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方劑與中成藥方劑與中成藥課程目標課程目標 掌握方劑與中成藥的概念及方劑的組成與變化 熟悉方劑與中成藥的發(fā)展簡史,方劑與治法學習內容學習內容 發(fā)展簡史 方劑的組成與變化 方劑、中成藥的概念方劑與治法學習要點1、明確方劑與中成藥的概念與關系。2、掌握方藥發(fā)展史上的主要方書。3、了解方劑與治法的關系。4、熟悉八法的含義、適應證。5、掌握方劑的組成君、臣、佐、使第一章第一章 緒論緒論 第一節(jié):方劑與中成藥的概念及任務第一節(jié):方劑與中成藥的概念及任務方劑的概念方:藥方、處 劑:調配、調和原義:藥物按一定的規(guī)律和方法組合成方。 方劑方劑是在辨證審因確立治法之后,選擇適當?shù)乃幬?,遵循組方原則,酌定用量、用法
2、,妥善配伍而成。中成藥的概念 中成藥中成藥是以中醫(yī)藥理論為基礎,用中草藥為原料按照法定的處方和工藝標準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質量規(guī)格的中藥制劑成品。 方劑是中成藥制作的依據(jù), 中成藥是方劑的主要體現(xiàn)。 第二節(jié):方劑與中成藥的發(fā)展簡史第二節(jié):方劑與中成藥的發(fā)展簡史一、秦漢時期(初期)1.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戰(zhàn)國后期) 我國現(xiàn)存現(xiàn)存醫(yī)籍中,最早記載方劑的醫(yī)書。 載有丸、散、膏等劑型。 2.黃帝內經(jīng)黃帝內經(jīng)(先秦) 現(xiàn)存最早記載方劑理論的書籍 提出方劑配伍原理中“君、臣、使”的概念“七方” 方劑分類法,均為后世方劑學的重要理論。3.傷寒雜病論傷寒雜病論(張仲景-東漢) 創(chuàng)造性地將理、法、方、藥融為一體
3、。 其中絕大多數(shù)方劑配伍嚴謹,用藥精當,療效卓著,流傳久遠。被后世譽為“方書之祖”、“經(jīng)方之祖”。 劑型有膏、丹、丸、散、栓劑、灌腸劑、洗劑、薰劑等,奠定了中成藥制藥的基礎。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肘后備急方肘后備急方(葛洪-東晉) 收集價廉、易得,有效的民間單方、驗方 首次將中成藥列專章論述,第一次使用“成劑藥”這一名詞術語三、隋唐時期1.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孫思邈 -唐代 ) 第一次提出丸劑宜采用蠟密封包裹防潮2.外臺秘要(王燾-唐代) 使用了進口藥材 匯粹漢至唐名家醫(yī)方,為研究唐以前方劑學的寶貴資料 四、宋元金時期(高峰時期)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 我國第一部由政府編
4、制的成藥藥典 臨床實用的方書,收方16834首2.圣濟總錄 方劑文獻的又一次總結,收方20000首3.傷寒明理論(成無已) 首部剖析方劑理論的專著五、明清時期1.普濟方普濟方(明) 載方61739首,是我國現(xiàn)存古籍中最大的 一部方書2.醫(yī)方集解、湯頭歌訣(清) 按方劑功效分類、實用性強;便于記誦方劑六、近現(xiàn)代時期1.中醫(yī)方劑大辭典 2.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簡稱中國藥典中國藥典)第二章第二章 方劑的基礎知識方劑的基礎知識第一節(jié):方劑與治法第一節(jié):方劑與治法一、方劑與治法的關系 方劑方劑是在辨證審因確立治法之后,選擇適當?shù)乃幬?,遵循組方原則,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 治法治法是治療疾病的方
