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優(yōu)選)緒論海洋地質學系列輔助教材海洋地質學概論呂炳全 編著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8 海洋底構造導論任建業(yè) 主編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2008 主要參考書海洋環(huán)境與地質呂炳全 孫志國 編著同濟大學出版社 1998 海洋地質學同濟大學海洋地質系海洋地質教研室 1982 近代海洋地質學朱而勤 主編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 1991 1、海洋科學2、海洋科學進展3、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4、Marine geology 相關期刊 綜合大洋鉆探計劃 綜合大洋鉆探計劃美國執(zhí)委會 中國綜合大洋鉆探計劃http:/www.jamstec.go.jp/e/ 日本海洋科技中心 國際大洋中脊研究計劃 國際大陸邊
2、緣研究計劃/mgg/mggd.html (美國)國家地球物理資料中心相關網站第一章 緒 論(2學時)第二章 海洋學基礎(2學時)第三章 海洋地質調查(4學時)第四章 海洋地形(4學時)第五章 海洋沉積(6學時)第六章 海洋構造(6學時)第七章 海洋礦產資源(4學時)第八章 海平面變動(2學時)第九章 古海洋學(2學時)課程內容設置學時安排:32學時,2學分;講課32學時授課教師:李祥權 考試方式:筆試(閉卷)考試成績:平時成績 30分 (讀書報告、出勤) 筆試成績 70分 教學要求: 認真聽講、做 好 筆記,課后復習,查閱文獻。課 程 安 排時間:15年11月16日 16年1月6日 周一、周三
3、 第7.8節(jié)地點:教二樓601海洋地質學課程群 497162590目的:熟悉科技論文的格式,學會檢索文獻,整理并進行一定的討論分析內容:可以根據本課程所涉及的各部分內容(沉積、構造、礦產等的),就你所感興趣的寫一篇綜述性的小短文,3000-5000字要求:按標準的論文發(fā)表的格式(題目、作者、摘要、主體內容、結論、參考文獻)對所探討的問題有自己的一定見解,不能簡單的照搬前人的研究成果提交時間:課程結束后,考試之前交到主樓-622辦公室讀書報告 第一節(jié) 海洋地質學的概念和研究內容 第二節(jié) 海洋地質學發(fā)展史 第一章 緒 論教 學 提 示 這是海洋地質學的開篇,在本章您首先要理解“海洋地質學”的概念,
4、以其為核心,了解“海洋地質學”的學科體系,建立整體印象。 以“海洋地質學”的發(fā)展簡史為線索,認識“海洋地質學”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 只有充分把握了“海洋地質學”發(fā)展前沿,才能激發(fā)你探索的激情和信心,為此在學習的時候,尚須查閱“海洋地質學”的最新資料。在此基礎上,你還可以完成一篇綜述性的短文。 地球上互相連通的廣闊水域構成統(tǒng)一的世界海洋,根據海水的鹽度、溫度等要素的特點和形態(tài)特征可將其分為主要部分和附屬部分.主要部分為洋,附屬部分為海、海灣和海峽。什么是海洋 ?一、概念和研究內容 陸地面積為1.49 108 km2 占地球表面積的29.2,海洋面積為3.61 108km2 ,占地球表面積的70.8,
5、海陸面積之比約2.5:1。全球海陸分布一、概念和研究內容 是海洋的主體,遠離大陸,面積廣闊,約占海洋面積的 90 .3 %,深度一般大于2000m,其鹽度、溫度等不受大陸影響,鹽度平均為35,年變化?。痪哂歇毩⒌某毕到y(tǒng)和強大的洋流系統(tǒng)。海洋的劃分-洋(大洋)一、概念和研究內容 海洋的邊緣部分。全世界共有54個海,面積占世界海洋面積的9.7%。海的特點 :深度較淺,一般在 2000m以內;海洋水文要素受大陸影響,有明顯的季節(jié)變化;水色低,透明度小,無獨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統(tǒng),潮汐由大洋傳入,潮差顯著;有自己的海流環(huán)流形式。海洋的劃分-海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按照海所處的位置可將海分為:陸間海、內海、邊
6、緣海。陸間海:位于大陸之間的海。其面積和深度較大,有狹窄水道與大洋相通,其物理化學性質與大洋有明顯區(qū)別(如地中海、加勒比海)。內海:伸入大陸內部的海。面積較小,水文特征受大陸影響。(如渤海、波羅的海)邊緣海:位于大陸邊緣,以半島、島嶼、群島與大洋分隔,水流交換通暢。(黃海、東海、南海、日本海、白令海等)地中海波羅的海東海日本海白令海海洋的劃分-海一、概念和研究內容(一)海洋的基本認識地球表面的70.8%是海洋平均水深3800m2000m的深海占海洋面積84%或地球表面60%一、概念和研究內容世界大洋由四大洋組成: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南大洋太平洋、
