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測試題_第1頁
高二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測試題_第2頁
高二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測試題_第3頁
高二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測試題_第4頁
高二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二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測試題 考試時間100分鐘,總分100分第一卷(選擇題 6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在一定溫度下往10L容器中加入5molSO2和3molO2,3s后有3molSO2發(fā)生了轉化,則以SO3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 ( )A、0.01mol/(L.s) B、0.1mol/(L.s) C、1mol/(L.s) D、3mol/(L.s)2、加壓不能使正增大的反應是 ( )A、AgNO3+NaClAgCl+NaNO3(溶液中) B、I2(g)+H2(g)2HI(g) C、C+H2O(g)CO+H2 D、2NO2N2O4 3、水的

2、電離過程為H2OH+OH-,在不同溫度下,其平衡常為:25C時,K=1.010-14 ; 350C時 K=2.110-14 ,則不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c(H+)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0C時,c(H+)c(OH-)催化劑 C、水的電離程度是250C時大于350C時的電離程度 D、水的電離是吸熱的4、對于反應2 SO2+O2 2SO3,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2體積的SO2和足量的O2反應,必定生成2體積SO3B、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平衡必定向右移動 C、平衡時,SO2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的生成速率D、平衡時,SO2濃度必定等于O2濃度的兩倍5、下列各組數(shù)據反映可逆反應2

3、AB+3C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是 ( ) 正反應速率 逆反應速率A、(A)=2mol/(Lmin) (B)=2mol/(Lmin) B、(A)=2mol/(Lmin) (B)=1.5mol/(Lmin)C、(A)=1mol/(Lmin) (B)=1.5mol/(Lmin)D、(A)=1mol/(Lmin) (C)=1.5mol/(Lmin)6、對于達到平衡的反應C(s)+CO22C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正、逆反應速率均為零 B、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C、由反應系數(shù)可看出c(CO2):c(CO)=1:2 D、由于反應物系數(shù)之和等于生成物系數(shù),改變壓強不影響平衡的移動7、在N2+3H22

4、NH3反應中,使用催化劑的理由是 ( )A、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B、沒有催化劑該反應不能發(fā)生 C、使化學反應速率增大工業(yè) D、抑制逆反應的發(fā)生8、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N2+3H2 2NH3,若將平衡體系中各物質的濃度都增大到原來的2倍,則產生的結果是 ( )A、平衡不移動 B、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D、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9、反應A(g)+2B(g)2C+2D(s)(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達到平衡后,如果要使正增大,化學平衡向右移動,而A的轉化率降低,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溫度 B、增大A的濃度 C、多加催化劑 D、縮小容器容積10、下列說法正確

5、的是 ( ) A、可逆反應的特征是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 B、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可以使化學平衡向放熱反應的方向移動 C、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一定會破壞氣體反應的平衡狀態(tài) D、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使用用催化劑可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但不能改變化學平衡狀態(tài)11、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反應M(g)+N(g)R(g)+2L,此反應符合圖1所示的圖象,則該反應是 ( ) A、正反應吸熱,L是氣體 B、正反應吸熱,L是固體C、正反應放熱,L是氣體 D、正反應放熱,L是固體或液體12、某溫度時,濃度都是1mol/L的兩種氣體X2和Y2,在密閉容器中反應生成氣體Z,達到平衡后c(X2)為0.4mol

6、/L,c(Y2)為0.8mol/L,生成的c(Z)為0.4mol/L,則該反應式(Z用X、Y表示)是 ( ) A、X2+Y22XY B、2X2+Y22X2Y C、X2+Y22X3Y D、X2+3Y22XY313、可逆反應:H2(g)+I2(g)2HI(g)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 ( )A、當溫度、壓強一定時,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B、當溫度、壓強一定時,混合氣體總體積保持不變C、當溫度、壓強一定時,反應生成HI的速率和生成H2的速率相等D、當溫度、壓強一定時,反應生成HI的速率和HI分解的速率相等14、圖3所示為裝有活塞的密閉容器,內盛22.4mL NO,若通入11.2mLO2(氣體體

7、積極均在標準狀況下測得),保持溫度、壓強不變,則容器中氣體密度 ( ) A、等于1.369g/L B、等于2.054g/L C、大于2.054g/L D、大1.369g/L和2.054g/L之間15、在密閉容器中加入0.6mol CO,0.6mol H2O(g),發(fā)生如下反應:CO(g)+H2O(g)CO2(g)+H2(g), 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生成0.3mol CO2,設其他條件不變,只是將開始加入的CO(g)改為1mol,則達到平衡時生成的CO2為 ( )A、0.3mol B、0.375mol C、0.625mol D、0.8mol16、在溫度壓強不變的情況下,1體積N2O4在密閉容器

8、內分解:N2O42NO2,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變?yōu)?.4體積,則N2O4的分解率為 ( )A、70% B、60% C、40% D、30%17、在體積不變的密完備容器中進行下述反應:A(g)+bB(g)cC(g)+dD(g),當反應達到平衡時,物質C的濃度為c1,當溫度不變時,再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將反應再一次達到平衡后,C的濃度為c2,則c1和c2的關系是 ( ) A、c1c2 B、c1V逆,X的取值范圍是 。若欲使右室反應V逆V正,X的取值范圍是 。28、(6分)某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盛有適量的A和B的混合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A+3B2C,若維持溫度和壓強不變,當達一平衡時,容器體

