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應力集中的概念及其避免措施的討論現(xiàn)今社會,由于應力集中造成構件斷裂,產(chǎn)生疲勞,對結構安全危害大。了解應力集中,并找出其避免措施,對人們的生活具有重大的意義。首先,先讓我們了解一下應力與應力集中的概念,應力即受力物體截面上內力的集度,即單位面積上的內力。公式記為。二F/S(其中,。表示應力;AFj表示在j方向的施力;AAi表示在i方向的受力面積)。材料在交變應力作用下產(chǎn)生的破壞稱為疲勞破壞。通常材料承受的交變應力遠小于其靜載下的強度極限時,破壞可能發(fā)生。另外材料會由于截面尺寸改變而引起應力的局部增大,這種現(xiàn)象稱為應力集中。對于由脆性材料制成的構件,應力集中現(xiàn)象將一直保持到最大局部應力到達強度
2、極限之前。因此,在設計脆性材料構件時,應考慮應力集中的影響。對于由塑性材料制成的構件,應力集中對其在靜載荷作用下的強度則幾乎無影響。所以,在研究塑性材料構件的靜強度問題時,通常不考慮應力集中的影響。承受軸向拉伸、壓縮的構件,只有在寓加力區(qū)域稍遠且橫截面尺寸又無劇烈變化的區(qū)域內,橫截面上的應力才是均勻分布的。然而實際工程構件中,有些零件常存在切口、切槽、油孔、螺紋等,致使這些部位上的截面尺寸發(fā)生突然變化。如開有圓孔和帶有切口的板條,當其受軸向拉伸時,在圓孔和切口附近的局部區(qū)域內,應力的數(shù)值劇烈增加,而在離開這一區(qū)域稍遠的地方,應力迅速降低而趨于均勻。這時,橫截面上的應力不再均勻分布,這已為理論和
3、實驗證實。02-31HS2-3iLJ葉呻戀工同化時扳年,便菸飛愛躺向拉伸.由試輩蠟果可知;在創(chuàng)孔尉近的局部區(qū)戰(zhàn)恢應力急用M)大,帀崔離幵也嘔填幕遠處,應力1B邃甌h而曲于聞勻(81231b)亠這種由于嚴劃卅f突林改變面引起的應力同邯增大的牝fc揺為應力鑒中ft11ffiffll.扎辿最犬按力孤場崗TEiW上的平和戰(zhàn)力b之比用空%示S-17)稼為理論樓力集屮竄I它尺険了應士鑾4訊稈I缸地一牛JUT吋蔡St而且試臉誹顆毀用:他而尺寸改變宜皿烈”應力繼中竈柱就金大(Sit零杵上應UBMOt陽的孔或柳,險ftH姻幗變處&-IIJM恵疋渡在靜荷載作用下,各種材料對應力集中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像低碳鋼那樣
4、的塑性材料具有屈服階段,當孔邊附近的最大應力達到屈服極限時,該處材料首先屈服,應力暫時不再增大。如外力繼續(xù)增加,增加的應力就由截面上尚未屈服的材料所承擔,是截面上其他點的應力相繼增大到屈服極限,該截面上的應力逐漸趨于平均,如圖2-32所示。因此,用塑性材料制作的零件,在靜載荷作用下可以不考慮應力集中的影響。而對于組織均勻的脆性材料,因材料不存在屈服,當孔邊最大應力的值達到材料的強度極限時,該處首先斷裂。因此用脆性材料制作的零件,應力集中將大大降低構件的強度,其危害是嚴重的。這樣,即使在靜載荷作用下一般也應該考慮應力集中對材料承載能力的影響。然而,對于組織不均勻的脆性材料,如鑄鐵,其內部組織的不
5、均勻性和缺陷,往往是產(chǎn)生應力集中的主要因素,而截面形狀改變引起的應力集中就可能成為次要的了,它對于構件的承載能力不一定會造成明顯的問題。下面,就應力集中造成構件斷裂,產(chǎn)生疲勞,舉幾個實例。1、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事件,發(fā)生于1985年8月12日,班機是波音747-100SR型,飛機編號JA8119。搭載509名乘客及15名機組員,從日本東京的羽田機場,預定飛往大阪伊丹機場。在御巢鷹山區(qū)附近的高天原山(距離東京約100公里)墜毀,520人罹難。此次空難事件也是世界上牽涉到單一架次飛機的空難中,死傷最慘重的。事故原因:日本官方的航空與鐵道事故調查委員會,經(jīng)過調查后,做出三點結論。1.1978年
6、6月2日,該飛機在大阪的伊丹機場曾損傷到機尾;2.機尾受損后,波音公司沒有妥善修補,正常需要二排鉚釘,但維修人員只是將損傷的部分補了一排鉚釘,所以增加了接合點附近金屬蒙皮所承受的剪力,使該處累積了金屬疲勞的現(xiàn)象;3.該處的壓力壁在損壞后,造成四組液壓系統(tǒng)故障(液壓油泄漏),導致機師無法正常操控飛機。2、2004年日本美浜核電站事故。雖然并未導致核泄漏,但蒸汽爆發(fā)還是導致5名工人死亡,數(shù)十人受傷。美浜核電站座落于東京西部大約320公里的福井縣,1976年投入運營,1991年至2003年曾發(fā)生過幾次與核有關的小事故。2004年8月9日,渦輪所在建筑內連接3號反應堆的水管在工人們準備進行例行安全檢查
