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土家族重陽節(jié)【篇一: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土家族的風俗習慣 土家族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椑C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tǒng)工藝。土家族 的傳統(tǒng)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 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 擺手舞、酉陽民歌、酉陽古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酉陽縣2010年10萬人同跳擺手舞創(chuàng)造吉尼斯世界紀錄,被文化部 命名為2011 s201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2010年10月 18日,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被命名為“中國土家山歌之鄉(xiāng)”。傳 統(tǒng)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斯”。樂器有木葉、 “咚咚
2、喹”、“打家伙”等。龍船調(diào)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被聯(lián) 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世界25首優(yōu)秀民歌之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 族自治州利川市被稱為龍船調(diào)的故鄉(xiāng)。土家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吃新節(jié),舍巴日,趕年,牛王節(jié),花朝節(jié), 洗神節(jié)等。土家族禮儀主要有:見面要互相問候,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 年節(jié)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的糍耙去烤,待烤得兩 面金黃開花時,吹拍干凈,往里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有 的地方給客人吃糍耙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糍耙給客人后,客人 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凈,蘸上糖 再給客人。飲食習慣=j最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谷飯最為常見,包谷飯是
3、以包谷面 為主,適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 飯,即將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耙耙和團馓也是土家 族季節(jié)性的包谷飯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qū)一直被當成 主食,現(xiàn)仍是一些地區(qū)入冬后的常備食品。土家族菜肴以酸辣為其 主要特點。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 菜,酸辣椒炒肉視為美味,辣椒不僅是一種菜肴,也是每餐不離的調(diào)味品。如插秧季節(jié),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 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據(jù)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谷豐登、吉 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節(jié)慶食俗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tǒng)節(jié)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屆
4、時家家戶 戶都要殺年豬,染成紅、綠色,晾干而成,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 酒等。豬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jié)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農(nóng) 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jié)吃粽子。糯米耙耙是 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重陽節(jié)打耙耙,女兒“坐月”送耙 耙,修房上梁拋耙耙。節(jié)日里饋贈親友,一般也都是互送耙耙。除 糯米耙耙外,還有高梁耙耙、小米耙耙、包谷耙耙等。臘肉是土家 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過,將大塊的豬肉用石耳燉雞鴨鹽、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掛在火炕上,下燒柏樹枝田,煙熏而 成。一般說請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陰米或湯圓、荷包蛋等。湖南 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蓋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蓋住碗口,
