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偏旁的替代練習_第1頁
草書偏旁的替代練習_第2頁
草書偏旁的替代練習_第3頁
草書偏旁的替代練習_第4頁
草書偏旁的替代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草書偏旁的替代練習(一)下面列舉的是草書偏旁的替代凡例,共分為代左旁、代右旁、代上部、代右上部、代右下部、代中間六個部分,供學書者辯識草法之用代左旁草書偏旁的替代練習(二)代右旁代上部草書偏旁的替代練習(三)代右上部代下部代中間草書字法辨識的練習(一)二字疑似草書字法辨識(二)草書字法辨識的練習(三)三字疑似草書字法辨識的練習(四)四字疑似五字疑似草書第五階段草書的創(chuàng)作及欣賞要點無意于法而筆筆有法,在最為高尚、最為理想的心態(tài)下作最佳的發(fā)揮,書法藝術的情趣也由此而出。藝術有高低雅俗之分,書法藝術以格調為要,格調低下則無藥可救。書法創(chuàng)作應該是休閑型的風和日麗、 窗明幾凈之時,無名利纏心,無雜事纏身

2、, 自我陶醉于筆墨的飛舞之中。中國書法體現(xiàn)了中國美學乃至中國文化的獨特精神,中國書法已完全不能用狹隘的實用觀點來看待,它以質樸而絢麗、含蘊而變幻的富有哲理的美,反映出人的精神力量,產生出強大的藝術表現(xiàn)力和生命力。世界上缺少那一種美都不行,沒有陰柔就無所謂陽剛,沒有陽剛也無所謂陰柔,這就叫相輔相成。草書的創(chuàng)作臨帖是學習、 掌握書法技法的必經之路, 其最終日的是為了將來能創(chuàng)作出表達個性和情感的書法作品。臨帖只是手段,創(chuàng)作才是目的。反過來,創(chuàng)作又可檢驗自己臨帖功夫的深淺。所以清代大家王覺斯就終生堅守“一日臨仿,一日應請索”的學書方法,相互交替,相互促進。故而,臨帖又不是僅僅為了入門。鞏固成績,嚴守筆

3、法,開創(chuàng)新意都離不開臨帖。然而,從臨摹到創(chuàng)作看似步之遙,實是歷程艱難,往往讓人在二者之間左右徘徊,進退維谷,深感苦惱,是需要認真思考的。朱履貞書學捷要曰:“學書未有不從規(guī)矩而入,亦未有不從規(guī)矩而出?!惫嗜硕艹觥S辛嗽鷮?、廣泛的臨帖功夫就是“入”,進入創(chuàng)作階段就是“出”,也即由“博”入“約”,由“熟”入“生”。這時的“生”,不是生疏,而是不落蹊徑,不隨世俗,能自出新意,自創(chuàng)風格。相對而言,臨帖還不是最難,這是由初級的“生”入“熟”,而進入創(chuàng)作,由“熟”入“生”則是最難的。難就難在創(chuàng)作之前主客觀兩方面都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首先是創(chuàng)作的環(huán)境。若創(chuàng)作時,遠處青山綠水,白云悠悠,眼前窗明幾凈,寂靜無

4、塵,手握佳筆,桌鋪良宣,此時濡墨揮毫,則心情舒坦,物我兩忘,使自己處于最佳的環(huán)境中。誠如王覺斯所說:“書畫之事,須于深山松濤云影中揮灑,乃為愉快,安可得耶”王羲之書蘭亭序時,得“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天時,得“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的地利,得“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的人和。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得,更有“繭蠶紙,鼠須筆”這樣精美的 I :具,在一切外界環(huán)境如此完美無缺中,終于創(chuàng)作出這篇“天下第一行書”。羲之他日更書,不能及此,其中難有客觀環(huán)境再難重現(xiàn)的情況。王覺斯深嘆:“安可得耶”即是良好的環(huán)境也非人人能遇到的。另有筆、墨、紙、硯等工具常被忽視。 有的人以“不擇紙筆”自夸,

5、我不知禿筆、劣紙如何能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樣的古訓還是有道理的。趙孟(兆頁)曾說過:“書貴紙筆調和,若紙筆不稱。雖能書亦不能善也,譬之快馬行泥滓中,其能善乎”有了良好的外部條件,若無良好的心情也是難有佳作的。所以創(chuàng)作的另一一個問題是創(chuàng)作的心情。綜觀歷代傳世名作,多是信札,便箋、草稿等不經意之作。寫這些作品時,其心情是處于絕對放松的狀態(tài),純任自然,毫不介意,筆隨腕舞,腕隨心轉,在有意無意之中達到“從心所欲”的境界。無意于法而筆筆有法,在最為高尚、最為理想的心態(tài)下作最佳的發(fā)揮,書法藝術的情趣也由此而出。書無情趣,腕下功夫再深,只是入“學”而已,不入“藝”流也。當然,人各有性

6、、性各有別,以創(chuàng)作情緒論,大致可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兩大類。內向型者楷書名家多, 心態(tài)平和,神氣內斂,不激不厲,如王羲之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說:“夫欲書先乾研墨, 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后作字?!睆娬{的是思維集中,考慮周詳,其書則能潤澤。簡靜、典雅、精巧。明項穆于書法雅言中說得更具體:“書有三要。第一要清整,清則點畫不混雜,整則形體不偏邪;第二要溫潤,溫則性情不驕怒,潤則折挫不枯澀;第三要閑雅,閑則應用不矜持,雅則起伏不恣肆。以斯數(shù)語慎思篤行,未必能超人上乘,定可為卓然名家矣。”此類書家于大環(huán)境中人聲嘈雜、眾目睽睽之下,往往會心躁意煩,興味索然,難有佳作。外

