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飲茶方式下的茶具造型_第1頁
不同飲茶方式下的茶具造型_第2頁
不同飲茶方式下的茶具造型_第3頁
不同飲茶方式下的茶具造型_第4頁
不同飲茶方式下的茶具造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不同飲茶方式下的茶具造型茶具造型對茶湯色、香、味的影響,自古以來就是與其時代的飲茶方式相互關聯的。例如,唐代茶碗最鮮明的特征是敞口淺 腹瘦底,碗身斜直。這與當時的煮茶法有關,當時的茶碗只是用 來盛茶湯的器具,這樣的造型方便于收納茶湯,同時也便于飲用。宋代則根據點茶法的需求, 將唐代茶碗作了相應的改變: 碗 口微斂,腹深而底微寬,足小,坯體微厚,質地粗松。這是因為 點茶時要用茶凳在盞內來回擊拂, 這樣做,勢必會產生一種離心 力,易使茶湯外溢,碗口微斂,腹深也能有效防止茶湯溢出?!暗孜挕北阌诓璧试诒K內來回擊拂。 而小足則使茶盞亭亭玉立, 美 觀大方。質地粗松且較厚的坯體,經炙熱便于茶盞保溫,使“

2、盞 惟熱,則茶發(fā)立耐久”。同時期的湯瓶在造型上則注重以下幾點: 首先,寬口,長圓腹把,長嘴??趯挶阌谟^察湯況,并能方便于 往瓶內注水,腹長能使執(zhí)把遠離火面,不易燙手。圓腹是與當時 轆翔成型工藝密切相連的一種造型。長嘴有利于控制茶湯的流 量,使注湯準確無誤。其次,瓶嘴的口要大而直,只有這樣,注 湯才會流暢有力而不擴散;嘴的末端要圓小而峻削,以便用湯時 能控制好湯量而不致滴滴答答。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說“注 湯利害,獨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欲大而宛直,則注湯力緊而 不散。嘴之末欲圓小而峻削,則用湯有節(jié)而不滴瀝。蓋湯力緊則 發(fā)速有節(jié),不滴瀝,則茶面不破?!钡搅嗣鞔S著飲茶方式的改變,茶具也相應發(fā)生了

3、大的變 化。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茶甌古取建窯,其在今日, 純白為佳,兼貴于小?!闭f明當時飲茶的杯子以白色小杯為好。而提及茶壺時,馮可賓則提出“或問茶壺畢竟宜大宜小,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為得趣。何也?壺 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況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時, 太早則未足,太遲則已過。”可見當時的茶人提倡以小壺泡茶, 以利于茶的香與味的提升, 而用純白色小杯喝茶,便于觀察湯色 以及香味的揮發(fā)。而流行于唐宋的茶盞造型,在明代也出現了一 項重大改進,就是在盞上加蓋,這樣一則可以保溫,二則能有效 防止塵埃的落入,清潔衛(wèi)生。自此以后,一盞、一托、一蓋的三 合一茶盞,成了一種流行

4、的茶具新樣式, 人們把這樣茶盞稱為蓋 碗。清代,具泡茶方式仍以沖泡散茶為主, 故其茶具基本造型并 無太大的改變,只是在裝飾上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到了近代,茶具造型在整個文化西風東漸的影響下,由臺灣開始,出現了大的變革。例如,球形“蜂巢”水孔、“飛天把” 壺的出現,以及相應的茶盅、茶荷、茶船、蓋置、水盂等整體配 套茶具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現代茶具的造型。其中“蜂巢”形水孔通過在一定的壺體表面積上增加水孔 的立體表面積,使茶壺內的茶湯在單位時間內進水更充足,且球型排布的水孔不易受泡開的茶葉影響而堵住水孔,使較細小的茶渣能更好地被過濾。“飛天把”壺的出現,一改之前端把、提梁把、橫把為主的 局面,以

