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習(xí)題集和答案_第1頁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習(xí)題集和答案_第2頁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習(xí)題集和答案_第3頁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習(xí)題集和答案_第4頁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習(xí)題集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 z.五、紫外可見分子吸收光譜法(277題)一、選擇題 ( 共85題 )1. 2 分 (1010)在紫外可見光度分析中極性溶劑會使被測物吸收峰 ( ) (1) 消失 (2) 精細構(gòu)造更明顯 (3) 位移 (4) 分裂2. 2 分 (1019)用比色法測定鄰菲羅啉亞鐵配合物時,配合物的吸收曲線如圖1所示,今有a、b、c、d、e濾光片可供選用,它們的透光曲線如圖2所示,你認(rèn)為應(yīng)選的濾光片為 ( )3. 2 分 (1020)欲測*有色物的吸收光譜.以下方法中可以采用的是 ( )(1) 比色法 (2) 示差分光光度法(3) 光度滴定法 (4) 分光光度法4. 2 分 (1021)按一般光度法用空白

2、溶液作參比溶液.測得*試液的透射比為 10%.如果更改參比溶液.用一般分光光度法測得透射比為 20% 的標(biāo)準(zhǔn)溶液作參比溶液.則試液的透光率應(yīng)等于 ( )(1) 8%(2) 40%(3) 50%(4) 80%5. 1 分 (1027)鄰二氮菲亞鐵配合物.其最大吸收為 510 nm.如用光電比色計測定應(yīng)選用哪一種濾光片? ( )(1) 紅色 (2) 黃色 (3) 綠色 (4) 藍色6. 2 分 (1074)以下化合物中.同時有 n*.*.*躍遷的化合物是( )(1) 一氯甲烷 (2) 丙酮 (3) 1,3-丁二烯 (4) 甲醇7. 2 分 (1081)雙波長分光光度計的輸出信號是 ( )(1) 試

3、樣吸收與參比吸收之差 (2) 試樣在1和2處吸收之差(3) 試樣在1和2處吸收之和 (4) 試樣在1的吸收與參比在2的吸收之差8. 2 分 (1082)在吸收光譜曲線中.吸光度的最大值是偶數(shù)階導(dǎo)數(shù)光譜曲線的 ( )(1) 極大值 (2) 極小值 (3) 零 (4) 極大或極小值9. 2 分 (1101)雙光束分光光度計與單光束分光光度計相比.其突出優(yōu)點是 ( )(1) 可以擴大波長的應(yīng)用圍 (2) 可以采用快速響應(yīng)的檢測系統(tǒng)(3) 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帶來的誤差 (4) 可以抵消因光源的變化而產(chǎn)生的誤差10. 2 分 (1105)在紫外光譜中.ma*最大的化合物是 ( )11. 2 分 (1106

4、)用實驗方法測定*金屬配合物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測定值的大小決定于( )(1) 配合物的濃度 (2) 配合物的性質(zhì)(3) 比色皿的厚度 (4) 入射光強度12. 2 分 (1173)以下構(gòu)造中哪一種能產(chǎn)生分子熒光? ( )13. 2 分 (1198)1198有以下四種化合物其構(gòu)造.其中之一用 UV 光譜測得其ma*為 302nm.問應(yīng)是哪種化合物? ( )14. 2 分 (1217)許多化合物的吸收曲線說明.它們的最大吸收常常位于 200400nm 之間.對這一光譜區(qū)應(yīng)選用的光源為 ( )(1) 氘燈或氫燈 (2) 能斯特?zé)?3) 鎢燈 (4) 空心陰極燈燈15. 5 分 (1231)以下四種化合

5、物中,在紫外光區(qū)出現(xiàn)兩個吸收帶者是 ( )(1)乙烯 (2)1,4-戊二烯(3)1,3-丁二烯 (4)丙烯醛16. 2 分 (1232)助色團對譜帶的影響是使譜帶 ( )(1)波長變長 (2)波長變短(3)波長不變 (4)譜帶藍移17. 5 分 (1233)對化合物 CH3COCH=C(CH3)2的n*躍遷,當(dāng)在以下溶劑中測定,譜帶波長最短的是 ( )(1)環(huán)己烷 (2)氯仿(3)甲醇 (4)水18. 2 分 (1245)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曲線呈高斯分布的是 ( )(1)多普勒變寬(2)自吸現(xiàn)象(3)分子吸收特征 (4)原子吸收特征19. 2 分 (1300)指出以下哪種是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6、常用的光源? ( )(1) 硅碳棒 (2) 激光器(3) 空心陰極燈 (4) 鹵鎢燈20. 2 分 (1301)指出以下哪種不是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使用的檢測器? ( )(1) 熱電偶 (2) 光電倍增管(3) 光電池 (4) 光電管21. 2 分 (1302)指出以下哪種因素對朗伯-比爾定律不產(chǎn)生偏差? ( )(1) 溶質(zhì)的離解作用 (2) 雜散光進入檢測器(3) 溶液的折射指數(shù)增加 (4) 改變吸收光程長度22. 1 分 (1303)分子熒光過程是 ( )(1) 光致發(fā)光 (2) 能量源激光發(fā)光(3) 化學(xué)發(fā)光 (4) 電致發(fā)光23. 1 分 (1305)在分子熒光測量中, 在以下哪一種條

7、件下, 熒光強度與濃度呈正比 ( )(1) 熒光量子產(chǎn)率較大 (2) 在稀溶液中(3) 在特定的激發(fā)波長下 (4) 用高靈敏度的檢測器24. 1 分 (1306)以下哪種方法的測量靈敏度高 ( )(1) 磷光分析法 (2) 熒光分析法(3)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4) 目視比色法25. 2 分 (1307)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320的*化合物在波長350nm處的百分吸收系數(shù)(比吸收系數(shù))為5000, 則該化合物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為 ( )(1)1.6104L/(moLcm)(2)3.2105 L/(moLcm)(3)1.6106 L/(moLcm)(4)1.6105 L/(moLcm)26. 2 分

