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2022屆高考語文精選專題練 專題25 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答案版+解析版)專題25: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2020年高考天津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吾家在唐為輔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載令聞。念后世不可事偽國、茍富貴,以辱先人,始棄官不仕。東徙渡江,夷于編氓。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鄉(xiāng),家法凜然,久而弗改。宋興,海內(nèi)一統(tǒng)。陸氏乃與時俱興,百余年間文儒繼出,有公有卿,子孫宦學相承,復為宋世家,亦可謂盛矣!然游于此切有懼焉,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約,而敗于奢靡。游童子時,先君諄諄為言,太傅出入朝廷四十余年,終身未嘗為越產(chǎn);家人有少變其舊者,輒不懌;晚歸魯墟,舊廬一椽不
2、可加也。楚公少時尤苦貧,革帶敝,以繩續(xù)絕處。秦國夫人嘗作新襦,積錢累月乃能就,一日覆羹污之,至泣涕不食。姑嫁石氏,歸寧,食有籠餅,亟起辭謝曰:“昏耄不省是誰生日也?!弊笥一蚰湫Α3珖@曰:“吾家故時,數(shù)日乃啜羹,歲時或生日乃食籠餅,若曹豈知耶?”是時楚公見貴顯,顧以啜羹食餅為泰,愀然嘆息如此。游生晚,所聞已略;然少于游者,又將不聞。而舊俗方已大壞。厭黎藿,慕膏粱,往往更以上世之事為諱,使不聞。此風放而不還,且有陷于危辱之地、淪于市井、降于皂隸者矣。復思如往時安樂耕桑之業(yè)、終身無愧悔,可得耶?嗚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為農(nóng)亦命也若夫撓節(jié)以求貴市道以營利吾家之所深恥。子孫戒之,尚無墮厥初。(節(jié)選自宋
3、陸游放翁家訓序)(注)太傅:陸游的高祖。楚公:陸游的祖父。秦國夫人:陸游的祖母。出作入息,農(nóng)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貿(mào)遷有無,商之治生也;膏油繼晷,士之治生也。然士為四民之首,尤當砥礪表率,效古人體天地、育萬物之志,今一生不能治,何云大丈夫哉!治生非必蠅營營逐逐、妄取于人之謂也。若利己妨人,非唯明有物議、幽有鬼神,于心不安,況其禍有不可勝言者矣,此豈善治生歟?夫儉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養(yǎng),一以節(jié)省為本,不可過多。寧使家有贏余,毋使倉有告匱。且奢侈之人,神氣必耗,欲念熾而意氣自滿,貧窮至而廉恥不顧。儉之不可忽也若是夫?。ü?jié)選自宋葉夢得石林治生家訓要略)下列句子全都符合陸游所說“常成
4、于困約”的一組是( )東徙渡江,夷于編氓 終身未嘗為越產(chǎn)舊廬一椽不可加也 革帶敝,以繩續(xù)絕處歸寧,食有籠餅,亟起辭謝 淪于市井、 降于皂隸A BC DB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和篩選文本信息并概括內(nèi)容,考生要注意抓住文本中描寫相關事件人物的語句,然后注意題干中的關鍵詞。是指不愿在偽朝為官而向東遷徙,成為一般百姓,與“困約”無關;是小姑回家后見到籠餅而推辭的行為,只能是反映家中節(jié)儉的風氣,而非“成于困約”;是指家風放任之后子弟可能會墮落于市井小民之中的情況,并非“成于困約”,而是“敗于奢靡”。故選B。此題命題要求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對文章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分析、歸納和提取。本題的考試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給出6條
5、信息,編排為4組,要求考生選出能表現(xiàn)題目規(guī)定信息的一組;一種形式是兩兩組合,編排為4組,要求選出分別體現(xiàn)題目規(guī)定信息的一組??疾轭}型一般為客觀題,分值為3分。篩選并整合信息的三個步驟傳記類文言文閱讀要求篩選并整合的信息主要是主人公的品行、性情、愛好、功績等,非傳記類文言文閱讀要求篩選并整合的信息主要是情感、觀點、景物特點等。解答信息篩選題,主要步驟是:1讀做文段,明確大意。快速閱讀材料,大致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包括人物性格、品行、主要事跡等,或者大致了解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景物的特點等。2分析題干,界清概念。首先要分析題干,比如有的題目要求選出“分別表現(xiàn)的一組”,有的要求選出“全都表現(xiàn)的一
6、組”,其中的“分別”和“全都”顯然不同;其次要界定所提供關鍵詞的具體含義,由此就可以斷定哪些選項符合要求,哪些選項不符合要求,從而得出答案。3重點精析,逐項排除。解題時,對所給的信息逐條辨析,對沒有把握的信息可先放一放,因為在所提供的信息中,一般都會有干擾性最弱的信息,如果以此為突破口,就能排除一到兩項;然后比照剩余選項,對不同點做重點辨析,逐項排除。這樣做的好處是減少干擾,提高效率,保證準確性。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古今家誡敘蘇轍老子曰:“慈故能勇,儉故能廣?!被蛟唬骸按葎t安能勇?”曰:“父母之于子也,愛之深,故其為之慮事也精。以深愛,而行精慮,故其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此慈
7、之所以能勇也,非父母之賢于人,勢有所必至矣?!鞭H少而讀書見父母之戒其子者諄諄乎惟恐甚不盡也惻惻乎惟恐甚不入也曰嗚呼此父母之心也哉!師之于弟子也,為之規(guī)矩以授之,賢者引之,不賢者不強也,君之于臣也,為之號令以戒之,能者予之,不能者不取也。臣之于君也,可則諫,否則去。子之子父也,以幾諫不敢顯,皆有禮存焉。父母則不然,子雖不肖,豈有棄子者哉!是以盡其有以告之,無憾而后止。詩曰:“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餴餴”,豈弟君子,民之父母?!狈螂m行潦之陋,而無所棄,猶父母之無棄子也,故父母之于子,人倫之極也。雖其不賢,及其為子言也必忠且盡,而況其賢者乎?太常少卿長沙孫公景修,少孤而教于母,母賢,能就其業(yè)。既
