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七九年級古詩詞整理_第1頁
2022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七九年級古詩詞整理_第2頁
2022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七九年級古詩詞整理_第3頁
2022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七九年級古詩詞整理_第4頁
2022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七九年級古詩詞整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2022年中考語文一輪復習:七九年級古詩詞整理初中語文七至九年級課本的古詩詞整理(課內古詩詞36首,課外古詩詞48首,共84首)七年級上冊古詩詞課內古詩詞閱讀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臨:到達,登上。 澹澹:水波蕩漾的樣子。 竦峙:聳立。竦、峙,都指聳立。 星漢:銀河。 幸甚至哉:幸運得很,好極了。幸,幸運。至,達到極點。 向東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海水多么寬闊浩

2、蕩,山島高高地聳立在海邊。樹木蔥蘢碧綠,百草豐美茂盛。秋風吹動樹木發(fā)出悲涼的聲音,海中翻騰著巨大的波浪。日月仿佛就在大海中運行;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chǎn)生出來的。真是有幸極了,寫這首詩來抒發(fā)我的豪情壯懷。 “觀”字統(tǒng)領全篇,詩人勾 勒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抒發(fā)了詩人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偉大抱負。詩中著力渲染大海蒼茫動蕩的氣勢,并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聞王昌齡左遷龍標 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西。 楊花:柳絮。 子規(guī):即布谷鳥,又稱杜鵬。 龍標:指王昌齡。古代常用官職

3、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個人。 夜郎:在今湖南懷化境內。 樹上楊花落盡,杜鵑在不停地啼叫,聽說你被貶到龍標去了,那里地方偏遠要經(jīng)過五溪。讓我把對你的憂愁與思念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吧,讓它隨著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詩人選擇了楊花、子規(guī)、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營造出一個深遠的意境,表達了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真切的關懷和勸勉?!皸罨浔M”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杜鵑泣血悲鳴,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的黯淡、凄楚。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人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殘夜:指夜將盡未盡之時。 鄉(xiāng)書:家信。 歸

4、雁:大雁每年秋天飛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傳遞書信的傳說。 游客路過蒼翠的北固山下,船兒在碧綠的江水上前行。春潮涌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齊平,視野也更開闊了。順風行船,一葉白帆懸掛在高遠的江天。殘夜還未消盡,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寄去的家書不知何時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詩人即景抒情,細致地描繪了長江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表達了旅途中的思鄉(xiāng)之情。首聯(lián)點題,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風正一帆懸”描繪了視野開闊、風平浪靜的大景。頸聯(lián)在描述自然的時序交替中蘊含著哲理,說明舊事物中孕育著新的生命。尾聯(lián)的歸雁捎書寄托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續(xù)上表篇目、

5、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昏鴉:黃昏時將要回巢的烏鴉。 斷腸:形容悲傷到極點。 天涯:天邊,指遠離家鄉(xiāng)的地方。 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fā)出凄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村落邊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夕陽從西邊落下。凄寒的暮色里,只有斷腸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詩人描繪了一幅深秋蒼涼之景,渲染了悲涼的氣氛,表現(xiàn)了一個漂泊異鄉(xiāng)的游子的凄苦之情。詩中的九種景物傳達出旅人獨行的孤寂和深重的愁思。“斷腸人在天涯”表達出天涯淪落人的落寞之形、凄苦

6、之情和鄉(xiāng)關之思。課外古詩詞閱讀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人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半輪:半邊,半個。 平羌: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東北。 發(fā):出發(fā)。 清溪:即清溪驛,在今四川峨眉山附近。 渝州:今重慶一帶。 峨眉山頭高懸的那半輪秋月,映在江中,仿佛和水一起流動,陪伴著詩人遠行。夜間乘船從清溪出發(fā),經(jīng)過三峽抵達渝州,離友人愈遠,就愈加想念。 詩人即將離開故鄉(xiāng)外出闖蕩,懷著內心的憧憬和喜悅,描繪了一幅清新秀麗的峨眉山月秋景圖,也表達了詩人的思鄉(xiāng)懷友之情。五個地名連用,造成空間迅速轉換之感,讓

7、人感覺到行船之快,既傳達出詩人江行的獨特體驗,又抒發(fā)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 尋常:經(jīng)常。 崔九:指殿中監(jiān)崔滌,唐玄宗的寵臣。“九”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 君:指李龜年。 在岐王宅里我們經(jīng)常見面,在崔九家里也曾多次聽到你的演奏。眼下正是江南風景最好的時候,在暮春三月的落花時節(jié),年老病衰的我又與你相逢。 詩人通過追憶往昔與李龜年的接觸及抒寫現(xiàn)實中與李龜年的再相逢,流露出對唐王朝盛衰變化的蒼涼慨嘆及與李龜年彼此的身世飄零之感。“落花”寓意甚多,既有個人身世之悲,也有對一個繁華時代落

8、幕的慨嘆。續(xù)上表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去, 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 應傍戰(zhàn)場開。 行軍:行營、軍營。 九日:指陰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 故園:故鄉(xiāng) 送酒:化用典故,陶淵明重陽日在宅邊的菊花叢中悶坐,剛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來,于是痛飲至醉而歸。 傍:靠近。 我勉強登上高處遠眺,在這戰(zhàn)亂的行軍途中,沒有誰能送酒來。我在遠方思念長安故園中的菊花,這時它雖然無人欣賞,孤寂而凄涼,但也一定不負秋陽,在淪陷都城的斷壁殘垣間競相綻放。 詩人在重陽節(jié)行軍途中想要登高而無知音相伴的孤寂,以及對家鄉(xiāng)菊花的思念,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長安的憂慮和對飽經(jīng)戰(zhàn)

