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民法典重點條文案例詳細解讀-合同編-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匯報人:XXX目錄CONTENTS一債權的從權利消滅二債的清償?shù)殖漤樞蛉M用、利息和主債務的抵充順序四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期限五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目錄CONTENTS六合同解除權行使的法律效果七提存的成立及其效力八提存物的領取、取回九債務的免除一、債權的從權利消滅法律條文 第五百五十九條 債權債務終止時,債權的從權利同時消滅,但是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痉l鏈接】 民法典第547條(一)債的終止 債的終止,也叫債權債務關系終止或者債的消滅,是指債的當事人之間的債的關系在客觀上已經不復存在,債權與債務歸于消滅。 債的消滅原因,本
2、條規(guī)定為6種: (1)債務已經履行,即清償;(2)債務相互抵銷;(3)提存;(4)免除;(5)混同;(6)其他原因。除此之外,解除也消滅債的關系。(一)債的終止這些債的消滅原因綜合起來分為以下三種: (1)基于債的目的達到而消滅,即債權人的預期利益得到了滿足。 (2)基于當事人的意思而消滅,當事人意思一致要消滅債的關系,可以消滅債。 (3)基于法律的直接規(guī)定而消滅,如合同的法定解除,當事人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法人的終止等。(一)債的終止債權債務消滅后發(fā)生的效力是: (1)債的當事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消滅,債權人不再享有債權,債務人不再負擔債務。 (2)債權的擔保及其他從屬的權利義務消滅。(一)
3、債的終止 (3)負債字據的返還,有負債字據的債的關系消滅后,債務人可以請求返還或者涂銷負債字據;債的關系部分消滅的,或者負債字據上載有債權人其他權利的,債務人可以請求將債的消滅的事由記入負債字據。債權人主張不能返還或者不能記入的,債務人可以請求債權人出具債的消滅證書。 (4)附隨義務仍應履行。 (5)不影響債的關系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二)從權利的消滅規(guī)則 從權利,是指以其他民事權利的存在為前提或依靠其他權利而存在的民事權利。從權利隨主權利的存在或消滅而存在或消滅。原則上,從權利的命運依附于主權利,因主權利的產生而產生,因主權利的轉移而轉移,因主權利的消滅而消滅。關于債權從權利的轉讓,原合
4、同法第81條規(guī)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于債權人自身的除外?!保ǘ臋嗬南麥缫?guī)則 民法典第547條保留了該條規(guī)定。同時增加了第2款規(guī)定:“受讓人取得從權利不因該從權利未辦理轉移登記手續(xù)或者未轉移占有而受到影響。”明確了從權利隨主債權的轉移而自然轉移,不受登記和占有的影響。同時,本條進一步規(guī)定了從權利的消滅規(guī)則,即除非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債權的從權利隨主債權的消滅而消滅。(二)從權利的消滅規(guī)則 實踐中,最常見的從權利隨主債權消滅而消滅的例子是擔保債權隨被擔保債權的消滅而消滅。此外,本條同時使用了權利“消滅”和權利“終止”這兩個概念。在合同
5、法和民法典的其他條文中,也會發(fā)現(xiàn)這兩種表述在不同的條文中使用。從相關條文的規(guī)定看,二者的含義相同。(三)案例解讀鄧某某與曾某1、曾某2民間借貸糾紛案案情:原告鄧某某與被告曾某1均是做砂石生意的,之間有過生意往來,被告曾某1以其經營的砂石廠資金周轉困難為由向原告借款,2001年11月27日,原告在被告曾某1的廠里以現(xiàn)金方式出借了88000元;而另一筆350000元借款是被告曾某1陸續(xù)向原告借款產生的,因為時間久遠,具體多少筆不記得。后來,在2001年11月27日被告曾某1再次向原告借款時,因為原告覺得借款金額大,故要求被告曾某1補一張借據給原告。被告曾某1分別立下了2張借據給原告收執(zhí)。其中一張借
6、據的內容為“茲借到鄧某某現(xiàn)金人民幣捌萬捌仟元正。¥88000 元正。借款人曾某1”。另一張借據的內容為“茲借到鄧某某現(xiàn)金人民幣叁拾伍萬捌仟元正。¥358000元正。借款人曾某1”。2張借據的落款日期均為2001年11月27日。(三)案例解讀原告陳述被告曾某1借款后沒有償還過借款,后于2012年5月17日,被告曾某1寫下借款字條,與原告約定用其老家一幢3層約500平方米的房子作抵押借款,租金作為還款由原告收取,從2013年1月1日開始收取,直至還清借款,擔保人為曾某2。但原告去收取租金時,才發(fā)現(xiàn)該房于2013年1月1日前已被出售,原告未收取任何租金,被告及擔保人至今未償還借款本息。因此,原告向法
7、院提起訴訟,請求被告曾某1還款,曾某2承擔保證責任。被告曾某1、曾某2提出抗辯稱,標的債務已經超出訴訟時效。(三)案例解讀法院認為,本案債務履行期限為2013年1月1日,而原告未能按約定如期收到用以償還借款的租金,即表明被告曾某1以其行為表示不履行償還債務的義務,因此本案糾紛的訴訟時效應從被告曾某1不履行義務的2013年1月1日起計算,之后被告曾某1以及借款中的擔保人也未收到原告要求還款的催告,訴訟時效未發(fā)生中斷,原告于2019年才向本院提起本案訴訟,已超過訴訟時效,原告的主張理據不足,不予支持。(三)案例解讀關于被告曾某2是否應承擔保證責任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5條規(guī)定,擔保合同是主
8、合同的從合同。由此可見,擔保債務是主債務的從債務。擔保債務以主債務的存在為前提,主債務消滅,擔保債務消滅。由于本案作為主債務人的被告曾某1無須再承擔還款責任,故作為保證人的被告曾某2亦無須承擔保證責任。(三)案例解讀評析:從債務的功能是保障主債務更好地實現(xiàn),一旦主債務終止之后,從債務隨即失去存在的意義,也將失去效力,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本案中,被告曾某2的擔保債務是為了保障原告鄧某某和被告曾某1之間的借貸關系,由于原告請求曾某1清償主債務已經超過訴訟時效,失去強制執(zhí)行能力,因而曾某2無須承擔擔保責任方才合理。否則,曾某2承擔擔保責任之后,將無法向曾某1追償,甚為不公。二、債的清償?shù)殖漤?/p>
9、序法律條文 第五百六十條 債務人對同一債權人負擔的數(shù)項債務種類相同,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由債務人在清償時指定其履行的債務。 債務人未作指定的,應當優(yōu)先履行已經到期的債務;數(shù)項債務均到期的,優(yōu)先履行對債權人缺乏擔保或者擔保最少的債務;均無擔?;蛘邠O嗟鹊?,優(yōu)先履行債務人負擔較重的債務;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后順序履行;到期時間相同的,按照債務比例履行。(一)清償?shù)殖涞某闪⒁鍍數(shù)殖涞某闪⒁ㄈ齻€方面: 一是同一債務人對同一債權人負擔數(shù)宗債務; 二是債務人所負擔之數(shù)宗債務為同種類債務; 三是清償人之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 在符合這三個要件的情況下,
