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大全1.先秦作家作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陬(ZO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現存論語20篇,是他的弟子記錄他與弟子們言行的語錄體專集。“論”,讀lun,擇也,選擇摘錄之意。墨子,名翟(di),春秋時代魯國人,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jié)用”。著有墨子一書,今存53篇。孫子,名武,字長卿,春秋后期齊國人,軍事理論家,著有孫子,一名孫子兵法,13篇,古代稱為“兵經”,是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山東)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師。其中心思想是“仁義”,主張實行仁政,
2、強調“民貴君輕”,重視民心向背。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著有孟子一書。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河南)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F存莊子一書,33篇,又名南華經。代表作是逍遙游。荀子,名況,尊號“卿”,漢時避宣帝劉洵諱,改稱“孫卿”,戰(zhàn)國時趙(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他針對孟子“性善論”提出“性惡論”,針對儒家“天命論”提出“天行有?!钡臉闼匚ㄎ镎摵汀爸铺烀弥钡摹叭硕▌偬臁彼枷搿V熊髯?2篇,代表作有勸學、天論等。韓非,戰(zhàn)國末韓國人,荀況弟子,法家學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賞、重罰、重農、重戰(zhàn)者諸項政策,主張君主集權,反對貴族操縱政治?,F存韓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
3、蠹、智子疑鄰、扁鵲見蔡桓公。呂不韋,戰(zhàn)國末期韓國大商人,曾為秦國的相國。他集合門客編寫了呂氏春秋。列子,名御寇,戰(zhàn)國時鄭(河南)人,被道家尊為前輩,主和貴“虛”,即虛靜、無為。著有列子8篇。屈原,名平,字原,號靈均,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他開創(chuàng)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yōu)閭€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新紀元,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奠基人,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蘭哥白尼、英國莎士比亞、意大利但?。?。他用楚辭形式寫了我國第一首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即遭遇憂愁,“離”通“罹”),還有九歌、九章、天問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農歷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羅江自沉的紀念日。2漢代作家作品賈誼,世稱賈生,或
4、賈長沙、賈太傅,洛陽(河南)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有“疏”7篇,新書10卷58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賦、鵬鳥賦。明朝人輯有賈長沙集,是以他曾做過長沙王太傅命名的。劉安,沛郡(江蘇)人,西漢思想家、文學家,漢高祖孫,襲父爵封為淮南王。集體編著淮南鴻烈,也叫淮南子。司馬遷,字子長,夏陽(陜西)人,太史令司馬談之子。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歷盡艱辛撰成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劉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撰有說苑、新序,還整理修訂了戰(zhàn)國策、楚辭。班固,字孟堅,扶風(陜西)人,東漢史學家、文學家,歷盡二十余年修成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開創(chuàng)了“包舉一代”的斷代史
5、體例。辭賦方面以兩都賦最著名。3魏晉南北朝作家作品曹操,字孟德,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漢獻帝時官到丞相,后被封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漢建魏,追尊曹操為魏武帝。有抒情詩觀滄海、龜雖壽、蒿里行等樂府歌辭。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代政治家、軍事家。官至蜀漢丞相,詩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師表是千古傳誦的名篇。曹丕,字子恒,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國文學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典論?論文是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陳壽,字承祚(zub),西晉史學家。著有國別體史書三國志。陶淵明,名潛,字淵明,世號靖節(jié)先生,自稱五柳先生,東晉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詩歌有歸園田居、飲酒。干寶,字令
6、升。東晉史學家、文學家,撰寫出我國第一部神話(志怪)小說集搜神記。范曄,字蔚宗,南朝宋史學家、散文家。樂羊子妻、張衡傳選自他的后漢書,“后漢”即“東漢”?!爸臼坎伙嫳I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出自他的后漢書?列女傳。劉義慶,南朝宋代小說家,著有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世說新語。這是一部記載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的筆記小說,書中許多故事成為詩文和小說戲劇的典故和題材,有的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懸河”等。劉勰,字彥和,南朝梁代文學理論家,著有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50篇,涉及到創(chuàng)作的許多問題。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撰成水經注40卷,是富有文學價值的地
7、理志。鐘嶸,字仲偉,南朝梁代文學批評家,著有我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專著詩品。4唐代作家作品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唐代文學家,有抒情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閣序。著有王子安集。楊炯,初唐四杰之首,名作有從軍行。盧照鄰,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為長安古意。駱賓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為在獄詠蟬,另有著名的討武檄,作品集為臨海集。賀知章,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唐代詩人。所作回鄉(xiāng)偶書(七絕),為傳誦名篇。王之煥,字季陵,唐代詩人。他的涼州詞、登鸛鵲樓是唐代絕句珍品。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園詩人。過故人莊(五律)描繪了綠水青山的田園風光和“把酒話桑麻”的農家情趣,體現了詩人與村民的真切感情。春曉(