9、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對和平的渴望。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回樂烽:烽火臺名。 蘆管:笛子。作“蘆笛 征人:出征或戍邊的軍人。 盡:全。 回樂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猶如秋霜,大漠蒼涼曠遠。在這萬籟俱寂的夜里,夜風中不知何處吹起凄涼幽怨的蘆笛聲,陡然喚醒了“征人”綿綿不絕的鄉(xiāng)愁。 本詩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xiāng)情的詩作。詩人描繪了一幅邊塞月夜圖,并表達了戍邊將士月夜聞笛時濃烈的鄉(xiāng)思和滿腔的哀愁?!耙灰埂焙汀氨M望”道出了征人望鄉(xiāng)之情的深重。秋詞(其一)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

10、碧霄。 寂寥:冷清蕭條。 春朝:春天。 排:推開。 碧霄:藍天。 自古以來,騷人墨客都悲嘆秋天凄涼蕭條,我卻說秋天遠勝過春天。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鶴推開層云直沖云霄,我的詩興也隨它到了碧藍的天空。 詩人贊頌了秋天的美好,并借仙鶴直沖云霄的明麗秋景,表達了奮發(fā)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排”字形象地寫出了仙鶴直沖云霄的氣勢,表現(xiàn)了詩人因支持變法屢遭貶謫、愈挫愈奮的豪壯情懷。續(xù)上表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寄北:當時詩人在巴蜀,妻子在長安,所以說“寄北” 巴山:泛指川東一

11、帶的山。 何當:何時將要。 卻話:回頭說,追述。 你問我回家的日子,我還未定日期。此時的巴山驛館,夜雨綿綿,已漲滿了秋天的水池。什么時候才能回家團聚,與你一起剪燭西窗、共話今宵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詩人采用問答的形式,將眼前景與想象結合,表達了詩人羈旅巴蜀的孤獨凄涼之情,抒發(fā)了盼望北歸團聚、共敘別情的美好心愿。文末重提“巴山夜雨”,時空交錯,虛實相生,把眼前的凄苦兌換成未來團聚的歡樂,也在未來的歡樂中注入被時間過濾了的“昔日”之苦。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其二)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僵臥:躺臥不起,形容老病。 戍輪臺:守衛(wèi)邊關。戍,守衛(wèi)。輪臺

12、,代指邊關。 夜闌:夜深,夜將盡。 鐵馬: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 我僵硬地躺在孤寂的鄉(xiāng)村里并不為自己悲哀,還想替國家去守衛(wèi)邊塞。深夜躺在床上靜聽著窗外肆虐的風雨,這些音響進入夢境,成為為國征戰(zhàn)的鐵騎踏冰之聲。 詩人借寫風雨夢境,抒發(fā)那感人至深的報國之志和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心。“僵臥孤村”描寫了風雨夜年邁體衰的詩人凄涼的處境。“鐵馬冰河”的夢境,抒發(fā)了詩人強烈的為國殺敵的愛國之情和報效祖國的強烈愿望潼關 譚嗣同 終古高云簇此城, 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 山入潼關不解平。 終古:久遠。 簇:簇擁。 束:拘束。 解:懂得。 從古到今,這巍峨的潼關就被高高的白云團團擁著,清脆的馬蹄聲被獵獵的秋風吹

13、散。黃河奔向平坦廣闊的原野,好像仍嫌河床束縛得太緊;而那連綿不斷的山峰,剛入潼關便突兀而起、爭奇斗險,不知何謂平坦。 詩人描述了潼關一帶的壯麗的風景,河流奔騰壯闊、秦嶺山脈巍峨險峻,表現(xiàn)了詩人渴望沖決羅網(wǎng)、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少年意氣。河流“猶嫌”拘束,山脈桀驁不馴,不知何謂平坦,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山水寫活了,讀來有沖擊力。七年級下冊古詩詞課內古詩詞閱讀詩句與主旨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14、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5、 內容賞析:木蘭詩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zhàn)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詩歌將勞作不已的勤、對父母的孝、對國家的忠、女扮男裝的智、征戰(zhàn)的勇等優(yōu)秀的品質集中在木蘭身上,富有浪漫色彩。 藝術特色:本詩繁簡安排極具匠心,略寫戰(zhàn)爭場面,詳寫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tài),富有生活氣息。詩中以眾多的鋪陳排比來描述行為情態(tài),神氣躍然;以風趣的比喻來收束全詩,令人回味。 選自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 唧唧:嘆息聲。 當戶織:對著門織布。 機杼聲:織布機發(fā)出的聲音。杼,織布的梭子。 唯:只。 何所思:想什么。 憶:思念。 軍帖:軍中的文告。 可汗大點兵:可汗大規(guī)模地

16、征兵??珊?,我國古代西北地區(qū)對最高統(tǒng)治者的稱呼。 軍書十二卷:征兵的名冊很多卷。軍書,軍中的文書,這里指征兵的名冊。十二,表示多數(shù),不是確指。 爺:指父親。 愿為市鞍馬:愿意為(此)去買鞍馬。為,介詞,為了,其后賓語省略。市,買。鞍馬,泛指馬和馬具。 韉:馬鞍下的墊子。 轡頭:駕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 旦:早晨。 濺濺:水流聲。 黑山:和下文的“燕山”,都是當時北方的山名。 胡騎:胡人的戰(zhàn)馬。胡,古代對西北部民族的稱呼。 啾啾:馬叫的聲音。 萬里赴戎機:遠行萬里,投身戰(zhàn)事。戎機,戰(zhàn)事。 關山度若飛:像飛一樣地越過一道道關塞山嶺。度,越過。 朔氣傳金柝: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朔,北方。金柝

