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學內科-總論_第1頁
禽病學內科-總論_第2頁
禽病學內科-總論_第3頁
禽病學內科-總論_第4頁
禽病學內科-總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沈陽農業(yè)大學獸醫(yī)內科學畜牧獸醫(yī)學院2005年4月30日獸醫(yī)內科學概論獸醫(yī)內科學(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是一門研究動物非傳染性內部器官疾病的一門綜合性獸醫(yī)臨床學科,是運用系統(tǒng)的理論及相應的治療手段,研究疾病的病因、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臨床癥狀、轉歸、診斷和防治等理論并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獸醫(yī)內科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消化器官病、呼吸器官病、循環(huán)器官病、血液及造血器官病、泌尿器官病、神經器官病、內分泌器官病等,營養(yǎng)代謝病,中毒病和遺傳性疾病。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寵物飼養(yǎng)數(shù)量不斷增加,犬貓等寵物疾病的診療又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新領域,成為本學科研究的另一

2、個新內容。 獸醫(yī)內科學的概念與研究內容獸醫(yī)內科學與臨近學科的滲透與交叉及其研究方法 獸醫(yī)內科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理論性,病因、癥狀的多樣性,以及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性等特點。(1)必須堅持科學的認識論,立足于臨床實踐,防治常見病、研究疑難病、探索新出現(xiàn)的疾病及其他重大實踐和理論問題,使獸醫(yī)內科學在認識論的科學理論和方法指導下,不斷實踐,不斷認識,不斷總結,以保證其不斷發(fā)展與提高。(2)必須應用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化學、現(xiàn)代電子技術等先進科學理論和技術方法,同時也只有應用現(xiàn)代科學理論和先進技術手段武裝獸醫(yī)內科學,才能實現(xiàn)在嶄新角度、更深層面上,闡明發(fā)病機制、弄清臨床病理學特點,解釋癥狀間的內

3、在聯(lián)系,進而明確疾病的演變規(guī)律,促進獸醫(yī)內科學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3)獸醫(yī)內科學是建立在畜禽解剖學、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物化學、動物病理學、獸醫(yī)藥理學與毒理學、動物飼養(yǎng)學、動物營養(yǎng)學、家畜傳染病學、家畜寄生蟲學以及家畜衛(wèi)生學等學科基礎上的臨床學科。 獸醫(yī)內科學概論獸醫(yī)內科學的沿革與現(xiàn)代獸醫(yī)內科學的形成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給獸醫(yī)內科學發(fā)展帶來了曙光,各大區(qū)和省市農學院相繼開設獸醫(yī)專業(yè),獸醫(yī)內科學學科有了長足進步,出版的獸醫(yī)內科學著作有:家畜普通病學羅清生著(1950);農畜常見內科病陳振旅著(1951);波氏獸醫(yī)內科診斷(英)波得著、殷震等譯;家畜內科學(上、下冊)倪有煌著(1985

4、)。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后,先后出版的主要學術著作有: 家畜內科學 段得賢主編(1983) 家畜內科學叢書 王洪章、祝玉琦、倪有煌等主編(1988) 家畜中毒學 王洪章、段得賢主編(1985) 動物普通病學 李毓義、楊誼林主編(1994) 獸醫(yī)內科學 倪有煌、李毓義主編(1996) 動物營養(yǎng)代謝病 熊云龍、王哲主編(1995) 動物營養(yǎng)代謝病和中毒病學王宗元主編(1997) 動物遺傳免疫病學 李毓義、李彥舫主編(2001)大量學術著作的出版,預示著新世紀的獸醫(yī)內科學,將進入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 獸醫(yī)內科學概論在臨床診療中如何使用本教材 收集所有的臨床癥狀根據(jù)本書“常見臨床癥狀的病理和診斷”部分的

5、有關知識,找出疾病所涉及的器官系統(tǒng)找出主要的病變部位,確定病變的性質和類型根據(jù)本書各器官系統(tǒng)疾病的知識,結合病史調查,找出疾病特異性的病因制定對因治療和預防的措施進一步地查閱其他相關書籍,如“家畜傳染病學”“家畜寄生蟲學”等,幫助找出病因獸醫(yī)內科學概論1 常見臨床癥狀的病理和診斷 癥狀(symptom)動物患病時,由于組織、器官發(fā)生形態(tài)改變和機能異常而呈現(xiàn)出的異常臨床表現(xiàn),稱為癥狀,通常又稱體征(sign)。癥狀學(symtomatology)是研究癥狀的識別、出現(xiàn)原因、發(fā)生機制、臨床表現(xiàn)特點及其在診斷中的價值的學問。綜合征(Syndrome)某些癥狀常依固定的關系而聯(lián)系在一起,并同時或在同一

6、病程中先后出現(xiàn),這種癥狀的組合稱為綜合征候群或綜合征。某一綜合征候群常可提示某一特定器官、系統(tǒng)的疾病,或可反映疾病的基本性質。癥狀診斷學是研究如何根據(jù)以動物表現(xiàn)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進行診斷的一門學科。癥狀的表現(xiàn)是病畜就診的原因,又是獸醫(yī)診斷疾病的線索、依據(jù)和向導。獸醫(yī)專業(yè)學生踏入臨床醫(yī)學,也就是從學習癥狀學開始,癥狀學可以說是把學生由對疾病無知導向對疾病有知的敲門磚。臨床表現(xiàn)的癥狀多種多樣,許多不同疾病可以表現(xiàn)相同的癥狀,即異病同癥,同一癥狀又可以由不同的原因所引起,即同癥異病,因此,在疾病診斷過程中,首先要從疾病的癥狀發(fā)生原因入手,掌握發(fā)生同一癥狀的各種原因,提出相似可能的疾病,再分析患病動物的病

7、因類型,最后確立疾病診斷。 1.1 體重的變化(Changes in Body Weight) 一、體重下降 體重下降是指動物在較短時間內體重明顯降低。1.病因: (1)營養(yǎng)因素:食物攝取不足、飼料質量低劣或適口性差、各種原因引起的厭食、吞咽障礙、消化不良、吸收不良,微量元素缺乏,如反芻動物鈷缺乏,常呈地區(qū)性疾病,礦物元素缺乏導致骨骼發(fā)育不良。(2)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過度喪失:糖尿病引起的尿糖增加,各種胃腸道疾病引起的糞便蛋白質排出增加,腎臟疾病引起的蛋白尿,體表或體內寄生蟲引起的嚴重蛋白過度喪失。(3)消化吸收障礙:導致腹瀉的各種類型腸炎,反芻動物的腸道線蟲病,結核病,球蟲病,肉孢子蟲病,捻

8、轉血矛線蟲病,豬的腎蟲病、圓線蟲病和蛔蟲病。胃腸道腫瘤和胃腸道潰瘍也是可能的病因。(4)能量需求增加或過度消耗:極度高熱、嚴寒等是常見的病因之一。在許多生理和病理狀態(tài)下也發(fā)生能量需要增加,如泌乳、過勞、妊娠、發(fā)熱或炎癥引起的代謝增加,甲狀腺機能亢進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體液和電解質喪失。臨床癥狀 (1)厭食:見于多種傳染性疾病,炎癥、腫瘤、中毒、神經性或代謝性障礙。厭食可包括假性厭食(如牙齒疾病、顳下頜肌炎)、原發(fā)性厭食(中樞神經功能障礙)、繼發(fā)性厭食(代謝性或中毒性)、應激環(huán)境因素(長途運輸、氣溫過高、犬貓有新的家庭成員)等。(2)營養(yǎng)不良:這類體重下降應通過詳細調查飼料成分,以發(fā)現(xiàn)飼料質量、類

