鋼筋籠安放、混凝土灌注采用流水作業(yè),保證在2017年5月31前完成全橋樁基的施工任務。計劃編制以暫定2016年4月1日開工,實際開工時間以總監(jiān)理工程師開工令為準。表4.0-1 樁基施工計劃表序號分部橋梁名稱根數(shù)開工日期完工日期工期1一分部大沙灣中橋362017.4.12017.5.3122繁榮1號橋422016.6.12016.7.3123繁榮2號橋452016.7.12016.8.3124繁榮3號橋422016.9.12016.10.3125塘墩大橋2342016.4.152016.12.3

20、18.56A匝道1號橋662017.1.12017.2.2827A匝道2號橋122017.3.12017.3.3118C匝道橋142017.4.12017.4.3019D匝道橋122017.4.12017.4.30110六橫分離立交2252016.11.12017.5.31711二分部西港中橋362016.5.252016.8.25312南新中橋362016.4.202016.7.20313三分部大宅中橋362016.5.202016.8.20314肖灣1號中橋362016.7.12016.10.1315肖灣2號中橋362016.8.12016.11.1316小宅中橋242016.5.1201

21、6.7.1217岙口塘1號中橋482016.6.12016.8.152.518岙口塘2號中橋482016.5.102016.7.10219岙口塘3號中橋362016.5.152016.7.15220里加畔中橋362016.5.152016.7.15221麻加中橋362016.3.152016.5.15222四分部S74一號分離立交1082017.4.12017.5.31223西里中橋362016.6.12016.7.31224S74二號分離立交692016.7.12016.8.31225下莊中橋422016.9.12016.10.31226A匝道橋572016.4.152016.12.318.

22、527B匝道橋122017.1.12017.2.28228下港一號中橋352017.3.12017.3.31129下港二號中橋542017.4.12017.4.30130西灣大橋422017.4.12017.4.30131龍坑一號中橋362016.11.12017.5.31732龍坑二號中橋242016.6.12016.7.31233龍坑大橋542016.7.12016.8.31234小灣中橋422016.9.12016.10.312五、樁基施工方案5.1 施工工藝流程施工主要工序包括:鋼護筒埋設與拔出、成孔、鋼筋籠制作與運輸安裝、泥漿制備、清孔、混凝土灌注等。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如圖5.1

23、.1所示。制備泥漿棄渣外運補充泥漿沉渣合格沉渣不合格共二次清孔沉渣合格基樁定位鋼護筒埋設水下砼灌注吊裝鋼筋籠吊車就位鉆機就位鉆進下設導管終孔移機檢查驗收檢查驗收檢查驗收鋼筋進場下料鋼筋連接鋼筋籠成型檢查驗收檢查驗收檢查驗收檢查驗收李軍李李崔清郭敬選國民砼運送至孔口檢查驗收圖5.1.1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圖5.2 施工質量控制要點與控制方法為了確保工程優(yōu)質、高效地完成,施工時對各工序,尤其關鍵工序應嚴格控制,鉆孔灌注樁施工重點控制的環(huán)節(jié)與措施見表5.2.1。表5.2.1重點控制環(huán)節(jié)與控制措施施工環(huán)節(jié)技術質量控制要點主要措施原材料材料規(guī)格型號是否與要求相符;原材料質量是否符合國標、行業(yè)規(guī)或甲方要

24、求。材料員和質檢員對進場材料加強檢查,核對型號;配合甲方現(xiàn)場代表和監(jiān)理工程師按照規(guī)要求按批次進行取樣送往有相應資質試驗室進行試驗。成孔護筒下設深度、垂直度與偏差;樁位偏差;樁徑;成孔深度;孔垂直度;泥漿性能。現(xiàn)場技術員檢查,護筒中心與樁中心平面位置偏差應不大于50mm,護筒在垂直方向的傾斜度應不大于1%;嚴格控制鉆頭直徑;加強泥漿性能的控制;嚴格按照三級檢查一級驗收制度執(zhí)行。鋼筋籠制作鋼筋連接、焊接質量;籠長偏差;籠徑偏差;主筋間距;箍筋間距。嚴格驗收材料;用鋼尺丈量方法檢查;逐級驗收制度,最終報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水下砼灌注灌前沉渣厚度;鋼筋籠安放;導管密封性與埋置深度;樁頂超灌量。逐級檢查;嚴

