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體系課件_第1頁
交通體系課件_第2頁
交通體系課件_第3頁
交通體系課件_第4頁
交通體系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交通體系趙維學第五章 高層辦公綜合建筑的布局及內部交通 高層建筑內部交通體系的組成:1)水平交通設施2)垂直交通設施 通道(車行、人行、人車混行)、過街樓水 室外 上下車臨時停車處(drop off)平 地面停車場交 廣場、入口、室外卸貨場通設 門廳、大堂、電梯廳、過廳、中庭、空中大堂施 走廊,貨運通道(兼人行)、過街樓 室內 自動步道 室內停車場 室內卸貨場、回車場 室外樓梯、臺階 垂 室外 室外坡道、殘疾人坡道 直 室外自動扶梯交通 樓梯 設 載客電梯 施 室內 載貨電梯 自動扶梯 第四節(jié)、下部水平交通系統(tǒng)組織設計 下部交通是人員集中之處,特別是入口、門廳、大堂、電梯廳是人員集結分流的轉換

2、場所,是內部交通的關鍵部位,它不但要保證高峰時間人員出入的順暢,不出現(xiàn)堵塞和過分擁擠,而且要保證發(fā)生緊急情況時,能安全、快捷地疏散人員,它必須具有合適的位置(明確的入口特征,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和朝向,人流車流進出的便利性),足夠的大?。苋菁{高峰時間人流的匯集和通行,有時某些重要空間如入口、門廳還會超出交通的最低要求,而創(chuàng)造與大樓相匹配的空間。(1) 筒體位于平面的中心,圍繞其四周為使用部分,使用部分占有最佳位置,采光、視線良好,交通路線短捷,筒體與平面的幾何中心位置一致,有利于高層建筑的結構布置,是高層辦公建筑采用最多的一種平面形式 (2)筒體位于建筑的一側,使用空間進深較大,可布置大空間景觀辦

3、公室,交通偏于一側,路線交長、結構偏心較大 。(3)筒體位于建筑的兩端,使用空間較大,可布置大空間景觀式辦公室,且底層大廳通透、寬敞,交通位于兩端,分布均勻,路線短捷,且可分區(qū)組織不同使用者的交通。 (4)筒體縱貫建筑的中部,兩邊布置較大空間的辦公,交通路線短捷,便于分組布置電梯,結構均衡規(guī)整,水平剛度大。 (5)將交通筒體布置在建筑的外部,用通道與建筑相連,特別有利于創(chuàng)造大面積、完整、開敞的辦公空間,通常作為大公司的辦公樓,獨家使用,不利于出租型的多用戶辦公,為保證各使用部分滿足疏散距離的要求,面積大的建筑需在多處設置疏散樓梯。 (6)筒體位于建筑中部,緊靠外墻面,這種做法通常用于平面比較扁

4、長的建筑,交通路線均勻、短捷。 1)電梯應有合適的位置和數(shù)量,便于識別、集散 2)電梯所采用的速度應根據(jù)大樓的具體情況確定 3)電梯所占的面積應緊湊高效,要根據(jù)標準層布局作通盤考慮 4)超過一定的層數(shù)應進行分區(qū),以提高效率,節(jié)省電梯數(shù)量與井道 5)疏散樓梯位置要分布均勻,易識別,平面尺寸要滿足最大樓層的緊急疏散要求但應緊湊,盡可能少占面積。 電梯的數(shù)量、轎廂的尺寸以及電梯的運行速度,電梯布置的方式,都會直接影響運輸?shù)男?,也會影響到下部水平交通廳堂的使用狀況,當電梯效率低,人員運載速度慢時,就會在下部大堂,電梯廳出現(xiàn)大批等候電梯的乘客,既降低辦公人員的工作效率,又降低了辦公樓主要廳堂的環(huán)境質量

