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介紹張季鸞_第1頁
第五章 介紹張季鸞_第2頁
第五章 介紹張季鸞_第3頁
第五章 介紹張季鸞_第4頁
第五章 介紹張季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五章 介紹(jisho)張季鸞堅持國家(guji)中心論的報界宗師王玉坤 B141308201共二十頁介紹(jisho)張季鸞生平簡介(jin ji)成就辦報方針辦報榮譽人物評價2共二十頁一、生平(shngpng)簡介張季鸞(18881941),名熾章。中國新聞家,政論家祖籍陜西榆林,1888年3月20日生于山東鄒平1901年,父親死后,他隨母親扶柩返回榆林,后就讀煙霞草堂,師從關(guān)學大儒劉古愚,得到陜西學臺沈衛(wèi)(沈鈞儒叔父)的賞識和器重1905年官費留學(li xu)日本3共二十頁二、成就(chngji)1908年回國,一度在于右任主辦的上海民立報任記者。辛亥革命后,擔任孫中山先生的秘書,負

2、責起草(q co)臨時大總統(tǒng)就職宣言等重要文件,并且發(fā)出了中國近代報業(yè)史上第一份新聞專電。因反袁世凱被捕。出獄后,在上海先后任大共和日報編譯和民信日報總編輯。1916年任上海新聞報駐北京記者。19161924年任北京、上海兩地的中華新報總編輯。4共二十頁二、成就(chngji)1926年與吳鼎昌,胡政之合作,成立新記公司,接辦天津大公報,任總編輯兼副總經(jīng)理,主要負責評論(pngln)工作。1942年9月6日病逝于重慶,身后有文集季鸞文存?zhèn)魇?。他和國民黨元老,大書法家于右任,水利科學家李儀祉并稱為“陜西三杰”。 周恩來、董必武、鄧穎超唁電中這樣說:“季鸞先生,文壇巨擘,報界宗師。謀國之忠,立言之

3、達,尤為士林所矜式?!?共二十頁三、辦報(bn bo)方針張季鸞在主持(zhch)大公報筆政后,先聲奪人,提出著名的“四不”主義辦報方針。不黨不賣不私不盲6共二十頁三、辦報(bn bo)方針“不黨”他說“不黨云者,特聲明本社對于中國各黨閥派系,一切無聯(lián)帶關(guān)系已耳。惟不黨非中立之意,亦非敵視黨系之謂,今者土崩瓦解,國且不國,吾人安有立袖手之余地?而各黨系皆中國之人,吾人既不黨,故原則上等視各黨,純以公民之地位發(fā)表意見,此外無成見,無背景。凡其行為利于國者,吾人擁護之;其害國者,糾彈之。勉附清議之末,以彰是非之公,區(qū)區(qū)之愿,在于是矣”。7共二十頁三、辦報(bn bo)方針“不賣”他說“欲言論獨立,

4、貴經(jīng)濟自存,故吾人聲明不以言論作交易。換言之,不受一切帶有政治性質(zhì)之金錢補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資是也。是以吾人之言論,或不免囿于知識及感情,而斷不為金錢所左右”。8共二十頁三、辦報(bn bo)方針“不私”他說“本社同人,除愿忠于報紙所固有之職務(wù)外,井無私圖。易言之,對于報紙并無私用,愿向全國開放,使為公眾喉舌”。9共二十頁三、辦報(bn bo)方針“不盲”他說“不盲者,非自詡其明,乃自勉之詞。夾隨聲附和是謂盲從;一知半解,是謂盲信;感情沖動,不事詳求,是謂盲動;評詆激烈,昧于事實,是謂盲爭。吾人誠不明,而不愿自陷于盲”。10共二十頁三、辦報(bn bo)方針“不黨、不賣、不私、不盲”

5、,寥寥八字,擲地有聲?!八牟恢髁x”一旦公諸天下,就界定(ji dn)了大公報的堂堂報格,并付諸公眾明鑒,天下監(jiān)督。這八個字,并非心血來潮,并非靈感驟涌,而是淵源有自,思有所本的。11共二十頁四、辦報(bn bo)榮譽1941年5月15日,大公報獲得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獎?wù)逻@一世界性榮譽。應(yīng)當注意他所指的大公報“文人(wnrn)論政”的特點。12共二十頁大公報大公報(英語:Ta Kung Pao),是中國發(fā)行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之一,創(chuàng)刊至今已有過百年歷史,在中華民國統(tǒng)治大陸(dl)時期,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之一。13共二十頁大公報14共二十頁大公報15共二十頁四、辦報(bn bo)榮譽所謂“文人

6、論政”,就是“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就是蘊含深重的倫理擔當,即“對于國家社會負有積極的扶助匡導之責任”。就張季鸞自己的為文風格而言,他是“以鋒利之筆,寫忠厚之文;以鈍拙之筆,寫尖銳之文”,這既是張季鸞對自己社評技巧的概括(giku),也是其為文的基本宗旨。16共二十頁五、人物(rnw)評價恬淡(tindn)文人窮光記者嘔出肝膽于右任17共二十頁五、人物(rnw)評價張季鸞為文為人是厚道,曾撰寫過三篇被人們稱之為“三罵”的社評,曾經(jīng)膾炙人口,風行國中。一罵吳佩孚二罵汪精衛(wèi)三罵蔣介石張季鸞一生的文章議論,鑄成了他那個時代的活歷史。而當年的大公報,則構(gòu)建(u jin)了中國百年言論史上的重要篇章。18共二十頁19謝謝(xi xie)觀看歡迎(hunyng)批評指正!王玉坤 B14130820共二十頁內(nèi)容摘要第五章 介紹張季鸞。B14130820。辛亥革命后,擔任孫中山先生的秘書,負責起草臨時大總統(tǒng)就職宣言等重要文件,并且發(fā)出了中國近代報業(yè)史上第一份新聞專電。出獄后,在上海先后任大共和日報編譯和民信日報總編輯。他和國民黨元老,大書法家于右任,水利科學家李儀祉并稱為“陜西三杰”。張季鸞在主持大公報筆政后,先聲奪人,提出著名的“四不”主義辦報方針。他說“不黨云者,特聲明本社對于中國各黨閥派系,一切無聯(lián)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