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與作者精選教學課件_第1頁
漢書與作者精選教學課件_第2頁
漢書與作者精選教學課件_第3頁
漢書與作者精選教學課件_第4頁
漢書與作者精選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武傳漢書與作者漢書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它上起西漢高祖元年,下終王莽地皇四年,共記述了230年的史事。包括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共一百篇。漢書是一部歷史和文學的名著,它與史記齊名,合稱為“史漢”。班固,東漢人,他是繼司馬遷之后的一位傳記文學的杰出作家,他的漢書對后代史學和傳記文學具有一定的影響。 字孟堅,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 少年時就能作文誦詩賦,長大后博覽群書。和帝永元元年(89)初,班固隨大將軍竇憲出征匈奴,為中護軍。后來, 班固因竇憲專權受到株連,死于獄中。 班固蘇武傳是漢書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班固以飽滿的熱情和精煉的文字,歌頌了蘇武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

2、移的高尚氣節(jié),使這一人物形象流芳百世。第一段1、少以父任2、兄弟并為郎3、稍遷至移中廄監(jiān)4、前后十余輩5、漢亦留之以相當6、盡歸漢使路充國等7、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8、因厚賂單于9、置幣遺單于10、單于益驕11、非漢所望也因為都、一同逐漸批來使返回憑著的身份定語后置借此機會;贈送財物擺出;送給更加完全不是漢王朝所希望的結果第二段11、方欲發(fā)使送武等12、后隨浞野侯沒胡中13、及衛(wèi)律所將降者14、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15、幸蒙其賞賜16、以貨物與常17、獨閼氏子弟在18、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fā)19、其一人夜亡20、單于子弟發(fā)兵與戰(zhàn)派被困于匈奴境中和;帶領一起希望把財物送給虞常只有

3、起事連夜,名作狀出動第三段21、恐前語發(fā)22、以狀語武23、此必及我24、見犯乃死25、虞常果引張勝26、何以復加?27、宜皆降之28、雖生,何面目以歸漢29、引佩刀自刺30、蹈其背以出血31、輿歸營32、單于壯其節(jié)33、朝夕遣人候問武被揭發(fā)把連累被供出還有什麼比處死更重的刑罰去處置他們呢?使投降即使;來拔出以便用車子送認為壯烈看望第四段34、武益愈35、單于使使曉武36、欲因此時降武37、幸蒙大恩38、明日復然39、空以身膏草野40、君因我降41、尚可得乎?42、畔主背親43、反欲斗兩主逐漸派;使者趁著;使投降幸運地這樣使肥美依照還“叛”,背叛使爭斗第五段44、律知武終不可脅45、單于愈益欲

4、降之46、乃幽武47、絕不飲食48、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49、羝乳乃得歸被威逼而投降更加;使投降于是與外界斷絕聯(lián)系于是,就才第六段第六段50、廩食不至51、杖漢節(jié)牧羊52、其冬官府供給的(糧食)拄著,手中拿著;名作動那一年第七段53、武使匈奴明年54、久之55、因謂武曰56、聞陵與子卿素厚57、虛心欲相待58、空自苦亡人之地59、信義安所見乎?60、劾大不敬第二年過了很久趁機一向不抱成見白白地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自討苦吃您的誠信忠義又怎么會有人見到呢?被彈劾61、何久自苦如此62、加以老母系保宮63、子卿尚復誰為乎?64、誠甘樂之65、子為父死無所恨66、陵見其至誠67、因泣下沾衿為什么要像這樣長

5、年累月地苦苦折磨自己呢?因為您這樣做又還為了誰呢?的確、確實遺憾忠誠于是第九段68、具自陳過69、如惠語以讓單于70、謝漢使曰71、雖古竹帛所載72、何以過子卿自己詳詳細細地陳述了蘇武等人被拘留的全部過程按照?;莸脑拋碡焸鋯斡诘狼讣词箲{誰(又有誰)能高出于子卿您?73、陵雖駑怯74、令漢且貰陵罪75、令子卿知吾心耳76、陵泣下數(shù)行雖然假如、如果讓眼淚第十段77、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78、謁武帝園廟79、凡十九歲80、及還介詞,在時候拜祭總共、一共等到古今異義1、漢天子我丈人行也古:長輩,對長輩男子的尊稱今:岳父,妻子的父親2、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古:用作送禮的玉、馬、皮、帛等財物。今:貨幣、錢

