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原型理論_第1頁
榮格原型理論_第2頁
榮格原型理論_第3頁
榮格原型理論_第4頁
榮格原型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榮格原型理論一榮格的原型具有以下兩種涵義 :第一,原型是一種反應傾向,具有形式意味。榮格認為,原型是集體無意識的內容。 其存在并不取決于個人后天的經(jīng)驗,它在人的一生中是從不會被意識到的。榮格說 :“原型不是以充滿內容的意象形式,而是最初作為沒有內容的形式,它所代表的不過是某種類型的知覺和行為的可能性而已?!钡诙瓦€具有內容的涵義。原型是具有形成具體意象(即內容)能力的形式。在形成具體意象前,它是具體意象的構成傾向。二原型的種類榮格所識別和描述過的眾多原型中,有出生原型、再生原型、死亡原型、智慧原型、英雄原 型、大地母親原型以及許多自然物如樹林原型、太陽原型、月亮原型、動物原型,還有許多 人

2、造物如圓圈原型、武器原型等。三榮格原型論的根本宗旨就是通過對原始意象的追尋從而為現(xiàn)代人找到一條返回人類生命、人類感性的最深泉源、最原初根基的途徑。所以在他那里,原型”作為一個中介,不僅僅是手段,更是目的。榮格對于 原型”的解釋反復復雜有時又相互矛盾,比如他曾將原型比作柏拉圖的理式,又曾將之比作列維布留爾的 集體表象但前者顯然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后者又傾向于一種具體意象;有時榮格將之與本能相提并論,而后者又顯然缺乏人的主體性色彩。為了便于理解,我們現(xiàn)在將這一概念放在其整個集體無意識理論體系中進行分析,認為榮格的原型具有以下兩種涵義:第一,原型是一種反應傾向,具有形式意味。榮格認為,原型是集體無意識

3、的內容。 其存在并不取決于個人后天的經(jīng)驗, 它在人的一生中 是從不會被意識到的。 通過遺傳,每個人都可以從他的祖先那兒繼承原型, 但并不是說個人 可以有意識地回憶或者說擁有他的祖先曾擁有過的那些意象,而是說,它們是一些先天傾向或潛在的可能性,即人類采取與自己的祖先同樣的方式來把握世界和作出反應。榮格說:“原型不是以充滿內容的意象形式,而是最初作為沒有內容的形式,它所代表的不過是某種類型的知覺和行為的可能性而已。”但是這些先天傾向(或潛在意象)的發(fā)展和顯現(xiàn)完全依賴于個人后天經(jīng)驗。后天經(jīng)歷和體驗越多,潛在的原型得以顯現(xiàn)的機會也就越多。但同一原型顯現(xiàn)出的形象并不完全一致。舉例來說,母親原型并不等于母

4、親本人的照片。存在于人類心理深層結構中的這一原型決定了嬰兒的知覺和行為的選擇性,使嬰兒能對實際的母親產(chǎn)生知覺和反應。但是因為嬰兒與母親的關系在不同的家庭中甚至在同一個家庭中的 不同子女之間都是不同的,所以母親原型在外現(xiàn)過程中也就顯出差異。此外,當種族分化出現(xiàn)以后,不同種族的集體無意識也顯出基本的差異。由此,原型在榮格理論里首要的涵義就是一種反應傾向或領悟模式,是無意識中的一種形象構成傾向(image-forming tendency)。許多學者都認識到了這一點。如勞承萬說 :原型即是人的意識庫 中的族類規(guī)定,它以一種潛能的純形式性, 潛藏于大腦的族類結構中, 這種大腦中的族類結 構,既是思維活

