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 z.第一課 手挽手教 學 容學唱拍手拍手;牽著我的手;聆聽祝你快樂。彩橋架到島。重音記號教 學 目 標1.牽著我的手,大家拍手拍手,我們衷心祝賀祝你快樂,向海峽兩岸小朋友問聲好。人們的友情傳遞、表達,莫過于音樂。本課四首作品都是集中反映了這一主題,讓我們在音樂的熏下歌唱團結、友誼,發(fā)揚文明新風。2.在聆聽祝你快樂樂曲及彩橋架到島歌曲的感悟中,分別編創(chuàng)集體舞與現代舞進展表演。3.在表演牽著我的手、拍手拍手實踐中,學習二聲部唱與奏,使音樂表現更為和諧飽滿。4.掌握重音記號,使其在音樂表現中強化感染力。教 材 分 析銅管樂合奏祝你快樂 這是一首銅管樂合奏曲,樂曲熱情歡快、充滿朝氣,給
2、人以輕松、快樂的感覺。 樂曲首先以主題旋律的最后小節(jié)為引子,樂隊齊奏:然后出現了完整的主題:貫串于主題的前半拍休止的弱起節(jié)奏,使音樂更顯活潑,富有動力。這一主題通過配器的變化反復一次。這一局部的副題,節(jié)奏較為舒展,旋律線條作上下盤旋,富有歌唱性。巧妙的是,副題開場的兩個音與主題起始一樣,但節(jié)奏增長,使主、副題之間銜接自然: 在主題再次反復后,進入抒情、優(yōu)美的中段,與第一局部形成比照。最后,樂曲再現主題,在歡樂、酣暢的氣氛中完畢。 此曲又由詞作家曉光填詞改編成歌曲。歌中的歌詞十分貼切的詮釋了樂曲的容。歌曲彩橋架到島 島是中國的一局部,同胞與大陸同胞一樣同屬中華民族炎黃子,祖國統(tǒng)一是海峽兩岸人民的
3、共同愿望。這首歌曲表達了海峽兩岸兒童的心聲統(tǒng)一祖國。 歌曲根本上由兩個段落構成。 第一段采用較短的句式,旋律的重復以及切分和八分休止的節(jié)奏,顯得活潑、輕快。這里看似對景物的描繪艷陽、白云、七色彩虹,采用寫實的手法,實質上是借物抒情,表現了孩子們純潔無邪的快樂心情,同時也為第二段中虛擬的七彩橋作了鋪墊。 第二段是歌曲表現的主題所在,以化實為虛的手法傾吐了孩子們企盼祖國統(tǒng)一、渴望友誼交流的強烈愿望。旋律的前半局部包含兩個氣息悠長的句子,每句為小節(jié): 后半局部則采用了第一段中后半局部音調的素材,活潑、輕快,情緒熱烈:生動地表現了海峽兩岸兒童隔岸相望、遙相問候的殷切之情。歌曲拍手拍手 這是一首頌揚和倡
4、導精神文明風氣為題材的兒童歌曲。歌曲吸取了少年兒童生活中的幾段情景,反映了少年兒童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歌曲為分節(jié)歌,由主題和副歌構成。主歌局部包含兩個平行樂句。兩句旋律均自上而下作和弦分解進展,在句末的八度上行跳進,使曲調顯得生氣勃勃,充滿活力。副歌局部也是由兩個平行樂句構成的樂段。樂句的前半句是由兩個四分音符在高音區(qū)形成的節(jié)奏性音調,簡潔而有力,富有形象地表現了孩子們響亮的掌聲和興高采烈的神態(tài);后半句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唱出了他們對文明新風的熱情贊美。歌曲的句中及句子之間頻頻穿插了伴以掌聲的間奏,既突出了主題,也增添了歡樂的情趣。歌曲牽著我的手 這首歌的歌詞十分精煉,含意深刻,它表現了新世紀的
5、少年兒童熱情樂觀的精神風貌和永遠跟黨走的堅決信念。歌曲為2/4拍,二段體構造。第一樂段的旋律以五聲音調為主,上下句對稱,節(jié)奏生動活潑,明朗的音調表現了孩子們在黨的下幸福成長的歡樂心情。每句句末都采用了節(jié)奏型,突出了手、走二字,表達了與太陽共牽手,跟黨走的堅決決心,充滿著信念。第二樂段運用合唱的形式,明亮的大調式曲調與第一樂段形成鮮明的比照,八度大跳在高音區(qū)唱出了,情緒熱情而又奔放,節(jié)奏型再現,使全曲風格統(tǒng)一,最后,完畢在高音上,五拍的時值再一次突出了走字,情緒更為堅決。教 學 建 議本課容擬用三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學唱拍手拍手;音樂知識與練習。第二課時:聆聽祝你快樂;彩橋架到島。第三課時:學
6、唱牽著我的手。第一課時教學容學唱拍手拍手;音樂知識:重音記號及練習。教學過程:一、 組織教學:聽曲入室,師生問候。二、 拍手拍手。1.設問:什么場合會出現掌聲 掌聲能表達什么情感? 2.聆聽歌曲拍手拍手唱。 設問:歌曲有什么特征?以拍手掌聲穿插在歌曲中間。 3.再聽一次唱。聽一聽歌曲有幾局部組成?二局部:齊唱局部與合唱局部。 4.學唱第一局部: (1)聽第一局部曲調唱。 設問:這局部曲調有什么規(guī)律有沒有根本一樣的曲調每句的開場都是附點八分音符;第一、第三句根本一樣。 (2)學唱第一局部曲調: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與糾正,注意八度大跳的音準。 (3)齊唱第一局部曲調,在間奏處參加拍手
7、。5.學唱第二局部: (1)奏一奏、聽一聽、唱一唱:豎笛 (2)聽第二局部曲調唱。 (3)在教師指導下學唱第二聲部曲調。把全班學生分為二個聲部學唱。學唱時開場可以放慢速度,當音準、節(jié)奏有把握時逐步恢復速度。 (4)這句有困難時,可以改為以降低難度。(5)參加重音記號,參加拍手,唱好第二局部的曲調。6.完整地、歡快熱情地唱好全歌曲調注意二聲部和諧。7.填入歌調,有感情地演唱。 8.設問:歌曲間奏處除按曲譜上節(jié)奏拍手外還可作怎樣的節(jié)奏變化?9.參加打擊樂器伴奏表演,使歌曲的氣氛更為熱烈。10.小結:我們大家手挽手,發(fā)揚文明新風。三、音樂知識:重音記號1.認識重音記號:標記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該音要唱
8、得加強、加重。2.結合歌曲拍手拍手的實踐,掌握重音記號。(1)找出歌曲中的重音記號。(2)比照實踐:用重音記號與沒有重音記號進展試唱實踐比照。從實踐中掌握重音記號的唱法及其作用。四、練習:1、2、五、完畢。聽曲出室。第二課時教學容:聆聽祝你快樂;彩橋架到島。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聽曲入室,師生問候。三、 欣賞祝你快樂1.聆聽樂曲。 設問:這首歌曲給你什么感受?2.再細聽樂曲。 請你合著樂曲輕輕拍手或敲擊打擊樂。 當你聽到音樂情緒變化時,就變換另一種形式或停頓拍擊;在聽到一樣的音樂再現時,用一樣的方法再次拍擊,以示樂曲的分段及構造。3.討論演奏該曲的形式及樂器。 合奏、銅管樂合奏,指導學生觀看