25、格控制導管埋深,最大埋深宜控制2.0-6.0m;砼面測量用2點測量;樁頂超灌量不少于50cm。5.3 各工序施工做法與技術質量控制標準5.3.1 測量放線施工測量采用全站儀坐標法設站極坐標法放點方法施工。水準測量采用水準儀施工,設置施工所需的各橋位獨立控制網與臨時水準點,并定期校核復測。對施工中所進行的一切測量工作,認真作好記錄,并嚴格執(zhí)行手工復核制度。(1)鋼護筒放樣鋼護筒的定位采用全站儀完成,放樣完成后進行鋼護筒埋設打入。鋼護筒下沉精度要求:平面中心位置允許偏差:±5cm傾斜度:1/300(2)樁基定位放樣護筒安裝完成后,進行樁基定位放樣。樁位定位時,在護筒外固定點處埋設護樁,每

26、根樁四個,護樁用大木樁打入地面后,用水泥混凝土固定,木樁頂部釘入小鐵釘標定位置。護樁要做到穩(wěn)固,易于保存。復核樁位與護筒中心的距離偏差,當偏差5cm時,撥出護筒,進行重新安放。保證偏差小于5cm。樁位放樣后與時上報專業(yè)測量監(jiān)理工程師,待專業(yè)測量監(jiān)理工程師抽驗合格后方可使用。5.3.2 護筒安放本工程路域樁基直接在原地面整平壓實后施工,水上樁基采用筑島填筑施工平臺施工。施工前先埋放鋼護筒,護筒的徑應大于設計樁徑至少20cm,鋼護筒長度不小于2m;頂部焊接兩個吊環(huán),供提拔護筒時使用。護筒埋設前先根據樁位引出四角控制樁,控制樁用木楔制作,四角控制樁必須經過現(xiàn)場技術人員復核無誤后方可施工,以保證護筒埋

27、設精度。護筒中心豎直線應與樁中心線重合,平面允許誤差為50mm,豎直線傾斜不大于1%。護筒主要采用旋挖鉆機或挖機進行下沉安放,護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粘質土必須分層夯實,根據規(guī)要求,護筒高度宜高出地面0.3m。5.3.3 泥漿的制備與處理為保證泥漿的性能指標,本工程將以各墩臺為單位集中制備,回收后集中凈化處理,重復使用,以降低施工成本,保證現(xiàn)場文明施工。規(guī)對泥漿的性能指標選擇如下圖所示:表5.3-1泥漿性能指標表鉆孔方法地層情況泥漿性能指標相對密度粘度(Pa.s)含砂率(%)膠體率(%)失水率(ml/30min)泥皮厚(mm/30min)靜切力(Pa)酸堿度(Ph)反循環(huán)一般地層1.021.0616

28、2049520312.5810易坍地層1.061.10182849520312.5810卵石層1.101.15203549520312.5810由于本工程存在大量淤泥層,對成孔質量影響較大,根據隊伍以往工程施工經驗,擬采用膨潤土、純堿、聚丙烯酰胺配備PHP泥漿。配置參數(shù)可按表6.3.1進行控制。表5.3.2泥漿參數(shù)項目原漿參數(shù)成孔過程中泥漿參數(shù)測定方式比重1.051.081.061.10泥漿比重計粘度1618s1824s漏斗粘度計含砂量2%<4%含砂量測定儀PH值79810PH廣泛試紙為了增加泥漿的粘度,減少其失水率,在配置泥漿時加入適量的聚丙稀酰胺。泥漿的日常維護主要應該做到:經常測定

29、泥漿參數(shù),掌握其性能,然后根據測定的泥漿參數(shù)確定對泥漿的調整。由于地層泥砂、灌注過程中混凝土的污染,泥漿會逐漸失去原有性能而產生變質,所以在施工過程中要不斷除去所含泥砂,并調整泥漿性能指標在規(guī)定圍。鉆進中攜帶渣土的泥漿首先排入沉淀池,經自然沉淀,合格的泥漿流入儲漿池。施工時要與時清除循環(huán)槽和沉淀池沉淀的鉆渣,鉆渣與時運出現(xiàn)場,循環(huán)使用后的濃泥漿抽至排污車外運,防止鉆渣廢漿污染施工現(xiàn)場與周圍環(huán)境。5.4 旋挖鉆機成孔旋挖鉆機成孔施工工藝主要適用于入巖深度較淺的樁基施工,此施工工藝、技術措施較為成熟。根據設計地質情況,本工程選用TR240(TR280)旋挖鉆機應用于本工程入巖較淺的樁基施工,如圖5

