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教學設計優(yōu)秀10篇_第1頁
《浮力》教學設計優(yōu)秀10篇_第2頁
《浮力》教學設計優(yōu)秀10篇_第3頁
《浮力》教學設計優(yōu)秀10篇_第4頁
《浮力》教學設計優(yōu)秀10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 浮力教學設計優(yōu)秀10篇 作為一位優(yōu)良的教職工,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tǒng),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教學設計應當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人見人愛的我共享的浮力教學設計優(yōu)秀10篇,您的確定與共享是對我最大的激勵。 篇一:浮力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設計理念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們不僅僅要“學習物理,更重要的是要“探究物理。在“探究中提出物理問題,在“探究中經歷并體驗科學摸索的歷程,在“探究中將物理學習跟生活緊湊地聯系起來,在“探究中將物理學習最終歸于

2、生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將科學探究的要素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使學生在探究中敢于質疑、勇于辯論,在充分交流中對比、篩選出最正確的試驗方案。而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的指導作用突顯出來,從而使師生互動不再停留在形式上,而具有實質意義。這樣一堂鮮活的課上完后,學生收獲的不只是知識,還收獲了研究問題的方法,從而使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提高。因此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知道浸在(漂流、懸浮、下沉)液體中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施加的豎直向上的浮力,知道如何計算浮力的大小,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浮力并知道浮力的方向。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試驗

3、探究認識浮力。 2經歷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協(xié)作精神。 2學習阿基米德擅長觀測思考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試驗探究認識浮力及其方向,會測量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 2阿基米德原理。 教學難點: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過程。 四、試驗器材 演示試驗器材:鐵架臺、重垂線、雞蛋、食鹽水、乒乓球、大燒杯、紅毛線、水桶、水盆,準備一組與學生所用完全一致的試驗器材(便于學生上講臺演示試驗方案)。 學生試驗器材:橡皮泥、小石塊、小木塊、鐵釘、乒乓球、燒杯(100ml)、彈簧測力計、溢水杯、小桶、空易拉罐、水槽、細線。 五、教

4、學過程 1引入新課 課件展示生活中有關浮力的事例:漂流在水面的輪船、木塊、水鴨子、人,浸沒在水中的潛水艇等。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事例中的輪船、人等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 小組合作學習,嘗試分析這些現象的理由。 通過探討交流使學生認識到:這些現象與浮力有關;不僅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會受到浮力,而且浸在氣體中的物體也會受到氣體對它的浮力。然后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浮力現象,想了解哪些有關浮力的知識,從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 2新課教學 模塊一:感知浮力的存在,建立浮力的概念 篇二:科學浮力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 能用試驗的方法對比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能對物體的沉浮提出假設和猜想,并通過

5、試驗驗證自己的假設和猜想,了解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2、 培養(yǎng)學生試驗能力、細致觀測能力、歸納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學生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用試驗證明在水中浮著的下沉的物體都受到水的浮力。 教學難點: 試驗: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課前準備: 盆、泡沫、木塊、石塊、小皮球、橡皮、鉤碼、彈簧秤、視頻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多媒體出示:皮球掉進樹洞里(圖) 師:一天,幾個小朋友在大樹下玩皮球,一不提防,皮球掉進一個樹洞里。 洞又深口又小,小朋友們的手臂根本夠不到皮球。怎么辦呢?同學們,你們有方法嗎? 2、學生匯報交流。 (生可能會說出

6、往樹洞里倒水,皮球會浮起來) 3、設疑:皮球為什么會浮起來呢?它和什么有關? 4、透露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5、學生質疑。 (學生可能會問:什么是浮力,是不是所有物體都會受到水的浮力,學習浮力有什么用) 今天,我們不可能解決同學們提出的所有的問題,那么今天我們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什么是浮力。 二、試驗活動 (一)試驗1: 1、要求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大膽猜想,哪些物體能浮在水面上,哪些物體會沉下去,并把猜想的結果記錄在試驗表格中。 注意:只猜想,不動手試驗! 試驗一記錄單 學生匯報。 2、學生猜想并填寫記錄單。(教師巡查) 3、試驗驗證學生的猜想。 方才同學們的猜想畢竟對不對呢?有什么

