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課時檢測12《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含詳解)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課時檢測12《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含詳解)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課時檢測12《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含詳解)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課時檢測12《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含詳解)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課時檢測12《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含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時檢測(十二)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1946年4月,杜魯門發(fā)表演講:“我們應該幫助別人,因為我們懂得,我們不能在一個經濟停滯的世界中分享繁榮。我們應該幫助別人,因為經濟困擾無論先在世界哪一個地方,都是暴力政治的滋生地。我們應該幫助別人,因為我們覺得,向正在醫(yī)治因對付我們的共同敵人而遭受損傷的朋友和同盟伸出援助之手是正確的?!边@段話實質上反映了美國()A以和平發(fā)展為己任 B以稱霸世界為目的C以幫助盟友為義務 D以對抗蘇聯(lián)為根本解析:選B根據(jù)材料“我們應該幫助別人我們不能在一個經濟停滯的世界中分享繁榮”,表明美國幫助別人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分享繁榮,結合

2、所學,這種“幫助”、“分享”是附帶政治和經濟條件的,以達到美國稱霸世界的目的,故B項正確。2有學者認為,從19451950年美國的對歐政策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分別是“光榮孤立”式的遠距離操控、以政治經濟援助為重點的有限卷入歐洲事務和以軍事援助為重點的全面卷入歐洲事務。美國政策調整的主要原因是()A遏制蘇聯(lián)的需要 B歐洲經濟的復興C美國實力的下降 D美歐聯(lián)合的實現(xiàn)解析:選A材料中顯示的是美國二戰(zhàn)后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分別實施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遏制蘇聯(lián)和共產主義發(fā)展,故A項正確。3有學者指出:“可以說,戰(zhàn)后美國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舉措,都是在遏制共產主義這

3、一總的戰(zhàn)略方針的指引下進行的?!闭沾送茢?,美蘇“冷戰(zhàn)”對峙的原因是()A美國試圖建立全球霸權B美國與蘇聯(lián)國家利益的沖突C美國與蘇聯(lián)實力相當D美國與蘇聯(lián)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解析:選D關鍵信息“戰(zhàn)后美國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舉措,都是在遏制共產主義這一總的戰(zhàn)略方針的指引下進行的”。這強調了美蘇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分歧和對立,故D項正確。41948年4月3日,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簽署對外援助法案,根據(jù)該法案,美國要向西歐各國提供133.2億美元的援助,美國承諾“當西歐一國向另一國提供貨物而后者缺乏支付手段時,美國則給予前者相當于后者賒款數(shù)額的美元貸款予以結算”。該法案()A體現(xiàn)美國控制西歐的意圖B標志美國杜魯門主義出

4、臺C開啟西歐各國一體化進程D推動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解析:選A根據(jù)對“1948年”、“對外援助法案”、“西歐”、“美國則給予賒款數(shù)額的美元貸款予以結算”這些信息的分析,不難得出這是在說馬歇爾計劃,所以B、C、D三項明顯與史實不符,答案選A項。5右面漫畫反映的是某國某一時期的對外政策,這一政策()A標志著冷戰(zhàn)格局正式拉開序幕B其主觀動機與效果保持了一致C目的是推動歐洲的一體化進程D實際上扶植了潛在的競爭對手解析:選D圖中利用美元讓西歐重新強壯起來表明是美國實施的馬歇爾計劃。標志著冷戰(zhàn)格局正式拉開序幕的是杜魯門主義,故A項錯誤;美國實施馬歇爾計劃的主觀動機是幫助西歐恢復經濟從而扶植和控制西歐國家,西

5、歐國家的經濟得到恢復為西歐的聯(lián)合奠定基礎,西歐走向聯(lián)合挑戰(zhàn)美國霸主地位,其動機和效果并不一致,故B項錯誤;美國實施馬歇爾計劃的目的是為了控制西歐國家,故C項錯誤;西歐經濟得到恢復開始其一體化進程進而挑戰(zhàn)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成為美國潛在的競爭對手,故D項正確。6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稱:“當美國在撤離歐洲時,蘇聯(lián)卻正在使自己在其東歐保護區(qū)處于穩(wěn)固地位。由于蘇聯(lián)努力追求這些目標,便與西方列強發(fā)生了直接的愈來愈尖銳的沖突。”這種“沖突”在20世紀60年代的突出表現(xiàn)是()A西德和東德的建立 B柏林墻的修建C北約和華約的對峙 D越南戰(zhàn)爭爆發(fā)解析:選B1949年西德和東德先后建立,故A項錯誤;19

6、61年,柏林墻的修建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全球爭霸在政治領域的深刻反映,故B項正確;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lián)為首的華約從成立伊始就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開展針鋒相對的對抗,故C項錯誤;越戰(zhàn)主要是美國和越南兩者之間的問題,與蘇聯(lián)無直接關聯(lián),故D項錯誤。7(揚州質檢)“危機期間,菲德爾·卡斯特羅的立場遠比赫魯曉夫強硬,他曾建議蘇聯(lián)對美實施報復性核打擊,他的強硬立場與蘇聯(lián)力求控制危機的想法不相符合?!边@場“危機”()A推動美蘇兩極格局正式形成B觸發(fā)了二戰(zhàn)后東亞大規(guī)模局部戰(zhàn)爭C使古巴核大國地位得到承認D在美蘇妥協(xié)后用談判方式得以化解解析:選D據(jù)材料“菲德爾·卡斯特羅”“赫魯曉夫”“核打擊”等

