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九章經濟增長 第一節(jié) 國民收入長期趨勢和波動 第二節(jié) 經濟增長的描述和事實 第三節(jié) 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 第四節(jié) 構建和分析新古典增長模型 第五節(jié) 應用新古典增長模型 第六節(jié) 內生增長理論 第七節(jié) 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 第八節(jié) 結束語 附錄 增長核算知識結構增長的決定因素長期趨勢和波動內生增長理論新古典增長模型階段與特征增長原因假定和思路基本的思路增長描述和事實增長與發(fā)展事實與差別基本的問題核算方程哈羅德-多馬模型沒有技術進步具有技術進步穩(wěn)態(tài)簡單的模型類型和理論應用促進的政策發(fā)展指標和極限特征與指標代價與極限第一節(jié) 國民收入長期增長趨勢和波動1.潛在產量呈現(xiàn)上升趨勢 一般地,隨著時間的推移,潛
2、在產量呈現(xiàn)上升趨勢,原因在于經濟中經濟中現(xiàn)有資源被充分利用,或資源可得性的增加使得經濟能生產出更多的商品和勞務。 經濟周期可分兩個階段:一是擴張階段,復蘇、繁榮,屬上升時期;二是收縮段,衰退、蕭條,屬下降時期。2.實際產量圍繞潛在產量波動 經濟中的實際產量不總是處于其趨勢水平,即充分就業(yè)的水平,更經常地是實際產量圍繞其趨勢水平波動。復蘇時期,生產要素的利用量增加,實際產量會超過其趨勢;反之,衰退時期,由于失業(yè)增加,機器設備閑置,實際產量小于現(xiàn)有資源與技術實際能生產的水平。1925年,N.康德拉季耶夫,其著作經濟生活中的長期波動,50-60年,長周期。1930年,S.庫茲涅茨, 其著作生產和價格
3、的長期運動,15-25年,長周期。1862年,C.朱格拉,論法、英、美三國經濟危機及其發(fā)生周期,9-10年,中周期。1923年,J.基欽, 其著作經濟因素中的周期與趨勢,2-4年,短周期。3.周期的類型美國1965年以來的實際產量一、經濟增長和經濟發(fā)展第二節(jié) 經濟增長的描述和事實1.經濟增長的概念經濟增長就是產量的增加。這里,產量既可以表示為經濟的總產量(GDP總量),也可以表示為人均產量(人均GDP)。經濟增長的程度可以用增長率來描述。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可以定義為給居民提供種類日益繁多的經濟產品的能力長期上升,這種不斷增長的能力是建立在先進技術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識之相應的調整的基礎上
4、的。美國經濟學家?guī)炱澞?971年接受諾貝爾經濟獎2.經濟增長的衡量 Yt表示t時期的總產量,Yt-1表示(t-1)時期的總產量。增長率為: yt表示t時期的人均產量,yt-1表示(t-1)時期的人均產量。增長率為:3.經濟增長與經濟發(fā)展經濟增長:一國一定時期內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勞務總量的擴大。表現(xiàn)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長。經濟發(fā)展:是反映一個經濟社會總體發(fā)展水平的綜合性概念,表現(xiàn)為在經濟增長基礎上出現(xiàn)的社會經濟的多方面變化。不僅包括經濟增長,還包括國民的生活質量,以及整個社會經濟結構和制度結構的總體進步。二者關系:(1)一個是數(shù)量,一個是質量;(2)一個是基礎,一個是結果;(3)一個是手
5、段,一個是目的。二、經濟增長和發(fā)展的一些事實1.在國家間人均收入方面,進而在生活水平方面存在著巨大差異。2.增長是重要的,因為增長加快的國家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收入可以達到更高的水平。 國家間人均收入增長率即使是微小的差別,如果長期持續(xù)下去,也會導致不同國民之間相對生活水準的顯著差別。國別人均收入(美元)國別人均收入(美元)美國日本德國墨西哥俄羅斯巴西319102517023510807069906840中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日利亞35502660223018601530770生活水平的國際差異(1999年)經濟增長率分布,19602000年涉及經濟增長的三個基本問題:第一,為什么一
