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基本知識(共6頁)_第1頁
骨科基本知識(共6頁)_第2頁
骨科基本知識(共6頁)_第3頁
骨科基本知識(共6頁)_第4頁
骨科基本知識(共6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骨科( k)住院醫(yī)師 精華版患者入院后,閱片,頭、頸、胸、腹、四肢查體,以防漏診(lu zhn),必要時加拍X線片。詢問(xnwn)病史,特別是:藥物過敏史、糖尿病史、心腦血管病史、結核病史。開具術前檢查- 所有病人 全套 不能正常飲食者、老年患者狀態(tài)較差者、頸椎損傷狀態(tài)較差者急查生化八項。夜間24點以后入院患者,靜點液體盡量不用葡萄糖,以防影響清晨空腹血糖的測定。-股骨髁上、脛骨結節(jié)骨牽引,牽引重量為體重的1/71/9。根據病人年齡、肌肉發(fā)達情況增減。有可能做股骨鎖釘的患者不做股骨髁上骨牽引。脛腓骨遠端、跟骨骨牽引,牽引重量約為體重的1/11。有可能做脛骨鎖釘的患者不做脛腓骨遠端骨牽引。行

2、骨牽引后每日檢查患肢體位及牽引弓、牽引針的位置是否正常。牽引重量是否需增減。顱骨牽引重量,基礎重量4kg,每增加一椎節(jié)增加1kg牽引重量。如C5損傷牽引重量為:4kg+5kg=9kg。先屈曲位牽引,后改為后伸位牽引。隨病情申請床旁拍片。復位后4kg維持重量牽引。顱骨牽引前3天,每日擰緊顱骨牽引弓螺栓半圈,以防牽引弓脫落。皮牽引重量不超過4kg,以防皮膚壞死。胸椎損傷患者除常規(guī)做胸椎X線片、胸椎CT、胸椎MRI外,尚需做胸大片、肺CT檢查。-術前教育胸腰椎損傷需手術治療患者,術前指導患者練習適應手術時的腹臥體位,需能耐受在此體位2小時以上。頸椎損傷需手術治療患者,術前指導家屬協(xié)助練習牽拉患者氣管

3、、食道(根據手術入路選擇牽拉方向)。囑患者練習床上排便、深呼吸、咳嗽、咳痰,老年患者定時拍背、翻身,以適應術后情況及墜積性肺炎和褥瘡的發(fā)生。告知入院患者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功能鍛煉、踝關節(jié)主動背伸20次/2小時,以預防靜脈炎及栓子脫落引發(fā)致死性并發(fā)征的發(fā)生。將以上對患者進行術前教育的內容記入病程記錄。-患者入院隨即書寫首次病程記錄,包括:病史、查體、輔助檢查(X線片等)、初步診斷、治療措施、術前教育等。24小時內完成住院志。為防范糾紛,病歷中有關致傷原因的書寫,一律描述為“外傷”。查找術前檢查結果隨時可查空腹血糖及血壓,如有異常及時向上級醫(yī)師匯報,并做相應處理,必要時請相關科室會診協(xié)助診治。清晨

4、抽血,檢查結果最晚于當日下午下班前即有回報,請及時查找并予以粘貼。檢查結果有異常應及時向上級醫(yī)師匯報。心電圖有異常,特別是老年患者及擬行大型手術治療的患者,應急請心內科醫(yī)師會診協(xié)助診治,以確保手術安全并避免差錯及糾紛?;颊呷朐?4小時內完成住院志,入院3日內每日均需書寫病程記錄,包括術前檢查結果、主任查房對病情的診斷、擬采取的治療方案、對合并癥的處理及病人對手術的耐受性等。-術前1天再次核實術前檢查結果(ji gu)是否有異常并匯報上級醫(yī)師;下術前醫(yī)囑(yzh)預計(yj)需做植骨術者,供骨區(qū)備皮;預計手術需輸血者,填寫輸血申請單,將輸血申請單交護士處置,請患者本人在輸血治療同意書上簽字;大型