10、才需要對債務人的給付應當?shù)殖淠男﹤鶆兆鞒雠袛唷#ㄒ唬┣鍍數(shù)殖涞某闪⒁?如果債務人對同一債權人只負擔一宗債務,自然無須對清償哪些債務作出判斷;如果債務人對同一債權人所負數(shù)宗債務不為同一種類,根據給付的類型和債務的類型即可對清償哪些債務作出判斷;如果債務人所為給付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則全部債務消滅。(一)清償?shù)殖涞某闪⒁鍍數(shù)殖浒ㄖ付ǖ殖浜头ǘǖ殖鋬煞N類型。 指定抵充是指同一債務人對同一債權人負擔數(shù)宗同類債務,但清償人之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額,由清償人在清償之時指定其給付所抵充的債務。當然,清償人指定抵充不能違反雙方當事人的約定。 法定抵充是指清償人在清償時未作指定抵充的意思表示,根據法律規(guī)
11、定來確定清償給付所抵充的債務。(二)清償人享有指定清償?shù)殖涞臋嗬?清償人的抵充權須以意思表示為之,且應在清償之時為之。抵充權依清償人單方意思即發(fā)生效力,屬于形成權。一旦清償人指定清償后,即發(fā)生被清償之債消滅的效果,清償人不得撤銷其清償。在當事人未作約定,清償人未作指定的情況下,就應當按本條第2款規(guī)定確定清償?shù)殖洹#ǘ┣鍍斎讼碛兄付ㄇ鍍數(shù)殖涞臋嗬?第一,在部分債務到期、部分債務未到期的情況下,應當首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這是基于保護債務人期限利益的考量。如果先抵充未到期的債務,則損害了債務人的期限利益。同時對于已到期債務,由于債務人未按約定期限清償,還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第二,如果數(shù)宗債務均已到
12、期,優(yōu)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蛘邠W钌俚膫鶆铡_@是基于債權人利益的考量,以最大限度提高債權實現(xiàn)的可能性。(二)清償人享有指定清償?shù)殖涞臋嗬?第三,均無擔保或者擔保相等的,優(yōu)先履行債務人負擔較重的債務。這里的負擔主要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債務的增值情況,例如約定利率較高的債務,以及債務人一旦違約,所承擔責任輕重的情況,例如當事人約定了違約金的債務。這是基于保護債務人利益的考量。 第四,如果債務人負擔相同,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后順序進行抵充。這也是基于債務人期限利益的考量。 第五,如果債務到期時間相同,按照債務比例履行。(三)案例解讀楊某飛訴王某輝等借款合同糾紛案案情:王某輝和王某慧向原告楊某飛借款1萬
13、元,月息2分,期限6 個月,按月結息,到期歸本,并向原告出具借條一份。后,二人又陸續(xù)向楊某飛借款十余萬元,分別出具借條。二人通過手機轉賬的方式分別還款共計77250元。過后,雙方因為借款糾紛訴至法院。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楊某飛與被告王某輝、王某慧分別形成的借款合同及原告楊某飛與被告王某輝、王某慧二人形成的借款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具有法律約束力。被告王某輝、王某慧分多次還款共計77250元現(xiàn)金,應當根據雙方的約定并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后順序以及先抵充利息后抵充本金的順序進行抵充。(三)案例解讀被告王某輝支付原告的22000元現(xiàn)金,應當?shù)殖淦溆?015年4月1日向原告借款5萬元的本金;被告
14、王某慧支付原告的55250元現(xiàn)金,首先應當?shù)殖淦溆?015年5月23日向原告的借款1萬元,其次抵充其于2015年8月8日向原告的借款1萬元,再次抵充被告王某輝、王某慧于2015年2月9日向原告借款5萬元的6個月利息6000元,再其次抵充被告王某輝、王某慧于2015年2月9日向原告借款5萬元的本金29250元。因此,被告王某輝尚欠其于2015年4月1日向原告借款50000元的本金28000元;被告王某輝、王某慧尚欠其于2015年2月9日向原告借款5萬元的本金20750元。本案中,因被告王某輝于2015年11月8日向原告借款13萬元時,雙方約定的借款月利率4%超出了法律規(guī)定的2%,且雙方約定按月結
15、息、期限6個月、到期歸本,故被告王某輝應當返還原告借款本金13萬元,并按照月利率2%支付原告6個月利息15600元;被告王某慧應當返還原告借款112950元(除去抵充的2萬元)。(三)案例解讀評析:根據民法典第560條第2款,本案為借款合同糾紛案件,由于貸款人通常在借款到期后才提起訴訟,故借款債務的清償?shù)殖漤樞驗椋簺]有擔保的借款債務;擔保數(shù)額最少的借款債務;負擔較重的借款債務;先到期的借款債務。與此同時,在借款人與貸款人沒有約定借款本金與利息清償順序的情況下,還應當按照先抵充利息后抵充本金這一順序進行抵充。(三)案例解讀本案中,原告楊某飛與被告王某輝、王某慧分別形成的借款合同及原告楊某飛與被告
16、王某輝、王某慧二人形成的借款合同均沒有擔保,故被告王某輝、王某慧支付原告的77250元現(xiàn)金,應當根據雙方的約定并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后順序以及先抵充利息后抵充本金的順序進行抵充。綜上所述,被告王某輝、王某慧分多次支付原告楊某飛共計77250元現(xiàn)金,應當根據雙方約定,并按照借款債務到期的先后順序以及先抵充利息后抵充本金的順序進行抵充。三、費用、利息和主債務的抵充順序法律條文 第五百六十一條 債務人在履行主債務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實現(xiàn)債權的有關費用,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應當按照下列順序履行: (一) 實現(xiàn)債權的有關費用; (二) 利息; (三) 主債務。【法條鏈接】民法典第6
17、74條(一)實現(xiàn)債權的有關費用 實踐中,對于金錢債務,債務人在償還本金之外,通常還需要支付利息。利息屬于法定孳息,本質上是資金的時間成本。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外,債務人遲延履行金錢債務的,都應當向債權人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此外,如果債務人不按合同約定履行債務,債權人向債務人追索,或者通過訴訟的方式請求人民法院判決債務人履行債務,都會造成費用的產生。債權人為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系因債務人原因導致,也應當由債務人承擔。(一)實現(xiàn)債權的有關費用 因此,基于同一個債的關系,債務人可能需要向債權人承擔本金之債、利息之債和賠償實現(xiàn)債權費用之債。這三個債都屬于金錢債權。如果債務人向債權人所支付的