30、.4.1所示。根據施工經驗,旋挖鉆機成孔時為了防止孔缺漿造成孔口坍塌,開孔前必須在護筒周圍挖出一個緩存泥漿池。鉆進過程中每當鉆具完全下到孔底后,必須與時向孔補充泥漿,使圍堰充滿泥漿,在鉆桿提升過程中,圍堰中的泥漿與時回流至孔,確保鉆孔不缺漿。泥漿初次注入時,應垂直向樁孔中間進行入漿,避免泥漿沿護筒壁沖刷孔壁使其底部孔壁松散坍塌;旋挖鉆施工初期提升鉆頭時,避免因筒斗下部產生較大的負壓力作用產生“吸鉆”現(xiàn)象而造成孔壁縮頸,須對筒式鉆頭的筒壁對稱加焊護壁鋼板(或增設導流槽)進行改進,以減少鉆孔縮頸現(xiàn)象的發(fā)生。據規(guī)要求采用旋挖鉆機鉆孔時,鉆進過程中應保證泥漿面始終不低于護筒底部500mm以上,并嚴格控

31、制鉆進速度,避免進尺過快造成塌孔埋鉆事故。圖5.4.1TR240旋挖鉆機控制鉆頭升降速度,防止發(fā)生孔壁縮頸、坍塌事故。在鉆進過程中要經常檢查鉆頭通氣孔,必須保證鉆頭通氣孔的暢通無阻。鉆頭升降速度宜控制在0.75-0.80m/s;在粉細砂層,鉆頭升降速度宜小于0.6m/s;提下鉆鉆頭進出泥漿液面時要平穩(wěn),盡量減少鉆頭對液面的抽吸和沖擊。鉆孔作業(yè)應分班連續(xù)進行,應仔細觀察地層變化,根據地層情況與時更換適合于地層的鉆頭。經常檢查鉆頭的磨損和連接部位,與時補焊,以保證鉆頭直徑和防止鉆頭或鉆頭底蓋掉入孔。旋挖鉆機配置的監(jiān)測孔、對中等電子裝置應確保完好,組裝鉆機時進行校準,每次提下鉆時監(jiān)測,確保鉆塔垂直、

32、鉆頭對準孔位。鉆進過程中應認真填寫鉆孔施工原始記錄,詳細記錄地層變化、鉆進過程中出現(xiàn)的有關問題、處理措施與效果等,鉆機操作手或班長必須在鉆孔記錄上簽字。5.5 沖擊鉆機成孔對于部分入巖樁基,采用CK1500沖擊鉆進行樁基施工。沖擊鉆如圖5.5.1所示。圖5.5.1沖擊鉆機沖擊鉆機就位前,應對鉆孔各項準備工作進行檢查。鉆機安裝就位后,底座應平穩(wěn),不得產生位移或沉陷。鉆進過程中應經常觀察、注意鉆機穩(wěn)固情況,發(fā)現(xiàn)位移應與時調整,并報測量部門與時檢測。根據要求打設鋼護筒才能鉆進施工,在穿越人工填土層與淤泥層前,鉆機沖程控制在1m以,易坍塌地段宜用小沖程0.50.75m,減緩鉆進速度,并應提高泥漿的粘度

33、和相對密度,進入粘土層厚鉆機沖程可控制在1.53m;當通過砂、砂礫石或含砂量較大的卵石層時,宜采用12m的中小沖程,并加大泥漿濃度反復沖擊使孔壁堅實,防止坍孔。當通過含砂低液限粘土的粘質土層時,因土層本身可造漿,應降低輸入的泥漿稠度,并采用11.5m的小沖程,防止卡鉆、埋鉆。當鉆至泥巖層時,可采用35m的大沖程,使基巖破碎。在任何情況下,最大沖程不宜超過6m,防止卡鉆、沖壞孔壁或使孔壁不圓。沖擊鉆進鋼絲繩的松放長度取決于地層強度和鉆錐破碎能力,應注意防止松繩過少,形成“打空錘”現(xiàn)象,使鉆機、鉆架與鋼絲繩受到過大的意外荷載遭受損壞;松繩過多,則會降低鉆進速度,嚴重時會使卷揚機鋼絲繩混亂,發(fā)生糾纏

