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感官審評方法_第1頁
茶葉感官審評方法_第2頁
茶葉感官審評方法_第3頁
茶葉感官審評方法_第4頁
茶葉感官審評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鐵觀音茶葉感官審評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yè)部1993-03-23批準1993-10-01實施.主題內(nèi)容與適用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鐵觀音茶葉感官審評的設備、用水、取樣、樣品制備、沖泡 方法、審評項目、審評因子、審評程序、審評記分、結(jié)果評定。本標準適用于各類鐵觀音茶葉品質(zhì)的感官審評。.引用標準GB8302茶取樣GB5749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定義鐵觀音茶葉感官審評是指審評人員用感覺器官來鑒別鐵觀音茶葉品質(zhì)優(yōu)次 的過程。蘭香安溪鐵觀音。按照本標準規(guī)定的方法,審評人 員運用正常的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的辨別能力和積累的評茶經(jīng)驗,對 鐵觀音茶葉色、香、味、形等方面進行審評,從而達到鑒定鐵觀音茶葉品 質(zhì)的目的。

2、.審評設備4.1審評室設置4.1.1采光要求:審評室應背南、面北開窗,應無阻擋光線的障礙物,并 避免直射光線的干擾。有條件的應在窗外設置黑色木質(zhì)采光斗。采光斗高 2000mm,斜度300,頂部復蓋平板玻璃,向下傾斜3-50。室內(nèi)的墻壁和 天花板均應刷成乳白色。審評室內(nèi)要求光線柔和明亮。無日光直射,無異 色反光。4.1.2衛(wèi)生要求:審評室內(nèi)應干燥、清潔、空氣新鮮、無異氣味。4.1.3干評臺:評定鐵觀音茶葉外形品質(zhì)的工作臺。高900 mm,長度依實際需要而定,臺面涂無反射光的黑色。干評臺置于靠北窗(采光斗)的下 面。4.1.4濕評臺:評定鐵觀音茶葉內(nèi)質(zhì)的工作臺。高850 mm、寬45 mm、臺 面

3、框高30 mm,長度依實際需要而定,臺面涂無反射光的乳白色。濕評臺 置于干評臺后面。2各類茶審評用具4. 2.1紅、綠、花、白、普洱茶審評用具審評杯碗:純白瓷燒制,各杯、碗厚度、大小、色澤必須一致;毛茶審評杯:高82 mm、外徑84 mm、內(nèi)徑 78mm、容量250ml, 杯蓋上有一小孔,與杯柄相對的杯口上緣有一呈鋸齒形的小缺口,缺口中 心深3 mm,寬25 mm。成品茶審評杯:高65 mm、外徑66 mm、內(nèi)徑62mm、容量150ml, 杯蓋上有一小孔,與杯柄相對的杯口上緣有一呈鋸齒形的小缺口,缺口中 心深3 mm,寬25 mm。毛茶審評碗:高61 mm、上口外徑114 mm、Kj 106m

4、m、容量 250ml。成品茶審評碗:高55 mm、上口外徑95mm、內(nèi)徑90mm、容量 200ml。評茶盤:用無氣味的木板或膠合板制成。正方形,外圍邊長24 0mm, 內(nèi)圍邊高23 0mm,邊高33 mm。盤的一角開有一缺口,涂無反射光的乳 白色。(評茶匾:用竹編成圓形,直徑500 mm,邊高40 mm。分樣盤:木 板或膠合板,正方形,內(nèi)圍邊長320 mm,邊高35 mm,盤的兩端各開一 缺口)。葉底盤:黑色小木盤或白色搪瓷盤。小木盤為正方形,邊長100 mm, 邊高15 mm,供審評成品茶用;搪瓷盤為長方形長200 mm,邊高20 mm, 一般供審評毛鐵觀音茶葉底用。稱茶器:天平,感量0.1

