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大題型的解題方略高考物理選擇題平均每道題解答時間應控制在2分鐘以內(nèi)。選擇題解答要做到既快又準,除了掌握直接判斷和定量計算等常規(guī)方法外,還要學會一些非常規(guī)“巧解”方法。解題陷困受阻時更要切忌一味蠻做,要針對題目的特性“不擇手段”達到快捷解題的目的。技法一比較排除法通過分析、推理和計算,將不符合題意的選項一一排除,最終留下的就是符合題意的選項。如果選項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可通過舉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選項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選項,則兩個選項中可能有一種說法是正確的,當然,也可能兩者都錯,但絕不可能兩者都正確。 紙面內(nèi)兩個半徑均為R的圓相切于O點,兩圓形區(qū)域內(nèi)分別存在垂直于紙面的勻強磁場
2、,磁感應強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隨時間變化。一長為2R的導體桿OA繞過O點且垂直于紙面的軸順時針勻速旋轉(zhuǎn),角速度為。t0時,OA恰好位于兩圓的公切線上,如圖甲所示。若選取從O指向A的電動勢為正,下列描述導體桿中感應電動勢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可能正確的是()技法滲透應用右手定則可以判斷開始階段電動勢方向沿O指向A方向,電動勢為正,可排除D選項;導體桿轉(zhuǎn)動產(chǎn)生的電動勢可用公式EBl2計算,但導體桿切割磁感線的長度l2Rsin t,不恒定,也不均勻變化,故A、B均不正確,正確選項只有C 。答案C題后感悟本題若直接推導E的表達式較困難,如果能根據(jù)E的方向和E的大小變化特點就可很快得出答案。針對訓練1如
3、圖所示電路中,R14 ,R26 ,電源內(nèi)阻不可忽略,閉合開關S1,當開關S2閉合時,電流表A的示數(shù)為3 A,則當S2斷開時,電流表示數(shù)可能為()A3.2 A B2.1 AC1.2 A D0.8 A技法二假設推理法所謂假設推理法,就是假設題目中具有某一條件,推得一個結(jié)論,將這個結(jié)論與實際情況對比,進行合理性判斷,從而確定正確選項。假設條件的設置與合理性判斷是解題的關鍵,因此要選擇容易突破的點來設置假設條件,根據(jù)結(jié)論是否合理判斷假設是否成立。一物體重力為50 N,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如圖所示,現(xiàn)加上水平力F1和F2,若F215 N時,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F1的值不可能是()A3
4、NB25 NC30 ND50 N技法滲透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fN10 N,用“假設推理法”分兩種情況:若物體向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F(xiàn)1的值應小于5 N;若物體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F(xiàn)1的值應大于25 N,故B不可能。答案B題后感悟由于不確定物體的運動方向,解答本題時采用了假設的方法分別對兩種可能的運動情況進行推理判斷。針對訓練3.如圖所示,一根輕質(zhì)彈簧上端固定,下端掛一質(zhì)量為m0的平盤,盤中有一物體,質(zhì)量為m。當盤靜止時,彈簧的長度比其自然長度伸長了L。今向下拉盤使彈簧再伸長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開。設彈簧總處在彈性限度以內(nèi),則剛松開手時盤對物體的支持力等于()A.mg B.(mm0)g