8、(1308)在310nm時, 如果溶液的百分透射比是90%,在這一波長時的吸收值是 ( )(1) 1(2) 0.1(3) 0.9(4) 0.0527. 1 分 (1309)熒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靈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靈敏度 ( )(1) 高 (2) 低 (3) 相當(dāng) (4) 不一定誰高誰低28. 2 分 (1324)紫外-可見吸收光譜主要決定于 ( )(1) 分子的振動、轉(zhuǎn)動能級的躍遷 (2) 分子的電子構(gòu)造(3) 原子的電子構(gòu)造 (4) 原子的外層電子能級間躍遷29. 1 分 (1333)指出以下說法中哪個有錯誤 ( )(1) 熒光和磷光光譜都是發(fā)射光譜(2) 磷光發(fā)射發(fā)生在三重態(tài)(3) 磷

9、光強度Ip與濃度c的關(guān)系與熒光一致(4) 磷光光譜與最低激發(fā)三重態(tài)的吸收帶之間存在著鏡像關(guān)系30. 2 分 (1334)指出以下不正確的說法? ( )(1) 分子熒光光譜通常是吸收光譜的鏡像(2) 分子熒光光譜與激發(fā)波長有關(guān)(3) 分子熒光光譜較激發(fā)光譜波長長(4) 熒光強度與激發(fā)光強度呈正比31. 2 分 (1335)以下哪一種分子的去激發(fā)過程是熒光過程 ( )(1) 分子從第一激發(fā)單重態(tài)的最低振動能級返回到基態(tài)(2) 分子從第二激發(fā)單重態(tài)的*個低振動能級過渡到第一激發(fā)單重態(tài)(3) 分子從第一激發(fā)單重態(tài)非輻射躍遷至三重態(tài)(4) 分子從第一激發(fā)三重態(tài)的最低振動能級返回到基態(tài)32. 2 分 (1

10、336)以下哪種說法有錯誤 ( )(1) 熒光分子的激發(fā)光譜與發(fā)射波長無關(guān)(2) 熒光分子的激發(fā)光譜的熒光強度是激發(fā)波長的函數(shù)(3) 在分子熒光光譜法中吸收與激發(fā)光譜??梢曰Q(4) 得到熒光分子的激發(fā)光譜方法與常規(guī)吸收光譜方法是兩種根本一樣的方法33. 2 分 (1338)在熒光光譜中, 測量時, 通常檢測系統(tǒng)與入射光的夾角呈 ( )(1) 180(2) 120(3) 90(4) 4534. 2 分 (1339)*熒光物質(zhì)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為2.0105L/(molcm),當(dāng)用激發(fā)光強度為50(隨機單位)去激發(fā)該熒光物質(zhì), 假設(shè)吸收池為1.0cm, 化合物濃度為5.0 10-7mol/L,測得熒

11、光強度為2.3(隨機單位), 則該化合物的熒光量子效率約為 ( )(1) 0.2(2) 0.46(3) 23(4) 2.335. 2 分 (1340)*化合物在ma*=356nm處, 在乙烷中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ma*=87 L/(molcm), 如果用1.0cm吸收池,該化合物在已烷中濃度為1.0 10-4mol/L,則在該波長處, 它的百分透射比約為 ( )(1) 87%(2) 2%(3) 49%(4) 98%36. 2 分 (1341)*化合物的濃度為1.0 10-5mol/L,在ma*=380nm時, 有透射比為50%, 用1.0cm吸收池, 則在該波長處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ma* /L/(mol

12、cm)為 ( )(1) 5.0 104(2) 2.5 104(3) 1.5 104(4) 3.0 10437. 2 分 (1342)在分光光度計的檢測系統(tǒng)中, 以光電管代替硒光電池, 可以提高測量的( )(1) 靈敏度 (2) 準(zhǔn)確度 (3) 準(zhǔn)確度 (4) 重現(xiàn)性38. 2 分 (1343)基于發(fā)射原理的分析方法是 ( )(1) 光電比色法 (2) 熒光光度法(3) 紫外及可見分光光度法 (4) 紅外光譜法39. 2 分 (1344)基于吸收原理的分析方法是 ( )(1) 原子熒光光譜法 (2) 分子熒光光度法(3) 光電直讀光譜法 (4) 紫外及可見分光光度法40. 2 分 (1346)在

13、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中, 強度大且光譜區(qū)域廣的光源是 ( )(1) 鎢燈 (2) 氫燈 (3) 氙燈 (4) 汞燈41. 1 分 (1355)硒光電池主要用于檢測 ( )(1) *射線 (2) 紫外光 (3) 可見光 (4) 紅外光42. 2 分 (1357)熒光分光光度計與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主要區(qū)別在于 ( )(1) 光路 (2) 光源 (3) 單色器 (4) 光電倍增管43. 2 分 (1367)物質(zhì)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產(chǎn)生是由于 ( )(1) 分子的振動 (2) 分子的轉(zhuǎn)動(3) 原子核外層電子的躍遷 (4) 原子核層電子的躍遷44. 1 分 (1371)工作波長圍較寬的光度計為