9、型、飼料添加劑的變化。(3)胃腸道癥狀:除厭食之外,還可見返流或嘔吐、腹瀉等食欲不減少、貪食而體重下降:主要由于過多營養(yǎng)消耗、代謝旺盛,見于甲狀腺機能亢進、妊娠、泌乳、慢性傳染病、生長過快、劇烈的活動、腫瘤等,糖尿病、腎病等。 1.1 體重的變化(Changes in Body Weight) 診斷 (1)病史調查:詳細詢問動物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如腹瀉、咳嗽、多尿。體重急速下降5%10%則十分明顯,重要的是定量確定體重下降程度,并區(qū)別是原發(fā)性還是繼發(fā)性的體重變化。(2)臨床檢查:確定臨床上的癥狀,如吞咽動作異常、有無腹瀉、腹圍大小、瘤胃蠕動、有無厭食、心臟和肺部異常表現(xiàn)以及動物的饑餓狀態(tài)等。(3

10、)飼料分析:檢查飼料氣味、營養(yǎng)成分及其適口性,比較動物飼料攝入量與動物的營養(yǎng)需要量,在考慮環(huán)境因素的前提下,飼料成分和性狀不變,要充分分析原發(fā)病的病因。(4)實驗室檢查:包括血液、尿液和糞便的檢查。針對不同的動物、品種差異,有目的地進行血、尿、糞的常規(guī)分析,為臨床診斷提供參考依據(jù)。 (5)特殊診斷:根據(jù)病史調查和臨床檢查確定引起體重下降的原因,在血液生化、尿液分析、糞便檢查后,確定是否進行胸腹部X線投照、甲狀腺素濃度等檢查。 1.1 體重的變化(Changes in Body Weight) 二、體重增加 體重增加是指動物在短時間內明顯上升。病因:過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藥物治療、活動減少、內分

11、泌障礙及遺傳傾向也可引起。大多數(shù)體重增加是因為能量攝入增加,即采食增加而活動減少。某些內分泌障礙,如垂體功能減退、性腺功能減退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動物妊娠期間的體重增加是常見的生理現(xiàn)象,必要時需進行直腸檢查及超聲診斷。 體重增加導致的肥胖是臨床常見的問題,無論是小動物還是大動物,都會由于肥胖而繼發(fā)一系列的臨床綜合征,在反芻動物則易發(fā)生在懷孕晚期和泌乳期間的生產性和代謝性疾病經過中。 1.1 體重的變化(Changes in Body Weight) 檢查時應注意鑒別和診斷腹水、水腫、肌肉肥大、內臟巨大等,同時應注意體溫、脈搏和皮膚的檢查以提供引起體重增加的臨床資料。 腹水或外周水腫見于低蛋白血

12、癥(肝臟疾病、腎病、腸病)、心臟疾?。ǔ溲孕牧λソ摺⒂倚乃ソ撸?、傳染性或炎性腹部疾?。ㄈ畟魅拘愿鼓ぱ?、膿性腹膜炎、胰腺炎)、肝病(肝硬化、門脈栓塞)。 肌肉增多見于活動和能量的增加、內分泌障礙如胰腺瘤、肢端肥大癥、藥物治療。活動增加同時攝入高能量飼料可導致體重增加和瘦肉的增加。 癥狀和診斷:1.1 體重的變化(Changes in Body Weight) 1.2 體溫調節(jié)異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ability) 概述 正常動物在體溫調節(jié)中樞的調控下,機體的產熱和散熱保持著動態(tài)平衡,將體溫穩(wěn)定在較狹窄的正常范圍內,但體溫也不是絕對恒定的,存在晝夜溫差,大多數(shù)變化在

13、1左右。 當體溫調節(jié)功能發(fā)生障礙,如產熱多于散熱,體溫超出正常范圍并出現(xiàn)熱候時,即稱為發(fā)熱。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發(fā)熱是機體防御疾病的反應。 但在某些病理狀態(tài)下,機體由于散熱超過產熱則發(fā)生體溫低下。 體溫增高主要由于體熱的產生、熱的吸收增加或散熱障礙,由于某些藥物或代謝性疾病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也可導致體溫改變,劇烈的運動可使體溫提高2左右。 一、體溫低下(Hypothermia)病因 (1)產熱減少:麻醉藥誘導的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機能抑制、麻醉藥誘導的代謝抑制、某種原因減少肌肉活動、心輸出量減少、外周灌注量減少及休克,如產后癱瘓、急性瘤胃阻塞;代謝機能下降如腎上腺功能減退、垂體功能減退。許多疾病后

14、期的發(fā)熱動物體溫突然下降則預后不良。(2)散熱增加:濕冷多風環(huán)境及小動物輸入冷溶液、躺在冷而沒有隔熱的地面、高熱時的過度降溫處理,脫毛和體表潮濕等。(3)體溫調節(jié)障礙:應用藥物如酚噻嗪、安乃近;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如腦外傷、腫瘤和水腫;內源性毒素,導致下丘腦調節(jié)中樞損傷及腎上腺能和交感神經系統(tǒng)損傷;新生和老齡動物最易由于外界環(huán)境溫度低下而散熱增加。(4)營養(yǎng)性衰竭癥:能量與蛋白質缺乏,特別在嚴寒的季節(jié),如新生仔豬低糖血癥。 1.2 體溫調節(jié)異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ability) 臨床癥狀及檢查 除測量體溫外,應觀察動物的表現(xiàn),分析發(fā)生病因。由于體溫低下的原因、程度和

15、持續(xù)時間不同,全面的血液學分析、生化和凝血參數(shù)的檢查,以確定在嚴重或長期體溫低下時的器官功能障礙狀態(tài)及其異常特征。 治療 輕度體溫低下不需強制性增加體溫,但中度或重度體溫低下則需要提高體溫,要注意避免僅僅應用體表加溫。增加體溫方式可首先減少散熱,保持體表干燥,小動物可用毛毯、毛巾等包裹的方法,或用紅外燈、嬰兒加熱箱等增加環(huán)境溫度,治療時采取加溫輸液。 1.2 體溫調節(jié)異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ability) 二、體溫過高(Hyperthermia) 體溫過高是由于產熱增加和吸熱過多,或散熱障礙引起的體溫升高的現(xiàn)象,如仍在動物體溫臨界點可調節(jié)范圍之內,并無熱侯。中暑(

16、heat stroke)是臨床最常見的體溫過高現(xiàn)象。病因 (1)高溫環(huán)境 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肥胖、毛厚的動物等因素可誘發(fā)高熱。(2)其他因素 神經性高熱如下丘腦損傷,包括丘腦炎癥、新生物或其他損傷損害丘腦調節(jié)中樞所致、動物脫水導致蒸發(fā)散熱困難、過度的肌肉活動可產生體溫升高。癥狀 體溫升高是主要診斷依據(jù),大多情況下通過測量直腸溫度獲得第一手資料,溫度可高達42,甚至43.5,呼吸、心率增加,脈搏細弱。早期飲欲增加,動物尋找陰涼處或躺在水中。當體溫高達41時,呼吸困難,呼吸淺而不規(guī)則,脈搏急速變弱,動物先表現(xiàn)安靜,但很快表現(xiàn)反應遲鈍,并伴有衰竭、痙攣、昏迷。當體溫達到41.542時,大多數(shù)動物會發(fā)生