5、C. mg D.(mm0)g技法三逆向思維法如果問題涉及可逆物理過程,當按正常思路判斷遇到困難時,則可考慮運用逆向思維法來分析、判斷。有些可逆物理過程還具有對稱性,則利用對稱規(guī)律是逆向思維解題的另一條捷徑。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A點以速度v1與地面成角射出一彈丸,恰好以速度v2垂直穿入豎直壁上的小孔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不計空氣阻力)()A在B點以與v2大小相等的速度,與v2方向相反射出彈丸,它必定落在地面上的A點B在B點以與v1大小相等的速度,與v2方向相反射出彈丸,它必定落在地面上的A點C在B點以與v1大小相等的速度,與v2方向相反射出彈丸,它必定落在地面上A點的左側(cè)D在B點以與v1大小
6、相等的速度,與v2方向相反射出彈丸,它必定落在地面上A點的右側(cè)技法滲透以速度v1與地面成角射出一彈丸,恰好以速度v2垂直穿入豎直壁上的小孔B,說明彈丸在B點的豎直速度為零,v2v1cos ,根據(jù)對稱性“逆向思維”:在B點以與v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射出彈丸,它必落在地面上的A點,A正確;在B點以與v1大小相等的速度,與v2方向相反射出彈丸,由于v1>v2,彈丸在空中運動的時間不變,所以它必定落在地面上A點的左側(cè),C正確,B、D錯誤。答案AC題后感悟彈丸做的是斜上拋運動,到達最高點時速度水平,解答時若直接對斜拋運動進行分解,解答過程比較麻煩,但若采用逆向思維法,利用平拋運動規(guī)律求解,解答
7、過程會簡化很多。針對訓練5.如圖甲所示,Q是單匝金屬線圈,MN是一個螺線管,它的繞線方式?jīng)]有畫出,Q的輸出端a、b和MN的輸入端c、d之間用導線相連,P是在MN正下方水平放置的用細導線繞制的軟彈簧線圈。若在Q所處的空間加上與環(huán)面垂直的變化磁場,發(fā)現(xiàn)在t1至t2時間段內(nèi)彈簧線圈處于收縮狀態(tài),則所加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的變化情況可能為圖乙中的()A B CD技法四極限推理法所謂極限推理法是把某些起決定性作用的物理量推向極端,通過簡單計算、推理或合理性判斷,并與一些顯而易見的結(jié)果或熟悉的物理現(xiàn)象進行對比,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如圖所示,一不可伸長的輕質(zhì)細繩跨過定滑輪后,兩端分別懸掛質(zhì)量為m1和m2的物體A
8、和B。若滑輪有一定大小,質(zhì)量為m且分布均勻,滑輪轉(zhuǎn)動時與繩之間無相對滑動,不計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設細繩對A和B的拉力大小分別為FT1和FT2,已知下列四個關于FT1的表達式中有一個是正確的。請你根據(jù)所學的物理知識,通過一定的分析,判斷正確的表達式是()AFT1 BFT1CFT1 DFT1技法滲透設滑輪的質(zhì)量為零,即看成輕滑輪,若物體B的質(zhì)量較大,由整體法可得加速度ag,隔離物體A,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T1g,應用“極限推理法”,將m0代入四個選項分別對照,可得C正確。答案C題后感悟由于滑輪存在質(zhì)量,如果根據(jù)高中物理規(guī)律直接進行推理計算,幾乎不可能得出FT1的表達式,但若用極限推理法,即假設m
9、0,則很容易選出正確選項。針對訓練7如圖所示,輕細繩的一端系在質(zhì)量為m的物體上,另一端系在一個輕質(zhì)圓環(huán)上,圓環(huán)套在粗糙水平桿MN上,現(xiàn)用水平力F拉繩上一點,使物體處于圖中實線位置,此時細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然后改變F的大小使物體緩慢下降到圖中虛線位置,圓環(huán)仍在原來的位置不動,則在這一過程中,水平拉力F、環(huán)與桿之間的摩擦力f和環(huán)對桿的壓力N的變化情況是()AF逐漸增大,f保持不變,N逐漸增大BF逐漸增大,f逐漸增大,N保持不變CF逐漸減小,f逐漸增大,N逐漸減小DF逐漸減小,f逐漸減小,N保持不變技法五圖像分析法根據(jù)題目的內(nèi)容畫出圖像或示意圖,如物體的運動圖像、UI圖像、氣體的狀態(tài)
