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總復習課件(蘇教版):9.3烯烴、炔烴與石油化工_第1頁
2012年高考總復習課件(蘇教版):9.3烯烴、炔烴與石油化工_第2頁
2012年高考總復習課件(蘇教版):9.3烯烴、炔烴與石油化工_第3頁
2012年高考總復習課件(蘇教版):9.3烯烴、炔烴與石油化工_第4頁
2012年高考總復習課件(蘇教版):9.3烯烴、炔烴與石油化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單元烯烴、炔烴與石油化工基礎自主梳理清單一乙烯、乙炔的組成及性質自我診斷1下列有關乙炔性質的敘述中,既不同于乙烯又不同于乙烷的是()A能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能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C能與酸性KMnO4溶液發(fā)生氧化反應D能與HCl反應生成氯乙烯答案:D基礎回歸1乙烯(1)結構(2)物理性質顏色:_;狀態(tài):_;溶解性:_;密度:比空氣_。(3)化學性質氧化反應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_。加成反應無色氣態(tài)難溶于水小褪色加聚反應合成聚乙烯塑料的化學方程式為:_。(4)用途用于_劑和_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水果的催熟2乙炔(1)結構(2)物理性質純凈的乙炔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_,微

2、溶于水。(3)化學性質氧化反應a可燃性:_。b能被氧化劑氧化: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加成反應小清單二烯烴、炔烴自我診斷2某烴1 mol最多能和2 mol HCl加成,生成氯代烴,此氯代烴1 mol能與6 mol Cl2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物中只有碳、氯兩種元素,此烴是()AC2H2 BC2H4CC3H4 DC6H6答案:C基礎回歸1烯烴(1)概念分子里含有_的不飽和鏈烴,分子通式:_。(2)物理性質烯烴的沸點隨碳原子數(shù)的增多而_。液態(tài)烯烴的密度隨碳原子數(shù)的增多而_。碳碳雙鍵CnH2n(n2)升高增大(3)化學性質氧化反應a烯烴的燃燒通式:_。b烯烴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加

3、成反應丙烯使溴水褪色的化學方程式:2炔烴(1)概念分子里含有_的不飽和鏈烴,分子通式:_。(2)物理性質:隨著碳原子的增多,氣態(tài)炔烴的沸點_,液態(tài)炔烴密度_。(3)化學性質:與乙炔相似,易發(fā)生_、_、_。炔烴燃燒的通式:_碳碳叁鍵CnH2n2(n2)升高增大加成反應氧化反應加聚反應清單三石油化工自我診斷3(2011年無錫市高三模擬)石蠟油(主要是含17個碳原子以上的液態(tài)烷烴混合物)分解實驗按照如圖進行:(1)石蠟油分解實驗產生的氣體的主要成分是_(填寫序號,下同)只有甲烷只有乙烯烷烴跟烯烴的混合物(2)將石蠟油分解所得生成物通入到溴水中,現(xiàn)象是_;通入到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現(xiàn)象是_。(3)碎瓷

4、片的作用是_(填序號)。防止暴沸有催化功能積蓄熱量作反應物(4)寫出含有18個碳原子的烷烴分解為乙烷與最多乙烯的化學方程式:_。解析:石蠟油在加熱和催化劑的作用下,分解產物為烯烴和烷烴,烯烴中含有碳碳不飽和鍵,既可以發(fā)生加成反應,也可以被強氧化劑氧化?;A回歸課堂互動主講練考點一乙烯、乙炔的化學性質乙烯、乙炔的化學性質主要有其官能團碳碳雙鍵(C=C)、碳碳叁鍵(C C)決定,其中的一個或兩個鍵不穩(wěn)定,使乙烯、乙炔具有較活潑的化學性質。容易發(fā)生氧化反應、加成反應及加聚反應。1氧化反應(1)乙烯在氧氣或空氣中點燃時易燃燒,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烯中含碳量比較高,在一般的情況下燃燒不是很充分,

5、因此火焰明亮且?guī)в泻跓煛R胰埠剂勘纫蚁└?,在燃燒時火焰明亮且?guī)в袧饬业暮跓?。乙烯、乙炔也是屬于易燃、易爆的氣體,在點燃之前一定要先檢驗其純度。檢驗純度的方法、現(xiàn)象與氫氣、甲烷等相同。(2)乙烯、乙炔被其他氧化劑氧化乙烯、乙炔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實質是乙烯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乙烯、乙炔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的事實說明乙烯、乙炔比烷烴易被氧化,發(fā)生氧化反應。實驗室中常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乙烯和甲烷、乙烷等烷烴。2乙烯發(fā)生加成反應(1)加成反應:有機物分子中不飽和的碳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分子的反應叫做加成反應。(2)乙烯易發(fā)生加成反應,除了Br2以外,Cl2、HCl、

6、HBr、H2、H2O等多種物質都能夠在一定的條件下與乙烯發(fā)生加成反應。3聚合反應(1)定義:有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結合成相對分子質量大的高分子的反應叫聚合反應。(2)分類:按照其反應特征及產物類型可分為:加聚反應和縮聚反應。加聚反應: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化合物通過加成反應互相結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其產物中只有高聚物,無其他小分子物質,但生成的高聚物由于n值不同,所以一般為混合物,加聚反應的單體一般為烯烴、炔烴(二烯烴)、醛等含有不飽和雙鍵或叁鍵的物質??s聚反應:由有機化合物分子間脫去小分子獲得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s聚反應的單體往往是具有雙官能團(如OH、COOH、NH2、X及活潑氫原子等)或