8、老而念母之心不忘,為賢母錄,以致其意。既又集古今家誡,得四十九人,以示轍,曰:“古有為是書者,而其文不完。吾病焉,是以為此。合眾父母之心,以遺天下之人,庶幾有益乎?!鞭H讀之而嘆曰:“雖有悍子,忿斗于市莫之能止也,聞父之聲則斂手而退,市人之過之者亦莫不泣也。慈孝之心,人皆有之,特患無以發(fā)之耳。今是書也,要將以發(fā)之歟?雖廣之天下可也。自周公以來至于今,父戒四十五,母戒四。公又將益廣之未止也。”元豐二年四月三日,眉陽蘇轍敘。注泂:從遠處。 挹;舀。餴餴;煮飯,烹煮泰稷。豈弟:即愷悌,和樂平易。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可則諫,否則去 去:離開B父母則不然,子雖不肖 肖:孝
9、順C為賢母錄,以致其意 致:表達D吾病焉,是以為此 ?。哼z憾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父母之于子也/不知東方之既白B皆有禮存焉/然力足以至焉C無憾而后止/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D以遺天下之人/但以劉日薄西山3下列句子分為四組,其中全能表現(xiàn)“父母之于子也,愛之深”的一項是( )豈弟君子,民之父母是以盡其有以告之,無憾而后止故其為之慮事也精以幾諫不敢顯,皆有禮存焉故其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夫雖行潦之陋,而無所棄A B C D4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A轍少而讀書/見父母之戒/其子者諄諄乎/惟恐其不盡也惻惻乎/惟恐其不入也/曰嗚呼/此父母之心也哉B轍少而讀
10、書見父母/之戒其子者/諄諄乎惟恐其/不盡也惻惻乎/惟恐其不入也/曰/嗚呼/此父母之心也哉C轍少而讀書/見父母之戒其子者/諄諄乎惟恐其不盡也/惻側乎惟恐其不入也/曰/嗚呼/此父母之心也哉D轍少而讀書見父母/之戒其子者諄諄乎/惟恐其不盡也/惻惻乎惟恐其不入也/曰/嗚呼/此父母之心也哉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蘇轍為孫景修所作的古今家誠所寫的一篇序言,在序言中,蘇轍表達了自己對于孝、慈等人倫觀念的理解。B第二段,蘇轍舉例老師、君主、臣子、孩子的言行,是為了與父母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形成對比。C文章作為一篇序文,寫得深情動人,在記敘的過程中,蘇轍引用詩經(jīng)中關于孝道的說法來表
11、現(xiàn)父母無私的愛。D對孫景修編寫的古今家誠)給予了很高評價,他認為這本書推廣流傳于天下是一定行得通的。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雖其不賢,及其為子言也必忠且盡,而況其賢者乎?(2)太常少卿長沙孫公景修,少孤而教于母,母賢,能就其業(yè)。(3)聞父之聲則斂手而退,市人之過之者亦莫不泣也。7古今家誠屬于家訓一類的著作,請根據(jù)文言文閱讀材料用自己的話概括孫景修編著此書的原因。1B2A3D4C5C6(1)即使他們本身并不賢能,等到他們和自己的子女說話的時候,一定會誠懇并且竭盡所能,更何況那些賢明的父母呢?(2)太常少卿,長沙人孫景修,年幼喪父而受教于母親,母親賢能,能夠成就他的學
12、業(yè)。(3)他聽到父親的聲音就收斂罷手退去,路過集市的人沒有不哭泣的。7彌補古代此類圖書內(nèi)容不完整的遺憾;有感于天下父母的良苦用心;啟發(fā)人們的孝慈之心。1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可以根據(jù)詞語在文言語句中的位置,確定它的詞性,根據(jù)詞性并結合語境進行推斷其意義。有的詞可分析結構輔助推斷詞義。同時要考慮詞類活用現(xiàn)象。本題要求選擇“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B項,肖:賢、好、有出息。句意:父母卻不這樣,即使孩子不好。故選B。2此題考查辨析文言虛詞用法和意義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明確題目要求,確定例句中虛詞的用法;然后認真分析每個選項提供的句子,通過翻譯句子,
13、理解內(nèi)容來確定虛詞的用法及意義;最后進行比較根據(jù)要求選出答案。本題要求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A項,兩個“之”都是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B項,第一個“焉”,語氣助詞,用于句尾,表示肯定。第二個“焉”,代詞,那里。C項,第一個“而”,連詞,表順承。第二個“而”,連詞表遞進。D項,第一個“以”,表目的的連詞,來。第二個“以”,介詞,因為。故選A。3本題考查根據(jù)指定內(nèi)容篩選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題目要求;然后逐一翻譯理解所給語句,并結合文中語境進行思考辨析;最后確定符合要求的語句,并選出正確答案。本題可使用排除法解答。本題要求選出全能
14、表現(xiàn)“父母之于子也,愛之深”的一項,句大意:君子的恩德深廣,更像是百姓的父母。是說遠土之民,只要君王施以仁義恩德,他們就會心悅誠服地來歸順。表現(xiàn)的是君子的和樂平易。句大意:用隱約的言辭勸諫,不敢太直露,這都是因為禮儀的存在。這里是寫兒子對于父親的尊敬。句大意:即使是卑陋到流水也不棄去,就像是父母不遺棄子女一樣。這是寫君子不遺棄百姓。據(jù)此排除A、B、C三項。表現(xiàn)的是“父母之于子也,愛之深”。故選D。4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句首發(fā)語詞、句末語氣詞,要確定謂語。一般情況下,句首發(fā)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后要停頓,并列成分之間也要停頓。分析謂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后可停頓。如
15、果是動詞,賓語后可以停頓。 “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則”這些關鍵詞要特別注意。同時還要注意結構上的對稱,省略、對偶、反復等修辭。句意為:我小時候讀書,看見父母告誡他們的子女,懇切教導惟恐有沒考慮到的地方,惴惴不安惟恐孩子不能全部聽進去,他們感嘆道:“唉,這就是父母的心?。 薄稗H少而讀書”是獨立完整的結構,其后應停頓。“父母之戒其子者”中的“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父母之戒其子者”作動詞“見”的賓語;而且“其子”是動詞“戒”的賓語,是一個整體,中間不應斷開。從句式上看,“諄諄乎惟恐其不盡也”與“惻惻乎惟恐其不入也”句式結構相同。根據(jù)以上分析排除A、B