7、大西洋和印度洋靠近南極洲的那一片水域,在海洋學上具有特殊意義。它具有自成體系的環(huán)流系統(tǒng)和獨特的水團結構,既是世界大洋底層水團的主要形成區(qū),又對大洋環(huán)流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從海洋學(而不是地理學)的角度,一般把三大洋在南極洲連成的一片水域稱為南大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南大洋的定義:從南極大陸到南緯40為止的海域,或從南極大陸起到亞熱帶輻和合線明顯時的連續(xù)海域。(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水的起源海水的形成與地球物質整體演化有關。一般認為海水是地球內部物質排氣作用的產物,即水汽和其它氣體是通過巖漿活動和火山作用不斷從地球內部排出的?,F代火山排出的氣體中,水汽占75%以上,據此推測,地
8、球原始物質中水的含量應當較高。地球早期火山作用排出的水汽凝結為液態(tài)水,積聚成原始海洋,還有些火山氣體溶解于水,從而轉移到原始海洋中,而另一些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氣體則組成了原始大氣圈。(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對海洋的誤會海底平坦,缺少起伏海底寂靜,缺少運動海底黑暗,缺少生命(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地球上的生存空間陸上最高:珠穆朗瑪峰 8848m海底最深:馬里亞納海溝 11034m最高的樹:紅杉 113m陸架洋中脊深海平原深海(1000m)78.5%淺海(1000m)21%陸地0.5%體積陸上平均厚度30m海洋平均厚度3800m海底并不平坦(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
9、究內容海底并不平坦海山、海嶺Stages in the breakup of a continental landmass A. Upwelling of mantle rock causes fragmentations of the crust above, B. As the landmasses moved away from the zone of upwelling, cooling results in the subsidence of the continental margins. C. Material derived from the adjacent highland
10、s accumulates into thick wedges of sediment. (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底并不平坦大洋中脊系統(tǒng)(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全球構造海底并不平坦(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底并不平靜水深4000m海底的波痕海底并不寂靜,有復雜的底流運動(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橙色:表層流; 藍色:底層流大洋傳送帶濁流:切斷電纜事件1929.11.19.海底并不平靜(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底并不平靜洋底熱液黑煙囪(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底并不缺少生命,是另一個生命的樂園!黑色大洋生命系統(tǒng)熱
11、液產地是深?!吧衬械木G洲”,生物密度高出周圍10000到100000倍有光食物鏈太陽能黑暗食物鏈地熱(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長期生活在極端條件下新陳代謝極度緩慢有的休眠數十萬、數百萬年深部生物圈生物技術應用價值生物學理論價值(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黑色大洋生命系統(tǒng)熱液動物群(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外源太陽能,常溫、有光CO2+H2O CH2O+O2內源地熱,高溫、黑暗CO2+H2O+H2S+O2 CH2O+H2SO4地質歷史:早期內源晚期外源為主黑色大洋生命系統(tǒng)(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黑色大洋生命系統(tǒng)三大生物類群之一生物圈演化早期的特征