17、死亡。1.2 體溫調節(jié)異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ability) 診斷 根據(jù)臨床癥狀、體溫變化結合環(huán)境的變化及病史分析,不難作出診斷。但應注意與敗血癥、毒血癥等疾病相鑒別。治療 首先脫離高溫環(huán)境,增加空氣流通,應用適當?shù)逆?zhèn)靜藥物以減少動物的活動。常采取靜脈輸注等滲鹽水和5%葡萄糖溶液,同時應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如冷水浴、直腸灌注冷水等方法,小動物可采取酒精涂擦體表增加散熱,結合臨床表現(xiàn)適當應用支持療法,如補充葡萄糖和蛋白質,充足的飲水等。 1.2 體溫調節(jié)異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ability) 發(fā)熱是體溫過高的一種特殊類型,真正的發(fā)熱是體溫

18、調節(jié)臨界點的改變,臨界點提高,升高體溫到一個新的臨界點發(fā)生的適當?shù)纳矸磻?。與體溫過高的區(qū)別在于,發(fā)熱的增加體溫不僅僅是到一個新的體溫臨界點,而且還出現(xiàn)熱候。病因 外源性致熱源或抗原進入機體通過激發(fā)內源性致熱源的釋放引起發(fā)熱反應,內源性致熱源在肺臟、肝臟和脾臟通過吞噬細胞貯存和釋放,淋巴細胞不產生內源性致熱源,但可通過分泌淋巴因子產生發(fā)熱反應,某些腫瘤細胞也可產生和分泌內源性致熱源,已知許多刺激內源性致熱源的因素包括病毒、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內毒素、真菌、某些類固醇、抗原抗體復合物、某些無機化合物以及引起遲發(fā)型過敏反應的抗原。 三、發(fā)熱1.2 體溫調節(jié)異常(Thermoregulatio

19、n Abnormability) 癥狀 突然發(fā)生,持續(xù)性發(fā)熱,食欲不振或厭食,精神沉郁,不愿活動,淋巴細胞總數(shù)明顯增加,體溫增加根據(jù)不同病因表現(xiàn)不同的熱型。診斷 根據(jù)臨床癥狀和臨床檢查即可進行診斷,關鍵是確定病因。不同種屬和年齡的動物可表現(xiàn)不同的臨床癥狀,臨床檢查時要注意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的檢查,結合熱型的變化和血液學分析做出診斷。治療 發(fā)熱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有目的地選擇抗生素,對原因不明的發(fā)熱可選用廣譜抗生素,同時結合臨床癥狀進行對癥治療,如大劑量輸液、輸氧,表面冷卻技術、電扇、水、乙醇、冰袋、全身水浴等和內部冷卻技術如輸注冷卻的等滲輸液。還可應用解熱藥物如安

20、乃近、氨基比林等。 1.2 體溫調節(jié)異常(Thermoregulation Abnormability) 1.3 虛弱與暈厥(Weakness and Syncope) 虛弱 臨床分為幾種類型,如倦怠無力、疲勞、全身肌肉虛弱、暈厥、癲癇發(fā)作和意識狀態(tài)的改變。 倦怠無力和疲勞是指缺乏能量。其他近義詞包括昏睡、不愿活動等。這種狀態(tài)需要與意識狀態(tài)改變相區(qū)別,如昏迷、木僵以及嗜眠癥。全身性肌肉虛弱或軟弱無力,是指力量的喪失,可以是持續(xù)性的或反復肌肉收縮以后。軟弱無力發(fā)展成為不全麻痹、運動性癱瘓、感覺喪失、共濟失調。 暈厥 是指一種伴有突然衰竭、暫時性意識喪失和全身性虛弱的臨床綜合征,其原因是由于能量物

21、質、氧氣或葡萄糖不足,引起腦部代謝功能障礙。貓的臨床癥狀不易發(fā)現(xiàn),一旦發(fā)現(xiàn)疾病已進入晚期。 病因 暈厥發(fā)生的三個主要原因是缺氧、貧血和缺血。缺氧常發(fā)生于肺部疾病,或生活在低氧環(huán)境如高海拔地區(qū)。貧血則導致降低血液運送氧的能力。缺血則見于引起降低心輸出量的各種疾病,如心肌梗塞或心律失常。虛弱常發(fā)生于大部分疾病經過中,如貧血、異常滲漏、心血管疾病、慢性炎癥或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與藥物有關、電解質紊亂、內分泌紊亂、發(fā)熱、代謝功能障礙、腫瘤、神經功能障礙、神經肌肉疾病、營養(yǎng)障礙、過度活動、精神障礙、肺部疾病和骨骼疾病。腹腔急性或慢性積液發(fā)生虛弱是由于器官功能障礙,蛋白質損失,疼痛。 發(fā)生急性貧血時,暈

22、厥比虛弱常見,在急性失血時虛弱常突然發(fā)生,相反長期貧血與慢性虛弱有關,呈間歇性發(fā)作。犬貧血時,當血紅蛋白下降至7080g/L,紅細胞壓積小于0.220.25L/L時常出現(xiàn)虛弱。貓貧血時,血紅蛋白下降到4050g/L和紅細胞壓積下降到0.15L/L時臨床癥狀明顯。 1.3 虛弱與暈厥(Weakness and Syncope) 診斷 根據(jù)病史分析、臨床癥狀以及用藥情況,結合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診斷。病史分析:確定癥狀發(fā)生時間和持續(xù)時間,結合現(xiàn)癥狀,盡可能獲取家庭病史資料,是否用過藥物治療,了解藥物的副作用。臨床檢查:應詳細檢查心血管系統(tǒng)和神經系統(tǒng),如心率、心雜音、心電圖,神經反射、運動功能、感覺異

23、常等,以便發(fā)現(xiàn)疾病的原因,例如呼出氣味表明尿毒癥或糖尿病,難聞的口腔氣味表明口腔、牙齒、咽部和食道損傷。貧血、發(fā)紺、黃疸和靜脈回流的黏膜變化表明心臟、貧血等疾病。淋巴結增大表明淋巴肉瘤或與腫瘤和敗血癥有關的局部淋巴結腫大。心肺聽診確定心音節(jié)律不齊、心雜音和異常呼吸音。實驗室檢查:血細胞計數(shù)、血糖測定、血尿素氮或血清肌酐測定,血電解質分析,血漿二氧化碳水平。必要時進行全面的血液生化分析,甲狀腺功能檢查,胸腹部X線檢查,以及心電圖檢查等,特殊情況下還需進行特殊的實驗室檢查。治療 虛弱和暈厥的臨床治療效果是有限,應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對癥處理。 1.3 虛弱與暈厥(Weakness and Syncop

