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楷書-正楷教程(閆廣勤)課件_第1頁
毛筆楷書-正楷教程(閆廣勤)課件_第2頁
毛筆楷書-正楷教程(閆廣勤)課件_第3頁
毛筆楷書-正楷教程(閆廣勤)課件_第4頁
毛筆楷書-正楷教程(閆廣勤)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毛筆楷書_正楷教程 臨淄區(qū)福山小學 閆廣勤 毛筆楷書_正楷書法教學臨淄區(qū)福山小學閆廣勤第一部分 基礎(chǔ)知識毛筆的執(zhí)筆方法與寫字姿勢 (一)毛筆執(zhí)筆方法:了解執(zhí)筆的技能技巧,掌握執(zhí)筆的方法是學習寫字的一項基本功。書圣王羲之的啟蒙老師衛(wèi)夫人說:“凡學書字先學執(zhí)筆”。足見正確執(zhí)筆的重要性。古代書家根據(jù)實踐經(jīng)驗,按手指的生理特征,總結(jié)了毛筆執(zhí)筆的五字口決:“擫(ye按)、押(壓)鉤、格(頂)、抵(托)”。據(jù)說這個口決是由王羲之傳下來的。在各種執(zhí)筆方法中,歷來比較普遍運用的就是“五字執(zhí)筆法”。當代著名書法家沈尹默先生對五字執(zhí)筆法極為推重,他在書法論叢 書法論中說:“書家對于執(zhí)筆法向來有種種不同的主張,我只

2、承認其中之一種是對的,因為它是合理的,那就是由二王傳下來的,經(jīng)唐朝陸希聲所闡明的:擫、押、鉤、格、抵五字法。”“五字執(zhí)筆法”,也稱“五指執(zhí)筆法”,包含 擫、押、鉤、格、抵五種指法。 五字執(zhí)筆法圖解1.執(zhí)筆方式擫(y):執(zhí)筆指法之一,指“五字執(zhí)筆法”中大指的作用。擫即指按之意。以大指骨上節(jié)出力緊貼筆管內(nèi)側(cè),略斜而仰。如吹笛時以指擫住笛孔一般。 押:執(zhí)筆指法之一,亦作壓,指“五字執(zhí)筆法”中食指的作用。押有約束、管束之意。用食指第一指節(jié)斜而俯地出力,貼住筆管的外側(cè),位置和大指內(nèi)外相當,和大指相對地配合一起,約束住筆管。 鉤:執(zhí)筆指法之一,指“五字執(zhí)筆法”中中指的作用。在大指和食指將筆管約束住的情況下

3、,再以中指的第一、第二兩個指節(jié)彎曲如鉤,鉤住筆管的外側(cè)。 格:執(zhí)筆指法之一,指“五字執(zhí)筆法”中無名指的作用。格有擋住之意。無名指用指甲肉之際緊貼筆管,用力將中指鉤向內(nèi)的筆管擋住。此動作亦稱“揭”,揭有擋住和往外推之意。 抵:執(zhí)筆指法之一,指“五字執(zhí)筆法”中小指的作用。抵有托著之意。小指襯托于無名指之下,以增加力量,擋住中指的“鉤”。具體方法介紹如下:以拇指和食指將筆桿拿起,即用拇指、食指的第一指節(jié)相對捏住筆桿;注意大拇指的第一關(guān)節(jié)要向外凸起,不要凹下去。中指并于食指的下面,并向內(nèi)勾住筆桿,注意也要用第一指節(jié);(因為手的第一指節(jié)感覺最靈敏,最靈活,應用也最多。)無名指的指背向外抵住筆桿的內(nèi)側(cè);小