5、g。網(wǎng)匙:平圓形小勺子。撈取碗底沉淀的碎茶用。0計時器:定時鐘或特制砂時計。1吐茶桶:高800 mm、直徑350 mm、中腰直徑200 mm。2茶匙:不銹鋼或瓷匙,容量10 ml。3其他用具:燒水壺、電爐。4.2.2烏龍茶審評用具審評杯:呈倒鐘形,高52 mm,上口內(nèi)徑80 mm、底徑45 mm、容量100 mm,具蓋。審評碗:高50 mm,上口內(nèi)徑90 mm,容量110 mm。其他用具參照4.2.1各項。4.2.3壓制茶審評用具審評杯碗:參照和毛茶用具規(guī)定執(zhí)行。蒸鍋:鋁制圓柱形,直徑300 mm,高300 mm以上。其他用具參照4.2.1各項。審評用水:審評用水是指泡茶和洗滌茶具的用水,其理

6、化指標及衛(wèi)生指標應符合GB5749-85的規(guī)定。取樣6.1成品茶取樣按照GB8302規(guī)定執(zhí)行。6.2毛茶取樣方法6.2.1勻堆取樣法:將該批鐵觀音茶葉拌成堆,然后從堆的各個部位分別扦 取樣茶,扦樣點不得少于八點。6.2.2就件扦取法:從每件上、中、下三個部位各扦取一把小樣置于扦樣匾 (盤)中,并查看樣品間品質(zhì)是否一致,若單件的上、中、下三部分樣品差異明顯,應將該件鐵觀音茶葉倒出,充分拌勻后,再扦取樣品。6.2.3隨機取樣法:按GB8303規(guī)定的抽取件數(shù)隨機抽件,再按就件扦取法 扦取。6.3上述各種方法均應將扦取的原始樣茶充分拌勻后,用四分法扦取500-1000g作為代表樣,若逐件扦取的樣品不甚

7、一致時,應重行就件扦取 或按勻堆扦取法扦取樣品。審評樣制備7.1各類散茶審評樣制備將按6.3取得的代表樣用四分法或分樣器連續(xù)縮分至200-300g(平炒青500 g左右),放入評茶盤(匾)中供審評用。7.2壓制茶審評樣制備7.2.1壓制茶采用每塊(個)中段或?qū)蔷€的部分取樣,不少于五點,用手 或工具解散法,然后用四分法縮分。7.2.2將其它各種形狀的壓制茶,取整塊,用干凈白布包好,放入煮沸的蒸 鍋上層,蒸一小時取出,迅速解塊,用四分法縮分,所制樣品供測定含梗 量用。審評項目與因子審評8.1審評項目分外形、內(nèi)質(zhì)兩項,外形審評因子為形狀、色澤、整碎、凈度; 內(nèi)質(zhì)審評因子為香氣、滋味、湯色、葉底。8

8、.1.1紅茶、綠茶、花茶、烏龍茶、普洱茶外形審評因子形狀:評比松緊、粗細、長短、大小、圓扁、輕重、老嫩程度。白茶加評 葉態(tài),毫尖碎茶加評含毫量。色澤:評比深淺、潤枯、鮮陳、勻雜程度。整碎:評比完整程度和拼配比例是否適當。凈度:評比鐵觀音茶葉中含有的茶梗、籽、莖皮、毛衣等茶類夾雜物含量 的多少及非茶類夾雜物。8.1.2壓制茶外形審評因子壓制成塊、成個的茶(如沱茶、磚茶、餅茶)評比松緊、勻整、光 潔度、色澤和規(guī)格。分里面茶的,評比是否起層脫面,包心是否外露等。 茯磚加評“發(fā)花”是否茂盛、均勻及顆粒大小。壓制成簍的茶(如六堡、天貢、生尖、湘尖)評比嫩度、松緊度、 色澤和凈度。8.2紅茶、綠茶、花茶、

