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窐藴驶煞ㄒ?guī)和標準_第1頁
危化品標準化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_第2頁
?;窐藴驶煞ㄒ?guī)和標準_第3頁
?;窐藴驶煞ㄒ?guī)和標準_第4頁
?;窐藴驶煞ㄒ?guī)和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13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1 總 那么1.0.1 為了防止和減少建筑火災危害,維護人身和財富平安,制定本規(guī)范。1.0.2 本規(guī)范適用于以下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建筑:9層及9層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設置商業(yè)效力網(wǎng)點的居住建筑;2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0m的公共建筑;3 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單層公共建筑;4 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建筑附屬的地下室、半地下室;5 廠房;6 倉庫;7 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qū);8 可燃、助燃氣體儲罐區(qū);9 可燃資料堆場;10 城市交通隧道。注:1 建筑高度的計算:當為坡屋面時,應為建筑物室外設計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當為平屋面包括有女兒墻的平屋面時,應

2、為建筑物室外設計地面到其屋面面層的高度;當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種屋面方式時,建筑高度應按上述方法分別計算后取其中最大值。部分突出屋頂?shù)牟t望塔、冷卻塔、水箱間、微波天線間或設備、電梯機房、排風和排煙機房以及樓梯出口小間等,可不計入建筑高度內。2 建筑層數(shù)的計算: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頂板面高出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5m者,建筑底部設置的高度不超越2.2m的自行車庫、貯藏室、敞開空間,以及建筑屋頂上突出的部分設備用房、出屋面的樓梯間等,可不計入建筑層數(shù)內。住宅頂部為兩層一套的躍層,可按1層計,其它部位的躍層以及頂部多于2層一套的躍層,應計入層數(shù)。1.0.3 本規(guī)范不適用于炸藥廠房倉庫、花炮廠

3、房倉庫的建筑防火設計。 人民防空工程、石油和天然氣工程、石油化工企業(yè)、火力發(fā)電廠與變電站等的建筑防火設計,當有專門的國家現(xiàn)行規(guī)范時,宜從其規(guī)定。1.0.4 建筑防火設計應遵照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從全局出發(fā),統(tǒng)籌兼顧,做到平清閑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1.0.5 建筑防火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2 術語2.0. 1 耐火極限 Fire resistance rating在規(guī)范耐火實驗條件下,建筑構件、配件或構造從遭到火的作用時起,到失去穩(wěn)定性、完好性或隔熱性時止的這段時間,用小時表示。2.0.2 不熄滅體 Non-combustible component用不

4、燃資料做成的建筑構件。2.0.3 難熄滅體 Difficult-combustible component用難燃資料做成的建筑構件或用可燃資料做成而用不燃資料做維護層的建筑構件。2.0.4 熄滅體 Combustible component用可燃資料做成的建筑構件。2.0.5 閃點 Flash point 在規(guī)定的實驗條件下,液體揮發(fā)的蒸氣與空氣構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可以閃燃的液體最低溫度采用閉杯法測定。2.0.6 爆炸下限 Lower explosion limit可燃的蒸氣、氣體或粉塵與空氣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發(fā)生爆炸的最低濃度可燃蒸氣、氣體的濃度,按體積比計算。2.0.7 沸溢性油品

5、Boiling spill oil 含水并在熄滅時可產生熱波作用的油品,如原油、渣油、重油等。2.0.8 半地下室 Semi-basement房間地面低于室外設計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該房間平均凈高1/3,且小于等于1/2者。2.0.9 地下室 Basement 房間地面低于室外設計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該房間平均凈高1/2者。2.0.10 多層廠房倉庫 Multi-storied industrial building2層及2層以上,且建筑高度不超越24.0m的廠房倉庫。2.0.11 高層廠房倉庫 High-rise industrial building 2層及2層以上,且建筑高度超越24.0m的

6、廠房倉庫。2.0.12 高架倉庫 High rack storage貨架高度超越7.0m且機械化操作或自動化控制的貨架倉庫。2.0.13 重要公共建筑 Important public building人員密集、發(fā)生火災后傷亡大、損失大、影響大的公共建筑。2.0.14 商業(yè)效力網(wǎng)點 Commercial service facilities居住建筑的首層或首層及二層設置的百貨店、副食店、糧店、郵政所、儲蓄所、理發(fā)店等小型營業(yè)性用房。該用房總建筑面積不超越300m2,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的樓板和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且無門窗洞口的隔墻與居住部分及其它用房完全分隔,其平安出口、疏散樓梯與

7、居住部分的平安出口、疏散樓梯分別獨立設置。 2.0.15 明火地點 Open flame site室內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熱外表的固定地點民用建筑內的灶具、電磁爐等除外。2.0.16 分發(fā)火花地點 Sparking site 有飛火的煙囪或室外的砂輪、電焊、氣焊割等固定地點。2.0.17 平安出口 Safety exit供人員平安疏散用的樓梯間、室外樓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內外平安區(qū)域的出口。2.0.18 封鎖樓梯間 Enclosed staircase用建筑構配件分隔,能防止煙和熱氣進入的樓梯間。2.0.19 防煙樓梯間 Smoke-proof staircase在樓梯間入口處設有防煙前室,或設有專

8、供排煙用的陽臺、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樓梯間的門均為乙級防火門的樓梯間。2.0.20 防火分區(qū) Fire compartment在建筑內部采用防火墻、耐火樓板及其它防火分隔設備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時間內防止火災向同一建筑的其他部分蔓延的部分空間。2.0.21 防火間距 Fire separation distance防止著火建筑的輻射熱在一定時間內引燃相鄰建筑,且便于消防撲救的間隔間隔 。2.0.22 防煙分區(qū) Smoke bay在建筑內部屋頂或頂板、吊頂下采器具有擋煙功能的構配件進展分隔所構成的,具有一定蓄煙才干的空間。2.0.23 充實水柱 Full water spout由水槍噴嘴起到射流9

