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五盂高速公路隧道二次襯砌接縫及外觀控制_第1頁
[QC成果]五盂高速公路隧道二次襯砌接縫及外觀控制_第2頁
[QC成果]五盂高速公路隧道二次襯砌接縫及外觀控制_第3頁
[QC成果]五盂高速公路隧道二次襯砌接縫及外觀控制_第4頁
[QC成果]五盂高速公路隧道二次襯砌接縫及外觀控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盂高速公路LJ9合同段 下細腰隧道二次襯砌接縫及外觀控制編 制: 審 核: 批 復: 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五盂高速公路LJ9標項目經理部QC小組2011年10月28日 TOC o 1-3 一、工程概況 PAGEREF _Toc508729308 h 21、工程簡介 PAGEREF _Toc508729309 h 22、地質水文情況 PAGEREF _Toc508729310 h 2二、小組簡況 PAGEREF _Toc508729311 h 3三、選擇課題的確定目標值 PAGEREF _Toc508729312 h 4四、第一輪循環(huán) PAGEREF _Toc508729313 h 51

2、、P階段 PAGEREF _Toc508729314 h 52、D階段 PAGEREF _Toc508729315 h 53、C階段 PAGEREF _Toc508729316 h 54、A階段 PAGEREF _Toc508729317 h 11五、第二輪循環(huán) PAGEREF _Toc508729318 h 121、P階段 PAGEREF _Toc508729319 h 122、D階段 PAGEREF _Toc508729320 h 143C階段 PAGEREF _Toc508729321 h 154、A階段 PAGEREF _Toc508729322 h 21六、鞏固措施 PAGEREF

3、_Toc508729323 h 21七、成果 PAGEREF _Toc508729324 h 21八、存在問題與今后打算 PAGEREF _Toc508729325 h 22附錄一、 PAGEREF _Toc508729326 h 23附錄二、 PAGEREF _Toc508729327 h 24下細腰隧道二次襯砌接縫及外觀控制一、工程概況:下細腰隧道位于盂縣境內上社鎮(zhèn)上細腰村西側約0.5km,設計為左右分離式,兩洞邊墻間距最大約30.7米,位于k38+760附近,最小間距約23.8米位于盂縣端洞口,左右線均屬長隧道,總體沿北-南方向布設。右線洞體全長1502m,五臺端洞口里程樁號k38+02

4、0,洞口底板設計高程655.17m,盂縣端洞口里程樁號k39+522,洞口底板設計高程659.68m洞體最大埋深88.6m,位于k38+410處;左線洞體全長1530m,五臺端洞口里程樁號zk37+995,洞體底板設計高程654.19m,盂縣端洞口里程樁號zk39+525,洞口地板設計高程659.15m,洞體最大埋深77.1m,位于zk38+400處;隧道圍巖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沖洪積物卵石,第四系上更新統(tǒng)洪積物及太古界龍華河群燈花組變質巖等結構。 表1-1 隧道圍巖類別一覽表隧道名稱長度(m)圍巖級別下細腰隧道左 幅1530660330540右 幅1502617355530質量目標:爭創(chuàng)山西省

5、“優(yōu)質工程。QC小組簡介:五盂LJ9項目經理部下細腰隧道二襯施工質量控制QC小組成立于2011年09月01日。1. QC攻關課題:下細腰隧道二襯接縫及外觀控制2. 小組名稱:五盂LJ9項目下細腰隧道二襯接縫外觀控制QC小組3. 小組口號:精益求精4. 活動時間:2011年9月至2011年10月5. 活動次數(shù):6次6. QC小組成員:序號姓名職稱或職務組內職務1田培明 項目總工組長2高菲項目副總工副組長3劉德旭隧道工程師副組長4軒軍防試驗室主任組員5馮大勇安質部部長組員6詹詩茂施工技術員組員78 (表1)小組成員按QC的要求學習活動。三、選題理由:理由一: 下細腰隧道為全線的控制工程,為監(jiān)理、業(yè)

6、主、公司關注的焦點,二襯施工在進行隧道涂裝之前暴露時間較長,所以二襯接縫及外觀質量關系到我標段工程質量的整體形象,關系到我公司的質量信譽和市場進一步開拓的前景;理由二: 按照業(yè)主要求,打造綠色高速公路,保護生態(tài),達到創(chuàng)優(yōu)目標,在下細腰隧道施工中“創(chuàng)精品,創(chuàng)信譽”;理由三: 隧道二襯砼外觀質量難以控制,在前面的施工中出現(xiàn)二襯砼表面有錯臺、漏漿、蜂窩麻面等不良現(xiàn)象,公司要求項目人員積極參與,通過此次QC活動探討和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和質量保證措施。四、質量控制目標:1. 嚴格控制砼配合比,保證砼強度在滿足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的前提下外觀色澤均勻一致、砼表面無蜂窩、麻面、氣泡和漏搗現(xiàn)象,表面平整、

