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面與邊款不同的刀法形式_第1頁
印面與邊款不同的刀法形式_第2頁
印面與邊款不同的刀法形式_第3頁
印面與邊款不同的刀法形式_第4頁
印面與邊款不同的刀法形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印面與邊款,不同的刀法形式篆刻雅君篆刻指南2022-06-22 06:00發(fā)表于廣西一:印面刀法 執(zhí)刀如執(zhí)筆,有法而無定法。1)執(zhí)筆法一般是采用執(zhí)毛筆法,亦稱撥燈法,即以指尖(第一指節(jié))執(zhí) 刀,拇指在內左,食指、中指在外撮定刀桿,無名指抵于內右。具體用刀時會有些變化,如橫沖刀法,就變成了拇指在上,食指、中 指在下。雖筆桿須直而刀桿常斜,但同樣要指實掌虛。有時刻較小、 較工整的印,為了求穩(wěn),也可將無名指尖抵于印章的一側。這樣做便 于限制每一刀的收結,不致失控跑刀、飛刀。又有如同鋼筆的執(zhí)法,也是可行的。它更便于以無名指抵石,但僅限 于自右向左或左前方行刀,且力量比較小,不適宜刻大印。2)握拳式一般

2、是五指一把抓住刀桿,形如握拳,大拇指抵住刀桿上端, 控制發(fā)力。字外向內走刀刻印,或沖或切。其特點是力量較大而控制 精度小些,一般用于刻制較大的石章。(2)橫長橫:自右而左行刀。起刀處相當于毛筆書寫的收筆處,通常 須粗重,故宜重切,或增大刀鋒與石面的角度。走刀時,或輕或重, 刀刃或立或臥;全畫或起伏震動,或平和舒緩,全由風格和具體筆畫 的要求而定。短橫:刻法如點,橫向短切。單一短橫須稍重,以突顯 筆畫;多個短橫宜輕,平行等距,勿使相互粘連。(3)豎懸針豎:豎刀釘切,向下走刀,刀刃漸行漸臥,線條漸細,直 至出鋒收刀。垂露豎:楷書款字多上重下輕,上輕下重的豎只有偶爾 為之。說是垂露,其實并非圓潤如水

3、滴的收筆,只是略粗重而已。收 筆處或略頂刀轉鋒,使圓厚。(4)撇自右上向左下切,長撇切下后走刀出鋒??钭种捕嗤Π危?用弧撇,只須走刀中略作轉向即可。(5)捺斜捺:多作長點處理,因其長,須有一定的走刀過程。斜捺的角度不易以刀就石,可適當轉石以就刀。若須刻出捺腳,在收筆處認 準方向補切一刀即成。平捺:或作長橫處理,只是方向略斜向左上?;?補一短 切 , 顯 出 捺 腳。(6)鉤豎鉤:先作懸針豎,至鉤處刀桿豎起略向左靠,乘勢釘切,形 成豎左側的三角形爆裂狀,形如鉤。橫鉤:先作一橫,再在起刀處(橫 的右端)補一斜點,如鉤,同橫自然聊接。戈鉤:先以豎點法釘切入石,再刀、石逆向同轉,刻出弧線,最后作

4、一斜點與之相接。臥鉤:輕落刀,向右下走刀,亦須刀、石互動。最 后由輕而重作一斜點,與之相接。(7)折橫、豎相接即成。也有其他兩筆相接的,只要輕重得當,銜接 處見刀且自然不生硬即可。(8)挑以斜橫筆代之。邊款學習,除模仿前人外,有幾點需要考慮: 一是提高用刀的熟練程度,重點是把握輕重、曲直;二是小楷書法功 夫,寫字能把握結構和筆法,學刻邊款就容易成功;三是注意到邊款字小、筆畫較細的特點,時時考慮拓款效果;四是不 拘泥于以刀就石還是以石就刀,不拘泥于單刀還是雙刀,不拘泥于切 刀、沖刀,一切從效果出發(fā),但又要照顧整體協(xié)調,不可雜亂無章。以斜筆之圖7 - 3 - 29 轉圖7 - 3 - 30 弧圖文

