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必修ⅱ蘇教版第三專題版塊二《念奴嬌赤壁懷古》課件_第1頁
語文必修ⅱ蘇教版第三專題版塊二《念奴嬌赤壁懷古》課件_第2頁
語文必修ⅱ蘇教版第三專題版塊二《念奴嬌赤壁懷古》課件_第3頁
語文必修ⅱ蘇教版第三專題版塊二《念奴嬌赤壁懷古》課件_第4頁
語文必修ⅱ蘇教版第三專題版塊二《念奴嬌赤壁懷古》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念奴嬌 赤壁懷古念奴嬌 赤壁懷古2(一)引入課題從“赤壁”一詞你會聯(lián)想到什么?赤壁,赤壁之戰(zhàn),周瑜2(一)引入課題3(一)1,作者簡介請大家翻到同步導學方案P24頁3(一)1,作者簡介4蘇軾蘇軾幼年時即極為出色,深得老師賞識。21歲時,蘇軾與弟弟蘇轍一起隨父離家進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進士。當時的文壇領袖歐陽修讀了22歲的蘇軾所寫的文章后說:“不覺汗出 ??煸?,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人頭地也??上?!可喜!”并預言未來文壇將屬于蘇軾。4蘇軾蘇軾幼年時即極為出色,深得老師賞識。21歲時,蘇軾與弟5(二)2,背景回放蘇軾的政治思想比較保守,宋神宗時,王安石當政,行新法,他極力反對,出任杭州等處地

2、方官。又因作詩得罪朝廷,被捕入獄,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時,舊黨當權(quán),召還為翰林學士;新黨再度秉政后,又貶惠州,遠徙瓊州,后死于常州。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謫居黃州游赤壁時寫的。這時作者 47 歲5(二)2,背景回放蘇軾的政治思想比較保守,宋神宗時,王安石6(三)課文賞析先請大家在配樂中飽含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其中的感情6(三)課文賞析先請大家在配樂中飽含感情地朗讀課文778分析上闋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思考:此句歷來被人稱道,有誰能說說它好在哪里?8分析上闋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9“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詞一開篇,江山、歷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懷古

3、思緒。境界開闊,氣象恢宏,籠罩全詞。大江東去,淘空一切,喚起我們所有的向往。 “浪” 怎能沖洗手古風流人物呢?顯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無數(shù)杰出人物在詩人的視野里都如滾滾長江水一去不復返。由江水的流逝想到歲月的無情,引發(fā)歷史想象,非常自然。我們知道,孔夫子早就有“逝者如斯夫 ”的嗟嘆。這三句寫景和抒情議論結(jié)合得天衣無縫。給人以強烈的感情沖擊,并產(chǎn)生對歷史和人生的思索。9“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詞一開篇,江山、歷史、人10分析上闋2,“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譯文: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這幾句由大江引出赤壁,由千古風流人物引出周郎文章由此生發(fā)開

4、去10分析上闋2,“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11“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問題一:如何理解“人道是”?答:此赤壁非彼赤壁,。問題二:有的版本是“孫吳赤壁”,與原文比 較哪一個更好?答:對周瑜的美稱,更加親切,活脫,含蓄11“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問題一:如何理解“人道12分析上闋3,“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思考:這幾句中運用了哪些極富表現(xiàn)力的字詞描寫了赤壁怎樣的景色?運用了哪些修辭?基調(diào)如何?12分析上闋3,“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13“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字詞特點角度修辭基調(diào)亂險怪形夸張豪邁奔放穿高峭/豪邁奔放驚洶涌聲比擬豪邁奔放拍水

5、石相擊/豪邁奔放卷狂瀾奔騰形比喻豪邁奔放雪水色純白色/豪邁奔放13“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字詞特點角度修辭基調(diào)亂14分析上闋4,“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思考:此句在全篇中的作用是什么?。14分析上闋4,“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15“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問題一:此句在全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前半句承上,后半句啟下(承上啟下)問題二:豪杰指的是?答:周瑜15“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問題一:此句在全篇中的作用是什16“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請大家思考:赤壁之戰(zhàn)中的英雄人物很多,如孫權(quán)、諸葛亮、劉備等等,作者為什么只寫到周瑜,而不寫其他人呢? 請大家接著往下看16“江山如畫,一

6、時多少豪杰”請大家思考:赤壁之戰(zhàn)中的英雄人17分析下闋1,“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下面我們來討論一個問題:蘇軾是從哪些角度來形容周瑜的?17分析下闋1,“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18作者從哪些角度來描寫周瑜?年齡小喬初嫁了(初24歲,實際34歲)美女襯英雄,瀟灑的英姿。姿態(tài)雄姿英發(fā)英俊瀟灑,有氣魄。裝束羽扇綸巾儒雅的將軍。(文縐縐的文將?東吳的大都督武將?能文能武)氣魄談笑間,墻櫓灰飛煙滅大智大勇(曹操80萬大軍,周瑜談笑間就把他們消滅了)18作者從哪些角度來描寫周瑜?年齡小喬初嫁了(初2419思考: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讓我們來做個對比