10、變化圖像等,再利用圖像分析尋找答案。圖像分析法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便于了解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能夠避免繁瑣的計算,迅速簡便地找出正確選項。如圖甲所示,兩平行正對的金屬板A、B間加有如圖乙所示的交變電壓,一重力可忽略不計的帶正電粒子被固定在兩板的正中間P處。若在t0時刻釋放該粒子,粒子會時而向A板運動,時而向B板運動,并最終打在A板上。則t0可能屬于的時間段是()A0<t0< B.<t0<C.<t0<T DT<t0<技法滲透以向B板運動為正方向,分別作出從0、時刻釋放的粒子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由圖象可看出,若0<t0<或<
11、t0<T或T<t0<,粒子在一個周期內(nèi)正向位移大,即最終打到B板;若<t0<,粒子在一個周期內(nèi)負向位移大,最終打到A板,故B正確。答案B題后感悟此題由于運動過程較復雜,若用常規(guī)方法分析讓人糾結(jié),而巧用vt圖像分析法則可輕松化解難題。用vt圖像來分析帶電粒子在周期性變化的交變電場中的單向或往復運動,一般都很有效。針對訓練9如圖所示,一水平飛行的子彈恰能穿過用輕質(zhì)銷釘銷住并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A、B兩木塊,且木塊B獲得的動能為Ek1。若拔去銷釘C,仍讓這顆子彈水平射入A、B兩木塊,木塊B獲得的動能為Ek2,則()A子彈不能穿過木塊B,且Ek1&g
12、t;Ek2B子彈不能穿過木塊B,且Ek1<Ek2C子彈仍能穿過木塊B,且Ek1>Ek2D子彈仍能穿過木塊B,且Ek1<Ek2技法六轉(zhuǎn)換對象法一些復雜和陌生的問題,可以通過轉(zhuǎn)換研究對象、物理過程、物理模型和思維角度等,變成簡單、熟悉的問題,以便達到巧解、速解問題的目的。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根條形磁鐵,磁鐵中央正上方用絕緣彈簧懸掛一水平直導線,并與磁鐵垂直。當直導線中通入圖中所示方向的電流時,可以判斷出()A彈簧的拉力增大,條形磁鐵對桌面的壓力減小B彈簧的拉力減小,條形磁鐵對桌面的壓力減小C彈簧的拉力增大,條形磁鐵對桌面的壓力增大D彈簧的拉力減小,條形磁鐵對桌面的壓力增大技
13、法滲透由左手定則可知磁鐵對通電直導線的作用力豎直向下,故彈簧拉力增大;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知,導線對磁鐵的反作用力豎直向上,減小了磁鐵對桌面的壓力,A正確。答案A題后感悟本題直接對磁鐵受力分析不好分析,轉(zhuǎn)換對象,對通電導線受力分析,然后利用牛頓第三定律得到磁鐵的受力情況。針對訓練11如圖所示,站在汽車上的人用手推車的力為F,腳對車向后的摩擦力為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當車勻速運動時,F(xiàn)和f對車做功的代數(shù)和為零B當車加速運動時,F(xiàn)和f對車做功的代數(shù)和為負功C當車減速運動時,F(xiàn)和f對車做功的代數(shù)和為正功D不管車做何種運動,F(xiàn)和f的總功和總功率都為零技法七特殊值代入法有些選擇題選項的代數(shù)表達式比較復
14、雜,需經(jīng)過比較繁瑣的公式推導過程,此時可在不違背題意的前提下選擇一些能直接反映已知量和未知量數(shù)量關系的特殊值,代入有關表達式進行推算,依據(jù)結(jié)果對選項進行判斷。這種方法的實質(zhì)是將抽象的、繁瑣的一般性問題的推導、計算轉(zhuǎn)化成具體的、簡單的特殊性問題來處理,達到迅速、準確選擇的目的。假設地球是一半徑為R、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球體。一礦井深度為d。已知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球殼對殼內(nèi)物體的引力為零。礦井底部和地面處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為()A1 B1C.2 D.2技法滲透取特殊情況,當dR時,重力加速度之比應該為零,排除B、D;取d,根據(jù)黃金代換式GMgR2得g,重力加速度之比不等于(因為質(zhì)量M不一樣),排除C。答案