7、向型者則草書名家居多,喜在飲酒酣醉,心情激動,得意忘形之時作書。此時,抽毫點墨,縱橫揮灑,如狂風驟雨、如漫天飛雪,筆走龍蛇,墨翻驚浪,“志在新奇無定則”,天機神發(fā),信手拈來,狂放之態(tài)盡露筆墨之中。正如唐孟郊送草書獻上人歸廬山詩曰:“手中飛黑電,象外瀉玄泉,萬物隨指顧,三光為回旋?!贝祟悤覍偌で樾突虬l(fā)揮型,當人越多熱氣越高時,則越能意氣風發(fā),洋洋自得,佳作生于激情之中。當然,性有別,情有異。創(chuàng)作時,有人喜于室中焚香使思緒歸以寧靜,有人樂于讓手中的筆在輕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中起伏揮舞。其次要談的是創(chuàng)作的修養(yǎng)。元盛熙明法書考云:“夫書者,心之跡也,故有諸中而形諸外,得于心而應于手。” “心”者,人之性

8、格、情感、氣質,涵養(yǎng)、學識、精神之總和也。故書法中的用筆強弱,結體構思、波動頻律,傾斜角度,線條長短,牽絲縈帶,墨色燥潤、章法疏密,書寫詞句等,能反映出書寫者的思想意識、愛好追求,趣味雅俗,以及對書法藝術理解深淺和把握的能力。所以,要提高創(chuàng)作能力,必須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養(yǎng)。有諸中才能形諸外,有修養(yǎng)才能在作品中表現(xiàn)出意境,氣韻和神采。正如姜夔所說:“作書全以鳳神超邁為主?!彼囆g有高低雅俗之分,書法藝術以格調為要,格調低下則無藥可救。格調難以強求,在于長期的磨練和對書法藝術的理解;在于對歷代法書名作的欣賞、分析水平的高低;在于學識和修養(yǎng)。若為求能創(chuàng)作出新異的面目,走向極端,線條狂亂、字的結體作大

9、幅度的挪動,不講書法藝術的規(guī)律和內涵,以“怪”來奪目、驚人,則常會失卻書法藝術的精髓。古人云:“內不足者必外張。”凡張揚至不可名狀的作品,正顯其內涵之不足。作為書法的學習者,凡屬文化、藝術等范疇的最好都能有所涉獵, 不一定很精,但要能懂,以期提高修養(yǎng),如音樂、中國畫、舞蹈、雕刻等藝術范疇和古典文學、哲學、美學等文化范疇。當今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廣泛,視野也應拓展至西方音樂,繪畫、心理學、攝影等。這是凡欲使自己的書法藝術達到高層次所必應具備的。必須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胸襟志趣、道德品性、精神氣度等。由于社會的經濟化,就有了越來越嚴重的創(chuàng)作的功利問題,以至于點墨入紙即可點墨成金,急功近利者就出現(xiàn)了,書

10、壇有一些混亂,其實,書法只是一種閑趣,創(chuàng)作書法恰恰應該離功利越遠越好。書法藝術同其他藝術一樣,有其自身的特殊技巧和客觀規(guī)律,需要以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刻苦專一一的努力,長期竭慮專精、砥礪洗磨,才能人其堂奧。歷代名家刻苦學書的故事不勝枚舉,書雖小道,欲修成正果亦非易事,然其動力絕非來自功利,而是對藝術的特殊愛好和執(zhí)著的追求, 在追求和磨練的過程中獲得心靈的愉悅和滿足,從中得到人格的升華,獲得生活的信心和力量。所以書法創(chuàng)作應該是休閑型的:風和日麗、窗明幾凈之時,無名利纏心,無雜事纏身,自我陶醉于筆 墨的飛舞之中。凡學書者必能體會到,書法創(chuàng)作時最重要的是心中無雜念,若有瑣事掛礙,必無佳作可成。以上所述,

11、創(chuàng)作的歷程實在是很艱難的。孫過庭總結性地說:“一時而書,有乖有合,合則流媚,乖則凋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恬務閑,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時和氣調,三合也;紙墨相發(fā),四合也,偶然欲書,五合也。心遽體留,一乖也;意違勢屈,二乖也;風燥日炎,三乖也;紙墨不稱,四乖也;情怠手闌,五乖也。乖合之際,優(yōu)劣互差,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筆暢。”孫過庭認為,當心情閑適、情緒愉悅,工具稱手,天氣晴好,外部環(huán)境與內心世界相諧和美,才是書法創(chuàng)作的最佳時機,也就是“五合交臻”。這樣的機會實際上是千載難逢的,若不能求全,則以“志”為要。志者就是要有創(chuàng)作的強烈欲望,要將內心的

12、火花爆發(fā)出來。創(chuàng)作之法,仍有三要:一要用筆精能,精研線條質量。筆法是基礎,筆法不精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縱能耍盡變化,也難以使作品高質量、高品位。二要有情趣。素養(yǎng)高則立意高,立意高則品位高,能體現(xiàn)出藝術的“真”、“善”、“美”。關鍵是要有自己真情的流露、 個性的體現(xiàn)和獨特的風神, 才能顯現(xiàn)自己人格力量的新意。三要有變化。“凡書,通即變”。要在博的基礎上變出自己的特點,也即在字的結體、章法、鈴印等方面能變得與眾不同,有一些屬于自己的新見解。同時,這個“變”字又是長期的,不是變一次就定格,而是要在修養(yǎng)等方面不斷提高的基礎上不斷地變化,不輕易將自己固定在一個位置上不活動。 要以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事物。 看待自己,讓自己在藝術上處于永不滿足的境地。 人貴坦誠, 書貴自新,坦誠則能保有獨立不羈的人格和自由, 保有自我自新則率直天真、 無拘無束,氣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