9、積為VL,其中C氣體的體積占10%,求:(1)原混合氣體的體積;(2)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時消耗掉了多少升A?1、B 2、A 3、D 4、B 5、D 6、B 7、C 8、B 9、B 10、D11、C 12、A 13、D 14、C 15、B 16、C 17、B 18、D 19、D 20、C21、862L 22、63。1% 23、 24、 5:4 25、 11.526、 (1)變深 中和反應放熱使溫度升高致使平衡向左移動,使2NO2n2O4+q的濃度增大,顏色變深。 (2)變淺 NaoH與NH4 NO3的瓜是吸熱的,致使溫度度降低使用權上述平衡向正方身移動、C(no2)減小27、增壓平衡需不移動、但體積

10、縮小C(22)增大,顏色變深。28、 2.5mol 1x2 0.5x0,若反應物濃度由 0.1 molL1降到0.06 molL1需2s,那么由0.06 molL1降到0.024molL1需要的反應時間為( )A. 等于18s B.等于 12s C. 大于18s D.小于18s9、下列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鐵片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改用98%的濃硫酸可以加快產生氫氣的速率B100mL2mol/L的鹽酸跟鋅片反應,加入適量的氯化鈉溶液,反應速度不變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個放熱的反應,所以升高溫度,反應速率減慢D汽車尾氣中的NO和CO可以緩慢反應生成N2和CO2,減小壓強反應速

11、率減慢10、氨水中有下列平衡 NH3H2O NH4+OH 當其它條件不變時,改變下列條件,平衡向左移動,且NH4+濃度增大的是 ( )A、加NaOH B、加HCl C、加NH4Cl D、加同濃度的氨水 選擇題(每小題有1-2個選項符合題意。49=36分)11、在相同條件下(T=500K),有相同體積的甲、乙兩容器。甲容器中充入1 g SO2和1 g O2;乙容器中充入2 g SO2和2 g O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化學反應速率:乙甲 B平衡后SO3的濃度:乙甲CSO2的轉化率:乙甲 D平衡后SO2的體積分數(shù):乙甲12、下列事實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 開啟啤酒瓶后,瓶中馬上泛

12、起大量泡沫B、鋼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C、工業(yè)合成氨時常用通過量氮氣的方法提高氫氣的轉化率D、工業(yè)上生產硫酸的過程中使用過量的空氣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13、一定溫度下,石灰乳懸濁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OH)2(S) Ca2+(aq)+2OH-(aq),當向一定量的石灰乳懸濁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中Ca2+離子數(shù)目減少B溶液c(Ca2+)減小C溶液的pH不變D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增大14、反應3Fe(s)+4H2O(g) Fe3O4+4H2(g)在一可變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條件的改變對其反應速率幾乎無影響的是( )A增加Fe的物質的量 B將容器的體積縮小一半

13、C保持體積不變,充入Ne使體系壓強增大 D壓強不變,充入Ne使容器的體積增大15、在N2+3H2 2NH3的平衡體系中,當分離出NH3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正反應速率增大 B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C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 D逆反應速率先變小后變大16、在鋅片和鹽酸的反應中,加入如下試劑,可使生成氫氣的速度變慢的是( )A硫酸銅晶體 B 水 C 氯化鋇晶體 D醋酸鉀晶體 17、可逆反應a A(s)b B(g)c C(g)d D(g),反應過程中,當其它條件不變時,C的百分含量(C)與溫度(T)和壓強(P)的關系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達平衡后,加入催化劑則C增大 B、達平衡后,若

14、升溫,平衡左移 C、化學方程式中b c +d D、達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動 18、某化學科研小組研究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得到如下變化規(guī)律(圖中P表示壓強,T表示溫度,n表示物質的量): 根據以上規(guī)律判斷,上列結論正確的是A 反應:H0,P2P1 B 反應:H0,T1T2C 反應:H0,T2T1;或H0,T2T1 D 反應:H0,T2T119體積相同的甲、乙兩個容器中,分別充有等物質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溫度下發(fā)生反應:2SO2O22SO3并達到平衡。在這過程中,甲容器保持體積不變,乙容器保持壓強不變,若甲容器中SO2的轉化率為p%,則乙容器中SO2

15、的轉化率為( )A等于p%B大于p%C小于p%D無法判斷非選擇題(共34分)20、(9分)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同樣也適用于其他平衡,已知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NH3H2O NH3H2O NH4+OH- (1)向氨水中加入MgCl2固體時,平衡向_移動,OH的濃度_,NH4+的濃度_。 (2)向氨水中加入濃鹽酸,平衡向_移動,此時溶液中濃度減小的粒子有_、_、_。 (3)向濃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向_移動,此時發(fā)生的現(xiàn)象 _。21、(13分)在溫度為373K時,將0.100mol無色的N2O4氣體放入1L抽空的密閉容器中,立刻出現(xiàn)紅棕色,直至建立N2O4 2NO2的平衡。下圖是隔一定時