18、金錢數(shù)額不足以清償上述三個金錢之債,應當按照當事人約定的清償順序進行抵充。如果當事人對清償順序沒有約定,則應當首先清償實現(xiàn)債權的有關費用。(一)實現(xiàn)債權的有關費用 司法實踐中,最常見的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就是債權人為實現(xiàn)債權而進行訴訟所產生的費用,包括訴訟費、鑒定費、律師費、證人出庭的費用、債權人為參加訴訟而產生的差旅費等。如果債務人的給付在清償債權人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后還有剩余,或者債務人無須賠償債權人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的,應當先清償利息。先息后本的計算方式更有利于保護債權人利益。如果債務人的給付抵充債權人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和利息之后,還有剩余,則應當?shù)殖渲鱾鶆铡#ㄒ唬崿F(xiàn)債權的有關費用 需要注意的是,抵充利
19、息之債,應當以利息之債合法為前提。如果當事人約定的利息超過了法律規(guī)定的上限,超過部分無效的,對該部分不應予抵充。抵充債權人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應當以債權人實現(xiàn)債權費用合法、合理為前提。本條只是關于主從債抵充順序的規(guī)定,適用本條規(guī)定的前提是,無論是主債還是從債,均應是真實有效的。(二)先息后本的抵充原則 先息后本的抵充原則是一條債的履行規(guī)則,也是裁判規(guī)則。但是在執(zhí)行工作中,關于本息的抵充順序有不同規(guī)定。在執(zhí)行工作中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等問題的批復第2條規(guī)定,執(zhí)行款不足以償付全部債務的,應當根據并還原則按比例清償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與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但當事人在執(zhí)行和解中對清償順序另
20、有約定的除外。本條批復確定了本息并還原則。(二)先息后本的抵充原則 執(zhí)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條規(guī)定,被執(zhí)行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應當先清償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再清償加倍部分債務利息,但當事人對清償順序另有約定的除外。該條司法解釋對于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和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確定了先本后息的抵充原則。(二)先息后本的抵充原則 實踐中,爭議較多的還有違約金的抵充順序問題。在同一債的關系中,不僅可能會產生主債務、利息之債、實現(xiàn)債權費用之債,還可能產生違約金之債,或者說違約責任之債。除違約金之外,債務人可能還會承擔賠償損失之債。這些債都屬于金錢
21、之債。在以上各個金錢之債都存在的情況下,也會出現(xiàn)如何進行抵充的問題。在同時存在主債務、利息、實現(xiàn)債權費用以及違約金之債的情況下,如何對違約金之債進行抵充,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理論上存在爭議,實踐中的做法也不相同。但整體上看,司法實踐多傾向于違約金應當優(yōu)先于本金抵充。對這一問題,應當具體分析。(二)先息后本的抵充原則 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是,優(yōu)先抵充違約金還是本金對債權人和債務人有何區(qū)別。依法理,二者都是金錢債權,無論先清償哪個債務,對于債權人而言,都是金錢財產增加;對于債務人而言,都是金錢財產減少,似無本質區(qū)別。但是,實踐中對于違約金是否產生利息、 自何時產生利息、按什么標準計算利息,往往爭議較大
22、。從這個角度看,先抵充違約金,對于債權人是有利的。從純理論的角度看,從權利依附于主權利,如果主債權消滅,從債權似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因此,先抵充從債權,后抵充主債權,在法理上更為周延,邏輯上也更為自洽。(三)案例解讀宋某才訴宋某明民間借貸糾紛案案情:2015年3月18日,經協(xié)商,被告宋某明向原告宋某才借款10 萬元,并出具借條一張載明“借到宋某才現(xiàn)金拾萬元整,月付息貳分計算,借款期半年,如有變化面議,借款人宋某明,2015年3月18 日?!睆?015年4月17日起,宋某明分七次支付了七個月的利息14000 元。2017年1月25日,宋某才再收到被告歸還的10000元。借款到期后,雖經宋某才多次
23、催取,被告未能還本付息,以致成訟。(三)案例解讀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與被告之間的民間借貸合法有效。原告認可被告已支付利息24000元(包括2017年1月25日被告支付的10000元)。被告提出2017年1 月25日支付的10000元用于歸還本金而非支付利息,但被告提供的原告出具的收到該款收條未注明歸還本金,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不能明確歸還本金還是利息的,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清償順序先利息后本金,因此該10000元應視為歸還利息。該借款已到期,被告未依約還款,構成違約。被告應當歸還尚欠借款本金100000元并支付相應利息。(三)案例解讀評析:根據民法典第561條的規(guī)定,除當事
24、人另有約定外,債務人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應當按照實現(xiàn)債權的有關費用、利息、本金的順序進行償還。在本案中,借條顯示被告向原告借款10萬元整,月息以兩分計算,被告分七次支付了14000元。若被告于還款期限內還款,則被告應當向原告支付本金加利息共124000元,現(xiàn)被告已支付14000元,被告于2017年1月25日收到的10000元應當視作歸還利息。而由于借款到期被告仍未還款,從借款日起至2017年1月25日共23個月,被告共應支付利息46000元,而由于被告已經支付利息24000元,故被告尚且拖欠利息22000元,包括本金被告一共應當向原告支付122000元。四、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期限法律條文
