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赤壁賦 優(yōu)質(zhì)公開課獲獎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教學目標】 1、掌握有關蘇軾的文學常識;了解寫作背景;了解賦的相關知識。 2、學習本文生動形象、優(yōu)美的語言以及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作手法。 3、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觸發(fā)的情思和曠達樂觀的情懷;學習作者雖然身處逆境卻依然樂觀、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 【課時安排】2課時 一、背景介紹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烏臺詩案”(見小知識1)被貶黃州,這是他人生道路的轉折。元封三年正月到黃州,蘇軾一住就是五年,在這里他生計困難,在友人的幫助下,開了幾十畝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蘇軾在黃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對受到這樣殘酷的打擊感到憤懣
2、、痛苦;另一方面,時時想從老莊佛學求得解脫。同時,在他躬耕農(nóng)事與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溫暖,增強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現(xiàn)了曠達自適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現(xiàn)實。他的前后赤壁賦正反映了這時的思想情感。本文是前赤壁賦。 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宋代的黃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黃岡,在黃岡市區(qū)的西北邊上有一處風景勝地,那兒矗立著一座紅褐色的山崖,因為有些像鼻子,人們就稱為赤鼻磯;又因山崖陡峭如一面墻壁,所以也被稱為赤壁)。在這里,蘇軾經(jīng)常來赤壁磯頭游覽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蘇軾又來到赤壁。這時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磯頭,望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yè)的報負也付之東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聯(lián)翩
3、,寫下了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后來蘇軾又兩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長江,寫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賦,這兩篇文章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它為以后的戲曲、繪畫、雕塑等提供了創(chuàng)作的題材。宋代畫家李公麟、明代畫家唐寅都畫過蘇軾舟游赤壁的畫。 蘇軾在赤壁的創(chuàng)作活動,給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黃州赤壁命名為“東坡赤壁”,并鐫刻在建筑物的門額上,由此名滿天下。 二、有關“賦”的知識 賦是一種文學體裁,是專事鋪敘的用韻散文,介于詩歌與散文之間,講究文采,注重字句的整齊和聲調(diào)的和諧,描寫事物極盡鋪陳夸張之能事。句式多以四言六言為主。盛行于漢魏六朝。規(guī)模宏大,以鋪敘為主的稱為“大賦”;篇幅較短,著重抒情的稱“小
4、賦”。賦體的流變大致經(jīng)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和文賦這樣幾個主要階段。賦體經(jīng)歷了長期演變的過程,發(fā)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影響下,賦又出現(xiàn)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求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象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赤壁賦都是文賦的佳作。 本文作者擺脫了過去一些懷古賦和問答賦的寫作方法,而把寫游記散文的方法運用到賦中來了。借用這種方法,作者把情與景主觀與客觀,古與今,幻想與現(xiàn)實很好地結合起來了。 三、課前預習 1、作家作品: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和書畫家,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
5、書、文、詩、詞、畫,俱成大家。一生仕途坎坷,壯志難酬。他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均以詩文稱著于世,世稱“三蘇”?!叭K”和同時代的王安石、歐陽修、曾鞏,唐代的韓愈、柳宗元一起,被稱為“唐宋八大家”。 此外蘇軾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齊名“蘇辛”。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詩歌與黃庭堅并稱“蘇黃”。書法與米芾、蔡襄、黃庭堅共稱“北宋四大家”。 2、字音: 壬戌(rnx)之秋舉酒屬(zh)客歌窈窕(yotio)之章 徘徊(pahua)斗(du)牛之間扣舷(xin)而歌之 馮(png)虛御風桂棹(zho)幽壑(h)麋(m)鹿 擊空明兮溯(s)流光倚歌而和(h)之余音裊裊(nio) 泣孤舟之嫠(l)婦蘇子愀
6、(qio)然山川相繆(lio) 舳艫(zhl)千里釃(sh)酒臨江橫槊(shu)賦詩 漁樵于江渚(zh)之上駕一葉之扁(pin)舟舉匏(po)尊以相屬 寄蜉蝣(fyu)于天地無盡藏(zng)也相與枕藉(ji)乎舟中 3、字形: 壬x(戌)之秋qio(愀)然m(麋)鹿扣xin(舷)而歌 sh(戍)邊啁ji(啾)風m(靡)(弦)xin外之音 m(糜)爛(炫)xun耀 頭暈目xun(眩) 第一課時 【導語】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