9、教材中的演奏圖。4.邊看教材中的圖形譜及其歌詞,邊跟音樂哼唱如有條件,最好展示歌曲曲譜。5.再深入討論樂曲的情緒包括樂曲分段的情緒,并根據三段不同的情緒,設計集體舞動作。6.合著樂曲聲,試跳集體舞,并群策群力進展修改。 7.完整地合著樂曲邊跳邊唱。 8.小結:我們互相祝賀快樂,裝點江山,獻給祖國。四、聆聽彩橋架到島 1.聆聽歌曲:聽讀歌曲所表達的容。 設問:彩橋是什么橋,是不是真正的橋?彩橋為什么要架到島? 2.細聽歌曲,討論上述問題。 3.看著歌詞合著歌曲錄音哼唱。 4.師生討論這首歌曲的主題思想是什么?海峽兩岸小朋友盼祖國統(tǒng)一, 5.學唱 海峽兩岸小朋友,站在橋上問聲好。 6.設問:用相隔
10、一小節(jié)輪唱形式演唱,表達什么樣的情緒兩岸小朋友爭先恐后地問好,急迫地盼望祖國統(tǒng)一,象征全國小朋友的團結與友誼 7.用熱烈的情緒,表演這一片段。 8.合著音樂,自由地即興地用現代舞動作表現,把熱烈的氣氛推向高潮。 9.小結:海峽兩岸小朋友手拉手,為爭取祖國早日統(tǒng)一共同奮斗。 五、完畢。聽曲出室。第三課時教學容:學唱牽著我的手。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聽曲入室,師生問候。二、牽著我的手1.欣賞歌曲唱:了解歌曲容與情緒。2.再聽唱。 設問:的含義是什么?3.看譜聽教師唱第一樂段曲調。 設問:哪一句根本一樣,哪一句根本相似4.學生自學第一樂段曲調。教師巡視、個別指導讀譜能力較差的學生。(1)重點指導唱好
11、一句。 (2)同座學生相互唱曲調,交流自學成果,相互糾正。 (3)全班齊唱第一樂段。5.學唱第二樂段。全班分成兩局部,各唱一個聲部。教師分別唱二聲部的曲調。 (1)各聲部學生自學自己聲部的曲調,教師巡視指導,重點指導第二聲部。 (2)唱平行三度的二聲部音列: (3)重點練習兩個樂句:(4)唱好第二樂段二聲部曲調,注意音準與和諧。6.以稍快的速度、熱烈的情緒唱好全曲。7.填入歌詞合唱局部學生分聲部唱一次。(1)學生唱第一聲部,教師唱第二聲部,要求相互都能傾聽。 (2)聽伴奏帶或教師伴奏(教師的伴奏必需是不帶旋律的伴奏)學生學唱第二聲部。 (3)教師唱第一聲部,學生唱第二聲部。 (4)學生二聲部曲
12、調合唱。 (5)豎笛根底較好的班級,二聲部各用一、二支豎笛輔之。 (6)班級根底較差的,可以降低難度。第一樂句單聲部,第二、三樂句二聲部。 8.設問:、太陽的含義是什么? 如何理解牽著我的手?師生討論。9.充滿活力地唱好歌曲。 10.小結:大家手挽手,團結友誼朝前走。三、完畢第二課 跳起來教 學 目 標1.音樂與舞蹈原本是一家。感受三首不同地區(qū)不同時代的舞蹈音樂,體驗其不同的風格特征,拓展我們的視野。2.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風格。在學唱我和提琴過程中掌握3/8拍的特點及學習找出曲調中的重復樂句,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曲式打下根底。3.在學唱*民歌跳吧,跳吧后,即興編創(chuàng)舞蹈使歌舞一體。4.繼續(xù)
13、學吹豎笛。教 材 分 析1馬刀舞曲 這是前聯(lián)作曲家哈恰圖良(19031978)于1942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樂曲,為作曲家所作的芭蕾舞劇加雅涅中第三幕第二場的群舞音樂,表現了亞美尼亞民族剽悍粗暴的性格。樂曲采用帶再現的三段體構造。 一開場,由定音鼓、軍鼓及弦樂器等用急板速度奏出節(jié)奏強烈的4小節(jié)引子,形成熾熱的舞曲氣氛。隨后,木琴、木管、圓號奏出由同音反復及小二度半音進展構成的旋律:后兩小節(jié)的旋律由長號用滑音與木管交替奏出,相互照應。在反復一遍后,主題又移高小三度再次響起,情緒更為熱烈奔放。 接著由中音薩克管和大提琴奏出與前一主題作鮮明比照的抒情旋律:這一旋律重復一次后,英武剽悍、迅疾奔放的主題再現。樂
14、曲的結尾輕巧靈活,先作半音階式的下行,再以五聲音階式的上行音調為完畢,頗有的情調。2鋼琴曲*舞曲(第二號) *各少數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小伙子們敲著手鼓與姑娘們邊歌邊舞的場景,在日常生活中時有所見。這首舞曲就是我國作曲家、鋼琴演奏家丁善德采用*民歌為主題寫成的一首具有民族風格特色的鋼琴獨奏曲。它描繪了節(jié)日中*人民載歌載舞的歡樂場面。 樂曲是三段體構造。 第一段以這樣的手鼓節(jié)奏為引子,并在這樣的伴奏音型上,奏出了歡樂歌舞的主題:這一主題通過重復、轉調和開展,力度加強,變得更為熱烈。但隨即出現一段舒緩、柔和的旋律,與前段形成鮮明比照。它取材于第二段的主題音調,起到過渡的作用。在靜寂中,手鼓的節(jié)
15、奏突然響起,第二段的主題隨之出現:手鼓節(jié)奏始終伴隨著旋律,猶如小伙子敲起手鼓,引吭高歌。在第一段主題再現后,樂曲在強烈的手鼓聲中完畢。作曲家以豪放的筆調、艷麗的色彩及粗暴的風格,描繪了一幅*人民歡慶節(jié)日的風俗畫。 舞曲,音樂的體裁之一,有聲樂曲與器樂曲的不同形式。有供舞蹈所用,也有專供音樂會欣賞所用。但舞曲和其他音樂體裁一樣,都生動地抒發(fā)和表現人們的思想感情。舞曲音樂具有節(jié)奏鮮明、旋律流暢、構造簡潔的特點。由于舞曲多來自民間舞蹈,所以帶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或地方色彩。例如我國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燈、西南地區(qū)的花燈以及各兄弟民族的民族舞;法國的小步舞,加沃特,波蘭的馬祖卡、波洛奈茲,捷克的波爾卡,
16、西班牙的波萊羅、哈巴涅拉,奧地利的圓舞曲,拉丁美洲的探戈等等。 千姿百態(tài),風格各異,特色紛呈。3鋼琴曲小步舞曲 17至18世紀的作曲家巴赫在他卷帙浩繁、數量眾多的作品中,不乏技巧精深、規(guī)模宏大的作品,但他也為自己的孩子們寫了一些短小簡易的、用羽管鍵琴(類似今天的鋼琴,鋼琴的前身)彈奏的樂曲,那就是小步舞曲。其中11首被后人收集在巴赫初級鋼琴曲集中,成為鋼琴學生的啟蒙教材。其中第一首G大調小步舞曲又是最為人熟知的一首。 樂曲為二段體構造。 第一段旋律以級進與跳進交替,連音與頓音相間,十分生動活潑: 第二段與第一段沒有太多比照,只是音區(qū)提高,力度增強,情緒更為明朗: 接著音樂又趨平靜:樂曲充滿柔和