8、五絕)寫春曉之景及早春之情,成為流傳千古的好詩。王昌齡,字少伯,唐代詩人,擅長七絕,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從軍行七首、芙蓉樓送辛漸和出塞兩首都很有名。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名篇有鳥鳴澗(五絕)、送元二使安西(七絕)、觀獵(五律)。“味摩詰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蘇軾贊王維之語。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為權貴所容,使他對腐敗社會加深了認識,寫下了抨擊帝王權貴荒淫奢侈和控訴現實政治黑暗的詩篇。五絕靜夜思、秋浦歌、七絕望天門山,五律送友人,七古夢游天姥吟留別、行路難。著有李太白全集。高適,字達
9、夫,唐代邊塞詩人,詩作對當時的邊境形勢、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別董大(七絕)。崔顥,唐代詩人,開元進士,官至司勛員外郎。所作邊塞詩慷慨豪邁。黃鶴樓(七律)甚得李白推崇。杜甫,字子美,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于鞏縣(河南),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長安十年,“安史之亂”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遺,后棄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稱浣花草堂,一度任劍南節(jié)度參軍,尚書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其作品顯示了唐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詩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組詩三吏”、“三別”。岑參,唐代邊塞詩人,嘉州人,官至嘉州刺史。從軍多年,
10、對邊塞生活體驗深刻,有岑嘉州詩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七古)。張志和,字子同,唐代詩人,多寫隱居閑適生活,著有玄真子,代表作漁歌子(詞)。韓愈,字退之,河陽(河南)人,自謂郡望(郡里的顯貴家族)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唐代散文家、詩人,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劉禹錫,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有劉夢得文集,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出自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深寓哲理,膾炙人口。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稱白太傅。下(陜西)人,唐代詩人,主張文章合為時
11、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著有白氏長慶集。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有諷諭詩秦中吟、新樂府,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并序)。還有賣炭翁(七古)、錢塘湖春行(七律)。柳宗元,字子厚,河東(山西)人,世稱柳河東,因參加政治革新失敗貶為永州司馬,又遷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論說文天說、封建論,傳記文段太尉逸事狀、童區(qū)寄傳、捕蛇者說,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記永州八記之一,著有柳河東集。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學家,晚年居住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善用絕句形式諷詠時事,如赤壁、過華清宮絕句三首。著有樊川文集。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唐代詩人,有李義山詩集、樊南文集。代
12、表作有無題、隋宮、賈生、夜雨寄北等。5宋代作家作品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因排第七,世稱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北宋第一個專業(yè)詞人。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著有樂章集。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溢號文正。名詞漁家傲反映了邊塞生活。貶為鄧州知州時寫了名文岳陽樓記,著有范文正公文集。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倡“文”、“道”并重,反對浮靡文風。所作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六一詩話開創(chuàng)了“詩話”這一新體載,對后世詩歌理論的發(fā)展有一定影響。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蘇洵,字明允,
13、號老泉,眉山(四川)人,北宋散文家。著有嘉集。六國論選自嘉集?權書。權書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評論政治和歷史的。他與其子蘇軾、蘇轍并稱“三蘇”,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山西)涑&力)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史學家、文學家,官至宰相,當政八月即逝,追封溫國公,謚文正。著有司馬文正公文集。政治上是保守派,對抗王安石變法。在學術上有不朽貢獻,花十九年時間主編了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它與史記一起被譽為“史學雙璧”。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官至宰相,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號文,也稱王文公。臨川(江西)人。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學家。其散文雄健峭拔,“唐宋八大家
14、”之一。傷仲永節(jié)選自王文公文集。沈括,字存中,錢塘(杭州)人,北宋科學家、政治家。他的夢溪筆談(26卷)是用筆記文體裁寫成的綜合性學術專著,是我國第一部科學作品。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官至禮部尚書,追謚文忠。其文明白暢達,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很有影響。著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等。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南宋女詞人,我國第一位女詞人。其詞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徑,語言清麗。如夢令選自漱玉詞,另有李清照集。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詩作今存九千多首,內容豐富,主要表現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詩作關山