17、,古時軍中白天用來燒飯、夜里用來打更的器具。 鐵衣:鎧甲,古代軍人穿的護身服裝。 天子:指上文的“可汗”。 明堂:古代帝王舉行大典的朝堂。 策勛十二轉:記最大的功。策勛,記功。轉,勛位每升一級叫轉,十二轉為最高的勛級。 賞賜百千強:賞賜很多的財物。強,有余。 問所欲:問(木蘭)想要什么。 尚書郎:尚書省的官。尚書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國家政事的機關。 愿馳千里足:希望馳騁千里馬。馳,趕馬快跑。 郭:外城。 扶將:扶持。 紅妝:指女子的艷麗裝束。 霍霍:磨刀的聲音。 著:穿。 云鬢:像云那樣的鬢發(fā),形容好看的頭發(fā)。 帖:同“貼”。 花黃:古代婦女的一種面部裝飾物。 火伴:同伍的士兵。當時規(guī)定若干士兵

18、同一個灶吃飯,所以稱“火伴”。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據(jù)說,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辨認。撲朔,動彈。迷離,瞇著眼,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兩兔貼近地面跑,怎能辨別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傍,靠近、臨近。走,跑。續(xù)上表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 愴然:悲傷的樣子。 涕:眼淚。 登上幽州臺,俯仰古今。像燕昭王那樣的前代賢君已成為歷史,后世自當有明君賢士的風云際會,卻無緣相見。面對茫茫的

19、天宇和廣闊的大地,我獨自憑吊,不禁熱淚縱橫。 詩人登上燕昭王為招賢納士而建的幽州臺,感慨壯志難酬、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惆悵和孤寂,也抒發(fā)了時空無窮,人生有限之感。“獨愴然”寫出了詩人由個人被貶的遭遇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的感慨。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 決眥人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岱宗:指泰山。 青未了:青,指山色。未了,不盡。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鐘:聚集。 陰陽:古人以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 割:分。 曾:同“層” 眥:眼眶。 會當:終當,終要。 凌:登上。 泰山是什么樣的呢 它橫跨齊魯,青色的山峰連綿不斷。大

20、自然把神奇和秀麗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兩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層云升起,使心胸震蕩;張大眼睛遠望飛鳥歸林。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那時遠眺,群山定會顯得渺小。 本詩以“望”字貫穿全篇,描寫了泰山雄偉高大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表達了青年詩人的遠大抱負和不畏艱險、勇于攀登、積極進取的精神?!案睢弊謱懗隽颂┥絽⑻齑A⒌男圩?,使靜止的山峰充滿了活力?!傲琛北憩F(xiàn)出登臨山巔的決心和豪邁的氣概,貼切傳神,體現(xiàn)了詩人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精神。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或七尺為一尋。 緣:因為。 高高的飛來峰上聳立著千

21、丈高塔,登上高塔,在晨雞報曉時分,便可以看到旭日東升。不必擔心浮云遮住遠望的視線,只因為身在塔的最高層。 詩人描繪了飛來峰的氣勢雄偉、高峻挺拔。通過寫登飛來峰的感受,表現(xiàn)了詩人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遠大理想,也表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安晃犯≡啤北磉_了詩人高瞻遠矚的豪情和立志革新的大無畏精神。續(xù)上表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 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 拄杖無時夜叩門。 臘酒渾:臘月所釀的酒,稱為臘酒。渾,渾濁。酒以清為貴。 足雞豚:菜肴豐富。豚。

22、小豬,這里指豬肉。 春社:古代春社日,祭祀土地神,祈求豐收。 閑乘月:趁著月明來閑游。 無時:沒有固定的時間,即隨時。 不要笑話農家酒漿渾濁,正值豐年,淳樸的農家用豐盛的菜肴殷勤待客。山巒重疊,溪流曲折,正疑惑無路可走,忽然柳樹茂密,山花鮮艷,又一個村莊出現(xiàn)在眼前。春杜祭祀的日子近了,村里吹簫打鼓忙著迎神。農家人布衣氈帽,古風猶存。但愿從今往后,能隨時趁著月明來閑游,拄著手杖輕扣柴扉,與老農親切交談。 詩人緊扣“游”,表現(xiàn)了山西村人的熱情好客的淳樸民風,抒發(fā)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也表達了詩人在困境中堅持下去,終究會出現(xiàn)豁然開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

23、突出農村的豐收年景和農家的熱情好客?!俺嗽隆薄斑甸T”體現(xiàn)了詩人的悠閑愜意之情,以及對古樸的風俗、淳厚的農民的熱愛。己亥雜詩(其五)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浩蕩:廣大無邊,這里形容愁思無窮無盡。 吟鞭:詩人的馬鞭。吟,指吟詩。 落紅:落花。這里比喻辭官離京。 (我)懷著無盡的離愁正對著白日西下,揚鞭東去,從此辭官遠赴天涯。飄落的花解不是無情之物,它化作春泥后會更好地培育新花。 詩人抒發(fā)了辭官還鄉(xiāng)時的復雜情感,離別的愁緒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詩人以落紅、春泥自喻,表明自己雖然辭了官,但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表現(xiàn)了詩人樂于奉獻

