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三河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證《初中生物知識與教學能力》測驗考試與答案解析_第1頁
廊坊三河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證《初中生物知識與教學能力》測驗考試與答案解析_第2頁
廊坊三河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證《初中生物知識與教學能力》測驗考試與答案解析_第3頁
廊坊三河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證《初中生物知識與教學能力》測驗考試與答案解析_第4頁
廊坊三河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證《初中生物知識與教學能力》測驗考試與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頁 廊坊三河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證初中生物知識與教學能力測驗考試與答案解析一、單選題1屬于社區(qū)課程資源的是()。 教材少年宮動物園 科研機構學校圖書館學生已有知識 ABCD 答案:B解析:與生物課程有關的社區(qū)課程資源有:社區(qū)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動植物標本館、動物園、植物園、少年宮、科技館、生物科學研究機構、良種站、養(yǎng)殖場、高等院校、環(huán)保機構、衛(wèi)生防疫站、醫(yī)院、園林綠化部門、環(huán)境問題突出或環(huán)保先進的企業(yè)等,因此少年宮、動物園、科研機構屬于社區(qū)資源;教材和學校圖書館屬于學校課程資源:學生已有知識屬于學生資源。故答案選B。 2下列關于細胞衰老與凋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細胞衰老就會產生

2、癌變B.細胞衰老,其形態(tài)萎縮C.細胞凋亡對個體發(fā)育有利D.細胞凋亡有特異蛋白合成 答案:A解析:細胞的癌變是由于基因突變導致的細胞異常分化,并不是由于細胞衰老產生的。衰老細胞會發(fā)生萎縮。細胞凋亡是細胞程序化死亡的結果,對個體發(fā)育有利,在該過程中有特異性蛋白的產生。故本題選A。 3不論主根、側根還是不定根,都具有根尖。在根尖的結構中,具有保護作用的部位、吸收水分及無機鹽的主要部位分別是( )。 A.分生區(qū)和成熟區(qū)B.根冠和分生區(qū)C.分生區(qū)和伸長區(qū)D.根冠和成熟區(qū) 答案:D解析:植物根尖結構由形態(tài)學上端到形態(tài)學下端依次為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成熟區(qū)。根冠細胞排列不規(guī)則,外層細胞常黏液化,可以保護根

3、尖幼嫩部分,使之免受土壤磨損。分生區(qū)細胞體積小、無液泡,可以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伸長區(qū)細胞已停止分裂,有小液泡,是根部向前推進的主要區(qū)域。成熟區(qū)細胞有大液泡,表皮細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用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和無機鹽。 4模型方法是科學探究中經常使用的一種邏輯方法。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設計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活動生物模型建構。而所安排的諸如“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動態(tài)變化”的活動,旨在讓學生嘗試建立( )。 A.物理模型B.數(shù)學模型C.物質模型D.思想模型 答案:B解析:“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動態(tài)變化”研究需要利用數(shù)學知識構建數(shù)學模型,故本題選B。 5傷口愈合過程中,合成的主要

4、物質和發(fā)生的細胞分裂方式分別是( )。A.脂肪、有絲分裂B.核酸、無絲分裂C.蛋白質、無絲分裂D.蛋白質、有絲分裂 答案:D解析:知識點:脂肪、核酸、蛋白質的功能和無絲分裂、有絲分裂的區(qū)別,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和體現(xiàn)者,是細胞結構重要的組成成分,對于新細胞的重建和修復具有重要功能,因此在傷口愈合過程中,合成的主要物質是蛋白質。傷口愈合時,分裂產生的細胞為體細胞,因此細胞的分列方式為有絲分裂。D項正確。A項:脂肪的功能是(1)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2)保溫、緩沖和減壓作用。與題干不符,排除。B項: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主要功能是儲存遺傳信息、控制蛋白質的合成。與題干不符,排除