15、為A。答案A針對訓練13如圖所示,在傾角為30°的足夠長的光滑固定斜面上,一質(zhì)量為2 kg的小球自與斜面底端P點相距0.5 m處,以4 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運動。在返回P點之前,若小球與P點之間的距離為d,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則d與t的關系式為()Ad4t2.5t2 Bd4t2.5t2Cd0.54t2.5t2 Dd0.54t2.5t2技法八對稱分析法對稱情況存在于各種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規(guī)律中,應用這種對稱性可以幫助我們直接抓住問題的實質(zhì),避免復雜的數(shù)學演算和推導,快速解題。(2013·江蘇高考)下列選項中的各圓環(huán)大小相同,所帶電荷量已在圖中標出,且電荷均勻分布,各
16、圓環(huán)間彼此絕緣。坐標原點O處電場強度最大的是()技法滲透每個圓環(huán)在O處產(chǎn)生的場強大小相等,設為E,由電場強度的疊加原理和對稱性可知,ED0,EAECE,EBE,故B正確。答案B針對訓練15如圖所示,電荷量為q和q的點電荷分別位于正方體的頂點,正方體范圍內(nèi)電場強度為零的點有()A體中心、各面中心和各邊中點B體中心和各邊中點C各面中心和各邊中點D體中心和各面中心技法九反證舉例法有些選擇題的選項中,帶有“可能”、“可以”等不確定詞語,只要能舉出一個特殊例子證明它正確,就可以肯定這個選項是正確的;有些選擇題的選項中,帶有“一定”、“不可能”等肯定的詞語,只要能舉出一個反例駁倒這個選項,就可以排除這個選
17、項。關于靜電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勢等于零的物體一定不帶電B電場強度為零的點,電勢一定為零C同一電場線上的各點,電勢一定相等D負電荷沿電場線方向移動時,電勢能一定增加技法滲透帶電物體的電勢可以為零,比如接地的導體,可以帶電,取大地電勢為零,則此物體的電勢為零,A錯;電場強度和電勢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場強為零的地方,電勢可以為零,也可以不為零,如兩正點電荷連線中點處的場強為零,但電勢不一定為零,B錯;順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C錯;負電荷沿電場線方向移動,則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一定增加,D對。答案D題后感悟?qū)τ谟小耙欢ā钡倪x項,只要能找到“不一定”的反例,或?qū)τ谟小安豢赡堋钡倪x項,只要能找到
18、“可能”的例子,就可將此選項排除。針對訓練17如圖所示,物體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靜止在斜面上,若稍微增大水平力F而物體仍保持靜止,則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A斜面對物體的靜摩擦力一定增大B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一定增大C物體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一定增大D物體在豎直方向所受合力一定增大技法十單位判斷法從物理量的單位出發(fā)篩選出正確答案。如果等式兩邊單位不一致,或所列選項的單位與題干要求量的單位不統(tǒng)一,則肯定有錯誤;或者,盡管式子兩邊的單位一致,卻仍不能確保此式肯定正確,因為用單位判斷法不能確定常數(shù)項的正確與否。某個由導電介質(zhì)制成的電阻截面如圖所示,導電介質(zhì)的電阻率為,制成內(nèi)外半徑分別為a和b的半球殼層形狀
19、(圖中陰影部分),半徑為a、電阻不計的球形電極被嵌入導電介質(zhì)的球心成為一個引出電極,在導電介質(zhì)的外層球殼上鍍上一層電阻不計的金屬膜成為另外一個電極,設該電阻的阻值為R。下面給出R的四個表達式中只有一個是合理的,你可能不會求解R,但是你可以通過一定的物理分析,對下列表達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斷。根據(jù)你的判斷,R的合理表達式應為()AR BRCR DR技法滲透由電阻定律R可知,C、D單位錯誤,再考慮ba時,R應為零,可知A錯誤,B正確。答案B題后感悟某一物理量的表達通式直接應用現(xiàn)有知識可能無法推導,或很難直接得出結(jié)果,此時可結(jié)合單位換算,判斷出哪些表達式是不合理的。此類問題在近幾年高考中多次出現(xiàn)。針對訓