6、些國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國家那么貧窮?第二,什么是經濟增長的源泉?第三,怎樣理解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的增長奇跡?解答有互為補充兩種分析方法:一種是增長核算,試圖把增長不同決定因素貢獻程度數(shù)量化;另一種是增長理論,把要素供給、技術進步、儲蓄和投資互動關系模型化。三、基本的問題第三節(jié) 增長的決定因素一、增長原因增長的原因是復雜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一方面,直接原因與經濟中的投資要素或與能夠影響要素生產率的變量有關。另一方面,與增長的基本來源有關的變量是那些對一國積累生產要素的能力以及投資于知識生產的能力產生影響的變量。二、核算方程產出的增長由三種力量(或因素)來解釋,即勞動量變動、資本量變動和技術進步
7、。增長核算方程不僅被用來說明經濟增長的源泉,而且還經濟的技術進步。在經濟中的技術進步因素可以作為一個余量 被計算出來,稱為索洛余值。討論 東北為什么衰落?官商環(huán)境惡劣而難以找到正經工作,更不要提到創(chuàng)業(yè);留下的國企員工職業(yè)發(fā)展空間狹窄;出來的年輕人受不了東北的落后與低效而堅決不回去;只剩下一批東北留守老人回憶著曾經激情燃燒的歲月。討論 東北為什么衰落凱恩斯摒棄一些正統(tǒng)觀點對蕭條的原因做出解釋,理論也有待完善之處;從長期來看,人口、技術、資本都是可變因素。在20世紀30和40年代,哈羅德和多馬將分析動態(tài)化、長期化,開創(chuàng)增長理論的先河。然而,模型不是經濟增長理論的正統(tǒng)理論, 因為其結論常被形象地稱為
8、“刃鋒式”的經濟增長,即“經濟增長是不穩(wěn)定的”。三、哈羅德多馬模型英國學者Roy Forbes Harrod 與美國學者Evesey D. Domar以凱恩斯理論為基礎提出經濟增長模型,認為資本的不斷形成是持續(xù)增長的決定因素。資料 哈羅德AND多馬該模型建立在一個新古典生產方程體系之上,強調了在一個封閉的沒有政府部門的經濟中,儲蓄、人口增長及技術進步對增長的作用,關注的焦點是增長的直接原因?;炯俣ǎ航洕梢粋€部門組成,該部門生產一種既可用于投資也可用于消費的商品;該經濟為不存在國際貿易的封閉經濟,且政府部門被忽略;生產的規(guī)模報酬不變;該經濟的技術進步、人口增長及資本折舊的速度都由外生因素決定
9、;社會儲蓄函數(shù)為S=sY,s為儲蓄率。思路:先論述沒有技術進步的新古典增長模型,再論述具有技術進步的新古典增長模型第四節(jié) 新古典增長模型一、基本假定和思路外生經濟增長模型是在新古典經濟學框架之內的經濟增長模型,用來說明儲蓄、資本積累和增長之間的關系,結論是經濟增長路徑是穩(wěn)定的。Robert Merton Solow (1924- ),美國人,現(xiàn) 代經濟增長理論之父, 獲1987年諾貝爾獎。Trevor Winchester Swan(1918-1989),澳大利亞籍經濟學家。 資料 索洛AND斯旺不考慮技術進步:Y=F(N,K)規(guī)模報酬不變Y=F(N, K)令1/NN全部人口,假設所有人口參與
10、生產則 Y/N =F(1, K /N )令人均產出y Y/N,人均資本k K /N ,則y f(k) F(1, k )ky0人均生產函數(shù)曲線y f(k)二、沒有技術進步的新古典增長模型設:人口增長率nN/N人均產量 yY/N 人均資本 kK/Ns是儲蓄率,SsY兩部門中,IS。假定折舊是資本存量K的一個固定比率K(01)。資本存量變化凈投資=K IKK sYK,即資本存量變化儲蓄折舊k=sy-(n+)k實際投資持平投資人均資本變化等于人均儲蓄sf(k)減去新增勞動力對資本的需求nk和減去折舊k,即: 資本深化=人均儲蓄(投資)-資本廣化數(shù)學附錄: 三、具有技術進步的新古典增長模型1.引入技術進
11、步的生產函數(shù) Y=F(AN,K)式中,表達式AN為有效勞動。 在上述生產函數(shù)中,當作為技術狀態(tài)的變量A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大時,說明存在著技術進步,這時,經濟中勞動效率提高了。引入技術進步后,新古典增長模型的基本方程為: . k=sy-(n+g+)k 式中技術進步A以一個固定的比率g增長假定技術進步率是g 引入技術進步的新古典增長模型四、穩(wěn)態(tài)及其條件AkAky0經濟增長的穩(wěn)態(tài)syy=f(k)(n+)k右邊 k0k上升yAkA左邊, k0k上升kA右邊, k0k下降k=sy-(n+)k 穩(wěn)態(tài):k=0 sy = (n+)k資本廣化人均儲蓄人均生產函數(shù)穩(wěn)態(tài):指一種長期均衡,人均資本達到并維持在均衡不變;