12、真細菌類群真核類群古細菌類群革蘭氏陽性細菌紫細菌藍細菌氫細菌深海熱泉”細菌雪花古細菌(Archaea)1993年北海和阿拉斯加海底油井中均發(fā)現有熱液細菌黑色大洋生命系統(tǒng)熱液細菌能在100C左右的高溫下生活(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如日本海900m水深處,在海底以下518m發(fā)現每平方厘米沉積中含1.1103枚細菌太平洋五個大洋鉆探航次(ODP 112, 128, 135, 138,139)發(fā)現的深部細菌數量圖黑色大洋生命系統(tǒng)(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如 洋底以下500m以內的地層中平均含微生物為1.5噸/公頃則全球洋底以下的微生物量相當于地球表層生物圈的1/10黑色大洋生
13、命系統(tǒng)(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對全球氣候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厄爾尼諾厄爾尼諾(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對全球氣候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厄爾尼諾1997年由衛(wèi)星觀測到的厄爾尼諾事件(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對全球氣候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赤道風將溫水向西吹、冷水沿南美洲海岸上涌 溫水向南美洲吹送,冷水不再上涌使海洋變暖(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對全球氣候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厄爾尼諾(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對全球氣候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西太平洋暖池”區(qū)上升氣流 形成的三大環(huán)流(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最大對流中心最大降雨中心
14、引擎冰蓋驅動 與熱帶驅動開關北大西洋:全球氣候變化的開關西太平洋暖池:全球氣候變化的引擎海洋對全球氣候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一)海洋的基本認識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地質學(Marine Geology) 對海洋領域所作的地質學方面的研究起初叫做“海底地質學”(Submarine Geology),后來一般均稱為“海洋地質學”(Marine Geology) F.P.Shepard,1973Marine geology is concerned with the character and history of that part of the earth covered by seawater.
15、James P.Kennett,1982海洋地質學以海水覆蓋下的廣大巖石圈為研究對象,主要包括海岸、大陸架和大陸坡,以及廣闊的深海洋底。它也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專門從事海洋區(qū)域的地質學研究。因此,可以把海洋地質學看作海洋學和地質學之間的一門邊緣科學。 同濟大學海洋地質系,1982(二)概念一、概念和研究內容 海洋地質學(Marine Geology) 是研究海水覆蓋區(qū)巖石圈特征及其演化規(guī)律的學科,重點研究現今的海域范圍。 海洋地質學是人類在了解和探測海洋的實踐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學科,它研究海洋的基本性質,探測海洋中的各種地質作用、礦產資源和能源的形成,解釋海洋的演變歷史和成因。因此,海洋地形、海
16、洋沉積、海洋構造、海洋礦產和古海洋學是其主要研究內容。 (二)概念一、概念和研究內容地球科學地理學地質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水文科學固體地球物理學土壤學環(huán)境科學測繪學物理海洋學化學海洋學生物海洋學海洋地質學環(huán)境海洋學海洋地質學屬于海洋科學的范疇,但與地質學關系密切,又可以說是海洋學與地質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海洋地質學 研究內容在波浪、潮汐、海流等營力作用下海岸地貌的塑造,泥沙運動和沉積作用海平面變化及其地質、經濟意義三角洲、河口灣的研究大陸邊緣的地形、沉積和地質構造深水大洋洋底的地形、洋殼構造、巖石組成、成因、歷史和演化深海沉積和地層學問題海陸相互作用大洋的起源和發(fā)展歷史海洋礦產資源的儲集條件和成
