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18-青瓷蓮花尊課件_第1頁
國寶18-青瓷蓮花尊課件_第2頁
國寶18-青瓷蓮花尊課件_第3頁
國寶18-青瓷蓮花尊課件_第4頁
國寶18-青瓷蓮花尊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你不可不知的國寶魏晉南北朝你不可不知的國寶魏晉南北朝青瓷蓮花尊青瓷之王 青瓷蓮花尊青瓷之王 時代:南朝規(guī)格:高85厘米 口徑21厘米 底徑20.8厘米出土地:1972年南京東郊 麒麟門外靈山南朝梁墓現(xiàn)藏:南京博物館1、概況簡介時代:南朝1、概況簡介2、產(chǎn)生背景 2、產(chǎn)生背景 3、紋飾賞析 蓋為僧帽形,蓋頂有方形鈕,四周為三角形鋸齒狀的變形蓮瓣??诓砍世葼睢?、紋飾賞析 蓋為僧帽形,蓋頂有方形鈕,四周為三角形鋸齒狀的3、紋飾賞析 裝飾分三段:上段貼附五個飛天,中部堆塑六個一腿前伸一腿后屈的人物形象,下部貼附對稱的二龍戲珠及忍冬、蓮花紋構(gòu)成的圖案各二組。頸部3、紋飾賞析 裝飾分三段:上段貼附五個

2、飛天,中部堆塑六個一腿3、紋飾賞析 肩部有寬厚的六個橋形復(fù)系,腹成橢圓狀,上腹部由二層模印的雙瓣覆蓮,一輪貼花菩提和一組刻劃瘦長的復(fù)蓮組成;下腹部為一組雙層單瓣仰蓮,蓮瓣尖端略微上卷。圈足似一喇叭座,表面有兩層單瓣的覆蓮。3、紋飾賞析 肩部有寬厚的六個橋形復(fù)系,腹成橢圓狀,上腹部由3、紋飾賞析 變形蓮瓣橋形復(fù)系雙瓣覆蓮3、紋飾賞析 變形蓮瓣橋形復(fù)系雙瓣覆蓮4、蓮花紋 蓮花紋4、蓮花紋 蓮花紋5、工藝水平 俯視時蓮花尊腹部浮雕蓮瓣向外伸展宛如盛開的蓮花,俯視蓮花尊,其形如曼荼羅壇,且與印度珊奇佛塔的造型十分相似。5、工藝水平 俯視時蓮花尊腹部浮雕蓮瓣向外伸展宛如盛開的蓮花6、細部特征 飛天二龍戲

3、珠及忍冬、菩提、蓮花紋6、細部特征 飛天二龍戲珠及忍冬、菩提、蓮花紋7、青瓷蓮花尊何以為王? 青瓷蓮花尊是南朝時期青瓷的代表佳作。出土一對,大小、紋飾相同,造型雄偉莊嚴,裝飾富麗華貴,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大、最精美的六朝青瓷器,受到國內(nèi)外考古界和史學(xué)界的廣泛矚目,贏得了“青瓷之王”的美譽。7、青瓷蓮花尊何以為王? 青瓷蓮花尊是南朝時期青瓷的代表8、用途探究? 8、用途探究? 9、用途探究 南朝時期,佛教盛行,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是佛教信徒。由于梁武帝全力提倡佛教,使之成為“國教”而得到了更大的發(fā)展。青瓷蓮花尊的出現(xiàn),正是佛教意識在實物上的反映。9、用途探究 南朝時期,佛教盛行,上至皇帝,下到武帝崇

4、佛 梁武帝四次舍身 梁武帝在位時(五二五四九年)南朝佛教達到全盛。梁武帝即位的第三年,親率僧俗二萬人,在重云殿重閣親自制文發(fā)愿,皈依佛教,建同泰寺、瓦官寺等大寺。武帝還精研佛教教理,全力弘揚佛法,曾多次講經(jīng),并著有佛經(jīng)講義多種。更突出的在于四次舍身同泰寺,中國皇帝中無出其右,有“皇帝菩薩”之稱。梁武帝舍身同奉寺,使他的崇佛達到高潮。舍身就是當(dāng)皇帝的蕭衍視江山為無物,愿意進寺院事奉佛祖。但國不能一曰無主,眾卿相只得用錢將武帝贖回,每次為武帝贖身,都要向寺院交“贖金”,自然這筆錢的數(shù)目不小。梁武帝的舍身入寺的舉動也是其為寺院積攢錢財?shù)囊环N手段,“皇帝菩薩”自然舉手闊綽,出手不凡。第三次不僅梁武帝自

5、己舍身同泰寺,并宣稱連宮人及全國都“舍”了,本錢下得大,贖金自然也是少不了,后由群臣花錢二億“贖”回。第四次共出家三十七天,又用一億錢“贖”回。 武帝崇佛 梁武帝四次舍身 10、背后的故事 1972年,南京市博考古隊在麒麟門外靈山發(fā)掘了一座南朝大墓, 根據(jù)墓葬規(guī)格和出土文物判斷, 這座大墓的主人非王即侯。當(dāng)年考古挖掘時, 有一對青瓷蓮花尊, 極其引人注目。其中一件保存較為完整, 另一件則碎成了十幾片,碎片上的釉色也都掉得差不多了。后經(jīng)過專家根據(jù)完好的一只拼接、修復(fù)、還原釉色才化腐朽為神奇,使之看起來完好如此,這一對珍貴的青瓷蓮花尊才為更多的人所識。 10、背后的故事 1972年,南京市博考古隊在麒麟門11、未解之謎窯址 迄今為止,南京六朝青瓷的窯址問題,一直是個正在探索中的課題。目前一般認為,南京六朝青瓷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