16、、D三項。故選C。5本題考查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與賞析能力。解答本題,首先要翻譯文章,既要對文章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文章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觯蝗缓罄斫饷恳粋€選項,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考查的重點,針對選項并結合語境對文章的文體、內(nèi)容、手法、主旨等進行分析,再作出判斷。本題選“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C項,“在記敘的過程中,蘇轍引用詩經(jīng)中關于孝道的說法來表現(xiàn)父母無私的愛”說法有誤。是在論述的過程中,引用詩經(jīng)中的內(nèi)容證明自己的觀點。故選C。6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要結合語句所在語境,整體把握大意,注意關鍵詞的落實翻譯,另外要關注是否有特殊語法現(xiàn)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
17、句式等。本題關鍵點有:(1)“雖”,即使;“及”,動詞,待、等到;“盡”,動詞,達到極限、竭盡所能;“況乎”,固定句式,“況且呢”。(2)“孤”,幼年喪父;“教于母”,被動句,受(被)母親教導;“就”,成就。(3)“斂手”,縮手,表示不敢妄為;“市人之過之者”,定語后置句,路過集市的人;“莫”,沒有。7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概括要點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翻譯并理解文章內(nèi)容;然后根據(jù)題目要求,鎖定答案涉及的內(nèi)容區(qū)間,勾畫關鍵語句;最后整理并概括答案。閱讀原文可知,答案涉及內(nèi)容在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結合原文語句“古有為是書者,而其文不完。吾病焉,是以為此”可知,孫景修編著此書是為彌補古代編寫這種
18、書的人的文章不完整的遺憾。結合語句“既老而念母之心不忘,為賢母錄,以致其意。既又集古今家誡,得四十九人”“合眾父母之心”分析可知,孫景修編著此書是感念母親的教導養(yǎng)育,進而有感于天下父母的良苦用心。結合語句“以遺天下之人,庶幾有益乎”可知,孫景修編著此書是也是想啟發(fā)人們的孝慈之心。結合以上分析分三點作答即可。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翻譯為沒有查處;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
19、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參考譯文:老子說:“因為仁慈所以能勇敢,因為節(jié)儉所以能寬廣?!庇腥藛枺骸叭绻蚀鹊脑?,那怎么會勇敢?”回答是:“父母對于自己的孩子,愛得深,所以他們替孩子考慮事情很精細。因為愛得深,所以行事殫精竭慮,所以他們?yōu)楹⒆佣惚転牡溇秃苎杆?,為孩子謀利也十分果敢,這就是仁慈能夠導致勇敢的原因。并不是因為父母比其他人賢明,這是因為形勢所迫才必然到這地步啊。”我小時候讀書,看見父母告誡他們的子女,懇切教導惟恐有沒考慮到的地方,惴惴不安惟恐孩子不能全部聽進去,他們感嘆道:“唉,這就是父母的心??!”老師對于弟子,給他們立了規(guī)矩
20、來教授他們,賢德的弟子,老師就引導他們;不賢德的弟子也不勉強他們。君主對于臣子,給他們號令來告誡他們,對賢能的臣子就給予官職,不賢能的臣子就不選用他們。臣子對于君主,可以進諫的就進諫,不可以進諫的就離去。兒子對于父親,用隱約的言辭勸諫,不敢太直露,這都是因為禮儀的存在。父母卻不這樣,即使孩子不好,哪有父母遺棄孩子的呢?因此他們竭盡所有來告誡孩子,直到?jīng)]有遺憾才停止。詩經(jīng)說:“從遠方酌取積水潭的流水,把水注入這水缸中,可以蒸飯煮酒食,君子的恩德深廣,更像是百姓的父母?!奔词故潜奥搅魉膊粭壢?,就像是父母不遺棄子女一樣。所以父母對于子女,是人類倫理道德的極致。即使他們本身并不賢能,等到他們和自己
21、的子女說話的時候,一定會誠懇并且竭盡所能,更何況那些賢明的父母呢?太常少卿,長沙人孫景修,年幼喪父因而受教于母親,母親賢能,能夠成就他的學業(yè)。年已老,可感念母親的心意卻不能忘懷,寫了一篇賢母錄來表達他的心意。既而又編輯古今家誡一書,收集了四十九個人,拿來給我看,說:“古代就有編寫這種書的人,但他們的文章不完整。我對此感到遺憾,因此編寫了此書。集中天下眾多父母的心意,用來饋贈給天下的人,或許有好處吧?”我讀了這本書后感嘆道:“即使有兇悍的孩子在集市上發(fā)怒斗狠,沒有人能夠阻止他,聽到父親的聲音就收斂罷手退去,集市上指責他孩子的人也沒有不感動落淚的。慈孝的心,人人都有,只是擔憂無法激發(fā)它罷了。如今這
22、本書,大概將會激發(fā)人的慈孝之心吧?即使推廣于天下也是可行的。自從周公以來到如今,父訓四十五人,母訓四人,孫公又要將加以增補,還沒有編寫完成。”元豐二年四月三日,四川眉陽人蘇轍記述。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趙延嗣傳(石介)今三司嗣相、工部郎中劉公隨嘗稱:趙鄰幾舍人死,遺三孤女、一老乳母而已。內(nèi)無兄弟以御其侮,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女稚弱,衣服飲食須人,何怙何恃 不以凍餒死,則為強梁暴之矣。有趙延嗣者,仆于會人,顧是諸孤,義不可去,竭力庇養(yǎng)之。舍人死,無一區(qū)宅,一廛田,延嗣為營衣食之資,身為負擔,沾體涂足,不避寒署,如是凡數(shù)十年如一日,未嘗少有懈倦之色,事三孤女,如舍人生。三孤女自幼至長,
23、使其女與同處。女之院,延嗣未嘗至其門。女皆適人,延嗣終不識其面。初寓于宋,三女俱長,延嗣晨起白堂前,將西走京師。趙氏始不知,謂舍去,皆哭。延嗣以女長未婚,將訪舍人之舊,求所以嫁。至京師,見宋翰林白、楊侍郎徽之,因發(fā)聲哭??拗梗叩磊w氏之孤,且言長將嫁。二公驚媿,謝曰“吾不及汝!吾被服儒衣冠,讀誦六經(jīng),學慕古人,況與舍人友,舍人之孤,吾等不能恤,汝能養(yǎng)之,吾不及汝遠矣!”二公因為迎入京師,與宅居之。徐相與求良士為婿。長配樞密直學士戚公綸獨子職方郎中維之子太廟齋郎舜卿;次并適屯田員外郎張君文鼎之子鄉(xiāng)貢進士季倫。三女皆歸,延嗣始去趙氏門。延嗣可以謂之賢仆夫矣。石介曰:若然,則延嗣有古君子之行,古烈士
24、之操,古仁人之心,豈特仆夫之賢,天下之賢也!昔在漢,有為翟公之客者,翟公免,客皆去。延嗣獨不去,復為養(yǎng)其孤,雖去千載,客視延嗣,亦當羞于地下矣。魯有顏叔子者,嘗獨居一室,中夜暴風雨,鄰家女投叔子宿,叔子使執(zhí)燭以達曉,以免其嫌,后人稱其廉。延嗣親養(yǎng)三孤女長且適人終不識其面其節(jié)豈下叔子哉!唐韓吏部凡嫁內(nèi)外及朋友孤子僅十人,天下服其義,延嗣嫁趙氏三女,無少吏部者。噫!翟公之客,皆當時士大夫,視延嗣遠不及也。叔子,魯賢者;吏部,唐大儒。延嗣為賤仆夫,其風操凜焉,其行義卓焉,與顏侔韓并,延嗣可謂仆名而儒行者矣。吁!仆名儒行,見之延嗣。夫儒名而仆行者,或有其人焉,得不愧于延嗣哉 延嗣所為如此,有可以厲天下