7、信息可推斷這場“危機”是古巴導彈危機。古巴導彈危機是美蘇兩極格局正式形成的影響,而非形成的條件,故A項錯誤;中美洲的古巴導彈危機沒有對東亞大規(guī)模局部戰(zhàn)爭產生影響,故B項錯誤;當時的古巴不是核大國,故C項錯誤;材料“蘇聯(lián)力求控制危機的想法”推動古巴導彈危機在美蘇妥協(xié)后用談判方式得以化解,故D項正確。8如圖漫畫將冷戰(zhàn)時期的三國領導人入畫,描繪了一場三人間的爭斗。漫畫將站立者畫成喜歡動武的美國西部牛仔形象,與之對峙的兩人按照騎馬的堂吉訶德、騎驢的仆人桑奇的樣式繪制。該漫畫反映的是()A朝鮮戰(zhàn)爭 B德國分裂C科索沃戰(zhàn)爭 D古巴導彈危機解析:選D1962年,蘇聯(lián)開始向古巴運送導彈,準備在古巴建立導彈基地

8、,以改變蘇聯(lián)在核力量對比中的不利地位。美國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軍艦,武裝封鎖古巴,經過對峙和談判,蘇聯(lián)最終從古巴撤走導彈,危機結束,故D項正確。9(啟東中學月考)20世紀60年代,美蘇兩國提出要“和平競賽”,商定在對方的首都辦展覽。蘇聯(lián)人辦了炫耀其宇航技術的展覽,美國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國人到蘇聯(lián)辦了個美國家庭的廚房展覽,非?,F(xiàn)代化。蘇聯(lián)人一看,大為震驚:原來生活可以這樣!覺得美國人很幸福,內心向往美國。這一情形反映出()A美蘇實際上放棄爭奪世界霸權B美蘇兩國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C美國取得對蘇聯(lián)的絕對優(yōu)勢D美蘇冷戰(zhàn)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解析:選D材料反映了美蘇雙方互相展示各自特長給對手以壓力,是冷戰(zhàn)的表現(xiàn)

9、形式,故答案為D項。二戰(zhàn)后形成美蘇兩極格局,目的是爭奪世界霸權,排除A項;兩國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不符合史實,材料不能反映“差距巨大”,排除B項;材料顯示雙方互為震驚、害怕、向往,說明勢均力敵,互有攻守,排除C項。10帕爾默在現(xiàn)代世界史中寫道:“美國人實現(xiàn)了他們自己的人道主義動機,同時又滿足了自己的經濟需求,削弱了歐洲人倒向蘇聯(lián)的趨勢?!泵绹〉蒙鲜龀晒拇胧┛陀^上()A把歐洲納入美國的經濟勢力范圍B奠定戰(zhàn)后兩極格局的框架C直接導致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抗D推動了歐洲的分裂與對峙解析:選D材料中“人道主義動機”即援助,“滿足了自己的經濟需求”即經濟手段控制歐洲,“削弱了歐洲人倒向蘇聯(lián)的趨勢”即對蘇聯(lián)

10、的冷戰(zhàn),所以材料反映的是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劃通過援助西歐,加強了美國對西歐的控制,增強了西歐遏制蘇聯(lián)的力量,客觀上也推動歐洲的分裂與對峙,故D項正確。11(揚州一模)下面兩幅漫畫折射出二戰(zhàn)后美國與西歐關系的變化。有關二戰(zhàn)后西歐與美國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關系變化開始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歐對美國從“依附關系”過渡為“伙伴關系”美國經濟“滯脹”不得已調整美歐關系馬歇爾計劃和歐共體成立增強了西歐競爭力A BC D解析:選D從漫畫中可以看出,漫畫一說的是二戰(zhàn)后美國對西歐國家的援助,漫畫二說的是美國與西歐國家之間的經濟競爭,這種變化開始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故正確;20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歐在經濟上

11、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在政治上,它們力圖推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所以西歐對美國從“依附關系”過渡為“伙伴關系”,故正確;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滯脹”使美國的經濟實力下降,美國不得已調整美歐關系,故正確;二戰(zhàn)后美國實施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劃使西歐的經濟實力增強,歐共體的成立促進了西歐經濟的發(fā)展和實力的增強,故正確。D項符合題意。121961年,鐵托在一次會議上發(fā)言:“當我們走上獨立的道路而不同兩個對立陣營的國家集團結盟的時候,當我們反對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絕這個政策所帶來的一切時,我們選擇了一條艱苦的道路。”這條艱苦的道路()A動搖了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B形成了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