17、、典雅的氣氛,仿佛是小溪在緩緩地流淌。 現在我們聽到的音樂還參加巴赫所寫的另一首小步舞曲,由于是g小調,所以與第一首G大調小步舞曲形成了調性、調式的色彩比照。前者顯得更為明朗,后者則給人以淡雅柔情之感。最后,G大調小步舞曲再次出現,構成了復三部曲式的構造,聽來也別有意趣。 樂曲用弦樂和羽管鍵琴演奏,更能表達17、18世紀時期的巴羅克音樂風格。 小步舞曲,起源于法國民間的三拍子舞曲,因舞蹈的步子較小而得名。速度沉著,節(jié)奏平穩(wěn),能表現許多禮儀上溫文爾雅的動作和意境。最初流行于17世紀法國宮廷之中,后演變?yōu)?/4拍。18世紀以后,在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器樂創(chuàng)作中,往往在奏鳴曲、交響曲中采用此體裁作為套曲
18、的第三樂章,在風格特點上也有了演變。 作曲家介紹 巴赫(16851750)德國作曲家,古典派復調音樂大師。18歲起歷任多處教堂和宮廷的樂長及管風琴師。他的作品明顯地突破教會音樂的規(guī),具有豐富的世俗感情和大膽的革新精神。他的創(chuàng)作手法以復調為主。主要作品有200多部康塔塔(指有樂隊伴奏的世俗或合唱曲)、b小調彌撒曲、平均律鋼琴曲集、創(chuàng)意曲集、6首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等。他的作品對歐洲近代音樂的開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4歌曲我和提琴 這是一首D大調挪威兒童歌曲。3/8拍,一段體構造,全曲由五個樂句組成。第一樂句與第二樂句在旋律上完全重復,曲調輕盈跳躍。第三、四兩樂句旋律同樣完全重復。曲中出現了節(jié)奏,使得音樂
19、更富有動感,形象地表現了我和提琴在一起時的歡樂心情,表達了音樂永遠伴隨著我一生快樂的美好愿望。第五樂句在第四樂句間的五度大跳更使這一情緒得以進一步的高漲,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音樂執(zhí)著的追求。5歌曲跳吧,跳吧 這是一首*塔塔爾族民歌。歌曲的音樂語言十分簡練,根本素材只有一個包含兩個樂句的8小節(jié)樂段。其根本節(jié)奏,貫穿全曲,曲調歡快跳躍,富于舞蹈性,情緒熱烈歡快,它形象地描繪了人們歡唱舞蹈時的歡樂情景。第二樂句曲調作了五度的大跳與第一樂句形成了較強的比照,歡樂的情緒時起彼伏,把*塔塔爾族人民豪爽的性格和歡樂舞蹈的熱烈場面刻畫得栩栩如生。教 學 建 議本課容擬用三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聆聽馬
20、刀舞、小步舞曲;學唱我和提琴(一)。第二課時:學唱我和提琴(二);豎笛吹奏練習。第三課時:聆聽*舞曲(第二號);學唱跳吧,跳吧;本地區(qū)舞曲交流。第一課時教學容:聆聽馬刀舞、小步舞曲;學唱我和提琴(一)教學過程:一、 組織教學:聽曲入室,師生問候。二、 新課聆聽馬刀舞1.設問:誰見過騎著馬揮舞大刀打仗的場景 (電視劇、電影) 2.欣賞管弦樂馬刀舞,這是前聯(lián)作曲家哈恰圖良創(chuàng)作的一首樂曲。 設問:樂曲描繪了怎樣的場景 3.師生討論:自己根據樂曲所想像的場面發(fā)表各自的見解。(粗略的)4.細細聆聽:能否把各段音樂所描繪的場景,再表達得細致些如引子局部有什么特點,第一局部是怎樣的場面中間一段又是怎樣5.把
21、你們想像的場景,用動作跟隨音樂表演出來。聆聽小步舞曲1.談話:馬刀舞表現的是戰(zhàn)爭的場面;現在你聽聽又表現怎樣的情景初聽樂曲。2.師生交流所聽樂曲的印象。3.再欣賞樂曲,教師作簡要介紹: (1)介紹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與作曲家巴赫。 (2)典雅的宮廷小步舞曲。4.如能放一段錄像(宮廷小步舞曲場面),配合樂曲,效果一定更佳(再次聆聽)。5.舞曲體裁說明。6.小結:這兩首舞蹈音樂,描繪兩個時代背景,兩種風格特征。請回家收集本地區(qū)的舞曲,我們將在下節(jié)課交流。表演我和提琴 教學根本要求1.音樂知識導入:我們已經唱過很多3/4拍的歌曲,你們愿意唱哪一首3/4拍的含義是什么它的指揮圖式是怎樣的2.介紹挪威民歌
22、我和提琴: (1)出示歐洲地圖,找出挪威的地理位置:北歐。 (2)欣賞我和提琴演唱。 設問:從歌曲容中,你了解到挪威人的風土人情嗎 歌曲是幾拍子的第二課時教學容:學唱我和提琴(二);豎笛吹奏練習。教學過程:一、 組織教學:聽曲入室,師生問候。二、 新課1.學唱歌曲我和提琴曲調。 (1)看譜聽教師唱曲調,找出根本重復的樂句。 (2)根據3/4拍的含義,啟發(fā)學生講3/8拍的含義。 設問:3/4拍與3/8拍的一樣與不同之處在哪里從分析比照中理解3/8拍。 (3)學習3/8指揮圖式,并用指揮圖式自學曲調的第一、三、五樂句。教師指導的重點是學習起拍及第三樂句的附點八分音符節(jié)奏。 (4)流暢地唱好曲調(強
23、弱弱節(jié)奏要鮮明,分句要清楚),用色塊表示樂句的根本重復。2.學唱歌曲: (1)再聽唱第二次時學生輕聲跟唱。 (2)填上歌詞。 3.表演歌曲。 有感情地歌唱。請少數學生自選打擊樂器伴奏,有舞蹈特長的學生即興伴舞。4.將平安夜3/4拍改寫成3/8拍。音樂知識:3/8拍1拍號的含義:每小節(jié)幾拍/以幾分音符為一拍。2復習2/4、4/4、3/4拍的強弱規(guī)律及其指揮圖式。 3從3/4引入3/8拍。 同樣是三拍子,但由于單位時值(以幾分音符為一拍)不同,產生不同拍號的三拍子。4結合我和提琴的演唱,學習3/8拍。 5通過把3/4拍平安夜改寫成3/8拍,穩(wěn)固這一音樂知識。學吹豎笛1復習5 6 7五音指法及樂曲劃
24、小船見四(上)第七課教材。 2跟我學: (1)按本教材中的譜例,由教師示,學生跟學,吹好5 6 7三音。 (2)教師任意在5 6 7五音變節(jié)奏變音型,讓學生跟著學吹。 (3)分小組由學生輪流任小教師,即興吹奏五音,其他學生跟著學吹。 3練習吹奏二聲部長音教材(一)譜例,注意聲音平穩(wěn)持續(xù)、二聲部和諧。 4吹奏樂曲掀起你的蓋頭來: (1)教師示。 (2)全體學吹。吹奏要注意曲調的流暢,注意十六分音符及附點音符節(jié)奏。 (3)在熟練的前提下,可請一局部同學以*舞的動作表演豎笛與*舞。第三課時教學容:聆聽*舞曲(第二號);學唱跳吧,跳吧;本地區(qū)舞曲交流。教學過程:一、 組織教學:聽曲入室,師生問候。二、