5、。C項:無絲分裂又叫核粒紐絲分裂,是最早被發(fā)現(xiàn)的一種細胞分裂方式,指處于間期的細胞核不經過任何有絲分裂時期,而分裂為大小大致相等的兩部分的細胞分裂方式。無絲分裂有多種形式,最常見是橫縊式分裂,細胞核先延長,然后在中間縊縮、變細,最后分裂成兩個子細胞核。另外,還有碎裂、芽生分裂、變形蟲式分裂等多種形式,而且,在同一組織中可以出現(xiàn)不同形式的分裂。真核生物可進行無絲分裂;無絲分裂在低等植物中普遍存在,在高等植物中也常見。高等植物營養(yǎng)豐富的部位,無絲分裂很普遍。如胚乳細胞(胚乳發(fā)育過程愈傷組織形成)、表皮細胞、根冠,總之薄壁細胞占大多數(shù);人體大多數(shù)腺體都有部分細胞進行無絲分裂,主要見于高度分化的細胞,

6、如肝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腎上腺皮質細胞等;蛙的紅細胞、蠶的睪丸上皮細胞、進行無絲分裂。與題干不符,排除。 6細胞內具有遺傳物質的細胞器是( )。 A.線粒體與高爾基體B.細胞核與溶酶體C.葉綠體與線粒體D.內質網(wǎng)與線粒體 答案:C解析:細胞核中具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的控制中心。線粒體和葉綠體含有遺傳物質,自身含有遺傳表達系統(tǒng)(自主性),屬于半自主細胞器,但編碼的遺傳信息十分有限,其轉錄、翻譯、自身構建和功能發(fā)揮等必須依賴核基因組編碼的遺傳信息。高爾基體、內質網(wǎng)和溶酶體不含遺傳物質。故本題選C。 7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中,產生染色體的部位是( )。 A.細胞質B.細胞膜C.細胞核D.液泡 答案:C

7、解析:在細胞有絲分裂前期,細胞核中的染色質高度螺旋,變短變粗成為染色體。 8如果學生已經有了“哺乳動物”的概念,再來學習“鯨”這種動物,進行的是( )。 A.上位學習B.總括學習C.下位學習D.并列結合學習 答案:C解析:下位學習是一種把新的概念歸屬于認知結構中原有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聯(lián)系的過程。 9在“昆蟲的生殖和發(fā)育”一節(jié)中,教師想要展示蝗蟲的生活史,應選用直觀教具中的( )。 A.實物B.標本C.掛圖D.模型 答案:C解析:掛圖是繪有生物圖像的紙制品。圖像是平面的,且傳遞面寬;既有寫實性,又有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能準確、規(guī)范和全面地表現(xiàn)出生物體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可將復雜結構簡約化、模式化

8、;可將抽象過程具體化;可演示生命活動階段性流程;可呈現(xiàn)生物體內外部各種聯(lián)系?!袄ハx的生殖和發(fā)育”是一個生命活動過程,實物、標本、模型都不能很好地展示這個過程。 10在講授“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一節(jié)時,教師可充分利用下列哪些無形的課程資源?( )教材動物園學生飼養(yǎng)過小青蛙學生參觀過動物園學生觀看過動物世界學校博物館 A.B.C.D. 答案:B解析:無形的課程資源是指非物化的課程資源,包括教師資源和學生資源。教師資源包括教師本身的知識、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學生資源包括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習感受、疑惑等。都是物化的、有形的課程資源,都是學生資源。故本題選B。 11某教學班有45名學生,教師在進行“臨時裝片

9、的制作過程”的實驗教學時,不符合演示法規(guī)范的做法是( )。A.課前錄制臨時裝片制作的視頻,在課上播放B.教師站在講臺上,口頭講解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C.教師邊用實物展示臺演示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邊進行講解D.教師在課前培訓小組長,由他們在小組內演示,并輔導其他成員 答案:B解析:知識點:演示技能中的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師進行實際表演和示范操作,運用實物、樣品、標本、模型、圖畫、圖表、幻燈片、影片和錄像帶等為學生提供直觀材料,以及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和歸納的方式。A、C、D項正確。與題干不符,排除。B項:教師站在講臺上,口頭講解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屬于講授法。B項錯誤。與題干相符,當選。 12免疫調節(jié)