12、秩序C獲得了中國政府的支持援助D沖擊了由超級大國決定世界事務的局面解析:選D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不結盟運動的正式形成。不結盟運動的目標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但至今尚未形成,故B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xiàn)中國的援助,故C項錯誤;不結盟運動興起,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一支相對獨立的力量,沖擊了兩極格局,但并未動搖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故D項正確,A項錯誤。13“2001年,日本首相向聯(lián)合國聲明:日本擔負了聯(lián)合國會費的兩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會改革卻遲遲不能實現(xiàn),對此在國民中間有不滿情緒?!痹摬牧媳砻魅毡?)A國民經濟獲得持續(xù)增長B要求獲得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C企圖謀求

13、政治大國地位D日本民眾與國際社會對立情緒增長解析:選C日本所希望的安理會改革,即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謀求政治大國地位,故C項正確。14下表(數(shù)據(jù)來源:楊國昌著當代世界經濟概論)所反映現(xiàn)象的合理推論是()美國進出口貿易情況表(單位:億美元)為順差,為逆差年代1950 1960 1970 1973 與日本的貿易2.4 2.0 15.9 19.4 與西歐國家的貿易2.0 10.7 5.8 17.8 A.促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B強化了美國對西歐和日本的同盟關系C經濟多極化有力地沖擊著美蘇兩極格局D加速歐共體變成經濟兼政治性質的組織解析:選C材料突出的是美國與日本、西歐之間貿易由順差轉為逆差

14、,體現(xiàn)了美國實力的下降,經濟多極化會對美蘇兩極格局造成沖擊,故C項正確。15聯(lián)合國前秘書長加利認為:“國際新秩序應該建立在多極化的基礎之上。多極主義與多邊主義意味著國際關系的民主化。它有利于國際社會的每個成員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目標和理想,有利于各國展開對話、交流觀點?!边@說明國際關系民主化可以()A推動全球經濟持續(xù)增長 B促進各種文化趨向一致C維護世界和平長期發(fā)展 D實現(xiàn)各國地位真正平等解析:選C根據(jù)材料“多極主義與多邊主義意味著國際關系的民主化”,強調國際間政治關系,“每個成員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目標和理想”,體現(xiàn)的是國際成員間的互相尊重與合作交流。國際社會的成員間可以充分表達自己、彼此尊

15、重,有利于國際和平與穩(wěn)定,故C項正確。二、非選擇題(15分)16(2016·江蘇高考)1946年,美國和蘇聯(lián)兩國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報告,對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兩國間的“冷戰(zhàn)”產生了影響。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國駐蘇大使館代辦凱南向美國政府提交了8 000字的“長電報”。電文中認為,克里姆林宮對世界事務的認知根源于蘇聯(lián)傳統(tǒng)的不安全感。為了求得安全,他們從未考慮與對手達成妥協(xié),而是要將對手置于死地。凱南還將蘇聯(lián)描繪為一個專制傳統(tǒng)早已與意識形態(tài)強制相整合的國家,因而它認為外部世界是敵對的。美國必須把對付蘇聯(lián)放在美國對外政策的首位。摘編自周建明美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的基本邏輯等材料二蘇聯(lián)駐美

16、大使諾維科夫寫了一篇名為戰(zhàn)后美國的外交政策的報告。報告認為,戰(zhàn)后美國爭霸世界的動因是壟斷資本的帝國主義擴張。美國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其競爭對手被削弱的時機,其資本已滲透到世界的許多國家,加強了在世界的經濟地位。美國正在從國外和國內兩個方向,集中反動力量對蘇聯(lián)進行包圍。美國已成為蘇聯(lián)的對手。美國正運用著資本和軍事這兩種武器妄圖達到其稱霸世界的目的。摘編自劉子奎二十世紀東西方關系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概括凱南“長電報”的主要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長電報”中提到的美蘇已由戰(zhàn)時盟友變?yōu)椤皩κ帧边@一變化產生的原因。(6分)(2)據(jù)材料二,概括諾維科夫報告的主要內容。(4分)(3)據(jù)上述材料,歸納凱南

17、“長電報”和諾維科夫報告核心內容的共同之處,指出這兩個報告形成各自認識的依據(jù)。(5分)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根據(jù)材料“電文中認為,克里姆林宮對世界事務的認知根源于蘇聯(lián)傳統(tǒng)的不安全感”“他們從未考慮與對手達成妥協(xié)”“美國必須把對付蘇聯(lián)放在美國對外政策的首位”概括。第二小問,從意識形態(tài)、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等角度分析。第(2)問,根據(jù)材料“美國資本已滲透到世界的許多國家”“美國正在從國外和國內兩個方向,集中反動力量對蘇聯(lián)進行包圍”“美國妄圖達到其稱霸世界的目的”概括歸納。第(3)問第一小問,根據(jù)材料“他們從未考慮與對手達成妥協(xié),而是要將對手置于死地美國必須把對付蘇聯(lián)放在美國對外政策的首位”“美國正在從國外和國內兩個方向,集中反動力量對蘇聯(lián)進行包圍。美國已成為蘇聯(lián)的對手”等歸納。第二小問,根據(jù)材料“凱南還將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