24、的寬廣胸懷。課外古詩詞誦讀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幽篁:幽深的竹林。幽,深。篁,竹林。 深林:這里指“幽篁”。 相照:指無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來相映照。 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邊彈著琴一邊長嘯。深深的山林中無人知曉,皎潔的月光從空中映照。 詩人描繪一個月華如水、清幽寧靜的世界,遠離世俗紛擾,清靜愜意,精神可以徹底放松,內心的淡定與自然的幽靜相融合。詩人與明月相伴,并不孤獨,“彈琴”“長嘯”充分體現(xiàn)隱居生活的美好情趣。續(xù)上表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春夜

25、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洛城:指洛陽。 玉笛:笛子的美稱。 折柳:指折楊柳,漢代樂府曲名,內容多敘離別之情。 故園:故鄉(xiāng),家鄉(xiāng) 陣陣悠揚的玉笛聲,是從誰家飄出來的 笛聲乘著春風傳遍洛陽全城。就在今夜曲中,聽到這傷離惜別的折楊柳曲調,有誰能不被喚起濃濃的思鄉(xiāng)情呢 詩人客居洛陽的夜晚,聽到折楊柳,勾起詩人無盡的鄉(xiāng)思,由此抒發(fā)了思鄉(xiāng)之情。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入京使:回京城長安的使者。 漫漫:路途遙遠的樣子。 龍鐘:淚流縱橫的樣子。 憑:請求,煩勞。 傳語:捎口信。 回頭

26、向東望自己的故鄉(xiāng),長路漫漫,親人遠隔,淚水浸濕了衣袖。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想要寫封信,卻沒有紙和筆;煩勞使者您給我的家人捎個口信,就說我一切安好。 詩人在遠赴邊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思鄉(xiāng)之情奔涌而出。詩人并沒有過多地沉浸在思鄉(xiāng)的悲苦中,而是振作精神,托帶平安口信,安慰家人,抒寫報國與親情難以兩全,以及思念親人又不愿讓親人擔憂的復雜情感。晚春 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楊花:指柳絮。 榆莢:指榆錢。 才思:才氣,才華。 惟解:只知道。 暮春時節(jié),花草樹木像是知道春將歸去,所以特別珍惜這最后的美好時光,爭芳斗艷,盡情舒展生命的本色。連那些樸實

27、無華的楊花榆錢,也都在紛紛飄落,如雪花般盡情飛舞。 詩人描繪了暮春時節(jié)百花盛開、草木爭艷、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色。詩人以擬人化的手法,從花草樹木的角度寫對春天的留戀,表達了詩人對即將離去的春天的熱愛與不舍。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 商女:歌女。 后庭花:曲名,玉樹后庭花的簡稱。南朝陳亡國之君陳叔寶所作,后人多稱之為亡國之音。 迷蒙的煙霧和銀色的月光籠罩著寒水、小舟、白沙,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邊,正臨近酒家。歌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國之恨,仍在對岸演唱玉樹后庭花。 詩人夜泊秦淮,觸景感懷,從“商女”那里聽到亡國之音,對那些只知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

28、重的達官貴人表示憂慮與憤慨。詩人將興亡之憂融悲涼意境,將歷史的詠嘆與現(xiàn)實的思考緊密結合,委婉深沉。續(xù)上表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賈生 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 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 宣室:漢代未央宮前殿的正室。 訪:咨詢,征求意見。 逐臣:此指曾被貶謫到長沙的賈誼。 才調:才華,此指賈誼的政治才能。 無倫:無人能比。 可憐:可惜。 虛:徒然。 蒼生:百姓。 漢文帝求賢,宣示召見被貶的臣子賈誼,賈誼的才能,確實高明無人能及。漢文帝問詢到半夜,向前移動座席,靠近賈誼,以便更好地傾聽??上У氖菨h文帝問的盡是鬼神之事,不提國事民生。 詩

29、人托古調今,借賈誼的遭遇,抒寫自己懷才不遇,在政治上備受排擠、壯志難酬的感傷。漢文帝的“求”“訪”,更突顯了賈生才華橫溢,無與倫比?!安粏柹n生問鬼神”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訪道、不顧國計民生的社會現(xiàn)實,也寄寓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其五)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錯喜歡。 政入萬山圍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攔。 晨炊:早餐。 賺得:騙得。 政:同“正”。 放出:把行人放過去的意思。 不要說下山就輕松容易,沒有困難,爬山的人往往會“上當受騙”,空自歡喜。因為行走在萬山深處,即使一座山“放過了你”,還有無數(shù)的山將你阻攔。 詩人早行在崇山峻嶺中,領悟到人生哲理:在生活的道路上,不要為

30、眼前的順境所迷惑,要放眼長遠,認真對待,才能不斷克服困難,履險如夷。“放”“攔”等詞語,賦予“萬山”人的思想及性格,使萬山活了起來。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黃梅時節(jié):夏初江南梅子黃熟的季節(jié),即梅雨季節(jié)。 燈花:燈芯燃燒后結成的花狀物。 黃梅時節(jié)處處都在下雨,長滿青草的池塘邊,傳來陣陣蛙鳴。和朋友相約下棋,時過夜半客人還沒有來,我無聊地敲著棋子,震落了油燈上的燈花。 詩人在寂寞孤獨的梅雨之夜約友人下棋,可惜友人夜半未至,含蓄地傳達出詩人待友久而不至的悵惘無奈的心情。“黃梅雨”“處處蛙”寫出了江南梅雨季節(jié)的夏夜之景,暗示了綿綿不絕的雨讓

