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四章測繪學基礎習題集4-1測量學基本知識.什么是水準面?水準面有何特性?.何謂大地水準面?它在測量工作中有何作用?.測量工作中常用哪幾種坐標系?它們是如何定義的?.測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標系與數(shù)學中的平面直角坐標系有何不同之處?畫圖 說明。.何謂高斯投影?高斯投影為什么要分帶?如何進行分帶?.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是如何建立的?.應用高斯投影時,為什么要進行距離改化和方向改化?.地球上某點的經(jīng)度為東經(jīng) 112。21求該點所在高斯投影 6。帶和3。帶的帶號及中央子 午線的經(jīng)度?.若我國某處地面點 P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標值為:x=3102467.28m , y = 20792538.69m。問:該
2、坐標值是按幾度帶投影計算求得。P點位于第幾帶?該帶中央子午線的經(jīng)度是多少?P點在該帶中央子午線的哪一側(cè)?在高斯投影平面上 P點距離中央子午線和赤道各為多少米?.什么叫絕對高程?什么叫相對高程?.根據(jù)“195酢黃海高程系”算得地面上 A點高程為63.464m, B點高程為44.529m。若 改用“198弼家高程基準”,則A、B兩點的高程各應為多少?.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地球曲率對水平距離、水平角和高程有何影響?.什么是地形圖?主要包括哪些內(nèi)容?.何謂比例尺精度?比例尺精度對測圖有何意義?試說明比例尺為1/1000和1/2000地形圖的比例尺精度各為多少。.試述地形圖矩形分幅的分幅和編號方法。4-
3、2水準測量原理與儀器.試繪圖說明水準測量的原理。.將水準儀置于 D、N兩點之間,在 D點尺上的讀數(shù)d= 1585mm,在N點尺上的讀數(shù)n =0465mm,試求高差hND,并說明d、n兩值哪一個為后視讀數(shù)。.有AB兩點,當高差hAB為負時,A、B兩點哪點高?高差 hAB為正時是哪點高?.水準測量時,轉(zhuǎn)點的作用是什么?尺墊有何作用?在哪些點上需要放置尺墊?哪些點 上不能放置尺墊?為什么?.水準儀是如何獲得水平視線的?水準儀上圓水準器和水準管有何作用?它們的水準軸 各在什么位置?.何謂水準器的分劃值?水準器分劃值與水準器靈敏度有何關(guān)系?.設水準管內(nèi)壁圓弧半徑為50m,試求該水準管的分劃值。.與及水準
4、儀相比,精密水準儀的讀數(shù)方法有何不同之處?.試述自動安平水準儀的工作原理。.電子水準儀與普通光學水準儀相比較,主要有哪些特點?.試述三、四等水準測量在一個測站上的觀測程序。有哪些限差規(guī)定?.水準儀有哪幾條主要軸線?水準儀應滿足的主要條件是什么?.何謂水準儀的i角?試述水準測量時,水準儀i角對讀數(shù)和高差的影響。.試述水準測量時,為什么要求后視與前視距離大致相等的理由。.已知某水準儀的i角值為一6,問:當水準管氣泡居中時,視準軸是向上還是向下傾 斜?.交叉誤差對高差的影響是否可以用前后視距離相等的方法消除,為什么?當進行水準測量作業(yè)時,若儀器旋轉(zhuǎn)軸能嚴格豎直,問:觀測高差中是否存在交叉誤差的影響,
5、為什么?.水準尺傾斜對水準尺讀數(shù)有什么影響?.若規(guī)定水準儀的i角應校正至20以下,問:這對前、后視距差為20m的一個測站,在所測得的高差中有多大的影響 ?.三、四等水準測量中為何要規(guī)定用后、后、前、前”的操作次序?.在施測一條水準測量路線時,為何要規(guī)定用偶數(shù)個測站?.對一條水準路線進行往返觀測有什么好處?能消除或減弱什么誤差的影響?4-3角度測量.什么是水平角?試繪圖說明用經(jīng)緯儀測量水平角的原理。.什么是豎直角?為什么測豎直角時可只瞄準一個目標?.經(jīng)緯儀測角時,若照準同一豎直面內(nèi)不同高度的兩目標點,其水平度盤讀數(shù)是否相同?若經(jīng)緯儀架設高度不同,照準同一目標點,則該點的豎直角是否相同?.何謂視差