9、0%的水柱水量穿過直徑38cm圓孔處的一段射流長度。3 廠房倉庫3.1 火災危險性分類3.1.1 消費的火災危險性應根據(jù)消費中運用或產生的物質性質及其數(shù)量等要素,分為甲、乙、丙、丁、戊類,并應符合表3.1.1的規(guī)定。表3.1.1 消費的火災危險性分類消費類別火災危險性特征項別運用或產生以下物質的消費甲1234567閃點小于28的液體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氣體常溫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氣中氧化能導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質常溫下遭到水或空氣中水蒸汽的作用,能產生可燃氣體并引起熄滅或爆炸的物質遇酸、受熱、撞擊、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機物或硫磺等易燃的無機物,極易引起熄滅或爆炸的強氧化劑受撞擊、摩擦或與氧化劑、有

10、機物接觸時能引起熄滅或爆炸的物質在密閉設備內操作溫度大于等于物質本身自燃點的消費乙123456閃點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體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氣體不屬于甲類的氧化劑不屬于甲類的化學易燃危險固體助燃氣體能與空氣構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形狀的粉塵、纖維、閃點大于等于60的液體霧滴丙12閃點大于等于60的液體可燃固體丁123對不熄滅物質進展加工,并在高溫或熔化形狀下經常產生強輻射熱、火花或火焰的消費利用氣體、液體、固體作為燃料或將氣體、液體進展熄滅作其它用的各種消費常溫下運用或加工難熄滅物質的消費戊常溫下運用或加工不熄滅物質的消費3.1.2 同一座廠房或廠房的任一防火分區(qū)內有不同火災危險性消

11、費時,該廠房或防火分區(qū)內的消費火災危險性分類應按火災危險性較大的部分確定。當符合下述條件之一時,可按火災危險性較小的部分確定:1 火災危險性較大的消費部分占本層或本防火分區(qū)面積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類廠房內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發(fā)生火災事故時缺乏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災危險性較大的消費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2 丁、戊類廠房內的油漆工段,當采用封鎖噴漆工藝,封鎖噴漆空間內堅持負壓、油漆工段設置可燃氣體自動報警系統(tǒng)或自動抑爆系統(tǒng),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區(qū)面積的比例小于等于20%。3.1.3 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應根據(jù)儲存物品的性質和儲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數(shù)量等要素,分為甲、乙、丙、丁、戊類,并應

12、符合表3.1.3的規(guī)定。表3.1.3 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分類倉庫類別項別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特征甲123456閃點小于28的液體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氣體,以及遭到水或空氣中水蒸汽的作用,能產生爆炸下限小于10%氣體的固體物質常溫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氣中氧化能導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質常溫下遭到水或空氣中水蒸汽的作用,能產生可燃氣體并引起熄滅或爆炸的物質遇酸、受熱、撞擊、摩擦以及遇有機物或硫磺等易燃的無機物,極易引起熄滅或爆炸的強氧化劑受撞擊、摩擦或與氧化劑、有機物接觸時能引起熄滅或爆炸的物質乙123456閃點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體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氣體不屬于甲類的氧化劑不屬于甲類的

13、化學易燃危險固體助燃氣體常溫下與空氣接觸能緩慢氧化,積熱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丙12閃點大于等于60的液體可燃固體丁難熄滅物品戊不熄滅物品3.1.4 同一座倉庫或倉庫的任一防火分區(qū)內儲存不同火災危險性物品時,該倉庫或防火分區(qū)的火災危險性應按其中火災危險性最大的類別確定。3.1.5 丁、戊類儲存物品的可燃包裝分量大于物品本身分量1/4的倉庫,其火災危險性應按丙類確定。3.2 廠房倉庫的耐火等級與構件的耐火極限3.2.1 廠房倉庫的耐火等級可分為一、二、三、四級。其構件的熄滅性能和耐火極限除本規(guī)范另有規(guī)定者外,不應低于表3.2.1的規(guī)定。表3.2.1 廠房倉庫建筑構件的熄滅性能和耐火極限h稱號耐火等級

14、構件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墻防火墻不熄滅體3.00不熄滅體3.00不熄滅體3.00不熄滅體3.00承重墻不熄滅體3.00不熄滅體2.50不熄滅體2.00難熄滅體0.50樓梯間和電梯井的墻不熄滅體2.00不熄滅體2.00不熄滅體1.50難熄滅體0.50疏散走道兩側的隔墻不熄滅體1.00不熄滅體1.00不熄滅體0.50難熄滅體0.25非承重外墻不熄滅體0.75不熄滅體0.50難熄滅體0.50難熄滅體0.25房間隔墻不熄滅體0.75不熄滅體0.50難熄滅體0.50難熄滅體0.25柱不熄滅體3.00不熄滅體2.50不熄滅體2.00難熄滅體0.50梁不熄滅體2.00不熄滅體1.50不熄滅體1.00難熄滅體0.