5、動的方式,又是情感的發(fā)生模式,它是情感一思維渾沌一體的原生物。朱立元主編的西方現(xiàn)代美學史這樣評說:在榮格看來,原型是一切心理反應的普遍一致的先驗形式,這種先驗形式是同一種經(jīng)驗的無數(shù)過程的凝縮和結晶,是通過大腦遺傳下來的先天的心理模式?!币陨蟽煞N見解都言簡意賅,大致抓住了榮格原型的部分內涵。也就是說原型只是一種形式,是一種傾向,這種傾向是遺傳下來的。 它是沒有內容的先天傾向。原型在能夠被我們意識到其存在的時候已經(jīng)被賦予了非常多樣化的內容。一個特定的原始意象雖然都會引起我們的共鳴,但在我們每個人心中激起的反應都是有一些差異的,這也就是我們對一個具體作品為何各有各的看法的原因。第二,原型還具有內容的

6、涵義。原型是一種能形成具體意象的活形式,一種具有生成力的形式,而非定了形的死框子。它類似于 晶體”,發(fā)揮著好比是磁石的作用,把與它相關的經(jīng)驗吸引到一起形成一個情結。情結從這些附著的經(jīng)驗中獲取了充足的力量之后,就可以進入意識。 也就是說,原型是具有形成具體意象(即內容)能力的形式。在形成具體意象前,它是具體意象的構成傾向。從這種滲透 著無限可能性的傾向中,可以衍生出豐富多采的表象。表象形成后,面對多彩的現(xiàn)實世界, 我們又能通過它擺脫表面細節(jié)的種種羈絆,把握住根本的東西。國內有學者已經(jīng)認識到榮格原型的這種豐富內涵,如張輝曾說 :原型與形式的關系在榮格的理論中,至少具有下列兩層 含義:當它們都反映共

7、相、反映先驗的人類精神群像時,它們幾乎是等值的,而當原型體現(xiàn) 在藝術作品中時,這個層面上的形式就又分化成兩重含義,其一它是原型的載體;其二,它是原型的實現(xiàn)方式。”正是在強調原型的內容涵義時,榮格又用了一個原型的等值詞 原始意象”。現(xiàn)代西方美學史認為,從榮格對它們所包含的意思的闡述看,原型和原始意象在榮格那里實際上是一個概念, 因為它們都為人類祖先的無數(shù)類型的經(jīng)驗提供形式,是同一類型的無數(shù)經(jīng)驗的心理殘跡,它們也都植根于無意識深處。榮格有時還將原型、原型意象、原始意 象并用,都將它們看作屬于集體無意識領域的東西?!睒s格明確說每一個原始意象中都有著人類精神和人類命運的碎片,似乎不存在某一確定的完整的

8、原始意象,所有的成型意象都是適當?shù)那榫臣ぐl(fā)而生成的獨特意象,也就是說從原始意象那里生發(fā)出的意象都僅僅是一種 家族類似”關系而各各不同。原型擁有生成具體意象的能力,生成具體意象后才會被意識所察覺。原型可以生成豐富多彩的表層,也就是我們在文學作品中看到的意象了。但是透過這些細節(jié)化了的意象,我們又可以把握住抽象的東西一一原型。原型理論的哲學意義榮格的的全部目的在于整合健全的人格,以此來拯救面臨危險的現(xiàn)代人”。因為現(xiàn)代人是 佇立在高崗上,或站在世界最邊緣的人,他眼前是茫茫一片未來的深淵,頂頭上是蒼彎,腳底下是其歷史籠罩著一層原始霧的全體人類就整體上而言,我相信,如果說,現(xiàn)代人所受到的心理打擊是致命的,

9、因而最后己陷入迷惑的深淵,我并沒有夸大其詞這種描述使人想起存在主義者克爾凱戈爾(孤獨)、海德格爾(煩)和雅斯貝爾斯(邊緣)的此在理論,以及尼采 關于現(xiàn)代人的 頹廢”與 虛無”境遇的描繪。榮格顯然是深受影啊的。 他認為現(xiàn)代人正處于世 界的最邊緣,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一危機的根源在哪里?榮格認為在于現(xiàn)代人失去了原始神話、 原始意象和集體無意識 一而這些在榮格看來正是人類的靈魂”,人類的此在根基,因而失去了原始神話,對于現(xiàn)代人的生存來說是最嚴重的生存問題一一場 道德 災難:一個族類的神話集是這個族類的活的宗教,失掉了神話,無論在哪里,即使在文明社會中,也是一場道德災難。”這一思想同尼采在