25、,因傳之云。延嗣以令終。(石介徂徠石先生文集)注趙鄰幾(921-979),北宋文臣。一廛(chn):古時一夫所居之地。侔:相等。8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遺三孤女 遺:留下B顧是諸孤,義不可去 顧:視,看C延嗣為營衣食之資 營:經(jīng)營,料理D豈特仆夫之賢,天下之賢也 特:徒然,白白地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不以凍餒死/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B仆于舍人/州司臨門,急于星火.C二公因為迎入京師/不如因而厚遇之D夫儒名而仆行者,或有其人焉/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1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A延嗣親養(yǎng)三孤/女長且適人/終不識其面其節(jié)/豈
26、下叔子哉B延嗣親養(yǎng)三孤/女長且適人/終不識其面/其節(jié)豈下叔子哉C延嗣親養(yǎng)三孤女/長且適人/終不識其面/其節(jié)豈下叔子哉D延嗣親養(yǎng)三孤女/長且適人/終不識其面其節(jié)/豈下叔子哉11下列句子分編為四組,其中全都直接體現(xiàn)趙延嗣高尚節(jié)操的一組是( )顧是諸孤,義不可去,竭力庇養(yǎng)之延嗣為營衣食之資,身為負擔,沾體涂足,不避寒暑:與宅居之。徐相與求良士為婿將訪舍人之舊,求所以嫁延嗣為賤仆夫,其風操凜焉,其行義卓焉,與顏侔韓并女之院,延嗣未嘗至其門A B C D12下面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A趙延嗣因為自己身份低下,所以從始至終都沒有見過他收養(yǎng)的舍人的三個女兒。B趙延嗣為舍人之三女都能有良好歸
27、宿,決定求訪舍人的老朋友們,尋求嫁女的辦法。C舍人的長女嫁給了戚舜卿,二女兒、三女兒一并嫁給了屯田員外郎張文鼎之子張季倫。D認為,趙延嗣所做之事,有能夠激勵天下百姓向善興義的作用,于是為他作傳。13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事三孤女,如舍人生。(2)三女皆歸,延嗣始去趙氏門。(3)延嗣為賤仆夫,其風操凜焉,其行義卓焉,與顏侔韓并。14文章倒數(shù)第二節(jié)中采用正反的手法,彰顯趙延嗣的“仆名偶行”,試舉兩個例子用自己的話進行說明。8D9A10C11A12A13(1)侍奉三個遺孤,就像趙鄰幾舍人活著時一樣。(2)三女都嫁人之后,趙延嗣才離開趙家。(3)趙延嗣(僅僅)是地位低下的
28、仆人,(但是)他的志行品德令人敬佩,他的品行道義高直杰出,和顏叔子、韓愈等量齊觀。14(1)漢代時,當?shù)怨珌G了官那些離開的門客們和趙延嗣形成對比。(2)顏叔子是魯國的高尚的人,韓愈是唐代大儒,而趙延嗣(僅僅)是地位低下的仆人,前兩者的地位和趙延嗣形成對比。8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首先應審題,明確選擇的要求,如本題“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然后應結合具體的語境,運用語法知識進行辨析。A項,“遺三孤女”翻譯為:只留下三個女兒。遺:留下。B項,“顧是諸孤,義不可去”翻譯為:看到這幾個遺孤,仗義不愿離開。顧:視,看。C項,“延嗣為營衣食之資”
29、翻譯為:趙延嗣為(她們)經(jīng)營吃穿的費用。營:經(jīng)營,料理。D項,“豈特仆夫之賢,天下之賢也” 翻譯為:難道僅僅是仆夫中的賢德之人。特:僅僅。故選D。9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應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這是考查虛詞的用法,然后根據(jù)虛詞在句中的位置和虛詞前后詞語的詞性來分析用法。A項,“不以凍餒死”翻譯為:不是因為凍餓而死。以:介詞,因為?!耙怨势浜竺话U”翻譯為:因為這個緣故,這之后命名它為褒禪山。以:介詞,因為。B項,“仆于舍人”翻譯為:在趙鄰幾舍人家做仆人。于:介詞,在。“州司臨門,急于星火”翻譯為:州
30、官登門督促,比流星墜落還要急迫。于:介詞,比。C項,“二公因為迎入京師”翻譯為:那二人于是為趙延嗣(將幾女)迎接進京城。因:連詞,于是。“不如因而厚遇之”翻譯為:不如趁機好好地對待他。因,介詞,趁機。D項,“夫儒名而仆行者,或有其人焉”翻譯為:那些打著大儒旗號卻做出卑躬屈膝之事的人,也許會有這樣的人吧。而,連詞,表轉折關系。“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翻譯為:把玉斗扔在地上,拔出劍來敲碎了它。而,連詞,表承接關系。故選A。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結合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shù)某煞?,句?/p>
31、成分的省略,敘事內(nèi)容的變化等。本題中“孤女”為名詞,做“養(yǎng)”的賓語,在“女”后斷開,所以排除A和B;“識”的賓語為“其面”,在“面”后斷開,所以排除D。整句話的翻譯為:趙延嗣親力撫養(yǎng)三個孤女,(將她們)撫養(yǎng)大并且嫁出去,最終連面都不見,趙延嗣的節(jié)操難道在顏叔子之下嗎?故選C。11本題考查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類題型首先要審題,如本題“下列句子分編為四組,其中全都直接體現(xiàn)趙延嗣高尚節(jié)操的一組”,注意題干中的“直接體現(xiàn)”“高尚節(jié)操”等字眼,然后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進行辨析?!芭c宅居之。徐相與求良士為婿”的主語為宋白翰林、楊徽之侍郎,所以并不是直接體現(xiàn)趙延嗣的高尚節(jié)操?!皩⒃L舍人之舊,求所以
32、嫁”是趙延嗣將去拜訪趙鄰幾的舊友,尋求幾女出嫁的方法。并不能體現(xiàn)趙延嗣的高尚節(jié)操?!把铀脼橘v仆夫,其風操凜焉,其行義卓焉,與顏侔韓并”是對趙延嗣的評價,并不是直接表現(xiàn)。故選A。1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干的要求,即選出“正確”還是“錯誤”的一項,然后依據(jù)人名、地名、官名、時間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再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A項,“趙延嗣因為自己身份低下”是錯誤的。趙延嗣從始至終都沒有見過他收養(yǎng)的舍人的三個女兒,是因為他品行道義高直杰出。故選A。13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注