17、礦規(guī)律的探討以海底物質為載體,研究全球變化的歷史、現在和未來(三)研究內容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地質學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涉及到地質學的各個部分,主要的分支學科如下:1.海底地貌學:研究海底地貌景觀、空間分布及成因。它是海洋地質學的經典學科,曾經對海洋地質學的發(fā)展,特別是板塊構造學說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海底由大陸邊緣、洋盆底及洋中脊組成。海底地貌的基本格局受海底地質構造所控制,因此主要是構造地貌和火山地貌,當然也包括部分堆積和侵蝕地貌,如大陸隆、海底峽谷等。海底地貌的主要調查手段為精密測深、側掃聲納和潛水觀察。海岸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經濟地位和復雜的動力條件,已形成一門獨立的海岸地貌學。相關的
18、動力地貌學也以海岸動力地貌為其主要內容并與動力沉積學緊密關聯。(三)研究內容一、概念和研究內容2.海洋地球物理學:是地球物理學的重要分支,也是地球物理學在海洋中的應用學科,著重研究海洋區(qū)的各種地球物理場及其時空變化,包括海洋重力、海底地磁學、海底地震學(海底地震波場)、海洋地電學、海洋地熱學等。測量這些地球物理場,是深入了解海底地質構造、大洋地殼結構的重要手段。 當前海洋地球物理學正朝著完善測量儀器和手段、提高觀測精度、探索新的資料分析方法、采集反映深部特征的信息等方面發(fā)展。設置于深海鉆井底的地球物理儀器可以觀測洋底深部的地球物理場及隨時間的變化,對解決板塊性質、俯沖板塊邊界的震源機制等問題有
19、重要意義。衛(wèi)星遙感遙測可直觀地揭示大洋區(qū)地球物理場的基本分布模式。(三)研究內容一、概念和研究內容3.海底構造地質學:是海洋地質學中發(fā)展最光輝的領域,板塊構造模式不只是海洋構造,而且是全球構造體系。研究洋底地殼結構、主要構造單元及其演化關系。 大洋地殼具有3層結構,自上而下分別稱為層沉積層;層玄武質熔巖和巖墻;層輝長巖。莫霍鉆探的目的(也是地質學家的奮斗目標)是鉆穿地殼。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尚未鉆穿層。因此,有關其結構的信息仍靠間接(地震)手段獲取。洋殼的演化決定著洋底構造的類型和構造單位的分布格局,是海底構造演變的動因。海底擴張板塊構造說構造地層地體說,現仍是海洋地質學的前沿課題,深海鉆探的
20、重要目標之一。因此,海底構造地質學研究,對解決海洋起源、地殼演化等基本問題有重要意義,也控制著海底礦產的分布格局。(三)研究內容一、概念和研究內容4.海洋沉積學:以研究現代海洋沉積物的特征、時空分布及形成和演變機制為內容。海洋沉積學的進展極大地豐富了沉積學的內容并革新了傳統(tǒng)沉積學的理論?,F已建立的各種沉積相模式大多數源于海洋沉積學的研究。 研究現代海底沉積物(含沉積巖)的特征、時空分布及形成和演變機理。大部分海底為沉積物所覆蓋。中生代以來的沉積物總體積約為356 Mkm3,約占全球沉積物總量的32.9。 海洋沉積學已發(fā)展了一些分支學科:海洋礦物學(以海洋自生礦物為重點);海洋沉積地球化學(有別
21、于以海水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海洋化學);動力沉積學(或稱沉積動力學);海洋微古生物學、事件沉積學及地層學等。 由于取樣手段日益改進,調查設備不斷更新,室內測試精度提高,海洋沉積學各領域特別是動力沉積學、深海碳酸鹽沉積學、等深流沉積學和構造沉積學等得到了迅速發(fā)展,革新了傳統(tǒng)沉積學的理論。(三)研究內容一、概念和研究內容5.洋底巖石學:研究洋底結晶巖石的特征、分布及成因。 是隨深海鉆探、深潛等調查技術發(fā)展起來的新分支。洋底巖石與陸殼巖石相比,類型少,以高鐵鎂、低硅堿的基性火山巖為主,較陸殼巖石簡單些。洋底巖石年齡小,所發(fā)現的巖石未有超過170Ma者。由于板塊的不斷運動,老洋殼向兩側漂移,到俯沖帶消亡,
22、因此,洋底巖石在不斷更新。洋底已發(fā)現的巖石類型有:玄武巖、超鎂鐵巖、輝長巖、安山巖、堿性巖、花崗質巖和變質巖等。洋底巖石的研究,對解決洋殼的形成和演化、海底礦產成因、海洋起源等有重要意義。(三)研究內容一、概念和研究內容6海洋地質歷史學:研究海洋巖石圈的地質變化歷史,著重研究海洋地殼的發(fā)展變化、海陸分布格局的演變歷史、海平面(特別是新生代以來)變化等問題。地質歷史學在闡明海洋成因、預測地球未來演變趨勢及礦物資源富集規(guī)律等方面有重要意義。 海洋地層學是地質歷史學的重要分支,它側重于海洋地層的層序劃分,時代的確定和層序建立(包括巖性層序、生物層序、磁性層序等)。(三)研究內容一、概念和研究內容7.