25、第五百六十四條 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沒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自解除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內不行使,或者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一)對“解除權行使期限”的理解 關于本條規(guī)定的解除權行使期限的性質,學術界主流觀點認為是除斥期間,本條亦明確規(guī)定,解除權人在該期限內未行使解除權的,則解除權消滅。其理由在于,“解除權的本旨在依權利人單方意思表示而消滅與相對人之間的合同關系,如容許解除權長期存在,將使當事人間的合同關系長期處于不確定狀態(tài),而對于相對人一方殊為不利,故解除權的行使應受期限限制
26、”。(一)對“解除權行使期限”的理解本條規(guī)定的解除權行使期限包含以下四種情況,分別適用不同的規(guī)則。 一是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的,按照法律規(guī)定確定解除權行使期限。如保險法第16條第3款就“因投保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未履行告知義務解除合同”情形規(guī)定了保險合同解除權超過30日不行使而消滅。民法典第787條規(guī)定:“定作人在承攬人完成工作前可以隨時解除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钡?33條規(guī)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隨時解除委托合同” 。據此,對于保險合同、承攬合同、委托合同的解除期限應當適用上述特別規(guī)定。(一)對“解除權行使期限”的理解 二是當事人有約定的,依照當事人約定確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此為契約
27、自由原則應有之義,若當事人約定的期限與法定期限不一致,除非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應以當事人約定期限為準。(一)對“解除權行使期限”的理解 三是沒有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對方催告的,解除權應當在合理期限內行使。本條未就此類情形規(guī)定明確的權利行使期限,而是交由法官根據個案情況確定合理期限。(一)對“解除權行使期限”的理解 四是沒有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對方亦未催告的,應自解除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對于“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判斷,需依個案中的相關證據予以判斷。(二)確定解除權行使合理期限的實踐標準 根據本條規(guī)定,在法律沒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對方當
28、事人催告的情況下,解除權應當在合理期限內行使。鑒于該合理期限的判斷關系到解除權是否存續(xù),對于當事人利益攸關,在實踐中,應慎重行使該項裁量權。具體而言,在審理此類案件時,應當本著誠實信用原則,結合當事人之間的關系、合同的性質、合同履行情況、交易習慣和目的等具體情況綜合認定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間。(二)確定解除權行使合理期限的實踐標準例如,因較大標的合同的當事人需更為慎重地決定是否解除合同,相較于較小標的合同,較大標的合同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應相對較長。又如,商事 合同更注重交易的安全、效益和外觀主義,相對于民事合同而言,商事合同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則應相對較短。再如,相對于尚未開始履行的合同,已履
29、行完畢或者履行大部分內容的合同,需慎重考量是否確定相對較短的解除權行使期限,以體現(xiàn)誠實信用和鼓勵交易的合同法基本原則。(三)案例解讀張某慧訴興義市博大弘鼎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案案情:張某慧(原告)與博大弘鼎公司(被告)分別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購買兩間商鋪。合同僅約定在未按約定交房時,買受人有權退房,但未規(guī)定退房的方式和面積差異處理的方式。在交房后,因張某慧發(fā)現(xiàn)其購買的商鋪與約定的建筑面積誤差較大,雙方發(fā)生爭議,訴至法院,請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法院認為,解除權屬于形成權,適用除斥期間,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權消滅。關于因遲延交付房屋而解除合同的問題,涉案商品房買賣合
30、同約定的交房時間為2012 年5月31日,因博大弘鼎公司未在該約定的時間及時交房,張某慧等人于2013年7月、2014年4月向有關部門上訪,此時張某慧已明知其按時接房的權利受到了侵害,但張某慧并未主張解除合同,而是與博大弘鼎公司達成協(xié)議,要求繼續(xù)履行合同并由博大弘鼎公司支付其1259280元違約金。(三)案例解讀對于逾期交房的解除權,張某慧最遲應在2014年7月前因逾期交房主張解除合同,逾期未主張,該權利已經消滅。關于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過3%要求解除合同的問題,博大弘鼎公司交付的房屋存在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大于3%的事實,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4條
31、的規(guī)定,張某慧享有合同的解除權,但解除權屬于形成權,應適用除斥期間,截至本案起訴前,其均未行使合同解除權,已明顯超過一年的除斥期間,該解除權已消滅。(三)案例解讀評析:根據民法典第564條的規(guī)定,為了維護交易秩序的穩(wěn)定,法律對解除權的期限進行了設定,要求有解除權的一方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行使權利,一般來說要求有解除權的一方當事人在1年內行使權利,雙方當事人有約定的從約定,自解除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計算時限。這是因為,若權利人長期不行使解除權,會影響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穩(wěn)定,進而影響交易安全,故對解除權的行使設置一定的時間限制。在本案中,關于因涉及變更而解除合同的問題,雙方當事
