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行書源流與賞析_第1頁
第四課行書源流與賞析_第2頁
第四課行書源流與賞析_第3頁
第四課行書源流與賞析_第4頁
第四課行書源流與賞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行書源流與賞析合江縣榕山中學 王文成王羲之 蘭亭序趙孟頫 閑居賦行云流水 行書其內容是十六國前涼西域長歷李柏的信件草稿。技法上,當時的行書在用筆上還殘留著隸書簡樸敦厚的習慣,但結構上已經(jīng)沒有隸書的橫平豎直的齊整特征。十六國 李柏文書行書產生于人們日常應用時對楷書的快速手寫體一、行書的產生及特點比一比行書是介于楷書和草書之間的書體,在使用上比楷書方便快捷,又不像草書那樣潦草難認,因而具有廣泛的實用性。楷書草書行書 蘭亭序為書法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傳說其真跡被殉葬于唐太宗的昭陵中,現(xiàn)存的幾件模本都是唐人雙勾填墨的復制品。二、行書的成熟與輝煌王羲之 蘭亭序 喪亂貼是王羲之書

2、跡唐摹本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筆致爽勁,字態(tài)清新,神采瀟灑,結體縱長,輕重緩疾極富變化,完全擺脫了隸書和章草的殘余,成為十分純粹的行草體。王羲之 喪亂貼 王獻之在書法上繼承家學并有所發(fā)展,與其父合稱“二王”。其行書面貌妍美流暢,喜歡將行書與草書結合起來。廿九日帖楷、行、草三種書體穿插互用,協(xié)調自然,雖是唐人摹本,但因為是從真跡上直接鉤摹而成,所以能夠忠實地保留了原作的精神風貌。王獻之 廿九日帖 伯遠帖用筆舒展流暢,字形飄逸秀雅?,F(xiàn)存的東晉名家書跡均為后人勾摹或臨寫得復制品,只有此件是當時真跡,可謂鳳毛麟角,異常珍貴。王珣 伯遠帖 唐代擅長行書的有歐陽詢、李邕、顏真卿及唐末五代時的楊凝式等人。其中

3、顏真卿的行書蒼勁灑脫,氣勢雄渾,能夠擺脫魏晉行書的窠臼,在“二王”風格體系之外別樹一幟,具有極高的水平和廣泛的影響三、行書的持久發(fā)展及多樣化顏真卿 祭侄稿 宋代是行書藝術的又一高峰期。宋代文人普遍追求詩意化理想和閑適享樂生活的心態(tài),所以有宋代書法“尚意”的說法。宋代行書最高成就的代表為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等人。1、宋代行書行書的第二高峰期蘇軾 黃州寒食詩卷 米芾行書用筆起伏跌宕,爽利遒勁;結字聚散飛動,活潑多變,對后世影響極大。米芾 蜀素貼 趙孟頫在行、草書上專學“二王”,形神兼?zhèn)?,形成了圓潤秀麗,風格秀美,顯示出趙孟頫學習晉人又別開新面的藝術成就。2、元明行書復古之風趙孟頫 赤壁賦 董其昌在書法上博采眾長,面目清新,行書尤其秀逸雅致。用筆瀟灑流動,點畫準確穩(wěn)?。唤Y字均衡穩(wěn)妥,體勢和諧安詳;再加上喜歡用淡墨,所以風格面貌恬靜淡雅,散發(fā)出空靈清秀的意趣董其昌 行書卷 王鐸的行、草書在取法“二王”和米芾的基礎上,注重個性的發(fā)揮和宣泄,將晉唐書法卷冊之間的字形章法擴展到巨幅長軸之中,營造出一種飛騰跳蕩,駭世驚俗的新奇效果王鐸 行書條幅 到了清代,大量書法家向秦漢魏晉的碑刻中尋求新的營養(yǎng),形成了一股大膽將石刻書法堅實奇縱特征引入行書的變革潮流。代表書家有何紹基、趙之謙,康有為及近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