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論文求真求美求情-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_第1頁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求真求美求情-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_第2頁
高中語文教學論文求真求美求情-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求真 求美 求情-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內(nèi)容摘要:一堂有生命力的語文課堂才能真正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才會讓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課文之間產(chǎn)生共鳴,文章就求真,求美,求情三個方面來闡述一個有生命力的課堂所應具備的條件。 關鍵詞:生命力求真求美求情 當前的語文課堂,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還占據(jù)著主要地位,滿堂灌的現(xiàn)象還普遍存在著,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思想尚難以落實,學生似聽非聽、似答非答、似練非練的情況普遍存在,教師有目標,但落實不夠;有訓練,但力度不夠;有提問,但設計不夠;有導讀,但指導不夠。課堂上,學生累、教師也累。原因何在?受傳統(tǒng)課堂教學觀的負面影響,“實”有余而“活”不足。 那么,怎樣才

2、能從根本上改變語文課堂教學的這種沉悶狀況呢?這就要求我們改變傳統(tǒng)的眼光來看課堂,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我覺得具體到語文課堂而言,需要致力于以下三個方面: 一、求真 對審美溝通的傳統(tǒng)研究認為,鑒賞主體在溝通階段,主要訴諸情感,而不動用理性。由此可見,在我們課堂教學中,盡管教師的講解有時候是很理性的,但學生總會自覺不自覺地掙脫理性的捆扎,而把主觀情感移入或灌輸?shù)秸n文中去,同課文產(chǎn)生共鳴或者產(chǎn)生分歧。 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真”才顯得尤為重要。它能迅速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減少其移情或共鳴所投入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它能變理性化的傳統(tǒng)教學為感性化的藝術教學。 我第一次教紀念劉和珍君(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

3、)的時候,記得是課文的第二部分,是情緒高漲的一個部分,體現(xiàn)了魯迅的憤怒,對愛國青年的贊頌。學生們在聽這段錄音的時候卻很少激動,有的甚至發(fā)出竊笑。課后問一問,居然還有同學說:魯迅有些神經(jīng)質(zhì)!該怪學生覺悟不高還是課文離學生太遠?靜下來想一想,什么也不該怪,怪只怪我們教師對語文教學中的“真”研究不夠,把握不夠。 我認為,語文教學中的“真”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體會作者(即創(chuàng)作主體)的真實動因;再現(xiàn)課文(即作品本體)的真實情景;抒發(fā)師生(即鑒賞主體)的真實感受。 再以紀念劉和珍君為例,學生之所以對此冷淡,關鍵在于學生缺乏進入課文作審美溝通前的準備,就難以“歸真”。再上這篇課文的第四部分的時候,我給學生介

4、紹了更多的歷史背景,也介紹了當時更多的愛國青年的行為以及反動派的殘忍,無人性,對愛國青年的肆意屠殺,和魯迅那種一語中的,把筆桿子當沖鋒槍寫作風格。學生有了審美溝通前的充分準備,第二課時再聽錄音時,內(nèi)心激動,溢于言表。讀起課文來學生就好像是當時的魯迅。 當然,再現(xiàn)課文(即作品本體)的真實情景有時候有推波助瀾的好效果。如項鏈可以讓學生演成課本劇,祝福、林黛玉進賈府可讓學生觀摩影視劇,等等。 此外,要讓學生多作自由討論,多寫讀后感,以求得多邊共鳴。對課文的理解,應當允許保留分歧。因為,“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傊?,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歸真,“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根”。 二、求美 呂叔湘先生

