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俄羅斯頹廢主義詩歌的死亡美學研究_第1頁
20世紀初俄羅斯頹廢主義詩歌的死亡美學研究_第2頁
20世紀初俄羅斯頹廢主義詩歌的死亡美學研究_第3頁
20世紀初俄羅斯頹廢主義詩歌的死亡美學研究_第4頁
20世紀初俄羅斯頹廢主義詩歌的死亡美學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世紀初俄羅斯頹廢主義詩歌的死亡美學研究19世紀末20世紀初,頹廢主義思潮彌漫于社會轉(zhuǎn)型中的俄羅斯,對文學,特別是象征主義詩歌,產(chǎn)生了深入的影響。一詞源于拉丁語deadentia,意為衰落。然而,頹廢主義這一概念作為一種文化思潮含義很廣。知名學者托爾馬喬夫.認為,頹廢主義可以視作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及俄國在世紀末情緒的覆蓋下對傳統(tǒng)價值觀作出重估的一切文化現(xiàn)象的總稱1208。頹廢主義思潮最先表如今象征主義詩歌中。其源頭可追溯到波德萊爾、魏爾倫等法國象征主義詩人。波德萊爾的?惡之花?中充滿了墳墓、骷髏、游魂等陰暗的意象,是頹廢情緒最早的表現(xiàn)方式。在俄羅斯,頹廢主義更多地被視為一種來自法國的舶

2、來品,其與象征主義的關系有很大的爭議性。一般認為,在俄羅斯詩歌中,頹廢主義并不能算作一個獨立的派別,而是一種彌漫于局部早期象征主義詩人創(chuàng)作中的悲觀絕望的情緒。它反映了19世紀末知識分子不滿于社會現(xiàn)狀、向虛無的此岸尋求寄托的精神狀態(tài),是世紀末情緒最主要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頹廢派的代表詩人有索洛古勃.、布留索夫.、梅列日科夫斯基.、巴爾蒙特.、吉皮烏斯.等。他們傾向于絕對悲觀的審美理念,并效仿魏爾倫等法國詩人自稱為頹廢者。頹廢主義的主要審美理念是,表現(xiàn)衰敗、衰退和死亡,以死亡和虛無為美,追求怪異和神秘主義的氣氛。頹廢情緒覆蓋下的詩人將死亡和虛空看作世界的本質(zhì),在象征的森林中選取與虛無的本質(zhì)更為接近的東

3、西,陰影、墓地、黑夜、雪、游魂他們二元論唯心主義的視線游離于黑白兩個國度的交界,在象征的大網(wǎng)與世界的種種面孔之中看到生命的虛假和死亡的真實。頹廢主義的思想來源和哲學根底是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哲學和尼采的反理性主義思想,其世界觀主要圍繞生命的虛假性和死亡的真實性展開,崇尚一種二元論唯心主義。其核心主張可歸納為三點:一,生命是虛假的,充滿了丑惡,而死亡是絕對真實的本質(zhì),是應當追求的此岸;二,世界已死,沒有將來,人類的最終歸宿是撒旦主宰的由美和死亡構成的凄冷安寧之王國;三,人應當逃離此岸的虛假幻象,在死亡之中尋找美和真理。這種絕對崇尚死亡并將其視作此岸和歸宿的審美理念在索洛古勃、梅列日科夫斯基、吉皮烏斯

4、等頹廢派詩人的作品中明晰地表現(xiàn)出來。筆者認為,從精神根源、哲學思想,到題材體裁、詩學闡釋,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對頹廢主義的死亡觀和美學態(tài)度做出解讀:一、精神根源:向死而生的疲憊郁達夫論及頹廢主義時曾說:因產(chǎn)業(yè)革命的結果,在文明燦爛、物質(zhì)進步、人性解放了的時代,個人的自我主張自然要與古來的傳統(tǒng)道德相沖突。這些青年戰(zhàn)得精疲力盡,自然要感到倦頹,弄得精神成了異狀。2180這段話作為對頹廢主義最為精辟的闡述被廣為引用,不僅因其說明了頹廢主義的社會根源,更重要的是,它提醒出了頹廢主義的精神本質(zhì)在時代與人生面前的徹底的疲憊感。尼采認為,現(xiàn)代文明的癥結在于生命本能的衰竭和生活意志的喪失,這種文明的衰弱即是頹廢