6、?產(chǎn)生視差的原因是什么?觀測時如何消除視差?.簡述電子經(jīng)緯儀的主要特點。它與光學經(jīng)緯儀的根本區(qū)別是什么?.簡述編碼度盤測角系統(tǒng)的測角原理。.簡述光柵度盤測角系統(tǒng)的測角原理。.安置經(jīng)緯儀時,對中和整平的目的是什么*用光學對中器應如何進行?.試述用方向觀測法觀測水平角的步驟。如何進行記錄、計算?有哪些限差規(guī)定?.水平角方向觀測法中的 2c有何含義?為什么要計算2c并檢核其互差?.何謂豎盤指標差?如何計算和檢驗豎盤指標差?.試述水平角觀測中的照準誤差與目標偏心誤差有什么區(qū)別。.根據(jù)水平角觀測的原理,試說明經(jīng)緯儀軸系之間的關(guān)系應有哪些基本要求?4-4距離測量.試述鋼尺尺長方程式中各符號的意義。.某鋼尺
7、的尺長方程式為:lt=20m+0.0034m+12.5 10-6m/m C X20mX(t-20C),今用與檢定時相同的拉力丈量某段距離,問:當t= 30c時所量距離較該段距離的實際值是長了還是短了?當t=10C時所量距離較該段距離的實際值是長了還是短了?.某鋼尺在拉力為98N,溫度為0c時,對標準長度為 20.010m的兩點進行丈量,得結(jié)果為20.000m。今用它在相同拉力,而溫度t=20C時丈量A、B兩點間的距離,量得值為120.000m。已知A、B兩點間的坡度均勻,高差為 1.45m,試求AB的水平距離。.今用一 20m的鋼尺丈量AB之長。已知AB長約為120m,若要求因定線誤差而使丈量
8、結(jié)果的相對誤差不大于1 : 5000,問定線誤差不得大于多少毫米?.今用一 50m長的鋼尺丈量 AB之長,其結(jié)果為 200.000m。但測得的溫度為空氣溫度,若空氣溫度與鋼尺溫度相差5C,則由此將使丈量結(jié)果產(chǎn)生多大的誤差?.今用同一鋼尺丈量兩段距離。一段距離的往測值為126.78m,返測值為126.68m。另一段距離的往測值為 357.23m,返測值為357.38m。試問這兩段距離的測量精度是否 相同?若不相同,哪段距離的精度高?.普通視距測量計算水平距離的公式為:S = Klcos2a。試說明式中兩個 cos和J作用。.試述脈沖式光電測距儀的工作原理。它如何求得光脈沖在測線上往返傳播的時間?
9、.試述相位法測距的基本原理。相位式測距儀測距的實質(zhì)是什么?.在用相位式光電測距儀測出的測線長度上應加哪些改正才能獲得兩點間的水平距 離。.試述相位式光電測距儀測距的誤差來源。.何謂全站儀?全站儀由哪幾個部分組成?4-5三角高程測量.簡述三角高程測量的原理。何謂直覘?何謂反覘?.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對三角高程測量有何影響?在什么情況下應考慮這兩項誤差?測量工作中應如何作業(yè)方能減弱這兩項誤差的影響?.三角高程測量中,觀測高差的誤差來源有哪些?其主要誤差來源有哪兩項?.P點的高程為由已知高程的 A、B、C三點用三角高程測量求得。 試計算P點的高程值。起算數(shù)據(jù)見下表。測站名高程/m至P點的距離/mA50
10、.481142.36B133.94974.27C120.571038.84觀測數(shù)據(jù)見下表:測站目標豎角儀器高/m目標高/mAP+3 13 201.462.50BP-1 06 401.522.50CP-0 18 301.482.505.R點的高程為由已知高程的 A、B兩點用三角高程測量求得。試計算R點的高程值。起算數(shù)據(jù)見下表。測站名高程/m至R點的距離/mA76.43296.166B50.20392.65觀測數(shù)據(jù)見下表:測站目標豎角儀器高/m目標高/mAR-2 52 131.542.50BR+1 34 471.502.00RA+3 20 431.483.004-6測量誤差基本知識.何謂真誤差?試