24、e) 1.4 末梢水腫(Peripheral Edema) 水腫(edema)是指組織間隙有過多的液體積聚使組織腫脹,而末梢水腫 (peripheral edema) 是指在外周間質組織蓄積大量體液。末梢水腫即皮下水腫,一般發(fā)生在胸腹下和下部。四肢末梢水腫。水腫本身不是一種疾病,而是疾病的一個癥狀。病因與病理發(fā)生 水腫的發(fā)生主要與毛細血管壓增加(靜脈高壓、靜脈阻塞、動靜脈瘺管、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纖維化引起的門脈高壓)、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低蛋白血癥)、淋巴阻塞(炎癥、外傷、腫瘤和原發(fā)性淋巴瘤)、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加(燒傷、炎癥、外傷、血管神經性水腫)有關。全身水腫的原因:伴有腹水的低蛋白血癥、右

25、心衰竭和心包積液以及沒有腹水的低蛋白血癥。局部水腫的原因:單一末梢水腫如炎癥或感染、外傷、靜脈或淋巴管阻塞及動靜脈瘺管;兩前肢水腫而后肢不發(fā)生水腫,如顱靜脈腔阻塞;兩后肢水腫而兩前肢不發(fā)生水腫,伴有腹水的慢性門動脈高壓和尾靜脈腔阻塞,以及無腹水發(fā)生的腰下髂靜脈阻塞。面部水腫見于血管神經性水腫、幼畜膿皮病初期和黏液性水腫。 癥狀 動物發(fā)生水腫前組織間隙積聚液體明顯增加,發(fā)生水腫時體重增加,無其他特異癥狀,根據(jù)水腫發(fā)生的嚴重程度和發(fā)生的部位。臨床檢查時應注意確定是否體腔積液、皮下積液以及體腔和皮下同時發(fā)生積液,胸部聽診和叩診檢查確定是否發(fā)生胸腔積液。通過視診和觸診檢查皮下水腫。當發(fā)生皮下水腫時,以

26、指壓后組織發(fā)生凹陷,稱壓陷性水腫(pitting edema)。動物全身性水腫主要檢查心臟、腎臟、肝臟、胃腸道疾病。某些器官功能障礙如咳嗽、不耐運動、嘔吐或腹瀉、多尿等臨床癥狀有利于診斷。由心臟疾病引起的水腫多伴有心雜音、奔馬律、頸靜脈怒張、心律不齊等心臟疾病的癥狀。非炎性水腫無熱無痛,皮膚柔軟完整,而炎性水腫常導致局部發(fā)熱、疼痛、滲出、發(fā)紅甚至潰瘍。一后肢或一前肢或兩前肢水腫一般由于靜脈或淋巴管阻塞,應對肢體觸診,如兩后肢發(fā)生水腫而沒有腹水發(fā)生則應直腸檢查和詳細腹部觸診。診斷 診斷目的常需要確定末梢水腫的病因,包括臨床病理、心電圖、中心靜脈壓、X線檢查、超聲檢查、心血管造影和探針檢查。末梢水

27、腫必須確定是否發(fā)生低蛋白血癥。如腹水存在,應檢查腹水確定病原。1.4 末梢水腫(Peripheral Edema) 1.5 厭食與貪食(Anorexia and Polyphagia) 厭食 是指動物食欲減退,攝食減少或拒食,甚至發(fā)生明顯的營養(yǎng)衰竭。不同的病因可導致完全和部分厭食,有的病例表現(xiàn)對食物有興趣或饑餓但不能攝取足夠的食物,有的對食物的刺激完全失去反應。貪食 是指動物食欲旺盛并過量攝取食物,這種現(xiàn)象在某些生理條件下是正常反應,如泌乳、妊娠、極度寒冷和劇烈運動等,但過度的貪食會導致肥胖,也見于應用抗驚厥藥、糖皮質激素、甲地孕酮及少見的下丘腦損傷的病例。貪食還見于機體試圖補償某些疾病引起的

28、體重下降,如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因 攝食中樞位于下丘腦,臨床許多疾病均可導致食欲的變化。 炎性疾?。毦⒄婢?、病毒、原蟲感染) 免疫介導性疾病 腫瘤和胰腺炎 消化系統(tǒng)疾病(胃腸疾病、吞咽障礙) 惡心(引起嘔吐中樞興奮的各種原因) 代謝性疾病(肝臟、腎臟、心衰、高鈣血癥、糖尿病性、甲狀腺機能亢進) 嗅覺喪失、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心理因素、高溫環(huán)境等。 但低溫環(huán)境可促使食欲增加。 1.5 厭食與貪食(Anorexia and Polyphagia) 癥狀和診斷 厭食和貪食的臨床癥狀較為明顯。厭食和貪食不是疾病的特異性癥狀,必須進行詳細的病史調查以確定病因,臨床上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持續(xù)時

29、間和程度:厭食或貪食的持續(xù)時間和程度有助于確定疾病的嚴重程度。 日糧改變:日糧質量的變化或由于日糧缺乏適口性可引起厭食,而可口的食物則可引起貪食。 環(huán)境應激:許多動物在精神應激時發(fā)生暫時性厭食,如運輸、更換新的動物及新的主人等。貪食可由寒冷應激或競搶食物引起。 體重變化:突然迅速的體重下降表明疾病嚴重,貪食引起體重增加或下降或不變,也可見于更換可口的日糧、應用藥物誘導,偶爾見到下丘腦損傷。伴隨體重下降的貪食與消化吸收不良或內分泌失調有關,如糖尿病和甲狀腺機能亢進。 1.5 厭食與貪食(Anorexia and Polyphagia) 治療 全身和胃腸道疾病的特殊治療在相關章節(jié)中介紹。 單純地治

30、療厭食要求給予溫暖的食物,或應用某些飼料添加劑如大蒜可刺激食欲。飼喂應為柔軟或液態(tài)的易消化的食物。在輕度腸炎要禁食24h,治療發(fā)熱、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恢復食欲。必要時可應用鼻飼管飼喂。應用苯二氮卓類鎮(zhèn)靜藥物,如地西泮、奧沙西泮,依法西泮,刺激動物的食欲,地西泮靜脈注射0.050.4mg/kg能刺激貓的食欲,但應注意使用劑量,以免發(fā)生中毒。 貪食的治療涉及到全身疾病、內分泌、代謝病等,食物及其能量應適當控制,防止肥胖。 1.5 厭食與貪食(Anorexia and Polyphagia) 流涎是獸醫(yī)臨床上的一個常見癥狀,它可以出現(xiàn)于各種類型的口炎、唾液腺疾病、舌病、齒病、咽部疾病、食道疾病以及某

31、些中毒疾病、傳染病等。觀察流涎的情況,是獸醫(yī)臨床檢查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上部消化道疾病及其他一些癥狀相類似疾病的診斷中,從流涎狀態(tài)、流涎部位和唾液性質的檢查入手,結合采食、咀嚼、吞咽情況以及某些器官器官的檢查,是進行類癥鑒別、確立診斷一種簡單易行而又可靠的方法。1.6 流涎(Salivation) 概念 流涎即多涎,是由于唾液分泌過多或吞咽障礙,或兩者兼而有之所導致的唾液從口腔或從口、鼻腔流出的病理現(xiàn)象,又稱流涎癥。唾液 唾液是開口于口腔內的各種腺體分泌物的混合物總稱。這些腺體中,主要包括腮腺、頷下腺、舌下腺三對大的腺體,以及分布在口腔粘膜上的許多小腺體。 唾液分泌量:每晝夜馬40升,牛60升