5、下面裝有精肉和排骨。為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真誠,待客的肉要切成 大片,酒要用大碗來裝。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都要 置辦酒席,一般習慣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無八碗桌、 十碗桌。因為八碗桌被稱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與石同音,都被視 為對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土家族置辦酒席分水席(只有一碗 水煮肉,其余均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過后辦的席桌)、參席(有 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面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襯(4 個盤子、5個碗,均為葷菜)。入席時座位分輩分老少,上菜先后有 序。土家族的飲酒,特別是在節(jié)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 見的是用糯米、高梁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數(shù)不高,味道純正
6、。祭祀食俗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jié)都要大敬祖先,初一、 十五也要進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豬頭、團馓、耙耙、雞鴨和五谷 種等。有的在每餐飯前,先用筷子夾少量的菜插在飯上敬默一會兒, 表示請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開始食用,農(nóng)歷六月六日為祭土 王,每個村寨都要設擺手堂,將豬頭、果品等祭品放擺手堂前。十 月朔日祭冬,宰雞鴨設筵宴客。此外,土家族還敬灶神、土地神、 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時祭魯班,祭品除酒肉外,還要一只 大公雞。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愛吃耙耙(糍耙)臘肉、油茶、白辣椒等食品,此外還 有:合菜,土家族逢年過節(jié)最常吃的菜,時常同包谷燒酒一起上桌; 團馓,土家族風味小吃,用糯米飯
7、加工后炸制而成,常用來泡水當 茶為客人洗塵;綠豆粉(米粉),用大米綠豆等原料制成;油炸耙,又名油香或“燈盞窩”,是 以大米、黃豆為主要原料炸制而成?;橐龆Y儀IEJ-i葬男女多經(jīng)對歌相愛結婚。土家族婚俗女子出嫁前,有“哭嫁”的風俗。 為了準備哭嫁,女孩稍懂事,就要學習哭嫁。觀摩、學習如何哭, 很小時就陪哭。在哭嫁時,口中念念有詞,叫做“送嫁飯”。哭嫁時 同村親友的女孩都來陪哭。陪哭的人,哭得越傷心,越動聽,越感 人越好。在出嫁前,姑娘如果不會哭嫁,就會受到歧視和譏笑。男 方必須送耙耙到女方家,參加哭嫁的人多、范圍廣,而且有專門的 哭嫁歌。在婚前哭嫁的時間短則五、六天,長則一二個月。要與家 人、親
8、戚、朋友之間哭??薜膬?nèi)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 妹”、“哭媒人”、“滿堂哭”、“表姐妹哭”、“堂姐妹哭”等等。解放后 哭嫁已逐漸淡化,僅在深山僻野居住的部分土家人中還有遺風遺俗。 喪葬禮儀般道場都履行下柳床、開路、薦亡、交牲、 上熟、散花辭解、解燈、打繞棺、辭靈、掃堂等具體操作程序。死 者親屬披麻戴孝,跟隨道士行喪禮,還請人唱孝歌,以哀吊亡人。 新中國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動,以開追悼會唱喪歌代替道 場。并認為,人死后,會到另一個世界去享福。是好事,所以興跳喪葬基本是土葬,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實行火葬。土司制度時期至 今實行土葬,葬禮由土老司主持操辦,土司祭祀亡人時,將天窗口 的紡
9、車倒紡三下,念經(jīng)送亡人過天橋上天庭。然后假扮亡人,圍繞 “哈哈臺”轉(zhuǎn)圈出門,死者子女跟隨土老司哭喪,土老司唱喪歌,吹 牛角,頓時火炮連天,哭唱哀鳴,極為悲痛,歷時幾天幾夜。然后 將裝好遺體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歸流至民國時期,土家族喪葬 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據(jù)主人家境做不同等 級的道場,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豎桅”、“二豎 桅”、“七豎桅”等名稱。喪。節(jié)日土家族節(jié)日民俗較多。從節(jié)日內(nèi)容看,有祭祀節(jié)日、紀念節(jié)日、慶 賀節(jié)日、社交娛樂及生產(chǎn)性節(jié)日五類。其宗教信仰有對自然崇拜和 信仰,如土地、巖石、山、河、水等皆為崇拜對象。動植物崇拜: 牛、羊、狗等,圖騰崇
10、拜,如鷹、白虎圖騰,特別是以白虎為祖先 神,各地都有白虎廟,立有白虎神位,經(jīng)常祭祀。還有對祖先、鬼 神等崇拜。牛毛大王節(jié)土家人以四月七或十七,四月八或十八為中毛王節(jié)。這 天一定要殺豬,做大坨肉祭祖,擺筵席招待親友及出嫁姑娘,當?shù)?流行講牛毛大王的故事,傳說古時農(nóng)民刀耕火種,所獲無幾,餓尸 遍地,牛王據(jù)實稟告玉皇大帝,據(jù)傳牛王下凡時間是四月七或十七, 有的則過四月八或十八,作為牛毛大王的生日。每到這天,牛不耕 田,用最好的飼料喂養(yǎng)。趕年節(jié)是土家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以“趕年”最為隆重。土家人過大年時間 比漢族提前一天,小月為臘月二十八,大月為二十九。為什么要提 前,有幾種傳說:為了抗倭寇打仗而提前。在明嘉