23、古海洋學:是海洋地質學乃至地球科學中發(fā)展最快的領域,主要根據海洋沉積物研究地質時期里的海洋環(huán)流、海洋化學和海洋生產力、生物地理的演變過程等。古海洋學是研究古代海洋及其發(fā)展歷史的一門涉及多學科的邊緣學科。是海洋地質學乃至地球科學中發(fā)展最快的領域,主要根據海洋沉積物研究地質時期里的海洋環(huán)流、海洋化學和海洋生產力、生物地理的演變過程等,以海水作為研究的核心。 其中心課題是研究海洋的形成和發(fā)展變化的歷史。 近年來,由于超長未擾動巖芯的取樣、微量同位素分析和超導磁力測量三大新技術的發(fā)展,使古海洋學的時代表和地層分辨率的精度大為提高。(三)研究內容一、概念和研究內容8.海底礦產地質學: 研究賦存于海底的礦
24、物資源和有機礦產的形成、富集規(guī)律及礦產資源的賦存狀態(tài)和開采條件的科學。研究現代海底生成及賦存的礦物資源的地質學。 海底賦存著種類繁多、蘊藏量極大的礦物資源,它們是:濱海砂礦,海底多金屬結核和結殼、磷塊巖等自生礦產;塊狀硫化物礦、多金屬軟泥等熱液礦產;石油、天然氣、煤等有機礦產。 海底礦產地質的研究不僅可為開發(fā)利用海底礦物資源提供基礎資料,而且將對陸地類似礦床的成因解釋和成礦預測產生重要影響。(三)研究內容一、概念和研究內容9海洋工程地質學: 隨著海洋工程設施的構筑及海洋開發(fā)的興起而形成的一門學科,是陸地工程地質學的延伸。 研究與海洋工程和開發(fā)有關的工程場所的地質條件。海洋工程地質條件一般包括工
25、程場區(qū)的地貌特征、地質構造、地震活動性及底質工程力學性質等。 海洋工程地質條件的調查和評價將為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和施工提供必要的科學依據。因此海洋工程地質學是海洋地質學的重要應用分支。海洋工程地質調查的目的是查明和評價工程場區(qū)的地質條件、預測工程建成后地質條件的變化、選擇最佳工程場所和提出克服不良地質條件的工程措施。(三)研究內容一、概念和研究內容10海洋地質調查研究進行海洋地質學調查勘測的各種技術手段。 大體可分為3部分:常規(guī)海洋地質調查技術、專項調查研究技術和地球物理調查技術。屬第一類的有:地質取樣、現場觀測、遙感遙測技術、剖面儀、側掃聲納、海底照相和電視等;專項調查手段包括深海鉆探、港深觀測
26、等;地球物理調查包括地震、重力、磁力和熱流等項調查。 海洋地質調查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將促進海洋地質學的發(fā)展。11.海洋災害地質學:以研究揭示海岸與海底地質災害分布與規(guī)模、災害因素、形成及演化機制以及災害預測與防治為目的。其最大的研究領域是海底不穩(wěn)定性問題。 (三)研究內容一、概念和研究內容(四)研究意義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作為地球最大的自然景觀,無疑在地球系統(tǒng)演化中有重要的作用,海洋是正在進行地質作用的實驗室;無論是巖石圈、水圈還是生物圈,海洋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不了解海洋就不能正確認識地球;人類的發(fā)展依賴海洋資源。海洋是21世紀確立國家地位和經濟實力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向海洋發(fā)展已成為大趨勢
27、和各國的戰(zhàn)略抉擇。(四)研究意義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地質學已經對地球科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海底擴張、板快構造學說的建立古海洋學的興起沒有海洋地質學的迅速發(fā)展就沒有地球科學的今天地球系統(tǒng)科學與海洋地質學地球系統(tǒng)科學(1)狹義概念:地球系統(tǒng)科學是為了解釋地球動力學、地球演化和全球變化,對組成地球各部分、各圈層相互作用機制進行綜合研究的一門科學。地球系統(tǒng)則是由地核、地幔、巖石圈、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而組成的統(tǒng)一體。(2)廣義概念:地球系統(tǒng)科學跨越一系列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地球系統(tǒng)科學是把地球看成一個由相互作用的地核、地幔、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智慧圈和行星系統(tǒng)等組成部分構成的統(tǒng)一
