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他者”的西方文化_第1頁
作為“他者”的西方文化_第2頁
作為“他者”的西方文化_第3頁
作為“他者”的西方文化_第4頁
作為“他者”的西方文化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為“他者的西方文化作為他者的西方文化我們這里所說的西方,主要指歐洲,也包括18世紀以后的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而文化那么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包括哲學、思想、文學、藝術、科學、風俗等等。西方本來是一個地理概念。歐洲人從自己所處的地理位置出發(fā),將地中海東岸一帶和亞洲西部稱為近東,將亞洲東部那么稱為遠東,他們自己所處的位置自然成了西方。但是,這個概念如今已包含了太多的歷史、文化、政治的內涵。譬如,西方曾經一度就等于資本主義列強;而東方那么大體上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代名詞。所謂他者thether,就是指主導性主體以外的一個不熟悉的對立面或否認因素,因為它的存在,主體的權威才得以界定。西方之所以自視

2、優(yōu)越,正是因為它把殖民地人民看作是沒有力量、沒有自我意識、沒有考慮和統(tǒng)治的才能的結果。英國當代學者艾勒克博埃默說:對歐洲的中心地位、技術成就以及開展形式的篤信,把對于異域的好奇心和興趣中性化,這些都是很難改變的。西方的準那么就是人類通行的常規(guī),世界就該是這種樣子。因此TS艾略特在?荒原?中,把支離破碎的社會圖景和多國語言的囈語不是安排在恒河平原,而是安排在倫敦,不是沒有道理的。一般說來,歐洲在引用外國文化時所表達的是對自己的關心。殖民地的文化只是宗主國在自我質詢時使用的催化劑。當代著名理論家薩義德在?東方學?一書中引用了歐洲中世紀神學家圣維克多的雨果一段話:發(fā)現世上只有家鄉(xiāng)好的人只是一個稚嫩的

3、雛兒;認為每一塊土地都像自己的家鄉(xiāng)一樣好的人已經強壯;但只有當認識到整個世界都不屬于自己時一個人才最終走向完善。薩義德接著說道:一個人離自己的文化家園越遠,越容易對其做出判斷;整個世界同樣如此,要想對世界獲得真正理解,從精神上對其加以疏遠以及以寬容之心坦然承受一切是必要的條件。同樣,一個人只有在疏遠與親近二者之間到達平衡時,才能對自己以及異質文化做出合理的判斷。這兩段話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啟示:首先,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中國文化具有同樣的價值和意義;其次,西方文化只有在與中國文化或東方文化的比擬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和認識;再次,學習西方文化無疑可以使我們反觀自身的文化,使我們對中國文化獲得更深化、

4、甚至是更獨到的理解和認識。西方文化是相對于東方文化或中國文化而言的。我們總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用自己的目光,憑自己的好惡,根據自己的知識和文化積累去研究和學習西方文化。作為一個中國讀者或學者,無論你借鑒和運用了多少西方的思想和方法,你的研究必然首先是中國的。對于西方文化,你永遠是一個他者,正如對于中國文化,外國學者也永遠只是他者一樣。對于自我的認識不能僅僅通過自我來完成,必須借助于一個參照,一個不同于自我的他者形象來完成。只有在與他者的比擬中,我才能知道自己是誰;只有通過他者的目光,我才能確認自己的獨特價值和意義。因此,我們在理解和認識西方文化之前,應當約略地知道什么是東方文化或中國文化。中國

5、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與鮮明的民族特點。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化亞洲內陸,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摇V袊鴤鹘y(tǒng)觀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內的諸夏和四夷共同構成。?論語顏淵?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中國古代歷史上由于歷代王朝總是以大國自居,并不重視在海洋的開展,在清朝時更是施行閉關自守的政策,從而形成了半封閉型的大河內陸文化。中國古代社會東部為農業(yè)區(qū),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區(qū),也由此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并存又互相補充。東部的農耕經濟又占優(yōu)勢,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賴以生存和開展的主要經濟基矗中國古代傳統(tǒng)農業(yè)經濟占主導地位,在宏觀上主要強調以農為本、重農抑商,從而也形成了輝煌的農業(yè)文明。中國文化源遠

6、流長,博大精深。然在其長遠博大之中,卻統(tǒng)之有宗,會之有元。假設由著述載籍而論,經史子集、萬億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莊子?、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周易?、?詩經?、?尚書?、?禮記?、?春秋?為其淵藪;如由學術統(tǒng)緒而言,三教九流、百家爭鳴,那么以儒、道二家為其歸致。東晉以后,歷南北朝隋唐,由印度傳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釋氏之典籍也就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個有機組成局部。儒、釋、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輔相成,構成了唐宋以來中國文化的根本格局。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明白地道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這種根本構造特征。我們正是在此根底上認識和理解