5、。尼采在?瓦格納事件?中提到,頹廢問題包括退化的生命、求消滅的意志和極度的疲憊35。詩人的頹廢是文明衰頹狀態(tài)的投影,是在諸神黃昏的陰影中對生命和世界本質(zhì)做出的新的考慮,其頹廢情緒本身便具有深入的哲學意蘊。世紀之交特殊的社會歷史語境是這種疲憊狀態(tài)產(chǎn)生的首要因素。頹廢主義并非純粹的舶來品,它在俄國的傳播有著深入的社會根源。一詞除指一般意義上的衰落,還喻指文明之衰頹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折射出的病態(tài)。頹廢主義誕生之際,阿納托爾巴茹在?頹廢者?雜志的宣言中稱:宗教,風俗,正義,樣樣都在衰朽在一種衰落文明的腐蝕下,社會分崩離析4188頹廢主義從一開場便與時代的衰敗嚴密相連,它用絕對虛無的生死觀暴露出了時代的

6、頹唐和社會的病癥。同樣,頹廢主義在俄羅斯的傳播也是時代重壓下的喘息所使然。19世紀末,民意黨人的社會活動屢遭失敗,對國家政治和社會狀況的不滿逐漸擴散成對整個世界的責難,失意的革命者露出一副嗜血的面孔,想用惡來震驚世界,使世界袒露出它存在的本質(zhì)與內(nèi)核。1905年革命失敗后,知識分子們感受到了深重的疲憊,頹廢主義開場盛行,許多知識分子從社會紛爭中抽身而退,向純藝術尋求庇護。梅列日科夫斯基、索洛古勃等詩人開場自稱為頹廢者,遠離公民意識,無視文學傳統(tǒng)中的社會性權威。他們主張用美取代責任,用個人主義使個體擺脫一切社會義務。在詩歌的庇護下詩人們疲憊的心靈得到暫時的小憩,然而反觀整個時代,詩與現(xiàn)實世界之間的

7、裂痕使詩人產(chǎn)生一種精神異狀疲憊與絕望交織的幻滅感。巴爾蒙特在其論著?山峰?中提到,頹廢主義者是一群過于敏感的藝術家,因為這種過分的敏感而親近死亡;他們是時代衰亡的代表本文由論文聯(lián)盟.Ll.搜集整理,看見舊時代的余暉已經(jīng)消退,而新時代的黎明仍在他們的視野之外沉睡,因此頹廢主義詩人多歌唱黃昏和夜晚;他們努力想要看見新的曙光,然而自幼成長在舊世界的廢墟上,只能在病態(tài)的憂傷之中歌唱無邊的黑暗5。海德格爾將人類的存在狀態(tài)形容為一種向死而生的存在,即存在的過程分為死與亡故,死的過程貫穿著存在的始終,人類為絕望而生,為希望所棄,最終走向亡故的結局。頹廢主義者親眼目睹著一個時代走向末日,逝去的每一瞬都是向死而

8、生的漸變過程,而最終的歸宿只能是亡故,即永久不變的滅亡。在世紀之交信仰空虛的語境下,他們用一種死亡的視角對世界的本質(zhì)、善惡的標準和生命的價值作出顛覆傳統(tǒng)的重估,死和虛無被認為是真、善、美德表征,而生命和世間萬物只是虛假的鏡像和謊話。二、神話原型:去而不返的黃金時代在頹廢思潮的浸淫下,西歐的象征主義主要靠放浪形骸與及時行樂的思想來對抗令人絕望的現(xiàn)實,其本質(zhì)上是現(xiàn)世的。俄羅斯的象征主義那么不同,它最終的精神歸宿在此岸,并不在享樂主義中尋求精神寄托。此岸的現(xiàn)實令人絕望,詩人便往往發(fā)思古之幽情,將目光投向逝去的神話世界,在古希臘羅馬式的崇高和虛幻的黃金時代中覓得片刻陶醉。俄羅斯著名學者塔塔里諾夫.指出

9、,頹廢,狄奧尼索斯,抑郁這三個以打頭的詞之間有著親密而微妙的聯(lián)絡,頹廢主義情緒中蘊含著極深入的悲劇精神,即酒神精神65。尼采認為,酒神精神喻示著情緒的發(fā)泄,是在非理性力量驅(qū)使下對原始狀態(tài)的回歸,是一種悲劇性的癲狂。頹廢主義詩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常常帶有癲狂的意味。譬如,在索洛古勃的詩歌中,通過非理性狀態(tài)來擺脫現(xiàn)世束縛得酒神精神主要表現(xiàn)為醉酒者形象和赤足者形象。而我能去哪里?先是彷徨,而后更近地倚著板墻,酒精和寒冷把我凍僵。?從霧氣彌漫的花園中?我赤著腳,路上已無行人,踩著透明的夜色,從車站走向皇村的寂靜?踩著透明的夜色?赤足象征著一種坦率而厭世的存在方式,犬儒學派與俄羅斯的瘋僧常以赤腳的形象出現(xiàn)。