5、手執(zhí)壺的力學原理出發(fā),使執(zhí)壺點與壺的重心更接近, 在實用時更省力的同時其造型的風格也更加活潑。茶盅及其配套濾網的出現,能使整壺茶湯在泡至一定濃度時 及時地倒出,使茶湯能更好地被過濾干凈,并保持一致的濃度。 所以在造型上,茶盅的容量應略大于茶壺,同時輔以盅蓋,可使 茶香不渙散,茶湯不易變涼,也可防止塵埃落入。茶荷的出現則實現了品茗者賞茶、聞香以及量茶、置茶的需 求,故茶荷造型宜敞口,且內壁以純白為好,以便于賞茶、聞香、 量茶,同時需要有一個收斂的荷口,大小宜小于壺口,以便于置 茶入壺。茶壺的造型除了滿足其“好用”的功能外,具造型對茶湯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在一定的材質下,壺越大,其容量越多,茶湯 越

6、不易冷卻,茶之水可溶物越易溶出,壺越小則反之,所以,在 泡小壺茶時,宜先進行溫壺、溫盅、溫杯,以保持其一定的溫度, 有利于可溶物的溶出以及香氣的發(fā)揮。在壺的容量相同的情況 下,壺口大而壺身矮扁者,其散熱快,壺口小而壺身高長者則反 之。而相同壺型相比較,坯體薄者,散熱快,厚者則相反。同時, 壺蓋、壺嘴的造型以及氣孔的大小對壺內茶湯也有一定的影響, 蓋面較高圓者,其對茶湯的保溫效果越好,蓋面低平者則反之。這是因為壺口以上的部分無盛水, 蓋面的形狀決定壺口以上部分空間的大小, 蓋面高圓者其空間大, 而空氣又是一種良好的保溫介質, 所以在選配壺型時, 可根據不同的茶來選擇需要保溫好的或是散熱快的。氣孔

7、的大小以倒茶時壺內有足夠的進氣量為宜,太大則壺內茶湯易涼且影響美觀, 太小則進氣不足影響水流的通暢。壺嘴的造型對茶湯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壺嘴大、直、短者,其散熱快;細、彎、長者,其散熱越慢。氣孔大者,散熱快,小者反之。以上散熱快者,茶水溫度下降快,茶在壺內不致久悶,茶葉中氨基酸、維C等物質易得到保留,這樣的造型宜泡較嫩的芽茶或輕發(fā)酵的綠茶等, 而散熱慢者, 壺內易持久處于高溫狀態(tài)下,則宜泡葉面較老的葉茶或重發(fā)酵的茶類。茶杯的造型對茶湯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其造型的深淺、 杯口的大小及坯體的厚薄 (在材質一定的前提下) 。 杯口小而杯體深者,茶湯色澤較深,保溫性好,香氣易聚集,杯口大而杯體淺者,散熱越快

8、,香氣發(fā)散越快。坯體厚者保溫性越好,薄者則反之。茶船在造型上主要是要滿足襯托茶壺、 隔熱、 承接壺中之水及觀賞葉底的作用, 對茶湯本身并無直接的影響。 故在造型上要考慮及大小、容量以及其材質的問題。蓋置的主要功能是放置壺或盅的蓋子, 大小就適宜, 在造型上最好選擇能承接一定水量的內凹形, 因蓋子上往往會帶有一些水氣,若不能承水,則易把泡茶巾或桌面弄濕,顯得不衛(wèi)生。同時, 蓋置的底部最好選擇稍大一些的圈足式或納底式的底, 這樣放置比較穩(wěn)當。在高度上不宜太高,一則太高了重心不穩(wěn),二則適當降低蓋置的高度有利于茶壺、茶盅主體位置的彰顯,同時, 保持高低錯落在操作中也不易與別的茶具發(fā)生磕碰。 所以在材質 的選擇上,蓋置也適宜選擇竹、木類材質,以利于器物間的和諧。水盂的主要功能是承接茶渣、 涮壺之水,充當的是維持桌面 整潔的功能,一方面,其材質要有一定的密度,內壁宜光潔,便 于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