7、方法來證明? (學生可能會說出,做個試驗:把它們都放到水里,就知道了。) 4、學生試驗并填寫,老師巡查,學生匯報,師相應板書。 (二)試驗2: 1、質疑:為什么這些物體都會浮在水面上呢? (學生可能會說出:受到了水的浮力。) 師:那水的浮力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感知一下。 2、出示試驗要求: 把泡沫等上浮地物體放在水上,用手向下按,細心體會手的感覺,并進行小組內交流,填寫試驗記錄單。 試驗二記錄單 把泡沫等上浮物體放在水上,用手向下摁,手會感覺到 ,這個力的方向是 。這說明 這些物體在水中受到了 。 3、學生試驗,并填寫記錄單,教師巡查指導。 4、學生匯報。 5、教師小結并板書:上

8、浮的物體都受到一個向上的力,科學上稱這力叫浮力。 (三)試驗3: 1、質疑:上浮的物體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那下沉的物體有沒有受到水的浮力呢?如何來證明你們的猜想? 2、小組探討、交流,匯報。 3、提出用試驗來證明你們的猜想。明確試驗步驟,提出試驗注意要求。 v 物體要完全浸入水中; v 物體和彈簧秤不能接觸盆壁; v 正確使用彈簧秤,并正確讀寫刻度; v 把測量結果正確記錄下來,完成試驗三記錄單。 用試驗證明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4、學生分組試驗,教師巡查指導。 5、小組匯報試驗結果。 6、教師小結: 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受到一個向上的力。也就說在水中下沉、上浮的物體都受到一個向上的力,所

9、以我們就能歸納:在水中的物體都受到一個向上的力,叫做水的浮力。 三、實踐應用: 1、說說學了這一課,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2、引導學生說說生活中水的浮力的一些應用。 3、讓學生觀看:浮力應用視頻(鹽水選種)。 四、教師小結,布置作業(yè)。 找一找,水的浮力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 教學反思 首先,我認真閱讀了科學課程標準,看到這樣一句話: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我認真琢磨,細細體會,覺得這句話應當這樣理解:科學學習應當是學生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那我們科學課該怎么上呢?我想,科學課務必建立在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和已有閱歷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做到教師放手,讓學生動手,自

10、己提出問題,進行猜想,自己設計試驗解決問題,證明猜想,從而來體驗科學。因此,浮力這一課,我把學習的主動性完全放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猜想、動手、驗證,教師只是作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近的伙伴,這樣所取得的效果最正確。 其次,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我給學生準備了試驗記錄單和試驗器材:泡沫、橡皮、木塊、石頭、彈簧秤并讓每組學生準備好一盆水。這樣,盡可能多地給予學生試驗材料,使學生更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得出的科學結論就更可靠,學生印象也最深。當然,以上的材料也可讓學生準備,這就更鍛煉了學生。 最好,上課時,我首先讓學生進行大膽猜想,哪些物體是上浮的,哪些物體是下沉的。然后再讓學生通過試驗來驗證。

11、緊接著,從“為什么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卻沉在水底這個問題入手,得到受到浮力的結論,再引導學生利用浮在水面的物體去感受浮力,用手往下按,體會手上的感覺。學生經歷這一探究過程,初步感受到了浮力。接下來,我讓大家再自己設計試驗證明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并通過試驗得出下沉的物體在水中也受到水的浮力。結果,帶領學生觀看浮力的應用視頻,讓學生了解浮力在人們生活中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這堂課上,雖然課堂氣氛并不濃,但孩子們的的聰慧、想象力、動手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我想,為學生提供學習得以發(fā)生的情景和材料,讓學生自己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體驗自主探究的科學過程,那么,我相信,我們的學生會學得更好,得到更多! 同時,這堂課中也讓我看到了大量不足,讓我明白了,科學試驗的結果很重要,但試驗的感知更重要。在這堂課中,我讓學生通過試驗來感知浮力,但因缺乏閱歷,只重視了試驗的結果,讓學生通過填寫試驗結果記錄單來代替了每個學生的試驗感知,抹殺了學生對試驗現象的充分感知和分析的過程,因而結果并不深刻。假如在試驗后,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試驗感知,再通過表象去看本質,這樣就能過水到渠成,自然得到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