10、酒醉更是一種喪失理性和意志的模糊狀態(tài)。詩人選取了象征迷茫與恍惚的意象,以表現(xiàn)酒醉的主題,如焚香、煙、濃霧等。與尼采所詮釋的酒神精神不同,頹廢主義詩歌中的酒神精神是其死亡觀的注解,已完全喪失了強力意志和酒醉而迸發(fā)的強大的生命力,它是一種沉溺于夢幻的半醒半醉的自我麻木,酒醒之后是更深的絕望。神話詩學中還蘊含著濃郁的黃金時代理想和阿卡狄亞情調(diào)。寄情遠古的田園生活,既是一種在人類文明開展到自累其身的地步時向往昔尋找出路與寄托的自我救贖的方式,也是詩人在頹廢的精神狀態(tài)中逃避現(xiàn)實、自我麻木的無奈之舉。黃金時代和阿卡狄亞田園思想主要表達在希臘神話當中。根據(jù)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的描繪,黃金時代人神共生,沒有悲哀

11、,人們過著悠閑富足的田園生活,享受著神明的眷顧。阿卡狄亞那么是黃金時代的延續(xù),菲利普錫尼PhilipSidney,1554-1586將其描繪成諸神之死后人類世界中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是盛行古老風氣的人間天國。對于頹廢主義詩人來說,懷古并非純粹的逃離,當歷史的災難期降臨,社會為黑夜覆蓋,詩人們寄情于遠古神話的理想世界,借黃金時代的消逝反諷人類文明的晦暗,并試圖喚醒文明社會殘存的詩意。古希臘神話是梅列日科夫斯基、布留索夫等詩人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靈感來源和不可或缺的元素。布留索夫的詩集?花環(huán)集?,1906中收錄了題為?偶像的永久真理?的組詩,被米爾斯基.稱為古希臘預言之永久主題的華美變奏7192。組詩由1

12、1首詩構成分別歌唱得墨忒爾、俄耳甫斯與歐律狄刻、美狄亞、忒修斯與阿爾阿德涅等神明的故事,構建了一個由大海、田野、豎琴和愛情組成的詩意世界。然而詩中不乏深入的悲劇精神。組詩并非黃金時代的贊歌,詩人仿佛看到神話世界本身隱藏著衰亡的因素,一種明媚而高貴的美和詩意正隨著時代的傾頹而消逝,從而譜出一曲規(guī)模宏大的挽歌。譬如,在?致得墨忒爾?一詩中,滿目是灼人的驕陽與干涸的大地,詩人呼喚得墨忒爾喚醒沉睡的種子,卻一無所獲,豐收女神照舊高居天上,隱藏在自己的世界,如驕陽一般漠視著地面上的苦難。?洛基致巴爾杜爾?取材自北歐神話,是火神洛基對諸神黃昏的悲劇命運的預言。不!世上的光輝并不恒久天神的力量即將消亡,奧丁

13、神殿終會崩塌,世界之樹也將倒下,神之彩虹上方,將燃起沖天火光,而黃昏!黃昏!是最后的宇宙之王。詩中呈現(xiàn)了神話世界消滅崩塌的畫面,蘊含著濃郁的世紀末情緒,詩人仿佛同洛基一樣預見了舊時代的傾頹,世界已死,剩下的只有黃昏這個最后的宇宙之王。頹廢主義詩歌中的懷古和神話與死亡嚴密相連,具有哀詩與挽歌的特質(zhì)。頹廢主義者用悼亡的語調(diào)來歌頌遠古的田園和神話,遠古之精神在他們眼中已經(jīng)徹底逝去,是對已死的往昔的回憶,而不是對將來的理想的熱望。這迥異于將神之精神納入理想藍圖的廣義的象征主義。頹廢主義的神話理想是一種弱的理想,缺乏直面時代破碎之痛的精神力,然而也是由于這種弱的特質(zhì),頹廢主義詩歌具備了死亡獨有的冷寂的挽