15、月、書憤、農家嘆、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為世傳誦,訴衷情、釵頭鳳是很有藝術特色的詞,文有過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山東濟南人),南宋愛國詞人。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與蘇軾共為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江西)人,南宋詞人,其詞多為寫景詠物、記述客游之作,有白石道人詩集。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廬陵(江西)人,南宋大臣,愛國政治家。文學家,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氣歌、指南錄、酹江月、指南錄后序皆為后人傳誦。6.元明清作家作品關漢卿,號已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
16、曲)作家,我國戲劇史上最偉大的戲劇家,元雜劇的奠基人。所作雜劇達60多種,今存14種,以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最為著名,有關漢卿戲曲集。竇娥冤是我國戲曲史上典型悲劇之一。王實甫,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曲)作家,代表作西廂記5本,21折,以歌頌反封建的愛情為主題,歌頌張生和鶯鶯為爭取婚姻自由所進行的斗爭,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婚姻制度,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思想。馬致遠,號東籬,大都(北京)人,元代戲曲家、散曲家,所作雜居15種,代表作有雜劇漢宮秋、散曲天凈沙?秋思。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水滸即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長篇白話章回體小說。羅貫中,名本,字
17、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相傳為施耐庵學生,曾共同從事創(chuàng)作。傳有17種通俗演義,代表作三國演義,它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全書120回。于謙,字延益,錢塘(浙江)人,明朝大臣、愛國將領。官至兵部尚書,溢忠肅,詩人。有于忠肅集。石灰吟為作者12歲所作,選自古代詩歌選。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江蘇)人,明代小說家。四十多歲中貢生,官僅至縣丞,因恥于折腰而罷歸,一生貧寒,對黑暗現實不滿。晚年著成我國第一部神話長篇小說西游記,既寄托了他濟世匡時的愿望,也是積極浪漫主義的杰作,其藝術性標志著我國浪漫主義文學達到一個新高峰。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
18、,昆山(江蘇)人,后徙居嘉定(上海),明末散文家,60歲中進士,官任南京太仆寺丞。所作散文樸素簡潔,善于敘事,有震川先生集。項脊軒志選自震川文集。湯顯祖,江西臨川人,明代戲曲家,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代表作牡丹亭(又稱還魂記)。劇作多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個性解放。馮夢龍,字猶龍,號墨憨齋主人,長州(江蘇)人,明代文學家,輯有話本集喻世明言(又稱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稱“三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出自醒世恒言,改編為影片秋翁遇仙記。徐宏(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陰(江蘇)人,明代旅行家,地理地質學家和游記散文作家,著有徐霞客游記,該書是日記形式的游記散文,是我國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書
19、中作者描繪了祖國山河的壯美,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被稱作“古今紀游第一”,游黃山記出自本書。(黃山,在安徽省境內,有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李漁,字笠鴻,號笠翁,浙江蘭溪人,清代戲曲理論家、劇作家。芙蕖節(jié)選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中的“種植部”。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淄川(山東)人,清代文學家。他用數十年的時間寫成我國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方苞,字靈皋,號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官至禮部右侍郎。為桐城派創(chuàng)始人。散文多為經說、序跋、書信、應酬之作。吳敬梓,字敏軒,全椒(安徽)人,清代小說家,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55回。曹雪芹,名,字夢阮
20、,號雪芹,祖籍豐潤(河北),生于南京,清代小說家,以十年時間從事石頭記(即紅樓夢,又名金玉緣)的創(chuàng)作,全書未成,病而卒,后四十回為高鶚)所續(xù),全書120回,屬于章回體小說,是我國古代小說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袁枚,字子才,號簡齋、隨園老人,浙江錢塘(杭州)人,清代詩人,散文家、曾任知縣,辭官后于江寧(南京)小倉山下修筑隨園定居,自號倉山居士。祭妹文選自他的小倉山房文集,還著有隨園詩話。姚鼐,字姬傳,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是繼方苞、劉大木魁之后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提出文章須以“考據”、“詞章”為手段闡明儒家的“義理”三者合一的古文理論。登泰山記選自惜抱軒詩文集,其中
21、“雪中觀日”一段,尤為后世稱道。龔自珍,浙江仁和(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官至禮部主事,后辭職南歸。深于經學、文學和史地學,為“今文學派”主要人物,近代改良運動先驅之一。己亥年(道光十九年)歸途中寫了315首絕句,總題為己亥雜詩。表達對國事的感慨與生平經歷的哀樂。劉鶚,字鐵云,筆名(別署)洪都百煉生,江蘇丹徒(鎮(zhèn)江)人,清末小說家,通數學、醫(yī)術、水利等,他的老殘游記是我國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吳MCjian)人,號沃堯,字繭人,后改趼人,廣東南海(廣州)人,因居佛山鎮(zhèn),又自稱我佛山人,清末(近代)小說家。所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李寶嘉,號伯元,號南亭亭長,江蘇武進人
22、,清末(近代)小說家,他的官場現形記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曾樸,字孟樸,江蘇常熟人,近代小說家,通法文。所作孽?;橥砬逅拇笞l責小說之一。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戊戌維新的領袖,政治家、文學家。少年中國說、譚嗣同出自飲冰室合集。二、古籍名著“四書”、“五經”“四書”指四部儒家經典即論語、大學、中庸、孟子?!拔褰洝笔俏宀咳寮医浀洌丛娊?、書經、禮(周禮、儀禮、禮記)、易經、春秋。2詩經詩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作品。詩經通稱為詩或詩三百,到漢代,儒家把它奉為經典才稱詩經,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帮L”又叫“國