32、,豬15升,唾液分泌的質和量與許多因素有關,一般的規(guī)律是,飼料越粗越干,咀嚼越久:或口腔受到化學的、機械的、溫熱的刺激等均引起唾液分泌增多;水草、青草、液體飼料,或使役過度,體內缺水,以及疼痛、強烈的精神刺激等又都可導致唾液分泌減少。 唾液的作用:唾液呈酸性反應,尤其是牛的唾液呈強堿性(pH 8.1)。進入胃無腺部或瘤胃后,起緩沖作用,使此部維持中性或堿性環(huán)境,以利于微生物和酶對飼料的發(fā)酵作用,它可以浸潤飼料,利于咀嚼和吞咽。某些動物如豬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將淀粉分解為糊精和麥芽糖;水牛和狗的汗腺不發(fā)達,可借唾液中水分的蒸發(fā)來調節(jié)體溫,另外,有些病毒如狂犬病毒和脊髓灰質炎病毒、汞、鉛等異

33、物也可隨唾液排出。1.6 流涎(Salivation) 1口腔疾?。?)口炎:各種原發(fā)性口炎,如卡他性口炎、水泡性口炎、潰瘍性口炎等。各種繼發(fā)性口炎,如壞死桿菌病、放線菌病等的繼發(fā)的細菌性口炎;牛惡性卡他熱、口蹄疫、豬水泡病、雞痘、雞瘟等引起的病毒性口炎;某些霉菌病如念珠菌引起的霉菌性口炎;以及砷、汞、鉛、氟中毒引起的中毒性口炎。(2)舌?。荷鄠⑸嗦楸?、舌放線菌病等。(3)齒?。貉例X磨滅不整、齒槽骨膜炎等。2唾液腺疾病:包括腮腺炎、頷下腺炎及舌下腺炎等。3可刺激唾液腺分泌的因素:包括擬膽堿藥的使用(如毛果云香堿等);有副交感神經效應有毒植物、有機磷農藥中毒;可由唾液腺排泄的某些重金屬中毒等。

34、4咽部疾病:包括咽炎、咽麻痹、咽腫瘤、咽阻塞等。5食道及嗉囊疾病:包括食道阻塞、食道炎、食道痙攣、食道狹窄、食道稀釋及家禽的嗉囊卡他、嗉囊阻塞等。出現(xiàn)流涎癥的畜禽常見疾病:1.6 流涎(Salivation) 表明唾液的吞咽減少,提示是咽部疾病、食道疾病、雞嗉囊疾病,或者是可障礙拖延活動的某種疾病。流涎的癥狀鑒別診斷(一)根據(jù)流涎部位即是流口涎還是口鼻流涎,可將傷消化道疾病和其它出現(xiàn)流涎癥狀的疾病分成兩大類。1流口涎:表明唾液的吞咽減少,提示是口腔疾病、唾液腺疾病或是可促進唾液分泌的某些疾病或因素。2口鼻流涎:1.6 流涎(Salivation) 流口涎,采食咀嚼障礙,全身癥狀輕微的,應考慮下

35、列疾病。.口炎 口炎的基本癥狀是口粘膜上出現(xiàn)潮紅、腫脹、增溫、疼痛、有舌苔、口臭等,不同類型的口炎診斷要點如下??ㄋ钥谘祝核菪钥谘祝簼冃钥谘祝海ǘ└鶕?jù)流口涎,以及有無采食咀嚼障礙、全身癥狀輕重情況可將口腔疾病、唾液腺疾病與可促進唾液腺分泌的某些因素、某些疾病區(qū)分開來。.舌病 舌傷:舌麻痹:舌放線菌?。?齒病 牙齒磨滅不整:包括銳齒、過長齒和波狀齒。.唾液腺疾病 腮腺炎:頷下腺炎:舌下腺炎:1.6 流涎(Salivation) 1)具備上述癥狀,并且有一系列副交感神經效應的應考慮: 某些擬膽堿藥的使用,如毛果云香堿、檳榔堿、新斯的明等,可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而出現(xiàn)流涎癥狀。 有機磷農藥中毒

36、,如1605、1059、敵百蟲等,有接觸有機磷農藥的病史,突然起病,呼吸促迫,心跳增快,心音增強,腸音增強,腹痛,腹瀉,四肢逆冷,可視粘膜發(fā)紺,中毒重劇者全身麻痹,窒息而死。2)具有上述癥狀,無一系列副交感神經效應,但有一定口癥的,應考慮下列疾?。海?)中毒性疾?。撼R姷挠校荷橹卸荆河薪佑|砷毒的病史(如砒霜、砷酸鉛、稻寧等)。明顯的消化紊亂,如食欲廢絕,重劇的胃腸炎癥狀,口腔粘膜紅腫,潰爛,嘔吐等,一定的神經癥狀,如肌肉震顫,共濟失調,視力障礙,神經麻痹等。必要時對飼料引水及內臟等作砷含量的測定。汞中毒:有接觸汞制劑的病史(如有機汞農藥西力生、賽力散、任樂生,等)。急性、亞急性病例表現(xiàn)為突然起

37、病,重劇性胃腸炎,一定的神經癥狀,慢性病例,一般消化紊亂癥狀外,明顯的神經癥狀,如肌肉震顫、共濟失調、咽麻痹、后軀輕癱等。鉛中毒:有接觸鉛的病史(如鉛礦、冶煉廠以及含鉛金屬為原料的工廠電池廠、玻璃廠、油漆、鍍錫);汽油、汽車排出的廢氣,含鉛的農藥;犢牛急性中毒,呈現(xiàn)失明,驚厥,對人襲擊,死亡迅速。成年牛亞急性中毒,出現(xiàn)失明,木僵,以頭抵住固定物體,磨牙。流口涎,采食咀嚼正常,全身癥狀明顯的,結合詢問用藥史及全身系統(tǒng)檢查,兩種類型疾病。1.6 流涎(Salivation) (2)某些傳染?。嚎袢。河斜豢袢游镆牟∈?,初期精神沉郁,食欲反常,中期興奮狂暴,鳴叫,攻擊人畜,后期麻痹癥狀明顯,

38、臥地不起,經實驗室診斷確診。壞死桿菌?。憾喟l(fā)生在低溫潮濕地帶或多雨季節(jié),犢牛的壞死性口炎(犢白喉)主要表現(xiàn)為齒齦、上腭及喉頭硬腫,上面覆蓋壞死物質,不久潰爛,不食、流涎,咳嗽,呼吸困難。牛惡性卡他熱:本病重劇,死亡率高,體溫升高至4042,結膜潮紅、腫脹、流淚;鼻粘膜充血,常流出粘性分泌物并混有纖維素膜及組織碎片,惡臭,齒齦糜爛潰瘍,口腔粘膜有壞死,流出惡臭口水;后期呈腦炎癥狀。口蹄疫:是感染偶蹄獸的一種急性發(fā)熱性高度接觸性的傳染病,往往呈大面積流行。臨床特征是,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膚形成水泡,水泡破裂后,留下邊緣整齊的爛斑,體溫隨之下降。豬水泡?。喊Y狀與口蹄疫相似,但不感染牛、羊等偶蹄家畜