32、人在合同中約定了10天的解除權期限。張某慧在接房后并未及時主張合同解除,因而法院對張某慧的解除訴求不予支持的決定于法有據。五、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法律條文 第五百六十五條 當事人一方依法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通知載明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不履行債務則合同自動解除,債務人在該期限內未履行債務的,合同自通知載明的期限屆滿時解除。對方對解除合同有異議的,任何一方當事人均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行為的效力。 當事人一方未通知對方,直接以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張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該主張的,合同自起訴狀副本或者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對方時解除
33、。(一)關于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據 本條將合同法第96條規(guī)定的“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guī)定主張解除合同的” ,修改為“依法主張解除合同的” ,將民法典其他有關合同解除的條文,以及其他法律關于合同解除的規(guī)定,均納入本條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據,表述更為周延。(一)關于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據 在審理特定類型案件時,不僅要關注民法典第562條、第563條關于約定解除權和法定解除權的規(guī)定,還要關注委托合同、承攬合同、行紀合同等特定合同中關于合同解除的規(guī)定;不僅要關注民法典本身對合同解除的規(guī)定,還要關注海商法保險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等其他專門法律對合同解除的規(guī)定。法律對于合同解除有特別規(guī)定的,優(yōu)先適用
34、特別規(guī)定。(二)關于解除通知的形式 根據國際商事合同通則第1.9條的規(guī)定,“通知”包括聲明、要求、請求或其他任何意圖的表達。本條對于解除通知的形式未作限制性規(guī)定,以口頭形式、書面形式均可。但從有利于舉證的角度,解除通知最好采用書面形式,包括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或者其他可以有形地表現(xiàn)所載內容的形式。(二)關于解除通知的形式 關于是否可以采用在媒體上公告等方式發(fā)出解除通知的問題,為保障相對方的異議權,除非相對方下落不明,應采用當面告知、郵寄、電話等有利于相對方知悉的通知方式。被通知人對合同的解除或解除權的行使有權提出異議。異議提出的方式,應與解除合同的通知相同或相類似。(三)關于附履行期限解除通知
35、的適用 實踐中,經常遇到當事人通知對方要求限期履行否則將解除合同的情況。對于該通知是否屬于解除合同通知,對方到期不履行的,該通知能否發(fā)生解除合同效力的問題,存在不同認識。有觀點認為,該通知并非明確的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不發(fā)生合同解除的效力,如對方到期未履行,必須再發(fā)出明確的解除合同通知。有觀點認為,對于仍有補救可能的合同,如果解除權人有接受逾期履行的意愿,應當允許其發(fā)出附履行期限解除通知,并明確到期不履行則合同予以解除,以督促對方及時履行合同義務,盡量補救合同效力。(三)關于附履行期限解除通知的適用 本條增加規(guī)定附履行期限解除通知,有利于解除權人根據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在即時解除合同和給予對方
36、一定履約寬限期以盡量促成合同的實際履行之間,作出利益最大化的選擇。本條未限制此類解除通知適用的合同范圍。從適用必要性而言,附履行期限的解除通知可以適用于遲延履行或者可以補救的不完全履行,對于不能補救或者即使補救也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情形,則沒有適用必要。實踐中只要違約方仍有繼續(xù)履約的可能,且非違約方有意愿接受履行的,均可以適用。(三)關于附履行期限解除通知的適用 需要注意的是,附履行期限解除通知是在解除權人已經享有解除權的前提下,對其解除合同意思表示生效條件的特別規(guī)定,旨在補救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的合同,盡量促成交易。解除通知載明的履行期限屆滿后,對方履行合同義務的,則解除通知不生效,合同得以繼續(xù)
37、履行;對方未在通知指定期限內履行合同義務的,則解除通知生效,合同自解除通知載明的期限屆滿時解除,不需解除權人再另行發(fā)出解除通知。(四)案例解讀劉某煒與四川京瑞房地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案情:原告劉某煒與四川京瑞房地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京瑞公司”,被告)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在逾期交房超過15 天的情況下有權退房,同時,劉某煒約定將其購買的商品房由京瑞公司統(tǒng)一經營管理。京瑞公司未按照合同約定時間向劉某煒交房,在逾期15 天之后,劉某煒仍接收了商鋪。過后,劉某煒以逾期交房為由將京瑞房產公司訴至法院。(四)案例解讀法院認為,盡管劉某煒提交了律師函及郵寄回執(zhí),但劉某煒并沒有
38、主張解除權行使的事實本身。本案中,劉某煒行使解除權主要是基于商品房買賣合同第13條關于逾期交付房屋的約定。根據該約定,房屋應當于2014年12月31日前交付,逾期超過15日的,買受人有權退房,京瑞公司應當自退房通知送達之日起30日內退還全部已付款,并按全部已付款的3%向買受人支付違約金。但實際上,劉某煒在京瑞公司逾期交房15天后并未行使解除權,并且還與其辦理了收房手續(xù),因而應當認定劉某煒放棄了解除權。劉某煒放棄解除權后,又以相同理由主張解除合同,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法院對其主張不予支持。(四)案例解讀評析:根據民法典第565條的規(guī)定,我國對解除權的生效時間主要采取的是到達主義模式。但在實踐中,