31、友人出行非常困難,那耳邊不斷的蛙聲也增添了詩人的煩惱。課內古詩詞閱讀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采薇。 薄暮:傍晚。薄,接近。 徙倚:徘徊。 犢:小牛。這里指牛群。 禽:獵獲的鳥獸。 采薇:采食野菜。據(jù)史記,伯夷、叔齊在商亡后隱居,采薇而食。后遂以“采薇”比喻隱居不仕。 傍晚時分,我站在東皋極目遠望,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映著落日的余光,牧人驅趕著牛群返還家園,獵人帶著諸多獵物歸來。彼此相對卻不相識,我只好歌一曲

32、長歌來懷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隱士。 詩人描述了薄暮時分在東皋遠望所見到的濃濃的秋色,牧人們皆有所歸,“我”卻不知歸去何方。詩人在現(xiàn)實中孤獨無依,只好懷念古時候的隱者伯夷和叔齊。表達了詩人避世退隱的心態(tài)和苦悶、惆悵、孤寂的情懷。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昔人:指傳說中騎鶴飛去的仙人。 悠悠:飄飄蕩蕩的樣子。 晴川:晴日里的原野。川、平川、原野。 歷歷:分明的樣子。 萋萋:草木茂盛的樣子。 鸚鵡洲:長江中的小洲。 鄉(xiāng)關:故鄉(xiāng) 過去的仙人已經(jīng)駕著黃鶴飛走了,只留下一座空蕩蕩

33、的黃鶴樓。黃鶴飛去再也不回,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云。晴日里的原野上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一片茂盛的芳草覆蓋。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xiāng)在哪兒呢 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詩人描繪登黃鶴樓時的所見,因景生情,抒發(fā)了吊古懷鄉(xiāng)之情。詩人撫今追昔,感慨世事變化難料;登樓觀賞佳景,色彩明麗;傍晚煙波凄迷,牽動鄉(xiāng)愁。景象三變,先是神異渺茫,接著明麗如畫,最后歸于迷朦渺茫,風貌有別。續(xù)上頁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 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 單車:一

34、輛車,表明此次出使隨從不多。 問邊:慰問邊關守軍。 屬國:典屬國的簡稱。這里借指使者身份。 居延:這里泛指遼遠的邊塞地區(qū)。 征蓬:飄飛的蓬草,常比喻遠行的人。 孤煙:指烽煙。 長河:指黃河。 候騎:負責偵察、通信的騎兵。 都護:官名。這里指前線統(tǒng)帥。 輕車簡從去慰問邊關守軍,要去遼遠的邊塞地區(qū)。我像飄飛的蓬草飛出大唐的邊塞,又像北飛的歸雁,進入了胡人居住的地方。在浩瀚的沙漠中,烽火臺上那一柱烽煙直上云天,在橫貫大漠的黃河上空,一輪圓圓的落日徐徐而下。在蕭關遇上騎馬的偵察兵,他說唐軍統(tǒng)帥在燕然前線。 詩人出使至塞上,描繪了雄渾遼闊的邊塞風光,表達了自己被排擠出朝廷的孤寂之感和對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

35、的贊嘆。蒼涼“孤煙”在大漠中“直”上,給人勁拔、堅毅之態(tài);“落日”圓圓,徐徐而下,給人傷感又顯得親切溫暖。黃沙、白水、青煙、紅日色彩豐富,“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展現(xiàn)塞外風光的奇特壯麗。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 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 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 萬里送行舟。 從:往。 楚國:楚地。這里指今湖北一帶。 大荒:遼遠無際的荒原。 海樓:海市蜃樓。這里形容江上云霞多變形成的美麗景象。 憐:喜愛。 故鄉(xiāng)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李白從小生活在蜀地。 乘船遠渡過荊門山,來到古老的楚地游覽,兩岸高山隨著大平原的出現(xiàn)而逐漸消失,江水奔流到廣闊無際

36、的原野。月亮倒映在水中,猶如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天邊云霞飄飛,似海市蜃樓般變幻多姿。我無限愛戀從故鄉(xiāng)流出的江水,深情地送我乘的船作萬里遠游。 詩人描述了初次離鄉(xiāng)乘舟過荊門時的美麗景色,展現(xiàn)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抒發(fā)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和對故鄉(xiāng)無限愛戀的感情?!半S”字化靜為動,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變換表現(xiàn)出來。“入”字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續(xù)上頁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里白沙堤。 孤山:在西湖的里湖與外湖之

37、間,上有孤山寺。 賈亭:即賈公亭。 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與湖岸齊平。初,剛剛。 云腳低: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浮云很低。 暖樹:向陽的樹。 白沙堤:指西湖的白堤,又稱“沙堤”或“斷橋堤”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面,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與湖岸齊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筑巢。繁多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游覽不夠,是因為綠色楊柳下的白沙堤別有景致。 詩人緊扣“早春”,描繪西湖明媚春光,抒發(fā)了早春游湖的喜悅和對錢塘湖風景

38、的喜愛。早鶯、新燕、亂花、淺草四種早春景致的細致描繪,體現(xiàn)禽鳥、植物的生機勃勃,欣欣向榮。“行不足”,表明詩人余興未盡,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結廬:建造房舍。結,建造、構筑。廬,簡陋的房屋。 人境:喧囂擾攘的塵世。 爾:如此,這樣。 悠然:閑適淡泊的樣子。 山氣:山間的云氣。 日夕:傍晚。 欲辨已忘言:想要分辨清楚,卻不知怎樣表達。辨,分辨。 建造房舍在喧器的塵世,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你問我為何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因為心情閑