5、,從而降低了辦公樓的檔次。 電梯布置的幾條原則: 1.使用方便:這包括底層入口的易識別性和良好的集散空間,使用層電梯所處的位置應使各使用部分的步行路徑短捷、均勻,應有足夠的大小、數(shù)量和適當?shù)倪\行速度,以保證在高峰期間,每五分鐘能疏散12-15%的總人數(shù)。 2.集中高效:電梯應盡可能集中布置,這樣既能減少交通設施所占面積,便于使用和管理,又可使電梯的運轉達到最高效率,通常將多臺電梯并列在一起,或并列后再相對布置成組。 對于特別高的超高層建筑,采用以上方法分區(qū)就不夠經(jīng)濟合理了,因為每組電梯均要占用下部的層層建筑面積,越往下部,電梯井道所占面積越多,且電梯效率極低,投資龐大,從技術上、經(jīng)濟上都是極不

6、合理甚至是不可能的。為此,這類超高層建筑常采用(圖一*)所示的分區(qū)方式,其要點是將建筑高度上分為二三個區(qū)域,稱為低區(qū)、中區(qū)、高區(qū),在區(qū)域交接處設轉換電梯的空中大堂,在中區(qū)或高區(qū)工作者,由底層交通廳分乘不同穿梭高速電梯組直接抵達第一或第二空中大堂,再由空中大堂轉乘本區(qū)內的分區(qū)電梯抵達區(qū)內的不同樓層,由于高區(qū)組的電梯井可與中區(qū)組電梯井重疊,中區(qū)組亦可與低區(qū)組電梯井重疊,這樣可大大減少電梯井所占面積,同時由于采用高速穿梭電梯,大大提高了中區(qū)、高區(qū)乘客的交通效率,通常穿梭電梯從底部抵達空中大堂可控制在30-50秒以內。 電梯設計應考慮的因素: 在高層建筑的方案設計中,建筑師應能根據(jù)建筑的性質、規(guī)模、標

7、準層面積及特征等一系列設計因素,估算出電梯的數(shù)量、容量(載客數(shù)或載重量)及電梯的運行速度,以便定出標準層平面以及確定方案的其他平面,當設計進一步深入時,建筑師可與電梯生產(chǎn)商或電梯咨詢公司進行聯(lián)系,以便取得詳細的電梯設計依據(jù),并調整在方案設計時確定的電梯設計。為了減少方案后設計階段的修改量,在方案階段作出比較準確的電梯估算就相當重要。 電梯所服務的樓內總人數(shù)通常每人凈有效面積指標確定,這一指標隨各國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同而異,下表是西方發(fā)達國家辦公樓面積指標: 辦公樓每人所需凈面積(平方米) 高 級多 功 能單 用 途 美 國 1419 1114 912 加拿大 1419 1114 912 日 本 5

8、12 德 國 711 我國1987年頒發(fā)的行政辦公樓按建設標準中,國務院部委、行政省用的一級辦公樓,每人建筑面積為1315平方米,市、地委用的二級辦公樓,每人建筑面積為11 12平方米,縣、市用的三級辦公樓,每人建筑面積為910平方米,折合成有效使用面積,一、二、三級辦公樓分別為8.59平方米人、6.87平方米人、5.76平方米人,現(xiàn)時我國出租型辦公樓可按810平方米人考慮。 建筑層數(shù)決定了運輸?shù)木嚯x,電梯停站的數(shù)量,電梯在途中??康拇螖?shù)與轎廂內人數(shù)及電梯可能??空镜臄?shù)量成正比。 電梯停站的形式有多種選擇,有的采用層次???,有的采用躍層???,有的采用奇數(shù)層停和偶數(shù)層停,當層數(shù)較多時采用分區(qū)???/p>

9、,或設轉換廳的分區(qū)停靠。 不同檔次的辦公樓對于電梯的服務質量有不同的要求,我國目前的興建的大多數(shù)辦公樓其標準與國際標準相比還有一段差距,但如果是高級辦公樓,則應按國際標準來確定電梯的服務質量,服務質量中一項重要的衡量指標,就是乘梯高峰期5分鐘內的電梯運客量,美國一般為1215%,日本1115%,德國為1517%。 對于國內高級辦公樓,建議高峰期5分鐘內的運客量應保證1215%,對于一般中檔出租型辦公樓則應保證1012%。電梯服務質量的另一項指標就是間隔時間,或稱候梯時間,通常國外高層辦公樓在3060秒之間,檔次較高的取較短的時間。對于國內高級辦公樓,建議取3060秒;對于國內一般中檔出租型辦公