16、間測定到的N2O4的濃度(縱坐標為N2O4的濃度,橫坐標為時間)(1)計算在20至40秒時間內,NO2的平均生成速率為 molL-1S -1。(3分)(2)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 。(3分)(3)下表是不同溫度下測定得到的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T/ K323373K值0.0220.36據此可推測該反應(生成NO2)是 反應(選填“吸熱”或“放熱”)(3分)(4)若其他條件不變,反應在423K時達到平衡,請在上圖中找出相應的位置,添畫出此溫度下的反應進程曲線。(4分)22、 (12分)人體中的血紅蛋白(簡寫為Hb)可以攜帶氧氣變?yōu)檠鹾涎t蛋白(簡寫為Hb02)。其化學平衡方程式可寫為:Hb

17、+02 HbO2。在海拔比較高的地方,氧氣的濃度比較低,平衡將向左移動,人體會感到比較累并易有眩暈感,嚴重時還會導致疾病。CO可與HbO2反應生成HbCO,并且HbCO比HbO2要穩(wěn)定得多,其化學平衡方程式可寫為:Hb02+COHbCO+O2 Kc = =2.1102(1) HbCO的形成使得血紅蛋白不再攜帶氧氣而造成人員中毒。旦發(fā)生CO中毒,首要做的事是讓患者呼吸新鮮的空氣。試從化學平衡的角度分析這樣做的意義。 。(3分)(2) 除了CO和O2,HbO2還可以吸附CO2和氫離子,且反應幾乎是完全的。方程式如下:Hb02+H+C02Hb(H+)C02+02人體在肌肉劇烈運動時會產生乳酸 CH3

18、CH(OH)COOH ,乳酸在血液中會和氧合血紅蛋白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3分)(3) 肌肉劇烈運動時放出大量的熱量,氧合血紅蛋白會放出更多氧氣,你認為乳酸和氧合血紅蛋白的反應是 (填吸熱反應或放熱反應)。(3分)簡述理由: 。(3分)化學必修4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測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10) B B D C D D B C D C二、選擇題:(1119) D B AC AC CD BD B BC B三、非選擇題:20、右;減?。辉龃?右;OH-;NH3H2O;NH3 左;NaOH固體溶解,溶液中產生氣泡 21、 (1)0.002molL-1S -1。(2)C2(NO2)/C(N

19、2O4)。(3吸熱(4)添畫出此溫度下的反應進程曲線。423K的曲線在373K下方,達平衡時間在60s前22、 (1) 呼吸新鮮空氣,增加氧氣濃度,降低一氧化碳的濃度.HbO2+CH3CH (OH)COOH+CO2 Hb(H+)CO2+O2+CH3CH(OH)COO-(2) 。(3) 吸熱 因為升溫時平衡右移。高二化學反應速率 化學平衡檢測題一、選擇題(每題可能有12個正確答案,共60分)1CaCO3與稀鹽酸反應(放熱反應)生成CO2的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A反應開始2分鐘內平均反應速率最大B反應4分鐘后平均反應速率最小C反應開始4分鐘內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比濃度大D

20、反應在第2min到第4min間生成CO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CO2)=0.1mol/(Lmin)2一定溫度下,某密閉容器中的反應為:aX(g)+bY(g)) cZ(g)+dW(g),經5min達到平衡,X減少n mol/L,Y減少n/3mol/L,Z增加2n/3mol/L。若將體系壓強增大,W的百分含量不發(fā)生變化,則為 A3:1:2:1B1:3:2:2C1:3:1:2D3:1:2:23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氨水應密閉保存,放置于低溫處 B在硫酸亞鐵溶液中,加入鐵粉以防止氧化變質C生產硝酸的過程中使用過量空氣以提高氨氣的利用率D實驗室常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4一定條件下,往

21、容積恒定的密閉容器中投入2molA和1molB,發(fā)生可逆反應: 2A(g)+B(g) C(g)+D(s),達到平衡時,測得壓強為原壓強的5/6,則A的轉化率為A25%B40%C50%D75%5可以充分說明反應P(g)+Q(g) R(g)+S(g)在恒溫下已達到平衡的是 A反應容器內的壓強不隨時間改變B反應容器內P、Q、R、S四者共存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D反應容器內的氣體總物質的量不隨時間變化6一定量混合氣體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xA(g)+yB(g) zC(g);Hz CB的轉化率提高DC的體積分數(shù)增加7在4L密閉容器中充入6molA氣體和5molB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

22、3A(g)+B(g) 2C(g)+xD(g),達到平衡時,生成了2molC,經測定D的濃度為0.5molL1,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x=1BB的轉化率為20% C平衡時A的濃度為1.50molL1D達到平衡時,在相同溫度下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壓強是反應前的85%8在一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溫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 N2O4,此時平衡混合氣中NO2的體積分數(shù)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達到新的平衡時,測得NO2的體積分數(shù)為y%,則x和y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AxyBxyCx=yD不能確定9在一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A和lmolB發(fā)生反應:2A(g)+