10、悲劇的誕生中關于現(xiàn)代人失掉酒神精神的分析是相近的。那么,人類的出路何在呢?與尼采高揚酒神精神(悲劇精神)以便使人類獲得 自救”不同,榮格 是啟發(fā)人們跟隨他去尋找、追求原始靈魂”-原始意象。他的一本名著就定名為尋求靈魂的現(xiàn)代人)(Modem Man in search of A soul),從書名中已足見其用心。榮格說:偉大藝術的奧秘 在于從無意識中復活原始意象 并從而使我們有可能尋到 一條返回生命的最深泉源的途徑。藝術的社會意義正在于此:它不懈地致力于陶冶時代的靈魂,巫術般地喚回這個時代最潰乏的形式。藝術家那不得不滿足的渴望,一直追溯到位于無意識深層的原始意象,而正是這些原始意象,極好地序瞬了

11、我們時代的片面和匱乏。這段話明白地說明榮格原型論的根本宗旨,就是通過對原始意象的追尋從而為現(xiàn)代人找到一條返回人類生命、人類感性的最深泉源、最原初根基的途徑。所以在他那里,原型”作為一個中介,不僅僅是手段, 更是目的。因此,榮格幾乎把他整個后半生都投入到有關原型的研 究和著述之中。在他所識別和描述過的眾多原型中,有出生原型、再生原型、死亡原型、智 雯原型、英雄原型、大地母親原型以及許多自然物如樹林原型、太陽原型、月亮原型、動物 原型,還有許多人造物如圓圈原型、武器原型等。榮格說: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這些經(jīng)驗由于不斷重復而被深深地鏤刻在我們的心理結構之中。這種鏤刻,不是以充滿內容的

12、意象形式,而是最初作為沒有內容的形式,它所代表的不過是某種類型的知覺和 行為的可能性而已。參考于榮格原型理論初探夏秀2000山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謹表感謝!榮格“原型論”簡評卡爾*古式塔夫*榮格是瑞士人。作為一位有鮮明個性的思想家,榮格的形象已隨著西方 當代思想的大量介紹而從原來比較單薄、模糊的背景中凸現(xiàn)出來。他是在批判地繼承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 形成自己的分析心理學理論體系的。他將集體無意識的原型理論用于文藝批評,被稱作 原型批判”。它作為一種研究文藝的途徑和文藝批評的方法,在世 界上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美國文論界權威人士韋勒克認為,從影響和普及程度上看,神話一原型批評”同馬克

13、思主義批評、 精神分析批評鼎足而三,是僅有的真正具有國際性的文學批評?!睒s格是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的得意門生。弗洛伊德對他賞識倍至,稱之為自己最長的 繼子和事業(yè)的接班人。后來,終因學術的分歧和世界觀等方面的差異而失和,于1911年分道揚鑲。其主要分歧表現(xiàn)如下:1、對力比多的嶄新解釋,這是榮格與弗洛伊德的基本分歧所在。雖然有人用泛性論這個界說來概括弗洛伊德的所有學說是以偏概全,但是毋庸置疑,弗洛伊德將性的作用視為他精神分析學說的基礎和心理的原動力,性的觀念貫穿了他學說的始終。榮格將力比多解釋為普遍的生命力,認為它包括了生殖、生長和其他活動,性欲只是眾多的、生理的、心理的 功能的一種而已,力比多較