10、在維持機體穩(wěn)態(tài)中有重要作用,下列屬于免疫失調的是()。 A抗體與細菌毒素特導性結合B移植的器官被細胞免疫排斥C效應T細胞清除體內癌變細胞D過敏原引起的特異性免疫反應 答案:D解析:抗體與細菌毒素特導性結合,屬于正常的體液免疫,A錯誤。移植的器官是抗原,人體會產生抗體,抵抗抗原的入侵,是正常的免疫反應,B錯誤。效應T細胞清除體內癌變細胞是正常的細胞免疫,C錯誤。過敏反應是由于機體免疫功能過強導致的,過敏反應屬于免疫功能失調,D正確。 13在“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節(jié)的教學中,某教師以“我們吃的饅頭、面包中有許多的小孔吃起來松軟可口。饅頭、面包上的小孔是怎么產生的呢 ”進行導入,這種導人類

11、型是()。 A故事導入B設疑導人C實驗導入D直接導入 答案:B解析:設置問題進行課堂新課的導入屬于設疑導入。設疑導人是指在章節(jié)教學之始,編擬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形式多樣和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回憶、聯(lián)想或滲透本課學習目標和研究的主題。故選B。 14果蠅的體細胞在有絲分裂后期,其染色體、染色單體、DNA分子數(shù)依次是( )。 A.8,16,16B.16,16,16C.16,0,16D.8,0,16 答案:C解析:果蠅的體細胞含有4對同源染色體,即8條染色體。在有絲分裂間期進行DNA的復制,DNA數(shù)目加倍,但染色體數(shù)目保持不變。在有絲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此時細胞內無染色單體,染

12、色體數(shù)目加倍為16條,DNA分子數(shù)為16。故本題選C。 15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對維持其親代和子代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過程是()。 A有絲分裂與受精作用B細胞增殖與細胞分化C減數(shù)分裂與有絲分裂D減數(shù)分裂與受精作用 答案:D解析:親代通過減數(shù)分裂產生的生殖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通過受精作用,使子代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與親代相同。故答案選D。 16根據(jù)目前對細胞周期的認識,整個細胞增殖周期可分為G1、S、G2、M四個分期,對于這四個分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G1期是一個生長期,主要進行RNA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B.S期是細胞增殖的關鍵階段C.G2期的RNA和蛋白質合成終止D.M期的細胞

13、有極明顯的形態(tài)變化 答案:C解析:細胞周期分為間期和分裂期。間期分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和G2期(DNA合成后期)。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質;S期除了合成DNA外還合成組蛋白,是細胞增殖的關鍵期;G2期DNA合成終止,繼續(xù)合成RNA及蛋白質。M期是細胞分裂期,此時細胞有明顯的形態(tài)變化。故A、B、D三項正確,C項錯誤。 17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都具有的結構是()。 A線粒體B核糖體C葉綠體D溶酶體 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結構特點。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都有的結構是核糖體。故本題選擇B選項。 18屬于生物科學素養(yǎng)內涵的是()。 科學探究能力 科學的本質

14、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 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概念 ABCD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定義。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內涵包括: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的生物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理解科學的本質以及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故本題選擇D選項。 19下列關于生物膜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生物膜是對細胞內所有膜結構的統(tǒng)稱 細胞內廣闊的膜面積為酶提供大量的附著位點,為多種化學反應的進行提供條件 脂肪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生物膜把細胞質分隔成多個微小的結構,使多種化學反應同時進行,而互不干擾 各種細胞器膜都

15、可以直接相連 ABCD 答案:C解析:生物膜系統(tǒng)是指細胞內所以的膜結構,包括細胞膜、核膜和細胞器膜。生物膜的存在,把細胞質分隔成多個微小的結構,并為酶提供大量的附著位點,使得多種化學反應能夠同時進行而不互相干擾。故正確。磷脂雙分子層構成了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所以磷脂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不是脂肪,錯誤。各種細胞器膜之間大多是不能直接相連的,可以通過高爾基小泡間接相連,錯誤。 20一定沒有戊糖參與組成的結構或物質是( )。A.DNA水解酶B.核糖體C.質粒D.線粒體 答案:A解析:DNA水解酶是蛋白質,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故DNA水解酶不含戊糖。而核糖體由蛋白質和rRNA組成。質粒是小型環(huán)