7、光潔, 結構輪廓線條順直美觀,施工縫平順無錯臺現(xiàn)象;2. 通過本次QC的成果更好的指導和優(yōu)化施工;3. 質量控制目標可行性分析:目 標施工存在困難.現(xiàn)實是可行的有利因素1、項目部成立了由領導帶頭、生產部門和有關人員參加、大家發(fā)表意見的攻關小組.2、項目部編制 了施工方案,作業(yè)指導書;3、相關技術及管理人員集中學習了隧道施工.能力技術上可行、上有保證、領導支持.(表2)五、活動情況:第一次PDCA循環(huán)1. 二襯砼施工現(xiàn)狀調查:為了使下細腰隧道二襯外觀質量盡可能滿足優(yōu)質工程要求,在使用整體式二襯臺車和高頻附著式振動器前,小組仔細研究了整體式二襯臺車的操作方法和該振動器的使用說明,以便使整體式二襯臺

8、車能靈活操作、高頻附著式振動器(以下簡稱振動器)性能可以達到充分利用的要求。該臺車采用整體式鋼模,液壓系統(tǒng)調節(jié)。其中標高用頂升油缸調節(jié),拱頂軸線用平移油缸調節(jié),側模由側模油缸調節(jié),另外還有32個螺旋支撐對臺車鋼模進行加固。振動器激振頻率高(9000r/min)激振力11.7KN,振幅小(空載振幅0.8mm ),傳遞效率高。振動器通過附著鋼板與臺車模板連接,附著鋼板在模板上布置與焊接非常重要。在參照廠家的建議方案結合二襯臺車的結構特點而布置。每一個振動器在焊接定位后均進行運行調試,以滿足施工要求。砼施工前對以下工作:1. 整體式二襯臺車操作 ;2.振動器起動、停止的方法與間隔時間;3.砼坍落度與

9、下料順序;4.振動器的使用及砼振搗效果;5.小邊墻的澆筑等各項事宜反復仔細地交底,使施工人員對施工方法有感性認識。我們找出第一階段臺車脫模后外觀存在的問題二襯砼外觀存在質量問題統(tǒng)計表序號項 目頻數(shù)頻率累計頻率1砼接縫不平順1836.736.72砼表面光澤度較差1224.561.23模板邊角泛砂816.377.54拱頂有“水印”現(xiàn)象613.290.75砼表面有蜂窩、氣泡現(xiàn)象49.3100(表3)2. 根據(jù)統(tǒng)計表繪制出排列圖(圖表4)繪圖:劉德旭時間:2011年 9月 13 日結論:從圖表可見,砼接縫不平順、砼表面光澤度較差、模板邊角泛砂是影響二襯砼外觀質量的主要問題。3. 要因分析3.1原因分析

10、針對上面圖表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并結合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我小組多次召開會議進行討論研究,對主要原因刨析如下:(魚刺型分析圖5 )3.2要因論證序號影響因素論證內容檢查次數(shù)發(fā)生次數(shù)發(fā)生頻率(%)時間要因確認1碎石粒徑較大碎石粒徑較大,容易造成地泵管堵塞,延緩澆注時間,進而造成二襯砼外觀出現(xiàn)層狀痕跡.小組針對這一影響因素,對施工現(xiàn)場的具體分工進行了6次檢查,其中沒有發(fā)現(xiàn)該現(xiàn)象。600否2塌落度過大二襯砼的塌落度過大會使襯砌拱頂外觀出現(xiàn)”水印”,拱墻無光澤,氣泡產生,并為泛砂埋下隱患.對此小組進行了10次檢查,其中3次塌落度過大。10330是3砂石含水量過大砂石含水量過大會對塌落度有一定的影響,小組針對這一影響因

11、素,共進行了10次檢測,其中發(fā)現(xiàn)1次砂石含水量過大。10110否4地泵性能差地泵性能較差,就要求增大砼的塌落度,這就為襯砌外觀留下了不良隱患.共檢查了4次,沒有發(fā)現(xiàn)異?,F(xiàn)象,所以這一影響因素不存在。400否5震動器性能未充分發(fā)揮砼的振搗直接影響到襯砌內實外光.小組共檢查10次,結果有1次發(fā)現(xiàn)有部分開關失靈的現(xiàn)象,發(fā)生頻率為10%10110否6電力系統(tǒng)不正常小組共進行了4次檢查,從未發(fā)現(xiàn)異常。400否7臺車油壓系統(tǒng)不正常小組進行了3次檢查,沒有發(fā)現(xiàn)此類現(xiàn)象。300否8分工不明確由于分工不明確,可以造成措施不能徹底落實到人,小組針對這一末端因素,對施工現(xiàn)場的具體分工進行了10次檢查,其中只有1次發(fā)