4、指跟在無名指后面,兩指合力,抵住筆桿,起輔助作用。 執(zhí)筆時注意以下幾點:1、指實,用拇指、食指、中指的每一節(jié)指肚實實在在地捏住筆管,抓得穩(wěn)而用力實。寫字時用力,提筆時放松,松緊變化適度。2、掌虛,指關(guān)節(jié)外凸,掌心空虛如握卵。這樣便于手指伸縮、運筆靈活。3、腕活,物腕不僵硬,便于靈活用筆。4、筆擺,毛筆行筆時隨行筆方向不同而擺動,形成中鋒行筆,能拉能推,避免平拖死拉。(二)寫字姿勢 1、身正頭直足安,平衡為要。使心運臂、運腕、經(jīng)指及于豪端成為一體,靈活自然為上。 2、心態(tài)要輕松、自然、舒適,才能持久,精神要專注。 3、右手執(zhí)筆,略偏右,勿超出肩寬。左手手掌心向下平放,按住紙,起到安定平穩(wěn)的作用。

5、 4、寫小字用枕腕法,寫中字用提腕法,寫大字或行草用懸腕法。(三)運筆方法 運筆包括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首端粗重逆?zhèn)绕穑祟^尖細順露鋒。行筆中鋒須逆走,畫身飽滿兩邊勻。畫末粗重回鋒收,畫尾尖細順露鋒?!被竟P法 A執(zhí)筆 唐太宗李世民論筆法說:“大凡學書者 指欲實、掌欲虛、管欲直、心欲園”這里的管直心圓指的是書寫者在行筆過程當中使筆管與筆心始終保持在同一條中心線上面。 B運筆 運筆從廣義上來說是要求指、腕、肘、臂、腰乃到全身力的協(xié)調(diào),即古人所謂的“全身力到”。腕法有枕腕、提腕用懸腕三種,寫小楷用枕腕即可,其方法是將左手的手背墊于右手的手腕下,在加上正確的坐姿即可,當然從高要求而言我們還是提

6、倡提腕甚至懸腕,因為這樣寫出來的筆畫更為生動。2藏鋒與露鋒 落筆是否藏鋒這是已經(jīng)圍繞書法界很久的問題了,歷來眾說紛紜,互不相讓,實際上這是一個相當簡單的問題,只要拿我們歷來的書家墨跡作為依據(jù)即可找到答案。從晉、唐、宋、元、明的名家及民間遺墨來看,多數(shù)筆畫的起筆都是露鋒的,從刻工精良的的靈飛經(jīng)也證明了這一事實, 藏鋒:起筆收筆時,筆尖始終藏在筆畫之內(nèi)不外露(柳、顏)運筆技巧:起筆時橫畫欲右先左,豎畫欲下先上,用逆鋒收筆時橫畫往左收筆,豎畫往上收筆用回鋒。露鋒:起筆收筆時筆鋒始終顯示出來。(歐、趙)運筆技巧:起筆不用逆鋒,而用斜勢、順勢入下落筆即走,收筆不用回鋒,而是將筆鋒送至筆畫的末端。方筆、圓

7、筆、尖筆從點畫線條的外形上來說。分方筆、圓筆、方中寓圓、圓中寓方、以及尖筆等。方筆:方筆指運筆與取筆處呈方形。方筆的寫法就是橫畫豎下,豎畫橫下,落筆干凈利落。寫方筆的方法,一是筆橫截直下,橫畫帶豎勢,豎畫帶橫勢,速度略快。另一方法就是逆鋒折筆,露鋒而有棱角。圓筆:圓筆指起筆與收筆處呈圓形。藏頭護尾,圓潤多姿。圓筆的寫法主要是起筆藏鋒,行筆裹鋒、轉(zhuǎn)折處用絞鋒,收筆處是衄鋒,即筆畫起收處收回鋒用筆,速度略慢,而不露棱角。也就是要“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無垂不縮,無往無收”。不方不圓之筆:即介于方筆圓筆之間的一種用筆,它是方筆又不是鋒芒畢露,是圓筆又不是一味藏鋒,而是圓中寓方的筆意。其筆法是用方筆的方