34、事故。鉆進過程中,隨時觀測鉆錐提升鋼繩的垂直度、擺動度,注意地層的進尺變化和鋼繩的擺動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與時糾正。沖擊鉆排渣采用補漿管跟進法結合掏渣進行孔底排渣。補漿管跟進法利用泥漿循環(huán)孔底排渣,選用大排量泥漿泵跟進鉆錐進行排渣。若泥漿循環(huán)過程中粗顆粒多、相對密度大時,應采用掏渣筒進行掏渣,以減少孔鉆阻力。掏渣后應與時向孔添加泥漿,以維護水頭高度。鉆進過程中因故停鉆時,應保持孔具有規(guī)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漿相對密度和粘度。并必須將鉆頭提出孔外。鉆進過程中鉆錐檢查、修理是沖擊鉆孔不可缺少的工作,每一工作班次必須在交接班時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必須修理。防止鉆錐磨損縮孔。鉆進過程中,每4小時檢查一次鉆

35、機的平整度和位置,發(fā)現(xiàn)偏差與時糾正。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和要求時應報請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設計確認同意后方可終孔。當與地勘資料有出入時應經監(jiān)理、業(yè)主、設計代表同意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作。5.6 回旋鉆機成孔基巖鉆進主要采用GF300回轉鉆機?;剞D鉆機就位根據護筒上標出的樁中心定位點使鉆機就位,并保持鉆塔中心、底盤(或鉆頭)中心、樁孔中心在同一鉛垂線上,其偏差不得大于2cm。鉆機就位時,底座應平穩(wěn)、牢固,在鉆進過程中鉆機不得產生位移或沉陷。圖5.6-1 GF回轉鉆機回旋鉆機鉆進時,上部覆蓋層鉆進采用梳齒刮刀鉆頭,基巖段鉆進采用滾刀鉆頭。護筒開孔鉆進采用反吹法、輕壓慢轉鉆進,待鉆頭全部進入地層后,方可恢復正

36、常鉆進,防止孔斜。具體鉆進參數(shù)見表5.6.3。表5.6.3回轉鉆機鉆進參數(shù)表地層鉆壓(kN)轉數(shù)(rpm)采用的鉆頭覆蓋層<8068梳齒刮刀鉆頭基巖(泥質砂巖)200-3001014滾刀鉆頭(每個滾刀20kN)當鉆進至護筒底口位置時,應謹慎操作,發(fā)現(xiàn)蹩車或鉆進阻力較大時,應停鉆分析原因,必要時提鉆檢查,以防止鉆頭鉤掛護筒。在粘性土層鉆進時,要控制進尺,每鉆進一個回次的單根鉆桿要與時進行掃孔,以保證鉆孔直徑滿足要求。在砂、卵礫石地層鉆進時,要控制泥漿參數(shù),以滿足護壁要求,保證孔壁安全?;鶐r層鉆進,應加大鉆具配重,保證鉆進效率。在正常施工過程中,為保證鉆孔的垂直度,必須采用減壓鉆進。鉆進過程

37、中注意往孔與時補充漿液量,維持護筒的水頭高度,保證孔壁穩(wěn)定。升降鉆具應平穩(wěn),尤其是當鉆頭處于護筒底口位置時,必須防止鉆頭鉤掛護筒。加接鉆桿時,應先停止鉆進,將鉆具提離孔底810cm,維持泥漿循環(huán)5分鐘以上,以清除鉆進孔底沉渣并將管道的鉆渣攜出排凈,然后加接鉆桿。鉆桿連接螺栓應擰緊上牢,認真檢查密封圈,以防鉆桿接頭漏水漏氣,使反循環(huán)無常工作。鉆孔過程應分班連續(xù)進行,不得中途長時間停止。應詳細、真實、準確地填寫鉆孔原始記錄,精確測量鉆具長度,應注意地層的變化,在地層變化與地質報告提供資料不相一致時,應與時通知技術人員。鉆進過程中應保證孔口安全,孔嚴禁掉入鐵件(如扳手、螺栓等)物品,以保證鉆孔施工正