7、)周瑜:年少得志:34歲赤壁之戰(zhàn)主將家庭幸福:美人小喬幸遇明君:孫權(quán)性情相犀:雄心壯志蘇軾47歲被貶調(diào)喪妻之痛被君所棄雄心壯志19思考: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讓我們來做個對比)周瑜:蘇軾20討論:作者為什么要著意描寫周瑜年青有為英氣不凡? 抒發(fā)對英雄業(yè)績的仰慕之情,引發(fā)自己未能建功立業(yè)的感傷。蘇武這年四十七歲,不但沒有建樹,反而待罪黃州。懷古思今,感慨萬千。下面幾句就是寫自己失意的感傷之情。 20討論:作者為什么要著意描寫周瑜年青有為英氣不凡?思考:古詩詞里懷古往往是抒懷,他懷念周瑜的最終目的是抒發(fā)感情,他想抒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呢? 讓我們接著往下看思考:古詩詞里懷古往往是抒懷,他懷念周瑜的

8、最終目的是抒發(fā)感情22分析下闋2,“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譯文:神游于故國(三國)戰(zhàn)場,該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過早地生出白發(fā)問題一:此句是什么意思?22分析下闋2,“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23“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故國神游:是說三國赤壁之戰(zhàn)和那些歷史人物,引起了自己許多感想好象自己的靈魂向遠古游歷了一番。多情,是嘲笑自己的自作多情。由于自作多情,難免要早生華發(fā)(花白的頭發(fā)),所以只好自我嘲笑一番了23“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故國神游:是說三國24“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問題二:怎樣理解這一句?答:在這里,作者對自己無從建立功業(yè),年紀又大了對

9、比起周瑜破曹時只有三十四歲,仍然只在赤壁磯頭懷古高歌,不能不很有感慨了。24“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問題二:怎樣理解這一句25分析下闋4,“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譯文: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思考:如何理解此句?25分析下闋4,“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26“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思考:如何理解此句?(討論)大家有什么看法?觀點一:此時蘇軾善于自我解脫,自解自慰,比較達觀觀點二:此時的蘇軾有些消沉,憤懣無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26“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思考:如何理解此句?(討論)27(四)整體感知結(jié)構(gòu)念奴嬌詞分上下兩闋。上闋詠赤壁

10、,下闋懷周瑜,并懷古傷己,以自身感慨作結(jié)。上闋詠赤壁,著重寫景,即景抒懷,引起對古代英雄人物的懷念。(第一層寫周瑜形象,第二層抒發(fā)對身世的感嘆)下闋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fā)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感慨。27(四)整體感知結(jié)構(gòu)28(四)整體感知寫作特點念奴嬌一詞在寫作方法上的主要特點是結(jié)合寫景和懷古來抒發(fā)感情。如上半闋對赤壁的描寫和贊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闋刻畫周瑜形象傾注了作者對歷史英雄的敬仰。最后借“一樽還酹江月”表達自己的感慨。全詞意境開闊,感情奔放,語言也非常生動形象。28(四)整體感知寫作特點29(五)延伸討論1,后五句是怎樣寫人生感慨的?“故國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對英雄時代、英

11、雄人物的疾情向往。這種向往在兩鬢斑白年近半百功業(yè)無成的現(xiàn)實面前變得可笑?!岸嗲閼ξ?”是倒裝句,須解作:應笑我多情。這里用自嘲方式寫自己的感傷,感情大落,最終發(fā)出 “人生如夢”的感慨,以呼應首三句。英雄人物,豐功偉績,全都是過眼煙云,稍縱即逝,也是心境曠達,瀟灑酒酬月29(五)延伸討論1,后五句是怎樣寫人生感慨的?30(五)延伸討論2,赤壁之戰(zhàn)中的英雄人物很多,如孫權(quán)、諸葛亮、劉備等等,作者為什么只寫到周瑜,而不寫其他人呢?30(五)延伸討論2,赤壁之戰(zhàn)中的英雄人物很多,如孫權(quán)、諸葛31(五)延伸討論作者沒有寫諸葛亮,是因為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無法望其項背,況且諸葛亮沒有英雄美人的故事

12、 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劇性結(jié)局,既不符合前面的雄壯的景物描寫的特征,其傷感與悲涼也會超越后文的“一尊還酹江月”31(五)延伸討論作者沒有寫諸葛亮,是因為諸葛亮太完美了,完32(五)延伸討論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明顯,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讀者聯(lián)想到作者自己,壯志未酬,貶官黃州,兩鬢發(fā)白,無所建樹,不免悲從中來,發(fā)出“人生如夢”的感慨32(五)延伸討論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明顯,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讀者33(五)延伸討論3,如何理解蘇軾的復雜思想?蘇軾世界觀中既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又交織著齊生死、等是非的虛無態(tài)度。這首詞中壯麗江山、英雄業(yè)績,既激起了他豪邁奮發(fā)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產(chǎn)生“人生如夢”的感慨。這首詞具有感奮和感傷的雙重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