8、法,然而帶有藏鋒之意。尖筆:所謂尖筆就是露鋒成尖狀,如楷書豎畫的懸針,隸書的燕尾。關(guān)于逆入藏鋒逆入藏鋒,動作不可明顯,應用筆的尖尖兒部分,很微妙的一個動作就可以,逆入的距離約與筆畫粗度相等距離即可,切不可拉一個常常的逆入筆畫,只有這樣,寫出的筆畫才自然,這個逆入動作,不仔細看,就像沒有一樣。雖然不明顯,但是必須要有的,這是為了使筆畫含蓄自然,不尖刻張揚。逆鋒在實際書寫的過程中,通常表現(xiàn)為兩種“逆法”,一是虛逆,一是實逆。所謂虛逆,就是筆鋒在空中作逆鋒動作,筆鋒在逆的過程中并不著紙,也即是空中取逆勢。所謂實逆,是指筆鋒輕輕入紙,向點畫的反方向運行極短的一段,然后再調(diào)鋒運筆。藏鋒起筆和中鋒行筆是中

9、國書法的精髓所在,是特點也是技法上的難點。書法運筆的三原則是:1.起筆逆鋒入筆,2.行筆過程中鋒運筆,3.收筆時回鋒收筆。對于逆入回鋒的問題,古人很重視。米芾(fei)說的所謂“無垂不縮,無往不收”,即筆畫的起筆、收筆都要采取逆入回鋒的筆法。二王一派,如王羲之父子以及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趙孟頫、文徵明等,多用露鋒,顏、柳一派多用藏鋒。顏真卿早年的書法是繼承初唐和二王書法的傳統(tǒng),因為之前的楷書不講究逆筆藏鋒的,到顏真卿中期時的作品,如麻姑仙壇記,大唐中興頌等,起筆藏鋒才被大量使用的。多露鋒的字體有:歐體,趙體,多逆鋒的有:柳體,顏體。 楷書四體,是指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

10、朝柳公權(quán)(柳體) 、元朝趙孟頫(趙體)。 第二部分 楷書技法第一節(jié) 橫的寫法 一、圓筆橫的寫法 向左上逆鋒起筆;提筆圓轉(zhuǎn);中鋒向右行筆;提筆圓轉(zhuǎn);回鋒收筆。 二、方筆橫的寫法 切筆直下;提筆;折鋒后中鋒行筆;向右上提筆;頓筆;提筆、圓轉(zhuǎn)收筆。 切筆就是把筆鋒直接切入,古人稱之為“欲橫先豎”。 左尖橫1、順鋒起筆2、力量逐漸增大,向右中鋒行筆4、末端提筆向右下頓筆5、提筆回鋒收筆右尖橫1、逆鋒向左起筆2、折鋒向右下頓筆3、挫筆后向右偏上邊提邊行筆細腰橫1、向左逆鋒起筆2、向右下頓筆3、向右行筆,中間稍提鋒4、末端轉(zhuǎn)鋒向右下頓筆5、提筆回鋒收筆第二節(jié) 豎的寫法 一、圓筆豎的寫法 :垂露豎 1、逆鋒

11、向左上起筆2、折鋒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zhuǎn)鋒4、向下中鋒行筆5、向右下稍頓轉(zhuǎn)筆作圓角6、回鋒向上收筆左弧豎 1、逆鋒向左上起筆2、折鋒微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zhuǎn)鋒4、向下呈左弧狀中鋒行筆5、末端處向右下稍頓筆6、提筆回鋒向上收筆右弧豎 1、逆鋒向左上起筆2、轉(zhuǎn)筆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zhuǎn)鋒4、向下中鋒行筆5、末端處向右下稍頓筆6、提筆回鋒向上收筆細腰豎 1、逆鋒向左上起筆2、折鋒向右下頓筆3、向左下提筆轉(zhuǎn)鋒4、向下中鋒行筆,行筆過程中要捉筆斂鋒5、向右下稍頓筆6、回鋒向上收筆上尖豎 上尖豎的寫法是:起筆輕,由輕到重,向下行筆,最后回鋒收筆。寫上尖豎時默念口訣:“輕重回鋒”。上尖