11、靖年間,其先民 隨胡宗憲征倭。于十二月二十九大犒將士,除夕倭寇不備,遂大捷, 后人沿之,遂成家風。關于抗倭立功符合歷史事實,明史有載。 還有關于為了打仗而提前。過趕年節(jié)要作糯米耙,殺豬祭祖、煮酒。 除夕之夜還要“守年”、“搶年”,即吃過團圓飯后,手執(zhí)吹火筒在房 前屋后轉(zhuǎn)一圈,名曰“出征”,有的手持獵槍上山走一趟曰“模營”, 以紀念先人。雖提前一天“趕年”,大年三十晚上還照樣過除夕。有 的地方是“初一拜家神,初二拜丈人,初三初四拜友鄰”。還有各種 文娛活動,“玩龍燈”、“蕩秋千”、“踩高蹺”、“唱難戲”等等。迎賓禮土家人熱情好客,“過客不裹糧投宿,無不應者”。昔日,貴客到來, 要放鐵炮以迎。鐵炮
12、如大鞭炮一般大小,豎立于鐵匣上,放起來震天動地。如果一時沒有鐵炮,也可鳴放獵槍表示歡迎。聽見炮聲,寨上的老人、青年、兒童,一齊出來,迎接貴 賓。主人立即煨茶、裝煙,做油茶湯。席上,要喝大碗酒,吃大塊 肉。同時,還請寨上的老人或頭面人物,陪客把盞。飲料。土家人火塘內(nèi)的火,四季不熄。冬天圍塘取暖,平時就火用鼎罐做 飯,天府好望角的土家人,勤勞質(zhì)樸,從開春到深秋,有打早工的 習慣。他們耿直豪爽,守信如一,有良好的道德風尚。全寨人奔來, 白日幫忙張羅,夜晚跳喪守靈,直到抬喪掘墓,送葬壘墳,全當自家的事去做。修建房屋時,上梁立柱,合寨出動,無人收取分文。 農(nóng)忙時節(jié),割麥栽秧,打谷揚場,對勞弱戶,大家主動
13、相幫,主人 家只供飲食。薅包谷時,薅完一家,再走二家,互助互濟,不要報 酬,千百年來相沿成習。土家擺手堂位于來鳳縣百福司鎮(zhèn)河東鄉(xiāng)土家山寨的舍米湖擺手堂,始建于清順 治八年(1651年),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堂。擺手堂是土家族祭祀 祖先和慶祝豐收的集會場所。來鳳縣現(xiàn)存擺手堂3處,最大最完整的是舍米湖擺手堂。此堂占地500余平方米,呈長方形,大門形似牌坊狀。在大門與神堂之間,有一條石鋪甬道,道旁有高大古柏。神堂的墻壁是石塊砌成,屋面覆 蓋人字披黑色布瓦,無雕梁畫棟和斗拱飛檐,顯得古樸厚重。神堂 中,供奉土家先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漢塑像。現(xiàn)存古碑系 清道光二十七年和同治二年維修擺手堂時所立。這里
14、有上千年的古 寨,幾百年的古堂,為渝東、湘西、鄂西土家族擺手舞的發(fā)祥地, 因而被譽為“擺手之鄉(xiāng)”、“神州第一擺手堂”。民族風情土家族地區(qū),山崗纏繞,物產(chǎn)豐富。有著雄奇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 民族風情,吸引著中外游人。土家族自稱“畢茲卡”,一般認為是“土 生土長的人”之意。2000多年前,他們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 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賽龍舟之習,據(jù)記載在西周時期就已出現(xiàn)。春秋時期的古文物青 銅?x上,就有古代越人京渡的圖像,看來賽龍舟之習是在屈原時代 之前就已有之。到了戰(zhàn)國時代,楚國大夫屈原投汨羅江而死,于是 “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見南北朝吳均續(xù)齊諧記),便使 以后的賽龍舟活動
15、成了紀念屈原的一種民俗活動。尤其是唐代之后, 朝廷下令紀念屈原,賽龍舟活動在民間更為普遍地發(fā)展起來,而且 千年以來常盛不衷。農(nóng)歷五月初五,有些地方俗稱五月節(jié),民間的風俗是做粽子,掛香 包,掛菖蒲艾蒿,燒艾條,到江邊祭祀鬼神;公眾性的活動則是一 年一度的龍船競渡。五月節(jié)實際就是中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亦稱“龍舟 節(jié)”、“端陽節(jié)”。端午之“端”字為“月之初”;五月、五日自唐以來稱 “午月”、“午日”,故五月五日被稱為“端午”;既然是兩個“午”,故 又被稱作“重午”;再者,由于古人把午時稱作“陽辰”,所以又稱“端 陽”。土家人火塘內(nèi)的火,四季不熄。冬天圍塘取暖,平時就火用鼎罐做 飯,天府好望角的土家人,勤
16、勞質(zhì)樸,從開春到深秋,有打早工的 習慣。他們耿直豪爽,守信如一,有良好的道德風尚。親朋鄰里, 遇結婚、喪葬、建房、天災人禍,互相關照,互相幫助。遇上結婚,全寨人三天可以不開伙,一 齊去賀喜,幫著迎親、過禮、布置新房、做飯安席、照料客人。遇 上白喜,聽見報喪,全寨人奔來,白日幫忙張羅,夜晚跳喪守靈, 直到抬喪掘墓,送葬壘墳,全當自家的事去做。修建房屋時,上梁 立柱,合寨出動,無人收取分文。農(nóng)忙時節(jié),割麥栽秧,打谷揚場, 對勞弱戶,大家主動相幫,主人家只供飲食。薅包谷時,薅完一家, 再走二家,互助互濟,不要報酬,千百年來相沿成習。IU上山圍獵,所獲獵物按“見者有份”的原則進行分配。分配時,先清 點
17、在場人數(shù),然后按人數(shù)將獸肉砍成若干塊,穿上棕繩,裝入背簍, 加以遮蓋,棕繩頭外露。一人端上背簍,轉(zhuǎn)上數(shù)圈,在場的人各捉 一棕繩,提出獸肉,無論好壞,都無意見。田邊、地角、道旁的水 果,成熟以后,路人亦可隨意摘食。這些,都保留著原始分配的痕 跡【篇二:土家族風俗】土家族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椑C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tǒng)工藝。土家族 的傳統(tǒng)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 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擺手舞、酉陽民歌、酉陽古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酉陽縣2010年10萬人同跳擺手舞創(chuàng)造吉尼斯世界紀錄,被文化部 命名為