7、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fā)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jīng)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產(chǎn)生?!?這是余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中,分析了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的生活經(jīng)歷和心路歷程后,得出的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的結論。今天我們就來領略前赤壁賦這篇千古絕唱的獨特魅力。 一、預習作業(yè)檢查 二、課文字詞句探究: 、解釋括號前的字詞,指出劃線句子的句式。 壬戌之秋,七月既(以后/已經(jīng))望(農(nóng)歷的每月十五),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狀語后置)。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起,作)。舉酒屬(通“囑”,勸酒)客,誦明月之詩,歌(名作動,歌唱)
8、窈窕之章。少焉(一會兒),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古今異義,古:星宿名今:一種競技方式)之間。白露(古今異義,古:白茫茫的水汽今:24節(jié)氣之一)橫江,水光接天??v(任憑)一葦之所如(往,到),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浩浩乎如馮(通假字,通“憑”,乘)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像)遺世獨立,羽(名作狀,像長了翅膀似的)化而登仙。 于是(在這個時候)飲酒樂甚,扣舷而(表示修飾)歌(唱)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逆流而上)流光。渺渺兮予懷(主謂倒裝),望美人(古今異義,古:指內(nèi)心所思慕的人,往往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美貌的女子)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撸懈瑁ǜ杪暎┒?/p>
9、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使動用法,使起舞)幽壑之潛蛟,泣(使動用法,使哭泣)孤舟之嫠婦。 2、翻譯下列句子: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三、內(nèi)容探討: 1、第一段中,哪些句子描繪了“七月既望”夜赤壁的景色?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景色?這樣的景使泛舟者產(chǎn)生了怎樣的心理感受? 討論明確:寫景句子有:“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描寫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現(xiàn)了一幅具有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色: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 主客秋夜蕩舟,把酒誦詩,
10、置身于良辰美景之中,泛舟者心情歡暢,油然而生“遺世”“羽化”之樂,不禁飄飄欲仙,從而為全文定下了一個悠揚和諧的基調(diào)。 2、第二段舷歌之后,賦中又寫了客吹洞簫之聲。課文是怎樣描寫簫聲的?渲染了一種怎樣的氣氛?從開篇處到第二段末,賦的情感發(fā)展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討論明確:本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簫聲起,悲意生,此處借助夸張、想象,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潛龍舞,嫠婦泣,六個比喻,化抽象為具體,把洞簫那種低徊悲涼,凄切婉轉的哀音表現(xiàn)得十分形象、真切。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為悲涼,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小結】前兩段主要集中描寫赤壁夜色以及主客游玩時的感受。寫景時用詞準確優(yōu)美
11、,比如:清、徐、徘徊、橫江、縱、凌。另外在描寫簫聲時將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從聽覺視覺上給人以形象的感受。這種用詞造句的考究值得借鑒。 四、鞏固練習 1、下列加點字讀音全正確的一項是(C)(A馮png虛御風B舳zh艫D枕藉ji)A壬(rn)戌窈窕(tio)桂棹(zho)馮(fng)虛御風 B嫠(l)婦愀(qio)然舳(yu)艫山川相繆(lio) C釃(sh)酒橫槊(shu)江渚(zh)正襟(jn)危坐 D匏(po)樽枕藉(j)蜉(f)蝣一葉扁(pin)舟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D形容詞用作動詞,露出白色) A舉酒屬客通“囑”,勸人飲酒 B白露橫江白茫茫的水汽 C舞幽壑之
12、潛蛟使起舞 D不知東方之既白白色 3、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C)A蒼(滄)海B凄側(惻)D墨(默)化 A正襟危坐杯盤狼藉蒼海一粟孤苦零丁 B一葉扁舟不絕如縷凄側動人形單影只 C樂觀曠達余音裊裊感人肺腑抑揚頓挫 D潛移墨化肝膽照人犀角獨怪如泣如訴 4、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與其他選項不相同的是(A到,往) A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B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C如日中天 D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也 5、對“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應為“既寫景又寫人”) A第一句,寫以桂樹木蘭做槳,用美好的事物寄托高雅的情調(diào)。 B“擊空明”與“渺渺兮