5、說:“語文教學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既然一半是藝術,那么,語文教學就離不開一個“美”字。事實也是如此,語文學科的人文屬性不是憑借簡單直白的道德說教文字承載的,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藝術美、語言美等于一爐的有血有肉的文學作品表現(xiàn)出來的。如果離開美,語文教學,特別是語文課堂教學就將是一張失血的臉,顯得蒼白無力。因此,語文教學,特別是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求美。 語文課堂教學的美表現(xiàn)是多方面的。就課文本身而言,如王維的山居秋暝、陶淵明的飲酒有表達不同心緒的情感美;曹禺的雷雨、魯迅的祝福,有憂憤深廣的悲劇美;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楊朔的荔枝蜜有寓情于景的自然美;蘇軾的赤壁賦、柳永的雨霖鈴

6、有千古傳誦的語言美把這些美開掘出來,本身就是一種美。 羅丹說:“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闭Z文課堂教學的美,要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但這離不開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換句話說,教師的啟發(fā)、展現(xiàn)、引導、促進本身也要求美。 就學生主體而言,以荷塘月色為例,學生在學這篇散文的時候,首先能感受的是朱自清散文“順口、順耳、順眼”的語言美,特別是疊詞使用,妙不可言;如果加上老師清晰而有情感的語言和生動的描繪,讓學生眼前呈現(xiàn)出作者筆下的荷塘,學生就還能感受到朱自清散文講究“線條、色彩、質(zhì)感”的繪畫美,再通過啟發(fā)能通過文中的層層設喻、多方陪襯、奇特聯(lián)想、神妙比擬產(chǎn)生聯(lián)想和想象美。如果知識貯備豐富一些,還可

7、以挖掘文章中的理性美。但如果我們只是照字念經(jīng),學生永遠體會不到什么是“裊娜”,什么是“羞澀”。美就無從說起,鑒賞美也就失去了“眼睛”。 我在上守財奴(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一文,在細析人物形象的時候,不是如教參所示抓描寫葛朗臺貪婪成性“搶奪梳妝匣”那一段中的動作描寫,而是分析同樣這一段文字中的10多個使用不同的嘆詞,點出其中只有一個嘆詞是老葛朗臺真實感情的流露,其它都是他花言巧語的哄騙,而這真實感情,恰是他貪婪本性的外露。同時,我還告訴學生,這一段文字,還可從對葛朗臺的稱謂變化來分析其人物形象。一些關鍵詞就把美體現(xiàn)出來了。 三、求情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

8、個土壤上?!?帕夫雷什中學,教育科學出版社,第265頁)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情感流動的過程。這個過程,始終以情感為動力,因此它是流動的、變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圖。但情感不是說來說來,說有就有的。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生理、心理機能都是屬于自己的,既不能“玩假的”,也不能受到別人指揮。 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不,應當說是讓師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動真情”呢?西方的美學家認為“人在觀察外界事物時,設身處在事物的境地,把原來沒有生命的東西看成有生命的東西,仿佛它也有感覺、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動,同時,人自己也受到對事物的這種感覺的影響,多少和事物發(fā)生同情和共鳴”。它是形象化地表現(xiàn)情感活

9、動的一種極為常見的方法。 對于課文中的記敘描寫,教師要加以點撥,以引導學生理解體驗,從而獲得情感上的共鳴。運用這種手法進行情感熏陶,關鍵是要在正確理解和把握課文內(nèi)容,對客觀事物某一特征有深刻感受和確切認識的基礎上,找到最佳的激發(fā)點。 我上再別康橋,讓學生當“導演”設計鏡頭,“拍攝”TV;上祝福,讓學生圍繞著“誰是兇手”的問題展開辯論印象很深的是,我在上高一課文我與地壇的時候,先讓學生找出文中的感人語句,讀一讀,并聯(lián)系自我談一談體會。文章講述的是母親對殘疾兒子那種深沉偉大無私的愛以及兒子對母親的愧疚心情。有一位學生學生講述到自己和母親之間的感人故事,講述自己在外求學,耳邊常響起母親的叮嚀,也常常因沒有得到好成績而懊惱愧疚,學生是哽咽著說完這一切的。講完后,許多女生掉下了眼淚。同學們完全融入文章的情和生活的情中,這兩者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