33、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nèi)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第一句的得分點為:“事”,侍奉;“生”,活著。第二句話的得分點為:“歸”,嫁人;“始”,才;“去”,離開。第三句話的得分點為:“延嗣為賤仆夫”,為判斷句,趙延嗣(僅僅)是地位低下的仆人;“凜”,高直杰出;“并”,等量齊觀。14本題考查學生對論證手法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類題型首先要審題,如本題 “文章倒數(shù)第二節(jié)中采用正反的手法,彰顯趙延嗣的仆名偶行,試舉兩個例子用自己的話進行說明”,然后在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概括。題目讓找到對比的兩個例子,
34、來彰顯趙延嗣的“仆名偶行”,我們可以篩選出都舉了哪些人的事例,如除了寫到趙延嗣,還寫到漢代翟公的門客、顏叔子、韓愈。舉漢代翟公的門客,是將這些門客的所作所為和趙延嗣形成對比,來彰顯趙延嗣的“仆名偶行”;而舉顏叔子、韓愈的事例,是將這兩個人的地位和趙延嗣形成對比,來彰顯趙延嗣的“仆名偶行”。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是做文言文題的基礎。要讀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詞的翻譯、理解。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文言現(xiàn)象。同時要結合上下文的語境。另外,像比較生僻的文章,翻譯起來比較拗口,我們可以借助下面的題干去理解文章內(nèi)容,揣摩的寫作意圖,由點及面,慢慢讀懂文言文段。參考譯文:當今三司嗣相、工部郎中劉公隨曾經(jīng)說過:趙鄰幾
35、舍人去世后,只留下三個女兒,一個老乳母罷了。(三個女孩)家里沒有兄弟來(幫她們)抵御外辱,在外(指宗族內(nèi))沒有比蛟親近的親戚。三女幼小嫩弱,吃穿用度需要仰仗他人,可是又能依靠誰呢,不是因為凍餓而死,就是被兇狠的人欺壓凌辱。有個叫趙廷嗣的,是趙鄰幾舍人的仆人,看到這幾個遺孤,仗義不愿離開(按照道義不肯離開),竭盡全力庇佑撫養(yǎng)她們。趙鄰幾舍人去世,沒有(留下)一間小屋,一點田地,趙延嗣為(她們)經(jīng)營吃穿的費用,親自為(她們)承擔(一切),身體被沾濕,足被沾上了泥土(形容耕作的勞苦)。不管天氣冷還是熱,像這群幾十年如一日,未曾有一點松懈倦怠的樣子。侍奉三個遺孤,就像趙鄰幾舍人活著時一樣。這三個女孩子
36、從小到大,(趙延嗣)都是讓自已的女兒和她們在一起,幾個女孩子的院子,趙延嗣從來不曾到那里。(直到)幾個女孩子都嫁做人婦,趙延嗣都最終沒有見過她們的面。最初在宋寄居,(后來)三女都長大了,(有一天)趙延嗣早晨起來,在堂前稟告,將要向西去往京城。趙家人開始不明其意,認為(他)舍棄幾人離開,都痛哭,趙延嗣因為趙家女子年齡已大(自己)卻沒法(將她們)嫁出去,要求去訪趙鄰幾舍人的老朋友們,尋求幾女出嫁的方法。(他)到了京城,見到宋白翰林、楊徽之侍郎,于是放聲痛哭,哭完之后,詳細地講清趙家遺孤(的情況),并且說趙幾女已經(jīng)長大到了出嫁年齡。那二人又吃驚又慚愧,道歉說:“我們比不上你,我們穿戴讀書人的衣冠,讀
37、著圣賢的經(jīng)書,(自以為)學習傾慕先賢,(是道德學養(yǎng)高尚的人)更何況還與趙鄰幾舍人為友,趙鄰幾舍人的遺孤,我們沒能撫恤照顧,你卻能撫養(yǎng)她們,我們不如你太多了?!蹦嵌擞谑菫橼w延嗣(將幾女)迎接進京城,給她們房屋居住,慢慢為她們找好的讀書人做丈夫。老大嫁給樞密直學士戚公綸獨子、職方郎中維之子、太廟齋郎舜卿為妻;老二老三一起嫁給屯田員外郎張君文鼎之子、鄉(xiāng)貢進士季倫。三女都嫁人之后,趙延嗣才離開趙家。趙延嗣,可以稱他為“賢仆夫”了。石介(我)說:真像(上述)這樣,那么趙延嗣就是有上古君子的品行,上古壯士的節(jié)操,上古仁人的善心,難道僅僅是仆夫中的賢德之人,(簡直)就是天下人的楷模啊。過去在漢時,有給翟公
38、作門客的人,當?shù)怨珌G了官,門客們都離開了。(今天面臨趙家這樣的情況)趙延嗣卻沒有離開,還為死去的趙舍人撫養(yǎng)他的遺孤,雖然相距上千年,那些門客(如果)面對趙延嗣,(我想)他們在地下也該羞愧萬分吧。魯國有個顏叔子,曾經(jīng)自己住在一間屋子里,(有一天)夜里刮大風下大雨。鄰居家女子到他家投宿,顏叔子讓她手拿蠟燭照亮一直到天明,來避嫌,后人贊頌顏叔子正直。趙延嗣親力撫養(yǎng)三個孤女,(將她們)撫養(yǎng)大并且嫁出去,最終連面都不見,趙延嗣的節(jié)操難道在顏叔子之下嗎?唐代韓愈總共幫助家族內(nèi)外以及朋友的遺孤出嫁僅僅十人,天下都嘆服他的高義。趙延嗣幫趙氏三女嫁人,比起韓愈絲毫不差。唉!翟公的門客們,都是名滿一時的士大夫,比
39、起趙延嗣卻遠遠不如。顏叔子是魯國的高尚的人,韓愈是唐代大儒,趙延嗣(僅僅)是地位低下的仆人,(但是)他的志行品德令人敬佩,他的品行道義高直杰出,和顏叔子、韓愈等量齊觀(也差不多),趙延嗣可以說是名為仆人卻有大儒之行的人啊。吁!名為仆人卻能行大儒之事,(這)在趙延嗣身上得到體現(xiàn)。那些打著大儒旗號卻做出卑躬屈膝之事的人,也許會有這樣的人吧,(他們)難道不會愧對趙延嗣嗎?趙延嗣做出像上述之事,有能夠激勵天下(向善興義)的作用,于是為他作傳。趙延嗣憑借美名留世。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說文解字序(節(jié)選)許慎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于是
40、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nóng)氏結繩為治而統(tǒng)其事,庶業(yè)其繁,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蓋取諸夬”;“夬揚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也。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共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周札: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話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