20、練19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v與空氣的密度、壓強p有關。下列速度的表達式(k為比例系數(shù),無單位)中可能正確的是()Avk Bv Cv Dv20圖示為一個內(nèi)、外半徑分別為R1和R2的圓環(huán)狀均勻帶電平面,其單位面積帶電量為。取環(huán)面中心O為原點,以垂直于環(huán)面的軸線為x軸。設軸上任意點P到O點的距離為x,P點電場強度的大小為E。下面給出E的四個表達式(式中k為靜電力常量),其中只有一個是合理的。你可能不會求解此處的場強E,但是你可以通過一定的物理分析,對下列表達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斷。根據(jù)你的判斷,E的合理表達式應為()AE2kx BE2kxCE2kx DE2kx1明確考查的知識范圍現(xiàn)在的物理實驗題涉及力
21、學、電(場、路)磁(場、感)學等知識。盡管題目千變?nèi)f化,但通過仔細審題,都能直接地判斷出命題人想要考查的知識點和意圖。2看清實驗題圖實驗題一般配有相應的示意圖、實物圖,目的是告知實驗儀器(或部分)及其組裝情況,讓考生探究考查意圖。認識這些器材在實驗中所起的作用,便能初步勾畫實驗過程。3捕捉并提取信息試題總是提供諸多信息再現(xiàn)實驗情景,因此,解答時必須捕捉并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使問題迎刃而解。一般需要關注如下信息:(1)新的概念、規(guī)律、公式一些新穎的非學生實驗題、陌生的新知識(概念公式)應用題、新規(guī)律驗證題,都會為我們提供信息。要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提取有用信息為解題服務。(2)新的表格數(shù)據(jù)通過解讀表
22、格,了解實驗測量的物理量,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判斷相關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如正比例、反比例關系,平方還是開方關系,或者是倒數(shù)關系。根據(jù)數(shù)據(jù)描點作圖可以直觀反映實驗的某種規(guī)律。(3)新的物理圖像實驗題本身提供物理圖像,但這些圖像平時沒有接觸過,關鍵要明確圖像的物理意義,才能正確分析實驗問題。類型一基本儀器的使用此類題考查常用儀器的結(jié)構、使用、讀數(shù)問題,屬于送分題。對讀數(shù)問題是否要估讀,對有效數(shù)字的位數(shù)和給定的單位要特別留心,為此要熟練掌握各種測量儀器的使用方法及讀數(shù)規(guī)則。(2013·山東高考)圖甲為一游標卡尺的結(jié)構示意圖,當測量一鋼筆帽的內(nèi)徑時,應該用游標卡尺的_(填“A”、“B”或“C”
23、)進行測量;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該鋼筆帽的內(nèi)徑為_mm。儀器的估讀原則(1)毫米刻度尺讀數(shù)中,必須估讀到毫米的十分位。(2)螺旋測微器讀數(shù)中,必須估讀到毫米的千分位,因此螺旋測微器又叫千分尺。(3)游標卡尺有三種精度,0.1 mm精度(游標尺10個格),以mm為單位,讀數(shù)中小數(shù)點后面有一位,0.05 mm和0.02 mm精度(游標尺20個格和50個格),以mm為單位,讀數(shù)中小數(shù)點后面有兩位。(4)多用電表的歐姆擋,刻度不均勻,結(jié)果只取兩位有效數(shù)字,別忘記讀取的數(shù)值乘以倍率。類型二常規(guī)實驗題此類題主要考查教材基本實驗的原理設計、器材選擇、實驗操作、數(shù)據(jù)處理、誤差分析。要做好這類實驗題,要把主要精力放
