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禪山記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dc90eb29-2f37-48f0-8cd3-ce4f968a2191/dc90eb29-2f37-48f0-8cd3-ce4f968a21911.gif)
![游褒禪山記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dc90eb29-2f37-48f0-8cd3-ce4f968a2191/dc90eb29-2f37-48f0-8cd3-ce4f968a21912.gif)
![游褒禪山記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dc90eb29-2f37-48f0-8cd3-ce4f968a2191/dc90eb29-2f37-48f0-8cd3-ce4f968a21913.gif)
![游褒禪山記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dc90eb29-2f37-48f0-8cd3-ce4f968a2191/dc90eb29-2f37-48f0-8cd3-ce4f968a21914.gif)
![游褒禪山記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2/dc90eb29-2f37-48f0-8cd3-ce4f968a2191/dc90eb29-2f37-48f0-8cd3-ce4f968a2191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臨川:王安石家族宗祠臨川:王安石家族宗祠 登飛來峰登飛來峰王安石王安石(七年級上七年級上)飛來峰上千尋塔,飛來峰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聞?wù)f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只緣身在最高層。臨川:王安石紀(jì)念館臨川:王安石紀(jì)念館 此詩是作者因登山有此詩是作者因登山有所感而寫下的。今天,我們所感而寫下的。今天,我們即將學(xué)習(xí)到的即將學(xué)習(xí)到的游褒禪山游褒禪山記記,也是作者因登山有所,也是作者因登山有所感而寫的。古往今來,感而寫的。古往今來,“登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于?!?,但記下自己心得的,但記下自己心得的人則不多,王安石是這少數(shù)人則不多,王
2、安石是這少數(shù)人里面的一個。今天,我們?nèi)死锩娴囊粋€。今天,我們就來品讀就來品讀游褒禪山記游褒禪山記。新課導(dǎo)入新課導(dǎo)入游褒禪山記游褒禪山記王安石王安石文學(xué)常識文學(xué)常識 記記 : “記記”是一種是一種文體文體,有雜記、,有雜記、游記。游記。 例: 小石潭記八年級上 游記游記:記錄游覽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的文章。:記錄游覽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的文章。主要特點是抓住山川風(fēng)物的特點,表現(xiàn)山水之美,主要特點是抓住山川風(fēng)物的特點,表現(xiàn)山水之美,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抒發(fā)作者的感情。一般以記為主,以感為輔。一般以記為主,以感為輔。 例:岳陽樓記八年級下醉翁亭記八年級下 桃花源記八年級下 王安石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
3、家、文學(xué)家。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人?!啊薄?042年登進士第。1061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1069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到反變法派的猛烈攻擊,于1074年罷相,次年再為相。1076年再次辭去相位,退居江寧(南京)潛心學(xué)術(shù)研究和詩文創(chuàng)作。封舒國公,又改封荊國公,故世稱“王荊公王荊公”。1086年司馬光司馬光執(zhí)政,廢盡新法,王安石憂憤去世。卒謚文,故又稱“王王文公文公”。 王安石王安石在文學(xué)上也是個革新派。他是歐陽修歐陽修倡導(dǎo)的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積極參加者,反對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風(fēng),主張文章“”。他的文章結(jié)構(gòu)謹(jǐn)嚴(yán),說理透辟,筆力雄健,語言洗煉,在唐宋八大家中獨樹一幟。他的作品今存臨川集
4、臨川集拾遺等。本文選自臨川先生文集。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在任舒州通判時寫的一篇游記,借游生議,說明要成就一番事業(yè),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zhì)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并提出治學(xué)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十六年后(1070年), 王安石拜相,他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傳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跟本文“盡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的觀點是一致的。列寧稱其為列寧稱其為“中國中國十一世紀(jì)的改革家十一世紀(jì)的改革家” 褒禪山亦謂之華褒禪山亦謂之華hu山,唐浮圖慧褒始舍山,唐浮圖慧褒始舍sh于其址,而卒葬之;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
5、后名之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zhng也。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花山”。今言。今言“華華hu”如如“華華hu實實”之之“華華hu”者,蓋音謬者,蓋音謬mimi也。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五六里,有穴窈yo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然,入