12、忽略技術變化,人均產量也達到均衡穩(wěn)定狀態(tài)。穩(wěn)態(tài)中,總產出的增長率資本存量增長率勞動人口增長率。經濟增長率gn。經濟增長的穩(wěn)態(tài)分析即k、y不變。穩(wěn)態(tài)條件是:sy = (n+)k五、穩(wěn)態(tài)時的增長率內生變量符號穩(wěn)態(tài)增長率人均資本0人均產量0總資本Kn總產出Yn(1)沒有技術進步的新古典增長模型內生變量符號穩(wěn)態(tài)增長率按有效勞動平均的資本0按有效勞動平均的產量0人均資本人均產量總資本總產量(2)具有技術進步的新古典增長模型 技術進步會導致人均產出的持續(xù)增長。一旦經濟達到穩(wěn)態(tài),人均產出的增長率就只取決于技術進步的速率。根據新古典增長模型,只有技術進步才能解釋持續(xù)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持續(xù)上升。一、對收入差異的解
13、釋一方面,儲蓄率或投資率。另一方面,人口增長率第五節(jié) 應用新古典增長模型(n+)ks0ykyk*0y=f(k)s1yk*1儲蓄率由s0增加到s1結論:高儲蓄率意味著較高的人均產出和人均資本水平,但并不影響長期增長率(n)y*0y*1第一,儲蓄率增加對經濟穩(wěn)態(tài)的影響 儲蓄率的增加提高了穩(wěn)態(tài)的人均資本和人均產量。儲蓄率增加的影響n儲蓄率的增加時間時間y*0t0y*1t1人均產量總產出增長率t0t1Y/Yy儲蓄率增加的長期和短期影響:t0時刻儲蓄率一次性增加儲蓄率上升導致人均資本上升,人均產量增加,直到時間t1達到穩(wěn)態(tài)為止儲蓄率上升導致資本積累,從而帶動一個暫時性的較高增長率;隨著資本的積累,產量的
14、增長最終回落到人口增長率的水平人均產出和總產量增長率隨時間變化的軌跡穩(wěn)態(tài)中的產量增長率是獨立于儲蓄率的,從長期看,隨著資本積累,增長率逐漸降低,最終又回落到人口增長的水平。即儲蓄率的增加不能影響到穩(wěn)態(tài)增長率,但確實能提高收入的穩(wěn)態(tài)水平。即儲蓄率的增加只有水平效應,絕沒有增長效應。(n1+)k(n0+)ksykyy=f(k)y*0k*0y*1k*1人口增長率由n0增加到n1結論:降低了人均產出和人均資本水平,但提高了穩(wěn)態(tài)增長率第二,人口增加對穩(wěn)態(tài)的影響人口增長率的上升增加了總產量的穩(wěn)態(tài)增長率人口增長的影響根據新古典增長模型,人口增長率較高的國家通常比較貧窮。在這些國家,面對人口增長,為保持資本勞
15、動比率不變,需要把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儲蓄和投資。這種資本廣化的要求使得資本深化變得更加困難,從而使得人均資本量減少。投資率、人口增長與人均收入的國際證據二、對增長率差異的解釋收斂于穩(wěn)態(tài)的速度gk=sk-1-(n+) 人均資本增長率方程新古典增長模型的三個預言:如果兩個國家的儲蓄率(或投資率)相同,但初始人均資本(從而初始人均收入)不同,那么,初始人均資本較低的那個國家將有較高的經濟增長。如果兩個國家的初始人均資本相同,但是投資率不同,那么,投資率高的那個國家將具有較高的經濟增長。如果一個國家提高投資水平,那么,它的收入增長率也將提高。三、資本的黃金律水平觀察:產出可用于消費和資本積累關于資本積
16、累:一個社會的儲蓄率越高,其穩(wěn)態(tài)收入就越高,人均消費就越高關于消費:儲蓄率高的同時,消費卻減少了問題如何選擇儲蓄率,以使經濟達到穩(wěn)態(tài)增長時,人均消費實現(xiàn)最大化?回答1961年,經濟學家菲爾普斯找到了與人均消費最大化相聯(lián)系的人均資本關系式資本積累的黃金律:(在不存在折舊的情況下)若使穩(wěn)態(tài)人均消費達到最大,穩(wěn)態(tài)人均資本量的選擇應使資本的邊際產品等于勞動的增長率用方程表示就是:f(kgold)=n+即在 處,曲線 的切線應該與直線 平行。它表明,若使穩(wěn)態(tài)人均消費達到最大,穩(wěn)態(tài)人均資本量的選擇應使資本的邊際產品等于勞動增長率加上折舊率。穩(wěn)定狀態(tài)的人均消費可以寫為:人均消費達到最高水平的條件是:c1k1
17、*nkkyy=f(k)資本的黃金律水平s1yc2k2*s2ycgoldk*syf(k)=n圖形分析當f(k)=n時,人均消費最大,此時的最佳儲蓄率是s,對應的黃金律人均資本量為k*結論在所有可能的穩(wěn)態(tài)增長中,只有一個人均資本量能使人均消費達到最大,這個人均資本量就是黃金律資本量但是一個經濟不會自動趨向于黃金律資本量:如果人均資本高于黃金律水平,我們可以降低儲蓄率,從而增加消費如果人均資本低于黃金律水平,我們可以提高儲蓄率,從而增加消費為充分地理解經濟增長的過程,需要超越新古典增長理論并力求使增長率內生化。在新古典增長模型中存在著缺陷:技術進步率,其他生產要素和生產函數(shù)的差異。在20世紀80年代