12、豎的形態(tài)是:上邊尖,下邊圓,有時需要向左或向右略微傾斜。二、方筆豎的寫法 方筆豎與方筆橫的寫法也基本相同。例如顏體、柳體的“十” 字,豎畫就是方筆。其寫法(見圖22): 向右切筆直下;提筆;頓筆折鋒;中鋒向下行筆;逐漸提筆;出鋒收筆。 顏、柳的豎畫起筆往往也有主筆、次筆的區(qū)分。主筆的起筆一般特別強調(diào),如“十”字的中豎(見圖23)為菱形起筆雖然仍屬方筆,寫法卻比較特殊:逆鋒左上;折鋒右上;向右下頓筆;提筆;頓筆;中鋒下行;逐漸提筆;出鋒收筆。 顏體“州”字的后兩豎也屬菱形方筆,只是顏體不常見而已。 圖23中的顏體“州”字中豎與柳體“十”字的起筆相同,但收筆卻不一樣,柳體“十”是懸針豎,而顏體“州

13、”字中豎的收筆是回鋒呈“垂露”狀(形如下落的露珠),故稱垂露豎。其寫法的步驟與圖23相同,但收筆方法不同(見圖24):提筆圓轉(zhuǎn);回鋒收筆。 第三節(jié) 撇的寫法練好了懸針豎畫,如果將它傾斜45 度再適當加一點弧度就成了撇。撇有短撇、長撇之分。 一、短 撇 短撇又稱平撤,與水平面相比其傾斜角度較小,長度較短。短撇有幾種情況: (一)方筆短撇 方筆短撇的上方有釋尖露出。是直下起筆所至。顏體“仁”字、柳體“何”字的單人旁短撇是明顯的方筆短撇(見圖34) 。其寫法是:直下側(cè)鋒起筆(欲撇先斜);提筆;頓筆折鋒;中鋒向左下行筆,并逐漸提筆;出鋒收筆。 (二) 方頭短撇 在短撇起筆上方有明顯的方角,叫方頭短撇。

14、柳體“生”和顏體“無”(無)字的短撇是方頭起筆,其寫法與方頭堅的寫法有類似之處(見圖35):逆鋒向上;折鋒右行;向右下頓筆;提筆;頓筆折鋒;向左下逐漸提筆出鋒。 (三)圓筆短撇 圓筆起筆的短撇叫圓筆短撇。柳體“乎”和顏體“彭”字的短撇是圓筆起筆,其書寫方法與圓筆豎畫相類似(見圖36): 向上逆鋒起筆;提筆向右下圓轉(zhuǎn);頓筆;向左下逐漸提筆;出鋒收筆。 二、長 撇 長撇又稱斜撇,比短撇細長些,傾斜的角度也大些。長撇一般又有三種情況,一為直撇,一為弧撇,另一種是特殊的柳葉撇。(一)直 撇 直撇的特點是纖細而又挺直,與懸針豎相似,只是角度不同罷了。柳體“者”和“人”字的長撇都是直撇。它們除了有粗細的不

15、同外,都是方筆起筆。方筆長撇的書寫方法(見圖37): 直下向右下起筆;提筆;略頓筆折鋒;中鋒向左下行筆;逐漸提筆出鋒。 直撇的起筆也有圓、方之分。例如柳體“為”(為)字、顏體“者”字的長撇都很挺直(見圖38),但與前面的柳體“者”、“人”二字的起筆不同。前者是方筆直撇,后者是圓筆直撇。 寫法是:向上逆鋒起筆;提筆向右下圓轉(zhuǎn);頓筆; 中鋒向左下行筆;逐漸提筆出鋒。 (二)弧 撇 弧撇與其他撇不同的是弧度的變化,直撇是直行,弧撇有彎曲的弧度,在逐漸提筆的過程中同時要不斷地改變運行方向。顏體、柳體的弧撇很多,但起筆方法主要是方頭起筆、方筆起筆、圓筆起筆、例如柳體“大”字是方頭起筆,顏體“大”字是方筆