38、常順利進行。定時檢測鉆機底座的水平度(底座四角高差不得大于3mm)與鉆塔的垂直度,發(fā)現(xiàn)問題與時調整,以保證鉆孔的垂直度。鉆進過程中應認真填寫鉆孔記錄,詳細記錄地層變化、鉆進過程中出現(xiàn)的有關問題、處理措施與效果等,鉆機操作手或班長必須在鉆孔記錄上簽字。5.7 成孔質量驗收成孔檢驗合格方可進行清空,清孔主要目的是抽、換原鉆孔泥漿,降低泥漿的相對密度、粘度、含砂率等指標,清除沉渣,減少孔底沉淀厚度,防止樁底存留沉淀土過厚而降低樁的承載力。清孔時應將附著于護筒壁的泥漿清洗干凈,并將孔底沉渣與泥砂等沉淀物清除。清孔后孔底沉淀厚度必須符合圖紙規(guī)定值與規(guī)要求。清孔要注意以下事項:1)清孔排渣時,注意保持孔水

39、頭,孔水位應保持在地下水位以上1.5m2.0m,防止坍孔;2)清孔過程中的泥漿、渣土經過處理后均需運至指定的地點,盡量減少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3)禁用超深成孔的方法代替清孔。4)采用優(yōu)質泥漿置換鉆渣,以縮短清孔時間。5.8 鋼筋籠的制作與安裝5.8.1鋼筋驗收、堆放與鋼筋連接鋼筋進場后,先對鋼筋原材和套筒外觀進行驗收,檢查鋼筋出廠質量證明書中的爐批號是否與進場鋼筋銘牌的爐批號相符與檢查套筒的規(guī)格型號性能與外包裝是否一致,符合后配合甲方進行見證取樣復驗,經監(jiān)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堆放到鋼筋場堆放區(qū)域與套筒堆放區(qū)域。5.8.2 主筋直螺紋鋼筋連接主筋直螺紋鋼筋連接流程:鋼筋下料加工螺紋安裝套筒安裝防護

40、套做好標記現(xiàn)場安裝。鋼筋的端頭螺紋規(guī)格應與連接套筒的型號匹配,驗收合格后再與時連接套筒加以保護。對連接鋼筋可自由轉動或不方便轉動的部位,先將套筒全部擰入一個不連接鋼筋的螺紋,而后反擰套筒到預定位置。5.8.3鋼筋籠加工具體制作步驟如下:(1) 根據施工圖紙與設計要求下料;按照圖紙規(guī)定的套筒連接。(2) 加強筋與主筋焊接,焊接要牢固;(3) 在數(shù)控鋼筋籠滾焊機上制作成型;(4) 螺旋箍筋與主筋根據設計的間距要求在鋼筋籠滾焊機上進行自動焊接;(5) 鋼筋籠成型,將主筋接頭錯開,同一截面接頭數(shù)量不超過主筋總根數(shù)的50%,相鄰接頭縱向間距應大于35d。5.8.4鋼筋籠質量檢驗標準鋼筋籠質量檢驗標準序號

41、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mm)(mm)檢查方法1鋼筋籠長度±10用鋼尺量2鋼筋籠直徑±10用鋼尺量3主筋間距±10抽樣送檢4加勁筋間距±20用鋼尺量5螺旋筋間距±20用鋼尺量6主筋保護層厚度±20用鋼尺量5.8.5鋼筋籠的驗收與成品保護鋼筋籠制作完成后,先由班長自檢,確定合格后提交技術員復檢,最后由質檢員檢驗。自檢合格后,填寫混凝土灌注樁鋼筋籠質量驗收記錄和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并逐批提交甲方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驗收合格后與時會簽驗收記錄。5.8.6鋼筋籠安放(1)鋼筋籠的吊放鋼筋籠分節(jié)進行吊裝,以9m鋼筋長度為例,鋼筋籠標準節(jié)長度按9

