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典章制度皇帝中央制度地方制度選士制度皇帝先秦時期沒有皇帝三皇五帝時期稱為共主夏朝稱為后;商,周稱為王秦統(tǒng)一六國後(公元前220年),認為本人德過三皇,功高五帝,定君主尊號為皇帝公元前206年,贏子嬰廢皇帝號,改稱秦王,然後投誠給劉邦在楚漢相爭(公元前206202年)時期,沒有皇帝,國家最高領導人為西楚霸王,直至劉成項敗,劉邦即帝位,才恢復皇帝名號漢武帝發(fā)展皇權至上觀念,建立年號直至1911年,清帝退位,孫文建國民政府,皇帝名號才被吊銷中央制度秦漢-三公制隋-五省六部制唐-三省制宋元-二府三司制明清(至雍正八年)-內(nèi)閣制度清(雍正八年後)-軍機處地方制度秦-郡縣制漢-郡國制魏晉南北朝-州郡縣
2、三級制隋(至大業(yè)三年)-州縣二級制隋(大業(yè)三年後)-郡縣二級制唐(至天寶元年,肅宗以後)-州縣二級制唐(天寶元年後至肅宗時期)-郡縣二級制宋-路州縣三級制元-行中書省制明-布政使司制清-行省制選士制度漢-察舉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元明清-科舉制皇帝太尉(大司馬)丞相(大司徒)御史大夫(大司空)九卿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祿勳衛(wèi)尉太僕延尉典客-鴻臚宗正少府治粟內(nèi)史-大司農(nóng)丞相源於西周的宰,主要是在諸侯朝聘時指導禮儀。 由於相的職掌重要,須預聞國政,漸由相禮之官變?yōu)檎评碚盏墓賳T。 戰(zhàn)國時,貴族沒落,國君更信任近臣,相的位置更高 ,成為一國的行政長官。 秦置丞相於武王二年(309BC),分左右
3、二人(秦以左為上,漢以右為尊) 。 武王死後,秦相僅置一人,稱相國。 秦二世二年(208BC)右丞相李斯被殺後,趙高拜為中丞相(宦官稱中人),乃宦官為相的初次,其時,秦僅設一相。 秦至漢初,丞相為金印紫綬(綬是束著官印的絲帶),秩祿萬石,具選用百官、執(zhí)行賞罰與政事的最高決策權。 丞相學者嚴耕望認為:秦與漢初雖有三公之名,但三公非並列,以丞相權力最大,故秦及漢初的最高權力結構,應稱丞相集權制而非三公制。 除司直外,丞相以下尚有司直一人,長史二人、徵事(數(shù)目不定)、丞相史15至20人及少史18人。又設15曹,分掌全國事務。東曹:掌郡國事務西曹:掌百官奏事議曹:掌計謀辭曹:掌訴訟奏曹:掌一般奏事賦曹
4、:掌治安決曹:掌刑法集曹:掌計簿侍曹:掌通傳戶曹:掌天下戶口法曹:掌郵驛尉曹:掌轉運囚犯兵曹:掌戰(zhàn)爭金曹:掌貨幣事務倉曹:掌倉務御史大夫御史原為君主近臣,專司記事。 戰(zhàn)國始受君主信任,成為國君監(jiān)察百官的耳目,漸變?yōu)榧m彈官邪風憲之官;亦助君主掌理圖冊典籍。御史大夫乃御史的領袖,大夫則有副丞相之意,銀印青綬,位置次於丞相。秦統(tǒng)一前,已有御史大夫,後變成中央的高級官員。 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下設有御史丞及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各一、侍御史15人?;适乙磺惺聞諝w御史中丞管理,御史大夫則隸於宰相。 漢代御史大夫權力甚大,皇帝的詔書先經(jīng)御史大夫再下傳丞相,丞相上奏君主也由其轉達,故對丞相有一定監(jiān)察作用。