39、對解除權是否生效首先須判斷當事人是否享有解除權。就約定解除權而言,其自約定的解除條件成就時產生,在解除權行使期限屆滿,或雖未屆滿但權利人放棄的情形下解除權歸于消滅。放棄解除權,是指當事人明知其已享有解除權可終止合同權利義務,但其并沒有行使該權利,而是以明示或者實際行為表明其愿意繼續(xù)履行合同的意圖。譬如在本案中,盡管當事人劉某煒提交了律師函和郵寄回執(zhí)用以證明其發(fā)出了解除合同的通知,但是從客觀事實來看,其仍然在履行與京瑞公司的合同,因而盡管該合同達到了解除條件,但應當認定劉某煒放棄了其能行使的解除權。六、合同解除權行使的法律效果法律條文 第五百六十六條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
40、,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請求賠償損失。 合同因違約解除的,解除權人可以請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擔保人對債務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仍應當承擔擔保責任,但是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一)恢復原狀和其他補救措施的適用 關于恢復原狀和其他補救措施是并存還是選擇適用的關系問題,有觀點認為其他補救措施是指恢復原狀之外的請求修理、更換、重作、減價等措施,有觀點認為其他補救措施是指在給付物已毀損、滅失下采取的價額返還等代替原物返還措施。(一)恢復原狀和其他補救措施的適用 本條將原合同法第97條中的“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
41、救措施”修改為“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 ,厘清了兩類責任的關系,即恢復原狀和采取其他補救措施系選擇適用關系,能夠恢復原狀的,應當采取返還原物等方式;原物已經滅失,或者不可能、不需要返還原物的,應當采取價額返還的方式予以補救。具體采取何種方式,應當根據合同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確定。如被解除的合同屬于以使用標的或接受服務為內容的繼續(xù)性合同,如租賃、借用、供水、服務、委托等合同,已經使用的標的物或者行為效益無法返還,則應支付相應對價。(一)恢復原狀和其他補救措施的適用合同標的物所有權已經轉讓給善意第三人的,亦無法適用恢復原狀。恢復原狀時,原物存在的,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種類物
42、,可以用同一種類物返還?;謴驮瓲钸€包括:(1) 返還財產所產生的孳息; (2)支付一方在財產占有期間為維護該財產所花費的必要費用;(3)因返還財產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二)賠償損失的適用合同解除后是否需要賠償損失,應當根據合同解除原因區(qū)別對待: (1)協(xié)議解除合同以及行使約定解除權的,根據當事人合同約定確定是否需要賠償損失,當事人在合同中免除了對方損害賠償責任的,協(xié)議生效后,不得再請求賠償。(二)賠償損失的適用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的,一般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例外情況:一是當事人遲延履行發(fā)生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二是不可抗力發(fā)生時,應當采取補救措施減少損失而沒有采取的
43、,應對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二)賠償損失的適用 (3)因一方根本違約或者經催告仍不履行義務而解除合同的,除非合同另有約定,違約方應當賠償履行利益 (可得利益) 的損失,即有效成立的合同 正常履行時債權人獲得的利益。(三)合同解除后違約責任的適用依據本條第2款,合同因違約而解除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解除權人可以請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具體適用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注意判斷合同是否系因當事人違約而解除。不論合同是協(xié)議解除,因行使約定解除權抑或法定解除權而解除,只要是因當事人違約而導致合同解除,均可適用。(三)合同解除后違約責任的適用具體包括當事人因違約而協(xié)議解除、約定解除的條件是一方
44、違約、因違約而法定解除等情形。在合同因違約而解除情況下,對于違約人應承擔違約責任的判斷應適用民法典關于違約責任的相關規(guī)定,但責任形式與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相沖突的除外。(三)合同解除后違約責任的適用 二是正確處理違約金和損害賠償?shù)年P系。由于我國合同法上的違約金系“以補償性為主、以懲罰性為輔”的違約金,就違約金的補償性而言,違約金本質上屬于預先約定的損害賠償額,其主要功能在于填補守約方損失,因此,合同約定違約金條款的,應注意審查違約金數(shù)額與因違約造成損失的關系。依據民法典第585條的規(guī)定,如果違約金數(shù)額過分高于因違約造成的損失時,當事人可以請求適當減少;當違約金數(shù)額低于因違約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
45、請求增加。(三)合同解除后違約責任的適用 三是合同解除后違約金請求權優(yōu)先性問題。賠償性違約金是雙方當事人對違約導致的損失金額的預定,源于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因此,即使損害賠償本身足以涵蓋賠償性違約金所預定的損害賠償,但考慮到對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違約金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并非由債權人自由選擇。有違約金請求權的場合必須行使違約金請求權。(三)合同解除后違約責任的適用在考量合同解除時違約金與損害賠償之間的關系時,應當考慮到合同解除時的損害賠償包括了違約金指向的違約損害和此外的損害,為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人民法院應首先支持違約金的支付請求,然后依據民法典第585條確立的違約金調整方法調整即可:或
46、認為違約金已涵蓋了損害賠償,不再支持損害賠償請求;或認為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依當事人之請求,可增加相應的數(shù)額。(四)合同解除后擔保人的擔保責任范圍 本條第3款規(guī)定,主合同解除后,擔保人對債務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仍應當承擔擔保責任,但是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據此,主合同解除并不免除擔保人的擔保責任,但該擔保責任所擔保的對象已不是債務人的合同履行行為,而是債務人因合同解除而應承擔的民事責任。(四)合同解除后擔保人的擔保責任范圍擔保人對債務人承擔擔保責任的條件有二: 一是主合同解除后債務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主合同非因債務人原因解除,債務人不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則擔保人也不承擔擔保責任。 二