14、粗略地說是生命力,類似于柏格森的活力1它的行跡是多方面的。在兒童時期,它通過營養(yǎng)的吸收和身體的成長使效能得以發(fā)揮,兒童對父母的依戀是營養(yǎng)與成長的需要,而不是什么戀母情結”或 戀父情結只有到了青年期的發(fā)育到性成熟的階段,力比多才通過異性之愛發(fā)泄出來。榮格認為力比多是一種能, 是所有精神方面的能,而不僅僅在性欲方面。 榮格根據(jù)力比多的理論, 將人分為兩大類,外向型與內向型兩種。 由于力比多的趨向不同,人對環(huán)境反應也就不同。外向型的人喜歡運動、談話、金錢,感到 身外之物的價值。他們走極端時,可以發(fā)展為神經(jīng)過敏癥。內向型的人,喜歡哲學、宗教、 思想等,感到自身的價值,這種人走極端時,可以發(fā)展為精神病。

15、2、兩人在世界觀上的差異。弗洛伊德在哲學上繼承的傳統(tǒng)可以稱為科學的世界觀。對于他來說,達爾文的進化論也許比其它思想對他的影響更大,如果一定要講哲學傳統(tǒng),弗洛伊德說:我一直樂于接受費希納的思想,在許多重要觀點上信奉這位思想家?!彪m然 精神分析與叔本華哲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偶合”,但讀叔本華的著作在我一生中已經(jīng)是很晚的事情了”。而由于尼采與精神分析的驚人相似,弗洛伊德甚至 在很少一段時間里一直避免接觸他的著作?!?比弗洛伊德小19歲的榮格則完全不同, 他對哲學和宗教問題有更多的興趣。 他認真閱讀過康德和叔本華的著作。但盡管如此,尼采說上帝死了, 而榮格把上帝作為深層心理中維持個體整合的指導原則。它接

16、受了現(xiàn)象學的影響,把人的意愿,一層一層地帶引下去,他曾讀過印度教義,認為上帝居于最高處也居于最低處。無論我們如何追求上帝,是終點,也是起點,也是最高和最低的原始模型支配我們,上下相同。如果我們注意到了這兩位分析學家在哲學傳統(tǒng)上的差異,就可能發(fā)現(xiàn)他們在整體論和動 力學思想上也有差異。由于以科學主義為指導,弗洛伊德當然會更注重對原始性欲一一力比 多及其運動方式作出說明,同時,讓人格系統(tǒng)的整體問題保持一種開放的,或叫實踐的、臨床的狀態(tài);而榮格則會更多地注重人格系統(tǒng)動力平衡的維系方式和修補方式,而把弗洛伊德所說的力比多泛化為人格系統(tǒng)中的原動力,或一般的心理能。由于同樣的原因,弗洛伊德更注重對精神病原因

17、的探討, 并且這種科學的探討難免把人格向其動物本能和原始欲望方向追 溯;而榮格更注重整合目標的實現(xiàn),并且這種對理想狀態(tài)的追求難免帶上濃烈的思辨色彩甚至宗教氣息。從理論與實踐效果上看, 弗洛伊德的成功更多具有社會意義和病理學意義;榮格的成功更多的具有人本學和文化學的意義。3、新穎的人格結構說。同弗洛伊德一樣,榮格也認為心靈代表了整個人格,心靈囊括了一切意識的、潛意識的思想、情感、行為及其趨向、趨勢。所不同的是弗洛伊德將心靈分為 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三部分。而榮格則在廣度和跨度上對潛意識進 行探索性研究和劃分,他將心靈結構分為層次分明的三個部分:意識、 個人無意識、集體無 意識