6、幣3、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古:指示代詞,表旁指,“別的”、“另外的”、“其他的”今:第三人稱代詞4、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古:名詞,臺階今:動詞,掃除,清除。5、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古:責備 今:謙讓,推讓。一詞多義1、以介詞,表原因,相當于“由于” 介詞,表時間,相當于“在”2、于介詞,表處所,相當于“在” 介詞,表處所,相當于“在”3、乎句末語氣詞,表疑問,相當于“呢” 句中語氣詞,不必譯出4、為介詞,表被動,可譯為“被” 動詞,擔任,做句 式1 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2 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3 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 4 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5 見犯乃死,重負國. 6 何以女為見?

7、 7 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8 即謀單于,何以復加? 為降虜于蠻夷. (判斷)(被動)(定語后置) (判斷) (被動) (賓語前置) (判斷) (賓語前置) (介賓后置) 詞 類 活 用盡歸漢使路充國等其一人夜亡宜皆降之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jié)欲因此時降武反欲斗兩主,觀禍敗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空以身膏草野(使動)(名作狀)(使動)(名作狀)(意動)(名作動)(被動)(使動)(使動)一、蘇武傳善于運用對比的手法塑造蘇武這一人物形象。請簡述。1)蘇武和張勝張勝見利忘義,在匈奴劍下喪失骨氣,屈膝投降,反襯出蘇武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2)蘇武和衛(wèi)律衛(wèi)律貪圖名利,投降匈奴,并且為虎作倀,作威作福,逼迫

8、蘇武投降,對這種賣國求榮的叛徒嘴臉的揭露,更突出了蘇武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3)蘇武和李陵李陵出征匈奴,矢盡糧絕,不得已而降。他先曉之以“空自苦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之理;再動之以情,陳述蘇武出使后所未知的家庭變故和不幸;繼而將心比心,陳述自己初降時的心情;最后指出漢高祖年事已高,喜怒無常,大臣安危難卜的朝中實況。但蘇武置家中命運和個人恩怨于不顧,堅貞不屈。這使李陵敬佩并自感慚愧,因而更襯出了蘇武胸襟之廣、信念之堅。四川高考滿分作文永遠的蘇武永遠的蘇武 揮一揮羊鞭,錦帽貂裘,他將其扔進云霄深處;弄一支禿筆,矮紙斜行,他鐫刻出對大漢最深切的眷顧。一邊是高官厚祿,一邊是赤膽忠心:站在忘卻與銘記之間、站在

9、逸豫與憂勞之間,他選擇了忘卻富貴,選擇了銘記忠心給人性涂上最濃重的一筆。 擎一支旌節(jié),他懷抱漢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陣駝鈴,他闊 別長安的歌舞升平,游蕩于寒沙裹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橫亙天山,溝通中原的飛虹。 哀嘆,當漢使謀反事??;正氣,當蘇武拒絕折節(jié)叛敵;驚詫,當單于面對這個寧死不屈,不為富貴所動的鐵血男兒;執(zhí)著,蘇武舉起羊鞭,選擇作高山雪蓮那執(zhí)著而圣潔的守望。 朔風凜烈,他與冷月作伴,北顧中原,將“生是大漢人,死是大漢臣”的高貴銘記在心靈深處。胡茄幽怨,他與孤冢為伍,悵望大漠飛雪,將“榮華富貴,千金封侯”的許諾忘卻得一干二凈。地窖冰冷,他將滿口氈毛與草皮一塊咽下,渾身的熱血卻沸騰著一個至死不渝的信念銘記祖國,精忠報國。冰雪飄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錚錚傲骨卻敲響千秋的絕唱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猶能忘。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睿智,銘記下對大漢忠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風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禿禿的旌節(jié)升華為一段千古的驚奇,書寫了一段銘傳千古的悲歌。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勇氣,忘卻了單于榮華富貴的引誘,在大漠黃沙中漸行漸遠,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為一段不朽的歷史,揮灑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歷史不能忘記,在浮華與堅守之間,北海的蘇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鐵血男兒,用不屈與錚錚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詮釋,忘卻富足,成就氣節(jié);銘記祖國,造就偉大。 我明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