11、舉例說明。.為什么在觀測結(jié)果中一定存在偶然誤差?偶然誤差有何特性?能否將其消除?.觀測結(jié)果中的系統(tǒng)誤差有什么特點,它給觀測結(jié)果帶來怎樣的影響?如何減弱或消除?.某三角網(wǎng)共有30個三角形,根據(jù)觀測值算得各三角形的角度閉合差如下(按閉合差的絕對值大小排列)。+ 0.5; 0.6; 0.8; 1.0; +1.4; +1.7; 1.8; +2.1; +2.5 2.7; 2.8; +3.2; +3.6; 4.0; 4.2; 4.8; +5.3; +5.9;+ 6.1 ; +6.8; +7.5; 7.9; +8.5; 9.1; 9.8; +11.3;+ 12.9; 15.6; + 18.8; 21.0。試
12、計算每個三角形內(nèi)角和的中誤差(精確至0.01 。).用檢定過的鋼尺多次丈量長度為29.9940m的標淮距離(此值可作為真值),得結(jié)果為:29.995, 29.991, 29.998, 29.996, 29.994, 29.993, 29.995,29.999,(單位:m)o試求一次丈量的中誤差。.在相同的觀測條件下,對同一個量進行了若干次觀測,問這些觀測值的精度是否相同?.在相同的觀測條件下,對同一個量進行了若干次觀測,問:能否認為誤差絕對值小的觀測值的精度,較誤差絕對值大的觀測值的精度要高?.相對誤差與絕對誤差有何區(qū)別 ?什么情況下用相對誤差?什么情況下用絕對誤差 ?.試述權(quán)的含義。在平差計
13、算中,觀測值的權(quán)不同,對計算最或然值有什么影響?.什么是單位權(quán)?什么是單位權(quán)中誤差?什么樣的觀測值稱為單位權(quán)觀測值?.為什么在不等精度直接平差時,可以選用不同的單位權(quán)中誤差,而計算所得的最或 然值及其中誤差仍然相同?.已知觀測值Li、L2、L3的中誤差分別為 2.0, 3.0; 4.0;(1)設Li為單位權(quán)觀測值,求 L1、L2、L3的權(quán)。(2)設L2為單位權(quán)觀測值,求 L1、L2、L3的權(quán)。(3)設L3為單位權(quán)觀測值,求 L1、L2、L3的權(quán)。(4)設單位權(quán)中誤差 科=1.0,求11、L2、L3的權(quán)。4-7小區(qū)域控制測量.何謂控制測量?控制測量的目的是什么?.選定控制點時應注意哪些問題?.何
14、謂坐標正、反算?試寫出計算公式。.導線布設形式有哪幾種?試比較它們的優(yōu)缺點。.何謂三聯(lián)腳架法?它有何優(yōu)點?其外業(yè)工作應如何進行?.簡述導線測量內(nèi)業(yè)計算的步驟。計算附合導線與閉合導線有何異同?.導線計算中,如何衡量導線測量的精度?.何謂交會定點?常用的交會定點方法有哪幾種?各適用于什么情況?.什么是后方交會的危險圓 ?.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簡述GPS衛(wèi)星定位原理及其優(yōu)點。.什么是偽距單點定位?什么是載波相位相對定位?.GPS測量有哪些誤差來源?.何謂等權(quán)代替法?如何計算虛擬路線的權(quán)和距離?4-8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何謂碎部測量?.試述經(jīng)緯儀測圖法在一個測站上測