16、狀DNA分子線粒體含有RNA和DNA,RNA和DNA都是由戊糖參與組成的。 21下面為人體的生命活動調節(jié)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水鹽平衡調節(jié)過程可通過ABCDE來實現(xiàn)屬于神經調節(jié)B.血糖平衡調節(jié)過程可以通過CDE來實現(xiàn)屬于體液調節(jié)C.人的手被針扎時,其調節(jié)過程可能通過ABE來實現(xiàn),屬于神經調節(jié)D.若該圖表示體溫調節(jié)過程則屬于神經一體液調節(jié) 答案:A解析:【知識點】本題考查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相關知識。 【答案】A。 【解析】水鹽平衡調節(jié)和體溫調節(jié)都屬于神經經一體液調節(jié),故A項錯誤、D項正確;血糖的調節(jié)既有神經調節(jié),又有激素調節(jié),其中激素是最重要的調節(jié)因素,故可以通過CDE來實現(xiàn),故B正

17、確。人的手被針刺時,通過神經調節(jié)使手縮回,即刺激ABE,故C正確。故本題選A。 22下列有關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原核生物細胞不含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細胞只進行有絲分裂,原核生物細胞只進行無絲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D真核生物細胞具有細胞膜系統(tǒng)(生物膜系統(tǒng)),有利于細胞代謝有序進行 答案:D解析:原核生物細胞中除核糖體外無其他細胞器,所以也無生物膜系統(tǒng)(核膜和各種細胞器的膜):真核生物則有,有利于細胞代謝有序進行,但原核生物中的部分好氧菌如藍藻、醋酸菌是可以進行有氧呼吸的,因為其體內具有有氧呼吸的酶,故A錯誤。不論是有

18、絲分裂、無絲分裂還是減數(shù)分裂都屬于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原核生物只進行二分裂,故B錯誤。以RNA為遺傳物質的只有RNA病毒,其他所有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包括原核生物),故C錯誤。 23某腦外傷病人不能說話,但能聽懂別人講話,能看書看報。此病人受損的是大腦皮層的()。 A運動語言中樞B聽覺語言中樞C視覺語言中樞D感覺語言中樞 答案:A解析:運動性語言中樞受損,能看能聽能讀但不能說,故A對;聽覺性語言中樞受損能說能看能寫但聽不懂;視覺性語言中樞受損能說能寫能聽但看不懂文字;故BC、D錯誤。 24下列選項中,屬于形成性評價的是()。A.期中考試B.課堂提問C.性向測驗D.期末考試 答案:A解析:

19、【知識點】本題考查教學評價的種類。 【答案】A?!窘馕觥啃纬尚栽u價旨在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狀況以及教學的可能缺失,作為調整課程、改進教學和學習的依據(jù)。如各級學校目前舉行的年段考試、期中考試等;期末考試屬于終結性評價;性向測驗屬于配置性評價;課堂提問屬于診斷性評價。 25下列關于興奮沿神經纖維向前傳導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神經纖維在未受到刺激時膜內為負電荷B.膜內電流由未興奮部位流向興奮部位C.膜外電流方向與神經沖動傳導的方向相反D.興奮的傳導方向是軸突另一個細胞的樹突或胞體 答案:B解析:【知識點】本題考查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答案】B。 【解析】膜內電流由興奮部位流向未興奮部位,

20、膜外電流由未興奮部位流向興奮部位。 26下列關于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一個物種引入新的地區(qū)后,一定呈“J”型曲線增長B.農作物合理密植時其數(shù)量不應大于K值C.自然界中生物種群增長常表現(xiàn)為“S”型增長曲線D.影響種群數(shù)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氣候、食物、天敵、傳染病和人類活動等 答案:A解析:【知識點】本題考查種群特征的相關知識。 【答案】A?!窘馕觥恳粋€新物種引入新的地區(qū)后,如果不適應環(huán)境有可能被淘汰,故A錯誤。要合理密植,數(shù)量不能大于K值,故B正確。自然界中,因為資源和環(huán)境條件的限制生物種群增長常表現(xiàn)為“S”型增長曲線,故C正確。影響種群數(shù)量的因素有很多,氣候、食物、天敵、傳