9、白茶、普洱茶、壓制茶內(nèi)質(zhì)審評因子湯色:評比茶湯的深淺,明暗及清濁程度。審評紅茶或茯磚茶等壓制茶時, 亦可加奶審評。香氣:評比香氣的高低、純濁、長短和有無不正常氣味?;ú杓釉u鮮靈度、 濃純度,小種紅茶加評煙香,白茶加評毫香,普洱茶加評陳香。滋味:評比滋味的濃淡、強弱或醇澀、鮮鈍以及有無異味。葉底:評比浸泡葉的老嫩、勻整、厚薄及色澤的明暗程度。8.3烏龍茶內(nèi)質(zhì)審評因子湯色:評比茶湯的深淺,明暗及清濁程度。香氣:評比香氣的高低、純濁、長短、品種特征及火候程度。滋味:評比滋味的濃淡、醇度、鮮鈍度、品種特征及有無異味,成品茶注 意火候程度。葉底:評比老嫩、勻整、色澤的明暗及做青程度。審評程序9.1外形審

10、評9.1.1紅茶、綠茶、花茶、烏龍茶、白茶、普洱茶外形審評操作方法:將按7.1條縮分后的茶樣倒入評茶盤(匾)中,雙手握住茶盤 對角或樣匾兩側(cè)中部的邊沿,用回旋篩轉(zhuǎn)法,使茶樣按粗細、長短、大小、 整碎順序分層,同時用級間相鄰的兩只標準樣或成交樣,按8.1.1條逐項 評比。9.1.2壓制茶外形審評將扦得的壓制茶(整塊、只、個置于評茶桌上,對照標準樣或成交樣按8.1.2 條審評9.2內(nèi)質(zhì)審評9.2.1紅茶、綠茶、白茶、普洱茶內(nèi)質(zhì)審評扦取充分混勻的樣茶3g(毛茶5 g)置于評茶杯中,注滿沸水,加蓋浸泡5 分鐘,按沖泡次序依次將茶湯瀝入評茶碗中,留浸泡后的鐵觀音茶葉于杯 中,按先湯色、香氣,后滋味、葉底

11、的順序逐項審評。審評香氣時,一手 持杯,一手持蓋,靠近鼻孔,半開杯蓋,反復嗅評,并隨即加蓋??蔁嵝?溫嗅、冷嗅結(jié)合進行。審評滋味時,用茶匙取適量茶湯于口內(nèi),用舌頭讓 茶湯在口腔內(nèi)循環(huán)打轉(zhuǎn),使茶湯與舌頭部位充分接觸,隨即吐入茶桶中, 最后將杯內(nèi)浸泡葉倒入葉底盤中審評,也可在搪瓷盤中加水審評。審評葉 底時應同時用級間相鄰的兩只標準樣或成交樣的葉底對照評比。9.2.2花茶內(nèi)質(zhì)審評首先剔掉審評樣中的花干、花萼,然后稱取充分混勻的茶樣3g,置于評茶 杯中,注滿沸水,加蓋泡3分鐘后,依次將茶湯瀝入評茶碗中,審評杯內(nèi) 葉底的鮮靈度。接著再次注滿沸水,加蓋浸泡5分鐘,將茶湯瀝入評茶碗 中,審評香氣的濃度、純度

12、,并綜合評比香氣的高低及滋味和湯色。審評方法同9.2.1條。9.2.3烏龍茶內(nèi)質(zhì)審評先用沸水將評茶杯碗燙熱,隨即稱取充分混勻的茶樣5g,置于評茶杯中, 迅速注滿沸水,并立即用杯蓋刮去液面泡沫,加蓋。一分鐘后,揭蓋嗅其 蓋香,三分鐘后將茶湯瀝入評茶碗中,評湯色、香氣、滋味和葉底。審評 方法用9.2.1條,按此方法可連續(xù)沖泡2-3次,評其耐泡程度,最后將杯中浸泡 葉倒入葉底盤中,加清水漂看葉底.9.2.4壓制茶內(nèi)質(zhì)審評稱取充分混勻的試樣5g,置于評茶杯中,注滿沸水,加蓋浸泡8分鐘, 將茶湯瀝入評茶碗中,供內(nèi)質(zhì)審評用。審評次序和方法同9.2.1條。10.評分10.1以標準樣或成交樣和相應品級的色、香