10、樓取60100秒。對辦公樓而言,一般來說,如能滿足每天早上上班時間人流高峰值的需要,則這樣的電梯系統(tǒng)就能為全天提供良好的服務為典型辦公樓電梯運行特性曲線。電梯速度和轎廂容量的選擇: 電梯速度與樓人規(guī)模大小、層數(shù)、轎廂容量、??空緮?shù)等有關,樓小而低,用速度低、容量小的電梯,樓大而高,用速度高、容量大的電梯,高層辦公樓通常采用較高速和較大容量的電梯,區(qū)間換乘穿梭電梯采用的速度更高、容量更大。 各國采用的電梯速度與轎廂容量大同小異,北美其轎廂容量通常在11351800kg(1727人)之間,電梯速度采用中、低速為1.252.5m/s,高速為36m/s,載重量每檔加大2-4人,速度每檔增大1m/s,低

11、速每檔增大0.50.25m/s。 電梯計算中,高峰期運載數(shù)量的人,既可用小容量而數(shù)量多的電梯來解決,也可用大容量而數(shù)量少的電梯來解決,一般認為電梯臺數(shù)多,不如略為加大轎廂尺寸而減少臺數(shù)更經(jīng)濟,然而,容量大的電梯??空緯r上落人數(shù),因人數(shù)多,且停站數(shù)目相應增多,也就可能降低電梯效率。電梯速度的選擇應隨樓高而加大,樓的高度低,如6 12層,可采用低速0.751.5m/s,中等高度的樓層,如1220層,可采用中速1.5 2.5m/s,較高的樓層2030層,可采用較高的速度2.03.0m/s。美國 OTIS電梯公司對中國電梯用戶所提的電梯建議: 提升高度 電梯速度 75m 1.75m/s 90m 2.5

12、0m/s 110m 3.00m/s 130m 4.00m/s 130m 4.00m/s 必須指出,由于電梯速度的增加,其投資相應增加較多,我國目前辦公樓多采用速度相應較低的電梯,但是,對于高級辦公樓,其電梯的速度與國際標準相接近,一般中檔辦公樓,可根據(jù)不同情況,參照國際標準降低0.5-1m/s不等。 電梯的計算程序: 1.確定電梯的服務方式 2.予選電梯的載量及速度 3.計算一臺電梯5分鐘的輸送能力 4.計算需要的電梯臺數(shù) 5.驗算電梯的發(fā)梯時間間隔 為計算電梯的臺數(shù),應先算出一臺電梯5分鐘的輸送能力: 300r P=_ T ( r為底層出發(fā)時予計進入轎廂的人數(shù)=電梯額定載人數(shù)0.8,T為每班

13、梯往返 一周總的運行時間=t1+t2+t3+t4) 例:設轎廂額定載客數(shù)為20人,則r=200.8=16 假設已求得間隔時間T為60秒,則 30016 P=_=80人 60 P* 5分鐘內需要輸送的人數(shù) 需要電梯臺數(shù) N=_ P*=_ P 建筑物內乘梯總人數(shù)集中率 (辦公樓:同時上班的集中率=2516%,非同時上班集中率=1612.5%) 驗算:發(fā)梯間隔時間(S) Rt=T/N 高級高層辦公樓旅館的發(fā)梯間隔時間可取3060秒 中檔出租型辦公樓間隔發(fā)梯間隔時間可取60100秒 要求較高的建筑,可取較短的發(fā)梯間隔時間,超過發(fā)梯間隔時間,需增加電梯數(shù)量,并相應降低電梯載重量。 計算:例:設建筑物內乘

14、梯的總人數(shù)為2000人,一臺電梯5分鐘輸送80人,5分鐘內需輸送200012%=240人,集中率取25% 240 _ 200025% 則需電梯臺數(shù) N=_ = 80 上部水平交通: 我國規(guī)范是根據(jù)電梯廳內電梯的數(shù)量及排列方式來提出最低要求及限制的。走廊是標準層水平交通的最重要通道,它通常是由電梯廳列出,然后通向標準層的主要使用空間和疏散樓梯。我國辦公建筑設計規(guī)范 JGJ67-89對于走廊的寬度有以下規(guī)定,同時還應滿足通過人數(shù)每100人不小于1米寬。辦公室內走道根據(jù)不同類型的辦公室而不相同,對于小空間的單間辦公室,其內部走廊非常簡單,對于大空間的開敞式辦公室,內部交通相對比較復雜,通常根據(jù)不同的