23、風”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間歌謠,這是詩經的精華,如伐檀、碩鼠?!把拧狈执笱拧⑿⊙?,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貴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數民謠,內容大都是記述周貴族歷史,歌功頌德的?!绊灐狈种茼?、魯頌、商頌共40篇,多為貴族統治者祭祀用的樂歌舞曲。詩經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優(yōu)良傳統的源頭,其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對我國文學,尤其是詩歌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詩歌的形式以四言為主,多數為隔句用韻,并普遍運用“賦”、“比”、“興”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特點。一、基本知識1、詩三百:即詩經。詩經在先秦時不稱“經”,而是稱“詩”或“詩三百”,如論語引詩評詩即是如此。詩經本有305篇,舉其整數,故稱
24、“詩三百”。西漢初成為官學,被尊為經,始稱詩經,后世也有沿稱“詩三百”的。2、風雅頌:是詩經的三個組成部分,也是根據地域和音樂的不同對詩經的分類。風也叫國風,是帶有諸侯各國地方特色的樂歌,共有十五國風,160篇,多是民歌,少數是貴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區(qū)的樂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會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個人抒情之作。雅詩中也有部分民歌。頌是王室宗廟祭祀或舉行重大典禮時的樂歌,分周頌、魯頌、商頌三頌,共40篇。3、四家詩:指漢初出現的傳授詩經的齊、魯、韓、毛四家詩。前三家屬“今文詩”,西漢時立于學官,分別亡于三國、西晉和宋時。毛詩屬“古文詩”,東漢時立于學官,訓詁多用爾雅,事實多
25、本左傳,流傳至今。4、毛傳鄭箋:漢代毛亨、毛萇為詩經所作的注解名為毛詩故訓傳,簡稱“毛詩”。東漢鄭玄又為“毛詩”作箋注,名為毛詩傳箋,簡稱“鄭箋”。5、賦比興:詩經常用的三種藝術表現手法。賦指的是鋪陳直敘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擬。興即托物起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3左傳左傳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記事起于魯隱公元年(前722)止于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記敘了春秋時期250多年的史事。左傳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對后世影響很大。4國語國語是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共21卷。傳為左丘明所著。全書按不同國家記載了從周穆
26、王到周貞定王前后500余年的史事。國語和左傳明顯的區(qū)別是國語分別寫不同國家,以記言見勝;左傳則按年代編寫,長于記事。5楚辭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由于詩歌的形式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風土物產和方言詞匯,所以叫“楚辭”。楚辭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離騷,后人因此又稱“楚辭”為“騷體”。西漢末年,劉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輯錄成集。楚辭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創(chuàng)作的源頭。1、楚辭:“楚辭”的名稱,始見于史記?酷吏列傳。其本義是指楚地的言辭,后來逐漸固定為兩種含義:一是詩歌的體裁,一是詩歌總集的名稱。從詩歌體裁來說,它是戰(zhàn)國后期以屈原為代表的詩人,在楚國民歌
27、基礎上開創(chuàng)的一種新詩體。從總集名稱來說,它是西漢劉向在前人基礎上輯錄的一部“楚辭”體的詩歌總集,收入戰(zhàn)國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賈誼、淮南小山、莊忌、東方朔、王褒、劉向諸人的仿騷作品。2、九歌:是屈原在楚國民間流行的祭祀樂歌基礎上加工而成的一組祭歌,共十一篇。所祭之神,分天神、地祗、人鬼三類。天神有東皇太一、東君、云中君、大司命、小司命。有關的五首歌詞,多表現對天神的敬仰和贊頌,寫得莊嚴肅穆。地祗有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有關的四首詩歌全是戀歌,借對神的戀愛生活的描寫,表現人類對純潔愛情的贊頌,大都清新凄艷,幽渺情深。寫人鬼的只有國殤一篇,是對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犧牲將士的熱烈禮贊,激昂悲壯,剛健
28、質樸。3、天問:屈原所作的僅次于離騷的長詩。它以反詰的形式,一連提出170多個問題,內容涉及天文地理、神話傳說、古史傳聞、社會政治、個人生活等,表現出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廣博的知識,表現了詩人大膽懷疑、敢于批判舊觀念和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全詩以四言為主,四句一節(jié),通篇用反詰,參差錯落,圓轉活脫,被認為是“千古奇文”。4、屈宋:先秦楚辭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稱。屈原是楚辭的開創(chuàng)者,宋玉略晚于屈原,也以楚辭著稱,并對賦的形成與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后世因以屈宋合稱。呂氏春秋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先秦雜家的代表著作,由戰(zhàn)國末期秦相呂不韋集合門客編成,全書共26卷,選入教材的有察今。7山海經山海經我國古代地理名著
29、。內容主要為古代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物產、藥物、祭祀、巫醫(yī)等,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價值。其中保存了大量遠古神話傳說,如“黃帝戰(zhàn)蚩尤”、“鯀禹治水”、“精衛(wèi)填?!?、“夸父追日”等著名寓言故事,是后世作家珍視的材料。戰(zhàn)國策戰(zhàn)國策西漢末年劉向編訂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共33編。記事上起周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輯錄了戰(zhàn)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各方面的歷史史實,著重記錄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戰(zhàn)國策在語言運用上很成功,雄辯的論說,鋪張的敘事,尖刻的諷刺,耐人尋味的幽默,構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它標志著我國古代歷史散文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高度,給