39、適,心志高遠,自然覺得居所偏僻安靜。在東邊的籬笆下采摘菊花,悠然中看見了南山。傍晚的南山,山間的云氣繚繞,夕陽西下,景色真好,更兼有飛鳥結伴歸來。這其中蘊含著人生真義,想要分辨清楚,卻不知道怎樣表達。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富有情趣的隱居生活。詩人飲酒之后,采菊東籬,遙望南山,表達詩人悠閑自得的心境,對寧靜自由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官場的鄙棄和厭惡,以及超脫世俗的人生追求。續(xù)上頁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國:國都,指長安。 城:指長安城,當時被叛軍

40、占領。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這里借指戰(zhàn)事。 渾:簡直。 不勝簪:插不住簪子。勝,能夠承受,經(jīng)得起。 國都淪陷,殘破不堪,然而山河依舊;春天來了,眼前卻是亂草叢生。感傷國事,見花開而落淚,聞鳥鳴而驚心。連綿的戰(zhàn)火已經(jīng)延續(xù)了半年多,家書珍費,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白發(fā)越搔越短,簡直不能插簪了。 詩人形象地描述了安史之亂中在長安的所見,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國都淪陷,荒涼殘破,牽動著詩人憂國、 傷時、思家之情?!鞍最^”見其蒼老之態(tài)。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 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

41、上意, 提攜玉龍為君死。 黑云壓城:比喻敵軍攻城的氣勢。 城欲摧:城墻仿佛將要坍塌。 甲光:鎧甲迎著(云縫中射下來的)太陽光。 角:軍中號角。 燕脂:胭脂,色深紅。與句中“夜紫”皆形容戰(zhàn)場血跡。 黃金臺:相傳戰(zhàn)國時燕昭王在易水東南筑臺,上面放著千金,用來招攬?zhí)煜沦t士。 玉龍:指寶劍。 敵軍似烏云壓近,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鎧甲迎著云縫中射下來的太陽光,如金色鱗片般閃閃發(fā)光。號角的聲音在這秋色里響徹天空;邊塞將士的血跡在寒夜中凝為紫色。半卷著紅旗,部隊悄悄臨近易水;凝重的霜濕透了鼓皮,鼓聲低沉。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手操寶劍甘愿為國血戰(zhàn)到死。 詩人用極凝練的方式概括了這場戰(zhàn)爭的艱苦性,高度贊揚了

42、官軍將士們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展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雄渾壯烈之美。詩中只寫了三個畫面:白天敵軍云集而來,官軍戒備森嚴;黃昏鼓角齊鳴,殺聲震天,戰(zhàn)爭慘烈;深夜唐軍將士夜襲敵營,行軍神速。結尾處引用典故,寫出將士們誓死報國之情。續(xù)上頁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戟:古代兵器。 銷:銷蝕。 將:拿、取。 前朝:這里指赤壁之戰(zhàn)的時代。 周郎:即周瑜,他曾利用東風之勢火燒赤壁,大敗曹軍。 二喬:東吳美女,大喬嫁孫策,小喬嫁周瑜。 折斷的鐵戟沉在泥沙中尚未銷蝕,拾起磨洗一番,認出那是數(shù)百年前赤壁之戰(zhàn)

43、的遺物。倘若當年東風不來,周瑜怎么能火燒赤壁,大敗曹軍呢 東吳美人大喬和小喬可能就深鎖銅雀,春恨無限了。 詩人即物感興,托物詠史。借銹跡斑斑的斷戟引發(fā)對赤壁之戰(zhàn)的感嘆,點明周瑜取勝在于天時地利人和,特別是孫權對他的信任;也暗指詩人胸懷大志不被重用,有一股“英雄無用武之地”的不平之氣。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云濤:如波濤翻滾的云。一說指海濤。 星河欲轉:銀河流轉,指天快亮了。星河,很河。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殷勤:情意懇切。 報:回答。 嗟:嘆息、慨嘆。

44、 謾:同“漫”。空,徒然。 舉:高飛。 蓬舟:如飛蓬般輕快的船。 三山: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滿天晨霧云濤,水天相接,星河正在轉動,像無數(shù)的船兒在舞動著風帆。夢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問我:“你打算到何處去 ” 我告訴天帝,自己的前路茫茫,暮色沉沉,難以到達。學習作詩,空有驚人的詩句,卻毫無用處。我要像大鵬鳥那樣乘風高飛,搏擊長空。大風啊!不住地吹吧,快快將我這一葉輕舟吹到海外仙山去吧! 詩人寫夢中穿過云濤、曉霧、星河,來到天帝居住的宮殿,與天帝問答,渴望像大鵬一樣乘風高飛、到達仙境。李清照有才華有理想,可后半生遭遇國破家亡的變故,只身漂泊江南,過著孤寂困窘的生活。她想去

45、那沒有戰(zhàn)亂、沒有離散、沒有悲傷的仙境,這正反映了她對現(xiàn)實的厭棄和對美好境界的追求。課外古詩詞誦讀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庭中有奇樹 古詩十九首 庭中有奇樹, 綠葉發(fā)華滋。 攀條折其榮, 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 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 但感別經(jīng)時。 華:花。 滋:繁盛。 攀條:攀引枝條。 榮:花。 遺:給予,饋贈。 盈:充滿。 致:送達。 經(jīng)時:歷時很久。 庭院里有一株佳美的樹,滿樹綠葉襯托者繁密的花朵,顯得格外春意盎然,我攀引枝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朵花,想把它贈送給日夜思念的親人?;ㄏ愠錆M了我的襟懷與衣袖,可是天遙地遠,沒能送到親人手中。并不是此花有什