6、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不出,火且盡?!彼炫c之俱出。蓋余所至,遂與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出,則或咎ji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
7、夫游之樂也。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yuǎn),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則游者眾;險以遠(yuǎn),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yuǎn),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之觀,常在于險遠(yuǎn),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x
8、ing之,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f ,余弟安,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國平父、安上純
9、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褒禪山亦謂之華褒禪山亦謂之華huhu山,唐浮圖慧褒山,唐浮圖慧褒舍舍shsh于于其其址址,而而卒葬之;卒葬之;以故以故其其后名之后名之曰曰“褒褒禪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廬冢zhngzhng也。距也。距其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以其其乃華山之乃華山之陽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碑仆道,其其文漫滅,獨文漫滅,獨其其為文猶可識曰為文猶可識曰“花山花山”。今言。今言“華華huhu”如如“華華huhu實實”之之“華華huhu”者,蓋音謬者,蓋音謬mimi也。也。 褒禪山亦謂褒禪山
10、亦謂之華之華huhu山,唐浮山,唐浮圖慧褒圖慧褒舍舍shsh于于其其址址,而而卒葬卒葬之;之;以故以故其其后后名之曰名之曰“褒褒禪禪”。今所謂慧空禪院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者,褒之廬冢廬冢zhngzhng也。也。始始:副詞,當(dāng)初、最初:副詞,當(dāng)初、最初其其:指華山,它的:指華山,它的址址:地基,基部,基址,這里指山腳:地基,基部,基址,這里指山腳而:連詞,并且而:連詞,并且以故以故:因為(這個)緣故,譯為:因為(這個)緣故,譯為“因此因此”其其:指代慧褒埋葬時間,那:指代慧褒埋葬時間,那禪:梵語譯音禪:梵語譯音“禪那禪那”的簡稱,意思是的簡稱,意思是“靜思靜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種境界。后來,指
11、佛家追求的一種境界。后來泛指有關(guān)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禪師、禪子、泛指有關(guān)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禪師、禪子、坐禪、禪房、禪宗、禪林、禪杖等。褒禪,坐禪、禪房、禪宗、禪林、禪杖等。褒禪,慧褒禪師?;郯U師。廬冢廬冢:古時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師長,:古時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師長,在他們死后的服喪期間,為守護墳?zāi)苟w在他們死后的服喪期間,為守護墳?zāi)苟w的屋舍,也稱的屋舍,也稱“廬墓廬墓”。這里指慧褒弟子。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蓋的屋舍。在慧褒墓旁蓋的屋舍。距距其其院東五里,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所謂華山洞者,以以其其乃華山之乃華山之陽陽名之也。距洞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百余步,有碑仆道,道,其其
12、文漫滅,文漫滅,獨獨其其為文猶可為文猶可識曰識曰“花山花山”。今言今言“華華huhu”如如“華華huhu實實”之之“華華huhu”者,蓋者,蓋音謬音謬mimi也。也。其其:指這(慧褒禪院):指這(慧褒禪院)其其 :指代慧褒埋葬時間,那:指代慧褒埋葬時間,那陽:山的南面。古代稱山的南面、水的北陽:山的南面。古代稱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為面為“陽陽”,山的背面、水的南面為,山的背面、水的南面為“陰陰”。 其其 :指碑,它的:指碑,它的漢字最初只有“華(hu)”字,沒有“花”字,后來有了“花”字,“華”“花”分家,“華”才讀為hu。(王安石認(rèn)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華”的古音而寫的今字,仍應(yīng)讀hu,而不
13、應(yīng)讀“華(hu奢侈、虛浮)實”的hu。這里說的不是五岳中的“華(hu)山”)翻譯下列句子:翻譯下列句子: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現(xiàn)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2 2、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3 3、今言、今言“華華”如如“華實華實”之之“華華”者,蓋音謬也。者,蓋音謬也。現(xiàn)在將“華”讀為“華實”的“華”,大概是(因字同而產(chǎn)生的)讀音上的錯誤。三個句子都用三個句子都用“者者也也”表示判斷。其中的表
14、示判斷。其中的“者者”是語是語氣助詞,表示停頓;氣助詞,表示停頓;“也也”是語氣助詞,表示判斷。是語氣助詞,表示判斷。第一個句子是一般判斷句。第一個句子是一般判斷句。第二、三個句子是第二、三個句子是因果關(guān)系的判斷句因果關(guān)系的判斷句,其中的,其中的“者者”有提示原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因的作用。這一段依次記述哪些內(nèi)容?(每格一字):這一段依次記述哪些內(nèi)容?(每格一字): 山之山之_、山之、山之_、山之、山之_、山之、山之_。重點寫那個部分?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重點寫那個部分?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給我們哪些啟示?的文字?給我們哪些啟示? 寫了寫了“褒禪山褒禪山”名稱的由來,提及了別稱、名稱的由