15、繪地形圖的作業(yè)步驟。.什么是數(shù)字測圖?數(shù)字測圖與常規(guī)測圖相比具有哪些特點?.何謂地物?在地形圖上表示地物的原則是什么?.地形圖上的地物符號分為哪幾類?試舉例說明。.測繪地物時,非比例符號在圖上的位置必須與實地位置一致,對非比例符號的定位點 作了哪些規(guī)定?舉例說明。.何謂地貌?試述地貌的基本形狀。.何謂地性線和地貌特征點 ?.測圖時,怎樣選擇地物特征點和地貌特征點?.什么是等高線?等高線有何特性?.什么是等高距?什么是示坡線?什么是等高線平距?.在地形圖上主要有哪幾種等高線?并說明其含義。.試用5條等高線繪出一山脊地貌(注意不可繪成山谷)。.試用5條等高線繪出一山谷地貌(注意不可繪成山脊)。.試
16、繪一平底山谷的等高線圖。.簡述大比例尺數(shù)字測圖技術(shù)設計書應包含哪些內(nèi)容?.簡述數(shù)字化測圖中,地形信息編碼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則。.地面數(shù)字測圖外業(yè)采集數(shù)據(jù)包括哪些內(nèi)容?.簡述大比例尺地面數(shù)字測圖的成圖過程。4-9地形圖的應用地形圖應用的基本內(nèi)容有哪些?怎樣根據(jù)等高線確定地面點的高程?怎樣繪制已知方向的斷面圖?下圖為某幅1 : 1000地形圖中的一格,試完成以下工作:求A、B、C、D四點的坐標及 AC直線的坐標方位角。求A、D兩點的高程及 AD連線的平均坡度。沿AC方向繪制一縱斷面圖。用解析法計算四邊形 ABCD的面積。第五章測繪學基礎模擬試卷5-1試卷A (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測繪學院).概念型單選題
17、(在每個小題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 1個正確答案,填在題前的 括號中(2分M0=20分)1. 主要研究整個地球的形狀、大小和重力場及其變化,通過建立區(qū)域 和全球控制網(wǎng)等方法測定地球各種動態(tài)的理論和技術(shù)的分支學科。A.地形測量學C.攝影測量學A.地形測量學C.攝影測量學.地面點到大地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稱為A.相對高程C.絕對高程.大地坐標的測量基準是 。A.鉛垂線和參考橢球面C.法線和參考橢球面B.大地測量學D.工程測量學B.假定圖程D.高差B.法線和大地水準面D.鉛垂線和大地水準面.從子午線北端起,順時針方向量至某直線的角度是該直線的一A.坐標方位角B.子午線收斂角C.象限角D.真方位角.某矩形分
18、幅的地形圖編號為28.25-67.50,則該圖的比例尺是 A. 1: 500B.1: 1000 C.1: 2000 D. 1: 5000A. 1: 500B. 2h測一(H 終B. 2h測一(H 終一H 始)d. hn 往一2h 返A. 2h 測C.力往十力返.水準測量采用 后前前后”的觀測順序可以減弱 誤差的影響。A.水準尺沉降B.儀器沉降 C. i角D.大氣折光.下面有關(guān)描述等高線特性中,的提法是錯誤的。A.表示山谷的等高線應凸向高處B.表示山脊的等高線應凸向低處C.等高線接近河岸處應凸向下游D.等高線遇到陡坎或絕壁時重疊. J6級經(jīng)緯儀表示該儀器野外 的中誤差為 6;A.半測回測角B.
19、一測回測角C.半測回方向D. 一測回方向.地圖梯形分幅編號按國際統(tǒng)一規(guī)定,是以 比例尺地圖作為基礎開始 進行分幅編號的。A.1: 100 萬 B.1: 10 萬 C.1: 1 萬 D.1: 1 千.概念型多選題(在每個小題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 24個正確答案,填在 題前的括號中)(2分X10= 20分)11.當測區(qū)面積在100km2以內(nèi)時,以水平面代替水準面所產(chǎn)生的 誤差在一般測量中可以忽略不計。D.水平A.水平距離B.高差 C.D.水平角)12.測量工作中,常用的基準方向有 方向(A.坐標橫軸B.坐標縱軸C.真子午線D.磁子午線)13.建立平面控制網(wǎng)的方法有 。A. GPS測量B.水準測量C.
