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副產(chǎn)物總致癌風險的首要指標參數(shù)_secret_第1頁
消毒副產(chǎn)物總致癌風險的首要指標參數(shù)_secret_第2頁
消毒副產(chǎn)物總致癌風險的首要指標參數(shù)_secret_第3頁
消毒副產(chǎn)物總致癌風險的首要指標參數(shù)_secret_第4頁
消毒副產(chǎn)物總致癌風險的首要指標參數(shù)_secre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消毒副產(chǎn)物總致癌風險的首要指標參數(shù)-鹵乙酸摘 要:本文利用國際和國內(nèi)飲用水中消毒副產(chǎn)物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數(shù)據(jù),計算了飲用水中各種消毒副產(chǎn)物的致癌風險,并對結果進行處理分析。分析結果顯示:(1)飲用水中三鹵甲烷和鹵乙酸濃度的相關性不好(R20.4887),說明不能從一類消毒副產(chǎn)物的濃度來推斷另一類消毒副產(chǎn)物的濃度;(2)在飲用水消毒副產(chǎn)物的總致癌風險中,鹵乙酸的致癌風險占91.9%以上,三鹵甲烷的致癌風險則在8.1%以下;(3)飲用水中鹵乙酸濃度與消毒副產(chǎn)物的總致癌風險之間相關性極好(R20.919)。綜合以上三點,建議將飲用水中鹵乙酸濃度作為控制消毒副物物總致癌風險的首要指標參數(shù)。關鍵字:消毒副

2、產(chǎn)物 三鹵甲烷 鹵乙酸 致癌風險Haloacetic Acids as an Indicator of the Total Carcinogenic Risk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AbstractThis article set up one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carcinogenic risk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and analyzed some representative DBPs data in drinking water.The analyzing results show

3、ed that:(1)poor correlation(R20.4887)was found between trihalomethanes(THMs) and haloacetic acids(HAAs),and predictions of one kind of DBPs based on another kind is not feasible;(2)the carcinogenic risk of DBPs(more than 91.9 percent);(3)a high correlation(R20.919)was found between HAAs concentratio

4、n and the total carcinogenic risks of BDPs.Therefore,it can be proposed that HAAs concentration in drinking water be used as an preferential indicator of the total carcinogenic risks of DBPs. Keywords disinfection by-products,trihalomethanes,haloacetic acids,carcinogenic risk 1. 前言飲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水中致病菌

5、,使其滿足人類的健康要求。然而,氯消毒產(chǎn)生的消毒副產(chǎn)物(DBPs),如三鹵甲烷(THMs)、鹵乙酸(HAAs)等1,卻使飲用水的致癌風險明顯增加。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飲用氯消毒水使患膀胱癌、直腸癌和結腸癌的危險增加23。早期消毒副產(chǎn)物的毒理學研究偏重于三鹵甲烷類,最近對鹵乙酸的致癌性研究逐漸增加。目前,消毒副產(chǎn)物問題是國際給水界的熱點問題之一。1979年美國環(huán)保局首次在“安全飲用水法”中提出100ug/l的三鹵甲烷標準。隨后,在1997年7月正式提出的“消毒劑與消毒副產(chǎn)物法4”第一階段中,三鹵甲烷標準降到80ug/l,另一類消毒副產(chǎn)物一鹵乙酸標準被定為60ug/l,該規(guī)定原定于1996年12月實

6、施,實際上直至1998年12月才開始實施;原定在2000年6月實施的第二階段中,三鹵甲烷定為40ug/l,五種鹵乙酸總量被定為30ug/l。在歐洲,消毒副產(chǎn)物也被限制在很低的水平。在我國,目前只在“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85)”規(guī)定三氯甲烷不得超過60ug/l,四氯化碳不得超過30ug/l,對其它消毒副產(chǎn)物未提出控制標準。人們對消毒副產(chǎn)物的關注,源于人們對飲用水的安全性的關注。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對消毒副產(chǎn)物,而且其致癌風險也不斷得到毒理學和生物學的證實。它們在飲用水中的濃度是否具有足夠的相關性,能否用其中一類消毒副產(chǎn)物的濃度來推斷另一類消毒副產(chǎn)物的濃度,一直是研究者關心的問題。消毒

7、副產(chǎn)物的總致癌風險為各種消毒副產(chǎn)物致癌風險之和。在消毒副產(chǎn)物的總致癌風險中各種消毒副產(chǎn)物致癌風險所占比重如何,主要控制組分是哪一種,是本文要解決的另一問題。在此基礎上,確定單項消毒副產(chǎn)物濃度與總致癌風險之間的相關性,并選出相關性較好的某種消毒副產(chǎn)物濃度作為控制消毒副產(chǎn)物總致癌風險的主要指標參數(shù)。2. 消毒副產(chǎn)物的致癌風險計算消毒副產(chǎn)物種類很多,包括三鹵甲烷(包括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和三溴甲烷)、鹵乙酸(包括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一溴乙酸和二溴乙酸)、鹵乙腈和鹵化酮等。飲用水中污染物的單位致癌風險是指人終生飲用含有該污染物的飲用水(按每人平均體重70kg,每人每天飲水2升