25、 新課聆聽*舞曲(第二號)1.談話導入:*各兄弟民族都能歌善舞,我們大家來唱唱娃哈哈,邊唱邊跳。2.我們來聽一首鋼琴獨奏曲,聽聽樂曲的風格是哪一個地區(qū)的少數民族風格音樂為什么 欣賞樂曲。3.學生討論*風格的音樂伴奏的音型具有*節(jié)奏的風格。4.再欣賞一遍。 設問:鋼琴中的伴奏音型節(jié)奏是模仿*少數民族中哪件民族樂器5.學生討論手鼓。6全體學生輕輕地模仿手鼓的節(jié)奏:,為鋼琴獨奏伴奏。 7小結:這是一首反映*人民載歌載舞的歡樂場面音樂。表演跳吧,跳吧1.圖片導入:出示*兒童歌舞的圖片。 設問:圖中兒童是哪個少數民族的他們在做什么2.介紹一首短小精悍的*塔塔爾族民歌,僅僅兩句,但非常歡快,聽兩遍就能唱,
26、一唱就能記住,唱了還想跳。不信你試試欣賞歌曲唱。3.大家說說歌曲的容與情緒 4.唱曲調,大家看著歌譜。 設問:這個短曲中有哪兩個主要音這兩個主要音是怎樣行進的5.師生討論。 答案:一個2(re)一個5(sol)。 教師提示:我們學過上行、下行,則re與sol行進的方向是怎樣的呢平行。 6.放慢速度,劃著2/4拍指揮圖式,每人自選一句即第1-4小節(jié)或第5-8小節(jié),有困難舉手,教師過來教。唱會了就停頓劃拍指揮動作,說明你會了。 7.請自學第1-4小節(jié)的同學站起來,我們進展二句接唱。8.交換自學另一句交換接唱齊唱(按原速要求)。 9.填入歌詞歌唱(教師分別用四種節(jié)奏型手鼓伴奏),請同學們在練唱中選擇
27、伴奏型。 10.表演跳吧,跳吧,請學生自由選擇打擊樂器,有舞蹈特長的學生合著歌聲即興舞蹈。(根據學生的興趣及時間的可能,可以表演數次,讓更多學生參與,體驗*地區(qū)載歌載舞的風格。) 11小結:音樂與舞蹈一體給人們帶來美好的享受。 12結合本地區(qū)舞曲跳一跳、唱一唱,進展相互交流。第三課 家鄉(xiāng)美教 學 目 標1.從聆聽故土是()、明珠()、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 ),演唱大雁湖()、柳青()五首作品中,感受祖國從北到南有代表性的五個省市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進一步激發(fā)我們對家鄉(xiāng)的贊美和熱愛。2.從聆聽上述三首作品中懂得獨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現力。3.從演唱上述兩首民歌中,了解北南兩地民歌音調的風
28、格,以及改編其拍號后所創(chuàng)造的另一種情趣,從而激發(fā)對民族民間音樂的情感,交流唱一首贊美自己家鄉(xiāng)的歌并進展抄寫記錄。教 材 分 析1歌曲故土是 ,是我國的首都,是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敬仰的圣地。而生長在的人們則對這座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現代化城市更具有深厚的感情。故土是這首歌曲正是傾吐了生長于的人們對鄉(xiāng)土懷戀的情緒。歌曲既描述了古城的傳統(tǒng)景物(如天壇、蘆溝橋等),也展現了現代都市的風貌(如高樓大廈、旋轉廳、電子街的機房等)。但歌曲更以最普通而又最富代表性的事物四合院和油條、豆?jié){、家常餅,來觸發(fā)積淀于心中的鄉(xiāng)情,使人感到情真意切,樸實而貼近生活。歌曲的旋律吸取了京劇和京韻大鼓的音樂素材,賦予了歌曲濃郁、鮮
29、明的地方色彩。 歌曲分為三個局部。 第一局部包含三個樂句,各句中的節(jié)奏都先緊后松,在長音上參加伴奏,這正是戲曲音樂的特點。前兩句的旋律平穩(wěn),第三樂句句幅擴展,音調先抑后揚,以五度大跳將旋律推到的長音上,以沖動的感情表達了對故土的熱愛。 第二局部速度增快,節(jié)奏緊湊,以念白式的音調、節(jié)奏,唱出了的古跡新貌。在唱到最能勾起鄉(xiāng)情的事物四合院、家常餅時,旋律在較低的音區(qū)中平穩(wěn)舒暢,使人感到親切、自然,但尾句在半拍休止后作五度跳進,使對故土的熱愛之情噴涌而出。 最后一局部的音樂、歌詞是第一局部的再現,但節(jié)奏擴展一倍,酣暢淋漓地表達了對故土的深情厚愛。 聲樂演唱形式 獨唱:由一人演唱,常用樂器或樂隊伴奏。
30、齊唱:指兩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關系同時演唱同一曲調。 輪唱:由兩個以上的聲部演唱同一個曲調,但不是同時開場,而是先后相距假設干拍子進入。 重唱:指每個聲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聲部聲樂曲及其演唱形式。按聲部或人數分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 領唱:一唱眾和(齊唱或合唱)的演唱形式。因獨唱局部具有引領眾人歌唱的作用,故稱領唱。領唱形式常見于民間的集體勞動歌曲(如號子、秧歌)中。 合唱:指兩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組所擔任的聲部,演唱一樂曲??煞譃橥?純粹是男聲、女聲或童聲)、混聲(男女聲混合)兩類;又根據聲部的多少再分為女聲二部合唱、男聲三部合唱等。最常見者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
31、音的混聲四部合唱。合唱常輔以樂器伴奏。純粹由人聲演唱而無樂器伴奏者,稱無伴奏合唱。 2歌曲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 這首歌曲表達了人民戰(zhàn)士對鄉(xiāng)土的熱愛,更寄寓了對革命先輩的思念和崇敬。在優(yōu)美深情的歌聲中,展現了革命戰(zhàn)士繼承革命傳統(tǒng),為人民守衛(wèi)國土的精神風貌。 歌曲的第一局部包含兩個樂段。前樂段的四個樂句句式為3+3+4+4(小節(jié)),均為八分休止的弱起,使四個樂句承接嚴密,欲止不能,一氣呵成,表達了戰(zhàn)士熱愛家鄉(xiāng)的深情和保衛(wèi)祖國的決心。后樂段的旋律舒展流暢,盤旋起伏,熱情洋溢地贊頌了這片英雄的土地。 歌曲的中段速度加快,節(jié)奏鮮明,帶有進展曲風格,表現了戰(zhàn)士手持鋼槍,巡邏在山路、河邊,英勇地守衛(wèi)國土的
32、勃勃英姿。 最后歌曲再現了第一局部中后樂段的音調,再次傾吐了學習紅軍,保衛(wèi)祖國的豪情壯志。3合唱明珠 電視明珠塔座落于浦東,瀕臨黃浦江,是一座由11個大小不等、錯落有致的球體組成的獨特建筑。 塔高468米,名列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塔上有旋轉餐廳及觀光廳等。入夜,明珠塔華燈齊放,色彩繽紛。在塔上俯瞰都市夜景,但見燈火燦爛,流光溢彩。明珠塔確如黃浦江上升起的一顆明珠,鑲嵌在的一顆寶石,她代表了今日的輝煌。 歌曲從輕弱柔美的合唱聲中開場。旋律平穩(wěn)并緩緩上升,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被水波輕輕托起,并冉冉升上蔚藍蒼穹。在兩小節(jié)過門后,由女聲獨唱,中間插入了女聲伴唱,表現了欣慰、自豪的感情。當唱到母親,母親,