30、后世散文和辭賦的創(chuàng)作以重大影響。9玉臺新詠玉臺新詠總集名,南朝陳徐陵編,共10卷,書成于梁代,是詩經、楚辭之后一部很有影響的古詩總集。代表性的篇目有孔雀東南飛(原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等。樂府詩集樂府詩集總集名,宋郭茂倩編。輯錄了漢魏至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謠。包括民間歌謠與文人作品以及樂曲原辭與后人仿作。樂府原是當時官府設立的音樂機關,專事制作樂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間俗樂的歌辭。這些樂章、歌辭后來就叫“樂府詩”,成為繼詩經、楚辭而興起的一種新詩體。11二十四史指從史記到明史的24部史書。其中中學課本涉及到的有: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東漢?班固);后漢書(南朝宋?范曄);三國志,(
31、晉?陳壽);新唐書(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宋?歐陽修);明史(清?張廷玉等)。12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的總稱。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年間官修的薈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綜合叢書。共輯錄清代乾隆以前歷代重要典籍3461種,79309卷,分裝為36000多冊,按經(被儒家列為經典和注釋經典的著作)、史(記述歷史史實、地理疆域、官職等書)、子(戰(zhàn)國以來諸子百家的著作及工農、醫(yī)等各種科學技術著作)、集(歷代作家詩文集)四大部分分別編列。1、三曹:漢魏間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稱。他們以顯赫的政治地位與杰出的文學才能著稱于世。他們在詩歌中抒寫自己的政治抱負和亂離的社會場景,悲歌
32、慷慨,是漢魏風骨的代表詩人,在五言詩歌發(fā)展史上處于承先啟后的重要地位。曹植被譽為“建安之杰”。2、建安七子:指東漢建安年間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璃、應瑒、劉楨等七位文學家的并稱。他們均以詩文顯赫當世,是曹魏文學集團核心成員,與三曹同為建安時代的重要作家。其中以王粲、劉楨成就最高。3、建安風骨:是對建安文學風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漢獻帝的年號。當時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亂離的社會現實,表達了統一天下的愿望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詩歌情調慷慨悲涼,語言剛健爽朗。后人把建安詩歌的成就稱為建安風骨。4、悲憤詩:詩歌篇名。漢魏間著名女詩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傳有騷體與五言體二首。其中五言體較可信。全詩五百四十字
33、,自述在漢末動亂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個漢末動亂時期廣大人民,特別是婦女的共同命運,具有典型意義。全詩敘事波瀾曲折,抒情如泣如訴,有強烈的感染力。1、田園詩:指以田園風光和農村生活為描寫對象的詩篇。陶淵明的田園詩,多方面描寫田園景色和農村生活,表現了農村的恬美靜穆和詩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現了詩人參與農村勞動的感受,以及與農民的愉快交往。本來與謝靈運的山水詩異趣,但隨著南朝齊謝脁山水詩注意表現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景象,田園詩與山水詩的界限遂漸漸模糊。人們一般稱盛唐“山水田園詩派”可見其合流的趨勢。1、陶謝:指東晉末宋初詩人陶淵明和謝靈運。杜甫有“焉得詩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游”之句,即指此二人。他
34、們都善于描寫自然景物。但陶多寫田園,而謝多刻劃山水;陶詩語言樸實自然,謝詩則講究詞藻與對偶,崇尚綺麗,風格并不相近。2、元嘉三大家: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間三位著名的詩人謝靈運、顏延之和鮑照的并稱。謝詩富艷精工,顏詩華美典雅,鮑詩雄恣奔放,是謂“宋初三體”,詩風差異明顯,共同之點是描寫山水,都講究詞藻和對偶。3、永明體:南朝齊武帝永明時期形成的詩體。又稱新體詩。這種詩把音律聲韻與晉宋以來的對偶之風結合起來,注重四聲、八病之說,增加了詩歌藝術的形式美,對近體詩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代表作家有沈約、謝脁、王融、范云、江淹以及齊梁間的何遜、吳均和陳代的陰鏗。4、宮體詩:南朝梁代為宮廷創(chuàng)作所形成的一種詩風。
35、大都描繪閨情聲色,清綺靡麗,傷于輕艷,格調不高。倡導者是梁簡文帝蕭綱,徐陵、庾信父子是代表作家,其創(chuàng)作風格流麗輕艷、“輯裁巧密”,被稱為“徐庾體”。風氣所至,陳時陳后主與江總亦有此類創(chuàng)作。徐陵編有玉臺新詠,只收艷詩”,可說是宮體詩的合集。4、世說新語:南朝劉義慶編,梁劉孝標注的一部筆記體軼事小說名。全書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的遺聞軼事,對當時士族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多所反映。雖有消極因素,但批判黑暗,諷刺奢淫,贊揚智慧,表彰善良,亦復不少。語言精煉,韻味雋永。對后代筆記文學頗有影響。三、團體運動1初唐四杰唐初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四人在初
36、唐文壇較有成就,扭轉了當時過于靡麗的文學風氣。唐代古文運動和宋代詩文革新運動唐宋時期的文學革新運動,其內容主要是復興儒學,反對駢文,提倡古文。韓愈和柳宗元是古文運動倡導者。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是歐陽修。唐宋八大家唐代文學家韓愈、柳宗元,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八人的合稱。八人在散文創(chuàng)作上皆有較高的文學成就。新樂府運動以白居易為代表,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4三蘇北宋文學家蘇洵和其兒子蘇軾、蘇轍的合稱。父子三人以文著名于世,人稱“三蘇”。5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四位元代雜劇作家的合稱。他們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chuàng)作的成就。復社明末
37、文學社團,主要領導人為張溥、張采,本為切磋學問,砥礪品行而設,但又帶有濃烈的政治色彩。桐城派清代散文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方苞、劉大、姚鼐等,因他們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稱桐城派。桐城派提倡簡明達意、條理清晰的文風,力求清真雅正。四、文學體裁1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采文,體物寫志”,側重于寫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現于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后,日益向駢文方向發(fā)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著名的賦有:杜牧的