23、B(g) xC(g),達到平衡后,C的體積分數(shù)為W,若維持容器的容積和溫度不變,按起始物質的量A 0.6mol、B 0.3mol、C 1.4mol充入容器達到平衡后,C的體積分數(shù)仍為W,則x的值為 A只能為2 B只能為3 C可能是2,也可能是3 D無法確定10反應A2+B22AB;H= Q,在不同溫度和壓強改變的條件下,產物AB的質量分數(shù)AB生成情況如下圖:a為500時的情況;b為300時的情況;c為反應在300時從時間開始向容器中加壓的情況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2、B2及AB均為氣體,Q0BAB為氣體,A2、B2中至少有一種為非氣體,Q0CAB為氣體,A2、B2中有一種為非氣體,Q0DAB

24、為固體,A2、B2中有一種為非氣體,Q011已知某溫度下,N2(g)+3H2(g) 2NH3(g);H=92.4kJ/mol恒溫、恒容且體積相同的兩個密閉容器A、B,A中通入1molN2、3molH2,B中通入0.5molN2、1.5molH2,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兩個容器中氣體密度均不發(fā)生變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A中吸熱92.4kJBB中放熱46.2kJCA中熱量變化值一定大于B中2倍DA、B中均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12反應3X(g)+Y(g) Z(g)+2W(g)在2L密閉容器中進行,5min后Y減少了0.1mol,則此反應的平均速率v為 v(w)=0.02molL-1min-1Av(x)=0.

25、03molL-1min-1Bv(y)=0.02molL-1min-1Cv(z)=0.10molL-1min-1Dv(w)=0.02molL-1min-1 13、在一恒容的密閉容器中,A(g)B(g) C(g)的平衡體系中,若增大A的濃度而使平衡向右移動,當達到新的平衡時,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A的平衡濃度一定比原來平衡時大B、B的平衡濃度一定比原來平衡時小C、C的物質的量一定比原來平衡時大D、A的轉化率一定比原來平衡時大14將2 mol SO2和2 mol SO3氣體混合于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2SO2O2 2 SO3平衡時,SO3為n mol,相同溫度下,分別按下

26、列配比在相同容積的密閉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質,平衡時,SO3的物質的量大于n mol的是 A、2 mol SO2和1 mol O2 B、4 mol SO2和1 mol O2C、2 mol SO2、1 mol O2和2 mol SO3 D、3 mol SO2、1 mol O2和1 mol SO3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從而使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多 B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若增大壓強(即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大C升高溫度能使化學反應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D催化劑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從而成千成萬倍

27、地增大化學反應速率選擇題答案填入下表 姓名 得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題和計算16(10分)在密閉容器中,通入AmolN2和BmolH2,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容器中還剩余CmolN2,(1)生成NH3的物質的量為 ; (2)平衡時H2的轉化率為 ;(3)若把容器體積減小一半,則正反應速率 ,逆反應速率 , N2轉化率 。(填“變大”、“變小”、“不變”)17.(9分)2NO2 = N2O4,H0,試根據下列圖象判斷t2、t3、t4時刻采取的措施。t2、 t3、 t4、 18(15分)恒溫下,將a mol N2與b mol H2的混合氣體通入一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

28、中,發(fā)生如下反應: N2 (g) + 3 H2(g) 2NH3(g)(1)若反應在某時刻t時,n t (N2) = 13mol,n t (NH3) = 6mol,計算a的值(2)反應達平衡時,混合氣體的體積為716.8L(標況下),其中NH3的含量(體積分數(shù))為25%。計算平衡時NH3的物質的量。(3)原混合氣體與平衡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之比,n(始)n(平) = 。(最簡整數(shù)比)(4)原混合氣體中,ab = 。(5)達到平衡時,N2和H2的轉化率之比,(N2) (H2)= 。19(6分)在完全滿足可逆反應:2H2O(g) 2H2+O2, 2CO+O2 2CO2能順利進行的條件下,將2molH

29、2O(g)和2molCO充入1L密閉容器中,使其發(fā)生反應。 (1)當上述兩個反應達到平衡時,至少要知道兩種氣體的平衡濃度才能計算出平衡時混合物的組成,但這兩種氣體不能同時是 和 ,或 和 填分子式)。 (2)若平衡時,O2和CO2的物質的量分別為a mol和b mol ,則n(H2O)平為 mol (用含a、b的代數(shù)式表示)。答案1.A 2.D 3.B 4.A 5.C 6.B 7.B 8.A 9.C 10.B 11.C 12.AD 13.D 14.CD 15.CD16(1)2(AC)mol (2)3(AC)/B (3)變大 變大 變大17. 加N2O4 ,減壓, 使用催化劑18解法一:由反應的

30、化學方程式得知,反應掉的N2和生成NH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設反應掉的N2的物質的量為x mol。則 x6 = 12 解之x = 3 a = 13 + 3 = 16 解法二: N2 + 3H2 2NH3 開始時 a b 0 t時13 6在t時生成 6 mol NH3,消耗了3 mol N2,所以a = 13 + 3 = 16n平(NH3) = eq sdo2(dba() 716.8L eq sdo2(dba40(22.4Lmol) -1 25% = 32mol25% = 8mol54 23 12 33219(1)H2和H2O;CO和(CO2) (2)22ab省淳中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測試題