18、中期后研究思路有:第一是羅默、盧卡斯用全經濟范圍收益遞增、技術外部性的解釋;第二是用資本持續(xù)積累的解釋,有瓊斯真野模型、雷貝洛模型。第六節(jié) 內生增長理論一、基本模型如果對 K 做出更廣義的解釋,則資本邊際收益不變的假設就更合理。知識是一種重要投入,存在著知識收益遞增。產出的增長率和資本的增長率都是儲蓄率s的增函數(shù)。儲蓄率s越高,產出增長率也將越高。進一步地,這一模型暗示,那些能永久提高投資率的政府政策會使經濟增長率不斷地提高。 Y/YO Y/Y = K/KK/K sA = As只要sA,即使沒有外生技術進步的假設,經濟的收入也一直增長,表明儲蓄和投資會引起長期增長。二、兩部門模型兩部門:制造業(yè)
19、企業(yè)和研究性大學企業(yè)的生產函數(shù)、大學的生產函數(shù)以及資本積累方程描述了該經濟:Y=FK,(1-u)EN 企業(yè)的生產函數(shù)E=g(u)E 大學的生產函數(shù)K=sY-K 資本積累方程式中,u是在大學的勞動力比例;相應地,(1-u)是企業(yè)的勞動力比例;E是知識存量;函數(shù)g(u)表明知識增長如何取決于在大學的勞動力比例的函數(shù)。結論:長期增長是內生地產生的一、鼓勵技術進步第七節(jié) 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許多公共政策的目的在于鼓勵技術進步。例如,專利制度、進行研究和開發(fā)的企業(yè)提供稅收減免、資助大學的基礎研究等。二、鼓勵資本形成資本存量的上升會促進經濟增長。由于資本是被生產出來的生產要素,因此,一個社會可以增加它所擁有
20、的資本量,并生產出更多的各種物品與勞務。另外,資本存量的增長是儲蓄和投資推動的,因此,鼓勵資本形成便主要歸結為鼓勵儲蓄和投資。三、增加勞動供給增長核算方程表明,增加勞動供給會引起經濟增長。可以減免所得稅以加強激勵,促使人們努力工作;通過教育和培訓增加人力資本以增強一國生產物品和勞務的能力。人力資本,是指勞動者通過教育和培訓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政府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訓體系,并鼓勵人們利用。四、建立適當?shù)闹贫雀鲊a效率 水平不同的一個原因是指導稀缺資源配置的制度不同。制度是能支配個人和企業(yè)行為的一套規(guī)則、體制和慣例,其中,影響經濟最基礎、最根本的制度是產權,即對財產的保護。維護產權的基本方式 是
21、法制。發(fā)展水平和條件十分相近國家會出現(xiàn)不同的發(fā)展命運,關鍵能否有效克服中等收入階段的獨特挑戰(zhàn)。錯失發(fā)展模式轉換時機,難以克服技術創(chuàng)新瓶頸,對發(fā)展公平性重視不夠,宏觀經濟政策出現(xiàn)偏差,體制變革嚴重滯后。在2006年,世界銀行指出人均收入達到中 等水平(400012700美元) 后, 不能順利實現(xiàn)發(fā)展方式轉變,動力不足長期停滯。快速發(fā)展積累問題集中爆發(fā),貧富分化加劇、產業(yè)升級艱難、城市化進程受阻、社會矛盾凸顯,等等。資料 中等收入陷阱資料 中等收入陷阱資料 Matthew Effect馬太效應源自于圣經( 新約 馬太福音)的寓言: “凡有的,還要再加給他讓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苯?/p>
22、濟學所說馬太效應反映了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社會不公平的現(xiàn)象。資料 Matthew Effect一、增長核算方程 假設經濟的生產函數(shù)為:可得增長核算方程:增長核算方程表明,產出增長率等于全要素生產率加上資本和勞動增長的貢獻,即: 產出增長=技術進步+ (勞動份額勞動增長)+(資本份額資本增長) =生產率增長的貢獻+資本增長的貢獻+勞動增長的貢獻附錄:增長核算由方程 可得: 因此,全要素生產率是作為一個余量計算出來的,即作為考慮了可以直接衡量的增長決定因素后剩余的產出增長率,由于這個原因, 被稱為索洛余量。 二、增長的經驗估算 表19a-1 美國經濟增長的核算年份產出增長增長源泉資本勞動
23、全要素生產率1950-19601960-19701970-19801980-19901990-19961950-19963.54.13.12.92.23.21.11.21.20.80.60.90.81.31.61.30.81.21.61.70.50.80.81.1表中的數(shù)據顯示,從1950年到1996年,美國實際增長平均為每年3.2%,其中的0.9%來自于資本存量的增加,1.2%是由于勞動投入的增加,而1.1%是由于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同時,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明顯放慢了。有關的研究數(shù)據還表明,在同一時期,其他發(fā)達國家也都出現(xiàn)了這種生產率的下降。為此,許多學者對生產率下降