28、系統(tǒng)。地球系統(tǒng)科學是一門重點研究地球各組成部分之間相互作用的科學,以解釋地球的動力學、地球的演化和全球變化。其目標是:了解整個地球系統(tǒng)的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為。(四)研究意義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作為地球最大的自然景觀,無疑在地球系統(tǒng)演化中有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巖石圈、水圈還是生物圈,海洋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海氣相互作用也是影響全球氣候的重要因素,因此對大氣圈也有控制作用。海底擴張、板快構造學說的建立古海洋學的興起海洋地質學的發(fā)展極大的促進地球科學的進步;地球系統(tǒng)科學與海洋地質學(四)研究意義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是正在進行的沉積作用的實驗室(四)研究意義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是正在進行的沉積作用
29、的實驗室(四)研究意義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是現代沉積作用正在進行的場所,為沉積和成巖作用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現代三角洲、海洋碳酸巖以及珊瑚礁的深入研究,把富含油氣的碳酸巖、古三角洲砂頁巖的研究,推進到一個新階段,為油氣勘探做出了重要貢獻深海濁流的發(fā)現和研究,不但動搖了傳統(tǒng)的沉積分異理論,還合理了解釋了古代復理石建造的成因問題等等。海洋地質學使沉積學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四)研究意義一、概念和研究內容近海石油、天然氣資源、天然氣水合物濱海及淺海固體礦產(砂礫石建筑材料)、近海砂礦、海底煤田、底下鹵水大洋多金屬結核、結殼、磷塊巖、塊狀硫化物和多金屬軟泥海洋地質學研究的意義還在于海底有豐富的礦產
30、資源(四)研究意義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地質學研究的意義還在于海底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錳結核錳結核富鈷結殼富鈷結殼(四)研究意義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地質學研究的意義海洋地質學研究的意義還在于海底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正在形成中的金屬硫化物礦床1998年美國、德國分別從海底取黑煙囪樣品海洋地質學研究的意義海洋地質學研究的意義還在于海底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海底儲量石油占總儲量的45%天然氣 占總儲量的50%海上產量占總產量的約1/3石油天然氣海洋地質學研究的意義還在于海底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天然氣水合物包裹在灰色碳酸鹽膠結物中的白色天然氣水合物(右側中央)。(四)研究意義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地質學研究的意義還在
31、于海底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海洋取得的食物只占1% 卻占人類食用動物蛋白的22%海洋漁業(yè)(四)研究意義一、概念和研究內容1994年11月16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正式生效:200海里專屬經濟區(qū)制專屬經濟區(qū)(EEZ):1/3國際海底區(qū):2/3(四)研究意義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權益保護1994年11月16日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正式生效:確定200海里專屬經濟區(qū)制度 海洋權益:所管轄海域內所享有的領土主權、司法管轄權、海洋資源開發(fā)權、海洋空間利用權、海洋污染管轄權以及海洋科學研究權等權利和利益 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公里海島-6500多個管轄海域-近300萬平方公里(四)研究意義一、概念和研究
32、內容海洋權益保護 海洋劃界:海岸相鄰或相向國家之間劃分領海、專屬經濟區(qū)和大陸架邊界的行為。 中國需要與周邊國家劃分海洋邊界:黃海:朝鮮、韓國東海:日本南海: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越南 我國管轄海域的面積大約是300萬平方公里,而有爭議的部分達到120萬平方公里,甚至比這個數字還要大。 釣魚島(四)研究意義一、概念和研究內容海洋權益保護 第一節(jié) 海洋地質學的概念和研究內容 第二節(jié) 海洋地質學發(fā)展史 第一章 緒 論鄭和下西洋開辟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七下西洋,歷史28年,繪制了翔實的海圖和航線,對海洋觀測有詳細記載二、發(fā)展歷史(一)帆船航??疾鞎r代(15-16世紀)1405年1433年 哥