39、。 1.6 流涎(Salivation) .口鼻流涎,有咽部吞咽障礙的,應考慮咽炎,咽麻痹,咽阻塞和咽腫瘤。 咽炎:它是咽、軟腭和扁桃體的炎癥。主要臨床特征是,口鼻流涎,吞咽障礙,咽部腫疼,頭頸伸展。 咽麻痹:觸診咽部無疼痛,刺激咽粘膜無吞咽動作。 咽阻塞和咽腫瘤:呈現(xiàn)漸增重性的吞咽障礙,伴有呼吸困難,可聽到喉狹窄呼吸音,觸壓咽部不敏感,咽內視診可發(fā)現(xiàn)異物或腫塊,在咽部腫瘤時,有的病例流出惡臭的鼻液,并混有血液及組織碎塊。(三)根據(jù)口鼻流涎,以及有無吞咽障礙,可將咽部疾病和食道疾病區(qū)分開來。1.6 流涎(Salivation) .口鼻流涎,無咽部吞咽障礙,應考慮下列疾?。菏车雷枞和蝗黄鸩?,頻

40、頻作吞咽動作,有的出現(xiàn)逆嘔動作,反芻動物很快伴發(fā)瘤胃臌氣,通過視診、觸診、探診容易確定阻塞部位,但對于發(fā)生在胸部的食道末端的阻塞或賁門部的阻塞,應更多的注意探診的檢查。食道痙攣:呈陣發(fā)性,發(fā)作時食道如硬索狀,緩解期食道可通過,解痙劑療效顯著。食道狹窄:呈慢性經過,食物不能通過,飲水能通過,粗導管不能通過,細導管能通過,易繼發(fā)食道阻塞,經X線檢查確診。食道麻痹:無食道吞咽動作,無逆嘔動作,探診能自由通過,易繼發(fā)食道阻塞,有時伴有舌麻痹和咽麻痹等神經癥狀。食道炎:呈急性經過,觸診食道病畜敏感疼痛,吞咽時疼痛以及回流帶血的粘性物,伴有食道痙攣和阻塞癥狀。(三)根據(jù)口鼻流涎,以及有無吞咽障礙,可將咽部

41、疾病和食道疾病區(qū)分開來。1.6 流涎(Salivation) 一、嘔吐(Vomiting)嘔吐是不自主地將胃內或偶爾將小腸部分內容物經食管從口和/或鼻腔排出體外的現(xiàn)象。嘔吐,在絕大多數(shù)動物屬于病理現(xiàn)象,但由于胃和食管的解剖生理特點和嘔吐中樞感受性不同,犬、貓容易發(fā)生嘔吐,豬和反芻動物次之,馬屬動物極少發(fā)生。引起嘔吐的病因很多,按發(fā)病機制可歸納為下列幾類:(1)胃功能障礙:胃阻塞、慢性胃炎、寄生蟲病(犬貓的泡翼線蟲)、胃排空機能障礙、過食、膽汁嘔吐綜合征、胃潰瘍、胃息肉、胃腫瘤、胃擴張、胃擴張扭轉綜合征。(2) 咽、食管疾病:如舌病、咽內異物、咽炎、食道阻塞等疾病可引起嘔吐。(3) 腸道機能障礙

42、:腸炎、腸管阻塞、小腸變位、腸扭轉及麻痹性腸梗阻,盲腸炎、頑固便秘。(4) 腹部器官或組織的疾?。阂认傺?、腹膜炎、肝炎、膽管阻塞、腎盂腎炎、尿道阻塞。(5) 飼料因素:如突然更換飼料、攝食異物、吃食過快、食物過敏和對某種特殊食物的不耐受。病因1.7 嘔吐、返流和咽下障礙(Vomiting, Regurgitation, and Dysphagia) (6) 藥物因素:如犬、貓對某些藥物不耐性,如抗腫瘤藥物、強心苷、抗微生物藥物(紅霉素、四環(huán)素)及砷制劑;內服某些藥物,如阿撲嗎啡、嗎啡。 (7) 中毒性疾?。河袡C磷、磷化鋅、酚、亞硝酸鹽等中毒性疾病,也可引起中樞性嘔吐。 (8) 新陳代謝紊亂:如

43、尿毒癥、肝炎、酸中毒等。糖尿病、犬的甲狀腺機能亢進、腎臟疾病、肝臟疾病、膿血癥、酸中毒、低鎂血癥和中暑、細菌毒素。 (9) 神經機能障礙:精神因素(疼痛、恐懼、興奮、過度緊張)、運動障礙、炎性損傷、水腫及癲癇和腫瘤。如犬等動物的暈車、暈船、及長途運輸?shù)?。?0)顱內壓增高的疾病:如腦震蕩、腦挫傷、腦腫瘤、腦及腦膜感染性疾病、腦出血所引起的顱內壓升高,常常導致腦水腫,腦缺血缺氧,使供給嘔吐中樞的血氧不足而發(fā)生嘔吐。病因1.7 嘔吐、返流和咽下障礙(Vomiting, Regurgitation, and Dysphagia)嘔吐持續(xù)時間及系統(tǒng)檢查:嘔吐是急性還是慢性,現(xiàn)癥、病史及用藥和治療情況,

44、特別是非類固醇抗炎藥物和紅霉素、四環(huán)素、強心苷等的用藥情況。對慢性病例,初期并無明顯的臨床癥狀而出現(xiàn)急性嘔吐,炎性腸道疾病常出現(xiàn)類似癥狀,同時對各種病例應詳細了解食物的類型、疫苗注射情況、旅行和環(huán)境的變化。嘔吐與采食的時間關系:正常情況下,采食后胃的正常排空時間為710h,采食后立即嘔吐,見于飼料質量問題、食物不耐受、過食、應激或興奮、胃炎等;采食后67h嘔吐出未消化或部分消化的食物,通常見于胃排空機能障礙或胃腸道阻塞;胃運動減弱常在采食后1218h或更長時間出現(xiàn)嘔吐,并呈現(xiàn)周期性的臨床特點。嘔吐物的性狀:要注意嘔吐物的顏色變化,嘔吐物中有膽汁見于炎性腸綜合征、膽汁回流綜合征、原發(fā)或繼發(fā)胃運動

45、減弱、腸內異物及胰腺炎。嘔吐物帶有少量陳舊性血液見于胃潰瘍、慢性胃炎或腫瘤,大量血凝塊或咖啡色嘔吐物常標志胃黏膜損傷或出血性潰瘍。癥狀1.7 嘔吐、返流和咽下障礙(Vomiting, Regurgitation, and Dysphagia)噴射狀嘔吐:所謂噴射狀嘔吐指嘔吐物被用力排出并噴射一定的距離,見于胃及鄰近胃的小腸阻塞等疾病,如異物、幽門息肉或幽門腫瘤、幽門肥大,但臨床上并不常見。間歇性慢性嘔吐:間歇性慢性嘔吐是臨床上常見癥狀之一,常與采食時間無關,嘔吐內容物的性狀變化很大且嘔吐呈周期性發(fā)生,并伴發(fā)其他癥狀,如腹瀉、昏睡、食欲不振、腹部不適和流涎等,當出現(xiàn)這一系列癥狀時,應重點考慮慢性