7、多官能團的小分子。 (2011年浙江嘉興調研)下列給出了四種烴A、B、C、D的相關信息:烴A在所有的烴中含碳的質量分數(shù)最低烴B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可用于催熟果實烴C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的氧炔焰常用來切割或焊接金屬烴D的分子比例模型如圖所示。例1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1)將A和Cl2按體積比為14混合充入一試管,密封后置于光亮處,一段時間后能看到試管內的現(xiàn)象是_。(2)寫出實驗室制取B的反應類型_。(3)實驗室制取C的化學方程式為_。(4)D分子中不存在一般的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交替的結構,以下能證實這一事實的是_。aD的鄰位二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異構體bD的間位二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異構體cD的對位二氯

8、取代物不存在同分異構體(5)某有機化合物X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70,小于120。經分析得知,其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之和為68%,其余為氧元素。則X的分子式為_?!窘馕觥坑深}目提供的信息可知,A是CH4,B是CH2=CH2,C是CHCH,D是苯。(1)CH4與Cl2發(fā)生取代反應,現(xiàn)象為“試管內壁上有小液滴出現(xiàn),黃綠色褪去或逐漸變淺;(2)實驗室中用乙醇制乙烯,發(fā)生的反應為消去反應;(3)實驗室由電石與水反應制乙炔:CaC22H2OCa(OH)2C2H2;(4)如果是碳碳單鍵與碳碳雙鍵交替的結構,其鄰位是不等價的,就可能存在同分異構體,所以選a;(5)該化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個數(shù)小于1200.3

9、2/162.4,大于700.32161.4,因此氧原子數(shù)為2個;由分子中的氧原子數(shù)可以推斷其相對分子質量為100,分子式為C5H8O2?!敬鸢浮?1)試管內壁上有小液滴出現(xiàn),黃綠色褪去或逐漸變淺(2)消去反應(3)CaC22H2OCa(OH)2C2H2(4)a(5)C5H8O2跟蹤訓練 (隨學隨練,輕松奪冠)1.如圖,在光照條件下,將盛有CH4和Cl2的量筒倒扣于盛有飽和食鹽水的燒杯中進行實驗,下列對實驗現(xiàn)象及產物的分析錯誤的是_(填字母)。A混合氣體的顏色變淺,量筒中液面上升B量筒內壁上出現(xiàn)的油狀液滴,應是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混合物C燒杯中有白色固體物質析出D甲烷與氯氣反應后的產物只有CCl

10、4.根據(jù)烯烴的性質回答下列問題:(1)一瓶無色氣體,可能含有CH4和CH2=CH2,或其中的一種,與一瓶Cl2混合后光照,觀察到黃綠色逐漸褪去,瓶壁有少量無色油狀小液滴。由上述實驗現(xiàn)象推斷出該瓶氣體中一定含有CH4,你認為是否正確,為什么?_。上述實驗中可能涉及的反應類型有_。(2)含有 的化合物與CH2=CH2一樣,在一定條件下可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廣泛用作農用薄膜的聚氯乙烯塑料,是由 聚合而成的,其化學方程式是_。電器包裝中大量使用的泡沫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 ),它是由_(寫結構簡式)聚合而成的。解析:.反應中Cl2被消耗,產物有CH3Cl、CH2Cl2、CHCl3、CCl4、HCl

11、,其中CH2Cl2、CHCl3、CCl4為不溶于水的油狀液體,HCl溶于水,氣體體積減小,且溶液中c(Cl)增大,而析出NaCl白色固體,故A、C正確,B、D錯誤。.(1)因為CH2=CH2Cl2CH2ClCH2Cl,經反應也能使黃綠色逐漸褪去,且CH2ClCH2Cl為油狀液體,故不能說明無色氣體中一定含CH4。涉及到的反應類型可能有取代和加成反應。答案:.BD.(1)不正確,因為CH2=CH2也可以與Cl2發(fā)生加成反應,而使黃綠色逐漸褪去,生成的CH2ClCH2Cl也是油狀液體取代反應、加成反應考點二共軛二烯烴的加成反應1共軛二烯烴單雙鍵交替出現(xiàn)的含有兩個 的烯烴。2加成反應以1,3丁二烯為

12、例加以說明:在外界條件作用下,1,3丁二烯分子中的兩個 均斷裂,形成如下結構(每個碳原子上都有1個單電子) 。因為1、4位上的碳原子空間阻力小,比較容易與外界的原子或原子團發(fā)生加成反應,而2、3位上的碳原子則比較難?!咎貏e提醒】1.加成反應從形式上看屬于化合反應,但不同于一般的化合反應,借助這一特征可以幫助我們初步判斷反應的類型。2在取代反應中,反應物中至少有一種為有機物,但不一定為烴;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種為有機物。3并不是所有的二烯烴都會發(fā)生1,4加成反應,只有共軛二烯烴才能發(fā)生。4應用共軛二烯烴加成反應規(guī)律判斷加成方式或加成產物時,首先要判斷共軛二烯烴的結構是否對稱(即兩個 是否等效)。如

13、有四種加成方式:1,2加成、3、4加成、1,4加成和完全加成。 2011年杭州市西湖高級中學模擬)環(huán)己烯可以通過丁二烯與乙烯發(fā)生環(huán)化加成反應得到:例2實驗證明,下列反應中反應物分子的環(huán)外雙鍵比環(huán)內雙鍵更容易被氧化現(xiàn)僅以丁二烯為有機原料,無機試劑任選,按下列途徑合成甲基環(huán)己烷:請按要求填空:(1)A的結構簡式是_;B的結構簡式是_。(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反應類型:反應_,反應類型_。反應_,反應類型_。【解析】因為1,3丁二烯分子中含4個碳原子,而C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為7,故1,3丁二烯AB分別發(fā)生信息(1)、跟蹤訓練 (隨學隨練,輕松奪冠)2有人認為CH2=CH2與Br2的加成反應,實質是Br2先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