8、計),1ug/l該污染物所產(chǎn)生的癌癥發(fā)病率。例如二氯乙酸的單位致癌風險為2.610-6,即終生飲用每日含1ug/l二氯乙酸的飲用水,每百萬人將有2.6人得癌癥。表1是三鹵甲烷和鹵乙酸的理化特性和單位致癌風險。其中一氯二溴甲烷、一氯乙酸、一溴乙酸和二溴乙酸的致癌風險未被檢測出來。表中單位致癌風險數(shù)據(jù)是出自美國水廠協(xié)會(AWWA)研究基金會關于消毒副產(chǎn)物致癌風險的報告,美國環(huán)保局制訂有關消毒副產(chǎn)物法規(guī)時,也采用了相應數(shù)據(jù)。表1三鹵甲烷和鹵乙酸的理化特性和單位致癌風險5三鹵甲烷分子量沸點單位致癌風險10-6三氯甲烷119610.056二氯一溴甲烷164900.35一氯二溴甲烷208120ND三溴甲烷

9、2531510.10一氯乙酸18894ND二氯乙酸1941292.6三氯乙酸1971635.5一溴乙酸208139ND二溴乙酸195218NDND:未檢測出來。一般認為,水中致癌化合物在濃度很低時,所產(chǎn)生的致癌風險與其濃度之間存在線形關系,這種關系被廣泛應用于有關環(huán)境污染健康影響評價的規(guī)范制定6和研究5中。因此,將各種消毒副產(chǎn)物的單位致癌風險數(shù)據(jù),與其濃度相乘,即為飲用水中每種消毒副產(chǎn)物的致癌風險。消毒副產(chǎn)物的總致癌風險則為各種消毒副產(chǎn)物致癌風險之和。除三鹵甲烷和鹵乙酸外,鹵乙腈和鹵化酮等消毒副產(chǎn)物的致癌風險較低,且在飲用水中的濃度也較低,所以它們的致癌風險與三鹵甲烷和鹵乙酸相比可忽略不計。因

10、此,飲用水中消毒副產(chǎn)物的總致癌風險主要由鹵甲烷和鹵乙酸的致癌風險構成。由于一氯二溴甲烷、一氯乙酸、一溴乙酸和二溴乙酸的致癌風險未被檢測出來,且它們在飲用水中濃度也一向較低,所以它們的致癌風險也忽略不計。由于二氯一溴甲烷的單位致癌風險高于三氯甲烷,如果水中溴離子濃度較高(如沿海地區(qū)的地下水),將使三鹵甲烷對消毒副產(chǎn)物的總致癌風險影響提高。不過,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單位致癌風險分別是二氯一溴甲烷單位致癌風險的7.4倍和15.7倍,因此這種影響不會太大。由此可以得到:三鹵甲烷的致癌風險三氯甲烷濃度0.05610-6二氯一溴甲烷濃度0.3510-6三溴甲烷濃度0.1010-6鹵乙酸的致癌風險二氯乙酸濃

11、度2.610-6三氯乙酸濃度5.510-6消毒副產(chǎn)物的總致癌風險三鹵甲烷的致癌風險鹵乙酸的致癌風險3. 數(shù)據(jù)來源本文采用了美國猶它州的35個水廠6、加拿大某市3個水廠7和北京市5個水廠8的飲用水中消毒副產(chǎn)物數(shù)據(jù)共97套,包括不同水源水、不同消毒方式、不同處理工藝和不同地點等各種情況下,飲用水消毒副產(chǎn)物的信息,比較有代表性。3.1Nieminiski,E.C.等人在1990年夏季到1991年秋季對美國猶它州的35個水廠的出廠水和管網(wǎng)水的消毒副產(chǎn)物進行測定,得到了70套數(shù)據(jù)。其中14個大中型水廠(服務人口超過10,000人)中包括10個采用傳統(tǒng)處理的水廠和4個采用直接過濾的水廠,處理的是地表水。2

