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2018年4月自學考試00321中國文化概論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2年全國2018年4月自學考試00321中國文化概論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2年全國2018年4月自學考試00321中國文化概論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2年全國2018年4月自學考試00321中國文化概論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2年全國2018年4月自學考試00321中國文化概論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 年 4 月高等訓練自學考試全國統(tǒng)一命題考試 中國文化概論試卷課程代碼 00321 本試卷共 4 頁,滿分l00 分,考試時間l50 分鐘;考生答題留意事項:1本卷全部試題必需在答題卡上作答;答在試卷上無效,試卷空白處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紙;2第一部分為挑選題;必需對應試卷上的題號使用 3其次部分為非挑選題;必需注明大、小題號,使用 4合理支配答題空間,超出答題區(qū)域無效;28 鉛筆將“ 答題卡” 的相應代碼涂黑;0 5 毫米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第一部分挑選題一、單項挑選題:本大題共30 小題,每道題l 分,共 30 分;在每道題列豳的備選項中只有哪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1中國文

2、化屬于(D) A 地域文化 B民族村文化 C華夏文化 D國別文化2在中醫(yī)“ 四診” 技術中,最主要的是(D) A 望 B聞 C問 D切3“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這段文字出自 B A 禮記 中庸 B 論語 雍也 C 說苑 指武 D 周禮4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劃分民族的標志之一是 B A 文化的趨同與特色 B文化的差異與特色 C 文化的地域特色 D. 文化的民族特色5在整個中華文化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C A 滿族文化 B. 朝鮮族文化 C 漢族文化 D 蒙古族文化6秦漢時款,為防止匈奴進犯,邊關要塞廣種的樹木是 D A 楊樹 B柳樹 C松樹 D榆樹7京杭大水道走向衰落的時期是

3、D A 明朝前期 B明朝后期 C清朝前期 D清朝后期8宋代首都東京汴梁指的是 A A 開封 B揚州 C西安 D洛陽9相對于世界通行的西方公歷,中國仍在使用傳統(tǒng)的 D A 回歷 B藏歷 C陽歷 D陰陽合歷10傳統(tǒng)中國最典型的家族制度是 B A 五服 B. 九族 C三代 D六親Ll. 在人文范疇內的服飾標志中,漢族服飾中的龍鳳圖案屬于 C A. 職業(yè)標志 B政治標志 C信仰標志 D禮儀標志12中國傳統(tǒng)封建社會男尊女卑,家族體系的重心是 A A 血緣關系 B姻緣關系 C階級關系 D性別關系13我國使用貨幣始于 A A 商周時期 B秦漢時期 C唐宋時期 D 元明時期i4 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公開選拔人才

4、的詔令出自 D A 秦始皇 B 周文王 C商紂王 D漢高祖15;道教的主要經典為 B A 易經 B道德經 C法華經 D 涅絮經16夏朝的文化崇尚 C A 文 B武 C忠 D義17中國古代文學的傳統(tǒng)根基是 B A 諸子文學 B屈原文學 C漢樂府詩歌 D詩經18從夏朝初期直到周人建國之前,歷史的顯著特點是 A A. 族群的代興 B家庭的代興 C諸侯國的代興 D部落的代興19漢代把它稱為“ 泰一” ,尊奉為“ 天神最名貴者” 的是 A A北極星 B金星 C冥王星 D天王星20秦代的“ 書同文” 就是把各國原有的文字統(tǒng)一為 A A小篆 B大篆 C. 隸書 D楷書21漢字觀念中,文字神賜說的一個典型代表

5、是 D A“ 倉頡造字說” B “ 黃帝奉天說”C修辭神授說 D “ 河圖洛書說”22儒家所崇尚的抱負人格是 A A圣賢 B隱士 C君子 D忠臣23. 盂子“ 仁政” 學說的內容之一是 C A. 因材施教 B仁者愛人 C. 制民之產 D己所不欲,勿施予人24“ 札” 在中國古代有著豐富內容,當其指詳細的禮節(jié)儀式時,稱之為 A A禮儀 B禮制 C禮貌 D禮讓25;在不隨舜史時期,標志人類制造力的水平,也是生產力進展標志之一的是 C A繪畫 B. 文具 C. 農具 D文字26我國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就是中國領土,它是在: C A 我國的渤海 B我國的黃海 C我國的東海 D 我國的南海27中外文

6、化的其次次大交匯開端于 C A 14 世紀末 B15 世紀束 C16 世紀末 D. l7 世紀末28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家人雞鳴麗起,“ 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 這種民俗活動說的是 C A 端午節(jié) B中秋節(jié) C春節(jié) D清明節(jié)29宋代顯現(xiàn)了以寬闊的社會生活為描寫對象的風俗畫,典型代表為 C A 顧愷之的女史箴圖 B. 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 C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D閻立本的步輦圖30先秦兩漢時期,把“ 斥鹵不毛” 之地變成“ 塞北江南” 的是 A A 寧夏的引黃灌區(qū) B新疆伊犁地區(qū) C 呼倫貝爾草原 D青海湖牧區(qū)二、多頊挑選題:本大題共 5 小題,每道題 2 分,共 l0 分;在每道題列出的備選

7、項中至少有兩頊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項或少選均無分;31中國科技進展的幾個高潮期是 ACD A 春秋戰(zhàn)國時期 B兩漢時期 C魏晉南北朝時期 D 唐宋之際 E明清之際32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文化的范疇包括大農業(yè)概念,即 ABCDE A 農業(yè) B牧業(yè) C林業(yè) D ;漁業(yè) E手工業(yè)33唐代科舉考試的兩個主要科目是 CD A 明法科 B孝廉科 C進士科 D 明經科 E. 秀才科34孔子認為,詩經的社會作用有 ABDE A可以興 B可以觀 C可以察 D可以群 E可以怨35. 中國傳統(tǒng)戲曲中,角色劃分為四大基本行,即 ABCD A. 生 B旦 C凈 D丑 E花其次部分非挑選題三、名詞說明:本大