13、予懷”寫景抒情,以景的空明襯人的胸懷廣闊。 C最后一句,點出“予懷”所思慕的對象是那在“天一方”的美人。 D全歌落腳到“美人”身上,具有象征意義。 6、對下列各句的翻譯,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 A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從那變動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間的萬物(時刻都在變動),連一瞬間都不停止。 B泣孤舟之嫠婦(那簫聲像是)為孤舟中的寡婦而哭泣。 C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希望)同飛升的仙人一同遨游長空,哪怕在明月下死去(也心滿意足) D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輕盈飄逸啊,像長了羽毛的鳥兒一樣,遠離塵世,飛升仙境。 7、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解釋錯誤的一項是(C沒有司馬光,應是曾鞏
14、) A既望:已經(jīng)過了望日,即陰歷每月十六日。既:已經(jīng)。望:陰歷每月十五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本文作者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轍、司馬光、王安石。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8、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C后者不是文體) A蘇軾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其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是豪放派的創(chuàng)始人。 B本文與后赤壁賦都是元豐五年蘇軾被貶到黃州所作,這期間他還寫了詞念奴嬌.赤壁懷古。 C“赤壁
15、賦”中的“賦”和“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敝械摹百x”意思相同,都是指一種文體。 D本文通過主客問答,議論風生,表現(xiàn)出主人公樂觀豁達的胸懷。 第二課時 一、回憶上節(jié)課相關知識 二、課文字詞句探究: 1、解釋括號前的字詞,指出劃線句子的句式。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通“繚”盤繞),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動句,“于”表被動)方其破荊州,下(動詞,攻占)江陵,順流而東(名作動,向東進軍)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
16、在哉?(賓語前置)況吾與子漁樵(漁樵,名詞作動詞,打魚砍柴)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賓語前置)!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
17、共適()?!?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2、翻譯下列句子: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三、課文探究 1、客于明月清風、良宵美景之夜,奏出充滿悲哀的音樂,他之所以要“托遺響于悲風”,其緣由是什么? 討論明確:其一,赤壁一帶的江山觸發(fā)他想到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當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況吾輩漁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無窮想到人生須臾,渺如滄海一粟。其三,要擺脫現(xiàn)實處境,渴望能“挾飛仙
18、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卻“知不可乎驟得”。 “客人”的話在此處也可以認為是反映了作者內(nèi)心的痛苦。寫“客人”對人生的感觸,也可認為是為下文寫蘇子的開導之詞蓄勢。 2、蘇軾針對客人的回答,借江上清風、山間明月闡述了什么道理,此時又是怎樣的心情?他的話是否全都正確,你對這場人生觀討論的意義是如何認識的? 討論明確:從宇宙的變化說到人生的哲理,主要的感情是喜悅的。蘇軾闡述了“變與不變”的道理。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會不變,人生短暫,自然可悲;但從不變的角度看,天地與我同生,萬物與我為一,都會無窮無盡。表現(xiàn)了作者超然獨立、不計得失、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作者從水、月中悟出了變與不變的道理,苦悶的心
19、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脫。 作者的某些言語容易被誤解為及時行樂,但這種思想并未直接從文章中反映出來,作者表明的觀點是希望一個人不要發(fā)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并不現(xiàn)實的幻想世界,而應當適應現(xiàn)實,在目前這種寧靜的環(huán)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懷抱。他這種觀點包含了一定合理性,因為作者不同意絕對化地看待問題,注意到了事物相反相成的辯證道理。盡管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的觀點但在當時的背景下作者的觀點還是積極的。 3、在夜游赤壁的過程中主客的感情發(fā)生了幾次變化?你認為本文的感情基調(diào)是消極的嗎? 討論明確:1段江上泛游,感情由平靜到高昂(夜游之樂)。2段飲酒放歌之樂引出客人的悲涼蕭聲(樂極