12、1個小水廠中大部分是傳統(tǒng)處理模式(只有5個水廠采用直接過濾),處理地表水(只有3個水廠處理地下水)。表2為猶它州35個水廠出廠水消毒副產(chǎn)物的濃度分布情況。表3為猶它州飲用水中三鹵甲烷和鹵乙酸的組成情況,以第7水廠為例。表2.猶它州35個水廠出廠水消毒副產(chǎn)物濃度分布消毒副產(chǎn)物濃度平均值中值ug/l三鹵甲烷31.322.02鹵乙酸17.312.81鹵乙腈1.470.78鹵化酮0.670.522,4,6-三氯酚0.700.64鹵化氰0.370.516表3.猶它州第7水廠出廠水三鹵甲烷和鹵乙酸組成三鹵甲烷百分比%鹵乙酸百分比%三氯甲烷76.8二氯一溴甲烷19.3一氯二溴甲烷3.9三溴甲烷0一氯乙酸0二

13、氯乙酸33.3三氯乙酸39.9一溴乙酸4.5二溴乙酸2.33.2LeBel,G.L.等人在1994年1月到12月對加拿大某市的3個水廠的出廠水和管網(wǎng)水的消毒副產(chǎn)物進行了測定,得到了12套數(shù)據(jù)。這3個水廠的消毒方式各不相同,氯化和后氯化的方式分別為:氯氯氨、氯氯和臭氧氯,處理水均為河水。表4為加拿大飲用水中消毒副產(chǎn)物的組成情況,以第1水廠(氯氯氨消毒)為例。表4.加拿大某市水廠(第1水廠)的飲用水中消毒副產(chǎn)物組成ug/l出廠水管網(wǎng)點1管網(wǎng)點2管網(wǎng)點3三氯甲烷29.232.437.035.4二氯一溴甲烷2.42.42.42.2一氯二溴甲烷0.30.30.10.1三溴甲烷0.10.10.10.1一氯

14、乙酸2.11.91.71.8二氯乙酸15.715.314.417.3三氯乙酸7.97.78.37.7一溴乙酸0.010.010.010.01二溴乙酸0.010.010.010.01三氯乙腈0.10.10.10.1二氯乙腈1.61.70.90.7一氯一溴乙腈0.20.20.10.1二溴乙腈0.10.10.10.11,1-二氯-2-丙酮1.81.81.31.31,1,1-三氯-2-丙酮2.62.20.70.5氯化氰0.30.40.20.23.3清華大學的李爽、張曉健和劉文君等人在1998年對北京市的5個水廠的出廠水和管網(wǎng)水的消毒副產(chǎn)物進行了測定。這5個水廠中,以地表水為水源的水廠處理工藝為傳統(tǒng)處理

15、和活性炭;以地下水為水源的水廠處理工藝僅為消毒。由于北京的水源水中溴的濃度很低,因此在三鹵甲烷和鹵乙酸的檢測中均只測到氯代消毒副產(chǎn)物。其中鹵乙酸測定未檢出一氯乙酸。表5為北京市飲用水消毒副產(chǎn)物的分布情況,以第九水廠為例。表5.北京市第九水廠飲用水中消毒副產(chǎn)物的分布ug/l出廠水管網(wǎng)水管網(wǎng)末梢水三鹵甲烷14.014.315.4二氯乙酸2.5822.4872.208三氯乙酸3.1483.0082.9764. 數(shù)據(jù)處理和分析 4.1 三鹵甲烷和鹵乙酸之間的相關性研究對3.1,3.2和3.3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得到圖1、圖2和圖3,分別表示美國猶它州、加拿大某市和北京飲用水中三鹵甲烷和鹵乙酸的相關性??梢?/p>

16、看出,飲用水中三鹵甲烷和鹵乙酸的相關性不好(R20.4887)。由圖2可以看出,以往存在的一種消毒副產(chǎn)物濃度高則另一種消毒副產(chǎn)物濃度相應較高的觀點并不正確。加拿大某市飲用水中三鹵甲烷濃度高者,對應的鹵乙酸的濃度反而呈下降趨勢。即使對于圖1和圖3,從整體來看三氯甲烷濃度高則鹵乙酸的濃度相應較高的情況,由于數(shù)據(jù)點過于分散,二者之間也不存在明確的相關性。因此不能用一種消毒副產(chǎn)物濃度來推斷另一種消毒副產(chǎn)物的濃度。飲用水中三鹵甲烷和鹵乙酸濃度不能互相推斷,原因包括很多方面。二者前體物不完全相同,經(jīng)過同一處理工藝的去除效果可能有很大差異,管網(wǎng)中微生物對二者的降解規(guī)律不同,都會導致這一結果。所以對于飲用水中