14、( )(1) 581-G型濾光光度計 (2) 72型分光光度計(3) 721 型分光光度計 (4) 751 型分光光度計45. 2 分 (1372)在一定波長處, 用2.0 cm比色皿測得*試液的透光度為60%, 假設(shè)改用3.0 cm比色皿時,該試液的吸光度為 ( )(1) 0.11(2) 0.22(3) 0.33 (4) 0.4446. 1 分 (1374)階躍線熒光的波長 ( )(1)大于所吸收的輻射的波長 (2)小于所吸收的輻射的波長(3)等于所吸收的輻射的波長 (4)正比于所吸收的輻射的波長47. 2 分 (1381)雙波長分光光度計的輸出信號是 ( )(1) 試樣與參比吸收之差 (2

15、) 試樣與參比吸收之和(3) 試樣在1和2處吸收之差 (4) 試樣在1和2處吸收之和48. 1 分 (1752)下面哪一種電子能級躍遷需要的能量最高 ( ) (1) * (2) n * (3) * (4) * 49. 2 分 (1753)化合物中CH3-Cl在172nm有吸收帶,而CH3-I的吸收帶在258nm處,CH3-Br 的吸收帶在204nm ,三種化合物的吸收帶對應(yīng)的躍遷類型是( ) (1) * (2) n* (3) n * (4)各不一樣50. 2 分 (1754)*化合物在乙醇中=287nm,而在二氧六環(huán)中=295nm.該吸收峰的躍遷類型是 (1) * (2) * (3) * (4

16、) *51. 2 分 (1755)一化合物溶解在己烷中,其=305 nm.而在乙醇中時.=307nm.引起該吸收的電子躍遷類型是( ) (1) * (2)n * (3) * (4) n*52. 2 分 (1756)在分子的電子能級躍遷中,以下哪種電子能級躍遷類型在該分子中不發(fā)生( ) (1) * (2) * (3) n* (4) n*53. 2 分 (1757)一化合物在235nm處有最大吸收值,用1.0 cm的吸收池,化合物的濃度為2.010-4 mol/L,透射比為20%, 則在該波長處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ma* /L/(moLcm)為 ( ) (1) 5.0103 (2) 3.5103 (3)

17、 2.5103 (4) 1.010354. 1 分 (1758)在254nm時.如果溶液的百分透射比是10.其吸光度值為 (1) 1 (2) 0.9 (3) 0.1 (4) 0.0555. 2 分 (1759)*化合物在己烷中ma*220nm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ma*14500L/(moLcm).假設(shè)用1.0cm吸收池.1.0104mol/L的該化合物在該波長處的百分透射比為 (1) 5% (2) 3.5% (3)10% (4)50%56. 2 分 (1760)對*特定的儀器.其透射比的標(biāo)準(zhǔn)偏差為0.006.對*溶液測得的透射比T0.015 時則濃度的相對標(biāo)準(zhǔn)偏差是 (1) +2.5% (2) +5

18、.0% (3) +9.5% (4) +12.5% 57. 2 分 (1761)對*特定的儀器.其透射比的標(biāo)準(zhǔn)偏差為0.006.當(dāng)測得溶液的百分透射比T64.8時.則濃度的相對標(biāo)準(zhǔn)偏差是 (1) +6.6% (2) +4.2% (3) +3.4% (4) +2.1%58. 2 分 (1762)對*特定的儀器.其透射比的標(biāo)準(zhǔn)偏差為0.006.當(dāng)測得溶液的吸光度A0.334時.則濃度的相對標(biāo)準(zhǔn)偏差是 (1) +0.6% (2) +1.7% (3) +3.5% (4) +7.6%59. 2 分 (1763)比擬以下化合物的UVVIS光譜ma*大小 (1)abc (2)cab (3)bca (4)cba

19、60. 2 分 (1764)比擬以下化合物的UVVIS吸收波長的位置ma* ( ) (1) abc (2) cba (3)bac (4)cab61. 2 分 (1765)在紫外可見吸收光譜中.以下具有最大吸收波長的物質(zhì)是62. 2 分 (1766)在紫外可見光譜區(qū)有吸收的化合物是 (1) CH3-CH=CH-CH3 (2) CH3-CH2OH (3) CH2=CH-CH2-CH=CH2 (4) CH2=CH-CH=CH-CH3 63. 2 分 (1767) Fe和Cd 的摩爾質(zhì)量分別為55.85g/mol和112.4g/mol.各用一種顯色反響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同樣質(zhì)量的兩元素分別被顯色成容積

20、一樣的溶液.前者用2cm吸收池.后者用1cm吸收池.所得吸光度相等.此兩種顯色反響產(chǎn)物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為 (1) Fe2Cd (2) Cd 2Fe (3) Cd4Fe (4) Fe4Cd64. 2 分 (1768)雙波長分光光度計和單波長分光光度計的主要區(qū)別是 (1)光源的個數(shù) (2)單色器的個數(shù) (3)吸收池的個數(shù) (4)單色器和吸收池的個數(shù)65. 1 分 (1769)物質(zhì)的顏色是由于選擇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些波長所致.CuSO4溶液呈藍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 (1) 藍色光 (2) 綠色光 (3) 黃色光 (4) 紅色光66. 2 分 (1770)符合朗伯比爾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釋時.其最大吸

21、收峰的波長位置 (1) 向長波方向移動 (2) 向短波方向移動 (3) 不移動.但最大吸收峰強度降低 (4) 不移動.但最大吸收峰強度增大67. 2 分 (1771)*金屬離子*和R試劑形成一有色配合物.假設(shè)溶液中*的濃度為1.0104mol/L.用1cm吸收池在525nm處測得吸光度為0.400.則此配合物在525nm處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為( (1) 4.010-3 (2) 4.0103 (3) 4.010-4 (4) 4.010468. 2 分 (1772)以下三種分析方法:分光光度法S、磷光法P和熒光法F.具有各不一樣的靈敏度.按次序排列為 ( ) (1) PFS (2) S=FP (3)