33、請把明珠鑲嵌你的華冠這兩句時,令人感受到一股熾熱的愛國之情。接著,速度轉快,在節(jié)奏活潑的間奏后,女聲獨唱的旋律再次出現,但節(jié)奏擴展一倍,由變?yōu)椋瑲夥諢崃?,表現了人們喜慶勝利的歡樂心情和再創(chuàng)輝煌的堅實決心。這一局部將獨唱外,還參加了女聲合唱和混聲合唱,更豐富了歌曲的表現力。 4歌曲柳青 這是一首地區(qū)廣為流傳的一首民間小調,它以襯詞呀柳青而得名。歌曲通過對黨的贊頌抒發(fā)了美好生活所帶來的喜悅之情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歌曲的曲調為五聲宮調式,全曲歡快活潑、熱情幽默,襯詞在歌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擴大樂句的重要手段。第一、二兩樂句均為6小節(jié),其中末兩小節(jié)均為襯詞,第三樂句(4小節(jié)),第四樂句則全由濃郁的地
34、方方言特點的襯詞構成,這不僅造成了一種詼諧的情趣,而且增強了民歌的風格。 5歌曲大雁湖 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曲調優(yōu)美抒情、悠揚動聽,富于歌唱性。曲過對大雁湖景物的描繪,抒發(fā)了人們熱愛家鄉(xiāng)的真切情感。歌曲為2/4拍、四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曲調中切分節(jié)奏運用,使音樂富有動感。特別是第二樂句襯詞啊哈嗬的運用更增添了歌曲濃郁的地方風格,表達了人們對家鄉(xiāng)發(fā)自心的贊美之情。第三樂句采用第一樂句換頭重尾的手法,曲中的上下八度大跳把蒙古族人民的粗暴豪放的性格刻畫得栩栩如生,抒發(fā)了人們對家鄉(xiāng)無比熱愛之情。教 學 建 議 本課容擬用三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學唱柳青、大雁湖。第二課時:聆聽故土是、我愛五指山,我愛萬
35、泉河。 第三課時:聆聽明珠;唱唱自己家鄉(xiāng)美小小音樂會。第一課時教學容:學唱柳青、大雁湖。教學過程:一、 組織教學:聽曲入室,師生問候。二、 新課表演柳青 1民歌往往用當地的地方語言來演唱更為親切動聽,因為民歌就是當地人民的口頭音樂創(chuàng)作。柳青是一帶流傳很廣的民間小調,它里面的襯詞就是當地的地方方言。歌曲表達了人民對家鄉(xiāng)的熱愛。2欣賞柳青的演唱。 設問:我們班上是否有人。你聽到過這首民歌嗎你能哼唱嗎 3輕輕地跟著錄音哼唱一次。 先把詞單獨練習念幾遍,然后再跟錄音哼唱。 4學唱曲調: (1)可以分句學唱,但要注意樂句的完整性。 (2)設問:曲調由哪幾個音構成(1 2 3 4 5 6) (3)第二樂句
36、、第三樂句的附點八分音符要唱好。 (4)設問:曲調中出現幾次 在出現 時,可以按節(jié)奏輕輕拍手。 (5)完整地、歡快地唱全曲。 5學唱歌詞: (1)朗讀歌詞。按節(jié)奏讀歌詞,尤其是襯詞要讀得流暢。 (2)把歌詞填入曲調后歌唱,注意情緒與速度。 (3)如班上有的學生,請他教大家方言,然后用方言演唱。 6表演歌曲: (1)在處,兩人用豎笛輕輕相碰三下,也可用木質的打擊樂器打擊三下。 (2)選擇打擊樂器,編創(chuàng)節(jié)奏型,為歌曲伴奏。 7小結:風格的民歌,人民唱自己家鄉(xiāng)的歌。表演大雁湖 教學根本要求1直接切入:柳青是江南地區(qū)的民歌?,F在我們要學北方地區(qū)的民歌大雁湖,由于南北地區(qū)的不同,民歌風格也完全一樣,2欣
37、賞大雁湖唱。 設問:你能聽出南北民歌的不同的風格嗎 (南方曲調較平穩(wěn),北方曲調多大跳,) 3朗讀歌詞,熟悉歌曲容,激發(fā)學生對大西北的熱愛。如果有的學生請他談談家鄉(xiāng)風光。 4跟隨錄音哼唱歌曲數次,個別句子練唱。要注意樂句的完整性(4小節(jié)一句)。 5在歌曲根本會唱的根底上學唱曲調(因為該歌的大量的切分節(jié)奏,學生不易掌握)。在學曲調時,擬用點譜法,學生跟著教師的指揮棒(教棒)點譜學唱。能唱準即可(為以后學習切分節(jié)奏作感性鋪墊)。 6把2/4拍改編成3/4拍: (1)各組討論自編,也可自由結合自編。 (2)交流自己的改編創(chuàng)作,選出一、二首改編較流暢的曲調,把歌詞填入。 (3)按順序唱歌。 7小結:把民
38、歌作改編創(chuàng)作,又是另一種樂趣第二課時教學容聆聽故土是、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教學過程一、 組織教學:聽曲入室,師生問候。二、 新課聆聽故土是1歌曲的體裁導入:歌曲的種類很多,有藝術歌曲、群眾歌曲、少兒歌曲現在請你聽這首是屬哪一類欣賞故土是戲歌。 它是以戲曲的素材寫成的歌,聽起來別有風味。 2再聽一遍:作品與本課主題的聯(lián)系。 設問:為什么主人翁到過許多名城,靜靜地想一想,我還是最愛我的歌曲是怎樣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愛 (從演唱的體裁戲歌及其歌詞容上對家鄉(xiāng)的贊美,來表達對故土的情。) 3復聽歌曲:請大家從演唱的形式來品味作品的意境。 設問:歌曲演唱的形式為什么采用這樣的演唱形式( 獨唱女高音獨唱;女高音獨
39、唱更顯得親切,在歌曲中有許多拖腔,用獨唱形式能很細膩地表達出來。更好地表達主人翁對家鄉(xiāng)的情誼。 4小結:在外鄉(xiāng)的游子,最愛的還是自己的故土。請在課后,學唱一首贊美自己家鄉(xiāng)的歌,并把它抄下來,下次我們大家來交流,也是各地音樂文化的大匯展。選擇恰當的音,作為完畢音練習1這是繼上兩節(jié)課的練習,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對樂段的完畢音感(調式)。 2反復詠唱曲調,嘗試完畢音填入最有完畢停頓感的就是這個音。 3教師切忌從理解上去講解。 4第一譜例的完畢音以 5 為宜。 第二譜例的完畢音以 1 1 為宜。聆聽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1演唱形式導入:同樣是獨唱,不同性別有不同聲部的獨唱,表現人民戰(zhàn)士愛家鄉(xiāng)愛哨所,男聲的陽剛