38、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2駢文這種文體,起源于漢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駢文由于遷就句式,堆砌詞藻,往往影響內容表達,韓、柳提倡古文運動之后,駢文漸衰。著名的有南朝梁吳均寫的與朱元思書。3原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體。這種文體是對某種理論、主張、政治制度或社會習俗,從根本上考察、探討,理論性較強。如韓愈的原毀、黃宗羲的原君。4辯“辯”即辯是非,別真?zhèn)?,這種文體的特點是批駁一個錯誤論點,或辨析某些事實。如韓愈的諱辯、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辯。5說古代議論說明一類文章的總稱。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后來統稱說理辨析之文為論說文。文章
39、辨體序說:“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們學過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師說、馬說、少年中國說、捕蛇者說、黃生借書說。6.論論是一種論文文體,按韻術:“論者,議也”。昭明文選所載:“論有兩體,一曰史論,乃忠臣于傳末作議論,以斷其人之善惡。如史記后的太史公曰。二政論,則學士大夫議論古今時世人物或評經史之言,正其謬誤”。如六國論、過秦論等。7奏議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稱。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文章有體序說:“七國以前,皆稱上書,秦初改書曰奏。漢定禮議,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謝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陳情;四曰議,以執(zhí)議。”疏。是分條陳述的意思。如賈誼的論積貯疏。表。是陳述某種意見
40、或事情。如諸葛亮的出師表。1。 1。 (3)對策。古代考試把問題寫到策上,令參加考試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對策,如蘇軾的教戰(zhàn)守策。序、踐序也作“敘”或稱“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fā)?!靶颉币话銓懺跁蛭恼虑懊妫ㄒ灿辛性诤竺娴模缡酚??太史公自序),列于書后的稱為跋”或“后序”。這類文章,按不同的內容分別屬于說明文或議論文,說明編寫目的、簡介編寫體例和內容的,屬于說明文。對作者作品進行評論或對問題進行闡發(fā)的屬于議論文。我們學過的“序言”有:吶喊自序、農村調查序言、指南錄后序、伶官
41、傳序等。贈序文體名。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序的,稱為贈序。如韓愈送石處士序:“于是東都諸人士遂名為歌詩六韻,遣愈為之序云。”其后凡是惜別贈言的文章,不附于詩帙也都叫贈序,內容多推重、贊許或勉勵之辭。我們學過明代文學家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淘谂粕希旁跁赣疫呌靡宰跃你懳慕小白毅憽?。如劉禹錫的陋室銘。亥恠石碑上,敘述死者生平,加以頌揚追思的,叫墓志銘”。如韓愈的柳子厚墓志銘。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時所誦讀的文章。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內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經歷,頌揚他的主要品德和業(yè)績,寄托哀思,激勵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42、12傳奇小說體裁之一。以其情節(jié)奇特、神奇,故名。一般用以指唐、宋人用文言寫的短篇小說。如柳毅傳、南柯太守傳等。又因為“傳奇”多為后代的說唱和戲劇所取材,故宋元戲文,元人雜劇,明清戲曲也有稱為“傳奇”的。如明戲曲作家湯顯祖的還魂記(即牡丹亭),清初孔尚任的傳奇劇本桃花扇。五、史書體例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左傳。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chuàng)于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4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如戰(zhàn)國策。語錄體常用于門人弟子記錄導師的言行,有時也用于佛門的傳教記錄。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語的記錄,不重
43、文彩,不講篇章結構,不講篇與篇之間甚至段與段之間時間及內容上的必然聯系。如:論語、孟子。5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6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以上六種體例是按不同標準分的,實際上同一史書按不同標準可同時歸入不同體例。如三國志屬紀傳體、國別體、斷代史。一、文學流派或團體的歸類。1、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2、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4、法家學派化人物有:韓非子。5、屈宋:指戰(zhàn)國時期的屈原、宋玉。6、揚馬:指西漢揚雄、馬司相如。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陳琳、劉楨、徐干、阮禹、應場
44、9、沈詩任筆:指南朝齊梁間的沈約和任昉。10、初唐四杰: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11、沈宋:指初唐武后時期著名的宮延詩人沈全期和宋之問。12、唐代詩人屬于邊塞詩派的有:王昌齡、岑參、高適、王之渙、李頎。13、張王樂府:指張籍、王建所寫的樂府詩。14、郊寒島瘦:蘇軾語,是對中唐詩人孟郊、賈島詩風的形象概括。15、元白:指中唐詩人元稹和白居易。16、南唐二主:指五代時南唐的兩個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17、三蘇:是蘇軾、蘇洵、蘇轍。18、唐宋八大家: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軾、蘇洵、蘇轍。19、宋代詞人中屬于豪放派的有:蘇軾、辛棄疾。20、宋代詞人中屬于婉約派的有:柳永、李
45、清照。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龍、王世貞、謝榛、梁有譽、涂中行、吳國倫。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對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順之、歸有光。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詩人施閏章和宋琬。27、宋詩派:即清代“同光體”詩人,代表作家是陳三立、陳衍。28、浙西詞派:清初詞派,以浙江秀水(今嘉興市)人朱彝尊為代表。29、陽羨詞派:清初詞派,以江蘇省宜興人陳維崧為代表。30、常州詞派:清中葉詞派,代表人物是張惠言。31、桐城派:清中葉最著名的一個
46、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32、蘇州作家群:清初戲曲家群體,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戲劇家洪異和孔尚任。34、南社:成立于1909年,發(fā)起人為陳去病、高旭和柳亞子。二、作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的歸類。1、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3、莊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4、屈原是我國古代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5、茍于是戰(zhàn)國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6、韓非于是戰(zhàn)國末期法家思想員著名的代表。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8、曹操是建安文壇的領袖,開風氣之先,影響一代詩風。9、曹植是建安時期最負盛名