24、在教材實驗上,從基本儀器的使用方法,基本實驗原理,基本實驗操作和實驗細節(jié),實驗步驟的排序、糾錯、補漏,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處理和誤差分析,電學實驗的連線、糾錯,畫電路圖等全方位理解和掌握。在“探究小燈泡的伏安特性”實驗中,所用器材有:燈泡L、量程恰當?shù)碾娏鞅鞟和電壓表V、直流電源E、滑動變阻器R、電鍵S等,要求燈泡兩端電壓從零開始變化。(1)實驗中滑動變阻器應采用_(填“分壓”或“限流”)式接法。(2)某同學已連接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在連接最后一根導線的c端到直流電源正極之前,請指出其中僅有的2個不當之處,并說明如何改正。A_;B_。甲乙 丙(3)電路連接正確后,分別測得兩只燈泡L1和L2的伏安特性曲
25、線如圖乙中和所示,然后將燈泡L1、L2與電池組(電動勢和內(nèi)阻均恒定)連成圖丙所示電路。多次測量后得到通過L1和L2的電流平均值分別為0.30 A和0.60 A。在圖乙中畫出電池組路端電壓U和電流I的關系曲線。由該曲線可知電池組的電動勢為_ V,內(nèi)阻為_ 。(取兩位有效數(shù)字)類型三創(chuàng)新探究型實驗題此類實驗重在考查實驗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的遷移應用,特點是“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要做好這類題,首先要審清題意,明確實驗目的,聯(lián)想和遷移應用相關實驗原理。(2013·福建高考)硅光電池在無光照時不產(chǎn)生電能,可視為一電子元件。某實驗小組設計如圖甲電路,給硅光電池加反向電壓(硅光電池負極接高電勢
26、點,正極接低電勢點),探究其在無光照時的反向伏安特性。圖中電壓表V1量程選用3 V,內(nèi)阻為6.0 k;電壓表V2量程選用15 V,內(nèi)阻約為30 k;R0為保護電阻;直流電源電動勢E約為12 V,內(nèi)阻不計。(1)根據(jù)圖甲,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連接成完整電路。(2)用遮光罩罩住硅光電池,閉合開關S,調(diào)節(jié)變阻器R,讀出電壓表V1、V2的示數(shù)U1、U2。某次測量時,電壓表V1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則U1_ V,可算出通過硅光電池的反向電流大小為_ mA(保留兩位小數(shù));該小組測出大量數(shù)據(jù),篩選出下表所示的9組U1、U2數(shù)據(jù),算出相應的硅光電池兩端反向電壓Ux和通過的反向電流Ix(表中“”表示反向),并在
27、坐標紙上建立IxUx坐標系,標出了與表中前5組Ux、Ix數(shù)據(jù)對應的5個坐標點。請你標出余下的4個坐標點,并繪出IxUx圖線;123456789U1/V0.000.000.060.120.240.420.721.141.74U2/V0.01.02.13.14.25.46.78.19.7Ux/V0.01.02.03.04.05.06.07.08.0Ix/mA0.000.000.010.020.040.070.120.190.29由IxUx圖線可知,硅光電池無光照下加反向電壓時,Ix與Ux成_(填“線性”或“非線性”)關系。針對訓練5(2014·保定模擬
28、)探究能力是物理學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某物理興趣小組探究“阻力做功與繞固定軸轉(zhuǎn)動物體角速度的關系”,某同學采用了下述實驗步驟進行實驗:如圖所示,先讓砂輪由動力帶動勻速旋轉(zhuǎn),測得其角速度為;然后讓砂輪脫離動力,由于克服轉(zhuǎn)軸間的摩擦力,砂輪最后停下,測出砂輪從脫離動力到停止轉(zhuǎn)動的過程中轉(zhuǎn)過的圈數(shù)為n;通過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經(jīng)實驗測得的幾組和n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實驗序號12345/(rad·s1)0.51234n52080180320(1)請你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判定下列圖像正確的是()(2)若砂輪轉(zhuǎn)軸的直徑大小為D,轉(zhuǎn)軸轉(zhuǎn)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恒為f。砂輪脫離動力后克服摩擦力做功的表達式為