5、漢初御史,多以君主親信充任。如景帝時的晁錯、武帝時的張湯及趙禹等。漢代太尉及丞相的官秩皆為萬石,但御史中丞僅為中二千石,官秩與職掌稍有差距。 太尉 源於戰(zhàn)國的尉,乃封建制崩潰後,繼貴族掌兵權之官;原為君主的侍衛(wèi),後變?yōu)閲业能姽?,位置最高者稱國尉。 太尉之名,大抵始於秦王政統(tǒng)一後,主要職責是考核武官功過,執(zhí)行賞罰。 秦朝太尉與丞相雖同是金印紫綬,秩祿萬石,但位置及權力均在丞相之下。秦代太尉掌全國軍事,但漢太尉並無軍事全權太尉,只是考核武官的殿最(考課) ,而發(fā)兵權掌於君主及丞相。 武帝建元二年(BC)廢太尉,元狩四年(119BC)改置大司馬。東漢時復置太尉,但職權已不同前。漢代的武官,以將軍為
6、主 。武帝後,將軍多加大字,如霍光;或加驃騎封號,如霍去病。將軍是真正握有軍權者。九卿三公下設九卿,總理庶務,是中央的次級官員,雖名九卿,但九是虛數(shù),二千石以上的官皆稱卿,故九卿實際不只九人。 秦漢的卿,大部分由君主的家臣演變而來 。 每卿下設有大批屬員,直接受差遣辦事,行政效率甚高,為中央政府行政主體,故後世每將九卿與三公並稱。 除三公外,又有位尊無權的三上公(太傅、太師、太保),皆為皇帝顧問。另有太子太傅、太子少保及太子少傅,專以輔導太子,此等官職主要用以優(yōu)禮元老大臣。九卿以外,設前、後、左、右將軍,掌領兵征伐;博士官70人(倣孔子72學生),管理圖書和備顧問。 九卿秦代九卿漢代九卿職掌奉
7、常太常掌宗廟禮儀郎中令光祿勳掌宮殿門戶及統(tǒng)領殿中侍衛(wèi)衛(wèi)尉衛(wèi)尉掌理宮門衛(wèi)兵,乃君主的衛(wèi)兵司令廷尉廷尉管理刑法治粟內(nèi)史大司農(nóng)管理國家財政少府少府掌山海池澤的稅收,即管理皇室財政太僕太僕管理皇室御馬典客大鴻臚管理外交事務宗正宗正掌宗室、皇族事務丞相權力演變漢初多以功臣為相,且多被封為列侯,位置甚高。加以漢初諸帝行無為而治,令相權甚重。 武帝英明有為,多管政事,有意培植力量,任用大批侍從取代原有丞相的權力。後來權重一時的丞相,變?yōu)閳?zhí)行命令的官員,皇帝則為內(nèi)朝首領,內(nèi)朝的尚書亦因出納皇命而掌握實權。武帝以後,尚書權力日增。東漢時,三公已無實權,權力中心移至尚書臺 。尚書令之權,不久又為外戚、宦官所奪。
8、東漢中葉後,由宦官掌握中常侍一職,頗受親任,尚書反成為執(zhí)行機關。直至建安12年(208AD),曹操廢三公,自封丞相,才使相權再重,但過了不久,漢朝被篡奪。 三公制影響秦漢制度對後世影響極大,除官銜為後世沿襲外,整個官僚架構亦奠定中國以後的規(guī)模。 隨著尚書省獨領大權,尚書省漸漸取代三公制,構成了唐代三省制之雛型,有助致治貞觀開元之盛世。促進了華夏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更開二千年君主集權之先例。皇帝三省政事御史臺監(jiān)察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臺院殿院察院六部諸監(jiān)九寺中書令(2品)侍郎(3品)右散騎常侍(3品)通事舍人集賢殿學士右諫議大夫中書舍人右補闕右拾遺中書省尚書的另一稱呼西漢時凡由宦官掌尚書之職者,稱為“中
9、書謁者令中書令曹魏時以中書令為秘書,設中書省東晉時中書令為真宰相南朝以後,全國政務盡歸中書省起草文書、詔令,相權最高 。掌立法及用人為提案機關,為皇帝議官處。 侍中(2品)2名侍郎(3品)起居郎宏文館學士左諫議大夫給事中左補闕左拾遺左散騎常侍門下省門下省長官侍中,秦時屬丞相府。東漢轉屬少府,位置低微。曹魏時勢力漸大,至西晉位置已好像宰相。後來發(fā)展成獨立機關,號稱門下省。南北朝時更成為掌實權的真宰相。審查中書省之決議,贊同則副署;駁回詔書給中書省稱為“封還。為審核機關,其與立法院不同之點,即門下省管人兼管法,而立法院僅管法不論人。 尚書省尚書令(2品)左僕射(從2品)右僕射(從2品)吏部尚書戶部