22、PSPS69. 2 分 (1773) A和B二物質(zhì)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參數(shù)如下:物質(zhì)1時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2時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L/(moLcm) A 4,120 0.00 B 3,610 300 假設(shè)此二種物質(zhì)的*溶液在1時在1.00cm 吸收池中測得A0.754.在2時于 10.0cm 吸收池中測得A0.240.問B的濃度是多少? (1) 0.6410-5mol/L (2) 0.8010-5 mol/L (3) 0.6410-4mol/L (4) 0.8010-4mol/L70. 1 分 (1774)分光光度法中.為了減小濃度測量的相對誤差.配制的試樣溶液的透射比應(yīng)控制在什么圍? (1) 小于1%

23、(2) 1%-10% (3) 30%-50% (4) 90%-99%71. 2 分 (1775)以下哪種方法可用于測定合金中皮克數(shù)量級1012的鉍?1分光光度法 2中子活化3極譜法 4電位滴定法72. 2 分 (1776) KO4法氧化Mn2+到MnO4.然后用分光光度法測定.選擇適宜的空白為 (1) 蒸餾水 (2) 試劑空白 (3) 除K外的試劑空白 (4) 不含KO4的溶液空白73. 1 分 (1777)在分光光度法中.運用朗伯比爾定律進展定量分析采用的入射光為1白光2單色光3可見光4紫外光74. 2 分 (1778)在分光光度法中.運用朗伯比爾定律進展定量分析采用的入射光為1白光2單色光

24、3可見光4紫外光75. 2 分 (1779)鄰二氮菲亞鐵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長為510nm.如用光電比色計測定時應(yīng)選哪種濾光片?1紅色2黃色3綠色4藍色76. 2 分 (1780)分子運動包括有電子相對原子核的運動E電子、核間相對位移的振動E振動和轉(zhuǎn)動E轉(zhuǎn)動這三種運動的能量大小順序為 (1) E振動E轉(zhuǎn)動E電子 (2) E轉(zhuǎn)動E電子E振動(3) E電子E振動E轉(zhuǎn)動 (4) E電子E轉(zhuǎn)動E振動77. 2 分 (1781)現(xiàn)有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相互干擾的A和B兩組分.它們的最大波長分別為A和B.假設(shè)用雙波長測定A組分的含量.則下面哪一種選擇1和2的方法是正確的?1使1和2分別等于A和B2選1等于A.選

25、2使B組分在2的吸光度和它在1處的吸光度相等3選1等于A.選2為A.B兩組分吸收峰相交處的波長4選1等于B.選2使A組分在2的吸光度和它在1處的吸光度相等78. 1 分 (1782)*化合物在乙醇中的ma*240nm.ma*13000L/(moLcm).則該UVVIS吸收譜帶的躍遷類型是 (1) n* (2) n* (3) * (4) * 79. 2 分 (1783)在分子熒光法中.以下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1激發(fā)過程中的電子自旋雖不變.但激發(fā)態(tài)已不是單重態(tài)2激發(fā)態(tài)電子的自旋不成對.此狀態(tài)稱為單重態(tài)3激發(fā)三重態(tài)能級比相應(yīng)激發(fā)單重態(tài)能級要低一些4單重態(tài)到三重態(tài)的激發(fā)概率高于單重態(tài)到單重態(tài)80. 2

26、分 (1784)在分子熒光分析法中.以下說確的是1分子中電子共軛程度越大.熒光越易發(fā)生.且向短波方向移動2只要物質(zhì)具有與激發(fā)光一樣的頻率的吸收構(gòu)造.就會產(chǎn)生熒光3分子中電子共軛程度越大.熒光越易發(fā)生.且向長波方向移動4非剛性分子的熒光強于剛性分子81. 2 分 (1785)在分子熒光分析法中.下面說確的是1熒光發(fā)射光譜不隨激發(fā)波長的變化而改變2熒光發(fā)射光譜要隨激發(fā)波長的變化而改變3熒光激發(fā)光譜與它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互為鏡像對稱關(guān)系4熒光發(fā)射光譜與它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形狀相似且波長位置也一樣82. 2 分 (1786)在分子熒光分析法中.下面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1吸電子基團常使熒光增強2將一個高原

27、子序數(shù)的原子引入到體系中.使熒光減弱3與電子體系作用小的取代基引入.對熒光影響不明顯4給電子基團常使熒光增強83. 5 分 (1787)化合物1的烯醇式乙酰化產(chǎn)物可能是2和3.它的紫外吸收ma*為238nm(lgma*=4.2)。指出這個乙?;a(chǎn)物是屬于哪一種構(gòu)造?()84. 5 分 (1788)在以下五個化合物的UVVIS吸收光譜中.ma*計算值為324nm的是什么化合物? ( )85. 5 分 (1789)在以下五個三烯的異構(gòu)體中.請問UVVIS吸收光譜中ma*323nm的化合物是( )二、填空題 ( 共87題 )1. 2 分 (2013)在分光光度計中.常因波長圍不同而選用不同的檢測器.