24、的趨勢提出解釋,但目前并沒有一個全面的解釋。例如,有人認為生產率實際上并沒有放慢,而是因為數(shù)據的缺陷沒有真實地顯示出生產率變化的實際趨勢;也有學者認為是1973年和1979年兩次石油危機導致發(fā)達國家生產率的持續(xù)下降。三、經濟增長因素分析美國經濟學家丹尼森,他在1962年出版的美國經濟增長因素和我們面臨的選擇一書中對美國的增長經驗進行了測算。 丹尼森的貢獻主要在于把“技術進步”這一增長源泉進行了分解:從勞動投入增長中分解出了就業(yè)人數(shù)增長和勞動素質提高,從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中分解出了資源配置改善、規(guī)模經濟和知識進展。 丹尼森的經濟增長因素分析資本存量規(guī)模勞動資源配置改進規(guī)模經濟知識進展其它因素生產
25、要素投入的增加全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對美國經濟增長因素的分析(1929-1982年) 增長因素增長率對增長的貢獻率(%)總要素投入1.90其中:勞動:1.34資本:0.6545.8922.26單位投入的產量1.02知識進展:0.66資源配置:0.23規(guī)模經濟:0.26其他:-0.0322.607.888.901.00國民收入2.92100%丹尼森的經濟增長因素分析丹尼森得出的結論是,知識進展是發(fā)達國家最重要的經濟增長源泉。知識進展包括技術知識、管理知識、經驗知識、科學研究成果、發(fā)明創(chuàng)造等。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明顯的,但是千萬不可忽視管理知識的重要性。管理知識的進步更可能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國民收入,它比技術知識進步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可能更大。【例1】某生產函數(shù)為古典增長模型:Y=K0.5N0.5,Y代表總產出,K代表總資本存量,N代表勞動數(shù)量。假設勞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繪畫心理治療課程-認識你自己課件
- 2021全球多行業(yè)重大網絡安全事件大盤點
- 安全員年度再教育3
- 2025-2030全球自動緊湊型視野計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商用蘑菇殺菌設備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粘度過程分析儀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磨削數(shù)控系統(tǒng)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水力冷凝鍋爐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電動甲板機械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照明亮化工程施工合同
- 《梅大高速茶陽路段“5·1”塌方災害調查評估報告》專題警示學習
- 2024年09月北京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社會招考(917)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大健康解讀》課件
- 2025年度交通運輸規(guī)劃外聘專家咨詢協(xié)議3篇
- 2024年公司領導在新年動員會上的講話樣本(3篇)
- 2025年中國濕度傳感器行業(yè)深度分析、投資前景、趨勢預測報告(智研咨詢)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讓我試試看》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2課標
- 聯(lián)合體三方協(xié)議合同模板
- 2024年3季度青島房地產市場季度簡報
- 蘇東坡詞十首
- 2023年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