46、胃炎、腸道炎性疾病、過敏性腸綜合征、胃排空機能障礙并進行類癥鑒別診斷,做出確診需要進行胃和腸道黏膜活檢。一般說來,全身性疾病或代謝疾病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嘔吐與采食時間和嘔吐內容物性狀無直接關系。癥狀1.7 嘔吐、返流和咽下障礙(Vomiting, Regurgitation, and Dysphagia)返流是指采食的食物被動逆行到食道括約肌的近端,常發(fā)生在采食的食物到達胃之前。主要由于食道功能障礙引起,在反芻動物則為生理的反芻現(xiàn)象。雖然反芻動物的返流是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但過多的返流則是疾病的征候。返流是許多疾病的一種臨床癥狀,不是原發(fā)病。返流主要發(fā)生于犬、貓,大動物則極為少見。病因 常見于食道損

47、傷、食道內異物、氣管和支氣管內異物、膿腫和外傷,馬屬動物的胃擴張、反芻動物的食道內腫瘤、各種毒素中毒和某些植物中毒。在犬、貓還可發(fā)生于重癥肌無力和多發(fā)性肌炎、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甲狀腺機能低下等。癥狀 癥狀表現(xiàn)常被畜主認為是嘔吐,在臨床檢查時應注意加以鑒別,確定原發(fā)性疾病以及返流與采食的時間關系??人院秃粑щy:繼發(fā)于返流的咳嗽或呼吸困難,伴有巨大食管的病例應首先進行X線檢查,判定是否發(fā)生吸入性肺炎,同時應做詳細的問診和胸部X線檢查以確定肺炎是否為原發(fā)性的,貓先天性巨大食管常伴發(fā)咳嗽和流鼻液。 返流(Regurgitation)1.7 嘔吐、返流和咽下障礙(Vomiting, Regurgit

48、ation, and Dysphagia)虛弱:與返流有關的虛弱或衰竭見于全身性疾病,如重癥肌無力、腎上腺機能低下和多發(fā)性肌炎,這些疾病都可引起食道運動障礙。在重癥肌無力病例中,返流發(fā)生在肌肉虛弱臨床癥狀之前。體重下降:伴有返流的體重下降表明攝入的營養(yǎng)不能滿足機體需要,主要是由于采食量下降或轉入到胃的內容物減少。采食后窘迫:采食后(幾秒或幾分鐘)迅速發(fā)生不安或窘迫,表現(xiàn)為頭頸伸展、頻繁吞咽,發(fā)生返流表明食管狹窄,癥狀往往伴發(fā)旺盛的食欲。旺盛食欲:發(fā)生返流同時又具有旺盛的食欲表明饑餓,常見于食管阻塞和巨大食管癥。 物理檢查:胸部聽診有返流的吸入性肺炎,伴有捻發(fā)音,發(fā)生肺炎的病例出現(xiàn)膿性鼻液。檢查

49、內容包括虛弱(重癥肌無力)和心動徐緩(腎上腺機能低下)、肌肉疼痛(多發(fā)性肌炎),癥狀還包括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關節(jié)疼痛、跛行、舌炎及其他癥狀(紅斑狼瘡)。 1.7 嘔吐、返流和咽下障礙(Vomiting, Regurgitation, and Dysphagia) 咽下障礙是指咀嚼和吞咽異常,與口腔、唇、咽、食道、顎及咀嚼肌的疾病以及中樞神經或外周神經的損傷導致這些部位功能異常有關。病因疼痛:疼痛是引起馬和反芻動物咽下障礙的常見原因。包括牙齦膿腫和牙周疾病、牙磨滅不整、口腔、咽或鼻腔內異物、口腔水皰、潰瘍、血腫、食道炎、食道的膿腫、蜂窩織炎、創(chuàng)傷、腫瘤、食道阻塞和創(chuàng)傷、白肌病、舌傷等。下頷關節(jié)疾病

50、、咬肌炎和局部肌無力也可出現(xiàn)疼痛表現(xiàn)。阻塞:見于食道異物阻塞、食道的膿腫、外傷、腫瘤、口腔和顎的腫瘤等。神經肌肉障礙:見于李氏桿菌病、狂犬病、破傷風、白肌病、腦炎、腦膜炎等。癥狀 引起咽下障礙的臨床癥狀包括急性作嘔、吞咽次數(shù)增加、流涎、旺盛的食欲(由于饑餓)、偶見食欲不振和咳嗽。咽下障礙和返流常同時發(fā)生,特別是食管近端機能障礙時。診斷 詳細的病史調查和臨床檢查是必要的,頸胸部X線檢查可觀察食管狀態(tài)。必要時應用鋇劑造影檢查。 咽下障礙(Dysphagia)1.7 嘔吐、返流和咽下障礙(Vomiting, Regurgitation, and Dysphagia)腹瀉是指糞便稀薄如水樣或稀粥樣,臨

51、床上表現(xiàn)排糞次數(shù)明顯增多。腹瀉是最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可以是原發(fā)性腸道疾病的癥狀,也可以是其他器官疾病及敗血癥或毒血癥的非應答性反應。各種動物由于其消化生理的差異,腹瀉的發(fā)生機制也不相同。一般來說,各種致病因素導致的胃腸分泌和吸收變化都可引起腹瀉,馬屬動物水的重吸收主要在盲腸和大結腸進行,其腹瀉也主要與大腸腸壁或腸腔異常有關。病因動物腹瀉的病因很多,常常由細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寄生蟲性、中毒性、營養(yǎng)性等因素引起。然而,造成腹瀉的病因是很復雜的,還因動物而異。下面將按動物種類分別敘述引起腹瀉的常見病因。 1.8 腹瀉(Diarrhea)1細菌性產腸毒素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B型和C型產氣莢膜梭

52、菌,副結核分枝桿菌,變形桿菌、假單胞菌,空腸彎桿菌2真菌性 念珠菌3病毒性輪狀病毒和冠狀病毒,牛病毒性腹瀉病毒;牛惡性卡他熱和口蹄疫等4寄生蟲性胃線蟲,艾美耳球蟲,隱孢子蟲5化學因子砷、氟、銅、汞、鉬、硝酸鹽、有毒植物、真菌毒素中毒;6物理因子沙、土、青飼料、含乳酸的飼料7營養(yǎng)缺乏因過多鉬攝入而繼發(fā)的銅缺乏8飲食性反芻動物谷物過食,單純消化不良,劣質的代乳品,其他病因或病因不明,冬痢,腸二糖酶缺乏9其他充血性心力衰竭;毒血癥如超急性大腸桿菌性乳房炎 牛腹瀉的常見病因1.8 腹瀉(Diarrhea)1細菌性:沙門氏菌、耶爾森菌、空腸彎曲桿菌、梭菌、分枝桿菌感染;2。病毒性:犬瘟熱、犬細小病毒、犬

53、冠狀病毒、貓泛白細胞減少癥病毒、貓冠狀病毒、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3真菌性:莢膜組織胞漿菌、白色念珠球菌、原壁菌感染;4。寄生蟲性:等孢子球蟲、肉孢子蟲、貝諾孢子蟲、弓形蟲、結腸小袋蟲感染;5飲食性:突然改變日糧、食物過敏、攝入毒素;6其他因素:急性胰腺炎、肝臟疾病、腎臟疾病、藥物誘導、腎上腺機能低下、甲狀腺機能亢進等、胃腸內異物、毒素,如鉛、殺蟲劑等,腸道腫瘤,如腺癌、淋巴肉瘤。 犬貓腹瀉的常見病因1.8 腹瀉(Diarrhea)分類及病理發(fā)生 一、滲出性腹瀉滲出性腹瀉又稱炎癥性腹瀉,是各種致病因子產生的炎癥、潰瘍,使腸黏膜完整性遭受破壞,造成大量滲出并刺激腸壁而引起的腹瀉。糞便中可查到紅細胞