28、下面兩種檢測器.各適用的光區(qū)為:(1) 光電倍增管用于 _(2) 熱電偶用于 _2. 2 分 (2015)在分光光度計中.常因波長圍不同而選用不同材料的容器,現(xiàn)有下面三種材料的容器.各適用的光區(qū)為:(1) 石英比色皿用于 _(2) 玻璃比色皿用于 _(3) 氯化鈉窗片吸收池用于 _3. 2 分 (2016)在分光光度計中.常因波長圍不同而選用不同的光源.下面三種光源.各適用的光區(qū)為:(1) 鎢燈用于 _(2) 氫燈用于 _(3) 能斯特?zé)粲糜?_4. 5 分 (2024)可見-紫外、原子吸收、紅外的定量分析吸收光譜法都可應(yīng)用一個一樣的 _定律, 亦稱為 _ 。其數(shù)學(xué)表達式為 _ 。5. 5 分

29、 (2028)朗伯比爾定律成立的主要前提條件是采用_ 。當(dāng)入射輻射不符合條件時.可引起比照爾定律的_ 偏離.此時工作曲線向 _ 軸彎曲。6. 2 分 (2054)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測定的合理吸光圍應(yīng)為 _ 。這是因為在該區(qū)間 _ 。7. 2 分 (2067)如圖設(shè) a、b 的濃度分別為ca和cb.在入射光波長為2時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分別為2(a)和2(b).則在使用 2.0 cm 的比色皿時.在2測得的總吸光度為 _ 。8. 2 分 (2076)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所用的光源是 _ 和 _ 兩種.9. 5 分 (2310)紫外-可見光譜法主要應(yīng)用有:(1) _(2)_(3)_(4)_(5)_10

30、. 5 分 (2311)雙波長分光光度法的主要優(yōu)點是:(1)_(2)_(3)_(4)_11. 5 分 (2312)雙光束分光光度計是將光源發(fā)出的光束分成_, 分別進入_和_.它比單光束分光光度計的主要優(yōu)點是_12. 5 分 (2313)形成1和2兩個單色光. 雙波長方法的分析原理是基于_13. 5 分 (2314)紫外-可見光分光度法可用于混合物的分析, 其定量依據(jù)是_如果混合物中的物質(zhì)間存在相互作用, 則混合物的吸光度與濃度的關(guān)系將不遵從_。14. 5 分 (2315)物質(zhì)的紫外-可見光譜又稱_光譜分子的熒光激發(fā)光譜是分子在_處的熒光光譜。分子的熒光光譜是分子在_處的發(fā)射光譜。15. 5 分

31、 (2316)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中, 吸光度與吸光溶液的濃度遵從的關(guān)系式為_而在分子熒光光譜法中, 熒光強度與濃度遵從的關(guān)系式為_16. 5 分 (2317)在分子熒光光譜法中, 增參加射光的強度, 測量靈敏度_原因是 _17. 5 分 (2318)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單色器在吸收池_.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單色器在吸收池_.在一般分子熒光光譜儀中, 單色器分別在吸收池_和_.18. 5 分 (2319)在紫外-可見吸收光譜中, 一般電子能級躍遷類型為:(1)_躍遷, 對應(yīng)_光譜區(qū)(2)_躍遷, 對應(yīng)_光譜區(qū)(3)_躍遷, 對應(yīng)_光譜區(qū)(4)_躍遷, 對應(yīng)_光譜區(qū)19. 2 分 (2322

32、)分光光度法與比色法相比, 其測量圍不再局限于可見光區(qū), 而是擴展到_及_光區(qū). 且利用吸光度的_性質(zhì), 可同時測定溶液中兩種以上的組分.20. 2 分 (2324)分光光度計與光電比色計均是測量吸光度. 主要不同處在于獲得_的方法不同. 前者采用_或_等分光器, 后者則是采用_分光器.21. 2 分 (2325)雙波長分光光度計較之于單波長分光光度計的突出特點是抵消了_和_所造成的誤差.22. 5 分 (2326)在分光光度法中, 以_為縱坐標(biāo), 以_為橫坐標(biāo)作圖, 可得光吸收曲線. 濃度不同的同種溶液, 在該種曲線中其最大吸收波長_.相應(yīng)的吸光度大小則_.23. 2 分 (2327)高濃度

33、示差分光光度法的測量原理是基于_與_呈正比. 該法與普通分光光度法的主要不同之處在于采用_作參比進展測量.24. 2 分 (2328)光電比色法與目視比色法在測量原理上有差異, 前者是比擬_,后者是比擬_。25. 2 分 (2340)朗伯定律的微分表示式為_設(shè)想將一均勻吸光溶液分作厚度相等的薄層, 當(dāng)一強度為I的平行單色光通過此溶液時, 假設(shè)通過第一薄層光的強度為I/2,則通過第二薄層和第三薄層的光的強度分別為_ 和 _.26. 2 分 (2341)測定一系列弱酸HB的溶液時, 在所測波長處HB及B-兩種形式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值如不同,將產(chǎn)生比照爾定律的偏差.當(dāng)HB的分析濃度增大時,假設(shè)(B-)(

34、HB).將發(fā)生_偏差, 假設(shè)(B-)*, 真空紫外; 2. n*, 遠紫外; 3. *, 紫外; 4. n*, 近紫外, 可見.19. 2 分 (2322) 答 1.紫外 2.紅外 3.加和20. 2 分 (2324) 答 1.單色光 2.棱鏡 3.光柵 4.濾光片21. 2 分 (2325) 答 1.吸收池 2.溶劑22. 5 分 (2326) 答 1.吸光度 2.波長 3.不變 4.不同23. 2 分 (2327) 答 1.表觀吸光度( 吸光度差 ) 2.濃度差 3.比試液濃度稍低的標(biāo)準(zhǔn)溶液24. 2 分 (2328) 答 1.吸收光的程度 2.透過光的強度25. 2 分 (2340) 答

35、 1.- dI/I=Kdb 2.I/4 3.I/826. 2 分 (2341) 答 1.負(fù) 2.正 3.B-=HB27. 5 分 (2342)答 1.摩爾吸收系數(shù) 2.L/(molcm) 3.入射光波長 4.吸光物質(zhì)性質(zhì) 5.溫度28. 2 分 (2343)答 1.小 2.大 3.濃度29. 2 分 (2346)答 1.準(zhǔn)確度 2.靈敏度30. 2 分 (2348)答 等吸光點吸收系數(shù)31. 2 分 (2349)答 呈正比降低32. 5 分 (2352)答 垂直入射光方向散射33. 2 分 (2353)答 A=lgT或A=lg(I0/I)=Abc( 即b=1 cm, c=1 molL時的A值