13、、味等品質(zhì)要求為依據(jù)。按規(guī) 定的審評因子逐項對樣評比,各項因子根據(jù)是否符合標準樣或成交樣和相 應品級的色、香、味等品質(zhì)要求的程度給分,并按各審評項目或因子的權(quán) 數(shù)計算總分。10.2毛茶品質(zhì)審評項目權(quán)數(shù)分配各類毛茶品質(zhì)審評項目權(quán)數(shù)各半分配:外形5.0、內(nèi)質(zhì)5.0。10.3成品茶品質(zhì)審評因子權(quán)數(shù)分配:見表1。表1各類成品茶品質(zhì)因子權(quán)數(shù)分配表審評因子茶類外形內(nèi)質(zhì)形狀整碎凈度色澤香氣滋味湯色葉底工夫紅茶 1.5 1. 0 1. 0 0. 5 1. 5 2. 0 1. 0 1. 5紅碎茶 1. 0 0 1. 0 1. 0 2. 0 3. 0 1. 0 1. 0 TOC o 1-5 h z HYPERLI

14、NK l bookmark47 o Current Document 小種紅茶 15 1.01. 0 0 2. 0 2. 5 1. 0 1.0綠茶 1. 5 1. 0 1.0 0. 5 1. 5 2. 0 1. 0 1.5烏龍茶 1. 5 1.00. 5 0 2. 5 3. 0 0. 5 1.0花茶 1. 0 1. 0 1.0 0. 5 2. 5 2. 5 0. 5 1.0壓制茶 2. 5 0.50. 5 1. 0 1. 5 2. 5 1. 00.5普洱茶 1. 5 1.50. 5 0. 5 2. 0 2. 0 1. 01.0白茶 1. 5 1. 0 0.5 1. 0 1. 5 2. 0 1.

15、 0 1.510.4成品茶評分方法:對照標準樣或成交樣和相應品級的色、香、味等品 質(zhì)的要求,按下表規(guī)定評分:表2比標準樣或相應品級的要求高較高稍高相當稍低較低低評分 +3 +2 +1 0 -1 -2 -310.5結(jié)果計算審評結(jié)果按下式計算審評結(jié)果=Aa+Bb+.+.+.+Nn式中:A、B、N表示各品質(zhì)因子的評分。A、b、n表示各品質(zhì)因子的相應權(quán)數(shù)。11.結(jié)果評定11.1毛茶結(jié)果評定對照標準樣和該品級的色、香、味等品質(zhì)要求,按規(guī)定的審評因子逐項審 評,外形、內(nèi)質(zhì)分別定等,各半計算,綜合定級。其綜合水平如高于該級 的,歸屬上一個級等,與該級相符的,歸屬該級等,低于該級等的,則自 動對照下一個級的標

16、準樣及色、香、味等品質(zhì)要求直至給予相應的級等。 11.2成品茶結(jié)果評定鐵觀音茶葉感官審評萬法11.2.1任何單一品質(zhì)審評因子為負3分者為不合格。11.2.2總評分結(jié)果小于負3分者為不合格。附加說明:本標準有商業(yè)部土特產(chǎn)品管理司提出.本標準有商業(yè)部土特產(chǎn)品管理司歸口.本標準主要起草人:何乃云、陳滿朝、肖菊琴、吳曉宏、趙玉香、黃建安。鐵觀音茶感官審評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yè)部1993-03-23批準1993-10-01實施.主題內(nèi)容與適用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鐵觀音茶葉感官審評的設備、用水、取樣、樣品制備、沖跑 方法、審評項目、審評因子、審評程序、審評記分、結(jié)果評定。本標準適用于各類鐵觀音茶葉品質(zhì)的感官審