40、之氣更為有勁,尤其是男高音明亮而富有穿透力、更顯英雄氣概。 2欣賞歌曲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感受男高音陽剛之聲所表現的戰(zhàn)士風貌。3復聽歌曲,細致品味: (1)歌曲的容。 設問:為什么愛五指山,愛萬泉河 (2)歌曲的表現力。 設問:各段速度、力度、情緒上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4師生討論,邊討論邊聽有關片段或教師唱片段。 5聆聽歌曲。完整、全面地欣賞歌曲,激發(fā)學生學習革命戰(zhàn)士的豪情壯志,愛家鄉(xiāng)保江山。 6小結:獨唱的表現形式及其表現力。第三課時教學容聆聽明珠;唱唱自己家鄉(xiāng)美小小音樂會教學過程一、 組織教學:聽曲入室,師生問候。二、 新課聆聽明珠1地方標志性建筑導入:在改革開放的90年代,位于浦東陸家
41、咀建造了一標志性建筑電視塔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特征(由11個大小不等的球體組成,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2大家看著教材上的歌調,欣賞一遍錄音。 設問:歌曲的情緒怎樣(深情、浪漫) 3再聆聽一次。全曲在演唱形式上是怎樣處理的 (可以用筆在教材的歌詞上標出,獨、合) 4請大家談談:哪句是獨唱( 哪個聲部 )哪句是合唱合唱有沒有區(qū)別 師生討論。(先是合唱、然后是女聲獨唱,中間還有女聲伴唱。合唱形式有一種是女聲合唱,另一種是男女聲的混聲合唱。) 5再聆聽一次,進一步體驗這些演唱形式,以及速度的變化與歌曲的情緒表達有什么關系這需要靜靜地聽、深深地思考。 6請大家發(fā)表見解。 7合著歌聲即興表演。 8小結:
42、對明珠的贊頌,不僅是一個人、一群人,是全國人民、男女老少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眷戀之情。聲樂演唱形式1獨唱 童聲:童高音、童低音。 女聲: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聲: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2合唱同聲:童聲合唱、女聲合唱、男聲合唱。混聲:四聲部混聲合唱、八聲部混聲合唱。 3圖解,男女臉部,同時唱不同曲調(二個圖形譜)。小小音樂會:唱唱自己的家鄉(xiāng)美 各人自薦,并把好歌介紹給大家,把抄下來的歌匯總,選精彩的、大家喜歡的歌,匯編成冊,每人一本。第四課 水上的歌 教 學 目 標 1聆聽船歌、水上音樂、劃龍船,表演小螺號、讓我們蕩起雙槳等五首作品,感受音樂對水上的歌主題的描繪,體驗音樂與自然的交融關系。
43、2欣賞劃龍船,了解齊唱形式,并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反映其他勞動的表演形式;欣賞二重唱船歌,了解二重唱形式及曲調波浪形進展的走向知識。 3唱好少兒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學習用上滑音、波音裝飾演唱的小螺號、使歌聲更具有活力更動聽。 4作曲調填空創(chuàng)作練習,并自編歌名與歌詞。 5繼續(xù)學吹豎笛。教材分析1、管弦樂組曲水上音樂。18世紀早期,英國的宮廷和貴族常乘坐燈結彩的大型游艇在倫敦的泰晤士河上夜游。除四周簇擁著裝飾華美的船舟外,往往還有載著宮廷管弦樂隊的船尾隨其后,奏樂助興。德國音樂家亨德爾時任英宮廷樂長,曾為這樣的節(jié)慶活動寫過水上音樂組曲。這里介紹的一首樂曲是亨德爾為英王喬治一世即位而舉行的慶典所寫。它是組曲
44、中的第六首堅決的快板。樂曲采用三段體(ABA),快板,3/2拍。主題A帶有鮮明的號角性特點,輝煌而燦爛,表現了宏偉壯觀的慶典場面。但現在人們更常聽到的是經改編的管弦樂曲。船歌,不僅是本曲的曲名,也是一種音樂體裁的名稱。它是一種具有歌唱性的優(yōu)美旋律與搖擺般伴奏音型的聲樂曲或器樂曲。通常為6/8拍子,中等速度。伴奏常以固定的音型描繪水波蕩漾的形象或模仿船身均勻地晃動和搖槳的動作。本曲具有這些特點。樂曲的引子顯示了模仿水波的伴奏音型:上下微微波動的旋律線在這一音型的伴隨下,合著水波的節(jié)奏進展,仿佛小船上的人們輕輕地搖動雙槳,劃破了靜如鏡面的河水。這條旋律線在小三度音程的圍上下移動,顯得十分平靜。隨后
45、,波浪型的旋律線波幅增大,漸漸移高,小船的搖晃感增強了。隨著旋律的展開,音樂的情緒也逐漸高漲。隨之而來的又是開場時平穩(wěn)恬靜的旋律,但在后兩樂句時,旋律先作直線上行,這是樂曲中的高潮,然后緩緩落下,進入尾聲。音量漸漸轉弱,模仿水波的音型綿綿不斷,宛如小般遠去,載著歌聲、槳聲消逝在河灣盡頭。歌曲船歌是女高音和次女高音的二重唱。開場兩個樂句為齊唱,波動起伏較大的兩個樂句用三度和聲演唱。接著是采用模仿的復調手法:這個主題先由弦樂奏出,接著圓號與小號先后重復主題旋律的前半局部,然后樂隊合奏主題的后半局部,更進一步加強了樂曲華美豪華的色彩。中間部主題B主要由弦樂奏出,調式轉為b小調,旋律輕快活潑,具有詼諧
46、曲性質,與主題(A)的莊嚴宏大形成色彩的比照:最后,主題A再現,在雄壯的號角聲中完畢本曲。2、作曲家介紹 亨德爾(16851759) 英籍德國作曲家,生于德國哈勒。17歲起任教堂管風琴師。因熱愛世俗音樂,后遷居漢堡,從事歌劇創(chuàng)作,1717年定居美國,1726年入英國籍。一生創(chuàng)作了46部歌劇,32部清唱劇,其中彌賽亞、以色列人在埃及、力士參、猶大馬卡白等尤為著名。此外,還寫了相當數量的器樂作品,其中著名的有水上音樂、焰火音樂等。亨德爾大半生在英國度過,并在那里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因此對英國的音樂產生深遠的影響。1751年不幸雙目失明,1759年病逝倫敦。 3管弦樂船歌 本曲原為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所作