18、2011 s201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2010年10月 18日,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被命名為“中國土家山歌之鄉(xiāng)”。傳 統(tǒng)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斯氣樂器有木葉、 “咚咚喹”、“打家伙”等。龍船調(diào)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被聯(lián) 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世界25首優(yōu)秀民歌之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 族自治州利川市被稱為龍船調(diào)的故鄉(xiāng)。土家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吃新節(jié),舍巴日,趕年,牛王節(jié),花朝節(jié), 洗神節(jié)等。土家族禮儀主要有:見面要互相問候,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 年節(jié)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干凈,往里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
19、。有 的地方給客人吃糍耙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糍耙給客人后,客人 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凈,蘸上糖 再給客人。飲食習慣=f最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谷飯最為常見,包谷飯是以包谷面 為主,適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 飯,即將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耙粑和團馓也是土家 族季節(jié)性的包谷飯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qū)一直被當成 主食,現(xiàn)仍是一些地區(qū)入冬后的常備食品。土家族菜肴以酸辣為其 主要特點。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 菜,酸辣椒炒肉視為美味,辣椒不僅是一種菜肴,也是每餐不離的 調(diào)味品。如插秧
20、季節(jié),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 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據(jù)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谷豐登、吉 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l=J最1=/最節(jié)慶食俗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tǒng)節(jié)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屆 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染成紅、綠色,晾干而成,做綠豆粉、煮 米酒或咂酒等。豬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jié)必不可少的大菜。 每年農(nóng)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jié)吃粽子。糯米 耙耙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重陽節(jié)打耙耙,女兒“坐月” 送耙耙,修房上梁拋耙耙。節(jié)日里饋贈親友,一般也都是互送耙耙。 除糯米耙耙外,還有高梁耙耙、小米耙耙、包谷耙耙等。臘肉是土 家族的上等大
21、菜。冬至一過,將大塊的豬肉用石耳燉雞鴨鹽、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掛在火炕上,下燒柏樹枝田,煙熏而 成。一般說請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陰米或湯圓、荷包蛋等。湖南 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蓋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蓋住碗口, 下面裝有精肉和排骨。為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真誠,待客的肉要切成 大片,酒要用大碗來裝。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都要 置辦酒席,一般習慣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無八碗桌、 十碗桌。因為八碗桌被稱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與石同音,都被視 為對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土家族置辦酒席分水席(只有一碗 水煮肉,其余均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過后辦的席桌)、參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
22、米面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襯(4 個盤子、5個碗,均為葷菜)。入席時座位分輩分老少,上菜先后有 序。土家族的飲酒,特別是在節(jié)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 見的是用糯米、高梁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數(shù)不高,味道純正?!酒和良易宓娘L俗和民族發(fā)展】土家族的風俗和民族發(fā)展彭鶯琴*摘要:土家族是一個和諧的民族,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生活方式, 以及風土人情。民族文化是相當?shù)呢S富多彩與歷史悠久,從而為這 個民族的穩(wěn)定發(fā)展奠定的基礎,同時也引來諸多專家學者的研究。 如今,土家族的美好是深深地記住人們的心中。關鍵詞:歷史人口蓬勃發(fā)展的大家庭悠久歷史,壯大人口 我作為一名土家族人,對本民族的歷史由來有著這