5、手術、術野臨近會陰區(qū)者、術前便秘者,需清潔灌腸。書寫術前病程記錄,填寫術前小結、術前討論(附討論發(fā)言記錄,例如:李主任對病情的分析及治療意見),為避免糾紛,術者姓名一欄暫不填寫。需向骨折病人及盡可能多的家屬交代術中及術后有如下風險:急診及多發(fā)傷的患者有可能出現漏診;麻醉、心腦血管意外(如:術中心??蓪е滤劳?,特別是既往有心腦血管疾病或糖尿病者)等,如發(fā)生上述情況患者可能死亡;傷口感染、切口皮緣壞死,骨折復位困難、骨延遲愈合、骨不愈合、骨髓炎等,如發(fā)生上述情況,患者可能需要進行多次手術治療;脂肪栓塞綜合征(特別是老年患者、多處骨折者、多發(fā)傷者、合并肺部損傷者、擬行關節(jié)置換者)、靜脈血栓形成栓子脫

6、落致重要臟器栓塞(特別是凝血機制異常者、老年患者及長期臥床者)等,發(fā)生上述情況患者可能死亡。關節(jié)周圍及關節(jié)內手術術后可能出現:關節(jié)功能障礙(包括關節(jié)活動受限、關節(jié)僵硬、關節(jié)強直、活動時疼痛)、創(chuàng)傷后關節(jié)炎等。如發(fā)生上述情況,患者可能需要康復治療甚至多次手術治療,即便如此,關節(jié)功能可能亦難以恢復正常。晚期可能需要關節(jié)融合術或關節(jié)置換術。手術可能使用植入物者應向患者本人及盡可能多的家屬交代應用植入物有如下風險:內固定物有松動、移位、斷裂之可能;內固定物亦可能刺激機體出現無菌性炎癥反應等;如發(fā)生上述情況,患者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治療甚至需多次手術治療;置換的關節(jié)假體設計上的使用壽命為:1520年,其間可

7、能需進行翻修手術。-術后先返回病房,看望病人、擺體位,囑患者及其家屬如何進行術后護理,下術后醫(yī)囑并書寫術后病程記錄。24小時內由術者或在術者指導下完成手術記錄。術后3天內每天需書寫術后病程記錄(包括:術后X線片、術后各項檢查結果及術后治療效果),并記錄主任查房意見。病情有變隨時記錄。一般情況下,引流片24小時內拔除,引流管48小時內拔除。去除引流后申請拍片。術中進行過輸血治療或大手術術后的患者,術后常規(guī)復查血常規(guī),必要時檢查肝功能及生化八項,并及時查找檢查結果(一般當天即有回報),及時向上級醫(yī)師匯報予以對癥處理,并將化驗結果回報單粘貼于病歷之中。一切診療操作需下醫(yī)囑(例如:換藥術、骨牽引術)。

8、換藥紗布一般以812層為宜。-術后3天以后切口紅腫,及時申請理療.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術后3個月內不側臥、不盤腿、不坐矮凳(低于膝關節(jié)高度)。即:“三不”。病情平穩(wěn),1周至少記錄2次病程記錄(需有主任查房意見)。長期住院病情變化不大者1周記錄1次主任查房意見。住院時間超過1個月者,每月需書寫階段小結一次(格式同轉科小結)出院-出院小結出院醫(yī)囑一欄必有的內容為:骨盆、下肢骨折患者,在骨折愈合前禁止下地負重(即:禁止患肢負擔體重);胸腰椎骨折患者未經經治醫(yī)生同意禁止下地;骨折患者術后1.5個月門診復查,有情況隨診。若使用了內植物,在出院小結中注明內植物的名稱及廠家,若不了解情況請請教上級醫(yī)師。書寫