47、的作家。10、陶淵明: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園生活為內容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11、鮑照:是南朝劉宋時期成就最高的詩人,其樂府詩對唐代詩人有很大影響。12、王維是盛唐田園山水詩派的代表作家。13、李白是繼屈原之后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14、杜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15、岑參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現實主義詩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主要代表。17、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領袖,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18、李商隱是晚唐詩壇上的著名詩人。19、歐陽修是北宋詩人革新運動的領袖。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被列寧稱為中國一世紀的改革家”。21、
48、蘇拭是宋代文藝創(chuàng)作成就最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詞派的創(chuàng)始人。22、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也是婉約派詞人的代表。23、陸游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24、李清照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難得的女作家、女詞人。25、關漢卿是元代雜劇的奠基人。26、馬致遠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27、王實甫是元代前期杰出的雜劇作家。28、張養(yǎng)浩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29、于謙是明代著名的詩人。30、湯顯祖是明代成績最高的劇作家。31、馮夢龍是明末通俗文學的一代大家。32、王夫之是清初著名詩文理論家。33、李漁是清初杰出的戲劇理論家和創(chuàng)作家。34、瞥雪芹是我國清代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35、梁啟超是最
49、早高度評價和極為提倡小說創(chuàng)作的人。36、黃遵憲是“詩界革命”的一面旗幟。37、龔自珍是近代歷史開端之際得風氣之先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三、主要文學創(chuàng)作基本特點的歸類。1、論語的藝術特色有:淺顯、簡練、富于哲理性。在簡單的對話中表現人物形象。2、墨子的藝術特色有:質樸少文采,但邏輯性很強。善于運用具體事例來說理,從具體問題的爭論進而為概括性的辯難,是說理文的一大進展。3、孟子散文的藝術特色有:氣勢充沛,筆力鋒芒,富于鼓動性,有縱橫家、雄辯家氣概。常用巧妙的譬喻和寓言式的小故事來闡明道理,生動而有說服力。4、莊子散文的藝術特色有:想象奇幻,構思奇特,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好用各種比喻和寓言來闡明道理,寓抽
50、象概念于具體形象。行文汪洋恣肆,變化萬端。5、茍子的藝術特色是:體系完整,長篇大論,論點明確,論證嚴密,巧譬博喻,句式整齊。6、韓非子議論透辟,觀點鮮明,切中要害,標志著先秦理論文的進一步發(fā)展。7、戰(zhàn)國策的藝術特色是:敘事說理鋪張渲染,縱橫您肆。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刻劃人物,鮮明生動。8、離騷的藝術特色是:273句,2400余字,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抒情詩。塑造了詩人偉大愛國者的主體形象。融鑄神話傳說,馳聘想象,創(chuàng)造出神奇瑰麗的境界以表現對理想的熱烈追求,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繼承和發(fā)展了詩經的比興手法,香草美人,寄托遙深。9、呂氏春秋是一種系統化的集合許多單篇的說理文,層層深入,最負條理
51、,往往以寓言故事為譬喻,富有形象性。10、史記的藝術特色有:塑造了豐富多彩的、性格鮮明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謀篇布局,獨具匠心、善于選擇、剪裁和集中史料,善用“互見法”,善寫大事和緊張場面,并以細節(jié)描寫來刻劃人物。寓褒貶于敘事,有強烈的抒情性。語言生動、準確、靈活。11、孔雀東南飛的藝術特色有: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代表了漢樂府的最高藝術成就。成功地塑造了劉蘭芝、焦仲卿等幾個鮮明的人物形象。情節(jié)曲折,結構完整,結尾富有浪漫主義色彩。12、曹操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色有:大都用樂府舊題表現新的內容。風格蒼涼悲壯。13、世說新語的藝術特色有:善于通過富有特征性的細節(jié)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記事
52、與記言相結合。語言精煉含蓄,雋永傳神。14、陶淵明田園詩的藝術特色有:風格完整,意境深遠。語言平淡自然、富于韻味。對田園有著真摯的愛,情景交融。15、南朝樂府民歌的藝術特色有:體裁短小,多為五言四句。語言清新自然。廣泛運用雙關語。16、搜神記的藝術特色有:行文簡潔質樸,有魏晉史家的行文特征。一些名篇結構完整,情節(jié)較豐富,粗具短篇小說的規(guī)模,人物形象比較鮮明。17、王維詩歌的特色有:融詩情畫意于一體。風格清新淡雅、意境幽遠。18、李白詩歌的風格是:飄逸、奔放、雄奇、壯麗。19、杜甫詩歌的風格是:濃郁頓挫。20、岑參詩歌的風格特點有:感情真實、氣勢磅礴、想象新奇、格調激越。21、白居易詩歌的特點是
53、: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常用對比手法。注重人物描寫。22、李商隱詩歌的特色有:詩歌風格雄渾悲壯。詞作兼有豪放和婉約之長。23、柳永詞作的特點有:多寫都市繁華景象及青樓歌妓的生活。尤善于表達羈行役之苦。大量制作慢詞。以鋪敘見長。24、辛棄疾詞作的特色有:詞風以豪放悲壯為主,“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25、三國演義藝術特色:善于刻畫人物形象。語言傳神、生動、準確。四、主要著作的文體性質歸類。1、論語是我國先秦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2、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3、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雜史書,也是一部優(yōu)秀的散文總集。4、國語是一部國別體史書。5、左傳是我國早期的編年體歷史著作,同時也是具有文學價值的散文名