31、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在373K 時,把0.5 mol N2O4氣體通入體積為5 L的真空密閉容器中,立即出現(xiàn)紅棕色。反應進行到2 s時,NO2的濃度為0.02 mol/L。在60 s時,體系已達到平衡,此時容器內壓強為反應前的1.6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前2 s,以N2O4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1 molL1s1B、在2 s時,體系內壓強為反應前的1.1倍C、平衡時,體系內含N2O4 0.25 molD、平衡時,若往容器內充入氮氣,則可提高N2O4的轉化率2、將一定量的固體Ag2SO4置于容積不變的容器中(裝有少量V2O5),在某溫度下發(fā)生反應:Ag2SO4(

32、s)Ag2O(s)SO3(g)2 SO3(g)2 SO2(g)O2(g)反應經過10 min達到平衡,測得c(SO3)0.4 mol/L、c(SO2)0.1 mol/L,則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容器里氣體的密度為40 g/LB、SO3的分解率為20%C、在這10 min內的平均速率為(O2)0.005 molL1min1D、化學反應速率:(Ag2SO4)(SO3)3、在恒溫、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2A(g) 3B(g)+C(g),若反應物在前20s由3mol降為1.8mol,則前20s的平均反應速度為 A、v(B)=0.03mol/(Ls) B、v(B)=0.045mol/(Ls)

33、 C、v(C)=0.03mol/(Ls) D、v(C)=0.06mol/(Ls) 4、上題中反應物若再由1.8mol降為1.2mol,須用時間為 A、10s B、大于10s C、小于10s D、無法確定5、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A、打開汽水瓶時,有大量氣泡溢出B、在配制硫酸亞鐵溶液時往往要加入一定量鐵粉C、氨水應密閉保存放置于低溫處D、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6、在一密閉容器中,反應 aA(g)bB(g)達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體積增加一倍,當達到新的平衡時,A的濃度變?yōu)樵瓉淼?0%,則A、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了 B、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了C、物質B的質量分數(shù)增加了

34、 D、ab7、在恒溫時,一固定壓強的容器內發(fā)生如下反應:2NO2(g) N2O4(g),達平衡是,再向容器內通一定量的NO2(g),重達平衡后,與第一次平衡時相比,NO2的體積分數(shù)A、不變 B、增大 C、減小 D、無法判斷8、在一個容積為V L的密閉容器中放入2 L A(g)和1 L B(g),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下列反應3A(g)十B(g)nC(g)+2D(g) 達到平衡后,A物質的量濃度減小1/2,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增大1/8,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n的值是A、1 B、2 C、3 D、4二、選擇題(每題有12個答案是正確的)9、將10 mL N2和H2的混合氣體在催化劑作用下,500左右發(fā)

35、生下列可逆反應:N2(g)+3H2(g)2NH3(g), 已知反應達平衡后在相同條件下混合氣體體積變?yōu)? mL。則在原混合氣中,N2和H2的物質的量之比可能是A、23 B、13 C、14 D、1710、向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充人2 mol A氣體和1 mol B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2A(g)B(g)3C(g);經2 s后達到平衡,測得C氣體的濃度為0.6 molL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用物質A表示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2 molL1s1用物質B表示該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2 molL1s1平衡時物質A與B的轉化率相等平衡時物質B的濃度為0.2 molL1其他條件不變,向容

36、器中再加入1 molC氣體,達到新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AB CD0 xy11、在一定條件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反應:2NO2(g) O2(g) + 2NO(g);(正反應吸熱), 達平衡。改變其中一個條件X,Y隨X變化符合曲線的是A當X表示溫度時,Y表示NO2的物質的量B當X表示溫度時,Y表示NO2的轉化率C當X表示反應時間時,Y表示混合氣體的密度D當X表示NO2的物質的量時,Y表示O2的物質的量12、某溫度下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 2E(g)。若開始時只充入2mol E(g),達平衡時,混合氣體的壓強比起始時增大了20%;若開始時只充入2mol M和1mol N 的混合氣體,達平衡

37、時M的轉化率A20% B40% C60% D80%13、由可逆反應繪出圖像如圖,縱坐標為生成物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下列對該反應的判斷正確的是A反應物中一定有氣體 B生成物中一定有氣體C正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 D正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14、合成氨所需的氫氣可由水煤氣反應制得,其中的一步反應為: CO(g)+H2O(g) CO2(g) +H2(g);H=43kJmol1對于上述反應,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O轉化率的是A增大壓強B升高溫度C增大水蒸氣的濃度D增大CO的濃度15、在容積相同的兩密閉容器A和B中,保持溫度為150,同時向A容器中加入a mol HI,向B容器中加入b mol HI (ab)

38、,當反應2 HI (g) H2 (g) + I2 (g) 達到平衡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從反應開始達到平衡,所需時間tAtB B平衡時 C(I2)A C(I2) BC平衡時I2 蒸氣在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shù):AB DHI的平衡分解率aAaB16、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下述反應,a A (g)+b B (g) c(C)(g)+ dD (g),當反應達平衡時C的濃度為(C1),然后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待反應再一次達平衡時,C的濃度為(C2),則(C1)和(C2)的關系是A、(C1)(C2)C、(C1)=(C2) D、不一定,要視反應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而定17、今有X(g)+Y(g) 2Z(g);正反應放熱