20、悲來)。3段主客問答引出人生短暫之感(悲情緣由)。4段蘇子超然于世的情懷(因悲生悟)。5段客轉悲為喜,主客暢飲。(樂悲樂) 【小結】這篇文章綜合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方法,有寫景、抒情、說理(議論)。首先由風、月、山、水之景引出了主客的不同內(nèi)心感受,是由景生情。接著又借風、月、水說明事物有變與不變的兩重性的道理,在說理(議論)中有寫景,使得哲理變得形象可感。而情又始終貫穿在寫景與議論中。情、景、理三者緊密結合。 四、【閱讀拓展】 后赤壁賦 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
21、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庇谑菙y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22、“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1對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B分開) A今者薄暮?。浩冉麭披蒙茸,踞虎豹披:穿著 C翅如車輪,玄裳縞衣縞:白D道士顧笑,予亦驚寤寤:醒 選出下列加點的詞的用法不同類的一項(C) A予乃攝衣而上(名作動)B履巉巖,披蒙茸(名作動) C適有孤鶴,橫江東來(名作狀)D掠予舟而西也(名作動) 對下列兩組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B) 凜乎其不可留也(語氣助詞)時夜將半,四顧寂寥(看)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介詞)顧安所得酒乎(可是,只是
23、) A兩個“乎”字相同,兩個“顧”字也相同B兩個“乎”字不同,兩個“顧”字也不同 C兩個“乎”字相同,兩個“顧”字不同D兩個“乎”字不同,兩個“顧”字相同 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 A第一段中“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一句,既是寫實,又多少帶有作者對人世滄桑的感慨。 B文中的“孤鶴”和“道士”是以不同形象出現(xiàn)的同一對象。 C本文中道士化鶴的描寫,反映出作者在出世入世問題上的矛盾心情;赤壁賦中“蘇子”的議論表達了他樂觀曠達的思想。 D本文和赤壁賦都表現(xiàn)出一種虛無思想,這正是作者的思想局限造成的。 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出發(fā),準備回臨皋亭。有兩位客人跟隨著我,一起走過
24、黃泥坂。這時霜露已經(jīng)降下,樹葉全都脫落。我們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高懸。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樂;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詩,相互酬答。 過了一會兒,我嘆惜地說:“有客人卻沒有酒,有酒卻沒有菜。月色皎潔,清風吹拂,這樣美好的夜晚,我們怎么度過呢?”一位客人說:“今天傍晚,我撒網(wǎng)捕到了魚,大嘴巴,細鱗片,形狀就象吳淞江的鱸魚。不過,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為了應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這樣,我們攜帶著酒和魚,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覽。長江的流水發(fā)出聲響,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來。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覽所見的江景
25、山色再也認不出來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巖,撥開紛亂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上,又不時拉住形如虬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下望水神馮夷的深宮。兩位客人都不能跟著我到這個極高處。我突然一聲長嘯,草木被震動,高山與我共鳴,深谷響起了回聲,大風括起,波浪洶涌。我也不覺憂傷悲哀,感到恐懼,覺得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劃到江心,任憑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這時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覺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鶴,橫穿江面從東邊飛來,翅膀象車輪一樣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潔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長聲音叫著,擦過我們的船向西飛去。 過了會兒,客人離開了,我也回
26、家睡覺。夢見一位道士,穿著羽毛編織成的衣裳,輕快地走來,走過臨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說:“赤壁的游覽快樂嗎?”我問他的姓名,他低頭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細了。昨天夜晚,邊飛邊叫經(jīng)過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嗎?”道士回頭笑了起來,我也忽然驚醒。開門一看,卻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小知識】 1、“烏臺詩案”: 這是北宋文壇上一次駭人聽聞的“文字獄”。北宋統(tǒng)治者為加強中央集權,特設御史臺以糾察、彈劾官員,烏臺即御史臺監(jiān)獄的代稱。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著名詩人蘇軾被御史臺彈劾,關進御史臺監(jiān)獄,審訊達一月之久。監(jiān)察御史從蘇軾的詩中斷章取義、穿鑿附會,編出了“譏諷文字”“愚弄朝堂”等罪名,對蘇軾