46、么珍貴,只是別離太久,想借著花兒表達懷念之情罷了。 詩中描繪了葉綠花盛的春日佳景,女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遠人,然而天長地遠,不能相贈,相思難寄。全詩表達了一個女子對遠行的親人的深切懷念之情,以及長期盼歸又寄情無望的憂愁。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竟:終結,這里指死去。 騰蛇:傳說中一種能騰云駕霧的神蛇。 驥:駿馬,好馬。 櫪:馬槽。 烈士:有氣節(jié)有壯志的人。 盈縮:這里指人壽命的長短。 養(yǎng)怡:指調養(yǎng)身心,保持心情愉快。怡,愉快。 永年:長壽。 神龜?shù)膲勖?/p>

47、雖然十分長久,但也有生命終結的時候。騰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里,還有奔馳千里的志向,有氣節(jié)有壯志的人到了晚年,尚有未曾泯滅的雄心。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只要調養(yǎng)身心,保持心情愉快,就可以益壽延年。我非常高興,能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詩人告訴我們,不必羨慕神龜?shù)拈L壽、神蛇的通靈,生命的意義不在于簡單地“活著”,而在于奮發(fā)有為?!袄象K伏櫪”蘊含著一股自強不息的豪邁氣概,表現(xiàn)了曹操老當益壯、銳意進取、樂觀向上的豪情壯志。贈從弟 劉楨 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 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 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

48、性。 亭亭:挺拔的樣子。 一何:多么。 罹凝寒:遭受嚴寒。罹,遭受。凝寒,嚴寒。 高山上挺拔聳立的松樹,頂著山谷瑟瑟呼嘯的狂風。風聲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剛勁!任它滿天冰霜慘慘凄凄,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難道是松樹沒有遭遇凝重的寒意 不,是松柏天生有著耐寒的本性。 詩人運用對比手法,以“風聲”之“盛”襯托“松枝”之“勁”;以冰霜的嚴酷襯托松柏的“端正”,贊頌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借松柏之剛勁,表志向之堅貞,勉勵他的堂弟堅貞自守。續(xù)上頁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異氣, 千里殊風雨。 劇哉邊海民, 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獸, 行止依林阻

49、。 柴門何蕭條, 狐兔翔我宇。 異氣:氣候不同。 殊:不同。 ?。浩D難。 妻子:妻子兒女。 行止:行動的蹤跡。 林阻:山林險阻之地。 翔:這里指自在地行走。 字:房屋。 八方的氣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內的風雨形態(tài)不一。海邊的貧民多么艱難啊,破舊的草屋是他們的棲身之地。妻子和兒女像飛禽走獸一樣生活,盤桓在險阻的山林里。簡陋的柴門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圍自由穿梭,毫無顧忌。 詩人被貶到貧困的海邊,看到下層人民的困苦生活,有感而發(fā)。三國亂世,百姓流離失所,有家不能居,只好逃到荒山野嶺,與野獸為伍。“狐兔翔我宇”沉痛哀嘆家園荒蕪,狐兔出沒,表達了詩人對海邊人民貧困生活的深切同情。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50、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詞牌名。 聆聽一支新曲,品嘗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和舊日的亭臺。西下的夕陽幾時能再回來 花落香消很是無奈,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小園的花徑上我獨自徘徊。 在明媚的春光里,詞人聽曲品酒,從眼前美景想到時光飛逝,物是人非,不禁感慨繁華易盡; 也傳達出看到舊識重來的欣喜。惋惜傷感與通達欣慰交織在一起,花開花落、燕去燕來中流轉者惜春傷時的談淡惆悵。采桑子 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棹:槳。 琉璃:一種光滑細膩的釉料,多覆在

51、盆、缸、磚瓦的外層。這里喻指水面平靜澄碧。 西湖風光好,駕輕舟劃短槳多么逍遙。碧綠的湖水綿延不斷,長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隱隱傳來的歌聲,隨著船兒在湖上漂蕩。 無風的水面,平靜澄碧,好似琉璃一樣,不覺得船兒在前進。只見微微的細浪在船邊蕩漾??矗淮瑑后@起的水鳥,正掠過湖岸飛用。 詞人歌詠安徽潁州西湖的四時美景。上闋從視覺和聽覺描繪了西湖清麗、恬靜、淡遠的春景。下闋動靜結合,風平浪靜時湖面如鏡,沙禽掠飛時蕩起層層漣漪。全詞表達了詩人泛舟西湖,陶醉于自然勝景的喜悅之情。續(xù)上表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 全詩賞析相見歡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我

52、女兒是簪纓散,幾時收 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金陵:古城名,即今江蘇南京。 簪纓:代指達官顯貴。簪和纓都是古代貴族的帽飾。纓,帽帶。 倩:請人代自己做。 揚州:即今江蘇揚州,當時為南宋抗擊金兵的前線。 倚靠在南京西門上的城樓,觀看清秋時節(jié)的景色。大地籠罩在黃昏暮色中,萬里長江在夕陽下流去。 金人侵占中原,官僚們流散,什么時候才能收復國土 要請悲風將自己的熱淚吹過大江,吹到已成為戰(zhàn)爭前線的揚州。 詞人登樓遠望無邊秋色,蒼涼沉郁;面對國破家亡的殘酷現(xiàn)實,無限悲慨。本詞表達了詞人強烈的亡國之痛、收復中原的強烈愿望和對淪陷人民的同情。下片中“亂”字概括了中原淪喪的現(xiàn)實;“散”字揭露出統(tǒng)治階級無心抗戰(zhàn)的心