15、室內空間布局而有所區(qū)別為一大空間景觀辦公室的交通流線圖由于布局非常自由活潑,其辦公室內部交通組織非常整齊,緊湊而有條理,既有小空間的單間辦公室又有較大空間的開放式辦公室,辦公室內部交通根據(jù)布局分區(qū)組織,走道有主次之分,且每區(qū)均有兩個以上的疏散口。辦公室內部交通的組織必須遵循一些基本原則:必須路線明確,容易識別,避免穿越工作區(qū)內部,路線盡可能簡捷,避免迂回、繞道,盡可能保證雙向疏散。 候梯廳深度尺寸(B為轎廂深) (表一*) 電梯種類 布置形式 候梯廳深度(MM) 單臺 B 住宅電梯 多臺并列B(梯群中最大轎廂深度) 單臺 1.5B 乘客電梯 多臺并列 1.5B 當梯群為四臺時,應2400 多臺

16、對列 對列電梯B之和,4000 單臺 1.5B 病床電梯 多臺并列 1.5B 多臺對列 對列電梯B之和 注:候梯廳尺寸未含不乘電梯人員穿越候梯廳的交通面積 走道最小凈寬 (表一*) 走道凈寬(m) 走道長度(m) 單面布房 雙面布房 40 1.30 1.40 40 1.50 1.80 注:內筒結構的回廊式走道凈寬同單面布房走道 緊急情況下的交通: 緊急情況下,人的逃生路線是:辦公室走廊疏散樓梯,從辦公室進入走廊,再從走廊進入安全區(qū)域疏散樓梯的前室,這一疏散過程,應解決房間的大小,房門的數(shù)量、寬度及遠近,疏散走廊的寬度和及長度,以及安全出口的方向及數(shù)量等問題。 為使人員能盡快逃離火災室,對房間的

17、面積及門的數(shù)量等須作限制,房間面積在 50平方米以內時,通??芍辉O一門,超過時應設二門或多門,門與門之間應拉開距離,房間最遠點距房門不宜超過15米,大空間辦公室的安全疏散口處應設出口標志燈(EXIT 出口),面積大時,宜多設出口,這樣可使人流密度減小,每一出口寬度宜為1.4米左右,可每秒通過二人,否則,大量人員灑向少數(shù)出口將產(chǎn)生堵塞。走廊是疏散道路上的第一安全區(qū)域,逃離火災室的人員進入走道后,應能較有保障地順利奔向疏散樓梯。走廊應有明確的導向性,應有明顯的疏散出口指示燈,指向疏散樓梯,指示燈間距不宜大于20米,走廊應設事故照明,應盡量避免寬度及方向上的較大變化,走廊的長度,根據(jù)高層民用建筑設計

18、防火規(guī)范GBJ45-82,對于辦公樓而言,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房間,房間門至最近樓梯間的最大距離為40米,若是位于袋形兩側或盡端,其最大距離為20米,有些防火專家認為,對于性質重要或人員眾多的高層建筑來說,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房間至較近出口(樓梯間)的距離不應超過30米,袋型走廊不應超過15米。對于高級辦公樓或樓層較多,面積大的高層辦公樓有必要盡可能縮短疏散距離。 疏散走廊的地面不應踏步或門檻,對于不可避免的小高差,宜設坡度不大的坡道來解決,走廊內不宜設置地毯,走廊兩側隔墻應為耐火1小時以上的非燃燒體,并應徹至梁、板并填實空隙,走廊吊頂材料應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 疏散樓梯通常均采用防煙樓梯,它由前室和防煙樓梯間組成,前室內設防排煙措施,前室與走廊及樓梯間之間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并應朝疏散方向開啟,防火門宜采用平開門,并在關閉后能從任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