47、歌劇霍夫曼的故事中第三幕的主題歌,以女聲二重唱的形式演唱。尾聲也使用復調手法,先由次女高音唱出,女高音緊隨其后:尾聲的啊則由女高音先唱出,次女高音作應和,最后融合在一起,歌聲漸弱而完畢全曲,非常富有意境。4歌曲小螺號 這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通過小螺號嘀嘀嘀吹抒發(fā)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歌曲為2/4拍、羽調式、二段體構造。第一樂段由四個樂句組成,每樂句4小節(jié),曲調規(guī)整。第一樂句的節(jié)奏型貫穿于四個樂句之中,緊湊的節(jié)奏使得旋律明快而富于彈性,情緒歡快跳躍。第三、四樂句采用了旋律的重復變化,尤其是第三樂句句中的七度大跳,形象地表達了螺號聲聲,盼望阿爸快回時的急
48、迫心情。第二樂段節(jié)奏拉寬,每句的尾音音調拉長,使人感到旋律舒展而又優(yōu)美,波音的運用更營造了沙灘的寬闊和湛藍的海水這一情景,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然后曲調從6 5 3 0逐漸下移。最后完畢在1音上。抒發(fā)了少年兒童對幸福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 5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 它是影片祖國的花朵插曲,作于20世紀50年代中期,是一首優(yōu)秀的二聲部童聲合唱歌曲,曾獲1980年第二次少年歌曲評選一等獎,至今仍傳唱不衰。歌曲曲調優(yōu)美抒情,娓婉動聽,富有詩情畫意,它十分形象地描繪了兒童們在灑滿的湖面上,劃著小船盡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情景。的節(jié)奏型貫穿全曲,起伏的旋律層層展開,音樂富有動感,將人們引入小船蕩漾、水波連綿的意境之
49、中。合唱局部為短小的副歌,開場的兩個小樂句采用了寬緊相間的節(jié)奏,形象地描繪了孩子們劃著雙槳、輕舟前駛的情景。最后一句是第一樂段樂句的變化再現,使音樂與第一局部形成比照、首尾照應,渾然一體。課時安排第一課時:學唱小螺號;聆聽劃船歌。第二課時:聆聽水上音樂;豎笛吹奏練習。第三課時:聆聽船歌;學唱讓我們當起雙槳。第一課時教學容學唱小螺號;聆聽劃船歌。教學過程一、 織教學:聽曲入室,師生問候。二、 新課表演小螺號 1情景導入:也許大家沒有海邊打漁人家的生活經歷,但是我們可以從影視的畫面中,書本的描述中想像漁村的孩子們就地取材,吹奏小螺號的情景。 2欣賞唱。 設問:歌曲的景是怎樣描繪的,歌曲中的情是怎樣
50、表達的 3學唱歌曲: (1)曲調的學習可分為兩局部,先學唱第一局部四句,關鍵是第一樂句4小節(jié),因此這4小節(jié)一定要準確無誤,在四句都能流暢地唱好后,再加上滑音記號,講解上滑音唱法。(2)在第二局部曲調中,由于長音的時值是三拍半,如何唱準最好的方法是用指揮劃拍,因一個完整的二拍指揮是1小節(jié),這樣既控制三拍半的時值,又有樂感。同樣在四句12小節(jié)能完整地唱好的根底后,再加上波音記號,講解波音記號的唱法。 (3)填上歌詞唱歌。注意前后兩個樂段的比照。唱好上滑音及波音,使歌曲更有風格、特色。 4學習伴奏。此項可能有一定難度,但是已經學習了一個學期豎笛,也有過去學習口風琴的實踐,可以視班級實際水平情況靈活處
51、理。 (1)豎琴記號說明:這一記號表示這行樂譜用樂器演奏,但不規(guī)定樂器,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學什么樂器用什么樂器。 (2)先熟悉節(jié)奏型,尤其是后半拍起拍可能有困難,教師多示、多指導。在弄清節(jié)奏的根底上再奏樂,先慢速,先與鋼琴配,然后再過渡到與人聲配。 (3)配伴奏可以采用小組與小組結對,這樣有別于大面積質量提高,在訓練時切忌找少數幾個人,這樣大局部還是沒有實踐的時機,要鼓勵人人都參與奏樂。 5表演歌曲。 表演可采用多種形式,集體齊唱、領唱要顯示群體合作,個人(獨唱、領唱)要發(fā)揮個性特長??傊憩F漁家兒童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音樂知識:上滑音、波音記號 1上滑音記號記于音符右方(如3)表示
52、從該音起音調向上滑,沒有固定落音。 2波音記號記于音符上方如唱作。3以上兩音樂知識結合歌曲小螺號教學中穿插進展,不單獨進展理論講解。 聆聽劃龍船 1民間風格導入。 設問: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jié)(端午節(jié)) 在這一節(jié)日許多地方有賽龍船的民間風俗,你見過嗎這一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哪一位愛國詩人(屈原) 2討論:賽龍船時,船上這么多人怎樣才能劃得動作一致、整齊我們來實踐兩種形式比擬一下,哪種更有利于調劑勞動者的精神和情緒,使動作劃一 A口令;B演唱號子(教師唱劃龍船) 3初聽劃龍船。 設問: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 講解:上節(jié)課講了獨唱與合唱。這首歌是領唱與齊唱。什么叫齊唱(許多人唱同一曲調)請看教材上的圖
53、解。劃龍船是一首勞動號子,這種體裁的歌曲往往是一領眾合,能統(tǒng)一節(jié)奏、齊心協(xié)力參與勞動,提高勞動效益。 4復聽劃龍船。合著歌曲做劃船動作,在齊唱襯詞處合著音樂用打擊樂器加強其氣氛。注意動作的統(tǒng)一、整齊。5分組討論設計表演,每組要選出一位指揮擔任領唱。 6表演展示。各組出一位評委委員組成評委會。 合著音樂,各組同時表演,評委打分。 (評分標準:氣氛緊熱烈,精神面貌發(fā)奮向上,動作整齊。) 7評委點評,宣布評比結果。 8分組設計自選(自定)勞動工程,編創(chuàng)節(jié)奏及號子。 9展示表演,評委點評亮分。 10小結:中國民間水上的歌。聲樂演唱形式介紹齊唱 1圖解: (1)幾個臉部。表示有兩個以上的人都在同時唱歌。
54、 (2)圖形譜。表示同一曲調。 2問題研究:比擬研究。 (1)齊唱與獨唱有什么一樣,有什么不同 (2)齊唱與合唱有什么一樣,有什么不同 第二課時教學容聆聽水上音樂;豎笛吹奏練習教學過程一、 織教學:聽曲入室,師生問候。二、 新課聆聽水上音樂 1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介紹導入。 (1)設問:18世紀早期大致年份是哪一段 (2)創(chuàng)作背景簡介:當時英王喬治一世舉行慶典,大型游艇在倫敦泰晤士河上游覽,宮廷樂隊船為其奏樂助興。亨德爾為其寫的水上音樂。 2初聽主題音樂,感受樂曲的華美豪華情景。設問:這段音樂給你什么感受請聯(lián)系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想像是怎樣的一種場面 3板書主題音樂曲調(將3/2改為3/4)跟琴哼唱譜例。