20、三角測量D.導線測量)14.水準儀應滿足如下 幾何關(guān)系。B.十字絲橫絲,儀器豎D.B.十字絲橫絲,儀器豎D.視準軸,橫軸誤差。B.覘標對中D.量邊C.水準管軸/視準軸)15.四架法導線測量的優(yōu)點是消除了A.儀器對中C.測角)16.水平角觀測時,取正、倒鏡讀數(shù)均值可以消除或減弱 誤 差的影響。A,豎軸傾斜C.橫軸B.視準軸D.儀器對中A.與垂直角大小有關(guān)C.與偏心距成正比B.視準軸D.儀器對中A.與垂直角大小有關(guān)C.與偏心距成正比)18.下列 屬于系統(tǒng)誤差。A.經(jīng)緯儀度盤偏心誤差C.水準尺讀數(shù)估讀誤差)19.評定角度的觀測精度指標有A.中誤差C.或然誤差B.與水平角大小無關(guān)D.與邊長成反比B.鋼
21、尺尺長誤差D.經(jīng)緯儀對中誤差B.平均誤差D.相對誤差)20.三角高程測量中的主要誤差來源于的影響A.覘標高測定A.覘標高測定C.豎角觀測B.儀器高測定D.圖解邊長三.計算型單選題(在每個小題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1個正確答案,填在題前的括號中)(2分X10= 20分)()21.兩點的坐標分別為:X1 = 3562.231, 丫1 = 895.564, X2= 3284.632, 丫2= 1024.255,則其坐標方位角為 。B.335 0 07 42D. B.335 0 07 42D. 3540 52 1812則具象限角是oB.184 0 35 12D. 4 24 48C. 204 52 18()
22、22.某直線方位角是184 35A. 4 35 12C. 65 0 24 48()23.水準儀在A點尺上讀數(shù)為1.851m,在B點尺上讀數(shù)為0.924m, 在C點尺上讀數(shù)為2.192m, A點高程為128.341m,則B、C兩點 間高差為 。B. 1.268mD. 130.192mB. 1.268mD. 130.192mC. 129.265m()24.用50m鋼尺單程丈量400m距離,每尺段丈量中誤差為 七.0mm, 則全長丈量中誤差是 。A. 8.5mmB. 16.0mmC. 6;0mmD. 12.0mm()25.水平角觀測一測回方向中誤差為 10.0,則測角中誤差為A. 5.0 B. 20
23、.0 C. 28.2 D. 14.1()26.水準測量每10站觀測值的權(quán)為5,則 站水準測量的高差為單 位權(quán)觀測值。D. 106;由此計算D. 18A. 5B. D. 106;由此計算D. 18()27.某三角形等精度觀測了二個內(nèi)角,測角中誤差均為 出的第三個角的測角中誤差為 。A. 6B. 8.5 C. 12()28.在1: 1000地形圖上量得一線段長 20mm,量測中誤差為 如.5mm, 則該線段實際長度的中誤差為 。A. 0.5mm B. 20.0mm C. 0.5m D. 20.0m()29.某導線共觀測了 9個轉(zhuǎn)折角(水平角),其測角中誤差為8.5,則 角度閉合差的限差為一。A.
24、17.0 B. 25.5 C. 76.5 D. 51.0()30. A站設置經(jīng)緯儀,讀取 B站標尺讀數(shù),上絲為1687mm,下絲為 1000mm,豎角為11 20則AB的平距為 。A. 68.70m B. 67.39m C. 66.05m D. 63.50m四.計算題(計算過程要有公式和主要步驟,最后結(jié)果要有量綱單位)(5分刈=40 分)31.某測站水平角全圓方向法觀測手簿原始記錄如下,請計算下列表格中各 項數(shù)值。測目盤左讀數(shù)盤右讀數(shù)2C(左+右-180 ) /2歸零方向值站標0 0 0 A00018180 00 12B375110217 51 18OC73 25 42253 25 30D16
25、5 40 06345 40 12A0 00 30180 00 24歸零差 左= 右=32.已知:A 點坐標 Xa= 1304.256m, Ya= 6213.144m,平距 &B = 45.411m,坐標方位角 MB = 102 39 16求:B點坐標。.已知:某野外比長臺兩標志間名義長度為 120m,精密方法測得實際長度 為119.9425m?,F(xiàn)將一 50m鋼尺比長,量得兩標志間長度為 120.0311m, 溫度29C,拉力15kg力。求:該鋼尺的尺長方程式。.已知:量測某正方形建筑物的邊長為 28m,其中誤差m=mm。求: 僅丈量一條邊長時周長的中誤差; 等精度丈量四條邊長時周長的中誤 差。
26、.已知:由3個已知高程點A、B、C進行3條水準測量路線測定G點高程, 數(shù)據(jù)見下表。求:G點的加權(quán)平均值高程、其中誤差及單位權(quán)中誤差。點 號各路線推算的HG/m路線長/km各路線權(quán)Pi=1/SPLVi/mmPVPVVA114.6100.70B114.6273.00C114.6072.56E加權(quán)平均值圖程Hg=單位權(quán)中誤差尸加權(quán)平均值高程中誤差mx=.已知:測得A、B兩點間斜距S= 246.854m,測距中誤差ms= 8mm,豎 角 斯二17,測角中誤差m =9:求:A、B間平距D及其中誤差mD。37.已知:某附和導線各觀測角值如下圖,oCd=310 53 02求:坐標方位角閉合差。043437.