41、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惠。會意,比美合誼,以見指搞,“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事,依聲托事,“令、長”是也。及宣王太更籍,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jīng),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也。其后諸侯力政,不統(tǒng)于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為七國,田疇異畝,車涂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宇異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愛歷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籍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也。是時,秦燒滅書籍,滌除舊典。大發(fā)吏卒,興役戍。官獄職
42、務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而絕矣。尉學童十七以上始試。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為吏。又以八體試之??ひ铺凡⒄n。最者以為尚書史。書或不正,輒舉劾之。今雖有尉律,不課,小學不修,莫達其說久矣。(相關鏈接)說文之為書,以文字而兼聲音訓詁者也。吾友段氏若膺,于古音之條理,察之精,剖之密,因是為說文注,而聲音之造大明。于許氏之說,正義、借義,知其典要,觀其會通,而訓詁之道大明。訓詰聲音明而小學明小學明而經(jīng)學明蓋千七百來無此作矣若夫辨點畫之正俗察篆隸之繁省沾沾自謂得之而于轉注假借之通例茫乎未之有聞。是知有文字而不知有聲音訓詁也。其視若膺之學。淺深相去為何如邪?。ü?jié)選自王念孫說文解字注序)15下列加點
43、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而統(tǒng)其事 統(tǒng)一B厥意可得而說也 它的,這里代古文C靡有同焉 不,沒有D滌除舊典 清除1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古者庖氏之王天下也 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B與古文或異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C其視若膺之學 其孰能譏之乎D乃得為吏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17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A訓詁聲音明/而小學明/小學明/而經(jīng)學明/蓋千七百來/無此作矣/若夫/辨點畫之正俗/察篆隸之繁省/沾沾自謂/得之而于轉注/假借之通例/茫乎/未之有聞。B訓詁聲音明而小學明/小學明而經(jīng)學明/蓋千七百來無此作矣/若夫辨點畫之正俗/察篆隸之繁省/沾沾自謂得之/而于
44、轉注假借之通例/茫乎未之有聞。C訓詁聲音明而小學明/小學明而經(jīng)學明/蓋千七百來無此作矣/若夫辨點畫之正/俗察隸之繁/省沾沾自謂得之/而于轉注假借之通例/茫乎/未之有聞。D訓詁/聲音明而小/學明小/學明而經(jīng)/學明蓋千七百來/無此作矣/若夫辨點畫之正俗/察篆隸之繁省/沾沾自謂得之/而于轉注/假借之通例/茫乎/未之有聞。18下列六句話分為四組,全都體現(xiàn)造字所依據(jù)的基礎的一項是( )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 結繩為治 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庶業(yè)其繁,飾偽萌生 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 百工以義,萬品以察A B C D1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兩段闡述了文字的起源。提到了庖犧
45、氏作八卦、神農(nóng)氏結繩記事、倉頡受鳥獸痕跡的啟示造字這三種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B第三、四段概括了周代到秦代文字的演變:從大篆到小篆。重點論述小篆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與原因,認為古文字斷絕,隸書出現(xiàn)是值得肯定的。C文中提出,周代的士族子弟進入學館,先學習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等六種造字方法,即“六書”。D相關鏈接的文字中指出有些人做學問,只注重簡單的字形點劃,卻不懂得文字學中真正精深的內(nèi)容,這樣的人卻不能明白自己問題所在,反而沾沾自喜。2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其后諸侯力政,不統(tǒng)于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2)最者以為尚書史。書或不正,輒舉劾之。21結合
46、文言文閱讀材料和相關鏈接,請你概括說明說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樣的書。15A16D17B18C19B20(1)再往后(到了戰(zhàn)國),諸侯們依靠暴力施政,不服從周天子。他們憎惡禮樂妨害自己,都拋棄典籍(各行其是)。(2)成績最好的錄取為尚書史。書寫有不正確的就檢舉處分他。21說文解字是一部以文字為主,兼論音韻和訓詁的專著。記錄文字的發(fā)展起源、演變等。15本題主要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實詞類題目答題的方法有“結構分析法”“語法分析法”“形旁辨義法”“套用成語法”“套用課本法”,解答此題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依據(jù)上下文的語意來推導之,應該很容易判斷出來。A項,“
47、統(tǒng)”,結合“結繩為治”“其事”分析,使用結繩記事的辦法治理社會,管理當時的事務。應該譯為管理。故選A。16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對于文言虛詞類題目,要著眼“意義”和“用法”兩點,“意義”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詞性而言的。解答此題時,需要逐項分析。A項,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的。B項,介詞,介紹比較對象,相當于“跟相比”;連詞,和。C項,代詞,他們;副詞,難道,豈,表示反詰、反問。D項,連詞,才。故選D。17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對于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