17、各種消毒副產(chǎn)物的分析,必須按種類進行單獨測定。4.2 三鹵甲烷和鹵乙酸的致癌風險占消毒副產(chǎn)物總致癌風險的百分比。圖4、圖5和圖6為鹵乙酸和三鹵甲烷的致癌風險占消毒副產(chǎn)物總致癌風險的百分比??梢钥闯?,飲用水中鹵乙酸的致癌風險約占消毒副產(chǎn)物的總致癌風險的91.9%以上,三鹵甲烷的致癌風險僅占8.1%以下。其中北京市飲用水中飲用水中鹵乙酸致癌風險所占百分比最高,達到97.1%,三鹵甲烷的致癌風險僅占2.9%。因此,消毒副產(chǎn)物的總致癌風險主要由鹵乙酸的致癌風險構成。圖7以加拿大某市水廠為例,表示了在鹵乙酸的致癌風險中二氯乙酸(DCAA)和三氯乙酸(TCAA)所占百分比。圖8表示美國猶它州、加拿大某市和

18、北京市飲用水中,鹵乙酸致癌風險中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所占百分比的平均值??梢钥闯?,二氯乙酸的致癌風險一般低于三氯乙酸的致癌風險,但二者在鹵乙酸致癌風險中占的比例并不恒定。消毒副產(chǎn)物的總致癌風險主要由鹵乙酸的致癌風險構成。這一結論從飲用水的安全性角度證明了鹵乙酸研究的重要性。以往毒理學試驗中,飲用水致突變活性Ames試驗與三氯甲烷含量之間關系存在較大偏差,而與鹵乙酸相關性較好的結果9,也可以從此得到合理的解釋。4.3 鹵乙酸濃度與消毒副產(chǎn)物總致癌風險間的相關性研究由4.2內(nèi)容可知,消毒副產(chǎn)物的總致癌風險主要由鹵乙酸的致癌風險組成。做圖9、圖10和圖11,表示飲用水中鹵乙酸濃度與消毒副產(chǎn)物總致癌風險

19、間的相關性??梢钥吹剑呦嚓P性極好(R20.919),近似于完全線性。由圖中可以看出,不同條件下二者回歸的直線斜率有差別,大致在3-4.5之間;截距則由于相對數(shù)值較小,可忽略不計。根據(jù)同一種條件下得到的鹵乙酸濃度與消毒副產(chǎn)物總致癌風險回歸的直線,已知鹵乙酸的濃度,可以很方便地從圖中直接查出總致癌風險的值。以圖11為例,如果測得飲用水中鹵乙酸濃度為10ug/l,則從圖中可知總致癌風險為44.510-6,即:終生飲用這種飲用水,每百萬人將有44.5人得癌癥。而飲用水中三鹵甲烷濃度與消毒副產(chǎn)物總致癌風險間的相關性相對較差,以美國猶它州飲用水的數(shù)據(jù)為例(R2=0.1481),見圖12。原因在于三鹵甲

20、烷致癌風險只占消毒副產(chǎn)物總致癌風險的8.1%以下,而且三鹵甲烷與鹵乙酸濃度的相關性很差。由以上的數(shù)據(jù)分析得到,鹵乙酸的致癌風險占消毒副產(chǎn)物總致癌風險的91.9%以上,而且鹵乙酸濃度與消毒副產(chǎn)物總致癌風險相關性近似于完全線性。因此,建議將飲用水中鹵乙酸的濃度作為控制消毒副產(chǎn)物的總致癌風險的首要指標參數(shù)。5.結論飲用水中三鹵甲烷和鹵乙酸濃度的相關性不好(R20.4887),不能用一種消毒副產(chǎn)物濃度來推斷另一種消毒副產(chǎn)物的濃度。在消毒副產(chǎn)物的總致癌風險中,鹵乙酸的致癌風險占91.9%以上;而三鹵甲烷的致癌風險只占8.1%以下。因此,消毒副產(chǎn)物的致癌風險主要由鹵乙酸致癌風險構成。在鹵乙酸的致癌風險中,

21、二氯乙酸的致癌風險一般低于三氯乙酸的致癌風險,但二者在鹵乙酸致癌風險中占的比例并不恒定。飲用水中鹵乙酸濃度與消毒副產(chǎn)物的總致癌風險之間相關性極好(R20.919),近似于完全線性。因此,建議將飲用水中鹵乙酸的濃度作為控制消毒副產(chǎn)物的總致癌風險的首要指標參數(shù)。我國目前對鹵乙酸的研究尚不夠深入,缺乏足夠的數(shù)據(jù)來制定飲用水中鹵乙酸的標準。本文從致癌風險的角度證明了鹵乙酸的重要性。建議盡快開展這方面的研究,以便早日將鹵乙酸列入我國飲用水水質(zhì)標準中。參考文獻1. Safe Drinking Water Act.Amendment,Regulation and Standard.1989.2.Clark R.M.,Goodrich J.A.,Deininger R.A.Drinking Water and Cancer Mortality.Sci.Total. Environ.1986,53,153,172.3.Morris R.D.,Audet A.M.,Angelillo I.F.et.al.Chlorination,Chlorination by-Products,and Cancer:A Me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