14、歌之美。三、哲學支撐:絕對真實的死亡頹廢主義對死亡的感知是一種關于生命本體的哲學考慮。米爾斯基認為,索洛古勃等頹廢主義詩人有關于生死的一套完好的哲學7202。頹廢主義的二元論唯心主義認為,存在著兩個并行且對立的世界,一個是惡的世界,即人類賴以生存的外部世界,由丑惡和欲望構成,是生命存在的此岸;還有一個善的世界,存在于人的內(nèi)心,由真實、統(tǒng)一、安寧和美構成,即被死亡統(tǒng)治的此岸。人必須擺脫這個虛偽的外部世界,通過回歸內(nèi)心一步步向善之世界靠攏,在死亡降臨之際徹底回歸撒旦統(tǒng)治的美和死的國度。索洛古勃在詩歌中常常贊美死亡,發(fā)出擁抱死亡的呼喚。如在?啊,死亡!我屬于你?!-,1894這首詩中有這樣的詩句:啊

15、,死亡!我屬于你,我四處看見的只有你,我憎惡這塵世的絕望,旁人的歡樂與我無緣,比水晶更為明凈的是你冰涼的眼淚。在詩人看來,生命是虛假的,戰(zhàn)爭、愛情等人類活動只不過是紅塵中的喧囂,我寧愿棄絕塵世而一切,去擁抱死亡,前赴死亡的盛宴。死亡的眼淚比水晶更明凈,是絕對真實的本質(zhì),是擺脫塵世絕望的此岸。為此,人應當逃離此岸的虛假幻象,在死亡之中尋找美和真理。尋找和構建永久的此岸是象征主義也是頹廢主義詩人所追求的終極目的。頹廢主義者追求對永久世界的塑造,使心靈從此岸光怪陸離的假面舞會中逃離,在絕對干凈和真實的此岸得到長久的棲息。頹廢主義的哲學從本質(zhì)上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哲學,其間隱含著死的絕對存在性。死亡是一個

16、漫長的過程,在新生命誕生那刻起出現(xiàn),貫穿生命存在的始終。在生命多變的假面下,只有死亡這一本質(zhì)性的存在是不變的。索洛古勃在詩中預言了此岸的消滅和彼世的降臨:世界,在紛揚的塵埃中飛旋,在白色的墓穴中燃荊而后看上去一切都已消逝,塵世的萬物都是謊話,彼世的一切即將降臨。?發(fā)光的天體跳著環(huán)舞?同樣,女詩人吉皮烏斯更是像對待戀人一般凝視著死后安謐的世界:枯萎過半的百合花芳香覆蓋了我輕盈的夢幻百合花和我議論起死亡議論我死后的時間且給我無憂的靈魂以安謐什么也不能娛悅它,傷害它?隨我而來?,張冰譯在這首詩中,死亡成為一種深入的反諷。它是枯萎過半的百合花的芳香,是輕盈的夢幻,相反,塵世那么沉重不堪,污濁如泥淖。只

17、有死亡能使靈魂無憂,給予詩人飽受苦難的心靈以安謐。這種絕對化的死亡觀看似是消極的,然而結合當時的社會歷史語境可以發(fā)現(xiàn)其間隱藏著一定的進步性。頹廢主義者將現(xiàn)實中的種種丑惡視為虛假的存在,而死亡那么代表著真實,歌頌死亡就是歌頌純粹的真實。個體通過對死亡、對真實的感知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存在。由于感知到了自我的存在,才感受到自我與世界間的不協(xié)調(diào),這是個體的覺悟的表現(xiàn)。這種對真實的追求和對虛假的反思使整個頹廢主義文學具有了重要意義。文明的頹廢意味著墮落和衰亡,而文學中的頹廢在某種意義上卻是一種進步。戈蒂埃認為,頹廢主義是一種日薄西山的衰老文明所催生的極度成熟的藝術。別雷.那么稱,頹廢主義是世紀之交俄羅斯

18、新舊兩種文學間出現(xiàn)裂痕之時的死亡殘渣,鮮活的個性隱藏在虛無的假面之下。它預示著文明重壓下個體的覺悟,它本身雖是悲觀虛無的,棄絕了一切希望,其間卻孕育著種種對抗和革命的可能。四、美學特征:失衡的象征森林索洛古勃在論及頹廢主義與象征主義的關系時曾說:頹廢主義是象征主義最好的、也可能是唯一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8這一觀點的獨到之處在于將頹廢主義視為了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而非獨立的藝術派別,因為它使用相對固定的構造模型、意象群和象征體系,表達諸如絕望、虛無等與死亡相關的單一主題,因此賦予了象征主義這種抽象的哲學、美學理念以更為詳細的情感內(nèi)容和表達方式。在索洛古勃看來,詩歌中的頹廢與藝術形式密不可分,它是一種色