36、)T=II034. 2 分 (2354)答 *n*n*35. 2 分 (2355)答 *n*n*36. 2 分 (2621) 50。37. 2 分 (2623) 50。38. 2 分 (2624)在最大吸收波長ma*處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A/(bc)(Lmol1cm1)39. 2 分 (2625)*、n*、n*、*40. 2 分 (2626)大;*;大。41. 2 分 (2627)*; 更大;大。42. 2 分 (2628)n *; n *; n *。43. 2 分 (2629) C=O(或羰基)n*;n*;*。44. 2 分 (2630)*、*、*、*。45. 2 分 (2631)*;46. 5

37、 分 (2632)AlgTbc;入射光是單色光;吸收發(fā)生在均勻的介質(zhì)中;吸收過程中.吸收物質(zhì)互相不發(fā)生作用。47. 2 分 (2633)體系中各組分間互相不發(fā)生作用時.吸光度具有加和性;各組分吸光度之和;A總1bc1+2bc2+ibci48. 2 分 (2634)體系中各組分間互相不發(fā)生作用時.吸光度具有加和性;各組分吸光度之和;A總1bc1+2bc2+ibci49. 2 分 (2635)A/(bc)(Lmol1cm1)S=相對原子質(zhì)量/(gcm2)50. 2 分 (2636)多色輻射或入射光的非單色性、狹縫寬度或光譜帶寬;雜散光。51. 2 分 (2637)解離反響、酸堿反響、配位反響、締合

38、反響。52. 2 分 (2638) 0.20.8; 65%15%;其濃度的相對誤差小。53. 2 分 (2639)*、n*、n *。54. 2 分 (2640)CCCCBr55. 2 分 (2643)含EBT的溶液全試劑空白。56. 2 分 (2644)含EBT的溶液全試劑空白。57. 5 分 (2645)波長、狹縫寬度、吸光度值有色物的形成、溶液的pH 、顯色劑用量、顯色反響時間、溫度、有色化合物的穩(wěn)定性、掩蔽干擾。58. 2 分 (2646)摩爾吸收系數(shù);分別在極性和非極性溶劑中測吸收曲線比擬。59. 2 分 (2647)電子由受激發(fā)單重態(tài)返回基態(tài);電子由受激發(fā)三重態(tài)返回基態(tài)。60. 2

39、分 (2648)干擾組分在1及2處有一樣的吸光度;被測組分在1及2處吸光度之差A(yù)足夠大。61. 2 分 (2649) T362. 2 分 (2650)藍。63. 2 分 (2651) 3.3104Lmol1cm1。64. 2 分 (2652) 0.222; 0.111.0.333。65. 2 分 (2653)*。66. 2 分 (2654)E*E*EnEE。 n軌道以下.n*.*67. 2 分 (2655)長;大。68. 2 分 (2656)試樣在1及2處吸光度之差A(yù)。69. 2 分 (2657)發(fā)射的熒光波長比激發(fā)光輻射的波長長;發(fā)射的熒光波長比激發(fā)光輻射的波長短。70. 2 分 (2658

40、)較慢;長;還可以保持發(fā)射磷光一段時間。71. 2 分 (2659)小;體系間竄躍。72. 2 分 (2660)振動弛豫和轉(zhuǎn)換或非輻射躍遷;最低振動能極。73. 2 分 (2661)幾乎立即中止發(fā)射熒光;持續(xù)發(fā)射磷光一段時間。74. 2 分 (2662)后者的光源與檢測器方向互相垂直.后者有兩個單色器。75. 2 分 (2663)最低振動、轉(zhuǎn)動能極;高;長。76. 2 分 (2664)強;剛性增強。77. 2 分 (2665) 24978. 5 分 (2666) 35379. 5 分 (2667) 38580. 2 分 (2668) 23481. 2 分 (2669) 22382. 2 分 (

41、2670) 22283. 2 分 (2671) 22284. 2 分 (2672) 28585. 2 分 (2959)直躍線熒光階躍線熒光86. 2 分 (4534)答 應(yīng)接觸毛玻璃面87. 2 分 (4535)答 由于紅外輻射能量遠小于紫外輻射, 因此不會發(fā)生電子能級躍遷, 光譜精細構(gòu)造明顯;而紫外輻射能量過高, 在發(fā)生電子能級躍遷的同時, 發(fā)生振動和轉(zhuǎn)動能級躍遷, 使譜帶展寬, 精細構(gòu)造消失.三、計算題 ( 共66題 )1. 10 分 (3065) 答 由于該酸的解離常數(shù)為 5.0010-7.故 pH = 1 時.該酸完全不解離;pH=13時該酸完全解離。 pH = 7.00 時. HA

42、和 A-同時存在。c= 5.0010-4mol/L() = 0.401/(5.0010-4)= 802 (-) = 0.067/(5.0010-4)= 134 H+A- 10-7A-K= ; 5.0010-7 = HA HA A- = 5.00 HAHA = 5.00/6.0010-4mol/LA- = 25.00/6.0010-4mol/L 5.00 25.00A = 80210-4+13410-4 = 0.123 6.00 6.00答:該酸溶液在 pH 7.00 時的吸光度為 0.123。2. 10 分 (3066) 答稱取 100 mg 試樣時 10010-30.08% 1000c1=