47、是債務人承擔的民事責任在擔保人的擔保范圍之內。擔保人承擔的擔保責任,其范圍以債務人責任范圍和擔保人原擔保合同約定的擔保范圍為限。換言之,主合同解除后,擔保人的責任范圍既不能超過債務人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也不能超過擔保人約定的責任范圍。(五)案例解讀王某華與海南雅居樂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案案情:王某華(原告)和海南雅居樂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被告)簽訂了商品房預售合同,約定以2650萬元(定金100萬元)購買房產一套。合同約定,如因認購方原因逾期向出售方支付以上約定購房款超過90日的,出售方有權解除本認購書及商品房買賣合同,另行處置該物業(yè),認購方須按總房價的10%向出售方支付違約金
48、。此后,原告多次向被告申請更改付款期限。被告催收無果,向原告發(fā)出解除合同通知書。原告同意解除合同,并愿意按未付款5599000元的10%承擔違約金即559900元,被告則要求原告按總房款2650萬元的10%支付違約金即2649964.4元,雙方協(xié)商未果,訴至法院。(五)案例解讀法院認為,首先,關于合同解除后違約金責任如何承擔問題及對合同關于違約金約定的理解問題,結合涉訴合同的約定可知,對因買房人逾期付款超90日導致合同解除,買房人應承擔總房款10%的違約責任是具體、明確的。其次,合同解除制度設置的目的在于因一方當事人的根本違約致使合同履行利益不能實現(xiàn)時,對方當事人能從中獲得一定的補償。合同解除
49、意味著交易失敗,被告合同履行的利益不能實現(xiàn),因此無論原告已支付的款項是多少,其應承擔的因根本違約導致合同解除后果的違約責任應是一樣的,而不是原告支付的房款越多,被告獲得的救濟就應該越少。綜上,被告主張以總房款26499644元的10%即2649964.4元計收違約金有事實、合同及法律依據,本院予以采納。(五)案例解讀評析:根據民法典第566條的規(guī)定,因違約解除合同的,當事人可以請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違約責任是合同義務的轉化形態(tài),在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時,以違約責任作為其合同義務的替代品。違約導致合同解除的責任應比繼續(xù)履行情形下的違約責任更重。在本案中,合同條款明確約定,對因買房人逾期付款
50、超90日導致合同解除,買房人應承擔總房款10%的違約責任。既然雙方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已經明確規(guī)定有違約金條款,就說明雙方當事人對違約責任達成共識。在此前提下,若將違約金基數(shù)定為逾期應付款,既不利于敦促義務人積極地履行義務,也不符合合同擬定者的原意。七、提存的成立及其效力法律條文 第五百七十一條 債務人將標的物或者將標的物依法拍賣、變賣所得價款交付提存部門時,提存成立。 提存成立的,視為債務人在其提存范圍內已經交付標的物。(一)提存的成立 提存,是指由于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合同約定的標的物時,債務人將合同約定的標的物交付給提存機關而消滅合同關系的一項制度。將標的物交付提存的債務人稱為提存人
51、,債權人為提存受領人; 由國家設立并保管提存物的機關為提存機關;交付保管的物為提存物。(一)提存的成立 提存制度的功能在于:保護債務人的利益,因為債務的履行往往需要債 權人的協(xié)助,如果債權人無正當理由而拒絕受領或者不能受領標的物,雖然應當負擔受領遲延的合同責任,但是因為債務人的債務無法履行,合同關系難以消滅,債務人仍然有繼續(xù)受合同約束的可能,并隨時處于準備履行的狀態(tài),這對債務人來說是有失公平的。(一)提存的成立 提存成立的時間具有法律上的意義。標的物的提存成立后,不論債權人是否提取,都產生債務消滅的法律后果。這可以平衡因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而對債務人產生的不利后果,避免債務人無
52、期限地等待履行,而導致合同雙方權利義務關系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持續(xù)存在。(一)提存的成立 此外,原合同法第104條第2款規(guī)定:“債權人領取提存物的權利, 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內不行使而消滅,提存物扣除提存費用后歸國家所有?!痹摋l文對債權人的提存物領取請求權的行使期限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該期限是除斥期間,提存成立時間即是債權人的提存物領取請求權的期限計算的起點。提存物自提存成立之日起經過5年,扣除提存費用后歸國家所有,債權人不能再對提存物主張權利。(一)提存的成立 本條規(guī)定,債務人將標的物或者將標的物依法拍賣、變賣所得價款交付提存部門時,提存成立。司法部提存公證規(guī)則第16條規(guī)定:提存貨幣的,以現(xiàn)金、支票交付公證
53、處的日期或提存款劃入公證處提存賬戶的日期為提存日期。提存的物品需要驗收的,以公證處驗收合格的日期為提存日期。提存的有價證券、提單、權利證書或無需驗收的物品,以實際交付公證處的日期為提存日期。提存公證規(guī)則第17條規(guī)定:“公證處應當從提存之日起三日內出具提存公證書。提存之債從提存之日即告清償。”本條規(guī)定是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確定的。(二)提存的部門 提存部門是國家設立的接受提存物而進行保管,并應債權人請求將提存物發(fā)還債權人的機關。關于提存部門,合同法沒有明確規(guī)定。在外國,一般都有專門的提存所,附屬于法院。此外法院指定的銀行、信托局、商會、倉庫營業(yè)人也可以辦理提存事務。提存公證規(guī)則第4條規(guī)定:“提
54、存公證由債務履行地的公證處管轄。以擔保為目的的提存公證或在債務履行地申辦提存公證有困難的,可由擔保人住所地或債務人住所地的公證處管轄?!保ㄈ┨岽娴姆尚Ч?提存成立的,視為債務人在其提存范圍內已經交付標的物。根據法律規(guī)定,標的物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提存視為標的物的交付,因此, 自提存之日起,提存物的所有權轉移,債權人是提存標的物的所有者,該標的物上的權利由其享有,義務和風險由其承擔。標的物提存后,不可抗力、標的物的自然變化、第三人的原因或者提存人保管不當,都可能引起標的物的毀壞、損失,甚至標的物不復存在。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債權人承擔,一方面指由債權人承擔因不可抗力、標的物自身性質