17、評。.引用標準GB8302茶取樣GB5749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定義鐵觀音茶葉感官審評是指審評人員用感覺器官來鑒別鐵觀音茶葉品質(zhì)優(yōu)次 的過程。按照本標準規(guī)定的方法,審評人員運用正常的視覺、嗅覺、味覺、 觸覺的辨別能力和積累的評茶經(jīng)驗,對鐵觀音茶葉色、香、味、形等方面 進行審評,從而達到鑒定鐵觀音茶葉品質(zhì)的目的。.審評設備4.1審評室設置4.1.1采光要求:審評室應背南、面北開窗,應無阻擋光線的障礙物,并 避免直射光線的干擾。有條件的應在窗外設置黑色木質(zhì)采光斗。采光斗高 2000mm,斜度300,頂部復蓋平板玻璃,向下傾斜3-50。室內(nèi)的墻壁和 天花板均應刷成乳白色。審評室內(nèi)要求光線柔和明亮。無

18、日光直射,無異 色反光。4.1.2衛(wèi)生要求:審評室內(nèi)應干燥、清潔、空氣新鮮、無異氣味。4.1.3干評臺:評定鐵觀音茶葉外形品質(zhì)的工作臺。高900 mm,長度依實 際需要而定,臺面涂無反射光的黑色。干評臺置于靠北窗(采光斗)的下 面。4.1.4濕評臺:評定鐵觀音茶葉內(nèi)質(zhì)的工作臺。高850 mm、寬45 mm、臺 面框高30 mm,長度依實際需要而定,臺面涂無反射光的乳白色。濕評臺 置于干評臺后面。2各類茶審評用具4. 2.1紅、綠、花、白、普洱茶審評用具審評杯碗:純白瓷燒制,各杯、碗厚度、大小、色澤必須一致;毛茶審評杯:高82 mm、外徑84 mm、內(nèi)徑 78mm、容量250ml, 杯蓋上有一小

19、孔,與杯柄相對的杯口上緣有一呈鋸齒形的小缺口,缺口中 心深3 mm,寬25 mm。成品茶審評杯:高65 mm、外徑66 mm、內(nèi)徑62mm、容量150ml, 杯蓋上有一小孔,與杯柄相對的杯口上緣有一呈鋸齒形的小缺口,缺口中 心深3 mm,寬25 mm。毛茶審評碗:高61 mm、上口外徑114 mm、Kj 106mm、容量 250ml。成品茶審評碗:高55 mm、上口外徑95mm、內(nèi)徑90mm、容量 200ml。評茶盤:用無氣味的木板或膠合板制成。正方形,外圍邊長24 0mm, 內(nèi)圍邊高23 0mm,邊高33 mm。盤的一角開有一缺口,涂無反射光的乳 白色。(評茶匾:用竹編成圓形,直徑500 m

20、m,邊高40 mm。分樣盤:木 板或膠合板,正方形,內(nèi)圍邊長320 mm,邊高35 mm,盤的兩端各開一 缺口)。葉底盤:黑色小木盤或白色搪瓷盤。小木盤為正方形,邊長100 mm, 邊高15 mm,供審評成品茶用;搪瓷盤為長方形長200 mm,邊高20 mm, 一般供審評毛鐵觀音茶葉底用。稱茶器:天平,感量0.1g。網(wǎng)匙:平圓形小勺子。撈取碗底沉淀的碎茶用。0計時器:定時鐘或特制砂時計。1吐茶桶:高800 mm、直徑350 mm、中腰直徑200 mm。2茶匙:不銹鋼或瓷匙,容量10 ml。3其他用具:燒水壺、電爐。4.2.2烏龍茶審評用具審評杯:呈倒鐘形,高52 mm,上口內(nèi)徑80 mm、底徑