5、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必刪。古人刻印,風格多樣。究其原因,同執(zhí)刀的細節(jié)不無關系。過去有人 稱須食指發(fā)力,有的則說中指得力,還有認為無名指是關鍵。所以在 模仿不同風格時,也不必在執(zhí)刀上以不變應萬變。(3)運刀法古人論刀法,謂有正刀正人法、單刀正入法、雙刀正人法、 沖刀法、切刀法、留刀法、澀刀法、遲刀法、埋刀法、復刀法、輕刀 法、平刀法、舞刀法等,其實多數大同小異。初學只要掌握沖刀法、切刀法和連沖帶切法三種即可。執(zhí)刀為了 運刀,運刀造就線條,線條又服務于印風。執(zhí)刀須拔山扛鼎之力, 運刀若風云雷電之神,有自在的控制,才能操刀如用筆,指揮如意, 然后能使作品氣韻生動。4)沖刀法刀桿與印面成

6、25至35度角刀角入石后延欲刻線條持續(xù)向前推進, 直至收結點。沖刀法分為橫沖刀法與豎沖刀法。橫沖刀法自右向左刻, 刀刃靠內側;豎沖刀法自外向內沖,刀刃靠右側。這兩種方法都稱側 沖法。若刀刃面垂直于印面,則為正沖法。沖刀產生的線條,通常比較流暢、挺拔,多一面光潤,一面毛糙,呈 自然迸裂狀。入石深度,依石質、力量和印風而異。石質堅硬,不能 刻得較深,否則無法向前沖刻,石細嫩則可刻深些,若石質松脆,則 要控制力度和深度,以防過度迸裂;篆刻者手上的指力、腕力大,可 刻深一些,力量不夠就難以駕馭;刻得深,往往迸裂也嚴重些,刻粗放一路,可重刻、深刻,刻工細一 路,便須輕描淡寫。另外,一沖到底,有爽利、勁拔

7、的意味;一節(jié)一 節(jié)沖,有凝重、渾厚的趣韻。刀法不同,線質迥異??待R白石的單刀 白文印,最能體會沖刀的形態(tài)與方法,體會石面自然迸裂的石 味 。圖7-3-6 沖刀白文橫組圖7-3-5 沖刀白文豎組圖7-3-7 沖刀雙刀Fl文橫組圖7-3-8 沖刀朱文聯5)切刀法先將刀角以刀桿與印面較小的角度入石,而后以此為支點延 欲刻線條向前、向下切石,刀桿隨之立起,這一起一落,刀桿與印面 的夾角也在30至80度間變化,形成一個較短小的呈三角狀的線。 然后用中指將刀提、推至前繼之,一而再,再而三,節(jié)節(jié)推進,積點線切刀法的進刀方向有三種:其一是刀桿外斜,以刀鋒前角入石,由外 向內切;其二是刀桿右斜,以刀鋒右角人石,

8、由右向左切;其三是刀 桿內斜,以刀鋒內角入石,由內向外切。無論哪種方法,在一刀與一刀的交接處,或連續(xù)接,或稍錯位接,當使刀法靈活而不 單一刻板,有澀進之刀味。這種線條有蒼莽、老辣、樸拙、厚重的意 趣,因筆畫由碎切而成,尤其應追求古樸圓勁,骨肉分明。明代朱簡、 清代浙派丁敬等人擅用此法。圖7-3-13 切刀朱文豎圖7-3 - 11切刀朱文橫圖7-3- 16 切刀朱文上”圖7-3- 15 切刀朱文弧6)兼沖帶切法此法是以上兩法的綜合運用,同樣也得到兩法的綜合效 果,可使印章語言更豐富,風格更靈活多變。用得好,自然有沖刀之 率意、暢快,切刀之蒼老、凝重。另外,有時也須從實際出發(fā),如因 石質的軟硬、松