21、染病和人類活動等都可以。故D正確。故選A。 27按含氧量的不同區(qū)分,血液可以分為動脈血和靜脈血。圖3為人的心臟內部結構示意圖。圖的結構名稱及其中的血液類型對應此項符合題干要求的是( ) A.-右心房,動脈血B.-右心室,動脈血C.-左心房,靜脈血D.-左心室,動脈血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心臟的結構與血液類型。A項,-右心房,靜脈血,A項不符合題干要求;B項,右心室,靜脈血,B項不符合題干要求;C項,-左心房,動脈血,C項不符合題干要求;D項,-左心室,動脈血,故D項正確。 28反射弧模式圖如圖4,假設某人肢體不能運動,但有感覺,則損失的結構可能是( )。 ABC或D或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

22、反射弧的組成及其功能?;颊哂懈杏X說明感受器、傳入神經和神經中樞都是正常的,而患者不能夠運動,說明傳出神經或者效應器出了問題。故本題選擇D選項。 29某同學喜歡吹笛子,當他吹氣使笛子發(fā)出聲音時,身體發(fā)生的相應變化是( )。 A.膈肌頂部逐漸下降B.胸廓上下徑逐漸縮小C.肋骨逐漸向上和向外運動D.肋骨問的肌肉和膈肌逐漸收縮答案:B解析:由題可知,吹笛子屬于呼氣。人體呼出氣體時,肋問肌和膈肌舒張,膈肌頂部上升,胸廓前后徑、左右徑、上下徑都縮小,肋骨向內向下運動。故本題選B。 二、問答題30如圖4表示運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胰島素的三條途徑。據(jù)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便于將含有目的基因的細

23、胞篩選出來,所選擇的質粒上應該具有_。(3分) (2)培育轉基因羊的過程中,科研人員通過感染或技術將重組質粒M轉移到受體細胞A中,受體細胞A應該是_細胞。過程中還用到了_技術。(6分) (3)受體細胞B應該是萵苣的_(填“體細胞”“卵細胞”或“受精卵)。導人該細胞后,需對該細胞進行培養(yǎng),經_過程形成愈傷組織。(4分) (4)萵苣為雙子葉植物,過程常用的方法是_;過程常用的方法是用_來處理大腸桿菌。使其易于吸納重組質粒M。(2分) 解析:(1)標記基因 (2)顯微注射;受精卵;動物細胞培養(yǎng)(早期胚胎培養(yǎng))、胚胎移植 (3)體細胞;脫分化 (4)農桿菌轉化法;Ca2+ 解析:(1)質粒作為載體一般

24、具有三個條件:有復制原點、有目的基因插入點、有標記基因。標記基因可以是抗生素抗性基因、熒光標記基因等它有利于目的基因的檢測。 (2)在動物基因工程中,可利用顯微注射法將重組質粒導人到受精卵細胞中,因為受精卵比較大,易操作,并且受精卵的全能性高。受精卵可以用早期胚胎培養(yǎng)培養(yǎng)到桑椹胚或者囊胚,在通過胚胎移植技術導入到受孕母羊體內。 (3)植物基因工程中,一般利用體細胞作為受體細胞,然后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首先進行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然后再進過再分化形成胚狀體進而發(fā)育成完整植株。 (4)雙子葉植物一般利用農桿菌轉化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當受體細胞是細菌時,常用C礦處理,得到感受態(tài)細胞此時細胞壁和

25、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大容易吸收重組質粒。 31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是生物學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三章的內容,屬“課程標準”十大一級主題之一生物的多樣性的相關內容。根據(jù)課標要求,學生在關注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方面應能例舉出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如大熊貓、白鰭豚、朱鹮、東北虎、揚子鱷等和珍稀植物如銀杉、珙桐等,關注我國生物多樣性的豐富性和獨特性。并且認同保護我國珍稀動植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能夠闡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說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實施就地保護。比起知識、能力,本章特別注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愛護生物的情感,提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 依據(jù)上述內容: (1)確定本章的教學重難點。(10分) (2)設計本章重難點的突破方法。(20分) 解析:(1)教學重點:生物的多樣性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