15、50樓 板不熄滅體1.50不熄滅體1.00不熄滅體0.75難熄滅體0.50屋頂承重構件不熄滅體1.50不熄滅體1.00難熄滅體0.50熄滅體疏散樓梯不熄滅體1.50不熄滅體1.00不熄滅體0.75熄滅體吊頂包括吊頂擱柵不熄滅體0.25難熄滅體0.25難熄滅體0.15熄滅體注: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吊頂采用不熄滅體時,其耐火極限不限。3.2.2 以下建筑中的防火墻,其耐火極限應按本規(guī)范表3.2.1的規(guī)定提高1.00h:1 甲、乙類廠房;2 甲、乙、丙類倉庫。3.2.3 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單層廠房倉庫的柱,其耐火極限可按本規(guī)范表3.2.1的規(guī)定降低0.50h。3.2.4 以下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梁、柱可

16、采用無防火維護的金屬構造,其中能遭到甲、乙、丙類液體或可燃氣體火焰影響的部位,應采取外包敷不燃資料或其它防火隔熱維護措施:1 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的單層丙類廠房;2 丁、戊類廠房倉庫。3.2.5 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非承重外墻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 除甲、乙類倉庫和高層倉庫外,當非承重外墻采用不熄滅體時,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25h;當采用難熄滅體時,不應低于0.50h:2 4層及4層以下的丁、戊類地上廠房倉庫,當非承重外墻采用不熄滅體時,其耐火極限不限;當非承重外墻采用難熄滅體的輕質復合墻體時,其外表資料應為不燃資料、內填充資料的熄滅性能不應低于B2級。B1、B2級資料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規(guī)范GB862

17、4的有關要求。3.2.6 二級耐火等級廠房倉庫中的房間隔墻,當采用難熄滅體時,其耐火極限應提高0.25h。3.2.7 二級耐火等級的多層廠房或多層倉庫中的樓板,當采用預應力和預制鋼筋混凝土樓板時,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75h。3.2.8 一、二級耐火等級廠房倉庫的上人平屋頂,其屋面板的耐火極限分別不應低于1.50h和1.00h。 一級耐火等級的單層、多層廠房倉庫中采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進展全維護時,其屋頂承重構件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二級耐火等級廠房的屋頂承重構件可采用無維護層的金屬構件,其中能遭到甲、乙、丙類液體火焰影響的部位應采取防火隔熱維護措施。3.2.9 一、二級耐火等級廠房倉庫

18、的屋面板應采用不熄滅資料,但其屋面防水層和絕熱層可采用可燃資料;當丁、戊類廠房倉庫不超越4層時,其屋面可采用難熄滅體的輕質復合屋面板,但該板材的外表資料應為不熄滅資料,內填充資料的熄滅性能不應低于B2級。3.2.10 除本規(guī)范另有規(guī)定者外,以木柱承重且以不熄滅資料作為墻體的廠房倉庫,其耐火等級應按四級確定。3.2.11 預制鋼筋混凝土構件的節(jié)點外露部位,應采取防火維護措施,且該節(jié)點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相應構件的規(guī)定。3.3 廠房倉庫的耐火等級、層數(shù)、面積和平面布置3.3.1 廠房的耐火等級、層數(shù)和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除本規(guī)范另有規(guī)定者外,應符合表3.3.1的規(guī)定。表3.3.1 廠房的耐

19、火等級、層數(shù)和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消費類別廠房的耐火等級最多允許層數(shù)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m2單層廠房多層廠房高層廠房地下、半地下廠房,廠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甲一級二級除消費必需采用多層者外,宜采用單層4000300030002000乙一級二級不限6500040004000300020001500丙一級二級三級不限不限2不限8000300060004000200030002000500500丁一、二級三級四級不限31不限40001000不限200040001000戊一、二級三級四級不限31不限50001500不限300060001000注:1 防火分區(qū)之間應采用防火墻分隔。除甲類

20、廠房外的一、二級耐火等級單層廠房,當其防火分區(qū)的建筑面積大于本表規(guī)定,且設置防火墻確有困難時,可采用防火卷簾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采用防火卷簾時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7.5.3條的規(guī)定;采用防火分隔水幕時,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規(guī)范GB50084的有關規(guī)定;2 除麻紡廠房外,一級耐火等級的多層紡織廠房和二級耐火等級的單層、多層紡織廠房,其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本表的規(guī)定添加0.5倍,但廠房內的原棉開包、清花車間均應采用防火墻分隔;3 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單層、多層造紙消費結合廠房,其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本表的規(guī)定添加1.5倍。一、二級耐火等級的濕式造紙結合廠房,當紙機烘缸罩內設置自動滅火

21、系統(tǒng),完成工段設置有效滅火設備維護時,其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工藝要求確定;4 一、二級耐火等級的谷物筒倉任務塔,當每層任務人數(shù)不超越2人時,其層數(shù)不限;5 一、二級耐火等級卷煙消費結合廠房內的原料、備料及成組配方、制絲、儲絲和卷接包、輔料周轉、廢品暫存、二氧化碳膨脹煙絲等消費用房應劃分獨立的防火分隔單元,當工藝條件答應時,應采用防火墻進展分隔。其中制絲、儲絲和卷接包車間可劃分為一個防火分區(qū),且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工藝要求確定。但制絲、儲絲及卷接包車間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墻體和1.00h的樓板進展分隔。廠房內各程度和豎向分隔間的開口應采取防止火災蔓延的

22、措施;6 本表中“表示不允許。3.3.2 倉庫的耐火等級、層數(shù)和面積除本規(guī)范另有規(guī)定者外,應符合表3.3.2的規(guī)定。3.3.3 廠房內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本規(guī)范第3.3.1條的規(guī)定添加1.0倍。當丁、戊類的地上廠房內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限。 倉庫內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每座倉庫最大允許占地面積和每個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本規(guī)范第3.3.2條的規(guī)定添加1.0倍。 廠房內部分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其防火分區(qū)添加面積可按該部分面積的1.0倍計算。3.3.4 運用或儲存特殊貴重的機器、儀表、儀器等設備或物品的建筑,其耐火等級應為一級。