27、已知:某附和導線各觀測角值如下圖,oCd=310 53 02求:坐標方位角閉合差。0434起始邊的方位角oab = 306 21 45749/AC38.已知:三角形三個內(nèi)角中 、B角值及其權(quán)P“= 6, Pb= 3和口角的中誤差為12。求: 怖的權(quán)Py;單位權(quán)中誤差 區(qū)3 怖的中誤差5-2試卷B (武漢大學測繪學院)一、填空題(將答案填寫在空內(nèi)).測量工作的三項基本內(nèi)容是 、和。.地面點A的子午線收斂角 丫是指 方向與 方向之間的夾角。.水準測量中,使前后視距相等,可消除 和 對高差的影響。.測量用望遠鏡瞄準目標時產(chǎn)生視差的原因是 與_不重合。.測量外業(yè)依據(jù)的基準線是 ,測量外業(yè)依據(jù)的基準面是
28、 。.豎直角是指在 面內(nèi) 方向與 方向間的夾角。.由于豎盤讀數(shù)指標偏離正確位置,使視線水平時的豎盤讀數(shù)大了或小了一個數(shù)值,則稱該數(shù)值為。.若A點的國家統(tǒng)一坐標橫坐標值 Ya=19678626.68 m ,則A點在中央子午線的 側(cè),A點所在高斯投影帶的帶號為。.當圓水準器氣泡居中時,圓水準器的水準軸處于 狀態(tài)。.為了解決 和 的矛盾,光電測距儀采用一組測尺共同測距。.若一對水準尺黑面存在零點差,則可采用 方法消除其對高差的影響。.經(jīng)緯儀的對中誤差對水平角測量的影響是邊長愈長,影響愈 。.在高斯-克呂格坐標系中,是以 為x軸,以 為y軸,以 為原點。.某測距儀的標稱精度m=(A+BXD )中,D為
29、被測距離,以 km為單位;稱 A為;稱 B為。二、選擇題(將答案填寫在空內(nèi)).任意高度靜止狀態(tài)的水面 水準面。A.都不是 B.都是 C.有的是.在面積為100km2的范圍內(nèi)進行測量,必須考慮地球曲率影響的測量項目是 。A.水平距離 B.水平角C.高差。.三角形內(nèi)角和的中誤差為土 6,則一內(nèi)角的中誤差為 oA.土 2B. 3 2 C. 土 6 3D. 18.已知水準測量中某測站F點尺上讀數(shù)f= 1893mm, G點尺上讀數(shù) g= 2003mm,則兩點間的高差 hfg為。A.110mm B. 110mmC.已知數(shù)據(jù)不夠D.無法求得。.水準測量一個測站的觀測值是 。A.待定點的絕對高程,B.待定點的
30、相對高程,C.兩點間的高差,D.兩點間的高程。三、計算題(計算題答案寫在答題紙上,要寫出主要計算步驟).已知 A 點的坐標為 XA=1460.462m, yA=1530.350m ; B 點的坐標為XB=1384.196m ,yB=1677.633m ,求AB邊邊長 Dab和坐標方位角 癡。.已知某經(jīng)緯儀一測回一方向的中誤差為12,試求測3測回所得的水平角值的中誤差。(算至 0.1 ).已知 L1 = 126.462m, L2 = 126.471m, L3 = 126.456m, L4 = 126.447m ,求: 它們的算術(shù)平均值 L (算至0.001 m),觀測值的中誤差m和算術(shù)平均值的中
31、誤差mx (算至0.1mm)。4.下圖為一條四等附和水準路線,已知點高程Ha = 85.164 m,也=80.421 m,觀測高差為hA1=+ 1.253 m, h12= - 3.472 m, h23=- 0.536 m, h34=- 1.712 m, h4B=- 0.265 m, SA1 = 1.2km, S12= 0.8km, S23= 1.4km, S34 = 0.6km, S4B= 0.8km,求各點最后高程。5.已知 AB 邊的坐標方位角 0AB=15。36 2水平角:3 1= 49 54 56 & 上 203 27 36 3, 3Me , oef= 82 38 143062 47