29、Wf_。(用題目中所給的物理量表示)(3)實驗測量砂輪轉(zhuǎn)軸的直徑D,游標卡尺上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則D_ mm。(4)物體因繞轉(zhuǎn)軸轉(zhuǎn)動而具有的動能叫轉(zhuǎn)動動能。設法測得砂輪轉(zhuǎn)軸轉(zhuǎn)動時受到的摩擦力f N,通過上述實驗可以得出:該砂輪的轉(zhuǎn)動動能Ek與角速度的關系式為Ekk2,其中比例系數(shù)k的大小為_,k的單位是_(用力學基本單位kg、m、s表示)。1視審題的流程化(1)通讀構輪廓讀后腦海中要呈現(xiàn)物理圖景的輪廓。由圖景(物理現(xiàn)象、物理過程)與某些物理模型找關系,初步確定研究對象,猜想所對應的物理模型。(2)細讀現(xiàn)情景讀后腦海中要出現(xiàn)較清晰的物理圖景。由題設條件,進行分析、判斷,確定物理圖景(物理現(xiàn)象、物理
30、過程)的變化趨勢?;敬_定研究對象所對應的物理模型。(3)選讀挖條件通過對關鍵詞語(如“緩慢”、“勻速”、“足夠長”、“至少”、“至多”、“剛好”、“最大”、“最小”、接觸面“粗糙(或光滑)”、物體是“導體(或絕緣體)”、物體與彈簧“連接(或接觸)”、電池“計內(nèi)阻(或不計內(nèi)阻)”等)的理解(如“剛好不相撞”表示物體最終速度相等或者接觸時速度相等;“剛好不滑動”表示靜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繩端物體剛好通過最高點”表示繩子拉力為零,僅由重力提供向心力;“粒子剛好飛出(或飛不出)磁場”表示粒子的運動軌跡與磁場的邊界相切等)挖條件。2注意思維的模式化(1)選對象,建模型通過對整個題目的情景把握,根
31、據(jù)整體法與隔離法選取研究對象;采用抽象、概括或類比等效的方法建立相應的物理模型或物理運動模型,并對其進行全面的受力分析和運動分析。(2)多階段,分過程根據(jù)問題的需要和研究對象的不同,將問題涉及的物理過程,按照時間和空間的發(fā)展順序,合理地分解為幾個彼此相對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的階段;通過各階段的聯(lián)系綜合起來解決問題,從而使問題化整為零、各個擊破。(3)用規(guī)律,列方程在對物理狀態(tài)和物理過程深刻把握的基礎上,尋找題設條件與所求未知物理量的聯(lián)系,從力的觀點或能量的觀點等知識與方法,根據(jù)物理規(guī)律(如牛頓第二定律、能的轉(zhuǎn)化與守恒等)列出方程求解。3強化答題的規(guī)范化(1)文字說明必要必有物理量要用題中的符號,涉及
32、題中沒有明確指出的物理量或符號,一定要用假設的方式進行說明;題目中的一些隱含條件或臨界條件分析出來后,要加以說明;要指明正方向、零位置;列方程前,對誰在什么過程(或什么狀態(tài))用到什么規(guī)律,要簡要說明。(2)分步列式,聯(lián)立求解做綜合大題一定要樹立“重視過程,分步解答”的解題觀,因為高考閱卷實行按步給分,每一步的關鍵方程都是得分點。以下幾個技巧可有助于大題盡量多得分:方程中字母要與題目吻合,同一字母物理意義要唯一,出現(xiàn)同類物理量,要用不同上下標區(qū)分;列純字母方程。方程全部采用物理量符號和常用字母;列原始方程。列出與原始規(guī)律公式相對應的具體形式,而不是移項變形后的公式;依次列方程。不要寫連等式或綜合
33、式子,否則會“一招不慎滿盤皆輸”;根據(jù)題目及解析特點,明確每個方程后面是否標注。(3)結(jié)果表述,準確到位題中要求解的物理量應有明確的答案(盡量寫在顯眼處);待求量是矢量的必須說明其方向;用字母表示的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間量。凡是題中沒有給出的都是未知量,不能隨便把g取值代入用字母表示的答案中,用字母表示的答案不能寫單位;若在解答過程中進行了研究對象轉(zhuǎn)換,則必須交代轉(zhuǎn)換依據(jù),如“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類型一應用型計算題應用型計算題的特點是以實際問題立意,真實全面地模擬現(xiàn)實,解答時注意以下三點:(1)審題時應從試題設置的各種現(xiàn)象情景中建立并抽象出理想模型及理想的物理過程。注意挖掘一些結(jié)合點的關鍵