23、3.3.5 建筑面積小于等于300m2的獨立甲、乙類單層廠房,可采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筑。3.3.6 運用或產生丙類液體的廠房和有火花、赤熱外表、明火的丁類廠房,均應采用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當上述丙類廠房的建筑面積小于等于500m2,丁類廠房的建筑面積小于等于1000m2時,也可采用三級耐火等級的單層建筑。3.3.7 甲、乙類消費場所不應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甲、乙類倉庫不應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3.3.8 廠房內嚴禁設置員工宿舍。辦公室、休憩室等不應設置在甲、乙類廠房內,當必需與本廠房貼鄰建造時,其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并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不熄滅體防爆墻隔開和設置獨立的平安出口。在

24、丙類廠房內設置的辦公室、休憩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50h的不熄滅體隔墻和1.00h的樓板與廠房隔開,并應至少設置1個獨立的平安出口。如隔墻上需開設相互連通的門時,應采用乙級防火門。3.3.9 廠房內設置甲、乙類中間倉庫時,其儲量不宜超越一晝夜的需求量。中間倉庫應靠外墻布置,并應采用防火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的不熄滅體樓板與其它部分隔開。3.3.10 廠房內設置丙類倉庫時,必需采用防火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的樓板與廠房隔開,設置丁、戊類倉庫時,必需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50h的不熄滅體隔墻和1.00h的樓板與廠房隔開。倉庫的耐火等級和面積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3.3.2條和第3.3.3

25、條的規(guī)定。3.3.11 廠房中的丙類液體中間儲罐應設置在單獨房間內,其容積不應大于1m3。設置該中間儲罐的房間,其圍護構件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相應要求,房間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3.3.12 除鍋爐的總蒸發(fā)量小于等于4t/h的燃煤鍋爐房可采用三級耐火等級的建筑外,其它鍋爐房均應采用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建筑。3.3.13 油浸變壓器室、高壓配電安裝室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其它防火設計應按現(xiàn)行國家規(guī)范GB50229等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3.3.14 變、配電所不應設置在甲、乙類廠房內或貼鄰建造,且不應設置在爆炸性氣體、粉塵環(huán)境的危險區(qū)域內。供甲、乙類廠房公用的10kV及以下的變、配

26、電所,當采用無門窗洞口的防火墻隔開時,可一面貼鄰建造,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規(guī)范GB50058等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 乙類廠房的配電所必需在防火墻上開窗時,應設置密封固定的甲級防火窗。3.3.15 倉庫內嚴禁設置員工宿舍。甲、乙類倉庫內嚴禁設置辦公室、休憩室等,并不應貼鄰建造。在丙、丁類倉庫內設置的辦公室、休憩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50h的不熄滅體隔墻和1.00h的樓板與庫房隔開,并應設置獨立的平安出口。如隔墻上需開設相互連通的門時,應采用乙級防火門。表3.3.2 倉 庫 的 耐 火 等 級、層 數(shù) 和 面 積儲存物品類別倉庫的耐火等級最多允許層數(shù)每座倉庫的最大允許占地面積和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

27、建筑面積m2單層倉庫多層倉庫高層倉庫地下、半地下倉庫或倉庫的地下室、半地下室每座倉庫防火分區(qū)每座倉庫防火分區(qū)每座倉庫防火分區(qū)防火分區(qū)甲3、4項1、2、5、6項一級一、二級1118075060250乙1、3、4項一、二級三級3120005005002509003002、5、6項一、二級三級5128009007003001500500丙1項一、二級三級5140001200100040028007001502項一、二級三級不限360002100150070048001200120040040001000300丁一、二級三級四級不限31不限3000210030001000700不限1500150050

28、048001200500戊一、二級三級四級不限31不限30002100不限1000700不限21002000700600015001000注:1 倉庫中的防火分區(qū)之間必需采用防火墻分隔;2 石油庫內桶裝油品倉庫應按現(xiàn)行國家規(guī)范GB50074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3 一、二級耐火等級的煤均化庫,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12000m2;4 獨立建造的硝酸銨倉庫、電石倉庫、聚乙烯等高分子制品倉庫、尿素倉庫、配煤倉庫、造紙廠的獨立廢品倉庫以及車站、碼頭、機場內的中轉倉庫,當建筑的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時,每座倉庫的最大允許占地面積和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可按本表的規(guī)定添加1.0倍;5 一、

29、二級耐火等級糧食平房倉的最大允許占地面積不應大于12000m2,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3000m2;三級耐火等級糧食平房倉的最大允許占地面積不應大于3000m2,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1000m2;6 一、二級耐火等級冷庫的最大允許占地面積和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應按現(xiàn)行國家規(guī)范GB50072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7 酒精度為50%v/v以上的白酒倉庫不宜超越3層; 8 本表中“表示不允許。第 PAGE 87頁3.3.16 高架倉庫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3.3.17 糧食筒倉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二級耐火等級的糧食筒倉可采用鋼板倉。糧食平房倉的耐火等級不應低

30、于三級;二級耐火等級的散裝糧食平房倉可采用無防火維護的金屬承重構件。3.3.18 甲、乙類廠房倉庫內不應設置鐵道路。丙、丁、戊類廠房倉庫,當需求出入蒸汽機車和內燃機車時,其屋頂應采用不熄滅體或采取其它防火維護措施。3.4 廠房的防火間距3.4.1 除本規(guī)范另有規(guī)定者外,廠房之間及其與乙、丙、丁、戊類倉庫、民用建筑等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3.4.1的規(guī)定。表3.4.1 廠房之間及其與乙、丙、丁、戊類倉庫、民用建筑等之間的防火間距m稱號甲類廠房單層、多層乙類廠房倉庫單層、多層丙、丁、戊類廠房倉庫高層廠房倉庫民用建筑耐火等級耐火等級一、二級三級四級一、二級三級四級甲類廠房12.012.012.01