39、。從反應開始經過t1后達到平衡狀態(tài),t2 時由于條件改變,平衡受到破壞,在t3時又達到平衡,據右圖回答:從t2t3的曲線變化是由哪種條件引起的A增大X或Y的濃度 B增大壓強 C增大Z的濃度 D升高溫度18、已知可逆反應aAbBcC中,物質的含量A和C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在T1、T3溫度時達到過化學平衡B、該反應在T2溫度時達到過化學平衡C、該反應的逆反應是吸熱反應D、升高溫度,平衡會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三、19、可逆反應3A(g)3B(?)+C(?) H0達到化學平衡后,(1)升高溫度,用“變大”、“變小”、“不變”或“無法確定”填空。若B、C都是氣體,氣體的平均相

40、對分子質量 ;若B、C都不是氣體,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若B是氣體,C不是氣體,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2)如果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容器體積增加一倍,新平衡時A的濃度是原來的60%,則B是 態(tài),C是 態(tài)。 (3)如果B為氣體,C為固體,取3molA恒溫下在1L容器中充分反應,平衡時測得B的濃度為2.1mol/L。若使反應從逆反應開始,起始時在容器中加入3molB ,同樣條件下,要使平衡時B的濃度仍為2.1mol/L,則C的取值范圍應該是 。20、兩種氣態(tài)單質按下列反應X2(g) + Y2(g) 2XY(g),X2與Y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不同溫度下經一定時間反應,混合物中X2的體積分數(shù)

41、變化如圖所示,試確定該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 四、21、在一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保持一定條件下進行以下反應:X(氣)2Y(氣)3Z(氣),已知加入2 molX和3molY。達到平衡后,生成a mol Z。(1)在相同實驗條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為加入4 mol X和6 mol Y,達到平衡后,Z的物質的量為 。(2)在相同實驗條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為加入3 mol X和2 mol Y,若要求在反應混合氣體中Z體積分數(shù)不變,則還需加入Z mol。(3)在相同實驗條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為加入0.5molX,則需加入 mol Y, mol Z,才能使平衡時Z為0.6a mol。22、如圖所

42、示,當關閉K時,向A 中充入2molX、7molY,向B中充入4molX、14molY,起始時V(A)=V(B)=a升,在相同溫度和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兩容器各自發(fā)生下列反應:2X(g)+2Y(g)Z(g)+2W(g)H0達到平衡()時V(B)=0.9a升,試回答:(1)B中X 的轉化率(X)B為 (2)A中W和B中Z的物質的量的比較:n(W)A n(Z)B (填、或)(3)打開K,過一段時間重新達平衡()時,B的體積為 升(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連通管中氣體體積不計)(4)要使B容器恢復原來反應前的體積,可采取的措施是 23、實驗室里常見到右圖所示儀器,該儀器為兩頭密封的玻璃管,中間帶有一根

43、玻璃短柄。該儀器可進行多項實驗。當玻璃管內裝有碘晶體時,用此儀器可進行碘升華實驗,具有裝置簡單、操作方便、現(xiàn)象明顯、沒有污染,可反復使用等優(yōu)點。(1)用此儀器不能反復進行的實驗是 (填序號) ANH4Cl固體受熱分解 BKMnO4晶體受熱分解C白磷和紅磷一定溫度下互相轉變 D無水CuSO4和膽礬的互變實驗(2)當玻璃管內裝有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時,亦可反復進行反應條件對化學平衡影響的實驗,該實驗的操作過程和實驗現(xiàn)象是 。(3)如果玻璃管內裝有大量紅色溶液,加熱時溶液顏色變淺,冷卻時恢復紅色,該溶液可能是 ,如果玻璃管內封有少量無色溶液,加熱溶液時,溶液變紅,冷卻后恢復無色。此溶液可能是

44、。24、已知:T、P kpa時,容積為V 的密閉容器中充有1mol A和2mol B,保持恒溫恒壓使反應達平衡:A(g)+B(g)C(g),平衡時C 的體積分數(shù)為40欲保持溫度、壓強在上述條件下不變,在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A和4molB,則平衡時體系容積為 ,C的體積分數(shù)為 ,另選一容積固定不變的密閉容器,仍控制溫度為T,加入1molB和1molC,要使平衡時C 的體積分數(shù)仍為40,則該密閉容器體積為 。25、二氧化氮在加熱條件下能夠分解成一氧化氮和氧氣。該反應進行到45s時,達到平衡NO2濃度約為0.0125mol/L。下圖中的曲線表示二氧化氮分解反應在前25s內的反應進程。(1)請計算前

45、20s內氧氣的平均生成速率; (2)若反應延續(xù)至70s,請在圖中用實線畫出25s至70s的反應進程曲線。(3)若在反應開始時加入催化劑(其他條件都不變),請在圖上用虛線畫出加入催化劑后的反應進程曲線。(4)寫出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 五、26、如圖所示,溫度不變下某容器分隔成A、B兩部分,A容器固定不變,B有可移動的活塞,現(xiàn)在A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在B中充入2 molSO3和1molN2,在相同條件下發(fā)生可逆反應:2SO2(g)O2(g) 2SO3(g),根據下列要求填空: (1)固定活塞位置在3處不動,達到平衡后,設A中壓強為PA,B中壓強為PB,則PA與PB的壓強是P