33、倫布發(fā)現美洲新大陸西班牙著名航海家,在1492年到1502年間四次橫渡大西洋,發(fā)現了美洲大陸 麥哲倫首次完成了環(huán)球航行從西班牙出發(fā),繞過南美洲,發(fā)現麥哲倫海峽,然后橫渡太平洋和印度洋,回到西班牙,完成環(huán)球航行 二、發(fā)展歷史(一)帆船航??疾鞎r代(15-16世紀)二、發(fā)展歷史 1.航海中海洋地質知識的積累時期 主要包括在航海中對水深、底質和海島地質等的考察。 1872年12月6日1876年5月4日,英國皇家艦隊的“挑戰(zhàn)者”(Challenger,H.M.S.)號的環(huán)球航行,奠定了近代海洋學基礎。 2.大陸地質調查中海洋地質知識的積累時期 對地層中海相化石的研究確定海陸變遷的證據(二)海洋地質知識
34、的積累時期(19-20世紀初期)二、發(fā)展歷史(二)海洋地質知識的積累時期(19-20世紀初期)“挑戰(zhàn)者”號環(huán)球考察(1872-1876 ) 海洋綜合科學考察的創(chuàng)舉 用各種采樣器,在各大洋362個站位上采集了6200多個底質樣品在大西洋加那利群島、太平洋夏威夷群島附近深海底采集了大量錳結核J.Murray(蘇格蘭) & A.F.Renard,1891, 深海沉積J.Murray & J.Hjort, 大洋深處創(chuàng)建了全面的深海洋底形態(tài)和陸架沉積物的分類系統(tǒng),首次描述了深海紅粘土、深海軟泥、錳結核等深海沉積標志著海洋地質學的開始, J.Murray,當之無愧的成為海洋地質學的奠基人二、發(fā)展歷史(三)
35、 海洋地質學的獨立時期(20世紀30-40年代) 20世紀30-40年代,大陸架油田的勘查,聲納等調查技術的革新,海洋研究機構的建立等,使海洋地質知識日益豐富。 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國謝帕德(Sherpard,F.P.)的海底地質學(1948)、蘇聯克蓮諾娃的海洋地質學(1948)、荷蘭奎年(Kuenen,Ph.H.)的海洋地質學(1950)三部奠基性著作的公開發(fā)行,標志著海洋地質學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二、發(fā)展歷史(四)海洋地質學的蓬勃發(fā)展時期(20世紀50年代以來) 20世紀50年代后,相關學科的彼此滲透增強,海洋地質調查的技術突飛猛進,研究成果日新月異,海洋地質學進入蓬勃發(fā)展時期。 1. 海底的三大發(fā)現 大洋中脊系統(tǒng)、海底熱流異常和海底磁異常是改變地球觀的海底三大發(fā)現。 (1)大洋中脊系統(tǒng) 裂谷系和橫向斷裂帶(轉換斷層)是該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 (2)海底熱流異常 海底地溫計的發(fā)明和改進,為取得資料準備條件。海洋中熱流值分布不均,大洋中脊系統(tǒng)為高熱流 (1.92+-1.64cal/cm2.s),海溝為低熱流(2)。 (3)海底磁異常 1954年發(fā)明核子旋進磁力儀,推進了海磁測量(劉光鼎,1982)二、發(fā)展歷史(四)海洋地質學的蓬勃發(fā)展時期(20世紀50年代以來)2. 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 板塊構造理論經歷了大陸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糖果企業(yè)戰(zhàn)略定位與規(guī)劃考核試卷
- 熱電聯產系統(tǒng)安全性與穩(wěn)定性分析考核試卷
- 縫紉機市場營銷策略考核試卷
- 2025年分銷產品合同協(xié)議范本
- 2025某商業(yè)綜合體租賃合同
- 2025標準貨物買賣合同范本匯編
- 如何制定職能戰(zhàn)略
- 二零二五版單位招聘委托書委托招聘書
- 地區(qū)貨物運輸合同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機動車典當質押合同
- 如何打造團隊氛圍:管理方法和技巧
- 科室病歷書寫與管理制度
- 《交通事故車輛及財物損失價格鑒證評估技術規(guī)范》
- 以茶為媒的小學跨學科教育研究
- 電力設備交接和預防性試驗規(guī)程
- 人工智能引論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學
- 面點師招聘面試題與參考回答(某大型國企)
- 教育部《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德育工作指南
- 2024年江蘇泰州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招聘高層次人才15人歷年管理單位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標準離婚協(xié)議書格式樣本模板
- 醫(y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條例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