31、4.016.013.025.0單層、多層乙類廠房12.010.010.012.014.013.025.0單層、多層丙、丁類廠房耐火等級一、二級12.010.010.012.014.013.010.012.014.0三級14.012.012.014.016.015.012.014.016.0四級16.014.014.016.018.017.014.016.018.0單層、多層戊類廠房一、二級12.010.010.012.014.013.06.07.09.0三級14.012.012.014.016.015.07.08.010.0四級16.014.014.016.018.017.09.010.012

32、.0高層廠房13.013.013.015.017.013.013.015.017.0室外變、配電站變壓器總油量t5,1025.025.012.015.020.012.015.020.025.010,5015.020.025.015.020.025.030.05020.025.030.020.025.030.035.0注:1 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應按相鄰建筑外墻的最近間隔 計算,如外墻有凸出的熄滅構件,應從其凸出部分外緣算起;2 乙類廠房與重要公共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宜小于50.0m。單層、多層戊類廠房之間及其與戊類倉庫之間的防火間距,可按本表的規(guī)定減少2.0m。為丙、丁、戊類廠房效力而單獨設立的

33、生活用房應按民用建筑確定,與所屬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6.0m。必需相鄰建造時,應符合本表注3、4的規(guī)定;3 兩座廠房相鄰較高一面的外墻為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不限,但甲類廠房之間不應小于4.0m。兩座丙、丁、戊類廠房相鄰兩面的外墻均為不熄滅體,當無外露的熄滅體屋檐,每面外墻上的門窗洞口面積之和各小于等于該外墻面積的5%,且門窗洞口不正對開設時,其防火間距可按本表的規(guī)定減少25%;4 兩座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廠房,當相鄰較低一面外墻為防火墻且較低一座廠房的屋頂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或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的門窗等開口部位設置甲級防火門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或按本規(guī)范第7.5.3條的規(guī)定設置防火卷簾時,

34、甲、乙類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6.0m;丙、丁、戊類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4.0m;5 變壓器與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應從距建筑最近的變壓器外壁算起。發(fā)電廠內的主變壓器,其油量可按單臺確定;6 耐火等級低于四級的原有廠房,其耐火等級應按四級確定。3.4.2 甲類廠房與重要公共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50.0m,與明火或分發(fā)火花地點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30.0m,與架空電力線的最小程度間隔 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11.2.1條的規(guī)定,與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可燃、助燃氣體儲罐,液化石油氣儲罐,可燃資料堆場的防火間距,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4章的有關規(guī)定。3.4.3 分發(fā)可燃氣體、可燃蒸氣的甲類廠房與鐵路

35、、道路等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3.4.3的規(guī)定,但甲類廠房所屬廠內鐵路裝卸線當有平安措施時,其間距可不受表3.4.3規(guī)定的限制。表3.4.3 甲類廠房與鐵路、道路等的防火間距m名 稱廠外鐵道路中心線廠內鐵道路中心線廠外道路路邊廠內道路路邊主要次要甲類廠房30.020.015.010.05.0 注:廠房與道路路邊的防火間距按建筑距道路最近一側路邊的最小間隔 計算。3.4.4 高層廠房與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可燃、助燃氣體儲罐,液化石油氣儲罐,可燃資料堆場煤和焦炭場除外的防火間距,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4章的有關規(guī)定,且不應小于13.0m。3.4.5 當丙、丁、戊類廠房與公共建筑的耐火等級均為一、二級時,其

36、防火間距可按以下規(guī)定執(zhí)行: 1 當較高一面外墻為不開設門窗洞口的防火墻,或比相鄰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0m及以下范圍內的外墻為不開設門窗洞口的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可不限;2 相鄰較低一面外墻為防火墻,且屋頂不設天窗、屋頂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或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且墻上開口部位采取了防火維護措施,其防火間距可適當減小,但不應小于4.0m。3.4.6 廠房外附設有化學易燃物品的設備時,其室外設備外壁與相鄰廠房室外附設設備外壁或相鄰廠房外墻之間的間隔 ,不應小于本規(guī)范第3.4.1條的規(guī)定。用不熄滅資料制造的室外設備,可按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確定。總儲量小于等于15m3的丙類液體儲罐,當

37、直埋于廠房外墻外,且面向儲罐一面4.0m范圍內的外墻為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可不限。3.4.7 同一座U形或山形廠房中相鄰兩翼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宜小于本規(guī)范第3.4.1條的規(guī)定,但當該廠房的占地面積小于本規(guī)范第3.3.1條規(guī)定的每個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時,其防火間距可為6.0m。3.4.8 除高層廠房和甲類廠房外,其它類別的數(shù)座廠房占地面積之和小于本規(guī)范第3.3.1條規(guī)定的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建筑面積按其中較小者確定,但防火分區(qū)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限者,不應超越10000 m2時,可成組布置。當廠房建筑高度小于等于7.0m時,組內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4.0m;當廠房建筑高度大于7.0m時

38、,組內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6.0m。組與組或組與相鄰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應根據(jù)相鄰兩座耐火等級較低的建筑,按本規(guī)范第3.4.1條的規(guī)定確定。3.4.9 一級汽車加油站、一級汽車液化石油氣加氣站和一級汽車加油加氣合建站不應建在城市建成區(qū)內。3.4.10 汽車加油、加氣站和加油加氣合建站的分級,汽車加油、加氣站和加油加氣合建站及其加油氣機、儲油氣罐等與站外明火或分發(fā)火花地點、建筑、鐵路、道路之間的防火間距,以及站內各建筑或設備之間的防火間距,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規(guī)范GB50156的有關規(guī)定。3.4.11 電力系統(tǒng)電壓為35500kV且每臺變壓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變、配電站以及工業(yè)企業(yè)的變壓