9、緊,線條的長短、粗細,布局的疏密、正欹,見機行事,活用刀法。仔細 分析名家作品,往往能看出何處是沖,何處是切。把握規(guī)律,自己來 實踐一下,又發(fā)現原來人家刀法變化也完全是因勢利導的。吳昌碩等 擅用此法。7) 兼 沖 帶 切 法刀法要點:第一,指腕并用。運刀須五指齊力并輔以腕力進退收送, 大印、巨印甚至以運腕為主。第二,定刀轉石。與書法不同,篆刻在其刻制過程中運刀方向基本不 變,而靠不斷轉動石章來完成每個不同方向的線條,即定刀轉石 O 但有時適當變換刀刃著石的角度,能刻出不同效果的線條;亦有定石 轉刀,轉石又轉刀的,可以刻出婉轉流麗的線條。第三,因地制宜。印章大小不同、風格不同、字體不同、陰陽文不

10、同、 線條長短疏密曲直不同、結構方圓不同,要用不同的刀法以適應之。 用刀的輕重,對一個白文線條或兩個朱文線條之間要刻去的空白區(qū)域 來說,先刻的一側用刀須輕些,以防迸裂失控,后刻的一側用刀可重 些,因為已有對側的刀痕存在,這一刀就不太會導致意外的過度迸裂。 石質疏松,要輕;石質緊密,要重。第四寧使刀不足,莫使刀有余 o這對初學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先要工整嚴謹,追求所刻線條的必然性。印文多細小,須眼察毫芒, 得于心而應于手。否則,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形似得而神已去矣。 熟練后,再作一些粗放、猛利的用刀練習。第五,“穩(wěn)、準、狠。無論沖刀法還是切刀法,穩(wěn)、準、狠三字是刻寫意、急就一路印章的技法關鍵。

11、須單刀直 入,似狂濤奔騰,切忌膽小而反復刮削修飾,否則神氣全無,不復為 印。用刀求爽”,刻印時常聞刀石間有爆裂聲如炒豆粒,便知得法。齊白石有句名言日:世間事貴痛快,何況篆刻!工細一路,亦以 穩(wěn)和準為要。第六,三維刀向。操刀刻石之用力方向,一種是在平面上,一種是垂 直向下。平面上,又分為二:一是順線向前,走刀成線;二是向線沖 切,以刀壞線。做得好,前者成字,后者添趣。垂直向下,即釘刀入 石。平面行刀,必然也包括了刀的向下入石。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 可,但沖刀重前者,以求筆意流暢、勁健;切刀重后者,以求力透紙 背,入木三分。二:邊款刀法歷史上,不同的刀法,成就了不同的邊款風格。而當我 們學習刻邊款

12、時,也要以掌握相應的刀法來體現這種風格。文彭以雙 刀作行書邊款,典雅含蓄;何震繼之,卻改用單刀作楷書,猛利放逸。清人多不書徑刻:或以石就刀,或以刀就石;或短刀碎切,或沉著輕 如丁敬之樸拙,蔣仁之豐麗,趙之琛之灑脫,陳鴻壽之豪放,陳豫鐘 之清雅,鄧石如之圓滿,吳讓之之流麗,趙之謙之優(yōu)雅,吳昌碩之雄 厚,黃牧甫之凌厲,齊白石之霸悍,皆由其特有的刀法造成?;究谭ㄓ腥阂皇请p刀法,主要用于刻陽文邊款,二是單刀法,三 是單雙刀混用,均用于刻陰文邊款。單刀法中,又有以石就刀和以刀就石兩種不同的執(zhí)刀運石方法。前者 是轉石不轉刀,按字之筆順和線條之方向,不斷調整石面方向去就刀 刃之方向,以筆形要求來決定刀角釘入、刀刃切入的力度和程度。模 仿可取法丁敬、黃易、蔣仁及西泠諸名家。后者運刀作線,雖然石也 可稍作轉動,但主要是靠刀或向左或向下的運動來刻出線條。陳曼生 和吳昌碩是此法之典范。雙刀法多用于隸、草作款,一般須先書后刻。 下面以單刀以刀就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