8、題共5 小題,每道題2 分;共 l0 分;36府兵制答:北朝以來實行府兵制,隋至唐初依舊沿用;此制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府兵平常為耕種土地的農夫,農隙訓練;戰(zhàn)時從打軍打仗;37墨家學派答:墨家學派產生于春秋時期, 代表人物是墨翟;墨家思想的核心是“ 兼愛”;該學派在規(guī)律和科技方面有不少的創(chuàng)造制造;38察舉答:兩漢時期,由地方官僚察訪人才、向朝廷舉薦的方式,稱為“ 察舉”;39學思結合答:就是要將學習和摸索這兩個環(huán)節(jié)親密聯(lián)系起來,即重視學,又重視思;孔子最早提出了這個原就,它也是中國古代訓練的一種教學思想;40“ 中體西用論”答:是“ 中學為體,本學為用” 的縮略,這是中國近現(xiàn)代洋務派和早期改

9、良派的文化主見與基本理論;四、簡答題:本大題共6 小題,每道題5 分,共 30 分;41簡述中國古代“ 禮” 的內涵;答:中國古代的“ 禮” 包含了傳統(tǒng)禮制的精神原就與傳統(tǒng)禮儀行為兩大部分,禮儀是禮制的精神核心,禮儀制度是禮儀精神的外在表現(xiàn),兩者關系親密;從社會文化角度看,禮是溝通天人的議式,禮是貴族等級的標志,禮是鄉(xiāng)里庶族的規(guī)范,禮是立身處世的準就;在古代社會,除了一般的倫理原就外,禮在社會上下層有不同的表現(xiàn),在社會上層表現(xiàn)為等級分明的貴族禮法制度,在社會基層表現(xiàn)為鄉(xiāng)里庶族家禮俗規(guī);42簡述我國民族商業(yè)的文化特點;答: 1、在傳統(tǒng)社會中,商業(yè)在農業(yè)生產文化的框架內進展,這使我國的傳統(tǒng)商業(yè)富于

10、農業(yè)文化顏色;2、地方商業(yè)活躍,產生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yè)品加工商品,成為地方名產;3、多民族商業(yè)互動,漢族與其他多民族商業(yè)與民族民俗文化溝通,形成民族貿易、宗教貿易、走廊貿易和邊疆貿易等多種形式;4、內外貿易溝通,很早就顯現(xiàn)絲綢之路之類的跨境貿易與跨國貿易;43簡述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的農政文化;答:農政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生產文化的突出特點;農政文化是國家政府的農業(yè)治理與社會治理的綜合運行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內,有農耕學問系統(tǒng),農耕澆灌系統(tǒng),農書流通系統(tǒng)和農具應當用系統(tǒng);44簡述中國古代建筑的特點;答: 1、以木結構為主是在結構上的最大特點;2、左右對稱是在布局上的顯著特點;往往沒中軸線按左右對稱的格局

11、分布;3、具有強列的人文性,在建筑中寄寓著深厚的思想觀念,在這些觀念中,最突出的是講究秩序,留意等級;45簡述國畫的藝術特點;答:在漫長的進展歷史中,中國繪畫開成了鮮明的民族特色;1、 追求神似,留意意境;這是中國畫的一個重要創(chuàng)原就;2、 以墨線為造形的主要手段;3、 與詩、書、印的親密協(xié)作;46. 簡述中國語言禁忌中進行避諱的主要方式;答:避諱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語言禁忌,是對字形,字音,字義的回避;1、 通過字形進行避諱的有缺筆,拆字,刪字等;2、 通了字義進行避諱,指用同義,近義字代諱字;3、 通過字音進行避諱,指通過同音字,近音字代替諱字;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 小題;每道題l0 分,共

12、20 分 o 47. 語言文字的文化特點;答:語言文字的文化特點表現(xiàn)為:語言文字即是重要的文化事項,又是文化的載體;1、 語言是重要的文化事項,指的是語言的產生意味著人類文化的產生,文化的進展也影響著語言的進展;語言是人類區(qū)分于動物的主要特點,同時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語言從宏觀到微觀的變化都與其他文化事項聯(lián)系在一起,社會政治,文化對語言的進展和利用起著直接的影響;2、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第一作為文化的代碼,它是文化傳播的媒介,其次它的產生和進展也極大地促進了其他文化事項的產生和進展;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項;道先文字是文化的產物,有了文字,人類才有書面的歷史記錄;

13、其次,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份,每個民族的文字都有自已的特點;它服務于文化,同時又促進文化的進展;文字對語言的記錄,突破了語言在時間,空間文面的局限;離開了文字,很多文化事項不行能傳播和繼承;48中國傳統(tǒng)語文訓練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答:中國歷史上對語言文字訓練一向重視;在漫長的歷史中,傳統(tǒng)語文訓練在各種因素作用下,形成了自已的風格;1、 傳統(tǒng)語文訓練充分留意到了漢字和漢語的特點,在教學支配上表達了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2、 傳統(tǒng)語言字文教學盡量適應青少年學習的特點,留意趣味性;3、 傳統(tǒng)的語言文字訓練與人才選拔制度有直接的聯(lián)系,這使教學內容嚴峻脫離現(xiàn)實,不留意語言應用的教學;4、 但由于傳統(tǒng)語文訓練與科舉取士制度有直接的聯(lián)系,由此帶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