42、.0m進行制作,各節(jié)的長度為n×9+(L-n×9)m(其中L為樁長),樁基鋼筋采用25T汽車吊吊裝。吊裝時利用吊車大勾起吊鋼筋籠,待鋼筋籠離地面一定高度后,小勾停止起吊,利用大勾繼續(xù)起吊行走至孔口,直至把鋼筋籠放入。鋼筋籠制作好后應各方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安裝。鋼筋籠在起吊、運輸和安裝中應采取措施防止變形,起吊吊點設在加強筋部位。當鋼筋籠下降到頂部吊點附近的加勁箍接近孔口時,用工字鋼穿過加勁箍的下方,將鋼筋籠臨時支撐于孔口。此時吊裝第二節(jié)鋼筋籠,使上下兩節(jié)鋼筋籠位于同一豎直線上,進行連接。對接時要銜接迅速,減少作業(yè)時間,連接完成后,稍提鋼筋籠,抽去臨時支托,將鋼筋籠徐徐下降,

43、如此循環(huán),使全部鋼筋籠降至設計標高為止。鋼筋籠的吊放圖鋼筋籠在拼裝連接時,下節(jié)鋼筋籠上端高出操作平臺高度宜為1m左右,上、下節(jié)鋼筋籠的主筋接頭絲頭保證完整無損傷,安裝時主筋軸線對正必須始終保持垂直狀態(tài),接頭采用管鉗扳手擰緊,使鋼筋絲頭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頂緊,接頭安裝后的外露螺紋不宜超過2p(p為螺距),安裝后用扭力扳手校核擰緊扭矩。直螺紋接頭安裝時的最小擰緊扭矩值鋼筋直徑(mm)161820222528323640擰緊扭矩(Nm)100200260320360根據測定的孔口標高計算出定位筋的長度,核對無誤后進行焊接,完成對鋼筋籠最上端的定位。然后在定位鋼筋骨架頂端的頂?shù)跞ο旅娌迦雰筛叫械墓ぷ?/p>

44、鋼,將整個定位骨架支托于鋼護筒頂端。兩工字鋼的凈距大于導管外徑30cm。其后撤下吊繩,用短鋼筋將工字鋼與定位筋的頂?shù)跞赣阡撟o筒上。既可以防止導管或其他機具的碰撞而使整個鋼筋籠變位或落入孔中,又防止鋼筋籠上浮的作用。注意事項:A、鋼筋籠下放時需嚴格檢查鋼筋籠保護層,確保其滿足設計要求。B、兩節(jié)鋼筋籠對接時,按照長線法拼接的標記對位,使上下節(jié)中心線保持一致,各鋼筋的對位準確。在鋼筋籠的接長、安放過程中,始終保持骨架垂直。 C、鋼筋籠安裝過程時采取有效的定位和下放措施,確保鋼筋籠準確定位和防止碰撞孔壁,當下放困難時,應查明原因,不得強行下放。不得將變形的鋼筋籠放入孔。對接時工效要銜接迅速,減少作業(yè)

45、時間,力爭快下籠。D、為對成樁進行質量檢測,鋼筋籠制作時需按設計要求對稱布置3根聲測管,聲測管豎向綁扎于加勁箍上,單根長度大于樁長50cm(出口露出樁頂50cm)。E、聲測管之間的連接采用鉗壓連接。F、聲測管安裝在鋼筋籠上要固定牢靠,垂直度容許偏差不大于0.5,下鋼筋籠時管要灌清水,不能直接用孔泥漿,以免探測管底部沉淀、堵塞,導致超聲波檢測探頭下不到位。G、聲測管接頭鉗壓要牢固,不得漏漿,頂、底口要封閉嚴實,嚴防異物調入或漏水。5.9 混凝土灌注5.9.1 導管安裝鋼筋籠下放好后,即下放灌注混凝土的導管至孔底,導管每節(jié)擰緊,確保封水性能。導管不得漏水,導管下放之前要先進行試拼、試壓,試壓的壓力

46、為孔底靜水壓力的1.5倍。導管軸線偏差不宜超過孔深的0.5%且不宜大于10cm,導管壁應光滑圓順,直徑宜為2030cm,標準節(jié)長宜為2m。5.9.2 二次清孔本工程采用反循環(huán)清孔,在澆注混凝土前30分鐘,通過導管將孔底沉渣排出,以達到設計孔底沉淀厚度的要求。泥漿濃度和含砂率等指標經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進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樁基灌注前嚴格控制樁底的虛渣厚度,摩擦樁保證虛渣厚度在15cm以,端承樁保證虛渣厚度在5cm以。5.9.3 水下混凝土灌注(1)混凝土供應本工程采用自建攪拌站供應混凝土,混凝土拌和站集中供應,采用混凝土攪拌車運輸混凝土。本工程水下灌注樁采用C30水下砼,配制強度應比設計強度