53、理。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人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溪亭:溪邊的亭子。 藕花:荷花。 爭渡:奮力把船劃出去。 經(jīng)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陶醉于山光水色中,飲酒為樂,醉意朦朧,流連忘返。待到興盡欲歸,天色已晚,往回劃船,誤闖荷花深處。于是奮力把船劃出去,卻驚起一群水鳥振翅紛飛。 詞人追敘一次溪游醉歸的歡樂情景,表現(xiàn)她早期無憂無慮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詞人醉意未消,流連忘返,泛舟誤入荷花深處,把水鳥驚飛,詞人瞬間的驚愕很快變成喜悅。全詞洋溢著生活的氣息和歡快的旋律。八年級下冊古詩詞課內古詩詞閱讀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

54、詞理解 內容描述關睢 詩經(jīng)周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關關雎鳩:雎鳩鳥不停地鳴叫。關關,擬聲詞。雎鳩,一種水鳥,一般認為就是魚鷹,傳說它們雌雄形影不離。 洲:水中的陸地。 窈窕:文靜美好的樣子。 淑:美、美好。 好逑:好的配偶。逮,配偶。 參差:長短不齊。 流:撈取。 關關和鳴的雎鳩, 相伴在河中小洲。 文靜美好的女子, 真是君子好配偶。 參差不齊的荇菜, 她乘著船左右采。 文靜美好的女子, 日日夜

55、夜想念你。 美好愿望難實現(xiàn), 夢中醒來難忘懷。 日日夜夜在思念, 翻來覆去難入眠。續(xù)上表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全詩賞析 詩中寫一個男子對所愛慕的女子的思念和追求過程,把青年男子的愛慕之情、相思之苦和對美好愛情的大膽熱烈的追求,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開篇以“鳩”起興,關睢和鳴引出男女相思之情。詩中運用了雙聲詞(如“參差”)、疊韻詞(如“窈宛”),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 寤寐: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時。寐,睡時。 思服:思念。服,思念。 悠哉悠哉:形容思念之情綿綿不盡。悠,憂思的樣子。 琴瑟友之:彈琴鼓瑟對她表示親近。 芼:挑選。 鐘鼓樂之:敲鐘擊鼓使她快樂。 參差不齊的荇菜,

56、 左邊右邊不停摘。 文靜美好的女子, 彈琴鼓瑟表親近。 參差不齊的荇菜, 左邊右邊去拔它。 文靜美好的女子, 敲鐘擊鼓取悅她。蒹葭 詩經(jīng)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全詩賞析 清晨,秋水渺渺,蘆葦蒼蒼,露水盈盈,渲染了一種蕭索凄迷的氛圍。“伊人”的蹤跡飄忽,從上游到下游,從此岸到彼岸,地點的變化,襯托出了主人公不畏險阻地一再追尋心上人的執(zhí)著,也暗示了“

57、伊人”難以尋覓。 全詩分三章,采用了重章疊句的形式,使詩歌有回環(huán)往復的美感,意境悠遠。 蒹葭:蘆葦。 蒼蒼:茂盛的樣子。 伊人:那人,指所愛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邊,即對岸。 溯洄從之:逆流而上去追尋。溯洄,逆流而上。從,跟隨、追尋。之,代“伊人”。 阻:艱險。 溯游:順流而下。 宛在水中央:好像在水的中央,指相距不遠卻無法接近。 萋萋:茂盛的樣子。 晞:干。 湄:岸邊,水與草相接的地方。 濟:(路)高。 采采:茂盛鮮明的樣子。 未已:沒有完,這里指還沒有干。 涘:水邊。 右:向右迂曲。 沚:水中的小塊陸地。 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水的另一邊。逆流

58、而上去追尋,道路又艱險又漫長。順流而下去追尋,她好像在水的中央。 蘆葦茂盛一片,清晨露水還沒干。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那邊的岸上。逆流而上去追尋,道路又險又高。順流而下去追尋,她好像在水中的高地上。 蘆葦茫茫連成片,清晨露水還沒有干。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對岸的水邊。逆流而上去追尋,道路又艱險又曲折。順流而下去追尋,她好像在水中的陸地上。續(xù)上表篇目、詩句 (畫線的為名句) 字詞理解 內容描述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59、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全詩賞析 詩人敘寫了自己面對秋風破屋、滿屋漏雨的種種痛苦,感慨萬千,由自身的貧困遭遇聯(lián)想到戰(zhàn)亂以來的“天下寒士”艱難處境,內心渴盼廣廈萬間。這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飽覽民生疾苦、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 全詩先敘事,后議論抒情,既寫了詩人貧窮甚至惱羞成怒的窘狀,也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舍己為人的博大胸懷,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茅屋:指成都近郊的草堂。 三重茅:多層茅草。 掛罥

60、:掛著,掛住。罥,掛結。 長:高。 沉塘坳:沉到池塘水中。坳,水勢低的地方。 忍能對面為盜賊:竟然狠心這樣當面做偷竊的事。忍,狠心。能,如此、這樣。 呼不得:喝止不住。 俄頃:一會兒。 漠漠:陰沉迷蒙的樣子。 向昏黑:漸漸黑下來。向,接近。 衾:被子。 嬌兒惡臥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雨腳如麻:形容雨點不間斷,像下垂的麻線一樣密集。 喪亂:戰(zhàn)亂,指安史之亂。 何由徹:如何挨到天亮。何由,怎能、如何。徹,到,這里是“徹曉”(到天亮)的意思。 寒士:貧寒的士人。 突兀:高聳的樣子。 八月秋深,狂風怒號,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兒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掛在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