27、嚴刑逼供,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后由于曹太后以及吳充、范鎮(zhèn)等元老重臣的極力營救,蘇軾才得以免于死罪,被貶作黃州團練副使。這次的“烏臺詩案”使當時許多著名詩人以及與蘇軾有過交往的人,都受到了牽連,成為轟動一時的大冤案。于是,后人便把蘇軾被審的有關文件、札子、供狀等資料編錄為烏臺詩案一書。 2、蘇軾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漂泊的一生、曠達的一生、自足的一生。 .嘉祐二年(1057)進士及第喪母守孝 .熙寧二年(1069)反對變法卷入黨爭。 蘇軾的政治思想比較保守,宋神宗時,王安石當政,行新法,蘇軾極力反對,便請求外調(diào),他先后被派往密州、徐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元豐二年(1079
28、)烏臺詩案被貶黃州。 那些曾經(jīng)依附過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蘇軾對新政不滿的詩句,彈劾蘇軾,致其入獄。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獄“烏臺詩案”。蘇軾被捕入獄,入獄后,受盡凌辱,酷刑棒打,幾致死地。歷時五個月,營救者絡繹不絕(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決定不殺蘇軾,將蘇軾貶到黃州。 蘇軾在黃州生活的這七年,他沒有俸祿、生活困苦、衣食不足,而且受到監(jiān)督,沒有住的地方,只好暫居廟里,后來得了一塊荒地,耕種,造屋。 .元祐元年(1086)重獲啟用官至禮部。 舊黨執(zhí)政。受到皇太后重用保護,蘇軾被調(diào)回京都任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職。后自請外任杭州太守。后被召回京師,擔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 .紹圣元年(1094)又遭貶職惠
29、州儋州。 皇太后駕崩,新黨再度秉政后,又貶惠州,再貶儋州(今海南), .元符三年(1100)渡海北返次年病逝。 64歲死于常州。 生活的幾個側面: 一:在黃州,躬耕東坡,竹杖芒鞋,營造雪堂。生活地像陶淵明,在自己的東坡莊園過著神仙般的隱逸生活。 二:工程與賑災:杭州太守時:疏浚運河;設立的公立醫(yī)院(安樂坊);解決居民的飲水問題;修筑西湖蘇堤;開倉賑濟災民。 三:在海南與黎族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隨遇而安,自己表示要常做嶺南人,自己說:“心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 四:臨死,東坡對侍立在旁的兒子說到:“慎勿哭泣,以怛化(垂死的老人和病人)?!彼赖臅r候“談笑而化”。他自己都快死了,還在想著那些
30、活著的人,可見其人品之高。 東坡肉的由來:蘇東坡喜愛烹調(diào),以紅燒肉最為拿手,他曾以詩介紹其經(jīng)驗:“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卑傩諅冎捞K東坡喜食肉,那一年的春節(jié),大家不約而同給他送來豬肉、紹酒。蘇東坡收到這么多肉和酒,覺得應該與數(shù)萬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便吩咐家人燒好,連酒一起回贈民工。家人誤以為連酒一起燒,結果燒出的肉特別香醇味美,一時傳為佳話。人們紛紛傳頌蘇東坡的為人,仿效他獨特的烹調(diào)方法。從此以后,以這位大文學家命名的“東坡肉”,也就成為杭州的傳統(tǒng)名菜。 3、蘇軾的復雜思想: 儒:積極入世,憂國憂民,平生傾慕賈誼 佛:精通佛理,不計得失,常與僧人來往 道:好學老莊,齊萬物,一死生,
31、追求內(nèi)心調(diào)和 儒家的積極入世態(tài)度與佛道的超然物外,與世無爭的態(tài)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統(tǒng)一在蘇軾身上。當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時,蘇軾卻能峰回路轉,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歸宿。 前赤壁賦,從樂到悲,又以樂作結。正是蘇軾在厄運中努力堅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艱苦思想斗爭的縮影。 在難以忍耐的苦難環(huán)境中自得其樂,于“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當中享受“造物者之無盡藏也”。這種樂觀與灑脫,源于莊子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及齊物的自然觀點。人原本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的生死與晝夜的變化是自然規(guī)律,生是人存在的一種形式,死是人存在的另一種形式,“物與我皆無盡也,又何羨乎”。蘇軾年少讀莊子時,就曾說過:“吾昔有見于中,口未
32、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他覺得莊子所講的道理,是自己一向心中所想的:“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為貧?何者為富?何者為美?何者為陋?”“人生所遇無不可”,“我生百世常隨緣”。蘇軾常拿起從莊子中獲得的思想武器捍衛(wèi)自己的心靈,保持樂觀的情緒,應對人生的坎坷。 4、對蘇軾的評價 蘇軾自己的評價: 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問余平生功業(yè), 黃州惠州儋州。 林語堂先生蘇東坡傳中對蘇軾的評價: “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假道學的憎恨者,一位瑜珈術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