16、起筆,柳體“丈”字是圓筆起筆(見圖39)。 (三)柳葉撇 顧名思義,“柳葉撇”的形狀如柳樹的葉子一般呈兩頭尖的狀態(tài)。柳體“教”字右旁反文的長撇即為“柳葉撇”(見圖40)、它的寫法很簡單: 直下起筆;中鋒行筆并逐漸按筆;逐漸提筆出鋒。 柳葉撇是順鋒而行,不必調(diào)節(jié)筆鋒,但要注意筆毫適度提按。由于它兩頭均有鋒芒,故顯得十分爽利,極有精神。 彎頭撇1、自左上方逆鋒起筆2、向右上方轉(zhuǎn)筆作圍后折筆向右下方頓筆3、轉(zhuǎn)筆蓄勢后向左下寫撇出鋒,力至筆端?;°^撇1、自左上方逆鋒起筆2、折筆后向右下頓筆3、轉(zhuǎn)筆蓄勢向下中鋒寫弧4、末端處向左下挫筆后提筆蓄勢向左上出鉤第四節(jié) 捺的寫法一、 豎 捺 豎捺又稱立捺,是由左

17、上向右下運筆。例如柳體的“大”和顏體的“夭”字的捺腳(見圖42),便是豎捺。書寫方法如下:逆鋒起筆(若是捺畫與撇畫重疊,可以直下起筆;如果寫“入”字,捺畫完全獨立,起筆必須逆鋒);提筆圓轉(zhuǎn);向右下逐漸按筆;提筆聚鋒;按筆漸提出鋒。 顏體“父”字的捺畫就與上面談的不盡相同,底部出鋒處有一缺口。這也是顏字捺畫常見的特點之一。當然不是所有顏字的捺腳均如此;同樣,柳體偶爾也有這種寫法,如“天字(見圖43)。其寫法前四步與上面談的一樣,而第五步按筆不是按到原來的位置,而是只按到一半,即漸提出鋒,于是形成缺口。 再如,顏體“史”字的豎捺在起筆處有一彎頭(見圖44)。書寫方法是: 向左下逆鋒起筆;提筆圓轉(zhuǎn);

18、向右上行筆,再寫右下豎捺(行筆方法同上述方法)。 二、橫 捺 橫捺又稱“臥捺”,即“走之”。橫捺比豎捺更難寫;因為它的弧度有起伏俯仰的變化,稍不留意即會出錯。柳體“之”字的方型橫捺是這樣寫的(見圖45):逆鋒左上(與上一筆撇畫順勢而下相連接)頓筆;提筆折鋒;向右下逐漸按筆;提筆聚鋒;頓筆再漸提出鋒。 柳體“道”字為圓筆橫捺(見圖45),起筆與方筆橫捺略有不同。它是順著上面彎構(gòu)之勢: 逆鋒左下;提筆向上圓轉(zhuǎn);其他與方筆橫捺一樣。 顏體“通字的橫捺與柳體略有不同,它與顏體的豎捺一樣有一起伏的彎頭。其書寫方法是走之“耳朵”結(jié)束后,出鋒即向左下逆人起筆,然后向上提筆圓轉(zhuǎn),再向右下的步驟與上述相同,只是

19、起筆不同而已(見圖45)。 當然,這兩種寫法又可以方圓互換,即可用上一種起筆方法寫圓筆橫捺,也可用下一種方法寫方筆橫捺,關(guān)鍵看各人的習慣及前一筆走勢的方向。如柳體“趙”(趙)字的走之(見圖45),起筆承接圓點的出鋒,故其寫法順勢而下: 逆鋒左下;折鋒向上;再折鋒向右;向右下漸按。其余步驟相同。 第五節(jié) 點的寫法 一、露 鋒 點 “露鋒點”顧名思義在點的左上部有一露鋒的銳角,這也是點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如顏體和柳林“太”字的點,都是露鋒點。其寫法如下(見圖47): 向右下直下起筆;逐漸按筆;提筆(筆鋒提至中心處);自右向左圓轉(zhuǎn)收筆。 露鋒點均有尖鋒,起筆無須回鋒(回鋒就是藏鋒點了),故應直下起筆。