12、現(xiàn)存在沒有完全明確分工的現(xiàn)象,其他均進行了明確的分工。10110否9操作不熟練操作人員對砼的知識不熟悉,就很難控制砼的外觀質量,小組成員對16名工人進行考核,結果發(fā)現(xiàn)有4人對砼的有關知識不熟悉。16425是10責任心不強工人的責任心不強,工作容易出現(xiàn)漏洞,小組針對這一末端因素,共進行了10次檢查,檢查中只有1次發(fā)現(xiàn)員工有脫崗現(xiàn)象,其它均在崗且有較強的責任心。10110否11雨天對料場、攪拌站、道路的影響共進行了10次的檢查,只有1次發(fā)現(xiàn)此類現(xiàn)象。10110否12臺車模板與小邊墻未密貼臺車模板與小邊墻未密貼導致砼接縫不平順的出現(xiàn)。小組對是否密貼進行了10次檢查,就有3次出現(xiàn)未密貼現(xiàn)象。10330

13、是13震動器操作不當震動器操作不當就很難使砼達到規(guī)范要求。小組對現(xiàn)場的情況進行了10次檢查,有1次操作不當行為。10110否14模板縫隙未塞嚴模板縫隙一般存在于模板的邊緣,倘若塞縫不密實砼因漏漿表面極有可能出現(xiàn)泛砂現(xiàn)象。10330是(表6)3.3 結論:通過表6的要因論證及要因確認,我們確定了操作不熟練、塌落度過大、臺車模板與小邊墻未密貼、模板縫隙未塞嚴等4項為二襯砼的外觀質量主要影響因素。4. 制定對策:針對以上的4項主要影響因素,并結合現(xiàn)場實際,我QC小組制定了對應的措施方案。措施方案一:對操作人員進行詳細交底,通過集訓班和師帶徒兩種形式使二襯作業(yè)班組熟悉砼的基本知識和機械常識;措施方案二

14、:實驗人員現(xiàn)場監(jiān)督,以實驗為依據(jù),以砼的設計強度為砝碼,嚴格控制二襯砼的塌落度,消除拱頂”水印”,切實把好二襯砼的外觀質量;措施方案三:在隧道的曲線段嚴格控制小邊墻的軸線位置,根據(jù)實際情況按照隧道整體式模板臺車的長度澆筑小邊墻(即12m一檔),以消除由于曲線而造成的不平順;措施方案四:模板邊緣的縫隙采用土工布塞嚴,并用雙面膠密封,防止漏漿、錯臺。5. 確認效果:通過本次QC課題攻關和上述措施方案的實施,下細腰隧道的二次襯砌外觀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顏色均勻一致,模板邊角僅有輕微泛砂,砼接縫不平順問題已基本解決,平整度達到了規(guī)范要求,拱頂”水印”也很少出現(xiàn),各項外觀指標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小組將后

15、面中出現(xiàn)的其它問題在第二個PDCA循環(huán)中進一步進行論證改進。第二次PDCA循環(huán)1. 再次施工現(xiàn)狀調查:臺車脫模后我們對砼外觀存在的問題再次進行統(tǒng)計二襯砼外觀存在質量問題統(tǒng)計表序號項 目頻數(shù)頻率累計頻率1二檔之間砼有錯臺現(xiàn)象1237.537.52結構輪廓線條不順直美觀92972.53模板邊角泛砂618.781.24砼表面部分有麻面現(xiàn)象39.4100(表7)2. 根據(jù)統(tǒng)計表繪制出排列圖(圖表8)繪圖:劉德旭時間:2011 年 9 月 20日結論:從圖表可見,第二次循環(huán)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二檔之間砼有錯臺現(xiàn)象和結構輪廓線條不順直美觀二個方面。3. 原因分析經過小組幾次認真討論,最后一致認為存在問題的主

16、要原因為臺車加固不到位、臺車模板與上檔二襯端頭未密貼、砼澆筑之前未全面進行檢查等三項為二襯砼的外觀質量主要影響因素。針對以上的三項主要影響因素,并結合現(xiàn)場實際,我QC小組制定了對應的措施方案。4. 措施方案: 措施方案一:加強監(jiān)督管理,臺車就位后,必須對臺車模板的加固、拱頂?shù)臉烁吆洼S線位置、臺車模板與上檔二襯端頭是否密貼進行全面檢查;措施方案二:對作業(yè)人員進行技術教育,增強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措施方案三:每次脫模后的臺車模板必須仔細打磨光滑,并且脫模劑要涂刷均勻。5. 確認效果:通過本次QC課題攻關和上述措施方案的實施,下細腰隧道的二次襯砌外觀質量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砼外觀色澤均勻一致,表面平整、光潔,結構輪廓線條順直美觀,砼表面錯臺最大已控制在5mm以內,各項外觀指標均達到了預期目的,并且為以后的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6. 鞏固措施6.1將既有施工方法進行完善后整理成冊,發(fā)給所有施工人員。6.2對一些關健工序,定人定崗,不得隨意調換,確保熟練操作的連續(xù)性。6.3每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