39、器總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壓變電站,與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本規(guī)范第3.4.1條和第3.5.1條的規(guī)定。3.4.12 廠區(qū)圍墻與廠內建筑之間的間距不宜小于5.0m,且圍墻兩側的建筑之間還應滿足相應的防火間距要求。3.5 倉庫的防火間距3.5.1 甲類倉庫之間及其與其它建筑、明火或分發(fā)火花地點、鐵路、道路等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3.5.1的規(guī)定,與架空電力線的最小程度間隔 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11.2.1條的規(guī)定。廠內鐵路裝卸線與設置裝卸站臺的甲類倉庫的防火間距,可不受表3.5.1規(guī)定的限制。表3.5.1 甲類倉庫之間及其與其它建筑、明火或分發(fā)火花地點、鐵路等的防火間距m名 稱甲類倉庫及其儲量t甲類儲

40、存物品第3、4項甲類儲存物品第1、2、5、6項551010重要公共建筑50.0甲類倉庫20.0民用建筑、明火或分發(fā)火花地點30.040.025.030.0其它建筑一、二級耐火等級15.020.012.015.0三級耐火等級20.025.015.020.0四級耐火等級25.030.020.025.0電力系統(tǒng)電壓為35500kV且每臺變壓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變、配電站工業(yè)企業(yè)的變壓器總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壓變電站30.040.025.030.0廠外鐵道路中心線40.0廠內鐵道路中心線30.0廠外道路路邊20.0廠內道路路邊主要10.0次要5.0注:甲類倉庫之間的防火間距,當?shù)?、4項物品儲

41、量小于等于2t,第1、2、5、6項物品儲量小于等于5t時,不應小于12.0m,甲類倉庫與高層倉庫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3m。3.5.2 除本規(guī)范另有規(guī)定者外,乙、丙、丁、戊類倉庫之間及其與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3.5.2的規(guī)定。表3.5.2 乙、丙、丁、戊類倉庫之間及其與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m建筑類型單層、多層乙、丙、丁、戊類倉庫高層倉庫甲類廠房單層、多層乙、丙、丁類倉庫單層、多層戊類倉庫單層、多層乙、丙、丁、戊類倉庫耐火等級一、二級三級四級一、二級三級四級一、二級一、二級一、二級10.012.014.010.012.014.013.012.0三 級12.014.016.012

42、.014.016.015.014.0四 級14.016.018.014.016.018.017.016.0高層倉庫一、二級13.015.017.013.015.017.013.013.0民用建筑一、二級10.012.014.06.07.09.013.025.0三 級12.014.016.07.08.010.015.0四 級14.016.018.09.010.012.017.0注:1 單層、多層戊類倉庫之間的防火間距,可按本表減少2.0m;2 兩座倉庫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且總占地面積小于等于本規(guī)范第3.3.2條一座倉庫的最大允許占地面積規(guī)定時,其防火間距不限;3 除乙類第6項物品外的乙類倉

43、庫,與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宜小于25.0m,與重要公共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宜小于30.0m,與鐵路、道路等的防火間距不宜小于表3.5.1中甲類倉庫與鐵路、道路等的防火間距。3.5.3 當丁、戊類倉庫與公共建筑的耐火等級均為一、二級時,其防火間距可按以下規(guī)定執(zhí)行: 1 當較高一面外墻為不開設門窗洞口的防火墻,或比相鄰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0m及以下范圍內的外墻為不開設門窗洞口的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可不限;2 相鄰較低一面外墻為防火墻,且屋頂不設天窗、屋頂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或相鄰較高一面外墻為防火墻,且墻上開口部位采取了防火維護措施,其防火間距可適當減小,但不應小于4.0m。3.5.

44、4 糧食筒倉與其它建筑之間及糧食筒倉組與組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3.5.4的規(guī)定。表3.5.4 糧食筒倉與其它建筑之間及糧食筒倉組與組之間的防火間距m稱號糧食總儲量Wt糧食立筒倉糧食淺圓倉建筑的耐火等級W4000040000W50000W50000W50000W50000一、二級三級四級糧食立筒倉500W1000015.020.025.020.025.010.015.020.010000W4000015.020.025.040000W5000020.020.025.030.0W5000025.025.030.0糧食淺圓倉W5000020.020.025.020.025.020.025.0W

45、5000025.025.030.0注: 1 當糧食立筒倉、糧食淺園倉與任務塔、接納塔、發(fā)放站為一個完好工藝單元的組群時,組內各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受本表限制;2 糧食淺圓倉組內每個獨立倉的儲量不應大于10000t。3.5.5 庫區(qū)圍墻與庫區(qū)內建筑之間的間距不宜小于5.0m,且圍墻兩側的建筑之間還應滿足相應的防火間距要求。3.6 廠房倉庫的防爆3.6.1 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宜獨立設置,并宜采用敞開或半敞開式。其承重構造宜采用鋼筋混凝土或鋼框架、排架構造。3.6.2 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應設置泄壓設備。3.6.3 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其泄壓面積宜按下式計算,但當廠房的長徑比大于3時

46、,宜將該建筑劃分為長徑比小于等于3的多個計算段,各計算段中的公共截面不得作為泄壓面積: 式3.6.3式中 A泄壓面積,m2;V廠房的容積,m3;C廠房容積為1000m3時的泄壓比,可按表3.6.3選取,m2/m3。表3.6.3 廠房內爆炸性危險物質的類別與泄壓比值m2/m3廠房內爆炸性危險物質的類別C值氨以及糧食、紙、皮革、鉛、鉻、銅等K塵10MPams-1的粉塵0.030木屑、炭屑、煤粉、銻、錫等10MPams-1K塵30MPams-1的粉塵0.055丙酮、汽油、甲醇、液化石油氣、甲烷、噴漆間或枯燥室以及苯酚樹脂、鋁、鎂、鋯等K塵30MPams-1的粉塵0.110乙烯0.16乙炔0.20氫0