48、不要急于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nèi)容有個大體的了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兩個“小學明”之間需要斷開,排除D項。“辨點畫之正俗”“察篆隸之繁省”字數(shù)相等,結構對稱,應該獨立為句,排除C項?!岸北硎巨D折,引出下文,前面需要斷開,排除A項。句意:訓詁和音韻能夠道理明晰,小學也就明晰;小學能夠明晰,而經(jīng)學也就明晰了。自從說文問世之后一千七百年,大概是沒有這樣的作品??!至于有些人辨別字形的正俗,考察小篆到隸書之間的省變,沾沾自喜以為得見精要,但在轉注假借上的各種常見條例,卻茫然而不曾聽說。故選B。18本題主要考查篩
49、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言文信息篩選的題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題時注意題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質,還要注意有沒有“直接表現(xiàn)”等字樣,注意運用排除法作答。此題是“全都體現(xiàn)造字所依據(jù)的基礎的一項”,然后分析列出的各項。結合“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及神農(nóng)氏結繩為治而統(tǒng)其事,庶業(yè)其繁,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分析,往古的時侯,伏羲氏治理天下,(他)仰觀天象,俯察地理,觀察鳥獸的形象和大地的脈理,近的取法自身,遠的取于它物,在這個基礎上,才創(chuàng)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示人吉兇。到了神農(nóng)氏
50、的時代,使用結繩記事的辦法治理社會,管理當時的事務,社會上的行業(yè)和雜事日益繁多,掩飾作偽的事兒也發(fā)生了。(到了黃帝的時代,)黃帝的史官倉頡看到鳥獸的足跡,悟出紋理有別而鳥獸可辨,因而開始創(chuàng)造文字。分析六個句子內(nèi)容,為體現(xiàn)造字所依據(jù)的基礎。故選C。19本題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nèi)容還是分析觀點。B項,“認為古文字斷絕,隸書出現(xiàn)是值得肯定的”錯誤。結合“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而絕矣”分析,于是產(chǎn)生了隸書,以使書寫趨向簡易,古文字體便從此止絕了?!?/p>
51、隸書出現(xiàn)是值得肯定的”于文無據(jù)。故選B。20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語句翻譯。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1)“力”,暴力;“統(tǒng)”,主管,率領,此處意譯為率領;“惡”,憎惡;“害”,妨害;“去”,拋棄;“其”,代詞,那些。(2)“以為”,以(之)為,把作為,此處意譯為錄??;“或”,代詞,有的;“不正”,不正確;“輒”,連詞,就;“舉”,檢舉;“劾”,彈劾,處分;“之”,代詞,他。2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通讀文章,整體把握文
52、章內(nèi)容大意,在此基礎上,仔細閱讀題干,明確題目要求,然后回歸文本,仔細閱讀,從中篩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進行整合概括回答問題。題干問的是“結合文言文閱讀材料和相關鏈接,請你概括說明說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樣的書”,需要篩選相關信息概括。結合“說文之為書,以文字而兼聲音訓詁者也。吾友段氏若膺,于古音之條理,察之精,剖之密,因是為說文注,而聲音之造大明”分析,說文解字是一部以文字為主,兼論音韻和訓詁的專著。前兩段闡述了文字的起源。第三、四段概括了周代到秦代文字的演變,說文解字還記錄文字的發(fā)展起源、演變等。往古的時侯,伏羲氏治理天下,(他)仰觀天象,俯察地理,觀察鳥獸的形象和大地的脈理,近的取法自身,遠
53、的取于它物,在這個基礎上,才創(chuàng)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示人吉兇。到了神農(nóng)氏的時代,使用結繩記事的辦法治理社會,管理當時的事務,社會上的行業(yè)和雜事日益繁多,掩飾作偽的事兒也發(fā)生了。(到了黃帝的時代,)黃帝的史官倉頡看到鳥獸的足跡,悟出紋理有別而鳥獸可辨,因而開始創(chuàng)造文字。(文字用于社會之后,)百業(yè)有定,萬類具明。倉頡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夬卦,夬卦說,臣子應當輔佐君王,使王政暢行。這就是說,倉頡創(chuàng)造文字是為了宣揚教令、倡導風范,有助于君王的施政。君王運用文字工具,更便于向臣民施予恩澤,而臣民應以立德為本,切不可自恃具有文字之工去撈取爵祿。倉頡初造文字,是按照物類畫出形體,所以叫做“文”,隨后又造出合
54、體的會意字、形聲字,以擴充文字的數(shù)量,這些文字就叫做“字”。叫它為“字”,是說它來自“文”的孳生,使文字的數(shù)量增多。把文字寫在竹簡、絲帛上,叫做“書”?!皶币馕吨鴮懯孪衿涫?。(文字)經(jīng)歷了“五帝”、“三王”的漫長歲月,有的改動了筆畫:有的造了異體,所以在泰山封禪祭天的七十二代君主留下的石刻,字體各不相同。周禮規(guī)定八歲的士族子弟進入初等學館學習,學官教育他們,先教“六書”。(“六書”的名稱,)第一叫指事,指事的含義是:字形、結構看起來認得,但須經(jīng)過考察才能知道它所體現(xiàn)的字義,上下二字即屬此例。第二叫象形,象形的含義是:用畫畫的辦法畫出那個物體,筆畫的波勢曲折同自然物的態(tài)勢相一致,日月二字即屬此
55、例。第三叫形聲,形聲的含義是,按照事物的性質和叫法,挑選可相比譬的聲符和義符組成文字,江河二字即屬此例。第四叫會意,會意的含義是:比聯(lián)起事理有關的字素,構成文字;摻合字素的意義,可以得知新字的字義或旨趨,武信二字即屬此例。第五叫轉注,轉注的含義是:立一字為頭、為根,創(chuàng)制類屬字,類屬字對根字的形音義有所承襲,與根字意義相通,考老二字即屬此例。第六叫假借,假借的含義是:沒有為某事某物造字,而按照某事某物的叫法,找一個同音字代表它,令長二字即屬此例。到了周宣王的太史籀整理出大篆十五篇,籀文同古文有了差異。(不過古文尚在通行,)一直到(春秋末年)孔子寫“六經(jīng)”,左丘明著左傳都還在使用古文;古文的形體、