55、(放慢速度其效果是一樣的。) 4欣賞樂曲第一局部的音樂。 設問:這一主題曲調出現了幾次。它的主奏樂器是什么名稱用樂器演奏的姿勢來表示。 (教師可用教材中的樂器圖作提示:弦樂,圓號,小號。) 5聆聽全曲。 設問:當第一局部的音樂再次出現時請舉手,請分析樂曲分為幾局部學吹豎笛 1復習掀起你的蓋頭來。 2學吹4 3 2三音的指法。 3連貫吹奏音列 2 3 4 5 67 4學吹蒙古小夜曲。注意二小節(jié)換氣。注意連音的吹奏技巧:保持Tu的口腔動作、變換各音的指法而使曲調連貫。5吹奏二聲部曲春游去。 (1)教師分別示、兩個聲部。 (2)在教師指導下全體學生練習、兩個聲部。(3)分二組分別練習或(教師巡視指導
56、)。 (4)二聲部合成。 (5)有感情地吹奏春游去。第三課時教學容聆聽船歌;學唱讓我們當起雙槳。教學過程一、 組織教學:聽曲入室,師生問候。二、 新課聆聽船歌 1音樂形象導入:聽樂曲引子局部。 設問:這音樂片段給你什么感受,你想像這是怎樣的形象? 2揭題:介紹船歌是歌劇主題歌。在音樂會上聽到是經改編的管弦樂曲,順帶介紹體裁(詳見教材分析)。 3欣賞管弦樂船歌。 設問:你有沒有好似坐在船上的感覺為什么 4唱一唱教材上的主題,并畫出圖形譜后半局部。講解波浪形進展。 設問:從圖形譜旋律線條的行進,我們給它取個名。我們學習上行、下行 5從主題旋律波浪形進展分析,現在我們就答復上一個問題的為什么,即為什
57、么好似有坐在船上的感覺。 6復聽管弦樂船歌,身體可隨音樂的起伏大小作搖晃,猶如人在船上的情景。7這首作品的原作是女聲二重唱,聽聽二重唱的演唱形式欣賞二重唱船歌。(由于該歌主要是描繪愛情的情節(jié),在教學時不必講容,主要是介紹一下二重唱的演唱形式。)8二重唱演唱形式圖解:兩個男生臉部代表兩個人,兩個圖形譜表示兩個曲調同時行進,結合為一體。 9小結:這兩部作品是外國音樂家表現的水上的歌。表演讓我們蕩起雙槳 1時代歌聲導入:今天要學唱的是一首唱了半個世紀的經典少兒歌曲,這首歌你們的爸爸、媽媽都唱過,也許都會唱,學會后可以去與他們一起合唱。 2聆聽讓我們蕩起雙槳唱。 設問:你聽過這首歌嗎你能哼唱嗎 簡單介
58、紹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電影插曲,曾獲少兒歌曲一等獎等。 3再次聆聽歌曲。 要求學生跟錄音,看著歌曲哼唱。對歌曲整體有一個較深刻的印象。 4學唱曲調: 往往稍有印象的老歌,唱的準確性較差,所以為了學好這首經典的少兒歌曲要認真學好曲調。 (1)用2/4拍的指揮劃拍法來唱準曲調的節(jié)奏,重點是弱起節(jié)奏、后半拍起唱等。開場時應放慢速度,在準確、穩(wěn)速的根底上再提速。要注意樂句的完整性及分句處的換氣。 (2)學唱可分兩個局部,分開學習,先齊唱局部,后合唱。必需在一局部準確、流暢的前提下,才能進入下一局部??煞中〗M學習,以自學為主,指導為輔。 (3)注意曲調進展的走向與聲音的力度強弱成正比例,使聲音有起伏,更形象
59、地表達蕩的情景。 (4)二聲部合唱,要告訴學生做到唱自己聲部聽另一聲部曲調,要取得聲音的協(xié)調和諧。在曲調和諧的根底上用呣音的發(fā)聲唱,進一步取得和諧的效果。 5學唱歌曲: (1)在曲調準確、流暢的根底上,填入歌詞歌唱。 (2)課堂上重點唱好第一段歌詞。 (3)邊學唱、邊聽錄音唱,要求能背唱第一段歌詞。 (4)深入其境,有想像、聯(lián)想的,有感情的演唱、處理歌曲。6自編伴奏表演歌曲。創(chuàng)作歌曲的練習 1完成二首短曲的曲調填充創(chuàng)作。 2從現有的素材來分析應該是大調式或宮調式,但在教學中教師不是先給以限制,而是應該讓其發(fā)揮,適時指點,指導也從感性、曲調通順出發(fā),而不從理性的調式上去分析。 3根據曲調的意境及
60、分句長短創(chuàng)作相應歌詞,試唱修改試唱。 4學生以個人創(chuàng)作為主,相互交流為輔。教師以鼓勵學生的熱情為主,適當點撥為輔。重在參與,強化過程,淡化結果。5全班交流展示,教師點評。第五課 童年的回憶教 學 目 標 1從外國音樂作品彼得與狼、白樺林好地方、紅蜻蜓中感受外國兒童的童年生活與風土人情。以擴大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并回憶自己童年唱過的歌,進展相互交流。 2聆聽彼得與狼,能聽辨出各件樂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講出故事情節(jié)并進展表演。 3表演白樺林好地方(包括伴奏),并編創(chuàng)贊美自己家鄉(xiāng)的歌詞唱一唱,用和諧的二聲部合唱演唱紅蜻蜓。 4初步(非理性)選擇完畢音填入句尾,感受樂段的終止式。再次做好曲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施工現場勞務服務協(xié)議
- 教師規(guī)范教學培訓
- 拍賣現場準備協(xié)議
- 義工活動保證金合同
- 2025年統(tǒng)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清新空氣是個寶》說課課件
- 攝影器材交易合同
- 外包環(huán)境監(jiān)測合同
- 勞動合同解約的法律條款
- 房屋交割時房貸狀態(tài)協(xié)議
- 客運座位預訂協(xié)議
- 質量目標及計劃分解表
- 裝飾裝修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文本表全套范例
- 《信息化教學評價》
- 益智區(qū)故事:小動物住幾樓
- 醫(yī)療機構相關法律法規(guī)培訓PPT課件(醫(yī)療衛(wèi)生與健康促進法、醫(yī)師法、處方管理辦法、傳染病防治法、職業(yè)病防治法、醫(yī)療糾紛)
-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全套教學課件
- 餐飲業(yè)成本核算 全套課件
-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速度控制
- 供電所線損的基本概念和管理
- CNAS質量體系文件(質量手冊程序文件)
- 【實用版】GF-2013-0201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