54、和白細胞,伴有腹部或全身性炎癥反應,如發(fā)熱、疲乏等。滲出性腹瀉病因很多,大致可分為感染性滲出性腹瀉和非感染性滲出性腹瀉。感染性滲出性腹瀉由各種感染引起,病毒性如輪狀病毒、細小病毒等、細菌性如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等,寄生蟲性如類圓線蟲、毛線蟲、腸道蠕蟲等,其他感染如組織胞漿菌、隱球菌等。非感染性滲出性腹瀉由腸道腫瘤如結腸直腸癌、小腸淋巴瘤等,血管原因如缺血性腸病、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維生素缺乏如煙酸缺乏、惡性貧血以及中毒如砷中毒等引起。感染性滲出性腹瀉時,病原體侵入上皮細胞及黏膜下層,并在其中生長繁殖,釋放內毒素或水解酶,破壞腸壁引起炎癥反應。1.8 腹瀉(Diarrhea)二、滲透性腹瀉由于腸腔

55、內不能吸收的溶質增加或腸道吸收功能障礙,引起腸腔滲透壓增加,滯留大量水分而產生的腹瀉,稱為滲透性腹瀉。滲透性腹瀉的病因消化功能不全(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胃切除、胰腺切除等)膽鹽不足(嚴重肝臟疾病、長期膽道阻塞、細菌大量繁殖、回腸疾病等)腸黏膜異常(雙糖酶缺乏,腸激酶缺乏等)其他因素(球蟲感染、隱孢子蟲感染)腸黏膜瘀血,藥物(硫酸鎂、硫酸鈉)。由吸收功能障礙所致的滲透性腹瀉以糖類吸收不良較為常見,但脂肪和蛋白質消化吸收不良也是滲透性腹瀉的重要原因。腸黏膜病變、膽鹽不足、感染常與脂肪瀉有關。發(fā)生特點為糞便量增加、禁食后腹瀉好轉、糞便酸度增加。分類及病理發(fā)生 1.8 腹瀉(Diarrhea)常見病因

56、腸毒素性(體外產生,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體內產生,如霍亂弧菌,產毒素性大腸桿菌、肺炎桿菌等)內源性促分泌物(血管活性腸肽,胃泌素,5-羥色胺,前列腺素、降鈣素等)導瀉劑(外源性瀉劑,如酚酞、番瀉葉、大黃、蓖麻油,短鏈脂肪酸等)其他原因 如藥物(膽堿能藥物、前列腺素E、膽堿酯酶抑制劑)、食物過敏及變態(tài)反應性腸炎,砷、有機磷及重金屬中毒等。分類及病理發(fā)生 三、分泌性腹瀉 由于胃腸道水和電解質分泌過多,或吸收減少,分泌量超過吸收量所引起的腹瀉,稱為分泌性腹瀉。1.8 腹瀉(Diarrhea)腸毒素性分泌性腹瀉是由于各種產毒素性細菌進入腸腔后,產生不耐熱腸毒素,與上皮細胞神經節(jié)苷酯

57、結合,激活細胞內腺苷酸環(huán)化酶,使細胞內cAMP增加,通過其第二信使作用引起細胞分泌功能亢進而腹瀉。血管活性腸肽,胃泌素,5-羥色胺,前列腺素等內源性促分泌物質與腸上皮細胞結合后,促使細胞內質網釋放Ca2+,而導致細胞分泌功能亢進;大腸桿菌耐熱腸毒素則可能通過細胞cGMP為第二信使引起腹瀉。酚酞等導瀉劑則先引起腸道前列腺素增加,最終產生腹瀉。分泌性腹瀉的臨床特征:糞便量多,呈水樣,無紅細胞和白細胞,其pH近中性或偏堿性,禁食后腹瀉仍持續(xù)存在,須待分泌物消除后,腹瀉才會停止。分類及病理發(fā)生 三、分泌性腹瀉1.8 腹瀉(Diarrhea)胃腸道運動影響腸腔內水和電解質及食物與腸黏膜上皮細胞接觸時間,

58、進而影響這些物質的吸收。腸管運動功能亢進時,腸內容物通過腸道時間縮短,腸內未經正常消化的滯留物增加引起腹瀉;腸管運動減弱或停滯時,可因細菌過度生長而發(fā)生腹瀉。腸管運動受神經、活性介質等調節(jié),凡其中之一異常,均可導致腹瀉。腸管運動異常性腹瀉原因復雜,診斷較為困難。如產生促動力激素或介質疾病,為腸壁反射性刺激如膽鹽增加、感染性腹瀉、腸痙攣等及腸神經興奮性改變,如藥物(新斯的明,乙酰膽堿,甲狀腺素等)等。分類及病理發(fā)生 四、腸管運動異常性腹瀉1.8 腹瀉(Diarrhea)1.病史:年齡與性別,起因和病程,腹瀉多數(shù)由感染引起,應注意詢問流行病史、糞便性狀。 2.伴隨癥狀:急性腹瀉伴發(fā)高熱者,以細菌性

59、可能性較大,慢性腹瀉伴發(fā)腹痛時,要注意腹痛的性質與部位。慢性腹瀉伴發(fā)發(fā)熱、貧血、消瘦者,應考慮腸結核,腸淋巴瘤等,伴有體重下降,但無發(fā)熱者,提示吸收不良、甲狀腺機能亢進、腸道腫瘤、腸道慢性炎癥。3. 臨床檢查:對腹瀉病例應作全面體檢。急性腹瀉有嚴重脫水癥狀,應考慮食物中毒性感染。4實驗室檢查和特殊檢查(1)糞便檢查:應注意大便量、外觀、性狀,有無食物殘渣、黏液、血和膿液。(2)血液檢查:腹瀉患畜應進行血常規(guī)、電解質、血氣分析等檢查。急性感染性腹瀉,有外 周血白細胞升高,腸道寄生蟲病時可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加。(3)X線檢查:胃腸道X線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胃腸道腫瘤。據(jù)病情需要,可選擇腹部平片、胃腸鋇餐,鋇

60、劑灌腸等檢查。診斷急性腹瀉的治療應在對癥治療的同時,積極治療原發(fā)病。腹瀉治療主要通過三種途徑,即補充體液、應用腸道保護劑或吸附劑和應用全身性抗生素治療。 治療1.8 腹瀉(Diarrhea)疾病年齡發(fā)病率死亡率仔豬其他癥狀腹瀉物外觀發(fā)病及經過診斷大腸桿菌病仔豬黃痢發(fā)于1周齡內,仔豬白痢發(fā)于10-30日齡,豬水腫病見斷奶豬不一,通常全窩感染鄰窩可正常不一,中等脫水,腹膜蒼白,尾可能壞死,初產母豬產的仔豬比經產母豬的嚴重黃色或白色,漿狀稀糞,惡臭,腹瀉液為堿性漸進發(fā)作,慢慢散播遍及全舍,產后的幾窩嚴重,常與管理差,環(huán)境差,溫度低小腸黏膜檢出大腸桿菌。分離大腸桿菌并檢測毒力傳染性胃腸炎除未斷奶豬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