5、法,是在辨明病機、證候之后,針對病癥的病因病機所擬定的治療方法。醫(yī)宗金鑒:“方者一定之法,法者不定之方。古人之方,即古人之法寓焉。立一方必有一方之精意存于其中,不求其精意而徒執(zhí)其方,是執(zhí)方而昧法也”“方從法出,以法統(tǒng)方” “從方見法,以方驗法” “法隨證立”理、法、方、藥一、方劑與治法的關系 四診四診 望望舌尖紅,苔薄黃舌尖紅,苔薄黃 聞聞聲音重濁,咳嗽聲音重濁,咳嗽 問問微發(fā)熱、咽喉疼痛微發(fā)熱、咽喉疼痛 切切脈浮數(shù)脈浮數(shù) 病因:風、熱邪病因:風、熱邪 病位:表證病位:表證 風熱表證風熱表證 病性:熱證病性:熱證發(fā)散風熱兼以止咳發(fā)散風熱兼以止咳 辨證論治“法隨證立”(正治)“方從法出”二、常用
6、治法 程鐘齡醫(yī)學心悟:“論病之情,則以寒熱虛實表里陰陽八字統(tǒng)之,而論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溫補汗和下消吐清溫補八法盡之”。 (1)汗法 是通過解表、疏風、宣肺等方法,使邪氣從表而解。適用于各種有表證,如外感表證,外感咳嗽、瘡瘍初起,水腫中的風水等。注意:注意: 汗法不以出汗為目的,主要通過出汗以祛邪汗法不以出汗為目的,主要通過出汗以祛邪外出。外出。舉例: 張某,男,19歲,學生。3天前因天氣突變而受寒,出現(xiàn)發(fā)熱惡寒(體溫38.2),無汗,身痛,咳痰清稀等癥。 屬風寒表實證,治療宜發(fā)散風寒,以發(fā)汗解表的麻黃桂枝等藥物組方治療,病邪外驅則癥狀緩解。(2)吐法 是通過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
7、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毒物等從口中吐出。適用于中風痰壅、宿食或毒物尚在胃中等。 注意:此是劫邪外出的一種治法,注意:此是劫邪外出的一種治法,易損胃氣易損胃氣,凡,凡體虛氣弱,婦人新產、孕婦均應慎用。由于刺激體虛氣弱,婦人新產、孕婦均應慎用。由于刺激咽喉,胃脘,引起嘔吐易損正氣,且較痛苦,現(xiàn)咽喉,胃脘,引起嘔吐易損正氣,且較痛苦,現(xiàn)已極少應用已極少應用(3)下法 是通過瀉下的方法,使停留在胃腸的有形積滯從大便排出。適用于各種積滯為病。如燥屎內結、冷積、食積、痰積、瘀血等。舉例 某,女,65歲,常發(fā)便秘,三四日一行,感覺燥結不下,下腹脹滿,舌淡紅苔少。 攻下藥:大黃、芒硝 潤下藥:火麻仁、郁李仁
8、 峻下逐水藥:芫花、甘遂(4)和法 是通過和解、調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臟腑、表里、陰陽不和的病證得以解除的一種治法。適用于少陽病、肝脾不和、腸胃不和、表里同病、寒熱錯雜等病證。舉例 某,女,32歲。常見胸脅脹滿,情志抑郁,食欲不振,腹脹便溏,舌苔白或膩,脈弦。 肝失疏泄與脾失健運互相影響,肝脾失卻正常的協(xié)調關系而成的肝脾不和證。治療應疏肝健脾。(5)溫法 是用溫熱藥祛除里寒的一種治法。適用于各種里寒證和陽虛證。舉例 某,女,63歲。癥見畏寒怕冷,胃脘冷痛,喜溫喜按,四肢不溫。平時面色蒼白無華,舌淡苔白。 屬于脾胃虛寒證,治療宜溫脾散寒??捎酶阶?、干姜一類溫里藥。(6)清法 是用寒涼藥清
9、除里熱的一種治法。適用于熱證、火證、熱毒以及虛熱等。由于熱邪所在部位不同,所以清法又分為清氣分熱、清血分熱、清臟腑熱等。舉例 某,男,38歲。近月許工作壓力較大,需要連續(xù)熬夜加班,近一周出現(xiàn)明顯口腔潰瘍,牙齦紅腫,疼痛劇烈,口臭咽喉紅腫,舌紅苔黃。 蘆根、天花粉龍膽、黃柏青蒿、地骨皮 明顯的上焦肺胃熱盛,治療宜清熱瀉火。(7)消法 是通過消導、疏利的方法使氣、血、痰、食、水、蟲等有形之邪,得以漸消緩散的一種治法。 注意:消法與下法雖皆治有形之實邪,但兩者有所不同。注意:消法與下法雖皆治有形之實邪,但兩者有所不同。下法是對于病勢急迫,下法是對于病勢急迫,形證俱實形證俱實,必須急下,并且可以從,必