56、意義仍為學者們所通曉。再往后(到了戰(zhàn)國),諸侯們依靠暴力施政,不服從周天子;他們憎惡禮樂妨害自己,都拋棄典籍(各行其是)。中國分為七雄并峙,田畝的丈量方法相異,車子的規(guī)格尺碼不同,法令制度各有一套,衣服帽子各有規(guī)定,說起話來方音分歧,寫起字來相互乖異。秦始皇初滅六國,丞相李斯就奏請統(tǒng)一制度,廢除那些不與秦國文字相合的字。(李斯等人負責規(guī)范文字,)李斯寫了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寫了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寫了博學篇,(它們)都取用史籀大篆的字體,有些字還很作了一些簡化和改動,這種字體就是人們所說的“小篆”。這個時候,秦始皇焚燒經(jīng)書,除滅古籍,征發(fā)吏卒,大興戍衛(wèi)、徭役,官府衙獄事務繁多,于是產(chǎn)生了隸書,
57、以使書寫趨向簡易,古文字體便從此止絕了。廷尉的法律規(guī)定:學童十七歲以上才得應考,能諷誦理解九千宇的文章才能允當史官;同時也要考秦代八體的寫法。地方送到朝廷去會試,成績最好的錄取為尚書史。書寫有不正確的就檢舉處分他?,F(xiàn)在雖然還有廷尉的法令,可是不考試了,小學也不講求,一般人早就不懂得文字的道理了。說文這本書,是以文字為主,兼論音韻和訓詁的專著。我的好友段若膺(段玉裁字若膺),在古音條理方面,觀察細致入微,剖析深入嚴密,為說文做注,于是音韻學的道理彰明。對于許慎所說的本義和借義,段玉裁能夠知道其中關鍵,看到其勾連相通之處。于是訓詁學的道理彰明。訓詁和音韻能夠道理明晰,小學也就明晰;小學能夠明晰,而
58、經(jīng)學也就明晰了。自從說文問世之后一千七百年,大概是沒有這樣的作品啊!至于有些人辨別字形的正俗,考察小篆到隸書之間的省變,沾沾自喜以為得見精要,但在轉注假借上的各種常見條例,卻茫然而不曾聽說。這種人就是只知道有文字,卻不知道還有音韻和訓詁了。他們與段玉裁的學問比較,深淺差距有多大啊!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一)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試作六論,援筆而成,辭甚偉。甫冠,名聞四方。歐陽修見其文,奇之。嘉祐二年進士第,出通判越州。歲饑,度常平不足贍,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貸
59、之種糧,使隨秋賦以償,農(nóng)事不乏。知齊州,其治以疾奸急盜為本。曲堤周氏子高橫縱,賊良民,力能動權豪,州縣吏莫敢詰,鞏取置于法。章邱民聚黨村落間,號“霸王社”,椎剽奪囚,無不如志。鞏屬民為保伍,使察其出入,有盜則鳴鼓相援,每發(fā)輒得盜。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鞏飲食冠裳之,假以騎從,夸徇四境。盜聞,多出自首。鞏外視章顯,實欲攜貳其徒,使之不能復合也。自是外戶不閉。徙洪州。會江西歲大疫,鞏命縣鎮(zhèn)悉儲藥待求,軍民不能自養(yǎng)者,來食息官舍,資其食飲衣衾之具,分醫(yī)視診。師征安南,所過州為萬人備。他吏暴誅亟斂,民不堪。鞏先期區(qū)處猝集,師去,市里不知。鞏性孝友,父亡,奉繼母益至,撫四弟、九妹于委廢單弱之
60、中,宦學婚嫁,一出其力。為文章,上下馳騁,一時工作文詞者,鮮能過也。少與王安石游,安石聲譽未振,鞏導之于歐陽修,及安石得志,遂與之異。神宗嘗問:“安石何如人?”對曰:“安石文學行義,不減揚雄,以吝故不及?!钡墼唬骸鞍彩p富貴,何吝也?”曰:“臣所謂吝者,謂其勇于有為,吝于改過耳。”帝然之。鞏負才名久外徒世頗謂偃蹇不偶一時后生輩鋒出鞏視之泊如也。過闕,神宗召見,勞問甚寵。上疏議經(jīng)費,帝曰:“鞏以節(jié)用為理財之要,世之言理財者,未有及此?!睍僦菩校葜袝崛?。時自三省百職事,選授一新,除書日至十數(shù),人人舉其職,于訓辭典約而盡。尋掌延安郡王箋奏,故事命翰林學士,至是特屬之。甫數(shù)月,丁母艱去。又數(shù)月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水果采摘與觀光旅游合作合同
- 2025年度食品行業(yè)廣告設計與推廣合同
- 2025年度生態(tài)旅游項目開發(fā)經(jīng)理勞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實習協(xié)議書:環(huán)境工程實習生
- 手機保修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國鹽酸洛美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科技創(chuàng)新下的現(xiàn)代簡約生活美學探討
- 采購空客合同范本
- 科技企業(yè)品牌的多元化傳播路徑研究
- 電子商務背景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創(chuàng)新策略
- 產(chǎn)品研發(fā)指導專家聘用協(xié)議書
- 【正版授權】 IEC 60268-5:2003/AMD1:2007 EN-FR Amendment 1 - Sound system equipment - Part 5: Loudspeakers
- JT-T-1210.1-2018公路瀝青混合料用融冰雪材料第1部分:相變材料
- 2024年晉中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完整參考答案
- DL-T5493-2014電力工程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程
- 2024年03月廣東佛山市禪城區(qū)教育系統(tǒng)招考聘用中小學教師120人筆試歷年典型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含詳解
- DZ/T 0452.3-2023 稀土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3部分:鋰、鈹、鈧、錳、鈷、鎳、銅、鋅、鎵、銣、鈮、鉬、銦、銫、鉭、鎢、鉈、鉛、鉍、釷、鈾及15個稀土元素含量的測定 ICP-MS法(正式版)
- 新能源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實訓工單
- 民族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魯班工坊揚州三把刀建設方案
-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必考《質數(shù)和合數(shù)》練習題(附質數(shù)合數(shù)知識點)
- 2024年江蘇淮陰城市產(chǎn)業(y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