33、帝的秘書,酒仙,心腸慈悲的法官,一個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一個月夜的漫步者,一個詩人,一個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彼J為蘇東坡比中國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yōu)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正如耶酥所說“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厚敦柔?!边@無疑是對于蘇東坡的最為精妙的概括。 【滿分作文欣賞】 蘇軾的赤壁 風飄飄,水飏飏,撣撣這一路素衣風塵,駕一葉扁舟,于清秋的黃昏,殘陽如血,滄海如幕,來到這古戰(zhàn)場赤壁。 心中沉浸著如此的哀悶漫想:那“烏臺詩案”的苦楚,那皇帝謫貶的敕令,那洛陽親友的牽念。于是黃州成為蘇軾的落腳,赤壁成了蘇軾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靶坛跫蘖?,雄姿英發(fā),羽
34、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彼麊栕约弘y道自己不正是那東吳的督都嗎?自己滿腹經(jīng)綸,胸中有的是治國平天下的筆墨,而此時?面對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緒像長了翅膀似的,繼續(xù)飛揚,斟一杯酒,臨江而釃,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須臾倒不如托遺響于悲風,取山間之色,聽江上清風之歌唱。他不再悲觀,不再耿耿于懷。 后來,他用自己的行動證實自己的頓悟。他在黃州興修水利,獎勵耕織,清廉從政。黃州的百姓感念這一位父母官,后來修了一座祠廟來緬懷這一偉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學的殿堂里永遠可以聽見那赤壁賦華美的樂章。 余秋雨先生在東坡突圍中稱“蘇軾選擇了赤壁,赤壁也
35、成全了蘇軾?!?是啊!這一路艱辛,這一路坎坷,這一路無奈。蘇軾沒有消沉,沒有失落。他永遠也不會去吟唱那軟綿綿的情詩與愁苦。 什么“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只屬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楊柳岸,曉風殘月”,“竟無語凝噎”只適合柳三變的多愁善感?!扒∷埔唤核驏|流”的憂慮只為李后主吟唱。蘇東坡是關東大漢,他只吟“大江東去”的豪邁,他只唱“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記載了蘇東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蘇東坡的不屈。 赤壁訴說著蘇東坡的豪邁與詩情不朽。 赤壁因蘇軾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屬于蘇軾。 赤壁賦知識點總結與練習: (一)實詞: 1、“固” (1)固一世之雄也(本來) (2)雍州之地,殽函之固
36、,自若也(險固) (3)固國不以山溪之險(使動,使穩(wěn)固) (4)汝心之固,固不可徹(頑固)(固執(zhí)己見) (5)其聞道也固先乎吾。(本來) (6)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到底) 2、“適” (1)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食)(享有) (2)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到) (3)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女子出嫁) (4)少無適俗韻,性本愛山丘(適合,適應) (5)適得君府書,明日來臨汝(剛剛,才) (6)適大病,不能行(適逢) (7)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同“謫”,流放或貶職) 3、“逝” (1)逝者如斯,而未嘗為也(流逝) (2)逝將去女,適彼樂土(通“誓”,發(fā)誓) (3)時不利兮騅不逝(跑) 4、“望” (1)七月既望(農(nóng)歷的每月十五日) (2)望美人兮天一方(動詞,眺望) (3)恐太后玉體之有所欷也,故愿望見太后。(盼望,希望) (4)都督閻公之雅望,啟戟遙臨。(名望,聲望) 5、“如” (1)飄飄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手動型二氧化氯發(fā)生器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商品房買賣合同匯編8篇-1
- 2025至2030年中國平板水粘玻璃紙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向區(qū)塊鏈技術公司借款支持區(qū)塊鏈應用的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后離職證明及檔案轉遞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餐廳經(jīng)營管理合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代簽租房合同委托書范本(含租賃雙方權利義務)
- 二零二五年度專業(yè)技術人員職業(yè)培訓與聘用協(xié)議
- 2025年度高新技術企業(yè)員工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村土地經(jīng)營權流轉與果樹種植項目創(chuàng)新驅(qū)動合同
- 產(chǎn)品手繪設計表現(xiàn)技法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GA/T 1988-2022移動警務即時通信系統(tǒng)功能及互聯(lián)互通技術要求
- 文科學術規(guī)范與學術論文寫作課件
-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體育下冊全冊教案
- 農(nóng)業(yè)政策學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國家電網(wǎng)招聘之其他工學類復習資料大全
- 天山天池景區(qū)介紹-天山天池景點PPT(經(jīng)典版)
- 電動機潤滑檔案
- 房地產(chǎn) -中建一局成本復盤案例匯編
- 回延安部編語文名師公開課一等獎教學設計課件2
- 正常分娩 第三產(chǎn)程的臨床經(jīng)過及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