46、A PB (填“”、“”、“”)。(2)若要使A中與B中平衡狀態(tài)相同,可移動活塞的位置應在 處。(3)若活塞右移到5處,達到平衡后,B中SO3為x mol,A中SO3為y mol,則x y的(填“”、“”、“”),理由是 。27、在一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保持一定條件下進行以下反應:X(氣)2Y(氣)3Z(氣),已知加入1 molX和3molY。達到平衡后,生成a mol Z。(1)在相同實驗條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為加入2 mol X和6 mol Y,達到平衡后,Z的物質的量為 。(2)在相同實驗條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為加入2 mol X和8 mol Y,若要求在反應混合氣體中Z體積分數(shù)不

47、變,則還需加入Z mol。(3)在相同實驗條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為加入0.5molX,則需加入 mol Y, mol Z,才能使平衡時Z為0.9a mol。省淳中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測試參考答案選擇題題號12345678答案BDBBBBAA題號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BBACBDCDADBC19、(1) 變小 ; 不變 ; 變小 ;(2)B是 非氣 態(tài),C是 任意 態(tài)。 (3) C的取值范圍應該是 n(C)0.3mol 。20、 放熱反應 21、(1)Z的物質的量為 2amol 。(2)還需加入Z 15 mol。(3)需加入 0.4 mol Y, 2.1 mol Z22、

48、(1)B中X 的轉化率(X)B為 90% (2)n(W)A n(Z)B (填、或)(3)B的體積為 0.35a 升(4)可采取的措施是 升高溫度 23、(1) B (2)該實驗的操作過程和實驗現(xiàn)象是 浸入冷水中,紅棕色變淺;浸入熱水中,紅棕色變深 。(3) 滴有酚酞的氨水 溶有SO2的品紅溶液 。24、平衡時體系容積為 10V/7 ,C的體積分數(shù)為 40% ,該密閉容器體積為 5V/7 。25、 (1)請計算前20s內氧氣的平均生成速率;0.00055mol/L(2)若反應延續(xù)至70s,請在圖中用實線畫出25s至70s的反應進程曲線。25至45秒為遞減弧形曲線,45秒與70秒處為直線(3)若在

49、反應開始時加入催化劑(其他條件都不變),請在圖上用虛線畫出加入催化劑后的反應進程曲線。達到平衡時間短,前段曲線位于實線下方。 (4)寫出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 K=c(NO)2c(O2)/c(NO2)2 26、(1) PA PB (填“”、“”、“”)。(2)可移動活塞的位置應在 3 處。(3) x (填b、c的代數(shù)式)21(13分)在一定溫度下,有1mol N2氣體和3mol H2氣體發(fā)生下列反應:N2(g)3H2(g) 2NH3(g)Q(Q0) (1)若在相同溫度下,分別在1L定壓密閉容器中和1L定容容器中反應(密閉): 哪個容器中的反應先達到平衡? 答: 哪個容器中的N2的轉化率高

50、? 答: (2)若在上述定壓密閉容器中,反應已達到平衡時,再加入0.5摩氬氣,則N2的轉化率會起什么變化?正反應速度與原平衡相比,有無變化,簡答理由。(3)若在1升定容容器中,上述反應達到平衡時,平衡混和物中N2、H2、NH3的物質的量分別為A、B、C摩。仍維持原溫度,用x、y、z分別表示開始時N2、H2、NH3的加入量(mol),使達到平衡后N2、H2、NH3的物質的量也為A、B、C摩。則應滿足的條件是: 若x0,y0,則z 若x0.75,則y應為 mol、z應為 mol。 x、y、z應滿足的一般條件是 參考答案1 B2 C3 B4 B5 B6 D7 D8 B9 B10 D11 C12 A1

51、3 C14 A、C15 A、C16 B、D17 B18 19 (1)后者 (2)前者 (3)后者(各3分)20 21 (1)定壓容器、定壓容器(各1分) (2)A2的轉化率以及正反應速度都降低(各2分)。理由是:由于反應容器保持定壓,所以當加入氬氣后,反應容器的容積會增大,為樣使得反應容器中的各物質的濃度降低,所以正反應速度降低(逆反應速度也降低),從反應物及產物的系數(shù)可以看出,反應物的系數(shù)比產物的系數(shù)大,所以,容器容積增大對正反應速度降低的效果更為明顯,故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使A2的轉化率降低(2分,答出要點即可) (3)2(1分) 2.25 0.5(各1分) 3xy 2xz2(各2分,其

52、它合理答案都正確)【典型例題】例1 在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進行如下反應:1/2H=373.2 kJ/mol,達到平衡后,為提高該反應的速率和NO的轉化率,采取的正確措施是( )A. 加催化劑同時升高溫度 B. 加催化劑同時增大壓強C. 升高溫度同時充入N2 D. 降低溫度同時增大壓強 答案:B 解析:同時考察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兩個方面的影響因素。例2 某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盛有適量的A和B的混合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A+3B2C,若維持溫度和壓強不變,當達到平衡時,容器的體積為VL,其中C氣體的體積占10%,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 原混合氣體的體積為1.2VL B. 原混合氣體

53、的體積為1.1VLC. 反應達到平衡時氣體A消耗掉0.05VL D. 反應平衡時氣體B消耗掉0.05VL答案:BC解析:考察體積變化的計算方法。例3 有一可逆反應,按下列兩種配比在同溫、同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 0.8molA、1.2molB、1.2molC、2.4molD; 1.4molA、2.1molB、0.6molC、1.2molD。達到平衡后,C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則方程式中x值為( )A. 1 B. 2 C. 3 D. 4答案:B 解析:考察等效平衡原理。 例4 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應,當條件改變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時,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生成物的體積分數(shù)一定增大B.