10、須急下,并且可以從下竅而出的情況下使用。消法則是對病在臟腑、經(jīng)絡、肌下竅而出的情況下使用。消法則是對病在臟腑、經(jīng)絡、肌肉之間漸積而成,肉之間漸積而成,病勢較緩病勢較緩,而多虛實夾雜,必須漸消緩,而多虛實夾雜,必須漸消緩散而不能急于排除的病情而設。但兩者亦可配合使用。散而不能急于排除的病情而設。但兩者亦可配合使用。(8)補法 是通過補養(yǎng)的方法,恢復人體正氣的一種治法。適用于各種虛證,如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以及臟腑虛損等。 注意:補法雖也可以間接收到祛邪的效果,但一般是注意:補法雖也可以間接收到祛邪的效果,但一般是在在無外邪時無外邪時使用,以避免使用,以避免“閉門留寇閉門留寇”之弊。之弊。 醫(yī)學
11、心悟:“一法之中,八法備焉,八法之中,百法備焉”。 第二節(jié):方劑的組成與變化第二節(jié):方劑的組成與變化“藥有個性之專長,方有合群之妙用”“方之既成,能使藥各全其性,亦能使藥各失其性。”一、配伍目的增效、減毒增效、減毒增強原藥效綜合多藥效控制藥物的毒副作用(減輕或消除)二、組成原則-君、臣、佐、使君、臣、佐、使 組方原則的君臣佐使最早見于黃帝內經(jīng)素問至真要大論:“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 是方劑理論的核心部分是方劑理論的核心部分君藥君藥針對針對 主病或主病或 主證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臣藥臣藥 輔助君藥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作用的藥物。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作用的藥物。 對對重要兼病或兼證重要兼病或兼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佐藥佐藥1.佐助藥佐助藥配合君臣藥物加強治療作用,配合君臣藥物加強治療作用, 或直解治療次要兼癥的藥物?;蛑苯庵委煷我姘Y的藥物。2.佐制藥佐制藥消除或減弱君臣藥物毒性,消除或減弱君臣藥物毒性, 或制約君臣藥物峻烈之性的藥物?;蛑萍s君臣藥物峻烈之性的藥物。3.反佐藥反佐藥與君臣藥味相反,能在治療中起與君臣藥味相反,能在治療中起 相輔相成作用的藥物,防止藥病格拒。相輔相成作用的藥物,防止藥病格拒。使藥使藥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創(chuàng)業(yè)合伙人簽訂合同范本
- 業(yè)務轉包合同范例
- 農家樂入股合同范本
- 產品會展合同范本
- 不退不換合同范本
- 助聽器合同范本
- 勞務派遣合同范本6
- 借名辦證合同范本
- 倉庫租憑合同范本
- 勞動合同范本廣州
- 復工復產應急處置方案
- 歷史類常識經(jīng)典考試題100題帶答案(能力提升)
-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用地設計標準(征求意見稿)
- 《了解紋樣》參考課件
- 小學信息技術-第8冊全冊-6年級下-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 健康生活的五大要素
- 篆刻學全套課件
- GB 1886.375-202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氫氧化鈣
- 物業(yè)員工晉升述職報告
- 建設工程施工專業(yè)分包合同(GF-2003-0213)
- 司法心理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