20、一、露 鋒 點 “露鋒點”顧名思義在點的左上部有一露鋒的銳角,這也是點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如顏體和柳林“太”字的點,都是露鋒點。其寫法如下(見圖47): 向右下直下起筆;逐漸按筆;提筆(筆鋒提至中心處);自右向左圓轉(zhuǎn)收筆。 露鋒點均有尖鋒,起筆無須回鋒(回鋒就是藏鋒點了),故應直下起筆。 一、露 鋒 點 “露鋒點”顧名思義在點的左上部有一露鋒的銳角,這也是點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如顏體和柳林“太”字的點,都是露鋒點。其寫法如下(見圖47): 向右下直下起筆;逐漸按筆;提筆(筆鋒提至中心處);自右向左圓轉(zhuǎn)收筆。 露鋒點均有尖鋒,起筆無須回鋒(回鋒就是藏鋒點了),故應直下起筆。 二、藏 鋒 點 藏鋒點是將點

21、的起筆處的筆鋒藏起來,故又稱圓點(見圖48)。如顏體“令”字的點和柳體“并”字的右點,不是直下起筆,而是逆鋒向左上起筆,然后提筆圓轉(zhuǎn),再向右下逐漸按筆,其他步驟與露鋒點相同。 三、相 向 點 面對面的兩點,稱相向點。顏體“孫”(孫)字中“小”的兩點和柳體“宗”字的下部兩點是相向點(見圖49)。相向兩點的右點寫法與露鋒點相同;左點寫法卻不能一概用露鋒點的寫法去生搬硬套。這與豎畫垂露的收筆方向相同,故左點的收筆方向應該是從左住右收。 其寫法(見圖49): 向左下直下起筆;逐漸接筆;提筆;自左向右圓轉(zhuǎn)收筆。 四、出 鋒 點 點,有腹有背,圓弧部分為背,近乎直線的部分為腹。出鋒點與露鋒點的態(tài)勢大致相似

22、,只是在露鋒點的腹部多出一個鋒尖即為出鋒點,如柳體“丘”字中間的一點。寫法如下(見圖50):向右下直下起筆;逐漸按筆;提筆;自右往左再向中收筆;頓筆;逐漸提筆出鋒。 有的出鋒點的出鋒處在點的上部而不 在下部。如顏體“充” 字的上點,與一般的出鋒點的寫法也不相同(見圖50): 逆鋒向左上起筆;提筆圓轉(zhuǎn);頓筆漸按;提筆折鋒;向左漸提出鋒。 此點沒有提筆圓轉(zhuǎn)的收筆動作,毛筆下頓鋪毫后筆鋒在處筆腹已在點的底部,這時提筆,筆尖仍在處,然后折鋒,向左漸提出鋒。 五、呼 應 點 呼應點位置態(tài)勢與相向點基本一致,只是在左點的腹部多一個出鋒的鋒尖,右點與露鋒點完全一樣。柳體“其”字的左右兩點就是呼應點(見圖51

23、)。其左出鋒點的寫法: 直下起筆;逐漸按筆;提筆;自左向右再向中圓轉(zhuǎn);頓筆;逐漸提筆向右出鋒。 顏體“少字的出點鋒左與柳體“其”字的左出鋒點稍異,但與上面顏體“充”的折鋒出鋒點相似,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六、相 背 點 八字形分開的兩點,為相背點。如顏體“輿”(與)字與柳體“其”字下的兩點就是相背點(見圖52)。其右點與露鋒點同,不再贅述。其左點實際上是短撇,其寫法可參照短撇的寫法(見圖34)。七、 水 三 點 三點水邊旁就是“水三點”。如顏體“江”字、柳體“?!弊值娜c水,形態(tài)基本相似(見圖53),第一、二點均為露鋒點,第三點為左出鋒點。八、火 四 點 “火四點即 “四點兒”。如柳體“然”字下