32、52亍1/5 48 Me , oef(XGCOCD。5-2試卷C (山東科技大學測繪學院)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 數(shù)字測圖原理與方法試卷選擇題(每題L5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常的答案,將其字母符號寫在管派區(qū)人用經(jīng)緯儀測水平角和豎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鏡方法,下面哪個儀器誤差不能用正 倒鏡法消除()-A視準軸不垂直于橫軸B豎盤指標差 C橫軸不水平D豎軸不鱉直2、下面關(guān)于控制網(wǎng)的敘述錯法的是(A國家控制網(wǎng)從高級到低級布設B國家控制網(wǎng)接精度可分為鼻、B、C D, F五等C國家控制網(wǎng)分為平面控制網(wǎng)和高程控制網(wǎng)D直接為湖圖目的建立的控制網(wǎng)*稱為圖根控制網(wǎng)
33、3、若已知兩點的坐標分別為,A (412.09, 594.83) m, H C37L8L 515.50) m,M A到B的坐標方位角為()-A 59- W 38 B 239* W 3* C 149, W 3葭 D 329“ 50, 3”4、角度測量讀數(shù)時的估讀誤差I(lǐng)于().A中誤差 H系統(tǒng)謖差 C偶然誤差 D相對誤差5、解算一條導線至少須有的已知數(shù)據(jù)是().A兩條邊的坐標方位角,一個點的坐標 B 一條邊的坐標方位角,一個點的坐標C兩條邊的坐標方位角,兩個點的坐標D 一條邊的坐標方位角,兩個點的坐標6.測量工作主要包括測角、澧距和測(KA高差 B方位像 C等高線 D地貌7、在兩個已知點上設站5測未知點的交會方法是( A前方交會B后方交會 C儲方交會D無法確定對三角形三個內(nèi)角等精度觀測,己知測角中誤差為10,則三能形閉合差的中俁差 為()A 10”B 30”C 1731) 5.789、下面關(guān)于離斯投影的說法正確的是().A中央子午線投影為直線,且投影的長度無變形B離中央子午線越遠,投影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電消防協(xié)議書
- 車輛上戶服務合同協(xié)議
- 煙酒代賣協(xié)議書
- 農(nóng)業(yè)種植用工勞務合同
- 建筑工程質(zhì)量管理協(xié)議
- 火鍋合同協(xié)議書
- 湖北合作協(xié)議書
- 沙石代儲協(xié)議書
- 消費調(diào)節(jié)協(xié)議書
- 跆拳道教練合同協(xié)議書模板
- 杭州市市區(qū)歷年公房租金調(diào)整一覽表
- 【證券】金融市場基礎知識(完整版講義)
- 熱力小室方案計劃全
- 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一級上My Noisy Schoolbag課件
- 跨鐵路橋施工方案
- 建筑裝飾專業(yè)中級職稱理論考試題庫-建設工程專業(yè)中級職稱理論考試題庫
- 風管制作標準
-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總復習講座(課堂PPT)
- 混凝土凝結(jié)時間電子計算表
- 西北院火力發(fā)電廠汽水管道支吊架設計手冊_圖文
- 人行天橋鋼結(jié)構(gòu)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