9、出院小結時,請應用復寫紙復寫一份,請上級醫(yī)師簽字后,向患者及其家屬交代,并由患方簽字后交由患方保存一份。囑患者復查時,需帶出院小結及所有X線片。出院病歷于患者出院后3日內完成并交上級醫(yī)師。注意:醫(yī)保患者一切診療活動一定要下醫(yī)囑,一切檢查結果回報單必粘貼于病歷之中。整理醫(yī)?;颊叱鲈翰v時,注意核對開出了那些檢查,并要找到相應的結果回報單正常成年人關節(jié)間隙(jin x)寬度表關節(jié)名稱正常寬度(mm)關節(jié)名稱正常寬度(mm)骶髂關節(jié)3肩關節(jié)4恥骨聯(lián)合46肘關節(jié)3髖關節(jié)45橈腕關節(jié)22.5膝關節(jié)48腕骨間關節(jié)1.52踝關節(jié)34掌指關節(jié)1.5跗骨間關節(jié)22.5胸鎖關節(jié)35跖關節(jié)22.5顳頜關節(jié)2跖趾關節(jié)

10、22.5椎弓關節(jié)1.52拇趾末端趾關節(jié)2椎體間隙26各趾間關節(jié)1.5寰齒關節(jié)0.72.3脊柱的體表(t bio)標志C1上腭C2上腭牙齒咬合面C3下頜角C4頜骨C5甲狀軟骨C6環(huán)狀軟骨C7最突出的棘突T2間隙胸骨切跡T2胸鎖關節(jié)、兩肩胛骨上角聯(lián)線的中點T3肩胛岡內側端連線的中點T4間隙胸骨角T7兩肩胛骨下角聯(lián)線的中點T9胸骨劍突關節(jié)T1011胸骨劍突下緣T12肩胛骨下角與髂骨嵴聯(lián)線中點L1劍突與臍孔連線中點L3椎間隙臍孔L3下胸肋緣L4髂骨嵴S2髂前上棘Co恥骨聯(lián)合感覺(gnju)檢查的關鍵點神經節(jié)段檢查部位神經節(jié)段檢查部位C2枕骨粗隆T8第8肋間C3鎖骨上窩T9第9肋間C4肩鎖關節(jié)的頂部T1

11、0第10肋間C5肘前窩的外側面T11第11肋間C6拇指T12腹股溝韌帶中部C7中指L1T12 與L2間上1/2處C8小指L2大腿前中部T1肘前窩的尺側面L3股骨內髁T2腋窩L4內踝T3第3肋間L5足背第三跖趾關節(jié)T4第4肋間(乳線)S1足跟外側T5第5肋間S2腘窩中點T6第6肋間(劍突水平)S3坐骨結節(jié)T7第7肋間S4-5肛門周圍(作為一個平面)運動檢查(jinch)的關鍵肌神經節(jié)段相應的檢查肌群神經節(jié)段相應的檢查肌群C5屈肘肌(肱二頭肌、肱?。㎜2屈髖?。难。〤6伸腕?。飩韧箝L、短伸肌)L3伸膝?。ü伤念^肌)C7伸肘肌(肱三頭?。㎜4踝背伸肌(脛前?。〤8中指屈指?。ü逃兄盖。㎜5長

12、伸趾?。撮L伸?。㏕1小指外展?。ㄐ≈刚辜。㏒1踝跖屈(腓腸肌、比目魚?。┏S?chn yn)X線投照體位(t wi)上肢腕:正位、側位、尺偏正位、橈偏正位、半旋前斜位、半旋后斜位腕管:切線位前臂:正位、側位肘:正位、側位、內旋斜位、外旋斜位肱骨:正位、側位、經胸側位(創(chuàng)傷時)肩肩:正位、內旋正位、軸位、后前“Y”形斜位鎖骨:正位、軸位肩胛骨:正位、側位肩鎖關節(jié):不負重正位、負重正位下肢足趾:正位、內旋斜位跖趾關節(jié)籽骨切線位足:正位、側位、內旋斜位跟骨:軸位、側位踝:正位、側位、內旋斜位脛腓骨:正位、側位膝:正位、側位、內旋斜位、外旋斜位、髁間窩軸位髕骨:正位、軸位股骨:正位、側位骨盆骨盆:正位、出口位、入口位髖:正位、側位、經股骨側位、斜位(蛙式位)骶髂關節(jié):前后斜位髖臼:左前斜位、右前斜位(Judet位)脊柱(jzh)頸椎:正位(zhn wi)、側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過伸過屈側位、寰樞椎開口正位頸胸椎側位(游泳(yuyng)者姿勢)胸椎:正位、側位腰椎:正位、側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腰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