47、.25注:長徑比為建筑平面幾何外形尺寸中的最長尺寸與其橫截面周長的積和4.0倍的該建筑橫截面積之比。3.6.4 泄壓設備宜采用輕質屋面板、輕質墻體和易于泄壓的門、窗等,不應采用普通玻璃。泄壓設備的設置應避開人員密集場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接近有爆炸危險的部位。作為泄壓設備的輕質屋面板和輕質墻體的單位質量不宜超越60kg/m2。屋頂上的泄壓設備應采取防冰雪積聚措施。3.6.5 分發(fā)較空氣輕的可燃氣體、可燃蒸氣的甲類廠房,宜采用輕質屋面板的全部或部分作為泄壓面積。頂棚應盡量平整、防止死角,廠房上部空間應通風良好。3.6.6 分發(fā)較空氣重的可燃氣體、可燃蒸氣的甲類廠房以及有粉塵、纖維爆炸危險的乙類廠

48、房,應采用不發(fā)火花的地面。采用絕緣資料作整面子層時,應采取防靜電措施。分發(fā)可燃粉塵、纖維的廠房內外表應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掃。廠房內不宜設置地溝,必需設置時,其蓋板應嚴密,地溝應采取防止可燃氣體、可燃蒸氣及粉塵、纖維在地溝積聚的有效措施,且與相鄰廠房連通處應采用防火資料密封。3.6.7 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消費部位,宜設置在單層廠房靠外墻的泄壓設備或多層廠房頂層靠外墻的泄壓設備附近。有爆炸危險的設備宜避開廠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構件布置。3.6.8 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的總控制室應獨立設置。3.6.9 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的分控制室宜獨立設置,當貼鄰外墻設置時,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

49、0h的不熄滅體墻體與其它部分隔開。3.6.10 運用和消費甲、乙、丙類液體廠房的管、溝不應和相鄰廠房的管、溝相通,該廠房的下水道應設置隔油設備。3.6.11 甲、乙、丙類液體倉庫應設置防止液體流散的設備。遇濕會發(fā)生熄滅爆炸的物品倉庫應設置防止水浸漬的措施。3.6.12 有粉塵爆炸危險的筒倉,其頂部蓋板應設置必要的泄壓設備。糧食筒倉的任務塔、上通廊的泄壓面積應按本規(guī)范第3.6.3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有粉塵爆炸危險的其它糧食儲存設備應采取防爆措施。3.6.13 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倉庫,宜按本節(jié)規(guī)定采取防爆措施、設置泄壓設備。3.7 廠房的平安疏散3.7.1 廠房的平安出口應分分布置。每個防火分區(qū)、一個

50、防火分區(qū)的每個樓層,其相鄰2個平安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程度間隔 不應小于5.0m。3.7.2 廠房的每個防火分區(qū)、一個防火分區(qū)內的每個樓層,其平安出口的數(shù)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于2個;當符合以下條件時,可設置1個平安出口:1 甲類廠房,每層建筑面積小于等于100m2,且同一時間的消費人數(shù)不超越5人;2 乙類廠房,每層建筑面積小于等于150m2,且同一時間的消費人數(shù)不超越10人;3 丙類廠房,每層建筑面積小于等于250m2,且同一時間的消費人數(shù)不超越20人;4 丁、戊類廠房,每層建筑面積小于等于400m2,且同一時間的消費人數(shù)不超越30人;5 地下、半地下廠房或廠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建筑面積

51、小于等于50m2,經常停留人數(shù)不超越15人。3.7.3 地下、半地下廠房或廠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當有多個防火分區(qū)相鄰布置,并采用防火墻分隔時,每個防火分區(qū)可利用防火墻上通向相鄰防火分區(qū)的甲級防火門作為第二平安出口,但每個防火分區(qū)必需至少有1個直通室外的平安出口。3.7.4 廠房內任一點到最近平安出口的間隔 不應大于表3.7.4的規(guī)定。表3.7.4 廠房內任一點到最近平安出口的間隔 m消費類別耐火等級單層廠房多層廠房高層廠房地下、半地下廠房或廠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甲一、二級30.025.0乙一、二級75.050.030.0丙一、二級三 級80.060.060.040.040.030.0丁一、二

52、級三 級四 級不限60.050.0不限50.050.045.0戊一、二級三 級四 級不限100.060.0不限75.075.060.03.7.5 廠房內的疏散樓梯、走道、門的各自總凈寬度應根據(jù)疏散人數(shù),按表3.7.5的規(guī)定經計算確定。但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1.1m,疏散走道的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1.4m,門的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0.9m。當每層人數(shù)不相等時,疏散樓梯的總凈寬度應分層計算,下層樓梯總凈寬度應按該層或該層以上人數(shù)最多的一層計算。首層外門的總凈寬度應按該層或該層以上人數(shù)最多的一層計算,且該門的最小凈寬度不應小于1.2m。表3.7.5 廠房疏散樓梯、走道和門的凈寬度目的m/百人廠房

53、層數(shù)一、二層三層四層寬度目的0.60.81.03.7.6 高層廠房和甲、乙、丙類多層廠房應設置封鎖樓梯間或室外樓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層人數(shù)超越10人的高層廠房,應設置防煙樓梯間或室外樓梯。室外樓梯、封鎖樓梯間、防煙樓梯間的設計,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7.4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3.7.7 建筑高度大于32.0m且設置電梯的高層廠房,每個防火分區(qū)內宜設置一部消防電梯。消防電梯可與客、貨梯兼用,消防電梯的防火設計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7.4.10條的規(guī)定。符合以下條件的建筑可不設置消防電梯:1 高度大于32.0m且設置電梯,任一層任務平臺人數(shù)不超越2人的高層塔架;2 部分建筑高度大于32.0m,且升起部分的每層建