54、著。6、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同時它也是一部偉大的傳記文學作品。7、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8、樂府詩集是唐五代以前樂府詩的總集。9、世說新語是一體按內容分類的筆記小說集。10、西廂記是元雜劇,是我國古典雜曲國的不朽著作。11、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12、西游記是一部神怪小說。13、金瓶梅是第一部文人獨作的白話長篇小說。14、“三言”“二拍”是明代代表性的短篇小說集。15、聊齋志異是清初最富有創(chuàng)造性、文學成就最高的志怪傳奇文言小說。16、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最杰出的諷刺文學的代表作。17、紅樓夢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高峰。五、主要著作的基本內容歸
55、類。1、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采自15個地區(qū)的詩,其中大多數是民歌;“雅”有大雅、小雅,是產生地王都附近的詩;“頌”有周頌、魯頌、商頌,是用于宗廟祭祀的詩。2、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3、戰(zhàn)國策記載了戰(zhàn)國時期謀臣策士洲說各國或互相辯難的言論和行動。4、左傳記敘了春秋時期250多年間各諸侯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方面的歷史事實。5、史記記敘了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6、西廂記寫書生張生與崔相國之女鶯鶯追求婚姻自由、反對封建禮教的故事。7、世說新語記載了東漢末年至東晉年間許多貴族、名人的言談逸事。8、三國演義以蜀漢與曹魏的斗爭
56、為主線,描寫了自漢末群雄逐鹿至西晉統一歷史進程。9、西游記以孫悟空為中心,寫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寄寓了廣大人民反抗黑暗勢力,要求戰(zhàn)勝自然、克服困難的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時代的社會現實。10、紅樓夢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籬玉的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著重描寫了賈家榮、寧二府由盛到衰的過程。11、聊齋志異描寫歌頌愛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敗。揭露現實政治的腐敗和政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壓迫。熱情地歌頌被壓迫人民的反抗斗爭。12、桃花扇以候方域、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寫南明王朝興亡的歷史,“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3、長生殿一方面頌揚李、楊之間生死不渝的愛情,表達了作者的愛
57、情理想;另一方面又譴責他們荒淫禍國,企圖達到“垂戒來世”的目的。14、牡丹亭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離死合的愛情故事,提示了反封建禮教的主題六、作家,文論家的文學主張歸類。1、孔子文論:以詩教為核心,倡“興觀群怨”說。2、孟子提出“與民同樂”的文藝美學思想,和“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文學批評方法論。3、老子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論。4、莊子文論祟尚自然,反對人為,提“虛靜”、“物化”和“得意忘言”。5、屈原倡“發(fā)憤抒情”說。6、司馬遷提“發(fā)憤著書”說。7、王充文論倡“真善美”相統一。8、鐘嶸文論以“直尋”為核心。9、李白詩歌理論祟尚自然清新。10、王昌齡倡“詩境”論。11、詞空圖論詩歌要有“
58、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12、韓愈文論:文道合一,務去陳言,氣盛言宜,文從字順。13、歐陽修文論:文章應“明道”、“致用”、“事信”、“言文”。14、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15、嚴羽論詩倡“別才、別趣”、“妙悟”、“以盛唐為法”。16、李蟄主張“童心說”。17、公安派:倡導“性靈說”,各盡其變,力求創(chuàng)新。18、王土幀主張“神韻說”。19、沈德潛主張“格調說”。20、翁方綱主張“肌理說”。21、袁枚主張“性靈說”。七、文學理論作品歸類。1、曹丕典論?論文。2、陸機文賦。3、鐘嶸詩品。4、劉勰文心雕龍。5、杜甫戲為六絕句。6、白居易與元九書。7、皎然詩式。8、司空
59、圖二十四詩品。9、李清照論詞。10、張戒歲寒堂詩話。11、嚴羽滄浪詩話。12、張炎詞源。13、葉燮原詩。宋一近代部分一、知識要點1、宋初詩壇最早流行應答酬唱、淺切易曉的“白樂天體”,代表人物有徐鉉、李昉等。2、晚唐體尊崇的對象實際是賈島、姚合。代表作家是林逋。3、林逋,稱梅妻鶴子,有林和靖詩集。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4、宋初最早提倡儒學復古和文體復古的代表人物是柳開,有柳河東集。5、王禹偁是宋初創(chuàng)作實績最為豐厚的詩人?!氨九c樂天為后進,敢期子美是前身”(樂天:白居易,子美:杜甫)。7、石介在主講太學期間,片面強調文體復古,鼓勵了古文中險怪奇澀的“太學體”的形成。8、歐陽修
60、,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有歐陽文忠公集。9、梅堯臣、蘇舜欽與歐陽修共同倡導詩文革新。梅堯臣,世稱宛陵先生,有宛陵先生文集。10、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11、王安石寫有不少詠史詩,也以議論見長。著名的明妃曲二首,借歌詠王昭君和親之事,隱約表達了封建臣子明知“君恩”不可恃、但又不得不寄希望于此的復雜感情。12、明初,采錄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八家之文,編為八先生文集。茅坤又取此八家編成唐宋八大家文鈔,影響很大,“唐宋八大家”之說遂定型。13、前人比較二蘇文章,認為“大蘇文一瀉千里,小蘇文一波三折(大蘇:蘇軾,小蘇:蘇轍)14、晏殊,詞集名珠玉詞。其詞作是一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技產業(yè)園在老工業(yè)區(qū)改造中的角色與策略
- 2025廣西廣電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春季招聘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與銀行保證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行業(yè)加盟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國聚丙烯造紙助劑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財產一切險保險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購房合同轉讓及物業(yè)移交管理服務協議
- 2025年度新能源企業(yè)員工聘用創(chuàng)新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藝人網絡文學改編簽約協議
- 2025年度購房公積金提取合同解除書
- 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申請書樣例與說明
- 數據結構英文教學課件:chapter6 Tree
- 高壓氧科工作總結高壓氧科個人年終總結.doc
- 《政治學概論》教學大綱
- 橋梁缺陷與預防
- 食品生物化學習題謝達平(動態(tài))
- 新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2022年春修訂)
- 保安員工入職登記表
- 睿達RDCAM激光雕刻切割軟件V5.0操作說明書
- 機械設計基礎平面連桿機構課件
- 人力資源部經理崗位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