55、而產生的毀損、滅失的后果;另一方面指由債權人負責向造成標的物毀損、滅失責任的第三人或者提存保管人進行索賠。(三)提存的法律效果 之所以明確提存的法律效果,是為了平衡因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而對債務人導致的不利后果,避免債務人無期限地等待履行,而導致合同雙方權利義務關系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持續(xù)存在。(四)案例解讀布爾津縣金寶來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訴新疆雙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案情:新疆雙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被告)與布爾津縣金寶來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原告)簽訂石英砂購買合同,約定合同履行期限為1年,運輸方式為汽車運輸,費用由雙源新材料公司承擔,由金寶來公司負責裝車。如產品存在質量瑕疵,不能滿
56、足本合同第2條的質量要求,雙源公司應當責令供方2日內拉走該批石英砂,同時因上述質量問題造成的需方窩工、停工的損失由供方承擔賠償責任。合同簽訂后,供方共交付石英砂7706.95噸,合計986489.6元。現(xiàn)雙源新材料公司拖欠貨款461489.6元,并仍有4500噸石英砂未為被告拉走。雙方引起糾紛,原告遂將被告訴至法院。(四)案例解讀法院認為,原告按約向被告拉運石英砂7706.95 噸,被告也應按約全面履行付款義務,其部分履行付款義務的行為違反法律規(guī)定,理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故原告要求其支付貨款461489.6 元及稅金47948.72元的訴訟請求有理,本院予以支持。對原告要求被告限期將已生產的
57、4500噸石英砂拉運完畢,并支付相應貨款576000元的訴訟請求,即便4500噸石英砂系2014年由原告為被告生產,原告對于未交付該批石英砂以及相對應的價款576000元,應當按照“到貨驗收”的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原告應當先履行交付貨物義務,經被告驗收后由被告履行支付相應價款的義務,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原告既未履行送貨義務,由被告進行驗收,也未將標的物依法進行提存,故被告有權拒絕支付相對應的價款。故對原告要求被告限期將已生產的4500噸石英砂拉運完畢,并支付相應貨款576000元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四)案例解讀評析:根據民法典第571條的規(guī)定,如果債務人履行
58、了送貨義務,而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依法提存。即使債權人拒絕受領履行,債務人仍然可以通過提存制度結束與債權人的債權債務關系。在本案中,即使被告未履行驗證義務,但是這不能免除原告的送貨義務,因為檢驗義務必須在收到貨以后的一段時間內履行,否則被告即喪失了抗辯的權利,并且原告可以通過提存的方式完成履行交貨義務。八、提存物的領取、取回法律條文 第五百七十四條 債權人可以隨時領取提存物。但是,債權人對債務人負有到期債務的,在債權人未履行債務或者提供擔保之前,提存部門根據債務人的要求應當拒絕其領取提存物。 債權人領取提存物的權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內不行使而消滅,提存物扣除提存費用后
59、歸國家所有。但是,債權人未履行對債務人的到期債務,或者債權人向提存部門書面表示放棄領取提存物權利的,債務人負擔提存費用后有權取回提存物。(一)債權人領取提存物的權利 標的物提存后,債務消滅。 自標的物提存之日起,債權人即享有對該標的物的所有權,可以在法定的時間內,不受時間限制、在其認為適當?shù)臅r候領取屬于自己所有的東西提存物。債權人在領取提存物時,如果依法提供了有關的證明文件,支付了提存費用,提存部門就應當依法將提存物交付給債權人,而不得非法阻撓。(二)債權人領取提存物的權利的限制 提存只是消滅債務的措施。在雙務合同中,只有合同當事人雙方均履行了各自的義務,合同才能終止。有時,債務人雖然將標的物
60、提存,按照合同履行了自己的債務,但與其互負到期債務的債權人并未履行對待給付的義務。為避免先行履行可能發(fā)生的風險,保證自己債權的實現(xiàn),債務人可以對提存部門交付提存物的行為附條件,即只有在債權人履行了對債務人的對待債務,或者為履行提供相應的擔保后,才能領取提存物。不符合所附條件的,提存部門應當拒絕債權人領取提存物。(二)債權人領取提存物的權利的限制比如,甲、乙二公司訂立了購買電視機的合同,甲公司負有交付電視機的 義務,乙公司負有支付價款的義務。債務履行期屆滿,乙公司遲延受 領,也未支付貨款,甲公司依法將標的物提存。為保證收回貨款,甲公司提存時聲明,只有乙公司支付了電視機價款或者提供了付款擔保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因檢測云服務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床帷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科技前沿下的網絡信息安全挑戰(zhàn)與對策
- 2025至2030年中國六角模數(shù)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門窗回收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國防塵劑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知識產權損害賠償?shù)脑u估方法與實務技巧
- 社交電商的法律法規(guī)與合規(guī)性研究
- 電子商務平臺的市場競爭分析與策略
- 出租車司機服務合同
- 私立醫(yī)療機構2025年運營策略與計劃
- 四川省眉山市眉山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試題2
- 2025年蘇州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第2篇-深度研究
- 字體設計完整版本
- 短視頻居間代理合同范本
- 2024年南京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標準卷
- 事業(yè)單位考試職業(yè)能力傾向測驗(綜合管理類A類)試題與參考答案(2024年)
- 《血管活性藥物靜脈輸注護理》團體標準解讀
- 小紅書食用農產品承諾書示例
- GB/T 15934-2024電器附件電線組件和互連電線組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