10、尚書禮部尚書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侍郎戶部侍郎禮部侍郎戶部侍郎刑部侍郎工部侍郎尚書省淵源秦時為九卿少府之屬官,職權為掌管文書和傳達詔令東漢時權大,全國政務盡歸尚書曹魏時脫離少府成為獨立機構西晉時吞併九卿權力南朝時已發(fā)展至六部,而稱為尚書臺,後改稱尚書省尚書省上承制命,再制為政令,頒下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九寺、諸監(jiān)及地方推行。類似今日之行政院。 吏部掌管官吏的選用、考核與獎懲。戶部掌戶籍和賦稅。禮部掌禮儀和科舉。兵部掌軍事。刑部掌刑獄。工部掌土木工程。 政事堂太宗時設政事堂,為中書門下聯(lián)席議政機關。 凡加平章政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三品等銜之長官,皆 可出席政事堂議
11、政。 程序:先由中書省擬定詔書,呈皇帝畫敕,方成正式詔書;經(jīng)門下省審核,通過者加以副署,封駁者發(fā)還再擬;最後由尚書省執(zhí)行政令。 三省名稱變更 年代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備注高祖武德三年尚書令中書令門下侍中李世民曾任尚書令,即位之後,無人敢任此官,故左、右僕射成為尚書省之長官高宗龍朔二年中臺,改僕射為匡政東臺,改尚書令為右相西臺,改侍中為左相高宗咸亨二年廢去此制,並依舊稱武則天光宅元年文昌臺文昌左右丞鳳閣內(nèi)史鸞臺納言玄宗開元元年尚書省左右丞相紫微省中書令黃門省黃門監(jiān)玄宗開元五年尚書省左右丞相中書省中書令門下省侍中玄宗天寶元年尚書省左右僕射右相左相肅宗至德二年又恢復舊制三省制影響三權分立,相互牽制,防止濫用權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技術對中式餐飲行業(yè)的影響
- 2025年度混凝土班組勞務保險及事故處理合同
- 商業(yè)街酒吧裝修工程合同
- 2025年度簽約藝術家作品推廣合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股權代持及轉讓協(xié)議涉及國有資產(chǎn)產(chǎn)權轉讓與監(jiān)管
- 2025年度安全無隱患租房服務協(xié)議
- 建筑工程居間服務補充協(xié)議
- 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過關考核口算題大全附答案
- 環(huán)山公路工程設計合同8篇
- 2025年病房護理設備器具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書記員招聘考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2024-2025年第二學期數(shù)學教研組工作計劃
- 2025輔警招聘公安基礎知識題庫附含參考答案
- 2025年菏澤醫(yī)學??茖W校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成都四川成都簡陽市簡城街道便民服務和智慧蓉城運行中心招聘綜治巡防隊員1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2030全球廢棄食用油 (UCO) 轉化為可持續(xù)航空燃料 (SAF) 的催化劑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環(huán)衛(wèi)工作計劃
- 湖北省武漢市2024-2025學年度高三元月調(diào)考英語試題(含答案無聽力音頻有聽力原文)
- 品質巡檢培訓課件
- 一年級下冊勞動《變色魚》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