7、時突然爆裂。雖然并未導致核泄漏,但蒸汽爆發(fā)還是導致5名工人死亡,數(shù)十人受傷。2006年,美浜核電站又發(fā)生火災,導致兩名工人死亡。事故原因主要是蒸汽發(fā)生器內細管的金屬疲勞。3、1998年德國ICE城際列車脫軌事件。1998年6月3日,由慕尼黑開往漢保的德國ICE884次高速列車在運行至距漢諾威東北方向附近的小鎮(zhèn)埃舍德時,發(fā)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德國最為慘重的列車脫軌行車事故。該列車由兩輛機車和12輛拖車組成,事故發(fā)生后12輛拖車全部脫軌。截止到6月17日,已有100人死亡,88人重傷。6月17日,聯(lián)邦鐵路局局長在德國聽證會上公布了對事故發(fā)生過程的初步調查結果:在列車運行距公路跨線橋約6公里時,第一
8、節(jié)拖車的3輪對的輪箍發(fā)生破裂,列車繼續(xù)以200公里/小時的速度運行,輪箍斷裂并擁塞在高速動輪的輪對中,劇烈的摩擦發(fā)出刺耳的轟隆聲,在距公路橋約300公里處,已斷裂的輪箍勾住了埃舍德車站的一組道岔,使拖車挑起、脫軌并與機車脫鉤,脫軌的車輪則落在相鄰的線路上,列車繼續(xù)運行120米后,脫軌的車輪被鄰線的另一組道岔改變了方向,突然猛烈地甩向右側,第3節(jié)拖車尾部與橋墩猛烈沖撞,使跨線橋部分坍塌墜落。馳過跨線橋的頭部機車經(jīng)緊急制動后運行約2公里停車,沒有脫軌;與頭車分離的第1-3節(jié)拖車脫軌后停在橋后約300米處;第45節(jié)拖車被坍塌的橋梁砸毀,后部第6-12節(jié)拖車以最大的慣性沖撞擠壓在一起,尾部機車幾乎未受
9、損壞。該列車車輪系橡膠彈性車輪,輪箍是軋制的無縫鋼圈,通過熱效應壓在輪心上,輪心是鑄鋼輪體,輪箍與輪心間有一層橡膠體。輪箍軋制時若殘留氣泡或礦碴,在高壓負荷動力作用下,就可能開裂;也可能是由于輪箍材料老化產(chǎn)生“疲勞斷裂”所致。事故發(fā)生后,其余59列ICE型列車中止運營,并進行了全面檢查。44列ICE2列車的運營雖未受事故影響,但最高時速已降低到160公里。以上例子都足以說明了應力集中引起構件疲勞、斷裂,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甚至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安全。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最后,讓我們討論一下現(xiàn)實中避免應力集中的一些方法。1、包裝結構設計中,應力集中避免與利用為避免應力集中造成構件破壞,可采取消除尖角、改善構件外形、局部加強孔邊以及提高材料表面光潔度等措施;另外還可對材料表面作噴丸、輥壓、氧化等處理,以提高材料表面的疲勞強度。用ANSYS模擬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餐飲企業(yè)外賣配送服務合同6篇
- 2025年度生物制藥研發(fā)與生產(chǎn)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化別墅建造及智能化系統(tǒng)采購合同3篇
- 《養(yǎng)老機構服務合同》示范文本
- 違法分包對揭陽匯金中心C項目影響評估合同(2025版)3篇
- 2025年網(wǎng)絡平臺肖像權授權使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蟲草資源保護與可持續(xù)利用合同范本3篇
- 2024私人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樣本
- 2024腳手架工程安全施工與技術服務協(xié)議版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備采購合同2篇
- 橫格紙A4打印模板
- CT設備維保服務售后服務方案
- 重癥血液凈化血管通路的建立與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23版)
- 兒科課件:急性細菌性腦膜炎
- 柜類家具結構設計課件
- 陶瓷瓷磚企業(yè)(陶瓷廠)全套安全生產(chǎn)操作規(guī)程
- 煤炭運輸安全保障措施提升運輸安全保障措施
- JTGT-3833-2018-公路工程機械臺班費用定額
- 保安巡邏線路圖
- (完整版)聚乙烯課件
- 建筑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實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