43、= 1.3610-5mol/L 58.70 100A1 = 1.31041.001.3610-5 = 0.177同理.稱取 250 mg 試樣時A2= 0.1772.5 = 0.443稱取 500 mg 試樣時A3= 0.1775.0 = 0.886由于在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在 0.434 附近時由透射比的讀數(shù)誤差引起的濃度測量的相對誤差最小.故此題中選擇稱樣 250 mg 時.結(jié)果的精細度最高。3. 10 分 (3067) 答 根據(jù) pH 7.00 和 7.50 時吸光度等于 0.說明 A-在此波長無吸收。設(shè)為每種 pH 值時 HA 的解離度.則有 HA H+ + A-c(1-) H+ c

44、2.00 - 1.78 10-4.00.111 = = 0.11 K1 = = 1.2410-5 2.00 1 - 0.11 2.00 - 1.40 10-4.60.302 = = 0.30 K2 = = 1.0810-5 2.00 1 - 0.30 2.00 - 0.92 10-5.00.543 = = 0.54 K3 = = 1.1710-5 2.00 1 - 0.54 2.00 - 0.50 10-5.40.754 = = 0.75 K4 = = 1.1910-5 2.00 1 - 0.75 2.00 - 0.16 10-6.00.925 = = 0.92 K5 = = 1.1510-5

45、 2.00 1 - 0.92Ka = 1.1710-54. 10 分 (3068) 答 MR2 =0.5402.3010-4 = 1.8010-4 mol/L M + 2RMR2M2+ = 2.3010-4- 1.8010-4 = 0.5010-4 mol/LR- = 5.0010-4- 21.8010-4 = 1.4010-4 mol/L MR2 1.8010-4K = = = 1.84108 M2+R-2 0.5010-4(1.4010-4)25. 10 分 (3069) 答前一種情況下: (0.01 - AB )2K = AB0.012 - 0.02AB + AB2 = 610-4 AB

46、AB2 - 0.0206 AB + 0.012 = 0解得 AB1 = 0.0128 mol/L AB2 = 0.00785 mol/L所以溶液的吸光度為 0.785后一種情況下:AB2 - 0.01AB + (510-3)2 = 610-4ABAB2 - 0.0106AB + (510-3)2 = 0解得 AB1 = 7.0510-3 mol/L AB2 = 3.5510-3 mol/L所以溶液的吸光度為 20.355 = 0.7106. 10 分 (3070) 答 1.71 - 1.00 2P1 = ( ) = 0.06864 , P4 = P1 1.71 + 1.00 1.71 - 1.

47、34 2P2 = ( ) = 0.01472 , P3 = P2 1.71 + 1.34總反射損失 = 1 - ( 1 - P1)( 1 - P2)( 1 - P3)( 1 - P4) = 1 - ( 1 - P1)2( 1 - P2)2 = 1 - 0.931420.98532 = 15.8%7. 10 分 (3071) 答kf 2.0108f = = = 8.8%kf + kC + k* 2.0108 + 8.0107 + 2.0109k*kp 2.0109 0.70L = = kf + kC + k*kp + kC 22.8108 0.70 + 0.20 = 68%8. 10 分 (30

48、73) 答 (1) 用作圖紙根據(jù)數(shù)據(jù)繪制吸收曲線時.求得吸光度與 pH 無關(guān)的波長值為 523 nm。用作圖法粗略估計時.波長值為 525 nm 左右。也可用插法估計:1 = 510 A1 = 0.353 A2 = 0.2232 = 550 A1= 0.119 A2= 0.324= 40 nm A1 = 0.234 A2 = 0.101設(shè)所求波長為 (510 + )nm.則有 0.353 (0.234/40)* = 0.223 + 0.101/40* = 15.5 nm所求波長為 525 nm2)因 pKa= pH l(In-/HIn)K = 5.2010-6 , pKa = 5.28 pH

49、= 5.22所以 In- 0.871 1.000 = 0.871 In- = c HIn = c HIn 1.871 1.871 0.658 1.000c 0.076 0.871cA= + = 0.387 1.00c 1.871 1.00c 1.8719. 10 分 (3074) 答 根據(jù)前兩個吸光度數(shù)據(jù)可知該指示劑在 0.1 mol/L NaOH 中是完全解離的。因此In-= 0.302105在 pH = 7 的 0.2mol/L NaClO4溶液中In- = 0.165/(0.302105) = 0.54610-5 mol/LHIn = 1.0010-5 - 0.54610-5 = 0.4

50、5410-5mol/L H+In- 10-70.54610-5Ka= = = 1.2010-7 HIn 0.45410-510. 10 分 (3075) 答 (1) 未知液的吸光度Ar = 1.000 - 0.699 = 0.301 (2) 用常規(guī)法測量時結(jié)果的相對誤差:c0.434T0.4340.005 = = = 2.17% 2.2%cTlgT 0.1(-1.000)用示差法測量時結(jié)果的相對誤差:c0.434T0.4340.005 = = = 0.434% 0.43%cTrlg(TrTs) 0.500lg(0.50000.200)Ts = 10-A = 10-699 = 0.200Tr =

51、 0.100/0.200 = 0.50011. 10 分 (3076) 答HIn,528 = 1.738/(1.2210-3 )= 1.425103 = 1425HIn,400 = 0.077/(1.2210-3 )= 0.063103 = 63In-,528 = 0In-,400 = 0.753/(1.0910-3) = 0.691103 = 6911.401 = HIn14250.166 = HIn63 + In-691HIn = 1.401/1425 = 9.8310-4mol/LIn- = 0.166 - 0.062 / 691 = 1.5110-4 mol/LpKa = pH - l