24、的四點古代篆書寫成“火”,這也許就是“火四點”之名的來歷。 火四點一般情況下左邊第一點和右邊的第四點面向里背朝外,形成向內(nèi)合抱的態(tài)勢。 九、方點方點多用于字的頂部或“寶蓋頭”的首點。寫法是: 逆鋒左上起筆 ,然后 ,折鋒向右作頓 ,稍右下挫筆 ,再回鋒向左上收筆。 第六節(jié) 鉤的寫法一、 豎 鉤 顏、柳豎構(gòu)的寫法基本相同。但在提筆到出鋒的運筆方法上,又有提轉(zhuǎn)豎構(gòu)與翻折豎鉤兩種。以顏體“明”字與柳體“利”字為例,其豎鉤為提轉(zhuǎn)豎鉤。其寫法如下(見圖58): 中鋒下行;提筆;自右向左圓轉(zhuǎn);頓筆;逐漸提筆向左上平出鋒。 翻折豎鉤的寫法與提轉(zhuǎn)豎鉤稍有不同。如顏體的“司”字和柳體的“寺字,其寫法如卞(見圖5

25、9): 中鋒下行;逐漸向左下方提筆送至鋒尖處;折鋒往上頓筆(筆鋒在下,筆腰在上);逐漸提筆往左出鋒。 豎鉤(向右)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轉(zhuǎn)鋒蓄勢后中鋒行筆寫豎4、提筆轉(zhuǎn)鋒再向右下挫筆5、提筆轉(zhuǎn)鋒挫筆蓄勢向右上挑筆出鋒二、 橫 鉤 橫鉤,最典型的就是禿寶蓋頭的第二畫。如柳體“常”字與顏體“軍”(軍)字的橫鉤。寫法如下視圖60):中鋒行筆;向上提筆;逐漸按筆;提筆;自右向左圓轉(zhuǎn)至近中處;頓筆;逐漸提筆出鋒。橫鉤還有另一種寫法,即用折鋒的方法運筆出鋒。如柳體的“額”字與顏體的“富”字的橫鉤,其寫法如下(見圖60 ): 中鋒右行;提筆右上 頓筆;略提折鋒;漸提出鋒。 三、戈 鉤

26、戈鉤的書寫難度相應來說比豎鉤大一些,主要是戈鉤的弧度變化及下行的位置不易掌握。顏體“武”字與柳體“成”字的戈鉤寫法大致相同,只是出鋒方向略有不同,其寫法如下(見圖61):中鋒向右下行筆;提筆;自下往右上方圓轉(zhuǎn);頓筆;逐漸向右上方提筆出鋒。 四、心 鉤心鉤寫法與戈鉤相近,只是弧度略大,接近于平寫。顏體“愍”字、柳體“悉”字均有心鉤(見圖63)。心鉤有兩種寫法(見圖63),基本程序是一致的:中鋒向右行筆;提筆;向右上再自右向左圓轉(zhuǎn)或自下往右上轉(zhuǎn);頓筆;逐漸提筆向上略偏左出鋒。 彎弧鉤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轉(zhuǎn)鋒蓄勢向下中鋒寫彎弧4、末端處向左下挫筆后。轉(zhuǎn)筆蓄勢向左上挑筆出鋒豎彎

27、鉤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轉(zhuǎn)鋒蓄勢向下偏左中鋒行筆4、轉(zhuǎn)筆寫彎弧,出鋒處挫筆轉(zhuǎn)筆蓄勢向上出鋒右彎弧鉤1、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后向右下頓筆3、轉(zhuǎn)鋒蓄勢后中鋒向右偏上行筆4、再提筆、頓筆,蓄勢寫弧彎鉤第七節(jié) 挑的寫法挑畫又稱提畫,與撇畫的形狀相似、方向相反,寫法與撇相近。 一、 方 挑 挑畫的起筆處為方筆的稱方挑。如柳體“捷”率提手旁的挑畫,寫法如下(見圖66): 向右下切筆直下起筆;提筆;稍頓折鋒;向右上漸提出鋒。 二、 圓 挑 挑畫的起筆處為圓筆的稱圓挑。如顏體“挍”字提手的挑畫,寫法如下(見圖66): 逆鋒向左下起筆;自左向右上圓轉(zhuǎn);頓筆;向右上逐漸提筆出鋒。 第八節(jié) 折的寫法一、橫折豎 橫與豎畫的連接叫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