21、45 mm、 容量100 mm,具蓋。審評碗:高50 mm,上口內(nèi)徑90 mm,容量110 mm。其他用具參照4.2.1各項。4.2.3壓制茶審評用具審評杯碗:參照和毛茶用具規(guī)定執(zhí)行。蒸鍋:鋁制圓柱形,直徑300 mm,高300 mm以上。其他用具參照4.2.1各項。審評用水:審評用水是指泡茶和洗滌茶具的用水,其理化指標及衛(wèi)生指 標應符合GB5749-85的規(guī)定。取樣6.1成品茶取樣按照GB8302規(guī)定執(zhí)行。6.2毛茶取樣方法6.2.1勻堆取樣法:將該批鐵觀音茶葉拌成堆,然后從堆的各個部位分別扦 取樣茶,扦樣點不得少于八點。6.2.2就件扦取法:從每件上、中、下三個部位各扦取一把小樣置于扦樣匾

22、 (盤)中,并查看樣品間品質(zhì)是否一致,若單件的上、中、下三部分樣品差異明顯,應將該件鐵觀音茶葉倒出,充分拌勻后,再扦取樣品。6.2.3隨機取樣法:按GB8303規(guī)定的抽取件數(shù)隨機抽件,再按就件扦取法 扦取。6.3上述各種方法均應將扦取的原始樣茶充分拌勻后,用四分法扦取500-1000g作為代表樣,若逐件扦取的樣品不甚一致時,應重行就件扦取 或按勻堆扦取法扦取樣品。審評樣制備7.1各類散茶審評樣制備將按6.3取得的代表樣用四分法或分樣器連續(xù)縮分至200-300g(平炒青500 g左右),放入評茶盤(匾)中供審評用。7.2壓制茶審評樣制備7.2.1壓制茶采用每塊(個)中段或?qū)蔷€的部分取樣,不少于

23、五點,用手 或工具解散法,然后用四分法縮分。7.2.2將其它各種形狀的壓制茶,取整塊,用干凈白布包好,放入煮沸的蒸 鍋上層,蒸一小時取出,迅速解塊,用四分法縮分,所制樣品供測定含梗 量用。8.審評項目與因子審評8.1審評項目分外形、內(nèi)質(zhì)兩項,外形審評因子為形狀、色澤、整碎、凈度; 內(nèi)質(zhì)審評因子為香氣、滋味、湯色、葉底。8.1.1紅茶、綠茶、花茶、烏龍茶、普洱茶外形審評因子形狀:評比松緊、粗細、長短、大小、圓扁、輕重、老嫩程度。白茶加評 葉態(tài),毫尖碎茶加評含毫量。色澤:評比深淺、潤枯、鮮陳、勻雜程度。整碎:評比完整程度和拼配比例是否適當。凈度:評比鐵觀音茶葉中含有的茶梗、籽、莖皮、毛衣等茶類夾雜

24、物含量 的多少及非茶類夾雜物。8.1.2壓制茶外形審評因子壓制成塊、成個的茶(如沱茶、磚茶、餅茶)評比松緊、勻整、光 潔度、色澤和規(guī)格。分里面茶的,評比是否起層脫面,包心是否外露等。 茯磚加評“發(fā)花”是否茂盛、均勻及顆粒大小。壓制成簍的茶(如六堡、天貢、生尖、湘尖)評比嫩度、松緊度、 色澤和凈度。8.2紅茶、綠茶、花茶、白茶、普洱茶、壓制茶內(nèi)質(zhì)審評因子湯色:評比茶湯的深淺,明暗及清濁程度。審評紅茶或茯磚茶等壓制茶時, 亦可加奶審評。香氣:評比香氣的高低、純濁、長短和有無不正常氣味?;ú杓釉u鮮靈度、 濃純度,小種紅茶加評煙香,白茶加評毫香,普洱茶加評陳香。滋味:評比滋味的濃淡、強弱或醇澀、鮮鈍以