19、彩,一種旋律,將一連串在意義和視覺、聽覺效果上嚴密相連的意象有效地統(tǒng)攝起來;它是一種情緒,一種秩序,構造出迥異于外部世界的時間、空間模型,引導著整個藝術世界深層構造的形成。為了更好地領會頹廢主義這種藝術形式,需要明確象征主義的核心審美理念。音樂精神那么是象征主義的審美絕對,是世界的隱秘語言,具有抽象性、普遍性、概括性的特點,可以通過象征實現(xiàn)詳細化,表達出世界奧秘和心靈奧秘本身96??梢哉f,音樂性與象征性、抽象性與形象性、旋律感與畫面感在象征主義詩歌中互相交融,互相浸透,形成一個聲、光、色俱備的立體世界。頹廢主義詩歌側重表達世界晦暗虛無的一面,其音樂性少了些哲學意味,而更多地是一種美學意境,詳細

20、表現(xiàn)為旋律舒緩消沉的死亡奏鳴曲;而視覺效果那么是怪誕、昏暗的,暗藏著沖突與不和諧。頹廢派的詩歌主題單一,意象群和用詞相對固定,卻表現(xiàn)得極為深入。音節(jié)和意象的反復并不只是追求音樂性的工具,而是為了表達特定含義,構成鮮明的主旋律。其抒情主人公多為我,近乎一種純精神的存在,具有惡魔和幽靈的氣質(zhì),脫離了人的軀殼,飄浮于大地上方的夜空,審視著被憂郁覆蓋的塵世。凡此種種,均是詩人在悲觀、絕望的精神異狀中心理失衡的產(chǎn)物,可以說整個頹廢主義詩歌便是一座失衡的象征森林。死亡的主題在頹廢主義詩歌中得到獨特的音樂表達,節(jié)奏單調(diào)、緩慢,調(diào)子憂郁,表現(xiàn)出抒情主人公在冷寂世界中的沉默、嘆息與哀泣。索洛古勃喜用頭語重復的手

21、法,將一樣首字母的詩行與一樣句式的重復組合在一起,到達一種絮語嘆息的效果。例如,?三人向我奔來?1920一詩描寫主人公狂亂的幻覺和瞬間的幻滅感,其中有這樣一節(jié):,.在羈旅的疲憊中龍卷風從灰塵里升起,我在劇烈的驚惶中燃燒恐懼的一切魔力。該詩節(jié)的四個詩行全部以打頭,表現(xiàn)風和云從天而降的吼叫盤旋,在風暴的包圍之中,抒情主人公陷入一種疲憊和興奮交織的病態(tài)幻覺,以致于天空變成廟宇,白日煙霧繚繞。在的風暴猛烈襲擊后,詩歌在三個句式規(guī)整的詩行中戛然而止:-,-,-.天空歡躍的廟堂,歲月燃燒的神香,歌聲繚繞的煙霧。主人公于狂亂之后猛然看見天空和日光,聽到廟宇和煙霧之中的歌聲,這種陡然的寂靜更接近于徹底的幻滅。

22、音樂性使此岸與此岸應和起來,使精神世界和諧有序,因此,音樂性本身便是對世紀末情緒的一種對抗,對頹廢的一種克制88。死亡成了一種覆蓋世界的宗教儀式。頹廢主義詩人穿越象征森林以抵達永久此岸的藝術追求,也許就是這樣一種狂亂后的寂滅與頓悟。與音樂性并行的另一詩學特征是象征性及其衍生的視覺效果。象征主義是一點點引出某物以便透露心緒的藝術。102主要借助具有心靈啟示性的意象,使所有的詩都趨向成為某種絕對的詩保爾瓦雷里語,創(chuàng)造出一個超驗的、具有自足性和終極意義的世界。頹廢主義詩歌的終極世界有著極強的畫面感,風格奇異而怪誕,與同時代畫家比亞茲萊、弗魯別利等人的作品相映成趣,營造出一個其他流派不曾抵達的藝術時空。頹廢主義詩歌有相對固定的意象群。比方,月亮、冬季、雪、濃霧、墓地、黑夜等,這些以冷寂、深邃、缺少生命力為特征的意象與死亡這一主旋律的表達最為契合,構成了頹廢派典型的凝滯風景:詩中的風景有一種不自然的靜止,被塵封在頹廢的幽閉之中。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冬天的夜晚?一詩就是成功運用這些意象的典范。除此之外,頹廢主義詩歌中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