15、來,提及了別稱、誤稱、本稱,為后文議論埋下伏筆,做好鋪墊。誤稱、本稱,為后文議論埋下伏筆,做好鋪墊。作者認(rèn)真考證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作者認(rèn)真考證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體現(xiàn)了充分體現(xiàn)了“求思之深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這也是的探索精神,這也是“深思而慎取深思而慎取”的依據(jù)。的依據(jù)。名名 寺寺 洞洞 碑碑 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其其下平曠,有泉側(cè)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下平曠,有泉側(cè)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前洞也。由山以上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問其其深深,則則其其好游者不能好游者不能窮窮也,謂之后洞。余也,
16、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與四人擁火以以入,入入,入之之愈深,愈深,其其進愈難,而進愈難,而其其見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不出,火且且盡。盡?!彼炫c遂與之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然,然視視其其左右,來左右,來而而記之者已少。蓋記之者已少。蓋其其又深,又深,則其則其至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以入,火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明也。既其其出,出,則或則或咎咎其其欲出者,而余亦悔欲出者,而余亦悔其其隨之隨之而而不得不得極夫極夫游之樂也。游之樂也。 其其下平曠,有泉下平曠,有泉側(cè)出,而記
17、游者甚眾,側(cè)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之甚寒,問問其其深深,則則其其好游者不能好游者不能窮窮也,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火以以入,入入,入之之愈深,愈深,其其進愈難,而進愈難,而其其見見愈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不出,火且且盡。盡?!逼淦?:指華山洞上上:名作動,向上走問問:探究,追究其其 :代穴,它的深深:形作名,深度則則:副詞,用于判斷句表示肯定,相當(dāng)于“就是”其其 :指示代詞,那些(好游者)窮窮:形作動,走到盡頭以以:相當(dāng)于“而”,連接狀語與中心詞,表修飾
18、的連詞之之:代洞,它其其 :其其 :見見:動作名,見到的景象且且:副詞,將、將要遂與遂與之之俱出。蓋余所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然視,然視其其左右,左右,來來而而記之者已少。蓋記之者已少。蓋其其又深,又深,則其則其至至又又加少矣。方是時,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之力尚足以以入,火尚入,火尚足以明也。既足以明也。既其其出,出,則或則或咎咎其其欲出者,欲出者,而余亦悔而余亦悔其其隨之隨之而而不得不得極夫極夫游之樂也。游之樂也。之之:指他們十一十一:數(shù)詞,指十一這個數(shù)目其其 :代洞,洞壁而而:表遞進的連詞,并且,而且其其 :指后洞,它則則:表假設(shè)的連詞,那么其其
19、至至:那些到的人以以:相當(dāng)于“而”,連接狀語與中心詞,表修飾的連詞其其 :助詞,無實在意義則則:副詞,就、便,表示前后兩事緊密相承或時間相距很近或或:有人其其 :指那(欲出者)其其 :第一人稱代詞,指自己而而:連詞,表結(jié)果,以致,以至于極極: 形作動,盡,這里有盡情享受的意思夫夫:指示代詞,那翻譯下列句子:翻譯下列句子:1、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2 2、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
20、,來而記之者已少。已少。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題記的人已經(jīng)很少了。3 3、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樂也。我們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游洞的樂趣。后洞后洞慧空禪院慧空禪院 前洞前洞碑碑 北北翻過一座小山東行5里平曠平曠略寫游前洞,略寫游前洞,詳寫游后洞詳寫游后洞及所見所感及所見所感略述前洞略述前洞后洞概況后洞概況詳記游后詳記游后洞的經(jīng)過洞的經(jīng)過前洞前洞后洞后洞記游者甚眾記游者甚眾窈、寒、深窈、寒、深記游者少
21、記游者少第二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為記游的主干部分,作者游為記游的主干部分,作者游了那些地方?感受怎樣(用一個字概括)?了那些地方?感受怎樣(用一個字概括)?悔悔 對比對比補敘出洞補敘出洞后的心情后的心情 深深 難難 奇奇 于是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余有嘆焉。古人之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鳥獸,往往有得,以其以其求思之深求思之深而而無不在無不在也。也。夫夫夷夷以以近,近,則則游者眾;游者眾;險以險以遠(yuǎn),則至者少。遠(yuǎn),則至者少。而而世之奇?zhèn)?、瑰怪,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非常之觀,常在于之觀,常在于險險遠(yuǎn),遠(yuǎn),而而人之所人之所罕罕至至焉焉,故非有志者不,故
22、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焉,于人,于人為為可譏,而在己可譏,而在己為為有悔;有悔;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其孰孰能譏之能譏之乎?此余之所乎?此余之所得得也!也! 于是于是余有嘆焉。古余有嘆焉。古人人之之觀于天地、山川、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往有得,以其以其求思之求思之深深而而無不在