54、筑面積小于等于50m2的丁、戊類廠房。3.8 倉庫的平安疏散3.8.1 倉庫的平安出口應分分布置。每個防火分區(qū)、一個防火分區(qū)的每個樓層,其相鄰2個平安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程度間隔 不應小于5.0m。3.8.2 每座倉庫的平安出口不應少于2個,當一座倉庫的占地面積小于等于300m2時,可設置1個平安出口。倉庫內每個防火分區(qū)通向疏散走道、樓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2個,當防火分區(qū)的建筑面積小于等于100 m2時,可設置1個。通向疏散走道或樓梯的門應為乙級防火門。3.8.3 地下、半地下倉庫或倉庫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平安出口不應少于2個;當建筑面積小于等于100m2時,可設置1個平安出口。地下、半地下倉

55、庫或倉庫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當有多個防火分區(qū)相鄰布置,并采用防火墻分隔時,每個防火分區(qū)可利用防火墻上通向相鄰防火分區(qū)的甲級防火門作為第二平安出口,但每個防火分區(qū)必需至少有1個直通室外的平安出口。3.8.4 糧食筒倉、冷庫、金庫的平安疏散設計應分別符合現(xiàn)行國家規(guī)范GB50072和GB50322等的有關規(guī)定。3.8.5 糧食筒倉上層面積小于1000m2,且該層作業(yè)人數(shù)不超越2人時,可設置1個平安出口。3.8.6 倉庫、筒倉的室外金屬梯,當符合本規(guī)范第7.4.5條的規(guī)定時可作為疏散樓梯,但筒倉室外樓梯平臺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25h。3.8.7 高層倉庫應設置封鎖樓梯間。3.8.8 除一、二級耐火等級

56、的多層戊類倉庫外,其它倉庫中供垂直運輸物品的提升設備宜設置在倉庫外,當必需設置在倉庫內時,應設置在井壁的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井筒內。室內外提升設備通向倉庫入口上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或防火卷簾。3.8.9 建筑高度大于32.0m且設置電梯的高層倉庫,每個防火分區(qū)內宜設置一臺消防電梯。消防電梯可與客、貨梯兼用,消防電梯的防火設計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7.4.10條的規(guī)定。4 甲、乙、丙類液體、氣體儲罐區(qū)與可燃資料堆場4.1 普通規(guī)定4.1.1 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qū),液化石油氣儲罐區(qū),可燃、助燃氣體儲罐區(qū),可燃資料堆場等,應設置在城市區(qū)域的邊緣或相對獨立的平安地帶,并宜設置在城市區(qū)域全年最小頻率風向

57、的上風側。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qū)宜布置在地勢較低的地帶。當布置在地勢較高的地帶時,應采取平安防護設備。液化石油氣儲罐區(qū)宜布置在地勢平坦、開闊等不易積存液化石油氣的地帶。4.1.2 桶裝、瓶裝甲類液體不應露天存放。4.1.3 液化石油氣儲罐組或儲罐區(qū)周圍應設置高度不小于1.0m的不熄滅體實體防護墻。4.1.4 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qū),液化石油氣儲罐區(qū),可燃、助燃氣體儲罐區(qū),可燃資料堆場,應與裝卸區(qū)、輔助消費區(qū)及辦公區(qū)分開布置。4.1.5 甲、乙、丙類液體儲罐,液化石油氣儲罐,可燃、助燃氣體儲罐,可燃資料堆垛與架空電力線的最近程度間隔 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11.2.1條的規(guī)定。4.2 甲、乙、丙類液體儲

58、罐區(qū)的防火間距4.2.1 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qū),乙、丙類液體桶裝堆場與建筑物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4.2.1的規(guī)定。表4.2.1 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qū),乙、丙類液體桶裝堆場與建筑物的防火間距m項 目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室外變、配電站一、二級三級四級甲、乙類液體一個罐區(qū)或堆場的總儲量V(m3)1V5050V200200V10001000V500012.015.020.025.015.020.025.030.020.025.030.040.030.035.040.050.0丙類液體5V250250V10001000V50005000V2500012.015.020.025.015.020.025.

59、030.020.025.030.040.024.028.032.040.0注:1 當甲、乙類液體和丙類液體儲罐布置在同一儲罐區(qū)時,其總儲量可按1m3甲、乙類液體相當于5m3丙類液體折算;2 防火間距應從距建筑物最近的儲罐外壁、堆垛外緣算起,但儲罐防火堤外側基腳線至建筑物的間隔 不應小于10.0m;3 甲、乙、丙類液體的固定頂儲罐區(qū),半露天堆場和乙,丙類液體桶裝堆場與甲類廠房倉庫、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應按本表的規(guī)定添加25%,且甲、乙類液體儲罐區(qū),半露天堆場,乙、丙類液體桶裝堆場與甲類廠房倉庫、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25.0m,與明火或分發(fā)火花地點的防火間距,應按本表四級耐火等級建筑的規(guī)定添

60、加25%;4 浮頂儲罐區(qū)或閃點大于120的液體儲罐區(qū)與建筑物的防火間距,可按本表的規(guī)定減少25%;5 當數(shù)個儲罐區(qū)布置在同一庫區(qū)內時,儲罐區(qū)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本表相應儲量的儲罐區(qū)與四級耐火等級建筑之間防火間距的較大值;6 直埋地下的甲、乙、丙類液體臥式罐,當單罐容積小于等于50m3,總容積小于等于200m3時,與建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可按本表規(guī)定減少50%;7 室外變、配電站指電力系統(tǒng)電壓為35500kV且每臺變壓器容量在10MVA以上的室外變、配電站以及工業(yè)企業(yè)的變壓器總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壓變電站。4.2.2 甲、乙、丙類液體儲罐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4.2.2的規(guī)定。表4.2.2 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