34、信息。(2)思維模式化有助于解決過程比較復雜的問題。當審完題后,沒有解題思路時,按思維模板做一般會有很大收獲。(3)答題時應“設未知,列分式,明結(jié)果”,確保不因不規(guī)范而失分。(20分)(2014·棗莊模擬)如圖所示,AB為半徑R0.8 m的光滑圓弧軌道,下端B恰與小車右端平滑對接。小車的質(zhì)量M3 kg、長度L2.16 m,其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0.2 m?,F(xiàn)有質(zhì)量m1 kg的小滑塊,由軌道頂端無初速度釋放,滑到B端后沖上小車,當小車與滑塊達到共同速度時,小車被地面裝置鎖定。已知地面光滑,滑塊與小車上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0.3,取g10 m/s2。試求:(1)滑塊經(jīng)過B端時,軌道對它支持
35、力的大??;(2)小車被鎖定時,其右端到軌道B端的距離;(3)小車被鎖定后,滑塊繼續(xù)沿小車上表面滑動。請判斷:滑塊能否從小車的左端滑出小車?若不能,請計算小車被鎖定后由于摩擦而產(chǎn)生的內(nèi)能是多少?若能,請計算滑塊的落地點離小車左端的水平距離。第一步:審題規(guī)范化題設條件獲取信息光滑圓弧軌道滑塊沿圓軌道下滑時只有重力做功無初速度釋放小滑塊在A點的速度為零小車與滑塊達到共同速度時,小車被鎖定滑塊以后相對小車滑動的初速度為小車與滑塊的共同速度第二步:思維規(guī)范化滑塊的運動可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沿圓軌道下滑;與小車相對滑動到小車鎖定;小車鎖定后滑塊滑動;滑塊做平拋運動?;瑝K在圓弧軌道的B點,支持力與重力的合力
36、提供向心力,此時的速度為滑塊到小車的初速度,滑塊與小車達到共同速度后能否滑出小車需通過計算做出判斷,可求出滑塊到小車左端的速度,若大于零,則能滑出。第三步:答題規(guī)范化(1)設滑塊經(jīng)過B端時的速度為v1,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gRmv(1分)設滑塊經(jīng)過B端時,軌道對滑塊的支持力為N,由牛頓第二定律得Nmgm(1分)解得v14 m/s,N30 N(1分)(2)從向左為正方向,當滑塊滑上小車后,設滑塊和小車的加速度分別為a1、a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對滑塊mgma1(1分)對小車mgMa2(1分)設滑塊和小車經(jīng)過時間t1達到共同速度,其速度分別為v2、v3,根據(jù)運動學公式有v2v1a1t1,v3a2t1,v2v3(2分)解得t11 s,v2v31 m/s(1分)設此時小車右端到軌道B端的距離為x1,根據(jù)運動學公式有x1a2t(1分)解得x10.5 m(1分)(3)設滑塊和小車達到共同速度時,滑塊前進的距離為x2,根據(jù)運動學公式有x2v1t1a1t(1分)解得x22.5 m(1分)此時,滑塊沿小車上表面滑動的距離設為x1,由幾何關系得x1x2x12 m(1分)小車被鎖定后,假設滑塊能從小車左端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校際美育合作協(xié)議
- 會議決策紀要與執(zhí)行方案
- 綠色建筑節(jié)能技術改造合同
- 水電供應服務協(xié)議書
- 光伏發(fā)電站建設項目開發(fā)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
- 物流運輸合同協(xié)議書參考
- 周年慶典盛大策劃方案
- 工程維修承包合同
- 汽車維修租賃合同協(xié)議書
- 裝飾裝修居間合同
- GB/T 1096-2003普通型平鍵
- GA/T 1163-2014人類DNA熒光標記STR分型結(jié)果的分析及應用
- 2023年語言學概論打印題庫含答案
- 《專門檔案管理(第三版)》課件 第1章
- CAD培訓教學講解課件
- 包莖包皮過長精選課件
- 小兒高熱驚厥精品課件
- 優(yōu)秀員工榮譽證書模板
- 三維電生理導航系統(tǒng)技術參數(shù)
- 三年級下冊科學活動手冊
- 《交通工程CAD》課程教學大綱(本科)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