54、 生成物的產量一定增大C. 反應物的轉化率一定增大D. 反應物的濃度一定降低E. 正反應速率一定大于逆反應速率F. 使用了合適的催化劑 答案:BE解析:考察平衡的影響因素對各種類型反應的判斷。 例5 對于的平衡體系,當溫度升高時,體系中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由38變?yōu)?4。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m+np+q,正反應為放熱反應B. m+np+q,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C. m+np+q,逆反應為放熱反應 D. m+np+q,逆反應為吸熱反應 答案:AD解析:考察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的判斷和平衡移動的規(guī)律。 例6 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有如下平衡:。已知H2和I2的起始濃度均為0.1

55、0mol/L,達平衡時HI的濃度為0.16mol/L。若H2和I2的起始濃度均變?yōu)?.20mol/L,則平衡時H2的濃度是( )A. 0.16 B. 0.08 C. 0.04 D. 0.02答案:C 解析:考察對于反應的分解分析的方法和等效平衡。 例7 某一達到化學平衡的可逆反應mA(g)+nB(g)pC(g)+qD(g),如圖表示A的轉化率a(A)%同溫度,壓強的關系。分析該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 正反應吸熱,m+np+q B. 正反應吸熱,m+np+q D. 正反應放熱,m+np+q答案:A 解析:考察圖示的分析。例8 下圖為可逆反應A(g)+2B(g)nC(g),Hp1,np1,n

56、3 C. p2p1,n3 D. p23答案:D 解析:從圖示反過來進行反應的推斷?!灸M試題】(答題時間:30分鐘)1. 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合成氨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操作不能使平衡發(fā)生移動的是( )A. 恒溫、恒壓時充入氨氣B. 恒溫、恒容時充入氮氣 C. 恒溫、恒容時充入氦氣D. 恒溫、恒壓時充入氦氣2. 在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后,壓縮容器的體積,發(fā)現(xiàn)A的轉化率隨之降低。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C. m必定小于p D. n必定大于p3. 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 溫度過高對合成氨不利B. 合成氨在高壓下進

57、行是有利的C. 高溫及加入催化劑都能使合成氨的反應速率加快D. 增加N2的濃度可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4. 在一定條件下,合成氨反應達到平衡后,混合氣體中NH3的體積分數(shù)為25%。若反應前后體積條件不變,則反應后縮小的氣體體積與反應物體積之比為_。5. 可確認發(fā)生了化學平衡移動的是( )A. 化學反應速率發(fā)生了改變B. 有氣態(tài)物質參加的可逆反應達到平衡后,改變了壓強C. 由于某一條件的改變,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D. 可逆反應達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劑6. 在一定溫度下,把2molSO2和1molO2通入一個一定容積的密閉容器里,發(fā)生如下反應:2SO2+O22SO3,

58、當此反應進行到一定程度時,反應混合物就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F(xiàn)在該容器中,維持溫度不變,令分別代表初始加入的SO2,O2和SO3的物質的量(mol)。如果取不同的數(shù)值,他們必須滿足一定的相互關系,才能保證達到平衡時,反應混合物中三種氣體的百分含量仍跟上述平衡時的完全相同。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海?)若a=0,則C=_。(2)若a=0.5則b=_,c=_。(3)a、b、c必須滿足的一般條件是(請用兩個方程式表示,其中一個只含a和c,另一個只含b和c:_7. 下列各反應達到化學平衡后,加壓或降溫都能使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的是 ( )A. 2NO2N2O4(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 C(s)十CO22CO

59、(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C. N2十3H22NH3(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D. H2SH2十S(s)(正反應為吸熱反應)8. 已知常溫常壓下,N2(g)和H2(g)生成2molNH3(g)放出92.4kJ熱量。同溫同壓下向密閉容器中通入1molN2和3molH2,達平衡時放出熱量為Q1kJ,向另一容器中通入0.5molN2,1.5molH2和1molNH3,相同條件下達到平衡時放出熱量為Q2kJ,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A. 2Q2=Q1=92.4 B. Q2Q192.4C. Q1Q292.4 D. Q1=Q2p2)下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中A的體積分數(shù)a%隨溫度和壓強的變化曲線正確的是( )12

60、. 能正確反應出N2+3H22NH3(正反應放熱)的關系是( )【試題答案】1. C 2. C 3. C 4. 1/5 5. C 6.(1)2;(2)0.25;1.5;(3)a+c=2和2b+c=27. B 8. D 9. B 10. AC 11. B 12. C 【試題解析】1. A中恒壓,所以充入氣體,會使體積增大,反應物濃度減小,充入氨氣,生成物濃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動;B中恒容,充入氣體,壓強增大,充入氮氣,所以氮氣的濃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動;C中恒容,充入的是無關氣體,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都不變化,所以平衡不移動;D中恒壓,充入無關氣體,使得容器的體積增大,反映物的濃度減小,平衡逆向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