18、。個人無意識被榮格稱作情結”,它不是人格中最深的層次。他說:個人無意識的內容主要有名為 帶感情色彩的情結所組成的,而集體無意的內容則是所謂的原型”3原型又被稱作 原始意象”,是一種通過遺傳而留傳下來的先天傾向。人類從原始時代就開始了不計其數(shù)、類型眾多的經(jīng)驗,無窮無盡的重復已經(jīng)把這些經(jīng)驗刻進了我們的精神構造中。 人們無需經(jīng)驗的幫助即可使人在類似的情況下與其祖先具有相似的行為傾向或思想模式。原型也就是附著于大腦的組織結構而從原始時代流傳下來的潛能。”4它的根源是集體無意識。后者發(fā)端于人類祖先,是具有某種程度的普遍性的無數(shù)同類經(jīng)驗的積淀物、凝縮物以及由它決定的心理定勢和思維定向。原型論”是榮格心理學

19、美學的中心議題。榮格幾乎把整個后半生都投入到有關原型的研究中。在他所識別和描述過的眾多原型中,有出生原型,再生原型、力量原型、英雄原型、 騙子原型、上帝原型、魔鬼原型、巨人原型以及許多自然物如樹林原型、太陽原型,還有許 多人造物原型如圓卷原型、 武器原型等等。榮格說: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 這些經(jīng)驗由于不斷重復而被深深地鏤刻在我們的心理結構之中。這種鏤刻,不是以充滿內容的意象形式,而是最初作為沒有內容的形式,它所代表的不過是某種類型的知覺和行為的可能性而已?!?為了正確理解榮格的原型理論,有一點十分重要,這就是,原型不同于人生經(jīng)歷過的若干往事所留下的記憶表象, 不能被看作是在心中已

20、充分形成的明晰的畫面。 母 親本人的照片,或某一女人的照片,它更像是一張必須通過后天來顯影的照相底片。 榮格說: 在內容方面,原始意象只有當它成為意識到的并因而被意識經(jīng)驗所充滿的時候,它才是確定了的?!?榮格對人格面具、阿尼碼和阿尼姆斯、陰影、自性等原型給予了特別注意。原型雖然是集體無意識中彼此分離的結構,它們卻可以以某種方式結合起來。例如,英雄原型如果和魔鬼原型結合在一起,其結果就可能是殘酷無情的領袖”這種個人類型。又如巫術原型和出生原型混合在一起,其結果就可能是某些原始文化中的生育巫師”,這些巫師為年輕的新娘們履行儀式,以保證她們能夠生兒育女,既然原型能夠以各種不同的組合方式來相互作用,因

21、而能夠成為造就個體之間人格差異的因素之一。原型是普遍的,也就是說,每個人都繼承著相同的基本原型意象。全世界所有的嬰兒都 天生具有母親原型。母親的這種預先形成了的心象,后來通過現(xiàn)實中的母親的外貌和舉止, 通過嬰兒與母親的關系在不同的家庭中,甚至在同一家庭的不同子女間都是不同的,所以母親原型在外現(xiàn)過程中也就立刻出現(xiàn)了個性差異。原型和情結。事實上,原型是情結的核心。原型發(fā)揮著類似磁石的作用,它把與它相關的經(jīng)驗吸引到一起, 形成一個情結。情結從這些附著的經(jīng)驗中獲取了充足的力量之后,可以進入到意識之中。原型只有作為充分形成的情節(jié)和核心,才可能在意識和行動中得到表現(xiàn)。讓我們考察一下上帝情結是怎樣從上帝原型

22、中發(fā)展起來的。同所有的原型一樣,上帝原型最初也存在于集體無意識之中?!比绻系矍榻Y在一個人身上占據(jù)優(yōu)勢,那么這個人的經(jīng)歷體驗和所作所為都主要為上帝情結所統(tǒng)治。他感覺和判斷一切事物都帶著善與惡的標準;他宣傳邪惡的人將要下地獄,圣潔的人能夠進入永恒的天堂?!?將原型的分析方法運用于文藝即是原型批評論。原型批評論由于它能夠在人類文化學、 神話、宗教中找出經(jīng)驗依據(jù),并注重對藝術史的整體考察和梳理,從而能夠引起人們的重視。榮格在批評方法上繼承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方法。二人對藝術形象不是就事論事, 僅局限于事件本身和形象自身的邏輯和因果關系,而是挖掘隱藏于意識背后的深層心理源 頭,所不同的是弗洛伊德追溯