7、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有其共同的源頭,共同的開展規(guī)律和軌跡,以及共同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影響。因此,總體上概括和描繪西方文化還是有可能的。但是,西方文化內部又存在非常驚人的差異性、多樣性,甚至矛盾性,這使得我們又必須注重對個別的、詳細的、特殊的文化現象的把握和分析。西方文化是個極其復雜的混合體,它代表著先前多種文明成就的交融。其中有三種文化,即古典文化、希伯萊文化和哥特文化,似乎特別顯著地影響了西方世界的開展。這里的古典文化指的古希臘和羅馬文化。西方學者認為,古典文化發(fā)端于希臘,并在古羅馬得到進一步的開展。它的主要奉獻表達在人們通常所指的生活的世俗方面。我們的教育體系、民政機構、科學以及許多藝術和手工

8、藝,都可溯源于古典文化古希臘人和羅馬人試圖創(chuàng)造一個秩序井然的理智社會,使人類的尊嚴得到尊重,人類的成就最終得到鼓勵那種將人視為崇高的理性動物的觀點,便是古典文化的最終成就。希伯萊文化的特點卻在于它對純潔心靈的贊美,而不在于對敏捷思維的強調。哥特人那么被認為是日爾曼部落中最兇暴、最活潑的一支。哥特人的主要特點是躁動不安和激情好動。他們沒有在書面文學、藝術形式以及文化裝飾品方面作出奉獻,但是,他們對個人自由理想的強調、對怪誕事物的迷戀、對婦女的神秘態(tài)度以及個人對領袖的忠誠等觀念,在創(chuàng)造中世紀和后來的歐洲生活形態(tài)過程中也頗有影響力。論文聯盟.Ll.西方文化大致包括古希臘羅馬文化、中世紀文化、文藝復興

9、、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工業(yè)革命、19世紀西方文化、20世紀西方文化等內容。作為西方文化源頭的古希臘文化,其產生和開展有著特殊的地理和歷史原因。我們知道,古希臘位于地中海中北部,大致相當于如今的希臘。它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東達小亞細亞、敘利亞,南達埃及、北非,西達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島,北達黑海。它三面臨海,海岸線曲折而漫長,有利于文學的吸收和傳播。希臘文化發(fā)源于克里特島,并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當歐洲中部部落入侵愛琴海區(qū)域時,并未帶來任何形式的文化。相反,當他們向南進入伯羅奔尼撒時,卻發(fā)現一個文化正等待著他們,即邁錫尼人的豐富文化遺產。他們在征服土地的

10、同時,文化上卻被反征服了。這種情形就如同中國的游牧民族征服了漢民族一樣。關于愛琴海名稱的來歷,有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雅典王埃勾斯之子忒修斯作為七對童男童女中的一員,獻祭給南海克里特的牛怪彌洛陶洛斯。忒修斯借助于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贈送的兩件寶物魔劍和金線團殺死了怪獸,逃出了迷宮。但在逃離追兵時忘記了將黑帆換成白帆。埃勾斯以為兒子必死無疑,縱身跳進了這片藍色的大海。后人為了紀念這位雅典王,便將這片大海取名為埃勾斯海,即愛琴海。希臘是海洋國家,在這里首先開展起來的是商業(yè)和交通,商業(yè)的目的就是獲取最大的利潤,這樣商業(yè)的開展必定會刺激人們的各種私欲的開展,這種精神品格以后又成了西方人本主義傳統(tǒng)的文化精

11、神源頭。希臘人生活在一個夏季炎熱、枯燥,冬季短暫的國度里,這里一年四季幾乎都適宜于莊稼的生長。他們無須準備御冬的食物、溫暖的住房。他們的社交活動一般都在戶外進展。他們生活簡樸,不必采取復雜的生活方式。中國那么屬大陸國家,這里首先開展起來的是農業(yè)。農業(yè)的根本在于土地,土地搬不走,所以要定居,定居后繁衍,故有大家族,有家族崇拜,有家邦社會,于是也就有了儒家學說,強調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君子自強不息的精神。農業(yè)的關鍵還在于勤勞節(jié)省、團結合作,以及與各種自然災害作不懈斗爭,所以中國神話贊美一磚一石的勞動,歌頌堅韌不拔的意志,崇尚溫順敦厚的恬靜美。同時,古代希臘由于商業(yè)、交通的開展,人民向往整一、系統(tǒng)

12、的生活,其神話與此吻合,也漸漸被編撰得體系完好、豐富多彩;中國過早開展起來的定居農耕生活,是一種原始的小國寡民的自然經濟,一個個分散的氏族部落,猶如一處處世外桃園,雖雞犬之聲相聞,卻老死不相往來,因此,愚公寧肯子子孫孫搬山不止,也不愿搬家遷徙。這種封閉自足、與世隔絕的農耕生活自然不利于文化的整合,因此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神話也只能是零散的、缺乏聯絡的、自生自滅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魯迅先生說:中國神話之所以僅存零星者,說者謂有二故:一者華土之民,先居黃河流域,頗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實際而黜玄想,不更能集古傳以成大文。二者孔子出,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實用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說,俱為儒者所不道,故其后不特無所光大,而又有散亡。當然,西方文化的產生和開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人類其他文化的影響下,在與人類其他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逐漸形成并開展起來的。西方文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