23、樣的了解。土家 族的先民,也就是我們的祖先與古代巴人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可 是他的來源,目前是眾說紛紜,有的人說他們?yōu)楣糯鷱馁F州遷入湘 西的鳥蠻的一部落,有有的人說他們是唐末至五代初之間從江西遷 居湘西的百藝工匠的后裔。在史籍中,湘鄂西一代土家族被稱為“土 民”,“土人”,直到清朝末期才用“土家”的稱呼。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擁有自己的語言,可是卻沒有本族的文 字,所以用的就是漢字??墒撬侵袊丝诘氖畟€民族之一。主要 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連的武陵山地區(qū)。即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和張家界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五峰土家族自 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貴州省銅仁市;重慶市酉陽土家族
24、苗族 自治縣、秀山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黔江區(qū)、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彭 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解放后,黨和國家制定和落實民族政策, 1957年1月3日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代表中共中央發(fā)出文件,正式確定土家 族為單一民族。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統(tǒng)計,土家族人口數(shù)為 835. 39萬人,占全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的7. 34%,僅次于壯、回、滿、 維吾爾、苗、彝族,在全國各民族中人口排第八位。關鍵詞:吊腳樓傳說獨好的“避風港”好山水好風樓a檐吊腳樓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場所,吊腳樓半為陸地,半為水。多 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中間為堂屋,左右 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饒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兩半,前
25、面作火炕,后面作臥室。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桿。 “前朱雀,后玄武”為最佳屋場,后來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 東向西。土家族人還在屋前屋后栽花種草,各種果樹,但是,前不 栽桑,后不種桃,因與“喪”、“逃”諧音,不吉利。吊腳樓有很多好 處,高懸地面既通風干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 吊腳樓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yōu)雅的“絲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 樓自成一格。這類吊腳樓比“欄干”較成功地擺脫了原始性,具有較 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如下,就是土家人民居住吊腳樓的其中兩種:更讓人有趣的是吊腳樓竟還有著這樣一個神秘的傳說:相傳很早的時候,湘西一帶的土家人搭起
26、一些茅草屋居住,砍草犁地,在 燒荒之后的土地上種莊稼。這一帶古木參天,荒山老林里有很多虎豹 豺狼,蛇和蜈蚣到處爬。由于人們懼怕野獸,就燒起大火,還在火堆里埋 竹節(jié)燃燒,野牲口看到明晃晃的大火,嚇得不敢靠近,然而蛇蟲螞蟻卻不 是很在乎這些,常往屋里鉆。有個老年人想出一個主意,他把一些樹枝 砍成條子,像扎木排一樣,在草棚子旁邊的樹上綁起架子,鋪上野竹子和 細樹條,再墊一層樹葉和茅草,頂上支起茅草頂篷躲雨水。人睡在樹半 腰上,蛇蟲螞蟻就不大容易爬上去。但是,放在地上的食物被蟲子爬過 后,人吃了又吐又瀉。這個老年人又想了個辦法,叫人們把一塊塊大巖 板拉上樹,放平,再墊上一層黃泥,然后在上面支鍋弄飯,這
27、樣糧食就不 會讓蟲子爬了。老年人的辦法很快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人們都照這個辦法去 做,在大樹半腰間搭起大大小小的茅草棚,住在上面,腳是吊在半空的, 民間就叫它為“吊腳樓”。關鍵詞:日常主食服飾婚姻禮儀傳統(tǒng)節(jié)日獨特的土家文明 美麗的風土人情 土家族日常主食苞谷、稻米,輔以紅薯、馬鈴薯等。菜肴以酸辣為 其主要特點,尤喜將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葉煮熟, 制成合渣。其它較有特點的食物還有耙耙、臘肉、油茶、合菜、團咂酒。咂酒,【等。土家族喜歡飲酒,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梁釀制的甜酒和 般把薛曲和雜糧置于壇中密封,少則半年,多則二、三年,久之成酒。待客人到來時,取置堂案正中,以細竹通節(jié)為