25、及有無異味。葉底:評比浸泡葉的老嫩、勻整、厚薄及色澤的明暗程度。8.3烏龍茶內(nèi)質(zhì)審評因子湯色:評比茶湯的深淺,明暗及清濁程度。香氣:評比香氣的高低、純濁、長短、品種特征及火候程度。滋味:評比滋味的濃淡、醇度、鮮鈍度、品種特征及有無異味,成品茶注 意火候程度。葉底:評比老嫩、勻整、色澤的明暗及做青程度。9.審評程序9.1外形審評9.1.1紅茶、綠茶、花茶、烏龍茶、白茶、普洱茶外形審評操作方法:將按7.1條縮分后的茶樣倒入評茶盤(匾)中,雙手握住茶盤 對角或樣匾兩側(cè)中部的邊沿,用回旋篩轉(zhuǎn)法,使茶樣按粗細、長短、大小、 整碎順序分層,同時用級間相鄰的兩只標準樣或成交樣,按8.1.1條逐項 評比。9.

26、1.2壓制茶外形審評將扦得的壓制茶(整塊、只、個置于評茶桌上,對照標準樣或成交樣按8.1.2 條審評9.2內(nèi)質(zhì)審評9.2.1紅茶、綠茶、白茶、普洱茶內(nèi)質(zhì)審評扦取充分混勻的樣茶3g(毛茶5 g)置于評茶杯中,注滿沸水,加蓋浸泡5 分鐘,按沖泡次序依次將茶湯瀝入評茶碗中,留浸泡后的鐵觀音茶葉于杯 中,按先湯色、香氣,后滋味、葉底的順序逐項審評。蘭香鐵觀音 。審評香氣時,一手持杯,一手持蓋,靠近鼻孔,半開杯蓋, 反復嗅評,并隨即加蓋。可熱嗅溫嗅、冷嗅結(jié)合進行。審評滋味時,用茶 匙取適量茶湯于口內(nèi),用舌頭讓茶湯在口腔內(nèi)循環(huán)打轉(zhuǎn),使茶湯與舌頭部 位充分接觸,隨即吐入茶桶中,最后將杯內(nèi)浸泡葉倒入葉底盤中審

27、評,也 可在搪瓷盤中加水審評。審評葉底時應同時用級間相鄰的兩只標準樣或成 交樣的葉底對照評比。9.2.2花茶內(nèi)質(zhì)審評首先剔掉審評樣中的花干、花萼,然后稱取充分混勻的茶樣3g,置于評茶 杯中,注滿沸水,加蓋泡3分鐘后,依次將茶湯瀝入評茶碗中,審評杯內(nèi) 葉底的鮮靈度。接著再次注滿沸水,加蓋浸泡5分鐘,將茶湯瀝入評茶碗 中,審評香氣的濃度、純度,并綜合評比香氣的高低及滋味和湯色。審評 方法同9.2.1條。9.2.3烏龍茶內(nèi)質(zhì)審評先用沸水將評茶杯碗燙熱,隨即稱取充分混勻的茶樣5g,置于評茶杯中, 迅速注滿沸水,并立即用杯蓋刮去液面泡沫,加蓋。一分鐘后,揭蓋嗅其 蓋香,三分鐘后將茶湯瀝入評茶碗中,評湯色、香氣、滋味和葉底。審評 方法用9.2.1條,按此方法可連續(xù)沖泡2-3次,評其耐泡程度,最后將杯中浸泡 葉倒入葉底盤中,加清水漂看葉底.9.2.4壓制茶內(nèi)質(zhì)審評稱取充分混勻的試樣5g,置于評茶杯中,注滿沸水,加蓋浸泡8分鐘, 將茶湯瀝入評茶碗中,供內(nèi)質(zhì)審評用。審評次序和方法同9.2.1條。10.評分10.1以標準樣或成交樣和相應品級的色、香、味等品質(zhì)要求為依據(jù)。按規(guī) 定的審評因子逐項對樣評比,各項因子根據(jù)是否符合標準樣或成交樣和相 應品級的色、香、味等品質(zhì)要求的程度給分,并按各審評項目或因子的權(quán) 數(shù)計算總分。10.2毛茶品質(zhì)審評項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