23、的是以性本能為源泉和主導的個人無意識,榮格所追溯的是以原型為主要內容的集體無意識。 原型批評的基本方法是由藝術形象追溯到它的原型。榮格將這種方法看作是對藝術形象和創(chuàng)作根源的探尋,在回到分享神秘的狀態(tài)中,即回到人類的而不是個別作家的生活經(jīng)驗上(個人的吉兇禍福不算在內,這里只有全人類的安危),我們才能發(fā)現(xiàn)藝術創(chuàng)作和藝術效果和秘密?!?他運用這一方法分析了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達? 芬奇的名著圣安娜與圣母子,得出了弗洛伊德完全不同的結論。榮格從這幅畫中分析出了 雙重母親”的原型。這是關于人類的古老題材。人,是由人類的母親所生,卻由上帝 賦予了不朽的生命, 于是,人的血實際具有人和神的兩重性。巨人赫拉克

24、勒斯、埃及的法老和基督本人都有這雙重血統(tǒng),它們凝成原型保存于古人和現(xiàn)代人的記憶深處。現(xiàn)在沿襲的宗教洗禮與教父、教母的身份得以保留至今的習俗就是雙重母親原型痕跡的有力證據(jù)。榮格說:沒有絲毫證據(jù)可以表明達 ?芬奇用他的繪畫表達了任何其他東西。 即使假定他自己等同于畫 中的圣子是正確的, 他還是在一切可能性中表現(xiàn)著神話的雙重母親的母題,并未涉及到他自己私人的經(jīng)歷。況且,還有畫過同樣主題的其他藝術家,他們的情況如何呢?”9榮格認為,藝術作品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在于它表現(xiàn)了原型, 通過史實與神話表現(xiàn)了幻覺和夢想,而不在于藝術作品所選用的具體的素材一一史實與神話本身,史實與神話是詩人利

25、用的創(chuàng)作素材,因而原型的表現(xiàn)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中心和歸宿。藝術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原型本身的特征。其一,從廣度上看,原型具有巨大的濃縮力和概括力。它為全人類所共同擁有,同樣也遠遠超越了文藝個人的生活圈子。因此,藝術作品就道出了千萬人的聲音,可以擁有普遍的吸引力;藝術把思想從偶然與短暫提到永恒的王國 之中,將個人的命運納入人類的命運,和全人類同呼吸共命運,并在其他人身上喚起那些時時激勵人類擺脫危險,熬過漫漫長夜的親切的力量。其二,從深度上看,原型發(fā)端于遠古神話,也帶有揭示時代發(fā)展趨勢的預言的性質。榮格認為,原型與古代某種神秘的宗教密切相聯(lián),在形象的直覺中包容著某種深刻的哲理和發(fā)展流向,預示著未來,并指出每個人的冥冥之中所渴望,所期以達到的目標與大道。 因此,人類通過原型在一定歷史環(huán)境下的不同表現(xiàn) 所呈現(xiàn)出的某種規(guī)律性可以預示未來,防患于未然。榮格還認為兩次世界大戰(zhàn)都是人類心靈結構中陰影占壓倒性優(yōu)勢所致。因而,當代心理學對于人類心靈結構的協(xié)調發(fā)展和社會的正常進步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四榮格對集體無意識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使深層心理學容納了深廣的歷史文化內涵,因此 不能不對神話學、文學藝術和文藝理論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同時,榮格對人類心靈本身的最終基礎的發(fā)現(xiàn)表明,不管西方人和東方人在類型學上有多少區(qū)別,他們都具有共同的心理基礎,因此完全可以說,榮格也為一種嶄新的人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