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七年級下冊(2023年新編) 我們鄰近的地區(qū)和國家《東南亞》教學設計_第1頁
初中地理人教七年級下冊(2023年新編) 我們鄰近的地區(qū)和國家《東南亞》教學設計_第2頁
初中地理人教七年級下冊(2023年新編) 我們鄰近的地區(qū)和國家《東南亞》教學設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東南亞教學設計貢井區(qū)章佳學校 黃建平教學目標:1東南亞的范圍,聯(lián)系兩大洲和兩大洋的地理位置; 2東南亞的地形與主要的城市;3東南亞的氣候和農(nóng)業(yè);4東南亞的風景。 教學重難點:1東南亞的地理位置; 2馬六甲海峽的十字路口位置;3東南亞的地形與主要的城市?!窘虒W方法】 討論法、讀圖分析法。【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放映東南亞的地圖。提問:它大概位于亞洲的哪個部分?跨過中國的南部邊界,就到了與我國山水相連的東南亞。它包括了許多國家,從總體上來看,可以分為兩大塊,一個是半島,因為位于中國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島”?;顒诱埻瑢W們用紅筆沿邊界畫下來,數(shù)一數(shù)有多少個國家位于中南半島上;另一個是群島,請同學們用藍

2、筆沿邊界大致畫下來。數(shù)一數(shù)有多少個國家組成?我們發(fā)現(xiàn)東南亞由十一個國家組成。這十一個國家是:老撾、緬甸、越南、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文萊、東帝汶。特別值得一提是東帝汶這個國家,于2000年獨立。這十一個國家就是位于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上。 活動:“比一比誰找的快”1尋找每個國家的首都;2與我國相鄰的國家有哪幾個?(越南、緬甸、老撾);3內(nèi)陸國是哪一個?(老撾);4首都與國家名稱一樣的是哪個國家?(新加坡);5哪個國家分別位于半島和群島上?(馬來西亞);6哪個國家是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度尼西亞)有“萬島之國 ”之稱。承轉(zhuǎn):指圖: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

3、印度洋的東面。緯度位置大約在南緯10度北緯25度之間。提問在溫度帶的劃分中應該屬于哪個溫度帶?(地處熱帶),所以這里四季常青,分布有成片的熱帶雨林,成為當今的旅游勝地。我們常聽到的“新、馬、泰”地區(qū)指的就是這里。我們仔細觀察一下:東南亞像是我們?nèi)粘I钪锌吹降鸟R路上的“十字路口”。它溝通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展示鄭和下西洋的圖片提問我們發(fā)現(xiàn),這里有很多海峽溝通兩個大洋,而有一個海峽顯得尤為重要,是哪條?(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則可以稱為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控制了它就可以控制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通道。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東南亞的風土人情嗎?東南亞人是什么人種?他們的主

4、食是什么嗎?思考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和我們一樣主食是大米,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們要分析一下東南亞的氣候條件,請同學們想一想在熱帶地區(qū)我們學過哪幾種氣候類型?(熱帶雨林、熱帶季風、熱帶沙漠、熱帶草原四種氣候類型)。提問哪些可能出現(xiàn)在東南亞地區(qū)?(熱帶雨林、熱帶季風)回答得很好,下面我們來看圖分析熱帶雨林氣候特征。提問對比新加坡和曼谷的氣溫和降水分布圖說一說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氣候的區(qū)別?中越戰(zhàn)爭中“旱季攻勢”遇到雨季停戰(zhàn),雨季一過就開戰(zhàn),說明熱帶季風一年中可以分為旱季和雨季,降水分布不均。提問: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半島上還是群島上?(群島)所以中南半島適合生產(chǎn)稻米?;顒觾?nèi)容在熱帶雨林氣候條件下,適合什么作

5、物的生長?這里是世界著名的熱帶作物的生產(chǎn)基地之一。同學們在圖上找出哪些國家盛產(chǎn)椰子,哪些國家盛產(chǎn)橡膠和油棕,哪些國家盛產(chǎn)稻米和蕉麻?;顒诱埻瑢W們在地圖上找出表示東南亞中南半島上的五條大河,看一看它們之間是什么地形?(在河流與河流之間,多是山脈和高原)表示出中南半島的地形-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思考這樣的地形條件有怎樣的好處?蘊藏豐富的水利資源,下游可以形成肥沃的平原。因此成為東南亞人口稠密的地區(qū),中南半島上的國家的首都主要多分布在大河的沿岸?;顒訛槭裁捶植荚谶@里?有怎樣的好處?有什么弊端?(有水源、有肥沃的土地,地勢低平,發(fā)展較早等;弊端:大河泛濫給沿岸城市帶來的問題)承轉(zhuǎn)同學們看一下閱讀材料。在東南亞的國家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華人比較集中的國家,在60年代,印度尼西亞曾經(jīng)發(fā)生反華暴力事件,對當?shù)氐娜A人華僑任意的屠殺,在國際上造成極壞的影響,使得他們紛紛撤回資金,重返祖國的懷抱。改革開放以后,華僑華人紛紛回國支援國家建設,為中國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顒油ㄟ^對東南亞的學習,我們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