52、gIn-/HIn = 4.31 - lg1.51/9.83 = 5.12Ka= 7.510-612. 10 分 (3077) 答配合物 M*3-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 = 0.800/5.0010-4 = 1.60103在后一種情況下配合物的平衡濃度 M*3- = 0.640/1.60103= 4.0010-4mol/L根據(jù)方程式 M2+ + 3*- M*3-M*3- c*-3M*3- M*3-M*3- = 4.0010-4 mol L-1M2+ = 5.00 10-4 - 4.0010-4 = 1.0010-4mol/L*- = 25.0010-4 - 34.0010-4 = 1.3010-3mol

53、/L 4.0010-4K= = 1.82109 1.0010-4(1.3010-3)3( 或K(解離)= 1/K = 5.4910-10)13. 5 分 (3082) 答 20010-620.0c= = 8.010-3 g/L 1005.010-3 8.010-3c= = 4.0610-5 mol/L 197.0A = -lg 0.50= 0.30a = A/c = 0.30/(8.010-3) = 38 L/(g cm) = A/c = 0.30/(4.0610-5) = 7.4103 L/(mol cm)14. 10 分 (3089) 答 (1) 強酸A = 1bc , 1 = 19325

54、A =2bc , 2 = 9075強堿A = 3bc , 3 = 1600A = 4bc , 4 = 9075 pH 8.00 時A = 0.314 = 19325HIn + 1600InA = 0.363 = 9075 HIn + 9075In解得 In = 2.5910-5 mol/L , HIn = 1.4110-5mol/L (2) HIn = H+ + In-Ka=H+In-/HIn解得 pKa= 7.74 (3) 未知液A = 0.322 = 19325HIn + 1600InA = 0.420 = 9075 HIn + 9075In解得 In= 3.2310-5mol/L , H

55、In = 1.4010-5mol/L同 (2) 解得 pH = 8.1015. 5 分 (3095) 答 A1 = bc1 A2 = bc2A2/A1 = c2/c1c2 = (A2/A1)c1 = (0.260/0.380)0.0750 = 0.0513 mol/L16. 5 分 (3096) 答 A = bc , 而A = -lgT= -lgT/bc = -lg0.50/(1.010-52 ) = 1.510417. 10 分 (3098) 答 對 Ti A400 = K1c, K1= 0.369A460 = K2, K2= 0.134對 V A400 = K3, K3 = 0.057A4

56、60 = K4, K4 = 0.091解聯(lián)立方程A400 = 0.366 = 0.369Ti + 0.057VA460 = 0.430 = 0.134Ti + 0.091VTiV )/0.369則 0.366 - 0.057V 0.430 = 0.134 ( ) + 0.091V 0.369V = 4.24 mg/g = 0.424%Ti= 0.337 mg/g = 0.0337%18. 5 分 (3100) 答由于A*= K*A0= K(0+ *)A* 20得* = 0= 10 24g/mL = 2.5 g/mLA0- A* 100-2019. 5 分 (3102) 答 配合物的解離度Ama

57、* - A 0.440 - 0.296 = = = 0.327Ama* 0.440在Ama* = 0.440 處.相當(dāng)于 Cu2+全部生成 CuSal-.其濃度:c = 0.056255025 = 0.01125 ( mol/L ) Cu2+ Sal3- CuSal-K為條件穩(wěn)定常數(shù)ccc(1-) CuSal- c(1-) 1 - 0.327 K= = = = 5.6102 Cu2+Sal3- cc 0.011250.3272K= Ksal(H) = 5.61025106 = 2.8109當(dāng)配合物很穩(wěn)定時.解離度小.即Ama*與A的差值很小。反之配合物很不穩(wěn)定.解離度甚大.作圖得到的曲線則十分

58、扁平。由于測量誤差與作圖誤差無法得到較準(zhǔn)確的結(jié)果。20. 5 分 (3121)答 A. 同環(huán)二烯母體根本值為 253 nm加一個共軛雙鍵 30加三個環(huán)外雙鍵 15五個烷基同共軛體系相連 25_ 323 nmB. 同環(huán)共軛二烯母體根本值 253 nm加一個共軛雙鍵 30八個烷基同共軛體系相連 40_ 323 nm21. 10 分 (3122) 答 (1) 13.3 (2) 7.0104 (3) 2.5110-5 (4) 0.708 (5) 1.03104 (6) 36.622. 10 分 (3132) 答因為每一摩爾溶劑中紫外光子的能量E可以根據(jù)式E = Nhc/(Cm)計算。所以在環(huán)己烷溶液中

59、 6.0210236.6310-3431010E = = 357 kJ/mol 33510-7同理:乙醇、甲醇和水中分別為 374 ,383和399 kJ/mol故在乙醇中氫鍵強度為374357 = 17 kJ/mol.在水中氫鍵強度為 399357 = 42 kJ/mol.在甲醇中氫鍵強度為 383357 = 26 kJ/mol23. 5 分 (3133) 答根據(jù) WoodWard-Fieser 規(guī)則計算母體基 215 nm- 取代 12延長共軛雙鍵 30 _ 257 nm24. 5 分 (3134) 答根據(jù) WoodWardFieser 規(guī)則計算母體基 214 nm環(huán)外雙鍵5 25烷基取代

60、7 35延長一個共軛雙鍵 30 _ 304 nm25. 5 分 (3144) 答 (1) 弱酸 HA = H+ + A-原始濃度c(HA)= (44.600.1050)/25.00 = 0.1873 50.000.1873 - 44.600.1050混合后 HA 的濃度 HA = = 0.04949mol/L 50.00 + 44.60 44.600.1050混合后 A-的濃度 A- = = 0.04950 mol/L 50.00 + 44.60 (2)根據(jù)題示= 485 nm 時有A1 = K1c , A2 = K2c故K1 = 0.454/(5.010-4) = 908 , K2 = 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