28、竿, 插壇底,堂中置案,兩旁分放雞、鴨、魚、肉等,各置筷子一雙, 而不設坐,由主婦開壇,主人請客人上前依次輪流咂酒,后舉筷而 食,彼此不以為嫌,邊吸邊食,邊唱邊跳,載歌載舞,甚為熱烈。 在服飾方面,土家人尚儉樸,喜寬松。傳統(tǒng)衣料多為自織自紡的青 藍色土布或麻布,史書上稱為“溪布”、“峒布”。女裝上衣矮領右衽, 領上鑲嵌三條花邊(俗稱“三股筋 ),襟邊及袖口貼三條小花邊欄桿;下穿“八幅羅裙”,裙褶多而直, 后改為褲腳上鑲三條彩色花邊的大筒褲;姑娘素裝是外套黑布單褂, 春秋季節(jié)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鴉鵲,稱之為“鴉鵲衣”。頭發(fā) 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纏頭,喜戴耳、項、手、足圈等銀飾物。男式 上衣為“
29、琵琶襟”,后來逐漸穿對襟短衫和無領滿襟短衣;纏腰布帶; 褲子肥大,褲腳大而短,皆為青、藍布色,多打綁腿;頭包青絲帕 或五六尺長的白布,呈“人”字形;腳穿偏耳草鞋、滿耳草鞋、布鞋 或釘鞋?,F(xiàn)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穿著與漢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 集會和節(jié)日,或偏僻山村,才能見到土家族的傳統(tǒng)服飾。如下就是 一些土家服飾:土家族歷史上的婚姻比較自由,男女雙方經(jīng)過自由戀愛,征得雙方 父母同意,經(jīng)土老師(巫師)作證,即可結為夫妻。在恩施石窯、 大山頂?shù)鹊兀小芭畠簳钡牧曀?,即每年農(nóng)歷七月十二日,青年男 女通過“女兒會”,唱歌跳舞,彼此愛慕,結為終身伴侶。改土歸流 后,土家族被迫實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
30、姻。土家族實行 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即姑家 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又稱“還骨種”;兄亡弟收嫂,弟亡兄收弟婦, 稱為“坐床”。但這些習俗到近代就已不存在了。解放以后,人民政 府頒布了新的婚姻法,從此土家族人民真正享受到了婚姻自主的幸 福。土家族的婚姻儀禮大致包括“打樣”、“求婚”、“討紅庚”、“定親”(俗稱“插茅香”)、“看期”、“親迎”等 程序,與漢族古代“六禮”類似。較有特點的婚姻儀式是陪十姊妹、 陪十兄弟與哭嫁。結婚前一天,男女雙方舉行盛大的成年禮。清長陽縣志卷三記載:“古冠婚為二事,長邑則合而為一。于嫁娶 前一二日,女家束發(fā)合笄,曰上頭。設席醮女,請幼女九人,
31、合女 而十,曰陪十姊妹;男家命字,親友合錢為金匾,鼓樂導送,登堂 稱賀,曰賀號,不謂字也。是日設二(宴)席,其一,子弟九人, 合新郎而十,曰陪十兄弟,又曰坐十友?!薄芭闶⒚谩?、“陪十兄 弟”的活動,在整個土家族地區(qū)至今遺風猶存。土家新娘出嫁時興 “哭嫁”,有的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開始哭,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 少三、五日??藜薷栌小翱薷改浮薄ⅰ翱薷缟?、“哭伯叔”、“哭姐妹”、 “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 上轎”等等。土家族人十分注重禮儀。過去婦女懷孕后,要請土老師行法事“安 胎”、驅(qū)邪。分娩,一般要請“接生婆”,要敬祭生育女神巴山婆婆。 嬰兒降生后,父親懷抱“報喜雞”去岳母家報喜,男孩用公雞,女孩 用母雞。三天后,岳母家以及親友們挑著禮品前來賀喜,即“打三 朝”。滿月那天,岳母家要送來衣物,給嬰兒“放腳”,正式穿上衣褲 稱作“滿月酒”或“祝米酒氣在當代,實際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都把 “打三朝”與“滿月酒”(祝米酒)合二為一,統(tǒng)稱“打三朝”。-i葬土家族過去多行火葬。送葬時,請土老師念經(jīng),道士開路。祭吊死 者,由土老師椎牛祭神,牛頭歸土老師獨占,貧苦者往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歐式鏤空雕鏡框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養(yǎng)殖場供氧工程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多級自吸旋渦泵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兒童起立床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除鐵機械過濾器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戶外膜結構停車棚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國自動高速紙板插中削薄機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背板跳線架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石龍工廠弱電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國圣誕雪松裝飾品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護理查房
- 油氣儲運節(jié)能優(yōu)化方案
- 浙江省Z20聯(lián)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聯(lián)盟)2024屆高三下學期第三次聯(lián)考英語試題 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初中體育與健康七年級全一冊(2024)人教版(2024)教學設計合集
- 第五單元《分數(shù)的意義》復習試題(單元測試)-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
- 腕踝針中醫(yī)技術
- DB34T 4620-2023 疼痛科治療室建設規(guī)范
- 2024年二級建造師繼續(xù)教育考核題及答案
- (完整版)醫(yī)療廢物處置管理制度
- 物流公司員工守則以及管理制度
- 易制毒化學品識別與檢驗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