47、提高10%,水下砼必須具有足夠的流動性和和易性,灌注時坍落度控制在180mm220mm,首批混凝土初凝的時間不小于6小時?;炷帘盟颓?,現(xiàn)場檢查混凝土的塌落度,對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禁止灌注。(2)下設導管混凝土灌注采用的300絲扣連接導管,標準節(jié)3.0m,底管長度大于6.0m,另配備若干0.51.5m短節(jié),以便調配導管。導管使用前要進行試拼接和試壓,檢驗其垂直度和密封性。導管下設總長度應根據砼灌注前實際孔深確定,導管下端距孔底300500,導管下設的節(jié)數(shù)和總長度應記錄好。(3)砼灌注導管下設完成后應進行沉渣厚度的檢測,大于設計要求時采用氣舉反循環(huán)工藝二次清孔,直到滿足要求。清孔排渣時,應注意保

48、持孔水頭,防止坍孔。清孔后應從孔底提出泥漿試樣,進行性能指標試驗。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應立即澆注水下混凝土。a.初灌量(以1.5m樁徑,最長63m樁長計算)灌注前首先應根據泥漿比重和鉆孔深度計算首批混凝土灌注量,首次灌注后導管在混凝土中埋深不小于1m。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數(shù)量應能滿足導管首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導管底部的需要,所需灌注量計算如下:式中:-灌筑首批混凝土所需的數(shù)量(m3)-樁孔直徑:1.5m;H1樁孔底至導管底端間距,取0.4m;導管初次埋置深度(m),1.0m;導管徑,0.3m;-樁孔砼達到埋置深度H2時,導管混凝土柱平衡導管外壓力所需要的高度(m);=式中:井水或泥漿深度井水或泥漿的重度

49、,11KN/m3混凝土拌和物重度(取24KN/m3)1.5m樁徑首批混凝土方量為:H=63-1.4=61.6m;h1=11×61.6/24=28.2m;V=4.46m³計算得出樁徑1.5m的首批混凝土灌注量為4.46m3,設計集料斗容量5m3。同理算出其余各墩位樁基首批混凝土灌注方量,設計集料斗容量為5m3能滿足需求。b.初灌時使用球膽作為隔水塞,隔水塞以略小于導管徑1-2cm為宜,確保初灌混凝土順利灌注。混凝土運至孔口后,應先檢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和易性良好、坍落度滿足180-220mm設計要求的混凝土方可灌入孔。c.使用鋼絲繩制作測繩,每米用細銅管砸刻度標識,可有

50、效防止測繩變形,測繩使用前要進行校準,并填寫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校準記錄。5.9.4 注意事項(1)初灌時使用球膽作為隔水塞,隔水塞以略小于導管徑1-2cm為宜,確保初灌混凝土順利灌注?;炷吝\至孔口后,應先檢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和易性良好、坍落度滿足180-220mm設計要求的混凝土方可灌入孔。(2)使用鋼絲繩制作測繩,每米用細銅管砸刻度標識,可有效防止測繩變形,測繩使用前要進行校準,并填寫監(jiān)視和測量裝置校準記錄。(3)混凝土灌注之前要組織好充足人力、物力,保證混凝土連續(xù)灌注,并在灌注前提請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驗收,當監(jiān)理工程師下達開灌指令后開始灌注。灌注過程中每澆灌4-6m3混凝土測一次混凝土面上升高度,計算導管埋置深度和混凝土充盈系數(shù),確定導管拆卸長度。在灌注混凝土時要勻速澆注,減小混凝土對孔壁的沖擊力。(4)為保證樁頂混凝土質量,混凝土的超灌高度控制在1.0m,混凝土沖去翻出的浮漿體,當確認混凝土面高度、樁頂混凝土質量滿足要求后才可提拔最后一節(jié)導管,從而確保鑿除樁頂浮漿層后的混凝土質量,避免因鑿除過多造成浪費。(5)施工過程中要根據混凝土充盈系數(shù)與時調整鉆頭直徑,確保充盈系數(shù)滿足要求。(6)灌注過程中所有問題均應記錄備案。六、施工質量控制6.1質量目標質量是企業(yè)的生命,工程質量是企業(yè)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