23、無不在也。也。夫夫夷夷以以近,近,則則游者眾;游者眾;險以險以遠(yuǎn),則至者少。遠(yuǎn),則至者少。而而世之世之奇?zhèn)?、瑰怪,奇?zhèn)?、瑰怪,非常非常之觀,之觀,常在于常在于險險遠(yuǎn),遠(yuǎn),而而人之所人之所罕罕至至焉焉,故非有志者不,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能至也。于是于是:在這時在這件事情上之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可不譯以以:因為、由于,表因果關(guān)系其其 :指古人,他們而而:連詞,表遞進,而且無不在無不在:無所不在,沒有不探索、思考到的,指思考問題廣泛全面。夫夫:表議論的發(fā)語詞。以以 :連詞,表并列或遞進,而且,并且則則:表假設(shè)的連詞,那么險險:地勢不平坦非常非常:不同尋常、不同一般險險:地勢險峻的地方
24、而而:因而、所以,表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罕罕:形容詞,少焉焉:兼詞,相當(dāng)于“于此”有志矣,不有志矣,不隨以止隨以止也,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隨以怠,至于至于幽暗昏惑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而無物以相之之,亦不能,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至也。然力足以至焉焉,于人于人為為可譏,而在己可譏,而在己為為有悔;有悔;盡盡吾志也而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其孰孰能譏之乎?此余能譏之乎?此余之所之所得得也!也!以以:連詞,表結(jié)果,以致,以至于至于至于:這里是抵達(dá)、到達(dá)的意思,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用在下文開頭,表示提出另一話題。之
25、之:代人,作賓語焉焉:兼詞,相當(dāng)于“于此”。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為為 :是盡盡:動詞,全部用出其其 :加強反問語氣的副詞,難道孰孰:誰得得:心得,收獲翻譯下列句子:翻譯下列句子:1、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yuǎn),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ス骞址蛞囊越?,則游者眾;險以遠(yuǎn),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ス骞址浅V^,常在于險遠(yuǎn)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yuǎn),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也。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yuǎn)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yuǎn)、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事不能到達(dá)的
26、。2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可是,力量足以達(dá)到目的(而未能達(dá)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dá)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游山的收獲。余之余之所得所得 古人求思古人求思奇觀常在險遠(yuǎn)奇觀常在險遠(yuǎn) 有志有志 有力有力 有物有物 盡吾志盡吾志 無悔矣無悔矣結(jié)構(gòu)結(jié)構(gòu)深深無不在無不在 余于仆碑,又余于仆碑,又以以悲悲夫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古書
27、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其傳而傳而莫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xué)者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父 ,余弟安國平余弟安國平父父、安上純、安上純父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臨川王某記。 余于仆碑,又余于仆碑,又以以悲悲夫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謬其其傳而傳而莫莫能名者,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xué)者學(xué)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父 ,余弟安國平余弟安國平父父、安上純、安上純父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臨川王某記。以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夫夫:那其其 :指古書莫莫:沒有人學(xué)者學(xué)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團知識競賽活動方案8篇
- 2025年醫(yī)療委托服務(wù)協(xié)議樣本
- 上海市松江區(qū)汽車租賃服務(wù)合同模板
- 2025年冬季供暖系統(tǒng)承包協(xié)議
- 2025年經(jīng)營權(quán)讓渡協(xié)議第十七案
- 2025年寫字樓租賃合同續(xù)租協(xié)議書
- 2025年砂洗機項目申請報告模稿
- 2025年醫(yī)師專業(yè)技能提升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
- 2025年藥效學(xué)研究服務(wù)項目申請報告
- 2025年鄉(xiāng)村住宅修建工程協(xié)議
- 術(shù)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yù)防和護理
- 高三數(shù)學(xué)試題(含答案)
- 口腔種植術(shù)單病種質(zhì)控查檢表
- 非法占用農(nóng)田建房舉報信范文
- 中日勞務(wù)合同范本
- 伐樹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T∕CAOE21.3-2020海岸帶生態(tài)減災(zāi)修復(fù)技術(shù)導(dǎo)則第3部分:鹽沼
- 營口市大學(xué)生專考專招考試真題2022
- 煤炭篩分試驗技術(shù)操作規(guī)程
- 化療致骨髓抑制的分級和處理(綜合版)課件
- 配電箱試驗項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